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三論四釋

三論四釋

佛學大辭典 導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詞條
四釋

下一詞條>>>
天台四釋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維基百科條目:
三論四釋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維基詞典詞條:
三論四釋

(名數)二諦義中曰:「一隨名釋,二就因緣釋,三顯道釋,四無方釋。」三論玄義曰:「總論釋義凡有四種:一依名釋義,二就理教釋義,三就互相釋義,四無方釋義。」(案三論玄義第二第三倒置,一以淺深次第相違,一以違背二諦義之文故也)。三論大義章一曰:「一依名釋義,二因緣釋義,三顯道釋義,四無方釋義。」就真俗而說明之。一、依名釋義,謂如解真為真實之義,俗為浮虛之義。二、因緣釋義,如解真是俗之義,俗是真之義。即真不獨真,以俗之因緣而真,俗不自俗,以真之因緣而俗。此就其因緣而釋其義也。三論玄義之互相釋義也。三、顯道釋義,如解真是不真之義,俗是不俗之義是也。何則,於因緣釋義,真既以俗為義,故釋真是不真,俗亦不俗。真俗皆為無相拂執而顯無相之真理也。三論玄義之理教釋義也。四、無方釋義,無方者,不定之義,如解真以一切法為義,俗亦以一切法為義是也。於顯道釋義,拂一切之相,知法之無相,釋無相之法,能現一切,猶如水離方圓之相,而得現方圓之相也。論此四義次第則一自性,二說因緣,而動自性之病,三破執病,而證實相之無相,四自無相之實相,起無方之作用也。初就世俗,二漸深,三自用入體,四自體起用。此釋義之典據,如涅槃經所謂:「苦者逼迫相,集者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能除相」者,是依名釋,所謂:「說世諦令識第一義,說第一義令識世諦」者,是因緣釋,華嚴經所謂:「一切有無法了違非有無」者,是顯道釋,又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者,是無方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