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簡編/編1/章6

中國通史簡編/編1/章5 中國通史簡編
第六章 周代思想概況
作者:范文瀾
1948年
中國通史簡編/編2/章1

第一節 孔子

編輯

中國文化的起源,向來從夏商說起,也就是從私有財產制度確立的時候說起。不過夏商兩代,尤其是盤庚以前,可信史料太缺乏,無法論證當時的真相,只能在先秦傳說里,約略推見些稀疏的影子。

夏代社會已有階級,但是原始公社制度還保有很大的成分。孔子說,夏人尊天命,事鬼敬神,賦稅政令比較寬,刑罰威勢比較輕,人民蠢愚樸野,對統治者沒有什麼怨恨。殷代奴隸占有制度發展了,統治階級尊天命,敬鬼神,借重天命鬼神的威權,掠奪財富,對被統治者施行嚴厲的刑罰,不講什麼道理和恩義,所以社會「盪而不靜,勝而無恥」。換句話說,是階級鬥爭非常劇烈。周代開始了封建制度,周公制禮治民,規定尊卑、親疏、貴賤、長幼、男女、君臣、父子等等無數差別。每一等人有他一定的義務和權利。尊貴人權利大,義務小。卑賤人義務大,權利小。

夏、商、周政教不同,絕非如儒家所說「三代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實際上是社會向前發展的不同現象。

春秋後期,貴族領主的土地所有制,向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變革。這一變革的過程,經過戰國時代,完成於秦之統一。這種制度與階級的激劇變化,在當時思想上的反映,有主張保守的一派,夢想恢復周公時代的領主制;這一派的代表人物為孔子。戰國時代,地主勢力較春秋時強大,傳儒家之學的孟、荀,都放棄尊周的主張,特別是荀子,要求秦朝式的統一。有主張打破貴族領主制,儘量使地主得到發展的;這一派思想的代表人物為商鞅、韓非。沒落了的貴族領主,因為陷入絕望地位,所以情緒消極,主張極端的復古守舊;這一派思想的代表是老子。上述各派之外,還有許多思想派別,其中最顯著的,是主張勞苦庶民利益的墨子。

孔子讚美堯舜(原始公社社會),認為是大同之世、太平的社會;同時對現實社會,希望造成固定的、鞏固的、不變動的封建制度,就是說想恢復周公時代的制度。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曲阜人。先世是宋貴族,曾祖父逃難到魯國。父叔梁紇,曾做魯陬邑(山東泗水縣東南)宰。宋是殷朝的後代,魯是周公的舊封,春秋時代,宋、魯是文化國,給孔子學術上很大的影響。

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前五五一年),卒於哀公十六年(前四七九年),年七十二歲。這正當春秋後半期,公室卑弱,大夫爭權,所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表示出舊制度不能維持現社會的時代。當時士大夫間,流行着「善之代不善,天命也」,「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已然」,帶些革命性質的理論。這在舊統治者看來,是多麼危險的思想。孔子立在復古的觀點上,嚴格批評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但對魯國的亂臣賊子,卻替他們諱莫如深,說是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

士處在社會中間階層,看不起老農老圃,當然不願意吃苦勞動,但貴族階層里又沒有士的地位,士很少機會取得大官。因此他們憎惡世卿把持,要求登進賢才,唯一希望是做官食祿,最好得做國君的宰相。周公相成王,是他們理想的幸運。如果做不到,替世卿當家臣也可以。孔子正是這個階層的代表。

想維持舊統治者的地位,可是正在搖搖欲墜;想反對世卿大臣,可是他們仍有實際權力;想做大官,可是被貴族壓抑;想安貧賤,可是委曲了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士的生活是煩惱、矛盾的。信天命而不信鬼神,正是這種矛盾生活的反映。因為天是至尊無上、獨斷獨行、高深莫測的東西,「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定下的命,誰能反對呢?鬼神應該福善禍淫,事實卻不然,所以鬼神是不可信的。孔子所謂天命就是君主專制,鬼神就是卿大夫,卿大夫不得分君主的威權,不得有獨立的地位,猶之有了天,不必再信鬼神,猶之君主有權,不必向卿大夫要官做。

