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交通運輸部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交規劃函〔2020〕585號
2020年8月24日
發布機關: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網站

交通運輸部關於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交規劃函〔2020〕585號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關於審批交通強國建設深圳市試點實施方案和試點任務申請書的請示》(深交〔2019〕262號)收悉。為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建設、高度城市化地區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及自由流收費體系建設、智慧交通科技創新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點(具體要點附後),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舉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持。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鼓勵各方積極參與。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在機場體制機制改革和四型機場建設,都市圈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內陸港體系建設,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技術及自由流收費體系,智能網聯汽車及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在交通行業的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鑑。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告我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每年12月底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中加強支持。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8月24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深圳市試點任務要點

一、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貫徹構建基於「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要求,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十四五」發展相關規劃的銜接,修訂完善《深圳機場國際航線網絡布局規劃》。加強國際航線、航班時刻和國際航權配置。在積極、漸進、有序推進國際航權開放的過程中,對與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定位相適應的國際航線航班所需航權予以支持。打造面向亞太、連接歐美澳、銜接「一帶一路」的航線網絡。建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培育本土全球網絡型航空公司。

2.推進數字化轉型和四型機場建設,全面試行行業新政策、新技術,創新開展旅客全流程自助服務、行李全過程跟蹤等數字化應用,積極探索地基增強系統(GBAS)、尾流重新分類標準(RECAT)和點融合等技術應用,大力提升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體驗最佳的國際航空樞紐。

3.強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完善空港平台運作機制,建立健全機場運營管理模式,探索機場運管委實體化、法定化運作,全面提升大型機場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大灣區空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設立大灣區聯合管制中心,推進大灣區機場群層面信息共享和協同管控。

4.推進航空物流發展,完善「卡車航班」業務,發展冷鏈、貴重物品等更高附加值的物流業態,豐富跨境電商業務類型,建立航空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快件集散中心。

5.積極發展空公、空海、空鐵等聯運服務,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實施24小時直接過境旅客和直接往返機組免辦邊檢手續政策,探索「一檢到底」、為粵港澳大灣區旅客提供便捷順暢的運輸服務。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深圳機場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機場與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數量超過100條,機場國際旅客和國際貨郵吞吐量占比分別達到20%和50%。體制機制改革和四型機場建設走在行業前列,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型機場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服務水平和旅客體驗位列全球同類機場前列。

二、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與周邊城市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快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

2.依託西麗、機場東樞紐建設,探索由地方主導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模式。開展鐵路樞紐用地立體分層設權、分層出讓,推動樞紐站城一體化開發,破解既有條塊分割、銜接不暢等難題。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啟動建設。

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西麗樞紐和機場東樞紐建設完成,形成可操作、可複製推廣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一體化工作流程。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機制進一步優化,銜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撐區域高效聯動發展。

三、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建設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完善深圳港疏港基礎設施網絡,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里」。推動平鹽、平南疏港鐵路改造,加快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啟動黎光內陸港前期工作。

2.創新形成多元主體協同合作的疏港鐵路運維和服務模式。發揮地方政府、港口物流企業、鐵路運營企業等多元主體在疏港鐵路建設、運營、管理等領域的主動性,優化運輸組織流程。運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多式聯運相關方信息,推動多式聯運公共信息的互聯共享。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深莞惠地區集裝箱近距離內陸港體系運營模式研究、選址研究、疏港鐵路規劃方案研究,完成平鹽鐵路改造詳規,完成平南鐵路工可等前期研究並啟動建設,完成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並投入運營。

通過3—5年時間,平南鐵路改造完成,平鹽鐵路改造工程動工。與東莞就黎光內陸港建設達成一致,用地得到落實,完成黎光內陸港和平湖南至黎光鐵路支線的前期工作。形成包含近距離內陸港規劃方法、建設方式、運營模式、監管機制等在內的一整套成體系的技術成果。完成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搭建,實現海關、鐵路、內陸港、綜合保稅區等環節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多式聯運服務水平和整體效率顯著提升。

