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苾芻五法經

佛說苾芻五法經一卷


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 佛說苾芻五法經一卷 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三藏傳教大師法天奉詔譯


  

佛說苾芻五法經   如來應正等覺。在舍衛國。為彼未來觀察而住。是時無量諸天及人。知佛世尊是人天師。恭信供養尊重讚嘆。利樂名稱而得最上。各各奉上名衣妙饌臥具湯藥。爾時世尊以利樂故。咸皆受用而無染着。如蓮在水。但令人天諸有情眾。獲勝福果得妙莊嚴。為彼人天而降甘露。使彼人天久久依住。復令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有情獲得甘露。乃至令度生老病死輪迴苦難。乃至令脫地獄大險難故。使得安樂寂靜平正。無怖無畏獲得涅槃。又復不離摩伽陀國。嚩[口  (曰/羅)]曼隸國。迦屍國。憍薩羅國。俱嚕半左羅國等。嚩嗟王。麼蹉王。戍[口  (曰/羅)]細那王。屍尾王。那舍囉拏嚩王。是諸王等見已。以佛智力彼皆降伏。又復能於天經行處行。梵經行處行。聖經行處行。空經行處行。寂靜經行處行。佛佛經行處行。師師經行處行。能知者經行處行。正遍知經行處行。得心開解。得最上波羅蜜多。世尊。複次一切所有經行處。彼所求經行悉能經行。   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言。有五種法當住。具足當來苾芻常行。何等五法。此苾芻不知阿缽帝不知非阿缽帝。不知輕阿缽帝。不知重阿缽帝。是新戒是減五年。苾芻此五種法具足者。此苾芻不合住。勸事苾芻五種法具足知者。是苾芻合住勸事。何等五法。此苾芻知苾芻阿缽帝。知非阿缽帝。知輕阿缽帝。知重阿缽帝。得滿五年得餘五年。苾芻此五種法具足者。得住勸事。苾芻。復有五法具足者。是苾芻不得離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芻不知波羅提木叉。不知說波羅提木叉。不知結界。不知結界事。是新戒是減五年。此苾芻具此五種法不得離依止住苾芻。此五法具足者。是苾芻得離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芻知苾芻波羅提木叉。知說波羅提木叉。知結界。知結界事。是滿五年是五年余。如是苾芻。此五法具足者。得離依止住。苾芻。別有五法具足者。是苾芻不得離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芻不知寶沙他。不知寶沙他事業。不知結界。不知結界事業。是新戒是減五年。苾芻此五種法具足者。不得離依止住。苾芻此五法具足者。是苾芻得離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芻知苾芻寶沙他。知寶沙他事業。知結界。知結界事業。是滿五年是餘五年。苾芻具足此五法者。得離依止住。複次苾芻有五正念。云何為五正念。謂行報應命終不為財利念出世。苾芻。此為五正念。複次苾芻。別有五依止正念。何等為五。謂飲食禮事不過師界師同住五年分明。此是五依止正念。苾芻。此五依止正念報應等。當知阿缽帝。知何等阿缽帝。當知五阿缽帝。何等為五。謂波羅夷僧伽婆屍沙波逸提戒。當知各四種說。五知阿缽帝。如是知阿缽帝。複次知非阿缽帝。云何知非阿缽帝相。常行非阿缽帝。如是知非阿缽帝。複次知輕阿缽帝。云何知輕阿缽帝。謂行深怖輕阿缽帝。云何行。謂行四波羅夷法輕阿缽帝。行十三僧伽婆屍沙法輕阿缽帝。行三十捨墮波逸提法輕阿缽帝。行九十二波逸提法輕阿缽帝。行九十二波逸提法清淨。各四說輕阿缽帝。其餘五十戒法輕阿缽帝。如是所行。得輕阿缽帝。如是知輕阿缽帝。次知重阿缽帝。云何知重阿缽帝。所行之行得重阿缽帝。其餘行五十戒法重阿缽帝各四說。九十二波逸提法重阿缽帝所行清淨。九十二波逸提法清淨。三十捨墮波逸提法重阿缽帝所行清淨。三十捨墮波逸提法清淨。十三僧伽婆屍沙法重阿缽帝所行清淨。十三僧伽婆屍沙法清淨。四波羅夷法重阿缽帝。如是所行之行。得重阿缽帝。如是知重阿缽帝。是五年是滿五年是五年余。如是得信依止。複次知波羅提木叉。云何知波羅提木叉。此是波羅提木叉。思惟見前行住坐臥。過去見在身口意等觀察妙行。如是知波羅提木叉。次知說波羅提木叉。云何知說波羅提木叉。有七波羅提木叉。何等為七。當云何說。說四波羅夷法。余所聞當說。此第一說波羅提木叉。次說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婆屍沙法。余所聞當說。此第二說波羅提木叉。次說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婆屍沙法三十捨墮波逸提法。余所聞當說。此第三說波羅提木叉。次說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婆屍沙法三十捨墮波逸提法九十二波逸提法清淨。余所聞當說。此第四說波羅提木叉。次說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婆屍沙法三十捨墮波逸提法九十二波逸提法清淨。各四法解說。其餘所聞當說。此第五說波羅提木叉。次說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婆屍沙法三十捨墮波逸提法九十二波逸提法等清淨。各四說五十戒法。余所聞當說。此第六說波羅提木叉。次一一廣說。此是第七說波羅提木叉。如是說波羅提木叉。如是知說波羅提木叉。知結界。   云何知結界。謂今眾十四日十五日結界。如是知結界。次知結界事。云何知結界事。一受持。二請名。三請。四請五眾結界。如是知結界事。是五年是滿五年是五年余。如是知得念依止。次知寶沙他。云何知寶沙他。今眾十四日十五日寶沙他。如是知寶沙他。次知寶沙他事。云何知寶沙他事。一受持。二請名。三請。四請。五眾寶沙他。如是知寶沙他。次知結界。云何知結界。謂五種。五種集結界。如是知結界事。云何知結界事。捨墮不得結界。當低小座飲食。當辦食飲已所作應作。如是知結界事。是五年是滿五年是餘五年。如是得念依止。又行道。云何行道。謂阿闍梨行道。自行道。如是是念依止。次分別行道。云何分別。知阿闍梨說戒。知自說戒。如是得念依止。又分別過時。云何過時。謂阿闍梨過時。自過時。如是得念依止。如是過時不為財利。云何不為財利。謂彼僧伽藍住阿闍梨不為財利。如是得念依止。如是不為利養半月行。云何半月行。謂阿闍梨半月半月同懺悔。如是得念依止。如是半月行無阿缽帝。云何無阿缽帝。謂阿闍梨令去某甲處受依止。如是得念依止。又言行。云何言行。謂依阿闍梨言不用汝依止行。如是得念依止。如是依行不犯師界。云何不犯師界。謂不犯師聚落界。如是得念依止。如是不犯師聚落界。同師懺悔。云何同師懺悔。謂半月半月同師懺悔。如是得念依止。如是同師懺悔五年分明。得念依止。苾芻。當具足此五種法。此苾芻法當依行。彼法無阿缽帝。彼所有戒法。當日日得訥瑟訖哩(二合)多。   爾時世尊。說是五種法已。諸苾芻眾及諸人天。瞻奉旋繞作禮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