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24年至2026年行動執行計劃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24年至2026年行動執行計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阿拉伯國家
2024年5月30日於北京市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24年至2026年行動執行計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以下稱「雙方」),回顧了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及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以來各領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論壇為推動中阿戰略夥伴關系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雙方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和峰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國家全面合作規劃綱要》以及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成果落實情況感到滿意,各部門、各層級交往更加密切,中國同全部22個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23年中阿貿易額達到近4000億美元,中國已連續多年穩居阿拉伯國家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阿拉伯國家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原油供應地,中方將30個具備條件的阿拉伯國家項目納入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中方給予阿方中最不發達國家98%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方在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框架內為阿方培訓各領域專業人才超過3400名,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阿拉伯議會建立交流機制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關於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聯合聲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關於建立中國—阿拉伯國家智庫聯盟的諒解備忘錄》等重要合作文件,雙方對上述進展表示讚賞。

雙方高度評價論壇框架內各項合作機制舉行各項活動,包括2022年11月30日線上舉辦的第三屆中阿城市論壇,2022年12月19日至20日在中國舉辦的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2023年5月29日在中國舉辦的第十八次高官會、第七次高官級戰略政治對話,2023年6月11日至12日在沙特舉辦的第十屆企業家大會暨第八屆投資研討會,2023年9月19日至21日在中國舉辦的第七屆中阿能源合作大會,2023年9月21日在中國舉辦的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2023年10月24日至25日在阿聯酋舉辦的第十屆中阿關係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2023年10月25日在埃及舉辦的第四屆中阿北鬥合作論壇,2023年11月30日在中國舉辦的首屆中阿青年發展論壇,2023年12月5日在沙特舉辦的第五屆中阿圖書館與信息領域專家會議,2023年12月10日在中國舉辦的第六屆中阿廣播電視合作論壇,以及2023年9月26日中方主辦的第四屆中阿改革發展論壇和中方為阿拉伯國家各領域人才舉辦培訓班等活動。

雙方同意,為全面落實上述文件,全力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發展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夥伴關係,特制訂《中阿合作論壇2024年至2026年行動執行計劃》,具體如下:

第一條 論壇機制

編輯

強調應加強論壇機制建設,繼續保持論壇部長級會議、高官會、高官級戰略政治對話機制及其他各領域現有合作機制和日常聯絡機制,高度評價上述機制在落實峰會成果、雙方領導人共識、推動論壇發展方面作出的積極重要貢獻。

第二條 政治合作

編輯

一、強調應認真落實雙方領導人在峰會上達成的重要共識,就舉辦下一屆中阿峰會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努力做好峰會籌備工作。

二、強調繼續加強現有磋商和聯絡機制,特別是在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和高官級戰略政治對話框架內的政治磋商機制,就重要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化磋商、交換意見、展開協調。

三、強調應在論壇框架內不斷加強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戰略夥伴關係,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深化戰略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四、歡迎在突尼斯共和國召開中阿合作論壇第十一屆部長級會議。

五、歡迎科威特表示願舉辦中阿合作論壇第十三屆部長級會議。

六、注意到科威特願舉辦中阿峰會的願望。

第三條 經貿、投資和金融領域合作

編輯

一、繼續發揮中阿政府間經貿聯委會等合作機制的政策對接作用,探討建立更多專項工作組。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實現雙邊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充分發揮貿易暢通、貿易救濟等領域合作機製作用,推動雙方貿易合作健康發展。加強雙方海關的交流合作,支持在貿易便利化、貨物貿易統計領域的務實合作。

三、加強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合作與互鑒。支持政府部門、工商界和學術界等開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多層次交流,分享有益經驗與實踐。加強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中小企業商務合作。

四、深化「絲路電商」合作,加強中阿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制,開展物流、移動支付等領域合作,促進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倉企業和產業園區合作。

五、加強在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框架內的合作,通過成員驅動的透明、全面談判進程推進世貿組織改革進程,支持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強化國際貿易在實現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上所發揮的作用,更好保障發展中成員的發展權益和發展空間。落實好世貿組織第十三屆部長級會議各項成果。中國支持致力於加入世貿組織的阿拉伯國家加快其加入進程。論壇歡迎科摩羅加入世貿組織,讚賞科摩羅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在摩洛哥主持下所作不懈工作。積極加強雙方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和機制中的協調配合,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與代表性。