四、高度城市化地區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及自由流收費體系建設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安局,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深入研究以機荷高速公路為代表的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關鍵技術,打造集橋、隧、路為一體的高速公路網複合格局。

(1)探索形成城市交通基礎設施複合利用的技術標準。採用橋梁工業化智能建造技術,提出適合城市橋梁上、下部結構模塊化建造的合理連接方法及構造,形成包含集構件拼裝、實時監測、智能控制等多套系統的一體化架橋機裝備設計方案。

(2)以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為基礎,以BIM模型為核心載體,打造機荷高速公路數字孿生體,建立智慧化建設運營管理平台,實時診斷物理實體狀態,實現對建管養運全過程的「可知、可測、可控」,提升高快速路建設管理的數字化智慧化水平。

(3)通過科技手段支撐複雜交通流動態管理。加強主動識別、短時預測、知識圖譜、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具有預知、協同、自識、開放四大核心能力的智慧化運營管控平台,突破交通管控難點,實現全線、上下層交通的主動管控及時空均衡,提升立體複合高速的運行效率、通行安全及服務體驗水平。

2.探索自由流收費技術,提升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1)通過ETC門架系統及配套稽查設備,實現對符合車輛自動扣費及不符車輛自動稽查,建立開放式無站自由流收費系統。

(2)探索高速公路運營及管理單位實施的自由流收費模式,將試點路段收費納入現有部、省兩級清分結算模式,完善新模式下的聯網收費清分結算工作制度。

(3)構建涵蓋信息共享、聯合稽查、徵信管理、配套政策等內容的制度體系。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機荷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工程,依託工程形成《立體複合高速公路幾何設計技術指南》《面向立體複合高速公路的基於BIM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研究報告》。初步建成基於BIM的智慧化建設管理平台。完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關鍵技術研究及系統設計等工作,形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費模式方案》。

通過3—5年時間,完成機荷高速公路立體複合改擴建工程。在立體複合高速公路設計理念及技術標準、橋梁大規模工業化智能建造關鍵技術、主動交通管控模式、建管養運智慧化一體化管理上取得突破,形成高度城市化地區高快速路立體複合改擴建成套技術。建成主動交通管控系統、基於BIM的智慧化建設及運營管理平台。實現以ETC扣費、高清車牌識別輔助稽查的收費模式,建成開放式無站自由流收費測試系統,形成自由流新型收費示範。

五、智慧交通科技創新應用

(一)試點單位。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安局。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加強交通信息基礎設施推廣應用,推進基於5G、物聯網等技術的智慧交通新型基礎設施示範建設。

2.推進綜合交通大數據體系建設,提升覆蓋海陸空鐵全方式的一體化管控能力,實現全市信號燈「一張網」智慧化調控,推進智慧停車項目建設。

3.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深圳測試及試點應用,促進智能網聯技術相關產業加速發展。

4.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增強北斗的位置服務能力,為各類車輛提供更精細的監控管理服務。

5.研究應用新技術實現經濟槓桿調節道路使用,提高核心區小汽車使用成本,優化出行結構。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前海樞紐、深圳機場、媽灣港區、蛇口郵輪碼頭、深圳地鐵等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新型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運營水平明顯提升。

通過3—5年時間,建成深圳城市交通大數據中心,完成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管控平台建設、信號燈「一張網」調控等項目,精準管控和精細服務能力大力提升。出台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及應用試點相關政策及標準,建成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打造1—2條智能網聯汽車應用試點線路。基本構建覆蓋全深圳的北斗地基增強網絡,推進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在交通行業的深度應用。出台通過經濟槓桿調節城市核心區小汽車使用相關政策,構建交通需求調控與綠色出行改善的良性互饋機制,力爭試點片區高峰期公交機動化分擔率不低於80%。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