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我們是怎樣依靠群眾、多快好省地發展鹽業生產的
廣東省鶯歌海鹽場革委會
1972年3月2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們鹽場在海南島西南海岸。這裡氣候炎熱乾旱,是一個天然好鹽場。但是,鬥爭實踐告訴我們,能不能多快好省地發展鹽業生產,「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同是在一個鹽場上,人的積極因素調動的情況不一樣,鹽業生產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

靠天還是靠人

編輯

陽光是露天曬鹽不可缺少的條件。一九六九年,我們遇到了反常的氣候,第一季度一直陰雨連綿,只完成年度產鹽計劃的百分之十四。有人盯着老天爺陰沉的面孔,提出要修改年度生產計劃。要不要改,我們徵求了群眾的意見。許多鹽工說:「改什麼計劃,我們不靠天吃飯,要靠人!」靠天還是靠人,歷來是鹽業生產兩條路線鬥爭的一個重要問題。鹽工們說:過去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搞什麼「以鹵為帥,氣象先行」的黑八字,就是見物不見人,靠天不靠人。這使我們認識到,在有的同志頭腦里,「劉毒」還沒有肅清,「人定勝天」的思想還沒有紮下根。我們就狠抓了路線教育,在鹽池邊、鹽坨旁和學習班裡,到處擺開革命大批判的戰場。在人們頭腦里,「人是決定因素」的思想占了上風,自覺地做自然的主人,不當老天爺的奴隸,戰天斗海的力量就大了。廣大鹽工與惡劣天氣斗,與錯誤思想斗,發揮了人的積極性,使生產節節上升,不僅在第二季度奪回了第一季度沒有完成的計劃產量,更取得了第三季度的大豐收。

過去,由於第三季度雨量較多,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把這個季度定為「停曬期」,說什麼:「一年看夏季,六月定大局,七月收攤子。」那時候,人們被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散布的錯誤觀念牽着鼻子走,被許多洋條條、舊框框束縛着手腳,無雨等下雨,小雨當大雨,雨前不搶收,雨後不搶曬。一九六九年第三季度,我們大破了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加在人們精神上的種種枷鎖,老鹽工組織起來研究鶯歌海地區的天氣變化規律,比較準確地掌握了雨情,在雨水斷斷續續的情況下,鑽天巧曬,戰天奪鹽。半夜來雨,半夜把結晶池裡的滷水收回;中午雨停,中午開工放鹵曬鹽,半個晴天也不放過。儘管天氣惡劣,但是由於發揮了人的積極因素,採取了積極措施,在同樣的情況下,取得了完全兩樣的收成。這一年第三季度的產量,同文化大革命前收成最好的一九六五年第三季度相比,超過了十三倍,全年計劃也超額完成。

首先要調動領導骨幹的積極性

編輯

一九七○年春天,由於連年增產,鹽池周圍堆起了許多鹽山,上級決定組織有關部門突擊運鹽。我們算了一下,只是原鹽裝包、上車,就需要近四百個勞動力。勞動力哪裡來?向上級要求調撥農業勞力吧,當時農村正在掀起學大寨的熱潮,又是農忙時節;從鹽場本身挖掘勞動潛力吧,眼看乾旱的夏季到來了,那是鹽業生產的大忙季節,能擠出這樣多勞動力嗎?我們把這個問題交給領導骨幹討論,還舉辦了生產小組長以上的領導骨幹學習班,講清只有充分調動人的積極因素,才能多快好省地發展生產的道理。結果,不僅從各部門抽調勞動力的問題解決了,大家還決心「運走一噸鹽就曬出一噸鹽」,保證運鹽曬鹽雙勝利。

抽出大量勞力運鹽以後,生產還能繼續躍進嗎,制鹵工區的情況給了我們很好的回答。這個工區負責向各個工區供應滷水,作業的地廣,點多,線長,而且在曬鹽的緊張季節,滷水需要量很大,制滷的任務很重,從這個工區抽調了三分之一的勞力去運鹽,要勝利完成制鹵任務,確實存在一些困難。然而,這個工區的幹部卻堅定地說:「人數有限,就充分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幹部的本事有限,就充分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他們分頭下到「點」上,跟鹽工們一起談思想,講路線,琢磨工作規律,研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具體辦法。群眾發動起來,問題便一個個地得到解決。比如人少,作業面廣,跑不過來,鹽工們便遵照毛主席關於「要認真總結經驗」的教導,開動腦筋,找出各種情況下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點,過細地研究措施,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一個人管了幾個人的事;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設備顯得不適應了,大家又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自己動手改裝設備。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各個工區不僅保證了突擊運鹽需要的勞動力,還超額完成了原鹽生產計劃。 這次勝利完成運鹽任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要調動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首先就要充分調動領導骨幹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對領導骨幹的路線教育抓得越紮實,越深入,多快好省地發展生產的群眾運動就開展得越紮實,越深入。

