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認定工作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認定工作的通知
交科技函〔2020〕352號
2020年5月25日
發布機關: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網站

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認定工作的通知

交科技函〔2020〕3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部屬各單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應急運輸保障和復工復產等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同時也暴露出在應急運輸保障、衛生防疫、復工復產等方面技術儲備不足的問題。為加快補齊行業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短板,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部決定在自動化作業技術、衛星技術應用、衛生防疫技術三個方向開展研發中心申報認定工作。按照《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管理辦法》(交科技發〔2018〕114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一)研發中心牽頭申報單位須為企業法人。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組成產學研聯合體共同申報。

(二)申報的研發中心應具備《管理辦法》第十條明確的基本條件。

(三)研發中心申報範圍包含3個認定方向(見附件)。對於認定方向一,可選擇該方向下研究內容1和2或者3、4單獨申報;對於認定方向二、三,申報時須全面涵蓋該方向下4項研究內容。

(四)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認定的國家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部認定的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資源不得作為本次研發中心資源重複申報。

(五)申報材料中使用的統計數據時間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二、申報組織

(一)申報單位為部屬單位所屬企業的,其主管部門為部屬單位;申報單位為中央管理的交通運輸企業的,其主管部門為申報單位所屬的企業集團;申報單位為其他類型的,其主管部門為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局、委)。

(二)主管部門根據《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負責組織符合申報條件的單位開展申報工作並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確認。

(三)為優化資源、提高效率,主管部門原則上每個認定方向只可推薦1個申報單位。

三、有關要求

(一)各主管部門應在研發中心建設發展中給予明確的政策、資金支持。

(二)請各主管部門於2020年7月20日前(以郵戳為準),將審核同意的申報材料(格式詳見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一式15份(另附申報材料電子版,光盤刻錄)寄至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研平台主任聯席會議秘書處,逾期不予受理。

郵寄地址: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研平台主任聯席會議秘書處,北京市朝陽區惠新里240號622室;郵編:100029。

聯繫人:羅凱,電話:010-58278622、15210447189;石磊,電話:010-58278503、13126760055。

交通運輸部

2020年5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抄送: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交通建設、中國遠洋海運、招商局、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各共建高校,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附件

交通運輸自動化作業技術、衛星技術應用、
衛生防疫技術研發中心認定
目標及研究內容

認定方向一:交通運輸自動化作業技術

主要目標:順應交通工程裝備智慧化、無人化發展趨勢,重點開展交通基礎設施自動化作業環境立體感知、自主作業及質量智能監控、自動化施工技術及裝備、港口碼頭自動化技術研發與推廣,為加快提升交通運輸裝備技術水平和運行控制能力,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減少能源消耗、保障作業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研究內容(包含但不限於):

1.自動化作業環境智能感知技術與裝備。重點開展作業現場立體實時感知與定位識別、裝備運行狀態遠程實時透徹感知、建造對象形態實時動態感知、泛在傳感數據多鏈路綜合傳輸與多源數據融合處理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2. 自動化施工技術與裝備。重點開展交通工程裝備自動化作業技術、無人駕駛裝備智能化施工規劃與遠程控制、多機種多機群自主作業與遠程智能指揮協調、質量智能控制等技術研發,開展機場、道路、隧道、橋梁、高速鐵路等無人工地的應用。

3. 自動化搜救技術與裝備。重點開展通航環境全要素自動監測、水下目標自主探測識別、海上事故應急掃測、水下無人搜尋等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以及無人機應用於沿海巡航、搜救的技術研究。

4. 自動化碼頭技術。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重點開展集裝箱、散貨自動化碼頭工程建設,裝卸、自動化抽檢、運輸等裝備製造,智能控制系統和傳統碼頭自動化改造、以及港區內自動化作業運輸車標準化、自動化碼頭作業安全風險防控等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

認定方向二:交通運輸衛星技術應用

主要目標:圍繞基於天基信息(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監測)支撐下的行業應用和高質量發展需求,開展天空地海一體化資源的深度耦合應用、船舶深遠海安全航行監控與應急信息及信息服務、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點面結合的周期性與實時安全監測、基於衛星物聯網的運輸工具位置實時追蹤及監控技術研發,推動交通運輸與空天資源的體系化融合發展,加快提升行業對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研究內容(包含但不限於):

1. 天空地海一體化資源的深度融合技術。重點開展集通信、導航、遙感、監測功能於一體的、自主可控的衛星星座關鍵技術研究,突破可靈活布設的精確定位系統、天地一體化融合通信、衛星返向鏈路、天基數據中繼分發與管控、綜合交通遙感監測等重大共性關鍵技術。

2. 船舶深遠海安全航行監控、指揮調度與應急通信信息服務技術。重點開展星載甚高頻數據交換系統、星載船舶識別系統(AIS)一體化組網與實時高效傳輸、基於天基一體化的海上船舶通信保障、遇險報警信息報送及廣播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實現空天資源在船舶深遠海安全航行、應急救援等領域的融合應用。

3. 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點面結合的周期性與實時安全監測技術。重點開展全球、全天候、全天時衛星遙感監測技術應用及天地一體化高軌星座中繼分發技術及裝備開發,結合高精度地圖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研發系統平台及裝備,實現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的實時精準監測和災害預警。

4. 基於衛星物聯網的運輸工具位置實時追蹤及監控技術。重點開展以天基星座為核心的天基段以及地面數據運行網為核心的地面系統研發,實現天地一體化的物聯網高效通訊網絡和全球覆蓋,開展運輸動態跟蹤的天地一體化網絡設施試驗和數據匯聚分發平台、高軌星座中繼分發、衛星物聯網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

認定方向三:交通運輸衛生防疫技術

主要目標:為應對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人員生命健康風險和對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開展交通工具、場所消毒、人員防疫以及應急運輸技術及裝備研發,加快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研究內容(包含但不限於):

1. 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船舶、地鐵等)、場所(車站、機場、碼頭等)通風消毒處置和無接觸式檢查篩查關鍵技術及裝備。重點開展交通工具通風消毒處置、作業區域智能快速無接觸式精準檢測和篩查等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

2. 交通運輸作業生產的人員防疫保護關鍵技術及裝備。重點開展適用性、安全性達標,且滿足交通作業條件的防疫防護技術及裝備研發,實現自動化、智能化防護及周邊態勢反饋突發問題處置等多功能集成。

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情況下人員與應急物資運輸技術及裝備。重點圍繞交通運輸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物資和運力儲備體系構建,開展綜合交通運輸應急人員和物資運輸保障、應急運輸指揮調度系統、人員信息登記與核驗、隔離運輸技術及裝備研發。

4. 交通運輸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決策技術。重點開展交通運輸行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運輸保障體系、協同指揮與救援智能決策、疫情監測及防控技術及相關標準規範等研究。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