六、讚賞阿聯酋於2024年2月26日至3月2日在阿布扎比舉辦世貿組織第十三屆部長會期間所發揮的作用,會議就加快推進世界貿易核心議題,為世貿組織和多邊貿易體制未來注入新動力達成一致。歡迎阿聯酋宣布為支持世貿組織基金而捐款1000萬美元。

七、加強展會領域合作。中方歡迎阿方積極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中方重大展會。歡迎2025年在中國舉辦論壇第十一屆中阿企業家大會暨第九屆投資研討會和2024年10月10日至12日在中國舉辦第三屆世界石油天然氣大會。繼續支持舉辦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等貿易投資推介活動。積極參加在對方國家舉辦的展覽會、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活動。

八、儘早完成中國—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自由貿易區談判,提升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間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九、繼續推動雙方商簽或升級高水平雙邊投資協定,為雙方企業間的投資合作提供更好法律保障。鼓勵雙方企業深化產業投資,更好發揮經貿合作區等產業園區平台作用。

十、建立更多雙邊及聯合商會、理事會等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其作用,促進雙方企業貿易和投資往來。鼓勵雙方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商協會互設代表處,開展貿易投資促進交流活動,所在國為其提供便利支持。

十一、推動雙方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積極支持雙方主權財富基金、私募投資基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及有關監管部門加強交流合作,互設分支機構,為雙方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繼續加強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框架內的協調和合作。

十二、鼓勵雙方金融機構和企業在經貿、投資和融資合作中使用本幣結算。支持符合條件的阿方企業赴中國發行熊貓債。支持符合條件的阿拉伯國家銀行機構依照雙方相關現行法律和手續加入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CIPS)。

十三、持續深化雙方央行數字貨幣領域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推進通過央行數字貨幣解決跨境支付難題。中國願根據阿拉伯國家建設本地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及區域性基礎設施的需要提供相關支持。

十四、歡迎更多阿拉伯國家指定有實力的銀行加入中國—阿拉伯國家銀行聯合體,加強中阿銀聯體機制建設。歡迎2025年在中國舉辦中阿銀聯體第三屆理事會會議。加快落實「中東工業化專項貸款」、「中國—阿拉伯國家金融合作專項貸款」和「阿拉伯重建和產業振興專項額度」。

十五、加強雙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包括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在內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優勢,為雙方投資、工程承包及進出口貿易活動提供金融支持和便利。

十六、鼓勵雙方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促進中小企業合作,為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十七、歡迎探討雙方聯合開展中小企業(SMEs)發展能力建設研修項目。

十八、歡迎雙方創業、投資領域合作,致力於建立工作機制,加強雙方在該領域協調。

十九、重視標準在便利經貿往來和促進科技進步中發揮的作用,將持續深化標準化各領域交流溝通,開展標準信息交換和標準化能力提升合作,促進雙方標準互認。

二十、加強競爭領域交流合作,推動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簽署競爭領域合作文件,為雙方國際經貿合作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繼續開展合格評定領域政策與技術交流合作,鼓勵雙方合格評定機構合作,推動建立政府間合格評定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商簽合格評定領域合作文件。

二十一、強調應在國際場合就全球金融架構改革協調立場,提高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着眼點為發展中國家不應偏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應對氣候挑戰。應加強現有機制,探索轉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最佳方案,合理設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附加費,改進多邊開發銀行的政策和實踐,加強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不同渠道融資和優惠融資的能力,以應對歷次國際危機外溢影響,並經受住未來危機考驗,通過有效、全面、系統性方式處理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

第四條 基礎設施領域

編輯

一、繼續提升基礎設施領域合作水平,支持中國企業參與阿拉伯國家鐵路、機場、港口、公路、能源、電力、電信、水務領域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方面合作,鼓勵雙方在上述方面開展技術交流和經驗共享,並共同維護雙方合作項目及企業人員安全。

