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修山集
卷十四
作者:李種徽

東國輿地雜記

編輯

三韓地方辨

編輯

林氏象德曰。三韓地界。諸家之言。互相牴牾。而勝覽攷據最明。今從之。然其言亦不能無得失。而吉昌之論。恐亦有不可全廢者。竊謂東方有朝鮮之地。又有三韓之地。混之則亂矣。朝鮮之地。卽箕子舊邦。衛滿所據。而在漢爲四郡二府。其地西南。有韓地相錯。東北盡沃沮肅愼。北極遼河。而漢書雲。玄菟距洛陽東北四千里。所屬三縣。高勾麗縣是其一。則東明王初起之地。卽古之朝鮮玄菟之域。今之遼瀋東北之界。而以地名爲國號也。三韓之域。卽朝鮮以南之地。而辰韓在東。今之慶尙道。卞韓在南。當爲今之全羅道。馬韓在西而地方最大。當爲今之黃海,京圻,忠淸等道。東史言箕準避衛滿之亂。入海南奔。居韓地金馬郡。國號馬韓。金馬今之益山郡。自平壤奔而入海。至於益山。其路蓋自西海道乘船。歷今京圻忠淸等道地方。而益山正今忠淸全羅兩道之界。則箕準之國。卽馬韓之域。亦以地名爲國號。而今之黃海京圻忠淸等道。皆其地也。百濟溫祚王。逃難南奔。馬韓王割東北百里之地畀之。溫祚初都慰禮。今之稷山縣。後徙漢山。今之南漢城。於此。京圻,忠淸等道之爲馬韓益明矣。漢書旣言弁韓在南。又言南與倭接。又言與辰韓雜居。衣服居處言語風俗同。其爲今之全羅道之地方無疑。赫居世十九年。卞韓以其國降於新羅。馬韓王所云辰卞二韓。爲我屬國。比年不修職貢。是也。故當時稱馬韓爲西韓。稱新羅。爲南韓。而樂浪地方在箕氏。爲已失之邦。在新羅無降附之時。赫居世三十年。樂浪人侵新羅。及境而還是也。於此。卞韓之不可爲平安道。又無疑矣。蓋三國之時。赫居世起於辰韓。東明起於朝鮮舊域玄菟之地。溫祚起於馬韓東北之地。其後百濟。旣滅馬韓。漸拓南地。今之全羅道地方。盡爲其所據。於是卞韓入於百濟。而新羅地界則西南窮於智異山矣。高勾麗自遼界。漸東遷浿水之側。旣幷樂浪。益噬馬韓之地。今之黃海京圻忠淸等道地方。多爲麗濟所分據。及其中葉。濟爲麗所困。至蓋鹵王時。麗兵圍北漢都城。蓋鹵出走遇害。其子文周王移都熊川。今之公州地。其孫聖王。又徙泗泚河。今之扶餘縣。於是馬韓北偏之地。幾盡入於高勾麗。而百濟提封。遂北短於馬韓。南長於卞韓矣。高勾麗自東遷之後。其東北之地。稍稍入於靺鞨。而其後一喪於隋。再喪於唐。遼東諸城。盡屬於中國。於是麗之幅員。亦北短於遼野。南長於馬韓矣。大抵原其始而論之。麗得朝鮮。濟得馬韓。羅得辰卞。究其終而觀之。麗界馬韓。濟界弁韓。羅界辰韓。吉昌徒見其始之馬韓爲百濟。而不究其終之卞韓亦爲百濟。謂益山今在全羅道地。遂以全羅道盡係馬韓。則卞韓無可指之處。不可不以屬之平安道。而獨據新唐書卞韓苗裔在樂浪之說。截去苗裔二字。而湊合於己說。以硬定難定之論。其失遂不止以卞爲馬。亦以朝鮮混於韓地矣。然要之。百濟始於馬韓。終於馬韓。則其以馬韓爲百濟。未可非也。至於周官六翼註。以西京爲卞韓。勝覽斥以朝鮮更指何地者。得之矣。而勝覽卻又引三國遺事。麗地自有馬邑山之說。而釋之以平壤府有馬邑山。以訂馬韓之爲麗。則朝鮮更指何地之斥。恐不得獨施於六翼也。勝覽考據三韓最明。而其以高勾麗爲起於樂浪。以平壤馬邑山。訂馬韓。恐又失之。今盡置諸家得失。若折衷以斷之曰。高勾麗本朝鮮之域。而並馬韓爲其界。百濟。本馬韓之域。而後並卞韓爲其界。新羅本辰韓之域。而後並麗濟。爲三韓之主。東明之初起之地。本朝鮮之玄菟舊域。而後入中國爲遼東蓋建州衛等地方。庶幾無大謬。而紛紜之論。亦或有時而定焉雲。輿覽。以今成川。爲東明所都沸流川之類。皆誤也。

