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般舟三昧經1卷

更多資料:般舟三昧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支婁迦讖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說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加隣竹園中。與大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阿須輪諸夜叉迦樓羅甄陀羅摩睺勒等。無央數眾。一切都在大會坐。是時颰陀和菩薩。從坐起整衣服。長跪叉手白佛。願欲有所問。聽者今當問。佛言善哉。恣汝所問。今當為汝說之。颰陀和問佛言。菩薩當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攬萬流。云何行。博達眾智所聞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識宿命所從來生。云何行。得長壽。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親知識無不愛敬。云何行。得端正顏好美艶。云何得高才與眾絕異。智慧通達無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滿自致成佛威神無量。成佛境界莊嚴國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願不違。云何行。得入總持門。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師子無所畏。一切魔不能動。云何行得佛聖性。諸經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離諛諂。不著三處。云何行。得無罣礙持薩雲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得八種聲入萬億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徹聽。云何行。得道眼覩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諸佛悉現在前。云何行。知四事之本無。云何行。便於此間見十方無數佛土。其中人民天龍鬼神及蠕動之類善惡歸趣皆了知。所問如是。當云何行。願佛說之釋一切疑。佛告颰陀和。善哉。汝所問多所過度。不可復計。汝所以能作是問者。汝乃前世過去佛時。所作功德。供養諸佛。樂於經法。守禁戒行清淨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請。多成就諸菩薩合會。教語令棄眾惡。視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復計。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颰陀和白佛。願為說之。今佛說者。多所過度安隱十方。為諸菩薩現大明相。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薩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飢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捨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踈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淨  行無為

 斷諸欲  捨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婬色  離眾受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猶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惚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此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礙故不見。颰陀和。菩薩當作是念。時諸佛國境界中。諸大山須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闢無所蔽礙。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譬如人聞墮舍利國。有婬女字須門。復有人聞婬女阿凡和利。復有人聞優婆洹復作婬女。時其人未曾見此三女人。聞之婬意即動。是三人皆在羅閱祇國同時念。各於夢中到其女邊。與共棲宿。覺已各自念之。佛告颰陀和。我持是三女人以為喻。汝持是事為人說經。使解此慧。至不退轉地無上正真道。若後得佛號曰善覺。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不壞色。何以故。色痛癢思想生死識魂神地水火風。世間天上上至梵摩訶梵不壞色。用念佛故得是三昧。佛告颰陀和。是菩薩三昧誰證者。我弟子摩訶迦葉因坻達須真天子。及時知者。有行得者。是為證也。如是颰陀和。欲得見十方諸現在佛者。當一心念其方莫得異想。如是即可得見。譬如人遠出到他郡國。念本鄉里家室親族。其人於夢中歸到故鄉里。見家室親屬。喜共言語。覺為知識說之如是。佛言。菩薩聞佛名字欲得見者。常念其方即得見之。譬如比丘觀死人骨。著前觀之。有青時有白時。有赤時有黑時。其色無有持來者。是意所想耳。菩薩如是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自在。欲見何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譬如人年少端正著好衣服。欲自見其形。若以持鏡。若麻油若淨水水精。於中照自見之。云何寧有影從外入鏡麻油水水精中不也。颰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鏡麻油水水精淨故。自見其影耳。影不從中出。亦不從外入。佛言善哉。颰陀和。色清淨故。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佛爾時說偈言。

 心者不自知  有心不見心

 心起想則癡  無心是涅槃

 是法無堅固  常立在於念

 以解見空者  一切無想願

四事品第三

菩薩有四事法。疾逮得是三昧。一者所信無有能壞者。二者精進無有能退者。三者智慧無有能及者。四者常與善師從事。是為四。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彈指頃三月。二者不得睡眠三月。如彈指頃。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供養。是為四。復有四者。疾得是三昧。一者合會人至佛所。二者合會人使聽經。三者不嫉。四者教人學佛道。是為四。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作佛形像。用成是三昧故。二者持好素寫是三昧。三者教自貢高人內佛道中。四者常護佛法。是為四。佛爾時說偈言。

 常信樂於佛法  精進行解深慧

 廣分布為人說  慎無得貪供養

 意善解便離欲  常念佛有威德

 悉見知無數變  過去佛及當來

 並現在人中尊  諸相好若干種

 黃金色無穢漏  堅固教無極慧

 聽是法無亂心  常捨離懈怠行

 無恚害向他人  敬於師當如佛

 慎無得疑斯經  一切佛所歌歎

 常造立佛形像  常教人學是法

 行如是得三昧

佛告颰陀和。欲學是三昧者。當敬於師承事供養。視當如佛。視善師不如佛者。得三昧難。菩薩敬善師從學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於中立。東向視見若干百千萬億佛。十方等悉見之。譬如人夜起觀星宿甚眾多。菩薩欲得見今現在佛悉在前立者。當敬善師。不得視師長短。當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不得懈怠。

