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語)梵語駄都Dhātu,譯曰體、界,性等。物之一定不變而為差別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謂之體,對此而名能依之差別為相。此體相有性相二宗之別,法相宗謂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體,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謂祇完能依之相為所依之體,猶如種種器具通為一全體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謂四支五官者相也,此外有眾同分或阿賴耶識者,是所依之體,法性宗謂該攝四支五官眾同分阿賴耶識者為體,此外無有別體。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之關係亦如此,法相宗謂依他起之萬有外,有圓成實之真如,法性宗謂該通依他起之萬有相者,即圓成實之真體。身體之體,梵語Kāya。【又】體者通之義。謂通達於理也。常言體信,體達,體會等。述記九末曰:「體者通也。」金光明玄義曰:「體是達義。」

佛學大辭典 導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詞條
鱉謀猴肝

下一詞條>>>
體大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維基百科條目: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維基詞典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