又按卞韓地方見於史書者。獨有一處可疑。新羅聖德王十二年。敘渤海國幅員有曰。盡得扶餘沃沮弁韓朝鮮諸國云云。此皆高麗舊境槩高氏之亡浿南之地。屬新羅。其西北之地。屬中國。東北之地。盡入靺鞨。而靺鞨爲渤海國。以此言之。麗境固自有弁韓矣。卻怪吉昌不引此爲訂。而苟且牽合弁韓苗裔在樂浪之說。何也。然反復攷詳中國文籍及東史所載。弁韓地分。決無越在東北界之理。豈東方別有二弁韓耶。東方地名如二東暆三帶方之類甚衆。意者三韓之世。蠻觸紛紜。隨其所在。輒立名號。重複錯互。如南北朝江南九州之名者多有之。渤海域內。所謂弁韓。恐亦此類。且以弁韓苗裔在樂浪之說。細尋其文義。則似謂弁韓部種有入樂浪之域。而冒弁韓舊號者。此則理亦或然。要之三韓本界分。則東辰西馬南弁。不可易也。

東方地名之辨

編輯

三國時地名。不可考者甚多。而高勾麗地方尤甚。蓋東明初起之地。今皆入上國。其東北爲建州衛界。西北爲蓋州衛界。非我國圖籍所能攷據。而東人俚俗荒誕之言。如東明麟馬等事。承訛襲怪。便作古實。今平安一道之內。山川城郭之名。皆傅會於東明。國史所見之名號。以實其夸誕。而輿地勝覽。不加訂卞。直以東明爲起於樂浪。而遂以成川爲松壤國。龍岡爲黃龍國。優渤水爲在今寧邊香山。荇人國亦付於寧邊古跡之末。此等處甚多。皆似誤也。金文烈三國史地理志。卒本川,松壤國,優渤水,黃龍,荇人等國。皆云未詳。此恐爲的論。今錄其大者於下。

檀君之太白山。今之寧邊妙香山爲是。而金蛙所遊之太白山。未詳所在。以地理推之。當在今建州衛地分。或者今之彼界白頭山。無乃是耶。東明自扶餘逃難南奔。開國於卒本。而卒本雖未詳地分。漢書所載高勾麗縣。今爲蓋州衛地。則扶餘之地。當在其東北。正當白頭所在之地方矣。

沃沮有東北南三國。新羅始祖五十三年。東沃沮獻馬於新羅。其地在高勾麗蓋馬山之東。東濱大海。北與挹婁扶餘。南與濊貊相接。南北長可千里。背山向海。土壤肥美。宜五糓。善田種。亦四郡玄菟之地云云。以四到地界。雖不可一一詳知。以此長廣向背攷之。明是今咸鏡南道之地。百濟始祖四十三年。南沃沮人仇頗解等二十餘家。至斧壤今平康納欵。其四到八至。固不可詳。而高勾麗東川王二十年。魏毌丘儉伐高勾麗。麗王逆戰於沸流水上。愚按以此觀之。沸流水。明在鴨河北。不在成川界。爲魏所敗。又戰於梁貊谷。又大敗。收餘衆奔鴨綠原。魏兵遂陷丸都城。追麗王。王欲奔南沃沮云云。以史攷之。沸流在丸都之東北。梁貊在沸流之西。丸都之東北。鴨綠原在丸都之南。南沃沮。當又在鴨綠之南。以此推之。南沃沮似在今三甲渭江之間。是役也。高句麗遂徙都平壤。可推其地勢也。高勾麗始祖十年。麗滅北沃沮。北沃沮。古肅愼氏之國。在不咸山北。其地北接挹婁。東濱大海。在四郡爲玄菟之地。多山險。人尙勇力。用弩弓楛矢。土寒。冬常居穴云云。此其四到地界。風俗器用。明是今咸鏡北道及野人之地。

蓋馬山未詳地分。高勾麗大武神王九年。麗滅蓋馬國。資治通鑑。隋煬帝伐高麗。左十二軍。出蓋馬等道。會於鴨綠水西。註蓋馬屬玄菟郡。有蓋馬大山。漢書玄菟郡西。蓋馬縣有馬訾水。唐書。以馬訾爲鴨綠江。高麗睿宗十年。柳彥九城記。東至於海。南至於長定二州。西北介於蓋馬山。以地圖推之。今白頭山歷亐羅漢嶺。至甲山界。大山限隔東西。而鴨綠之源。實流於此焉。所謂蓋馬山。當在其間。而蓋馬國。蓋馬道。蓋馬縣者。卽亦其地也。大明一統志。蓋馬山在平壤城西云云者。差誤。輿覽卞之。似得矣。