譬喻品第四

佛告颰陀和。菩薩得是三昧不精進行者。譬如人載滿船珍寶渡大海。船中道壞。閻浮利人皆大愁憂念失我爾所寶。菩薩聞是三昧不學者。一切諸天人民皆悲憂言。乃失我爾所經寶。佛言。是三昧經者。是佛所囑。佛所稱舉。聞是深三昧。不書學誦守持如法者。是為愚癡。譬如癡子人持栴檀香與之。而不肯受謂之不淨香。主言。此栴檀香也。卿莫謂不淨。嗅之知香。視之知淨。其人閉目不嗅不視也。佛言。聞是三昧不肯受持者。如彼癡子是為無知。反呼世間為有。不入空不知無。自謂如法。反作輕戲言。佛亦有深經乎。亦有威神乎。反相形言。世間亦有比丘如阿難乎。佛言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言。是何等說。從何得是語。為自合會作是經。非佛所說。佛告颰陀和。譬如賈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癡子。曰評此直幾錢。賈客言。持是珠置冥中。其光所照直滿中寶。佛言。其人不知是珠而言。其價能與一頭牛等不。寧可貿一頭牛與我者善。不肯者休。如是颰陀和。菩薩聞是三昧不信。反形相者。如彼癡子。佛言。菩薩聞是三昧信受持修行者。四面皆擁護無所畏持戒完具。是為高明。智慧深入當分布語人展轉相教。當令是三昧久在世間。佛言。癡人自於前世不供養作功德。反自貢高。多行誹謗嫉妬。貪財利故欲求名譽。但欲譁說不信深經。聞是三昧不信不樂不學。反誹謗是經。言非佛所說。佛告颰陀和。今我故語汝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持珍寶滿三千國土布施。設有是功德。不如聞是三昧信樂者。其福過彼上。

佛告颰陀和。如我所說無有異。今故說是語耳。今見我說是三昧有疑者。其人卻後除在惡師邊。正使善師所其功德不足言。如是輩人。轉與惡師從事。聞是三昧不信不樂不學。何以故。其人所更佛少。智慧少故不信耳。佛告颰陀和。其有聞是三昧。不輕笑不誹謗。不疑不乍信乍不信。歡喜樂書學誦持者。我悉豫知見之。其人不獨於一佛二佛所作功德。悉於百佛所聞是三昧。卻後世時聞是三昧。書學誦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計。自致得阿惟越致。所願者得。佛告颰陀和。聽我說譬喻。有人取一佛剎悉碎如塵。取一塵皆復盡破。如一佛剎塵。云何是塵數寧多不也。颰陀和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有菩薩盡取一塵置一佛剎。其數爾所佛剎。滿中珍寶悉持供養諸佛。其福功德少少耳。不如聞是三昧學書誦持。為他人說守。須臾間聞。是功德不可復計。何況已得是三昧悉具足者。佛爾時說偈言。

 若有菩薩求眾德  當說奉行是三昧

 信樂諷誦不疑者  其功德福無齊限

 如一佛國之世界  皆破壞碎以為塵

 一切佛土過是數  滿中珍寶用布施

 不如聞是三昧者  其功德福過上施

 引譬功德不可喻  囑累汝等當勸教

 力行精進無懈怠  其有誦持是三昧

 已為面見百千佛  假使最後大恐懼

 持是三昧無所畏  行是比丘已見我

 常為隨佛不遠離  如佛所言無有異

 菩薩常當隨其教  疾得正覺智慧海

四輩品第五

颰陀和白佛。難及天中天。若有棄愛欲作比丘聞是三昧。當云何學。云何持。云何行。佛言。棄愛欲作比丘欲學是三昧者。當清淨持戒。不得缺如毛髮。常當怖畏於地獄痛苦。遠離於諛諂。是為清淨。云何為缺戒也。佛言。求色。云何為求色。佛言。其人意念我持戒自守。使我後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如是為樂愛欲。是為缺戒。佛告颰陀和。其有欲學是三昧者。清淨自守持戒完具。不諛諂。常為智所稱譽。於經中當布施當精進。所志當彊。當多信當勸樂。承事於師視當如佛。得三昧疾設不恭敬。輕易欺調於師。正使久學是三昧疾忘之。佛告颰陀和是菩薩若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是三昧當視如佛常敬尊。不當持諂意向。菩薩不得有諂意。常當至誠。常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自守節度所有趣足而已。經行不得懈臥。如是經中教。學是三昧當守如是。颰陀和白佛。難及天中天。後世若有懈怠菩薩。聞是三昧不肯精進學。當云何若有菩薩精進欲學者。我輩當隨是經教之。佛言。善哉颰陀和。我助其歡喜。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皆助歡喜。佛爾時頌偈言。

