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仁化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仁化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仁化縣自然資源局
http://www.sgrh.gov.cn/zwgk/tzgg/content/mpost_2195807.html

2018年9月,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仁化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全面啟動,通過採用優於0.2米—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廣泛運用「互聯網+調查」方式方法,全流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127名調查人員歷時三年,調查圖斑7.03萬個,全面查清了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的我縣國土利用狀況,現將全縣數據成果公布如下:

一、主要地類數據成果

(一)耕地10228.38公頃(15.34萬畝)。其中,水田9637.54公頃(14.46萬畝),占94.22%;水澆地344.67公頃(0.52萬畝),占3.37%;旱地246.17公頃(0.37萬畝),占2.41%。董塘鎮、長江鎮、丹霞街道、周田鎮和石塘鎮等5個鎮耕地面積較大,占全縣耕地的75.46%。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6002.75公頃(9.00萬畝),占全縣耕地的58.69%;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949.18公頃(2.92萬畝),占19.06%;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699.43公頃(2.55萬畝),占16.61%;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56.59公頃(0.38萬畝),占2.51%;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20.43公頃(0.48萬畝),占3.13%。

(二)園地13671.85公頃(20.51萬畝)。其中,果園13203.77公頃(19.81萬畝),占96.58%;茶園205.40公頃(0.31萬畝),占1.50%;其他園地262.68公頃(0.39萬畝),占1.92%。黃坑鎮、周田鎮、丹霞街道、董塘鎮、大橋鎮等5個鎮園地面積較大,占全縣園地的67.77%。

(三)林地182441.34公頃(273.66萬畝)。其中,喬木林地147374.72公頃(221.06萬畝),占80.78%;竹林地27665.15公頃(41.50萬畝),占15.16%;灌木林地505.14公頃(0.76萬畝),占0.28%;其他林地6896.33公頃(10.34萬畝),占3.78%。長江鎮、周田鎮、城口鎮、丹霞街道和董塘鎮等5個鎮林地面積較大,占全縣林地的62.93%。

(四)草地988.59公頃(1.48萬畝)。其中,人工牧草地1.08公頃(16.2畝),占0.11%;其他草地987.51公頃(1.48萬畝),占99.89%。董塘鎮、丹霞街道、周田鎮、大橋鎮和石塘鎮等5個鎮草地面積較大,占全縣草地的76.67%。

(五)濕地157.78公頃(0.24萬畝)。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包括7個二級地類。其中,內陸灘涂157.78公頃(0.24萬畝),占100%。紅山鎮、周田鎮、石塘鎮、城口鎮、丹霞街道等5個鎮濕地面積較大,占全縣濕地的78.08%。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476.08公頃(8.21萬畝)。其中,建制鎮用地1951.59公頃(2.93萬畝),占35.64%;村莊用地3237.31公頃(4.86萬畝),占59.12%;採礦用地264.00公頃(0.40萬畝),占4.82%;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3.18公頃(0.03萬畝),占0.42%。

(七)交通運輸用地1995.90公頃(2.99萬畝)。其中,鐵路用地136.67公頃(0.21萬畝),占6.85%;公路用地1380.55公頃(2.07萬畝),占69.17%;農村道路478.45公頃(0.72萬畝),占23.97%;港口碼頭用地0.03公頃(0.45畝),占比不足0.01%;管道運輸用地0.20公頃(3.00畝),占0.01%。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6650.06公頃(9.98萬畝)。其中,河流水面3304.05公頃(4.96萬畝),占49.69%;湖泊水面0.45公頃(6.75畝),占0.01%;水庫水面742.61公頃(1.11萬畝),占11.17%;坑塘水面2210.76公頃(3.32萬畝),占33.24%;溝渠181.10公頃(0.27萬畝),占2.72%;水工建築用地211.09公頃(0.32萬畝),占3.17%。

二、以深化「三調」成果應用為契機,精準施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然資源管理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縣國土利用狀況,針對數據成果反映的問題,必須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一)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實行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再減少。從嚴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

(二)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生態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堅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快創建南嶺國家公園,統籌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

(三)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建設好「雙區」和兩個合作區為契機,推進空間善治和結構優化。建立健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管控制度,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全覆蓋。大力挖潛盤活存量低效用地特別是存量工業用地,統籌推進「三舊」改造、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盤活、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全面提高各類土地利用效率。

(四)要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和底圖,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