高勾麗琉璃王二十二年。徙都國內慰那巖城。金文烈地理志。載唐英公李勣高麗諸城目錄。鴨綠水以北。已降城十一。其一國內城。從平壤十七驛。則此城亦在北朝境內。但不知何所云云。今輿覽據鄭河東高麗史兵志所載國內城界之說。錄此城於義州古跡。然恐金文烈所攷爲正。

我國有三浿水。一今鴨綠江。一今大同江。一今平山之豬灘。詳在輿覽。而又有三帶方。一今入上國。未詳所在。而高勾麗史所云襲漢遼東帶方。隋唐東征時史所云從帶方道者是也。一似在漢北三國交界之間。而未詳所在。百濟責稽王二年。高麗伐帶方。百濟救之者是也。其後新羅基臨王廵牛頭州。今春川。而帶方來服。文武王十年。唐將高侃將蕃兵到平壤。深溝高壘。以侵帶方。亦是也。一今謂南原爲帶方。而史無所見。輿覽沿革。亦無攷據。然今人徒知南原之爲帶方。而不知其見於史者。別有兩帶方矣。

不咸山。據史。北沃沮靺鞨。皆云在不咸山北。以此推之。似在今我國界內。而不知何山爲古之不咸也。大抵高勾麗初起玄菟。漸南遷樂浪之域。而其東北西北兩面之地。或入於上國。或入於靺鞨。靺鞨後爲渤海。又後爲野人女眞。上國遼東之地。亦前爲鮮卑所據。後爲女眞蒙古所雜居。故曠絶荒亂。圖籍不詳。今無所攷。夫子所云。吾猶及史之闕文者。正此類也。浿,帶二水。百濟始祖渡浿,帶二水。登漢山負兒岳。又始祖三十七年。大旱。漢水東北部落。亡入高勾麗浿帶之間。空無居民云云。則帶水當在今漢北之地。而輿地誌。只以浿水。爲豬灘。帶水無所見。未知漢北何水爲古之帶水也。愚按帶水。似今臨津。

按史。新羅文武王。侵並勾麗舊境。唐將李謹行等。每與靺鞨。合兵攻之。及勾麗南境卽浿南也之地。皆入於羅。李謹行等。連歲經略。不能克。文武十七年。唐移安東府於遼東新城。而渤海地方。旣曰盡爲朝鮮諸國。又曰。地方五千里。爲海東盛國。則大槩安東府移新城之後。唐已棄平壤。而平壤以北。遂盡入於渤海。及渤海衰弱。不能遠有。而新羅亦政亂。不能經略壃場。弓裔取之。初置十三鎭。至麗祖時。始爲西京盛府也。麗祖元年。以平壤故都荒廢。蕃人遊獵其間。恐因以侵掠邊邑。遂爲大都護。遣王式廉鎭之。以此觀之。則當時浿西猶荒廢。蕃鞨猶出沒。當初浿西之本入於渤海可知。麗祖三年。渤海爲契丹所滅。而成宗十三年。契丹蕭遜寧侵高麗。聲言欲取高勾麗故地。其言曰。汝國興新羅地。勾麗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蝕之。麗朝羣臣。亦欲割西京以北與之。自黃州至岊嶺爲界。其所議分界之處。正與新羅九州合。而契丹所云侵蝕處。正是浿西之地。以此觀之。新羅之世。平壤以北。入於渤海。而新羅所統。只是三韓地方。尤無疑矣。輿覽平安道卷。以爲新羅文武王滅勾麗。遂並其地。平壤建置沿革條。以爲唐置安東府。以兵鎭之。唐兵旣去。其地皆入於新羅云云者。攷之不精也。

世俗以丸都城謂平壤。安市城謂在龍岡者。皆誤也。丸都今未詳所在。而李勣鴨綠水以北未降城十一目錄。其一安市城。而註或雲丸都城。以此觀之。丸都安市。本是一處。而大明一統志。安市廢縣。在蓋州衛東北六十里。則其所在地方。可攷矣。愚按丸都。唐志所論是似。在今滿浦彼邊五國城之地。

地理志曰。按通典。朱蒙以漢建昭二年。自北扶餘。東南行。渡普述水。未詳地分。至紇升骨城居焉。號曰勾麗。以高爲氏。古記雲。朱蒙自扶餘逃亂至卒本。則紇升骨城卒本。似一處也。漢書雲。遼東郡距洛陽三千六百里。屬縣有無慮。則周禮北鎭醫巫閭山也。遼於其下。置醫州玄菟郡。距洛陽東北四千里。所屬三縣。高勾麗是其一焉。則所謂朱蒙所都紇升骨城卒本。蓋漢玄菟郡之界。遼國東京之西。漢志所謂玄菟屬縣高勾麗是歟。昔遼未亡。遼帝在燕京時。吾人朝聘者。過東京。涉遼水。一兩日。行至醫州。以向燕薊。故知其然也。林按高勾麗琉璃王三十三年。遣兵西滅梁貊國。進兵襲取漢高勾麗縣。以此推之。東明所起之地。似在高勾麗縣東境。○愚按琉璃王二十二年。徙都國內城。其後數年。與新莾連兵蓋無亦故都。爲莾所取。以爲縣。高麗後。復襲取耶。琉璃之遷都。似亦爲漢所逼。而古史斷爛無可徵。疑闕可也。