 如我所說悉受持  常獨處止行功德

 自守節度不聚會  常行乞食不受請

 敬於法師視如佛  除去睡眠志開解

 常自精進無懈怠  如是行者得三昧

颰陀和白佛。比丘尼求菩薩道。欲學是三昧。當云何行。佛言。比丘尼求是三昧者。不得自高。常當卑謙。不得自貴。不得自大。不得嫉妬。不得瞋恚。不得貪財利色。常當清淨不得惜軀命。常樂經法念多學問。當棄婬怒癡不得貪好服飾珠環。當為智者稱譽。當敬善師視如佛。不得有諂意。佛爾時頌偈言。

 若比丘尼求三昧  常當精進勿懈怠

 無得聽於貪欲心  除去瞋恚自高貴

 不得慢欺及調戲  常行至誠立一信

 恭敬善師視如佛  如是行者得三昧

颰陀和白佛。若有居士修道。聞是三昧欲學者。當云何行。佛言。居士欲學是三昧者。當持五戒令堅。不得飲酒。亦不得飲他人。不得與女親熟。不得教他人。不得有恩愛於妻子男女不得貪財產。常念欲棄家作沙門。常持八關齋。當於佛寺中。常當念布施。布施已不念我自當得其福。用為一切施。常當大慈敬於善師。見持戒比丘。不得輕易說其惡。作是行已。當學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居士欲學是三昧  當持五戒勿毀缺

 常當思欲作沙門  不貪妻子及財色

 常八關齋於佛寺  不得貢高輕蔑人

 心無榮冀思所欲  奉行經法心無諂

 棄捨慳貪常惠施  常當奉敬比丘僧

 常志一行勿懈怠  學是三昧當如是

颰陀和白佛。優婆夷聞是三昧欲學者。當云何行。佛言。優婆夷欲學者。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不得調戲。不得慢恣有色想。不得有貪欲之心。常當念布施。歡樂欲聞經。念力學問敬重善師。心常拳拳不得有懈。若有比丘比丘尼過者。以坐席賓食之。佛爾時頌偈言。

 優婆夷欲學三昧  奉持五戒勿缺毀

 承事善師視如佛  不得拜天祠祀神

 除去殺盜及嫉妬  不得兩舌鬪彼此

 不得慳貪常念施  見惡覆藏唯歎善

 不得諛諂有邪婬  常當卑謙勿自大

 敬事比丘比丘尼  如是行者得三昧

擁護品第六

颰陀和菩薩。羅隣那竭菩薩。憍日兜菩薩。那羅達菩薩。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因坻達菩薩。和輪調菩薩。是八菩薩。見佛所說皆大歡喜。持五百劫波育衣布施。持身自歸。持珍寶供養。佛告阿難颰陀和等五百人。人中之師。常持正法隨順教化。莫不歡喜。樂隨侍者心淨無欲。時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颰陀和白佛。菩薩持幾事。疾得是三昧。佛言有四事。一者不信餘道。二者斷愛欲。三者當清淨行。四者無所貪。是為四。如是行者。今世即得五百功德。譬如慈心比丘終不中毒。兵刃不加。火不能燒。入水不溺不害。正使劫盡燒時。墮是火中火即為滅。喻如大水滅小火。菩薩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賊若水火。若龍夜叉蟒師子虎狼。[狂-王+加]玃薜荔鳩坻。一切毒獸及鬼神。欲嬈人慾殺人。欲奪人衣鉢。壞人禪奪人念故。欲中是菩薩。終不能也。除其宿命不請。如我語無異也。佛言。持是三昧者。終不痛目若耳鼻口身體。心終不憂。除其宿命所作。佛言。是菩薩為諸天龍神。及阿須輪。夜叉鬼神。迦樓羅鬼神。甄陀羅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讚譽是菩薩。皆共擁護承事供養。瞻視敬仰思欲相見。諸佛世尊亦然。是菩薩所未誦經前所不聞持。是三昧威神悉自得之。若晝日不得者。夜於夢中悉得之。佛告颰陀和。其有持是三昧者。我說其功德。一劫復過一劫。不可盡竟。略說其要爾。

