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名)以本國言文與外國言文互譯也。亦作繙譯。隋書經籍志曰:「漢桓帝時,有安息國沙門安靜,齎經至洛,翻譯最為通解。」說文曰:「譯,傳譯四夷之言者,從言睪聲。」李善註東京賦引作傳四夷之語者。後漢書和帝紀註引亦作語。尚書大傳曰:「越裳以三象重九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岨深,恐使之不通,故重九譯而朝。注云欲其轉相曉也。」呂氏春秋慎勢篇曰:「不用象譯狄鞮,方三千里。注云周禮象胥古掌蠻夷閩越戎狄之國,使傳通其言也。東方曰羈,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大戴禮保傅篇曰:「胡越之人,生而同聲,嗜慾不異,及其長而成俗也,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說苑善說篇曰:「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於是乃召越譯,乃楚說之。」漢書百官表,典客屬官,有行人譯官丞令。漢黃支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後漢書馬融傳曰:「南徼因九譯而致貢,朔狄屬象胥而來同。」方言曰:「譯,傳也,譯見也。注云:傳宣語,即相見。」急就篇曰:「旃裘[革*索][革*睪]蠻夷民,去俗歸義來附親,譯導贊拜稱妾臣。顏注,譯,傳言也。」周禮大行人,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鄭司農云:象胥,譯官也。又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說焉,以和親之。若以時入賓,則協其禮,與其辭,言傳之。鄭注敘官云:通夷狄之言者曰象。此類之本名,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案國語,舌人委而禮之。舌人即象胥。漢書平帝紀,越裳氏重譯。顏注,譯謂傳言也。道路絕遠,風俗殊隔,故累譯而後乃通。又佞幸傳,單于怪賢年少,以問譯。顏注,譯傳語之人也。餘另見:翻譯

佛學大辭典 導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詞條
繼忠

下一詞條>>>
譯主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維基百科條目: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維基詞典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