愚按今遼陽城東有高勾麗子東明王墓以此觀之。其始都遼東而葬其地明矣。今雲都成川而葬龍山今中和者。訛謬不亦甚矣乎。

按箕子至準四十一代九百餘年而朝鮮亡。箕準至末孫。亦二百餘年而馬韓亡。箕氏有國。通前後蓋千有餘年。始箕氏。以浿水西鄙借衛滿而失朝鮮。後又以韓地東北。借百濟。竟爲其所亡。後人爲借地。歎以爲千古之恨雲。丙子新羅南解王十三年冬十一月。馬韓舊將周勤。起兵牛谷城。兵敗自殺。時馬韓之亡已八年。

辛酉新羅脫解王五年秋八月。馬韓將孟召。以覆巖城來降。林按。馬韓以新莽己巳亡。距今五十餘年。而羅記雲馬韓將孟召以覆巖城來降。是後元初戊午麗記雲以馬韓濊貊。圍漢玄菟。戊午距今辛酉。又五十餘年。豈馬韓雖亡。而其舊臣遺民。猶不盡降於濟。往往拒守。猶稱亡國舊號。抑馬韓中間復興。而衰少不國。其興滅不著於史記。而因事有見。今並不可攷。只依舊文備書。以俟博古君子補其闕漏焉。

壬戌新羅祗摩王十一年。扶餘遣兵助漢。禦高勾麗。

愚按高勾麗始都卒本在鴨綠北。未詳所在。扶餘沸流水上。四十年。徙都國內城。輿覽。稱在義州。二百九年。又徙都丸都城。唐史註。稱爲安市城。在今蓋州衛東北六十里。唐志曰。自鴨江口乘小舟。沂流七百里。至丸都城。三十八年。又徙都平壤。其後又暫徙丸都。卽還平壤。其後至亡。都平壤。如東黃長安。俱平壤近處。蓋其國都在鴨江西北者。凡二百八十六年。至東川王憂位居二十年丙寅。爲魏毌丘儉所敗。遂東南徙平壤。後六十六年壬寅。更徙丸都。復爲慕容氏所破。丸都宮闕毀。遂居平壤之東黃城。而自是不敢復西北徙。以至於亡。大抵高氏之平壤。卽晉宋之臨安秣陵。而丸都國內。可視以中州之汴洛矣。以此觀之。卒本之爲成川。丸都之爲龍岡者。東俗之俚甚矣。

靑石嶺。在義州四日程。距古遼陽七十里。自古稱高麗舊界。嶺脊西南走。而金,復,海,蓋南四圍之地。皆重岡複嶂。高勾麗盛時。隋,唐百萬師。逡廵不敢入。蓋以險阻之足憑也。三韓與中國。天所以限在此。而麗末及今恃鴨綠爲天塹。一衣帶水。何足有無於其間哉。自此蕩蕩而無阨束。所以丙子之胡三日而至城下矣。議者謂金川可阨也。棘城可防也。延平嶺可守也。地散逕多。在在而陰平。處處而採石。孰遏偸度之勢哉。欲保兩西。先守靑石鴉鶻關。此高勾麗之法也。況建州一域。古我太祖所擊東寧府兀剌城等地也。輿地勝覽。已係之鴨綠江外地。而東國舊壤也。牛毛嶺婆豬江。皆可據也。而險阻要害。江內所無。與靑石等處。要之爲三韓天設之限。而亦無關於中國之幅員。若天運厭穢。而八旗東遁。則此地其將屬之誰。他時志士宜爲之所也已。

朝鮮地方說

編輯

中原廣袤。歷代史皆從邊角言之。如唐之東西以遼東安西言。南北以雲中交趾言。若從正東正西言。則當言沂海秦鳳。正南正北則當言幽州廣州。皆不滿萬里矣。我東地方正東正西。乃以寧海豐川。正北正南。乃以江界海南言。皆不滿三千里。皇朝萬曆年間十三省科道疏。言朝鮮大國。地方六千里。東人皆以爲華人未諳外國地界。然東人自不知而華人乃知之。何者。蓋自義州楊下口。至江界府一千八十里。自江界至古茂昌四百五十里。至咸鏡道三水府二百二十五里。至甲山府六十里。自甲山府至虗項嶺二百九十里。虗項至茂山府二百二十里。茂山至富寧府七十五里。富寧至東海八十三里。統而言之則東西廣爲二千五百二十八里。穩城爲極北。自豆滿江至京城爲二千一百六里。海南爲極南。自南海上至京城爲一千七十三里。統而言之則南北袤爲三千一百七十九里。而我國廣袤合爲五千七百七里。擧大數則可以言六千里地方。而又況自海南越海九百里至濟州。州南至海又一百二十里。則並水陸路爲四千一百九十九里。所謂六千里又不足言矣。然則科道所論。果不爲無據。而向所謂東人自不知者。不其然乎。

