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商場到新市場

從舊商場到新市場
北京市東風市場
1972年1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長期以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破壞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推行資本主義的生意經,妄圖扭轉社會主義商業經營方向,達到復辟資本主義的罪惡目的。

東風市場(原名東安市場),是一個有近七十年歷史的商場。解放前,有大小商店九百多戶,是一個典型的爾虞我詐、互相競爭的資本主義商場。那時,服裝店裡充滿了奇裝異服;鞋帽店裡承做繡花鞋;一件皮襖有的地方破了,用橡皮膏一粘,便當成好的出售。公私合營後,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彭真一夥以保持「特點」為幌子,強令職工拜資本家為師,妄圖使資本主義生意經代代傳下去。在劉少奇一夥的干擾下,一度出現了資本主義經營方式和經營作風。

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廣大職工批判了劉少奇一夥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辦企業路線。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這座商場,經過改革,以嶄新的姿態走在為工農兵服務的道路上。

但是,鬥爭仍在繼續。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不甘心於他們的失敗,又以極「左」的面貌出現,妄圖從另一方面破壞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批判了「技術第一」,出現了不學技術的想法和做法;批判了資產階級的點頭哈腰,又出現了對人冷淡、甚至盛氣凌人的服務態度;提倡大眾化,又出現了簡單化的傾向。

由於上述種種錯誤思想和傾向,影響了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有的品種被砍掉了。例如,我場生產的茯苓夾餅,深受工農兵群眾歡迎。可是,卻有人說,這是西太后吃的,不能生產。因而使茯苓夾餅一度停產。市場革委會抓住這件事情,發動群眾進行討論和分析。有位老職工說,茯苓夾餅的原料是農民生產的,是我們親手製成的。在舊社會,工人、農民受剝削,好吃好穿的都讓剝削階級占去了。現在社會制度變了,工農兵是我們服務的主要對象,我們自己生產的東西,為什麼不能供應工農兵群眾呢?通過討論,分清了是非,統一了思想,於是,茯苓夾餅又上市了,而且比以前的產量更多,質量更好。

在市場革委會的領導下,全場職工遵照毛主席關於「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偉大教導,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深入工廠、居民群眾,調查研究,徵求意見。現在,全場經營品種由九千多種增加到一萬七千多種;有的櫃檯降低了零售起點;有的櫃檯增添出售小商品零件,開展了櫃檯修配業務;有的櫃檯開展了櫃檯收購廢品業務;過去為資產階級少數人精製奇裝異服和繡花鞋的商店,現在經常為工農兵承做特型服裝、單只鞋和畸形鞋。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