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指導意見

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指導意見
交科技發〔2019〕9號
2019年1月21日
發布機關: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網站

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強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指導意見

交科技發〔2019〕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各共建高校,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司局:

為推動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和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工作協同發展,更好服務於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現對加強交通運輸科普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國家相關文件要求,以提高全民交通運輸科學素質、增強交通運輸科普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科普信息化為手段,堅持政府引導,調動社會力量,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交通運輸科普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交通運輸科普工作更好服務於社會公眾、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交通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引領。推進交通運輸科普在內容創作、表達方式、傳播手段、平台基地、管理機制等方面實現全方位創新,完善科普資源體系,提高交通運輸科普供給能力。

堅持開放協同。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社團組織、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各方面在科普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加強跨部門協作和國際交流合作,形成開放、協調、共享的交通運輸科普大格局。

堅持普惠利民。結合不同群體的需求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普教育培訓,並推動交通運輸知識普及、科技成就宣傳與科普培訓教育相結合,惠及社會公眾和交通運輸從業人員。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着力培育建設一批高質量的科普教育基地,優質科普內容供給能力不斷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普傳播網絡持續完善;科普人才隊伍穩定發展,結構持續優化;科普經費渠道更加多元;社會公眾對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的認知水平和廣大交通運輸從業者及管理者的科學素質均得到顯著提高。

到2035年,建成適應交通強國建設需求的現代交通運輸科普體系,交通運輸科普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二、重點任務

(四)提升交通運輸科普供給能力。

發揮科學家和專家在科普傳播中的主力軍作用。聚焦公眾需求,結合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重點方向、重點科研平台、重大工程建設和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激發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科普創作熱情,創新科普內容表達方式,通過科普圖書報刊、講座諮詢、展覽展示、新媒體等形式,打造一批水平高、社會影響力大的交通運輸原創科普精品。建立完善專家審核和公眾糾錯相結合的科學傳播內容把關機制,提升交通運輸科普的科學性,積極推介優秀科普作品參與國內外相關獎項評選活動。

依託交通運輸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深入挖掘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及觀測站點等的科普潛力。結合各地實際,積極探索開發客貨樞紐場站、城市公共交通站點、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觀測站等場所的科普功能,推動優秀科普作品在媒體及門戶網站、科普場館、交通樞紐及場站的廣泛傳播,更好發揮交通運輸系統對國家科普工作的支持作用。

(五)加強交通運輸科普教育基地建設。

優化基地布局,依託交通運輸重大工程、重點科研院所、高校和重點科研平台等,構建適應需求、層次分明、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發揮科技教育與科普服務的示範帶動作用。

提升現有科普教育基地服務能力,在做好經常性科普教育工作的同時,應積極開展主題科普活動,推動科普教育基地開放常態化,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公益作用;建設國家級交通運輸科普場館;依託行業會展、論壇等平台開展科普展覽展示和互動體驗活動。

推動科普教育基地創新發展,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突出信息化、時代化、體驗化、體系化、普惠化和社會化,互聯互通,虛實結合,強化科技前沿的展教力度,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在提高公民交通運輸科學素質中的作用。

(六)增強交通運輸科普傳播協作能力。

促進交通運輸科普與宣傳工作深度融合。結合重大工程及科研項目進展及時做好科普宣傳,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科技的展示度,提升行業形象;在行業組織開展的微視頻競賽等活動中突出科普內容;依託科普專家隊伍及多種形式的傳播渠道,圍繞社會關切解疑釋惑。

推動「互聯網+交通運輸科普」建設。通過一次創作、多次開發、多媒體呈現,實現科普內容跨媒體、跨終端、跨部門傳播,構建傳統型、網絡型、創新型「三位一體」的科普傳播體系。

打造交通運輸科普品牌。推動交通運輸科普工作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和質量意識,充分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促進政府與市場、需求與生產、內容與渠道、事業與產業的高效連接,實現科普的倍增效應,打造開放、共享、協同的交通運輸科普發展新格局。

(七)開展交通運輸科普精準惠民服務。

組織開展主題性、全民性、群眾性科普活動。依託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中國航海日等全國性重大活動,圍繞公眾關切的交通運輸科技前沿問題,舉辦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及時、準確、便捷地為公眾提供交通運輸科普服務。結合交通運輸安全、綠色出行、智慧交通等主題,組織開展好交通運輸科普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村鎮等科普活動;結合推動交通運輸脫貧攻堅及「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力度。

促進交通運輸科普工作與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深度融合。密切關注科技進步對交通運輸職業的影響,將交通運輸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的應用作為交通運輸繼續教育和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強化廣大交通運輸從業者及管理者的創新意識,提升行業整體科學素質,支撐交通運輸人力資源和人才隊伍建設。

(八)加強交通運輸科普國際交流合作。

積極開展交通運輸科普國際交流合作。引進吸收國際優秀科普作品及科普模式,提升交通運輸科普能力水平。通過與相關國家合作舉辦交通運輸科普知識競賽、科普展品互展、青少年交流及科普人員交流培訓等活動,面向世界展示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裝備技術、運輸服務與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科技發展成就,支撐交通運輸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擴大我國交通運輸各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強組織領導。

明確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科普工作職責,推動科普工作納入相關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加強跨部門、跨層級溝通協作和資源整合,保障交通運輸科普工作順利實施。有關社團組織、科研院所、高校和交通運輸骨幹企業等應把科普工作作為服務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日常工作管理,探索建立交通運輸科普工作協調機制及協會組織,不斷強化交通運輸科普活動的組織與開展。

(十)保障經費投入。

確保交通運輸科普經費投入。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加強統籌,落實經費,保障交通運輸科普工作順利實施。加強規劃統籌,結合工程建設、科研項目、公益服務、教育宣傳等,合理安排科普工作經費用於科普設施建設、科普活動組織、科普作品創作及傳播等。

拓展交通運輸科普資金渠道。通過眾籌眾包、項目共建、捐款捐贈、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引導社團組織、企業與社會公眾參與支持交通運輸科普工作。鼓勵探索設立交通運輸科普創作基金,引導企事業單位建立科普創作獎勵機制,加大對優秀科普原創作品以及科普創作重要選題的資助。

(十一)加強隊伍建設。

加強交通運輸科普人才隊伍建設。依託各級行業專家庫資源,發揮社團組織、科普教育基地、新聞媒體等平台的匯聚作用,鼓勵和支持交通運輸各領域專家廣泛參與科普工作。加強交通運輸各類專兼職科普人員培訓教育,持續推動交通運輸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員等的知識更新與能力提升。

(十二)建立考核激勵制度。

建立交通運輸科普考核激勵制度。組織做好交通運輸科普統計工作,探索開展科普效果評估機制,在科研機構及各類創新基地評價中,探索建立以公眾關注度和滿意度為導向的科普工作評價內容。加強對交通運輸科普教育基地的定期認定、業務指導和動態管理,完善科普教育基地評估指標體系和機制。在交通運輸相關科技獎項中增加科普獎項。對科普工作中湧現的優秀單位和個人進行激勵表揚。

交通運輸部

2019年1月21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