擬與魚有沼將軍書

編輯

僕歷觀前史。每歎秦皇漢武好大喜功。生事開邊。使天下生靈肝腦塗地。而竟不獲一絲一糓之效於河右朔方之地。又怪夫宋藝祖,太宗,眞,仁之時。天下富強。而雍容暇豫。苟安無事。使中國故地幽,燕,靈,夏之處。斷送於耶律拓跋。而曾莫置意。中國之氣。卒以不振。而靖康君臣。斃於完顔。愚謂此三代之事。其失均也。何者。有物於此。非其有而取之者。固可謂盜也。喪吾固有之物。而有可取之勢而不之取者。亦不爲無罪也。今皇朝太學士瓊山邱公。補大學衍義也。以河套未復。爲中國深恥。眷眷於經營恢拓之議。儒者之言。非出於好大喜功而然也。譬如靑氊舊物不能保有。則子孫之恥又孰甚焉。昔我太祖以東面元帥。討納哈出於東寧府。破兀剌。擒拜住。東自皇城。西距遼河。北從開元。南抵海。無復虜跡。今之建州卽其地也。蓋當時太祖之意。豈徒然哉。建州之地。本我箕高舊疆也。皇城又勾麗所都丸都之地。海東地誌。江北山川。皆係版圖。其奮揚威武。驅逐遺元者。所以復舊疆也。邇來野人。竊據其間。有識之竊歎。亦已久矣。今我皇朝以其叛亂。命我討之。將軍以數萬之師。深入其阻。覆其巢穴。蕩其羣醜。旣已對宣皇命。遐布國威。固宜上達天朝。請我故疆。以完金甌。此其時也。而伈伈日夕。未聞其事。僕竊惜之。昔李贊皇以失一維州。爲終身之恨。況此一方。卽聖祖蓽輅藍縷。櫛沐風雨。辛勤開拓之地。而未及百年。東方士大夫今無一人知者。及此可取之幾。而猶置之意慮之外。擧以爲絶域異方。與我無關。東人之淺識。一至於此。可勝悲哉。或者以爲此大邦覊縻之衛也。其肯聽小邦乎。僕常竊爲奏曰。箕子東入朝鮮。武王因以封之。建州之地。在其境內。漢爲玄菟郡。勾麗渤海迭置州縣。而王氏之世。失之契丹蒙古。及元之季。先康獻王躬擐甲冑。開拓其土。後爲野人所據。東人士女。日夕痛恨。今承皇命。幸而勝之。醜類遠遁。境土空虗。如蒙皇恩。復歸屬國。則西自寬奠。東屬白山。而北出黑圖啊喇。皆中國徼外無用之地。而於屬國亦非膏腴要害之處。亶係東國舊疆。祖先遺跡之地。自合按簿趨訟。無失靑氊。況從內服以來。君臣父子之間。有懷必陳。有求必應。則小邦亦何敢自外哉。且女眞舊俗。兇悍桀驁。自完顔氏已然矣。中國與之爲隣。前事可鑑。不如使屬國居其間而爲之藩蔽。以護遼瀋。屬國雖小弱。憑仗皇靈。撫以恩信。亦足以防其不逞之圖。且彼阻隔他國。蟠伏一隅。中國動靜。如天之無階。杳然莫測端倪。種落之中。雖或有狂豪桀逆如阿骨打之倫。盤桓齟齬。亦莫之敢生窺覦闖逞之計。由此言之。大朝以叛夷甌脫之地。而成屬國屛蔽東北之利也。如此則朝廷必爲之開悟。而邊帥亦必無沮壞之患。何者。使忠順可信之屬國。而得以復其舊物。而強悍難制之虜。隔絶於內地。遼瀋一帶。自可高枕無憂。則中國何憚而不爲哉。或者以爲往年開六鎭置三甲。又設江邊諸郡。兵民寡弱。而防禦實難。如復益拓建州。則秦漢之轍也。是又未知其二者也。江北之地。平原廣野。膏腴可耕。而牛毛嶺以外。山川險阻。愈於七邑城寨。關隘古蹟。可依移內地數萬戶。而且耕且守。十年之外。生業已固。風氣所移。人性堅悍。馳騁射獵。無異於土人。竊發之寇。足以自禦。至於大敵之來。使關北之兵。牽其東。灣上之師。應於西。而江內外之衆。據險而邀擊。則旬月之間。不能渡江而南。我之守備已成於遠邇矣。如此數十年。而邊防旣立。江沿爲內地。表裏險阻。與北關相應。高勾麗之勢。復成於今日。況三韓旣一。又非勾麗之鼎峙乎。昔石晉交惡於契丹。高麗遣使請發兵夾攻。及晉使至。見兵力至弱。歸而譏王建之誇大無實。今吾兵力。又不及王氏之時矣。蓋我朝與麗。所以馴致至弱之勢。則以不得遼建故也。建州旣復而後。毛隣混同。又將不求而至矣。據高勾渤海之舊而雄視東北。此其勢豈惟臣服女眞而已哉。雖北取蒙古可也。高麗盛時。尹忠肅以文臣。闢地三千里。勒石先春嶺。近日金公又刱設六鎭。而明公文武。無讓於二公。凱還之日。君臣道盛。苟有施設。無可以不得之於上。況朝廷聖明。恥爲漢宋之主。凡喜功與苟安。此固今日將相之臣所可擇其中。而無眩於名實之歸。以立可大之業。爲東方萬世之利也。若夫濡染陋俗。局於耳目。以爲我髮已白。未聞河南是我地。則此江左婦人之見也。是豈可疑於明公者哉。嗟夫。今有可取之幾而不之取。使吾君與臣見譏於後人如宋家之爲者。是固忠臣志士之所不敢出也。明公其略觀其說。當有以解志士之望者。