據說,孔子五十歲才知天命。他沒有被桓司馬殺死,說是有天命,冉伯牛病死,也說有天命。這樣,統治者未被推倒,當然是天命未改,應該「仍舊貫,何必改作」。等到統治者既被推倒,那是天命已改,可以拿「仍舊貫」的理論去擁護新受命者。照《春秋經》大義說來,魏文侯是篡逆之臣,文侯的老師,卻是傳《春秋經》大義的卜子夏,這也許就是孔子天命論的實踐。

天命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道德、政治等等都是固定不變的。政治的根本是禮樂,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是禮樂的真義。那些疏者、卑者、幼者、女人等被壓迫、被輕賤是合理的。道德的根本是仁義。仁就是愛,義是等次。愛有等次,對父母謂之孝,對君主謂之忠。人臣事君之禮是「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人子事親之禮是「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並立,士不必拘束在一個國家做官,所以君臣關係固然比不上父子,也不像秦漢統一以後「君天也,天可逃乎」那樣嚴厲。

孔子教人立身處世的大道理,可說是中庸主義和家族主義。處世以中庸為主,庸言庸行,寡悔寡尤,就是不要說固執的話,不要做特異的事,免得招禍受辱。天下有道,出來做官,無道,快點隱藏,和不分是非、唯利是圖的「鄉原」(偽君子),區別就在這裡。立身以家族為主。孝為仁之本,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自然不會犯上,更不會作亂。

歷史證明統治者在未得政權、已得政權,以及政權將要崩潰的時候,對孔子的態度是不同的。漢高帝,侮辱儒生,奪下他們的帽子撒尿,這是何等的無賴行為;後來做了皇帝,用太牢(牛、羊、豬)祭孔子。金兵攻破曲阜,指着孔子像罵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是你說的麼?」一把火燒毀孔子廟;後來統治中原,趕快修廟尊孔。宋徽宗大封孔子弟子做什麼公什麼侯什麼伯,連僅見姓名的人物,如公夏首封鉅平侯,公堅定封梁父侯。不多幾年,北宋滅亡,徽宗當降虜,被金人封做昏德公。統治階級不從改善政治着手,卻一味大尊聖人,正是說明自己政權的動搖和危險。

中國是長期的封建社會,所以孔子學說的影響也是長期的。他是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教育方面的成功比政治要大得多。他那種「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知老之將至」的精神,是應該學習的。他那種繁富的學說,在一定的批判之下,加以選擇繼承發揚,是非常必須的。他有些概念,只要改換階級內容,也還適用的。至於失去時代意義的理論,腐朽沒落的統治階級最喜歡拿來利用,企圖阻撓新興的力量,企圖挽救崩潰的危局,不過這種企圖無例外地會得到失望。

第二節 儒家及其所傳經典

編輯

孔子一派的學者,稱為儒家。他們學習的書籍稱為六經,六經就是《周易》、《尚書》、《詩》、《禮》、《樂》、《春秋》。

孔子死了以後,弟子們想推選一個像教主身份的人繼承孔子,有些人推選有若,被曾參反對,沒有做成,弟子們也就離散了。離散以後,他們自以為得孔子的真傳,聚徒講學,互相菲薄,成立許多派別。這種分裂現象,說明儒家不能有統一的思想。因為士依靠統治階級才能生活。統治階級好惡不同,必須有多樣的方式迎合他們,如果議論行動是統一的,活動範圍勢必縮小,也就不容易成為顯學了。

墨子攻擊儒家,還可以說是學派不同,未必可信。荀子自己是儒者,他所痛斥的賤儒,並不比墨子說的好一點,可見一般的儒者是卑鄙無恥的。

齊王田辟疆問儒者匡倩說:「儒者賭博麼?」匡倩說,不賭博。因為賭博以梟為貴,殺梟才能勝利,殺梟是不合理的,所以不賭博。又問:「儒者射鳥麼?」匡倩說,不射鳥。因為鳥在上,射者在下,下害上,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射鳥。又問:「儒者彈瑟麼?」匡倩說,不彈瑟。因為瑟小弦發大聲,大弦發小聲,大小、貴賤變亂位次,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彈瑟。田辟疆聽了喜歡道:「很好。」這匡倩真是典型的賤儒。

