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人民群眾去戰鬥
依靠人民群眾去戰鬥
——中共甘肅安西縣委是怎樣帶領群眾學大寨的 |
|
甘肅省安西縣,位於河西走廊盡頭的戈壁灘上,素有「風庫」之稱,大風一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這裡的土地,有的是灰黃的沙漠,有的是白茫茫的鹼灘。
兩年多來,安西縣人民向風沙和鹽鹼宣戰,在六個最大的風口,營造了二百五十多里長的防風固沙林帶,發展經濟林六千多畝,還把三萬多畝鹽鹼地改造成長滿好莊稼的條田。一九七一年,全縣糧食畝產比一九六九年增長了一百斤,實現了糧食自給有餘。
鬥爭的實踐使中共安西縣委體會到: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政策,相信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去戰鬥,就能較快地改變落後面貌。
群眾是我們的老師
編輯新的安西縣委成立後,團結一致,帶領廣大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群眾運動,決心迅速改變安西的落後面貌。但是,有些人看到安西的大風沙和鹼地,心裡就涼了半截。
到底怎樣看待安西,建設安西?縣委領導成員帶着這個問題,到群眾中去調查。幾個月間,他們走遍了全縣大部分社隊。廣大貧下中農要求改造大地的強烈願望,一些先進社隊奮起戰天鬥地的生動場面,使他們一個個心裡熱呼呼的。
一九七○年八月,縣委領導成員帶領一百四十多名縣、社、隊幹部,到朝陽大隊參觀學習。在這裡,過去的鹼湖灘不見了,人們看到的是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田間道旁,綠樹成蔭;大小渠道,縱橫交織;一望無際的滾滾麥浪,金波盪漾。這時,有人算了幾筆賬:朝陽每個勞動力平均十五畝土地,每個勞動力生產糧食六千多斤;一九六九年全隊除了給國家交售的糧食、社員口糧和其它扣除外,集體儲備糧足夠全隊吃一年。
朝陽大隊黨支部書記張玉明,向大家介紹了學大寨以來的體會,觸動了人們的心弦。
朝陽大隊是「風庫」的風口之一,土地七溝八壑,高處是硬板一塊,低處是鹽鹼一層。一九六八年,朝陽人民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在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勝利的同時,打響了改土造田、根治風沙鹼的戰鬥。經過三年奮戰,他們把二千二百八十多畝鹽鹼地全部翻了一遍,修成了條田。他們還建成了兩座小型塘壩,修了四十四條渠道,在戈壁灘上營造了三十多里長的林帶。一九七○年畝產一躍跨上了《綱要》,比一九六八年增產一倍以上。
聽了張玉明的介紹,縣委書記胡克勤對大家說:「朝陽人民就是我們改變安西面貌的好老師。只要我們相信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力,不靠天,不靠地,依靠人民去戰鬥,安西的面貌就一定能改變。」
參加這次會議的同志受到一次生動的教育,每個人心裡都翻騰起來。生在安西、長在安西、在安西工作多年的縣委常委趙正安,更是久久不能平靜。他說:「不是安西不能變,是我們的思想落了後。」 胡克勤也激動地說:「風沙鹽鹼不可怕,怕的是我們看不見人民群眾戰天鬥地的決心和幹勁。黨把重擔放在我們肩上,群眾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一定要在三五年內,鎖住黃龍(風沙),制服白虎(鹽鹼),建設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的新安西!」
在場的基層幹部都振奮了革命精神。原來對改變安西面貌持懷疑態度的人堅定了信心,鼓足了勇氣,準備迎接戰鬥,經受考驗。
依靠群眾是關鍵
編輯在朝陽現場會議開過之後,一場「學大寨,趕昔陽,改造安西」的戰鬥開始了。中共安西縣委抽調了一批機關幹部,到後進隊去蹲點。
縣委領導成員吳大勤,帶領一支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來到了全縣有名的「老大難」單位——踏實公社橋子片。當時,正是備耕時節,擺在他們面前的實際問題是:耕畜缺草,土地瘠薄無肥料。他們經過研究,立即分頭忙了起來。有的負責積肥,有的去給牲口拉飼草。可是,他們忙了一陣子,上地勞動的人還是稀稀拉拉,肥料遲遲運不到地里。