二、推動雙方港口在友好城市的基礎上共建友好港。加強雙方在國際海事組織的溝通協調。

三、深化鐵路領域的政府間合作交流,鼓勵中國企業參與阿拉伯國家鐵路網建設和後續項目一體化運營,保障在建項目的務實推進。

四、推進中阿「空中絲綢之路」建設,重點在機場建設和運營、促進航線網絡互聯互通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航空業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在城市發展、住房建設、智慧城市、綠色建築等領域交流對接,推動建立中阿住房建設和城市發展領域部長級會議機制。

第五條 能源合作

編輯

一、讚賞近年來雙方在能源領域取得的成果,願不斷提升能源合作的水平。加強中阿清潔能源合作培訓中心在推動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政策對接、技術交流、人員培訓等能力建設領域發揮的積極作用,推動在阿拉伯國家建立若干分中心,交流清潔能源領域經驗和成果。歡迎2025年在阿拉伯國家召開第八屆中阿能源合作大會。

二、保持雙方石油天然氣貿易穩定,深入推進石油、天然氣勘探、煉化及其他下游產業領域合作,根據相關國家現行法律法規開展油氣項目投資。促進能源與金融產業合作,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開展高科技領域合作,就石油事務在相關國際場合協調立場,舉辦相關培訓班和研修班。

三、加強電力技術領域經驗交流,鼓勵雙方企業在電源項目和工程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在可再生能源、能效、智能電網、儲能、清潔能源技術、減排以改善氣候、可持續能源項目碳市場、電動汽車、綠氫領域舉辦與各國能力、國情相匹配的研修班和培訓班。利用可再生能源技術開展海水淡化領域合作。

四、加強和平利用核能合作,重視借鑑中國在建設各類型核電站,以及在核安全、核安保、核應急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的經驗。

五、落實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和阿拉伯原子能機構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阿拉伯和平利用核能培訓中心能力提升,利用中國政府原子能獎學金項目以及有關專業化交流合作平台,為阿方培養核能與核技術領域專業人才。

第六條 自然資源和環境合作

編輯

一、加強綠色絲綢之路、「綠色中東」等倡議對接。繼續在環境政策、環境污染防治、人員培訓、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加強雙方在綠色經濟框架下的環境、農業、能源等合作,推動圍繞「能源、環境與綠色經濟」主題舉辦研修班;加大努力,促進國內、地區和全球向可循環經濟轉型;通過建立全方位高效合作夥伴關係,支持綠色投資和綠色融資工具。

二、歡迎阿拉伯國家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環保企業加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共同商討綠色發展,繼續在與環境議題相關的國際和地區組織內保持溝通協調。推動可持續發展,支持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三、重申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是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重要路徑。呼籲各方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原則,考慮不同國情,按照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平衡和全面地實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反對單邊制裁和綠色壁壘。

四、加強雙方環境保護領域和氣變問題合作,共同努力均衡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和2022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的成果,讚賞大會取得的成就、達成的成果和倡議,這有利於服務共同利益。

五、祝賀阿聯酋於2023年在迪拜世博城成功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歡迎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包括達成「阿聯酋共識」,推動全球氣候治理。讚賞阿聯酋為應對氣候變化發揮的領導作用,特別是阿聯酋承諾設立300億美元的氣候解決方案基金並增強其可及性,以及2030年前激活、募集並投資2500億美元。雙方歡迎阿聯酋宣布為損失與損害基金撥款1億美元,為脆弱社會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水安全方案撥款1.5億美元,以及其他旨在減少氣候變化影響的倡議。讚賞中方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的領導作用,感謝中方為COP28成功舉辦作出的重要貢獻。

六、肯定南南合作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作用與重要意義,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讚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議和「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

七、歡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昆蒙框架」),願一道積極推動「昆蒙框架」完整有效落實,歡迎阿方加入「昆蒙框架」實施倡議,根據「昆蒙框架」修訂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並實施。雙方歡迎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籌備好2024年10月將在哥倫比亞舉辦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

八、共同支持將根據2023年8月中國國家林草局和阿盟秘書處簽署的諒解備忘錄設立的中阿乾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打造成集土地退化防治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轉移轉化、人才培養與能力建設為一體的開放共享的國際研究機構,為雙方以及全球土地退化防治實踐提供技術支撐。

九、支持2024年12月在沙特舉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支持中方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在寧夏銀川共建的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發揮更大作用。

