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竹齋詩文鈔

二竹齋詩文鈔
作者:張井

送銅鼓藏焦山紀事

編輯

我有漢代之銅鼓,來自南昌司馬家。蠻風瘴雨幾何載,鞚骨完好無缺瑕。

闊徑三尺高殺一,三疊微學蜂腰窪。鼓心隆起儼棋局,周遭怒踞六蝦蟆。

腰垂四耳便索貫,其中空洞下口奓。黝然古澤光可鑑,通體細纈牛毛花。

恨乏款識紀年月,定伏波耶諸葛耶。二竹齋中充清供,偶逢過客出矜誇。

常恐神物工變化,不甘閉置羈籠笯。忽憶焦山擅名勝,中藏古物頗紛拏。

周漢二鼎最奇絕,得此踵事或增華。梅溪老人笑絕倒,雲此位置真不差。

豈知此語有漏泄,山靈日夕思拜嘉。坐使詩僧屢問訊,前言欲食愁揄揶。

一朝決計送汝去,不須墮淚隨風斜。東過廣陵下揚子,扁舟兩槳聲咿啞。

千年老銅足精氣,蛟龍未敢輕要遮。天吳潛逃黿鼉徒,鮫人泣竄奔虎鯊。

布帆安穩到初地,山中童叟拍手嘩。諸天龍象大歡喜,紫衣前導隨袈裟。

三熏三沐好庋閣,幸少泥蘚勞剔爬。鍾魚齋鼓共晨夕,障幕那無金絛紗。

時有寒芒逼牛斗,莫放光怪驚麕麚。當時鏈銅采赤堇,陰陽供炭龍火加。

雷雨晦冥降神異,亦如歐冶成鏌鎁。鑄成此鼓寄威信,要息民夷爭犬牙。

大勝草龍要誓約,底須歃血刑豚豭。賽神合樂醉且舞,峒丁谿女紛擊撾。

方今聖治曠無外,梯航冠帶通幽遐。坤維炎徼在庭戶,蘆笙歡沸喧銅琶。

此鼓投間供玩賞,何如祓濯歸耆闍。八德水與洗兵氣,懺除凡濁袪塵沙。

摩挲免嘆在荊棘,聽法或證波羅伽。吐吞潮汐浥神霧,沐浴日月涵雲霞。

佛天不老山不滅,銅鼓之壽其無涯。

蟠龍丈人歌和雲汀制府

編輯

我聞拓格之松日月所出入,直與元氣通呼吸。亙古獨立大荒中,世人何曾見針粒。

又聞負郯岩前松,龍鱗半空夭矯如有神。雲幢星蓋儼侍從,仙靈荒忽難具陳。

何如東海大松近郊甸,撐空臥波人共見。劫灰兵燹幾推排,此松龍顏終不變。

我未見此松,誦詩復披圖。倏覺寒風謖謖生座隅,奇姿譎熊不可以思議,縱有妙手難描摹。

松身拳曲才五尺,平分兩榦各奇絕。一榦橫走學長虹,勢欲東窺尾閭泄。

舒肱探爪似與驪龍爭,瘦骨枯纏萬年鐵。忽然誇多鬥靡怒發千萬枝,盤郁玲瓏互糾結。

其一下趨欻上擬,亦分兩株逞恢詭。斗屈右臂如彎弓,如柳三眠更三起。

又如常山之蛇擊其中,首尾迴環相角犄。一松幻就百龍身,遊戲神通乃至此。

吁嗟乎,此松之奇天下無。大如山河分兩戒,細者須鬛瓔珞珠。

蜿蜒詰曲無相不具足,怖伏鯨犼奔天吳。贈之蟠龍名,奉以丈人號,風過掀髯應一笑。

借問丈人年,依稀記在商周前。應是當年大禹治水驅龍走,一龍偃蹇不肯受。

作使風雨直到海東頭,蛻形化作支離叟。宇內艷說黃山松,最奇一株稱臥龍。

田盤山中多偃蓋,每邀龍輦夸遭逢。此皆蒼古世無比,莫與丈人論甲子。

洞庭龍威尚恐肩隨,穆隥秦封雲礽耳。噫吁嘻,古稱壽考多不材,似爾變化何雄哉。

蒼生霖雨有人在,偶貪高臥非衰隤。君不見海濱昨夜風雷厲,丈人又作拏雲勢。

  

黃石齋先生手書周忠介公神道碑墨跡卷

編輯

後死文章貴,先生志節同。千言寫孤憤,一卷得雙忠。

事去天如夢,悲來筆有風。想當揮灑處,嚼齒恨無窮。

出自徐世昌《晚晴簃詩匯》卷一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