這到底是啥問題?他們到貧下中農家裡去訪問,一位老貧農說:「我們的隊幹部是不冒煙的火車頭,不帶領群眾抓階級鬥爭。你們一來就忙着拉草、換種子,可沒忙到點子上啊!」群眾的批評給老吳很大震動和啟發。他跟群眾一起學習和勞動,摸清了階級鬥爭的動向。原來是階級敵人混進了領導班子,拉攏腐蝕幹部,破壞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
情況明,決心大。他們向全體幹部和社員群眾深入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帶領廣大貧下中農,揭發批判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清除了混進領導班子中的個別壞人。他們熱情地、耐心地幫助犯錯誤的幹部提高覺悟,增強黨的觀念,加強了黨的領導。以後,領導班子團結戰鬥,狠抓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社員們幹勁沖天,冒着風雨平田整地,改土治鹼,修堤築壩。橋子片一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百分之六十的生產隊糧食畝產比一九七○年增長一倍左右,跨過了《綱要》。
安西縣委就是這樣,一面抓先進,一面抓後進。無論是在先進單位還是在後進單位,都緊緊依靠群眾,抓住關鍵,解決問題。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原來後進的三個公社、八個大隊變成了先進社隊,其中有七個大隊的畝產跨過了《綱要》。
到群眾中找辦法
編輯一九七○年冬天,縣委領導成員和一萬多民工懷着勝利的喜悅,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根治鹼害、改土造田的戰場。群眾創造了許多辦法,加快了農田基本建設的進度。原先的鹼窟窿和七高八低的亂窩子地,如今變成了三萬五千多畝標準條田。
縣委副書記郭振江參加了這次戰鬥,又向群眾學到了不少知識。他回想自己的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再一次深切體會到「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
一九六七年冬,他坐在辦公室里簽發了一個文件,要求全縣所有公社都種植百分之十五的玉米、高粱,滿以為有了這些產量較高的作物,全縣增產就不成問題。誰知,第二年入秋後,全縣一半以上地區遭到早霜襲擊,不少將要成熟的玉米、高粱凍死在地里。這次失敗的教訓觸動了他,他背上乾糧,邁開雙腳到群眾中去請教,走訪了二十多個大隊的群眾。在瓜州公社三二大隊,一位老貧農問郭振江:「你對改造安西心裡有沒有一本賬?風口在哪裡,怎麼擋?沙丘有多少,怎麼除?鹼地有多大,怎麼治?」他把郭振江領到群眾造了林鎖住了風沙的地方,領到群眾正在改造鹽鹼地的現場。郭振江一頭扎進群眾的鬥爭中去,掂出了風、沙、鹼三害的分量,找到了除三害的辦法,心裡象打開了兩扇窗子,亮堂多了。從此,他恭恭敬敬地當群眾的小學生,逐步取得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主動權。
幾年來,安西縣委集中群眾的智慧,在階級鬥爭中,抓住了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這個主要環節,提高了幹部的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覺悟,帶領群眾打退了階級敵人的進攻;在生產鬥爭中,抓住鹼害這個主要矛盾,連續打了幾場改土的殲滅戰,接着又狠抓了防風、灌水、積肥、推廣良種,促使糧棉產量大幅度增長。
一九七一年,安西縣遭到了罕見的大旱,河水流量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三萬畝農田受到乾旱的威脅,有三個公社播種後七十多天未澆水,眼看一萬多畝糧食、棉花、油料作物就要枯死。縣委領導成員戰鬥在第一線,到群眾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他們爬坡穿溝,查水位,找水源,集中群眾抗旱的經驗,發動群眾向地下要水,抗災保糧。一個月時間,全縣挖泉兩千七百多眼,打井一百八十五眼,引出了地下水,取得了抗旱的勝利。收穫季節,安西大地上,百里楊柳綠,萬畝麥谷黃。縣委領導成員喜笑顏開地說:「依靠了人民群眾,治風風轉向,治水水聽話,『風庫』也能變成糧倉!」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