十、合作加強沙塵暴監測、預報和預警能力,積極開展衛星資料應用、數值天氣預報、早期預警等方面合作。

十一、積極考慮共同建設「中國—阿拉伯國家地學合作中心」,開展國家資源可持續利用與資源環境問題合作研究,舉辦地學領域培訓班和研修班,提高資源可持續利用與保護能力。

十二、支持繼續深化拓展水利合作機制,推動中國水利部與阿盟水資源部長理事會簽署諒解備忘錄,在中國水利部與阿拉伯水理事會合作諒解備忘錄框架內開展合作,推動簽署更多水利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在水資源短缺和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水生態修復、人員培訓和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設計、實施一批聯合研究及示範項目。

十三、強調應共同努力維護中國和所有阿拉伯國家水安全。進一步加強水資源領域務實合作,為各國如期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凝聚更多共識。

十四、探討通過舉辦專業人員技術研修班、設立環境領域全方位經驗交流項目等方式,包括三方合作、特別是對非三方合作項目,探討雙方在消除塑料污染、跟蹤環境挑戰、氣變問題、生物多樣性喪失、污染和支持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途徑。

十五、讚賞摩洛哥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部大臣擔任2022—2024年度第六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6)主席期間所取得的積極成果。

第七條 農業合作

編輯

一、加強農業、漁業和畜牧業合作,推動現代種植技術、中小農戶適用技術使用、土壤健康、農業機械化與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合作,擴大可持續農業投資。加強糧食安全、水培農業、無土栽培、農用無人機使用領域合作,開展糧食倉儲、減損、科技合作。中方願與阿方共享技術發展成果,並將其本土化,幫助阿方改進現有農田灌溉系統,加強農業節水能力,使其穀物和戰略性農產品等達到自給自足的安全線。

二、共同培育區域性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圍繞旱作農業、鹽鹼地綜合利用、動物疫病防控等領域開展農業科技交流。

第八條 旅遊合作

編輯

一、拓展旅遊合作,鼓勵雙方旅遊部門和企業進行對接與合作,舉辦旅遊推介會、研討會。

二、實施「中國—阿拉伯國家旅遊合作發展計劃」。推動在論壇框架內,適時舉辦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旅遊部長會議。

三、歡迎中國在阿拉伯國家舉辦「你好!中國」國家旅遊推廣活動,邀請阿拉伯國家參加在中國舉辦的旅遊展會。歡迎中國邀請並指導地方旅遊部門、旅遊企業參加在阿拉伯國家的國際旅遊展。

第九條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編輯

一、進一步拓展和加強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內的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對接阿拉伯國家發展規劃和實際需要,為阿方培訓各行業專業人才。

二、歡迎中方根據阿方需要,並與阿拉伯國家、阿盟秘書處主管部門協調,繼續舉辦阿方人才研修培訓項目。

三、根據阿方實際需求,舉辦扶貧、減貧相關領域研修班,是制定社會保障政策和全方位減貧的基礎。

四、就促進殘障人士融入和殘疾人生活自立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

第十條 知識產權合作

編輯

一、雙方知識產權主管機構加強發明專利、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誌等知識產權領域合作並制定聯合實施計劃,開展知識產權戰略政策、法律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方面合作,開展涉知識產權內容審查業務經驗交流與合作,開展能力建設,就涉知識產權信息的信息系統、技術和搜索引擎開展交流。

二、遵守《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等已加入的國際協定和條約。

三、就禁止假冒產品跨境流動開展協調。

四、便利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五、加強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交流合作,借鑑中方打擊侵犯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經驗。

第十一條 人文交流和文化文明合作

編輯

一、根據2023年12月簽署的中阿關於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聯合聲明,推動在論壇框架內設立「全球文明倡議中國—阿拉伯中心」,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開展文明對話提供平台,增進雙方人民之間的互相了解,提升中華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

二、致力於支持中阿智庫聯盟建設,旨在實現文明、文化、思想的交流對話,進行治國理政、文化文明合作經驗交流,使其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充分發揮作用。繼續推動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與阿盟秘書處之間的交流,加強雙方之間各種形式的合作,如舉辦研修、對話、研討會、會見、論壇等。