勸助品第七

佛告颰陀和。菩薩於是三昧中。將有四事助其歡喜。過去佛持是三昧。助歡喜自致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今現在十方無央數佛。亦於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得。當來亦當從是四事助歡喜得。我悉助歡喜。佛告颰陀和。是三昧中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中說少所譬喻。人壽百歲隨地行至者不休息。其人行過於疾風。寧有能計其道里不。颰陀和言。無有能計者。獨佛弟子舍利弗羅。阿惟越致菩薩。乃能計之耳。佛言。我故語諸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人所行處滿中珍寶布施。不如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其福過布施者。百千萬億倍。當知是助歡喜福甚尊大。佛告颰陀和。乃久遠不可計阿僧祇。爾時有佛。名私訶摩提等正覺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佛世尊。在空閑之處。是時閻浮利縱廣十八萬億里。凡有六百四十萬國。悉豐熟人民熾盛。有大國名颰陀和。有轉輪王惟斯芩。往到佛所禮畢卻坐一面。佛知其意便為說是三昧。其王聞之助歡喜。即持珍寶散佛上。自念曰。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安隱。時私訶提佛般涅槃後。惟斯芩王壽終。還自生其家作太子。名梵摩達爾時有比丘名珍寶。是時為四部弟子說是三昧。梵摩達聞之助歡喜。踴躍持寶直百億散其上。復持好衣供養之。以發意求佛道。與千人俱。於是比丘所作沙門。求學是三昧。與千人共承事師八千歲不休懈。得一聞是三昧四事。助歡喜入高明智。因是卻後更見六萬八千佛。輒於一一佛所。聞是三昧自致得佛。名坻羅惟逮等正覺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佛世尊。是時千比丘從得等正覺。皆名坻羅欝沈。教不可計人民皆求佛道。佛告颰陀和。何人聞是三昧。不助歡喜學持守誦為人說者也。佛言。若有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但聞其功德不可計。何況學持者。若去百里千里。有是三昧當求之。何況近而不求學也。若有聞是三昧欲學者。當承事其師十歲。供養瞻視不得自用。當隨師教常念師恩。佛言。我故為汝說之。聞是三昧去四千里者。往到其所。正使不得聞。其功德不可計也。所以者何。專精進故。會當得之自致作佛。

至誠品第八

佛言。乃往昔有佛。名薩遮那摩等正覺無上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比丘名和輪。其佛般涅槃後。是比丘持是三昧。我時作國王剎利種。於夢中聞是三昧。覺已便行。求是比丘即依作沙門。欲得聞是三昧。承事其師三萬六千歲。魔事數數起竟不得聞。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我故語汝等。疾取是三昧無得忘失。善承事其師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莫得有懈倦。守善師不離。若飲食資用。衣被床臥珍寶以上勿有愛惜。設無者當行乞食給師。趣當得是三昧莫厭。常當自割身肉供養於善師。何況寶物此不足言耳。承事善師當如奴事大家。求是三昧者當如是。得三昧已。當堅持常念師恩。是三昧難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千劫。但欲得聞其名不可得。何況學而不精進。得是三昧精進學轉教人者。正使如恆河沙佛剎滿中珍寶。用布施甚多。不如學是三昧者。佛告颰陀和。若有人慾學者。當助歡喜。欲學而得。學者持佛威神使學。當好書是三昧著素上。當得佛印印之。當善供養。何謂佛印。所謂不當行無所貪無所求無所想。無所著無所願。無所向生。無所取無所顧。無所住無所礙。無所結無所有。盡於欲。無所生無所滅。無所壞無所敗。道要道本是印。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何況愚癡者。是印是為佛印佛言。我今說是三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得須陀洹道。八百比丘得阿羅漢。五百比丘尼得阿羅漢。萬菩薩得是三昧。得無從生法於中立。萬二千菩薩不復退轉。佛告舍利弗目揵連比丘颰陀和等。我從無數劫求道。今已得作佛。持是經囑累汝等。學誦持守無得忘失。若有欲學者。當具足安諦教之。其欲聞者。當為具足說之。佛說經竟。颰陀和菩薩等舍利弗目連比丘阿難及諸天阿須輪龍鬼神人民。皆大歡喜。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般舟三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