保存古代文化,流傳後世的,不是匡倩那樣的儒者,而是樸素的傳經之儒。

殷周兩代用竹簡(竹製片子)寫字,史官就是拿竹簡記事的人。周朝有記言記事的史官,國君和貴族們說話做事以及典章制度都被寫下來,子孫世代相傳,成為專門的學問。春秋時代,史官的學問,逐漸流傳到民間,孔子從各方面學習了專門知識,再加整理選擇的功夫,訂定所謂六經,教授弟子們。從此儒家得到「繼往開來」的地位,傳統的中國文化和儒家發生不可分離的聯繫。

六經的內容,大抵是這樣:

《周易》——卜筮用的書。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畫,一畫叫作一爻。《易經》原有的文辭,全是神秘難懂的話。孔子講授《易經》,弟子們記載下來,叫作《易傳》。其實《易傳》雜湊而成,不一定全出孔子之口。《易傳》裡很有近乎辯證法的見解,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流動變化、不固定的。可是它又認為有一種不變的本質存在,就是天一定在上,地一定在下,在上者一定尊,在下者一定卑,絕對不能變動的,這種思想應用到人事方面,制度、名號、器械、正朔等等可變,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禮的真義)不可變。換句話說,就是在不破壞封建制度大前提下,枝節問題是可以變動改革的。這是孔子的哲學,也是一切儒家的哲學。

《尚書》——政治方面重要言論的記載。主要是西周初年周公說的幾篇話。

《詩》——西周東周的詩歌,可以考見當時的社會情狀,因為容易記憶,所以幾乎全數保存下來。從文字意義說,《詩》三百篇,是中國文學的源泉。

《禮》——有《周禮》、《儀禮》、《禮記》三部,都是記載制度禮節的文辭。孔子教弟子學禮,大概是學《儀禮》。

《樂》——樂經早亡失,不能知道它的內容。

《春秋》——春秋原來是一種編年史,各國都有,所以墨子說見過百國春秋。孔子根據魯國《春秋》,親手寫定這一部歷史,宗旨在嚴格辨明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神聖不可侵犯的等次名分。漢以後儒者發揮《春秋》大義,在擁護統治者意義上,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解釋《春秋經》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稱為春秋三傳。

六經以外,記載孔子言語的《論語》也很重要。

這幾部主要經典,流傳到現在,已經二千多年,經學本身有了無數變化和派別,每一變化和派別,都是適應當時政治上的需要而發生的。所以不了解經學,很不容易了解中國文化的根柢。

第三節 墨子及墨家

編輯

儒、墨兩家在戰國並稱顯學。秦漢以來,儒學大盛,墨學被統治階級深惡痛絕,傳授中斷。

儒家主張守舊復古,按照固定的等級分配生產資料。庶民只准着粗布或草制的衣冠,食藜藿之羹,渡河用木筏,不許坐船,祭神只許祭戶神或灶神,祭鬼只許祭父母,照儒家的理想,庶民應該永遠過牛馬生活,甘心服事尊貴的長上。

儒家重禮,墨家猛烈反對這個所謂禮。

墨子名翟,魯國人,生在孔子以後,死在春秋戰國之際,正當兼併益趨劇烈,儒家聲勢興盛的時代。墨子創造新學派,代表下層社會農工奴隸要求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他首先向儒家作理論上的攻擊。