三、推動更多中阿文化機構開展對口合作,鼓勵互設文化中心。

四、歡迎阿聯酋於2023年10月24日至25日在阿布扎比舉辦第十屆中阿關係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

五、強調文明對話的重要性,歡迎2025年在中國舉辦第十一屆中阿關係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

六、歡迎中方適時在阿拉伯國家舉辦「中國藝術節」。歡迎阿拉伯國家2026年來華舉辦第六屆「阿拉伯藝術節」。雙方歡迎2026年在華舉辦中阿文化部長會議。應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就此進行協調。

七、實施「中國—阿拉伯國家數字文化交流計劃」,支持2025年舉辦「中沙文化年」。應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就此進行協調。

八、歡迎沙特發起「中國阿拉伯語月」。

九、讚賞沙特啟動首屆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中沙文化合作獎。

十、中方歡迎阿方參與中方在華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和「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以及「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絲綢之路旅遊城市聯盟」等「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相關活動和機制。應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就此進行協調。

十一、鼓勵雙方新聞和影視從業人員互訪。支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中方新聞、廣電機構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媒體新聞交換和聯合採訪,積極開展影視作品聯合拍攝和共同播出。鼓勵互辦影展,鼓勵參加在對方國家舉辦的國際性電影節。

十二、加強圖書館和信息領域交流合作。共同辦好中阿數字圖書館項目。歡迎2025年在中國舉辦第六屆中阿圖書館與信息領域專家會議。

十三、加強圖書領域交流合作,共同實施中阿百部典籍互譯工程,推動更多雙方優秀圖書互譯出版。繼續鼓勵中阿出版機構互相參加對方國家國際書展。加強「中阿文化出版中心」建設,打造中阿人文交流智庫與出版人才庫。

十四、中國歡迎沙特作為主賓國參加2024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十五、中國歡迎阿拉伯國家加入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參與「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共同加強聯盟建設,深化古代文明研究、聯合考古、古蹟修復、博物館交流等方面合作。應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就此進行協調。

十六、創設機制鼓勵中阿間文化產業交流合作。

第十二條 教育合作

編輯

一、深化教育和科研領域合作,鼓勵雙方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加強交流合作,對雙方優秀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提供獎學金支持。推動「中阿大學聯盟」交流機制建設,實施「中阿高校10+10合作計劃」,支持雙方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係,加強學術交流,開展聯合科研,推進數字教育合作。

二、通過簽署關於中文教學合作的協議、共建孔子學院(課堂)、中文智慧教室、中文學習測試中心、網絡中文課堂和中文工坊,提供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培養培訓本土中文教師、協助研發教學大綱和本土教材、贈送教材和文化讀物,提供考試服務、組織「漢語橋」比賽及來華團組等方式,深化與阿拉伯國家中文教育合作。繼續實施中阿翻譯聯合培養計劃。

三、通過共建「魯班工坊」等方式,推動雙方職業教育合作。

第十三條 科技合作

編輯

一、在中阿科技夥伴計劃框架內開展科技創新合作,支持在科技人文交流、聯合研究、技術轉移和創新創業等方面深化有關合作。

二、歡迎2025年在中國舉辦第六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

三、加強聯合研究,充分發揮「中國—阿拉伯國家聯合實驗室」、「中國—阿拉伯國傢伙伴研究所交流計劃」作用,鼓勵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空間信息等領域與有關國家共建聯合實驗室或研發合作中心,推動形成中阿夥伴研究機構合作網絡。

四、擴大中阿科技人文交流,鼓勵雙方科研人員交流合作,歡迎中方通過「傑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計劃」、「發展中國家培訓班項目」等渠道,支持阿方青年科研人員來華進行短期研究工作和培訓。歡迎阿方從中國向阿拉伯國家提供的先進適用技術交流、合作及培訓中受益。

五、深化技術轉移合作,依託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拓展中阿技術轉移協作網絡,探索開展創新創業孵化器合作,鼓勵中阿青年創新創業合作,推動產學研加深交流,推動科技成果共享。推動共建「中國—阿拉伯國家公共衛生科技合作中心」。

六、中方歡迎阿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共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創業、空間信息科技和科技減貧專項合作計劃。