牢固樹立「人定勝天」的思想

編輯

要在幹部和群眾中牢固地樹立起「人是決定的因素」、「人定勝天」的思想,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鶯歌海地區,由於受北面尖峰嶺山脈的影響,天氣比較特殊。為了準確地掌握這個地區的天氣情況,我們把老鹽工組織起來看天。對這個看天組,我們什麼時候抓緊了思想和路線教育,它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相反,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前年四月底的一天,鹽場氣象站的預報有零星小雨,可是下了一場四十多毫米的大雨,結果,使生產受到損失。為什麼會報錯呢?革委會負責同志立即下去調查了解,原來是值班的氣象員判斷雨情時,只是簡單地問了兩個老鹽工,沒有組織看天組研究;而更重要的是,由於近來對看天組的思想教育放鬆了,講「人定勝天」少了,有的老鹽工信心就不那麼大了,說什麼「老天爺的事不好弄」,看天不如過去積極。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召開了看天會議,通過總結經驗教訓,進行思想和路線教育。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污衊看天組說:「鹽巴佬沒讀過書,看天還不是亂猜!」那時候,鹽場的氣象預報經常報錯,有時造成重大損失。老鹽工們說: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路線問題必須經常講反覆講,要不,錯誤思想就會「反潮」。大家訂下了每星期集中兩次學習黨的路線、研究氣象的制度。此後,看天組的老鹽工們每天一早一晚都注意觀察風雲變化,有時半夜還起來看天;氣象員也登門拜訪老鹽工,學習群眾的看天經驗,還給老鹽工上氣象課,幫助他們掌握氣象科學知識。前年十月,十三號強颱風到來以前,氣象台還沒有確切的預報,老鹽工顏蘭芬就來報告說:「這兩天海響不正常,風吹得很低,天氣特別悶熱,看來要刮颱風。」我們就召集看天組開會,觀察分析氣象情況,結果,提前兩天準確掌握了鶯歌海地區颱風到來的時間、風力等級、風向和雨量,使鹽場生產在這場颱風中沒有受任何損失。

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是無限的

編輯

在生產不斷躍進的形勢下,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人的積極因素是不是已經充分調動起來了? 在討論一九七一年生產計劃的時候,有的同志認為,生產已經持續躍進五年,人的潛力挖得差不多了。不增人,不增設備,不增投資,要繼續大幅度發展生產不好辦。

群眾的積極性調動得差不多了嗎?革委會的一個負責同志遵照毛主席關於「拿出一些時間到群眾中去走一走,看看群眾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的教導,下到基層,跟工人們一起勞動、談心。結果,群眾提出了一個用機械運鹽代替人工挑鹽的革新方案。這項革新花錢少,工程也不大。這件事解決了這位負責同志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想通的問題。原先他認為,由於鹽場的設計布局有缺陷,要解決機械化問題,不增加一筆很大的投資,不對鹽田的布局作重大改革是不行的。現在,群眾提出的革新方案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事實證明,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不是已經發揮到頂了,而是我們對群眾的積極因素認識得還不充分;如果領導上總感到群眾的積極性已經發揮到頂了,就必然會埋沒群眾智慧,限制群眾創造力的發揮。

為什麼有的同志會感到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得差不多了呢?我們用毛主席的哲學思想進行分析,認識到:根本問題在於,我們有的同志頭腦里有形而上學的東西,不懂得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是無窮無盡的。要使我們對群眾積極性有充分的認識,並把這種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我們就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脫離實踐。從此,我們領導成員就自覺地堅持下基層蹲點的制度,除了留一名常委值班以外,都到群眾中去,同群眾一起學習毛主席的教導,參加群眾的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我們鹽場有個「海水綜合利用試驗小組」,七個人里六個是初小文化程度,原先都是木匠、石匠、制鹵工。有人說,「大老粗搞科學試驗是牽牛上樹」,可是這個小組的同志自己搞土設備,經過五、六十次試驗,製造成功了利用太陽熱能進行生產的「日曬光鹵石」,為製造多種化工產品提供了廉價的半成品。這個試驗小組還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用三口大鍋,試製成功了五種化工產品。為了多快好省地完成生產計劃,鹽工們還想出了「挖滷水池底鹽」、「延長走水路線」、「擴大制滷麵積」等許多辦法,加快制滷的速度,解決了第一季度缺滷水的問題。

我們深深感到,群眾智慧無窮盡,生產躍進無頂點。對群眾的積極性怎樣認識,反映了我們頭腦里兩條路線的鬥爭。領導幹部必須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對群眾的積極性認識再認識,才能不斷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只要我們永遠堅持「人是決定的因素」,堅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就一定能夠多快好省地發展生產,沿着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不斷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