擬與金公宗瑞書

編輯

僕啓。僕聞古人言。言有大而非夸。達者信之。衆人疑焉。今夫婦人女子。足不出閨闥之外。語之以四方之事。自尋常以往。皆呀然驚瞠。何者。其智淺而慮短。意思不出耳目間也。夫高麗九城之地。廣袤數千里。此三朝鮮勾麗渤海之故疆也。昔東扶餘以檀君之裔。居東海之濱。而後爲高氏所幷。由此觀之。開闢以來。其本東國之有也明矣。東人後生。不知其故。自尹忠肅始開此地。已爲當世之所譏。幸而聖上以龍興故鄕。有意於開復。而明公寔當其任。明主內斷。而良臣同德。甚盛會也。然而士民異議。朝野皆疑。以爲氊裘異域之地。麗朝得而復失。三載苦戰。卒不能守則本非吾土。割而棄之。何損於實。而遷民動衆。兵連禍結。是秦漢之轍也。至於軍中宴樂。亂者夜起。飛矢以中尊。明公不爲之動。而聖主之志。愈往而愈固。數歲之中。城邑稍立而民志漸一。紛紛者卒不能奪。而事勢亦已八九成。信知天下事。非婦人女子之所及。而達者之見。方驗於事過之後也。然而僕有一事不能無疑於明公。何者。明公信以豆江一衣帶爲天險而可倚耶。奚關斡東。聖祖日月胚胎之鄕。而先春嶺在其西北。此固尹忠肅舊定界也。忠肅不界豆江而界先春。蓋亦以有可據之險也。今欲據豆江之險而縮地七百里。已甚非計也。而況北土之斥。以豐沛之鄕也。奚關斡東。亦上世之豐沛。而山川夷曠。壤土之腴沃。又非內地之比。則明公何故而不爲之並拓耶。抑兵力不能以復及。而遷民亦難於廣募耶。夫野人之強。江內外固無異也。遷民之勞。視舊而稍加。亦五十與百步之間也。混同之水。與豆江皆源白山。而東北流入海。先春在其南。混同涑沫二名而一水。渤海之世。爲涑銅郢三州之地。而遼金之黃龍府也。我據先春。則混同之南以至於海。皆可奄有渤海扶餘之域。而復歸版圖。此一擧手之間也。明公之慮。何不及此。或曰。此數千里廣漠也。狐狸豺狼之所嘷。而雜種之所窟穴也。雞鳴狗吠相聞。而達於四境。是豈可得於此地者歟。是亦婦人之見也。論其廣漠。則江邊與六鎭無異也。雜種所據。則咸吉與三甲。皆有此患也。縱不能於十數年間。桑麻千里。人煙相接。而至於野人之患。則廵徼將帥。及其耕耘之日。揚旂振耀。勢足以驅逐不得留。期以百年。民生日繁而人知爲戰。則虜分而我合。虜寡而我衆。高勾麗猶能驅束靺鞨。以爲其用。則況此山谷小種。零零瑣瑣。千派萬落。各自爲心。莫能相一者乎。我苟捐數千紙爲之爵帖。如樞𠷢萬戶之類。而以寓其賞罰黜陟之權。視其順逆功過以施之。使階高而足以爲榮於諸部。爵卑而亦以爲恥於等輩。布帛藥物。時及於疾病飢凍之際。而相侵相奪。憤爭時起。則又爲之平其曲直而扶弱摧強。如此則彼將爲吾用之不暇矣。夫野人之性一也。我旣漸馴江內之藩胡。使同於編戶。則其規模設施之善。獨不能及江外乎。且豆江一溪澗也。旣不可依其險。而奚關斡東。日月胚胎之地。又陷於腥羶而不之收。且不據先春嶺。而縮麗朝舊界。皆不可之大者。譬之爲九層之臺。明公旣成其五層六層。而材瓦土石斧鋸準繩。皆無不足。唯惡費主人之糧料支饌。或爲其僮僕莊客之所竊罵而不爲之耳。僕竊爲明公惜之也。語雲。見兎而顧犬。未爲晩也。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今乘江內稍集之勢。復立定界碑於先春。而從蘇下訓春二水之源。窮其入海處。以之爲限。則奚關斡東。自在其中。而歲月之間。漸可以及混同以南矣。旣復混同而建州亦將長弟以斥。則長白以外。東西互通而聲援相接。形勢之地。可以雄視東北矣。天下未有無志之英雄。旣有志矣。而又未免庸俗人之所沮。此千古大患也。明公遭値聖明。而庸俗之論。不能復乘其間。則明公之患不在於他。惟在乎志不堅耳。凡恬嬉盤敖。苟安目前。此庸俗人之所以爲樂。而超然見事於衆論之表。執而不疑。憂勞勤苦。心焦口燥。終身矻矻而至死方休。此有志之士立大功成大名於天下後世者之所爲也。是故。君子觀人。必於憂勤惕厲之中而求天下英雄。明公蓋亦今世有志士也。僕所以亹亹不已者。其爲此也歟。不宣。