第十四條 航空航天合作

編輯

一、歡迎2025年在中國舉辦第五屆中阿北鬥合作論壇。加快北斗應用服務在阿拉伯國家落地。設立中阿北斗應用促進中心,開展技術交流、產業合作、應用場景開發、專業人才培養等活動,推動北斗更好服務阿拉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二、支持確保外空活動的長期可持續性,認為有必要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以防止外空軍備競賽和武器化的企圖。加強在維護外空安全領域的協調合作,推動外空軍控談判多邊進程。

三、中國歡迎阿拉伯國家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願與阿拉伯國家深化在月球與深空探測、衛星研製、發射服務、衛星數據應用及共享、專業人才交流與培訓等領域合作,加快推進中阿空間碎片聯合觀測中心建設,促進太空的可持續發展及和平利用。

四、強調願共同探討推進更多阿拉伯國家航天員參加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相關工作。加強在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航天搭載以及科普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商簽有關諒解備忘錄。

五、繼續利用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和北京世界氣象中心,支持阿方防災減災。雙方開展氣象科技交流、研討、聯合研究和人員培訓。歡迎阿方派員來華參加「一帶一路」氣象訪問學者項目。

六、支持開展航空工業合作。中方歡迎阿方考察和採購中國國產民用飛機。

第十五條 衛生健康合作

編輯

一、加強衛生健康領域合作,積極舉辦中國—阿拉伯國家衛生合作論壇。推動雙方醫院對口合作,推動建立「中國—阿拉伯國家醫院合作網絡」,加強雙方醫療衛生機構間的直接合作交流。

二、依託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機制平台,探索打造中國—阿拉伯國家「互聯網+醫療健康」交流合作平台,促進「中國—阿拉伯國家醫療合作聯盟」發展,為阿拉伯國家民眾提供遠程醫療健康服務。

三、加強衛生政策和創新方面的信息交流,組織學術交流、舉辦研討會、開展專家互訪、建立合作網絡,深化醫院管理、醫學科研、人口高質量發展、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緊急醫療救助、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數字健康、藥品供應保障、老齡健康和衛生領域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合作。

四、加強疾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機制建設方面的合作,在公共衛生機構之間開展信息交流,促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共享。加強中國紅十字會與阿拉伯國家紅新月會的交流與合作。

五、深化傳統醫學交流,推動雙方傳統醫學務實合作。

第十六條 數據和技術創新合作

編輯

一、注意到《中阿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對雙方數據領域合作的引領作用,支持中國外交部同阿盟秘書處簽署「中阿網絡和數據安全合作諒解備忘錄」草案,願以此為契機,在諒解備忘錄框架下舉辦合作活動並建立中阿數據政策對話機制,加強數據治理政策、規則、制度、技術和標準對接協調,共同維護和完善多邊數據治理機制,共同打造開放、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開展跨境網絡安全事件處置、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務實合作等活動,共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

二、共同推進中阿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搭建數字化發展交流合作平台,推動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社會等領域溝通與合作。通過在「阿拉伯數字議程2023—2030」框架下圍繞有關議題舉辦活動和研修班,加強中阿在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縮小數字鴻溝、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

三、加強5G、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領域合作,共同培育數字經濟領域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建立開源合作機制。歡迎阿拉伯專業團隊和中方通過聯合舉辦研修班和活動,在上述領域開展合作。

四、阿方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表示讚賞,雙方願按照倡議提出的各項原則,就人工智能治理開展溝通交流、經驗分享、務實合作,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規範標準。支持雙方企業、科研機構開展人工智能領域交流合作,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願在充分尊重各國政策和實踐基礎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標識國際標準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防範虛假信息傳播風險。願合作建立人工智能風險等級測試評估體系,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雙方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或構建排他性集團,惡意阻撓他國人工智能發展。雙方願持續共同努力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能力建設,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共享人工智能知識成果,開源人工智能技術。願增強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與發言權,維護各國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不斷彌合智能鴻溝和治理差距。

五、就機器人及先進製造技術加強雙多邊交流與合作,鼓勵開展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智能製造領域務實合作,推進一批合作項目落地。

六、支持中國企業參與阿拉伯國家電信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雙方在軟件領域交流合作,為阿拉伯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軟硬件支持。

