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糧為綱 全面發展 (1972年4月16日)
以糧為綱 全面發展 《人民日報》社論 1972年4月16日 |
|
毛主席提出的「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農業生產方針,反映了社會主義農業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在農業生產領域裡的具體體現。在這個方針的指引下,多年來,我國的糧食生產和多種經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對支援世界革命人民,都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革命在前進,生產在發展。全國人民的需要,整個國民經濟和農業生產本身的進一步高漲,都要求農業戰線在繼續增產糧食的同時進一步開展多種經營,進一步實行全面發展。
能不能在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地有計劃地發展多種經營,關鍵在於各級領導幹部的指導思想如何。必須把這個重大的方針,提到路線的高度來認識,必須狠抓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鬥爭,批判劉少奇一類騙子干擾和破壞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社會主義農業的罪行。
毛主席教導我們:「社會主義不僅從舊社會解放了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也解放了舊社會所無法利用的廣大的自然界。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這就指明了,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相信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力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只要堅定地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方針、政策辦事,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地依靠廣大群眾,就一定能夠在不斷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擴大多種經營。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過去狠抓糧食生產是正確的,今後也必須把糧食生產抓緊,決不可稍微放鬆。沒有糧食生產的發展,就說不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說不上多種經營的發展。對於進一步發展糧食生產,必須繼續全面規劃,加強領導。同時,也必須注意,糧食生產和多種經營決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互相促進的。既要增產糧食,又要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在勞動力、土地、資金等方面確有一定的矛盾。這些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而且,也只有很好地安排糧食生產和多種經營,才更有利於使全勞力、半勞力、輔助勞力和有各種專長的社員各盡其能,而且在各個季節都有活可干。發展多種經營,可以為集體經濟積累更多資金,加快農業機械化,這就又可以騰出更多勞力全面發展農業生產。至於土地,在多種經營的條件下,比單一經營更便於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荒山、水面、河灘、「四旁」等等,單一生產糧食不便利用的,實行多種經營就都能排上用場。肥料不足,從發展牧業、林業、油料、養蠶等等方面,正好可以開闢更多的肥源。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地力、物力的潛力是可以一挖再挖的。以糧為綱,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綜合利用,正是人盡其力、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的一條廣闊的道路。這樣做,才符合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有的同志劃不清正當的多種經營和資本主義傾向的界限,不敢抓多種經營,忽視抓多種經營。對此,應當加強路線和政策教育,予以澄清。有資本主義的多種經營,有社會主義的多種經營,決不可把兩者混為一談。搞社會主義還是搞資本主義,決定於執行什麼路線,決定於指導思想是什麼。如果是執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只顧賺錢,不顧國家計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那樣搞多種經營當然會走到資本主義道路上去,那是必須批判、必須制止的。但是,決不可把黨的方針、政策所提倡和允許的多種經營當作資本主義傾向來批判。正是為了進一步壯大社會主義經濟,進一步戰勝資本主義勢力,才更要下氣力領導群眾搞好多種經營。這個重要的陣地,社會主義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必去占領。我們不去有領導有計劃地發展多種經營,那就等於在這個陣地上給資本主義讓路,那才是錯誤的事情。
在積極辦好集體經濟、保證集體經濟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應該允許和指導社員利用剩餘時間和假日,從事適當的家庭副業。「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要教育社員先公後私,反對棄農經商。
以糧為綱,是就全局而言。就各個不同地區來說,要注意因地制宜。一般農村人民公社的生產隊應該以發展糧食生產為主,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好,同時根據當地條件,積極發展其他經濟作物和牧業、林業、漁業、副業生產。經濟作物集中產區,應該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牧區、林區、漁區,應分別以經營牧業、林業、漁業為主。這些地區,當然也要在可能條件下積極地生產糧食和其他作物,也不要搞單一經營;但是,應當集中主要力量完成主要任務。對於這些地區的糧食供應或留糧標準,要保證每人平均口糧不低於附近糧食產區的一般水平。
以糧為綱,全面發展,並不是不看實際情況,不分主次緩急,一涌而上。多種經營的項目很多,必須根據各地的條件和國家的計劃,適應集體經濟和社員群眾的需要,統籌安排。要從實際出發,避免主觀主義。
國營經濟應當盡力促進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工業部門要提供多種經營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商業部門要加強多種經營的產品的收購工作,正確執行黨的價格政策和獎售政策。同時,加強市場管理,堅決打擊投機倒把,批判資本主義傾向,鞏固社會主義陣地。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加強黨的領導,實行全面規劃,落實黨的政策,深入地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我們的社會主義農業一定能在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軌道上更快更好地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