擬丁卯後與執政書

編輯

某白。昔日殷周之制。天子入於諸侯之疆。見其境土闢。田野治則有慶。慶以地。其境土荒蕪則有罰。罰以貶其職。削其地。由此觀之。一國之中。有數州之地。而不爲疆理。棄以與草木禽獸者。有明天子在上。其有罰也必矣。東國舊土。自王氏來。已失其七之四五。而二江之內。又爲藩胡所錯居。如慈虞閭茂。亦嘗置郡。而後復爲江外野人所擾。卒不能守。太宗世宗之世。亟置亟廢。力窮而後止。然列聖之意。未嘗須臾忘。蓋以爲不守二江。則兩界無以固。兩界不守。則遂無朝鮮矣。夫檀箕舊疆。失之過半。而所存者惟兩界。東土士大夫。奈何不爲之所哉。自滿州倔起。北界藩胡與江上之虜。皆擧而北遷。閭茂之北。千里空虗。而老土諸部。無復人跡。向者建州之虜。採獵深入。而永興陽德之民。往往得異屨於林藪間。咸興北靑吉州之境。常防老土之寇暴。其民夜戶不閉。今則胡人遠徙。東西數千里。不勞而自復矣。昔者尹瓘,金宗瑞。焦心竭膂。百戰不可得之地。而一朝歸完於幅員之中。此豈非天賜歟。宜及此時。據其要害而建立城堡。募民耕之。則十年之後。皆成保鄣。其土地之廣。形勢之固。何異於七邑六鎭哉。且虗項之東。長白之西。古漢沃沮大縣。後仍爲國者也。至今邊人。猶知其爲沃沮舊墟。夫天子置郡縣之地。而酋豪所割據。則其土之宜耕宜守可知也。今而不爲之所。如建虜一覆。而藩胡之種。還尋舊穴。則芒芒甌脫。我將何計不與耶。欲拒則無辭。欲戰則無民。蜂集蟻聚。而卒不可逐。則咸興以北。依舊受尼湯介之患矣。且閭茂慈虞之廢。旣因於胡寇而非爲其荒絶也。不及今完立。而虜騎出沒之時。四郡禽獸草木。豈禦敵之具耶。思之及此。良可寒心。明者見危於無形。志士慮患於未亂。西晉徙戎之論。南宋四鎭之議。此當世執政之人所謂迂濶不急之務。而棄之不顧者也。蓋徙戎有州縣支費。鎭帥驅遣。不能無目前之小弊。置鎭有糧械區處。兵民分割。亦不能無格外之細勞。循常習故之時。爲人不能見之見。發人不能言之言。彼江統汪立信之論。焉得不爲世所謂狂妄者哉。然使晉宋朝廷早聽此計。則南渡之轍。長驅之虜。孰從以致之歟。今此設邑之役。亦豈無小利害哉。然素稱膏腴之土。西北之民。固多願入。聽其入耕。而待其稍成聚落。數年之外。先置鎭堡。及夫民多土闢。則以鎭爲郡。以堡爲縣。如貂蔘之利。則雖設郡縣。深山大谷。亦自有不闢之處。而林則有貂。山則有蔘。其利又何異於江邊他郡哉。今之守令。有七事之務。而其一則田野闢也。漢唐以來。用兵開邊。朝廷亦有得地之賀。今無故棄千里之地。使田土不闢。旣深可惜。且虜亡之後。舊胡來尋故土。亦必至之勢。明公以籌司之臣。豈不念及於此哉。思其小害而棄大計。蔽於目前而忘遠慮。非體國之道也。願加三思而反復之。無蹈晉宋之轍。而使某區區之見。卒不同歸於江汪之空言。非唯某之幸也。亦東土之幸歟。