七、密切中阿雙方在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組織事務及國際電信聯盟在發展、標準和無線電三大領域舉辦的國際會議中的合作和協調,就2027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雙方關切議題加強交流與合作。

第十七條 新聞合作

編輯

一、加強雙方新聞主管部門交流,鼓勵雙方新聞機構開展合作,支持共同舉辦新聞活動,開展中阿新聞交流中心等研修培訓。

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關於廣播電視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鼓勵雙方加強政策對話、內容交流、技術合作及人員互訪等合作。歡迎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阿拉伯廣播電視聯盟於2025年合作舉辦第七屆中阿廣播電視合作論壇。

三、鼓勵雙方新聞從業人員互訪,加強中阿新聞機構間的新聞交換等合作。

四、就合作設立「中阿視聽創新交流中心」積極協調共同努力。

第十八條 民間合作

編輯

一、雙方讚賞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阿拉伯中國友好協會聯合會及阿拉伯各國對華友好協會在加強雙方友誼方面的作用。

二、強調應繼續在中阿友好大會機制框架下努力,向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各友好協會提供更多支持。

三、歡迎2024年10月8日至10日在卡塔爾舉辦第六屆中阿友好大會,強調雙方應積極參加本屆會議。

四、呼籲跟進落實2022年由中國線上主辦的第三屆中阿城市論壇閉幕宣言內容。

五、強調應確保中阿各城市廣泛參與將於2024年在阿拉伯國家舉辦的第四屆中阿城市論壇。

第十九條 婦女合作

編輯

加強雙方在中阿婦女論壇框架下的高層對話,這一論壇由雙方輪流主辦並被打造為可持續合作機制。舉辦專題研討、研究班和能力建設項目,以實現兩性平等和婦女賦能。

第二十條 青年和體育合作

編輯

一、支持加強青年領域交流與合作,共同倡導青年優先發展,推動雙方青年以實際行動參與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全球發展倡議。繼續辦好中阿青年發展論壇,促進雙方青年增進理解與友誼,深化務實合作。歡迎中國2024年在華舉辦第二屆中阿青年發展論壇。

二、歡迎中方繼續舉辦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項目,增進雙方青年交流和相互了解。

三、設立「青年諮詢小組(Advisory Group)」參與中阿合作論壇事務和中阿峰會,以實現青年行動議程的首要議題,即讓青年通過提出他們的豐富意見、見解和建議——特別是關於如何落實本行動執行計劃的項目,增加青年的知識和貢獻。

四、加強體育領域合作,包括鼓勵雙方體育組織、單項體育協會加強溝通,進一步推動交流與合作,在國際體育事務中加強協調,推動雙方體育事業共同發展。

五、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歡迎摩洛哥和西班牙、葡萄牙共同舉辦2030年足球世界盃。

第二十一條 人口政策領域合作

編輯

加強中方同阿拉伯人口與發展理事會秘書處的經驗交流,旨在借鑑中方在實施人口政策和戰略方面的經驗,回顧中方在該領域全國範圍內的最佳實踐,該實踐對人口狀況和人口趨勢產生積極影響。可通過舉辦系列會議交流經驗和最佳實踐,也可舉辦培訓班,介紹中國所採取的有助於提升影響力和效果的人口戰略,以及關於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項目的有效政策、應對人口增長的項目、克服國家在人口政策實施期間所面臨障礙的全國性計劃、所取得的結果和收益及對人口趨勢的影響。

第二十二條 災害管理合作

編輯

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領域合作,共同提升災害預防、響應、恢復能力,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技術交流,推動簽署合作文件。

第二十三條 其他領域合作

編輯

一、根據論壇行動執行計劃規定以及論壇部長級會議通過的其他文件,積極落實其他領域合作事宜,並推動建立其他雙方共同關心領域的合作機制。

二、繼續根據雙方法律法規為雙方人員流動提供便利,落實好相關雙邊互免簽證協議,積極為對方人員辦理入境簽證、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等手續提供便利。

第二十四條 生效及有效期

編輯

本執行計劃自通過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兩年。

本執行計劃於二〇二四年五月三十日通過,一式兩份,每份均用中文與阿拉伯文寫成,兩種文本同等作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
代表
阿拉伯國家聯盟
代表
王毅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
艾哈邁德·阿布·蓋特
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