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簡編

此文檔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內容還未錄入。請盡量協助改善這個頁面
中國通史簡編
作者:范文瀾
1948年
中國通史簡編/編1/章1

目錄

編輯

中國通史簡編 上卷

  • 再版說明
  • 研究中國三千年歷史的鑰匙
  • 論正統
  • 第一編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的成立——遠古至秦
    • 第一章 原始公社時代——禹以前
    •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漸解體到 奴隸占有制度時代——夏商
    • 第三章 封建制度開始時代——西周
    • 第四章 列國兼併時代——春秋
    • 第五章 兼併劇烈時代——戰國
    • 第六章 周代思想概況
  • 第二編 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的 封建國家成立後對外擴張到外族的內侵——秦漢至南北朝

中國通史簡編 中卷

  • 第三編 封建制度社會螺旋式的繼續發展到西洋資本主義的侵入——隋統一至清鴉片戰爭
    • 第一章 南北統一時代——隋
    • 第二章 封建制度發展時代——唐
    • 第三章 大分裂時代——五代十國
    • 第四章 國內統一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時代——北宋
    • 第五章 外族侵入北方 南北分裂時代——金與南宋
    • 第六章 外族侵占全國 社會衰敝時代——元

中國通史簡編 下卷

    • 第七章 封建制度更高發展時代——明
    • 第八章 外族統治,嚴格閉關,社會停滯,西洋資本主義侵入時代—— 鴉片戰爭以前的清朝
    • 第九章 隋唐以來文化概況

我們要了解整個人類社會的前途,我們必須了解整個人類社會過去的歷史;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前途,我們必須了解中華民族過去的歷史;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與整個人類社會共同的前途,我們必須了解這兩個歷史的共同性與其特殊性。只有真正了解了歷史的共同性與特殊性,才能真正把握社會發展的基本法則,順利地推動社會向一定目標前進。

這樣,研究中國歷史,是每一個進步中國人民應負的責任。

中國是擁有五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國,積累着豐富而又龐雜的大堆史料。甲骨鐘鼎,經傳諸子,史書地誌,小說筆記,哲學宗教,詩文考證,歌謠戲曲,凡此種種,無不屬於歷史的研究範圍以內。這不僅非短時期所得遍覽窮探,在物質條件多方限制的環境下,也不允許這樣去做。可是要了解中國歷史比較近真的情況,卻又必須向這廣泛紛亂的大堆史料中去尋找。

如果利用二十五史、《資治通鑑》一類現成的史書來學習中國歷史,是不是能收預期的功效?第一,這類包含千百萬字的大部書籍,學習者哪有這許多時間和精力去消耗;第二,這類書連篇累牘,無非記載皇帝貴族豪強士大夫少數人的言語行動,關於人民大眾一般的生活境遇,是不注意或偶然注意,記載非常簡略;第三,我們要探求中國社會循着怎樣的道路向前發展,而這類書卻竭力湮沒或歪曲發展的事實,儘量表揚倒退停滯阻礙社會發展的功業。一言蔽之說,這類書不適於學習歷史的需要。

我國廣大讀者需要的首先是從廣泛史料中選擇真實材料,組成一部簡明扼要的,通俗生動的,揭露統治階級罪惡的,顯示社會發展法則的中國通史。

中國歷史研究會同志們才力薄弱,不自揣量,草擬了這一部《通史簡編》出來,不用說,距離實際合用的通史,至少還有十萬八千里。我們知道,這僅僅是大膽的嘗試,這僅僅是初步的探索,這僅僅是不值自珍的敝帚,這僅僅是聊備刪削的草稿。我們懷抱着百分之二百的熱望,要求大雅通人、先進碩士給我們嚴格的批評和指正。只有在批評和指正下面,才能完成寫出較好通史的任務。

參加本書編輯的同志凡七人:謝華、范文瀾分任第一編,佟冬、尹達、范文瀾分任第二編,葉蠖生、金燦然、唐國慶、范文瀾分任第三編,為了整齊體例,修飾文字,由范文瀾任總編的責任。

今天,《通史簡編》上冊付印了,我們非常欣幸,因為我們將得到批評和指正。

中國歷史研究會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再版說明

編輯

《中國通史簡編》一九四一年在延安出版以後,各個解放區多有翻印,在蔣管區雖然遭受法西斯特務的禁止,但是一九四七年上海也終於印出了。這證明讀者急需一部真實的中國人民的歷史。不過在延安編輯的時候,因為材料缺乏,人力薄弱,僅僅一年半的日期,倉促脫稿,自然產生許多缺點,距離實際合用的通史,還有十萬八千里。幾年來接到許多珍貴的批評和指正,卻又因為原來參加編輯工作的同志們都負擔起另外的工作,范文瀾同志忙於趕寫近代史,所以始終未能修改。去年北方大學歷史研究室成立,預計在近代史編輯完畢以後,把《通史簡編》仔細訂正。現在編輯近代史的工作正在進行,《通史簡編》又須再版,只得根據原稿校對一遍,在個別問題和詞句上略有改動,較詳細的修改還得留待將來。

人民的歷史,不是皇族的家譜。歷代紀元年號,顯然以天下為帝王私產,且時代距離不易省察;故本書對歷代帝王直稱姓名,年次全用公曆。為便於檢查,將公曆、年號、帝王姓名和帝號,製成簡單的年表。中國歷史到西周「共和」的時候,才有確實的年數,所以年表就從「共和」元年開始。年表把同時存在的主要政權、年號並列。年表僅僅為了紀年,其在紀年上沒有多少作用的,完全刪去,如公元三〇四年從七月到十二月司馬衷改變三次年號,刪去「建武」、「永安」,只留下能繼續二年的「永興」;如公元四九四年南齊連換三個皇帝,刪去蕭昭業、蕭昭文,只留下能繼續五年的蕭鸞。

參加本書校訂工作的同志共八人:范文瀾、王南、王可風、榮孟源、牟安世、高山、劉桂五、紀志翹。

這次只是微小的校訂,深望讀者再多給予嚴格的批評和指正,庶幾將來能仔細修改,慢慢寫成一部較好的中國通史。

北方大學歷史研究室

一九四八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