儒家只許天子祭天,墨子主張人無貴賤,都有權祭天。天子代天牧民,儒、墨意見略同,可是儒家說天命既定之後,人應該服從,不許怨恨。墨子以為天鑒臨下民,隨時行施公平的賞罰,絕無不變的命運。儒家信命,所以鬼神不靈。墨子不信命,所以鬼神也能賜福降禍。儒家認為庶民最賤,奴隸不算人類。墨子以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臧獲(奴婢)也是人,在上天看來,凡是人都應該兼相愛、交相利。儒家替統治階級制定衣食、娛樂、喪葬等等奢侈排場,墨子知道這只是加重庶民負擔的藉口,根本予以否定。歸根到底,儒家企圖等級制度鞏固,自己分享富貴;墨家要求人類平等,反對統治階級任意剝削和壓迫。

墨子的主張,流行在下層庶民之間,墨家如禽滑釐、跌鼻、田系索、彭輕生、腹 、苦獲等,從姓名看來,也像是下層庶民。墨家組織帶宗教色彩的政治性的團體,首領叫作「鉅子」。墨家的團體有許多特點:

刻苦生活——墨子教弟子着短衣草鞋,晝夜工作,不避勞苦。如果不能刻苦,就不配稱為墨者。

自我犧牲——墨子有一百八十個弟子,都能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孟子說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就是說只要對大眾有利益,即使把墨子全身從頭到腳磨成細屑,他也願意。

嚴格的紀律——一個墨者住在秦國,兒子殺人。秦王說:「先生年老,只有一子,我已免他的死罪。」墨者說:「墨家的規矩,殺人者處死,為的禁止人殺人。大王雖有好意,我不能反背墨子定的規矩。」最終把兒子殺死。

言行一致——墨子弟子勝綽,分配到齊國做官。他跟從主人作戰很勇敢,墨子責備他違背非攻(反戰)的理論,教他辭官回來。

分財互助——有餘力余財的應該扶助貧乏。弟子做官得祿,一部分送墨子作費用。

這種組織,可說是中國勞苦人民最早的結社。

墨子主張「兼愛」,反對戰爭,反對奢侈浪費,是表現了庶民當時的要求。但是兼相愛、交相利的學說,實際上是叫庶民片面地去愛王公大人。反對一切戰爭,沒有看到戰爭裡邊有誅滅獨夫民賊的「義戰」;甚至率領弟子替國君去守城,直接給統治者效勞。他又把庶民的公意,幻化成為天和鬼神,想借天鬼去說服王公大人,王公大人絕不會聽從,卻把庶民的鬥志麻痹了。

由於時代的限制,墨家的思想,縱然有這些缺點,但始終是為庶民利益着想的,因此遭受統治階級的棄絕。秦漢統一以後,重儒滅墨,有組織的墨家變為單獨活動的俠客。後世農民反抗,提出「替天行道,劫富濟貧」一類的口號,成立宗教色彩的組織,很有當初墨家思想的痕跡。統治階級能撲滅墨家,但是農民、工人依時代發展的革命力量,卻永遠不能撲滅。

墨家對自然科學,有許多研究,為當時其他學派所不及,在研究方法上,含有樸素的唯物論和原始辯證法的因素。它的支流成為名家。

第四節 老子及道家

編輯

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李耳,楚苦縣人(河南鹿邑縣),著《道德經》五千多字,號稱老子。兒子名宗,魏圉時做魏將,有功封於段干,稱段乾子,或稱段干宗。魏圉四年,秦大破魏軍,段干宗請魏王獻地求和。宗子名注,注子名宮,宮玄孫名假。假子名解,漢劉恆時做膠西國太傅(前一六四年—前一五四年)。李耳的學生,一傳河上丈人,再傳安期生,三傳毛翕公,四傳藥瑕公,五傳樂巨公,六傳蓋公,蓋公漢初為齊相曹參師(前二〇一年)。司馬遷父子尊信黃(道家假託黃帝是本學派的創始者)老之術,所記應該可信。

李耳生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當然不會是孔子的老師,道家偽造老子教訓孔子的話,這等於道士說釋迦是老子的兒子,又說老子是釋迦的丈夫。梁武帝說老子、周公、孔子都是釋迦的學生。《清淨法行經》說,孔子是儒童菩薩,顏淵是淨光菩薩,老子是摩訶迦葉,三人受釋迦命來東方傳道。我們只能說這都是為了抬高自己,不惜捏造事實。

李耳是個隱居者,所以孟子批評當時學派,沒有說到他。荀子書裡才見老子,韓非子才替《道德經》做解釋。足見他的學說廣泛傳播,是在戰國後半期。

老子看到歷史上的成與敗、存與亡、禍與福,古今的關係變化,以及戰國時代的紛爭繁擾,總結出一些含有樸素的唯物論的辯證法的思想。但是,他所代表的沒落了的貴族領主階級的地位,使他不僅不能隨着歷史的發展前進,反而憎恨發展,主張清靜無為,純任自然。他所說的自然,就是事物的原始狀態,因此主張倒退復古。

道家學說比儒家更反動。儒家復古,只復到西周,道家卻想復到「結繩而治」,「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太古。社會向前發展,在道家看來,是不可容忍的罪惡。《莊子》載一段故事,說,子貢(孔子弟子)路見種菜老人抱瓮入井,汲水灌園。用力多,見功少。子貢勸他用桔槔。老人憤怒道:「誰不曉得那個東西,我不能無恥到用桔槔的地步。」這個種菜老人未必實有,不過是道家虛構的有道人物,對這種人物的崇尚,正說明道家思想的反動。

李耳以為,天下大亂,由於人民不肯安分。他竭力主張愚民政策,說:「聖人治民,非以明之,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又說:「聖人之治,常使民無知無欲。」李耳貢獻了這樣兇惡的學說,統治階級自然心悅誠服,很巧妙地來應用它。

戰國是一個動盪競爭的時代,李耳知道這是不利於統治階級的,因此反覆說明清靜無為的必要。後來秦朝兵役不休,很快就崩潰,漢朝用黃老術,果然鞏固了政權。

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的運行生滅,純循自然規律,不受個人愛憎情感的干涉。人們只能消極地服從,打破了天為「人格的」掌握人類禍福、神秘莫測的看法。這種脫離情感、服從外在規律的主張,被韓非採去,發揮成為破除私情、純任法治的學說。

老子又是一個大權謀家。他懂得歷史發展和人情世事關聯轉變的辯證關係,例如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因此主張柔、靜、下……看見事物的辯證關係,是他的成就;但他那沒落階級的特性,使他只能誇大事物柔弱的一面,而抹煞了另外的一面。法家所說的「術」,兵家所說的「奇」,都是老子學說的應用。

儒、道兩家,都是封建社會最出色的政論家。儒家替統治者制定貴賤尊卑的秩序,使他安富尊榮;道家替統治者發明駕馭臣民的方法,使他地位鞏固。漢劉詢教訓兒子劉奭說:「我們漢家自有制度,雜用儒、道兩家,你偏重儒學,非把漢朝弄壞不可。」後來劉奭果然把漢朝弄壞。

中國士大夫處世的秘訣,也是外儒內道,就是說,披着仁義禮樂的外套,內藏陰謀權術的骨幹。

第五節 孟子與荀子

編輯

戰國時代兩個大儒,就是孟軻與荀況,孟軻在思想上、荀況在傳經事業上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孟子,鄒人(山東鄒縣)。魏䓨三十五年(前三三六年)孟子被稱為老叟,年齡當在五十以上,可以代表戰國前半期的儒者。荀子,趙國人,楚熊元代二十五年(前二三八年)還生存着,可以代表戰國後半期的儒者。孔子講仁義禮樂,孟子偏重仁義,荀子偏重禮樂。孟、荀是儒學分化和發展以後的大派別。

孟子主張性善,仁義是人性,因之人人可以做堯舜。荀子主張性惡,要勉強學習,行為合於法禮,才能成為善人。性善,所以應該心悅誠服地順從聖人規定的道理,不順從就是非人。性惡,所以應該虛心克己地學習聖人規定的道理,不學習就是怙惡。他們所謂善惡,完全據聖人做標準,而聖人乃是統治階級典型的代表人物。孟、荀主張,好像相反,本質並無二致,就是說,人民應該服從統治階級。

孟子繼承孔子的天命觀,相信五百年必有聖王出世,平治天下。子思、孟子創五行運命的學說,發展到鄒衍,成立迷信怪妄的陰陽五行家。

荀子時代較晚,看出孔子、墨子、老子、莊子、子思、孟子、鄒衍講天都有流弊。墨家的天能賞賢罰暴,含有對統治者的威脅性,其餘各家的天,是依一定不變的運命而表現出無上的權力,人只能靠天任命,絕對服從它,不得發揮人為的積極性。在荀子時代,生產力正當躍進階段(《荀子》富國篇說人力可以增加生產。不愁衣食缺乏),舊說不能再使他滿意。因此他推翻舊說,創造新的天論。

荀子以為天只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物,天的功用,只是寒暑風雨,生長萬物。人應該理解天運行的規律,控制它,利用它,使它有益於生產。那些災變怪異,都是不相干的事。所以聖人但改善人事,不推求天意。荀子用人事代替天意,用科學代替迷信,把天命、鬼神一起否認,確是思想上極大的進步。

荀子所謂人事,主要的是法後王。他以為後王斟酌先代制度,訂立新制度一定是比較適合社會實際需要的。他這種主張,承認社會依時代變化,絕不是固定的東西。這比較迂闊、不切事情、開口就是堯舜先王的孟子一派儒者,進步得多了。不過荀子受着時代限制,封建社會可以轉變到別一種社會,他當然不會懂得。

荀子法後王,希望找一個眼前較好的君主,幫助他成功。孟子法先生,看不起當世統治者,所以責罵得很嚴厲。如說暴君是獨夫,是民賊;又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又說民為貴,社稷(國家)次之,君為輕。諸如此類,頗有民主的意味。

孟、荀都主張政治的基礎建築在五畝之宅、百畝之田上面,這是他們比腐儒高明的地方。

荀子的天論,被儒者唾棄了,只接受他傳授的經義訓詁。孟子的仁義五行和性善,被儒者盛大提倡,而民貴君輕一類見解,卻被輕輕地抹煞。

韓非繼承荀子學派,又批判地集中春秋戰國諸子的學說成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代表新興的地主利益,反對貴族領主,自認為從貴族領主統治下拯救民氓眾庶,決心犧牲自己的生命,去建立新的法術制度。他把荀子所講的禮發展為刑(法律),把一切名(概念)都考查它的實(物質),排斥無實的虛名。他的學說被稱為刑名之學。他把人與人(父子、君臣、夫婦等等)的關係,徹底看作物質交換的利害關係,否認抽象的道德倫理。他懂得鬥爭的必要,他說,木蠹了,不遭猛風不就斷;牆鬆了,不遭大雨不就壞;誰能改善民生和政治,誰就能起風雨的作用,促使其他腐朽的國家加速崩潰。韓非子可說是戰國時代顯著的唯物論者。

簡短的結論

編輯

西周是封建社會的開始,周公是封建制度的訂定(所謂制禮作樂)者。典章文物,經過五百多年積累和變動,既極豐富,又極破碎。孔子整理修正舊典籍,教授弟子,於是貴族專有的文化廣泛流傳到民間。

孔子的學問,大體分仁義、禮樂兩部分。孔子死後,儒者很受尊重。貴族有喪事,必須向儒家請教。辦喪禮,成了儒家的專業。

墨子起來猛攻禮樂。他代表下層庶民,借天鬼名義,向統治者說教,希望改善庶民的生活,提高庶民的地位。當然,人民沒有積極的革命行動,絕不會獲得什麼真實利益。

老子生在孔、墨之後,提出比仁義禮樂更高的所謂道德。道家思想很反動,攻擊儒家的仁義,卻切中弊病。這樣,禮樂仁義,先後被攻而動搖了。

孟子發揮仁義,向墨家猛烈反攻。荀子發揮禮樂,批評各學派,主要也是反對墨家。儒家理論的基礎,又堅強起來。

中國是長期封建社會,所以儒家也得長期受統治階級的尊寵和利用。孟子的性善,荀子的傳經,成為後代儒學的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