水經

編輯

東方有八大水。一曰鴨綠。二曰遼水。三曰混同。四曰豆滿。五曰大同。一名浿水。六曰漢江。七曰白江。一名錦江。又曰白馬。八曰洛東。

鴨綠水出長白山。行千五百里。自國內城入於海。從蓋馬大山以西北牛毛嶺以東南西之水皆會焉。東西千餘里。南北七八百里。古箕子之地扶餘南界。高勾麗舊都國內丸都。皆在其中。後屬渤海。遼金之世。女眞高麗分據其地。入國朝。江南屬我。江北屬建州。

遼水出長白山西北八九百里之外。至安市入海。行遼東境內千二百五十里。長白上脊以西。並朶顔三衛南山及醫巫閭以東之水。皆會焉。東西千餘里。南北亦千餘里。古箕子之地。後爲燕易王所拓。與朝鮮分據其半。西南爲玄菟遼東臨芚眞蕃之地。後高勾麗據之。至漢魏之際。公孫度得其襄平之地。其三分之二。尙屬高勾麗。麗亡而渤海大氏興。其地後入於遼金元。

混同江。或稱涑沫黑水。亦出長白山。北流東折。行三千里。東北至於五國頭城以入海。長白上脊以東之水。東西金山之水。皆會焉。東西千里。南北二千里。古箕子北界。肅昚靺鞨之域。東北二扶餘之國。漢魏以來。扶餘高勾麗分據其半。大氏之世。盡有其土。置涑銅郢等州。後爲女眞所據。高麗王氏拓北界。至先春嶺。得其五分之一。金爲東京之地。皇明之末。奴兒哈赤置寧固㙮其地雲。

豆滿江。亦出長白東麓。虗項北東之水。訓春南山之水。皆會焉。南北數三百里。東西六七百里。古北沃沮之地。高勾麗置檀城府。渤海爲東京。其南千里。有城川龍興二水。皆自入海。古屬東沃沮之國。其北也春江及三池。西北距先春嶺七百里。有尹瓘碑。入國朝。江北爲胡地。

浿水出今寧遠郡東北狼林之地。又出陽德孟山。凡三派。妙香東麓。南迤薄海。而谷州遂安諸山之水。皆會焉。南北五六百里。東西四百里。古箕子之國。漢初。衛滿據之。至孫右渠而漢滅之。置樂浪郡。後樂浪自國。漢魏之際。爲高勾麗所幷。中葉。長壽王來都之。唐幷高勾麗。置安東都督府。後入渤海。江南屬新羅。羅亡。高麗置西京。其北三百里。有淸川江。古之薩水。隋兵百萬。沒其中。又其北有大定江及玉江。皆自入海。而淸川最大。其南三叉水。出首陽之北。會長山大脊之水而與浿入海。入海處曰急水門。華人謂之有三峽之勢雲。

漢江出五臺山。曰於筒水。水味爲海東之最。金剛大脊。南走大關。出太白小白。至俗離北右轉。諸山之水。皆會焉。南北七八百里。東西五六百里。古馬韓之域。貊國及漢倉海郡。亦在其中。百濟所興之地。梁吉,弓裔。當羅末。亦據之。臨津古帶水。與其北豬灘。一名。亦浿水。俱會於西海。而臨津之流爲祖江。又與漢水會。其西爲喬桐江華。漢水之南。慰禮河道高水。皆自入海。亦古馬韓之地。其間彌鄒忽。古百濟沸流之都也。臨津以北。古之帶方。而弓裔都鐵圓。高麗都開城。長山脊南之水。皆自入海。而無百里之流。其北文化。古阿斯達之地。檀氏古都也。其水自入海。而又入於三叉水。白馬江出今長水縣東南諸山。俗離西南迄至於大芚,赤裳,完山,北山及上黨。右轉天安柒甲之水。皆會焉。東西四百里。南北五六百里。古馬韓之國。百濟文周王來都熊津。其後又移今扶餘。其都壓江。若大王浦。古濟王游觀之所。落花巖在焉。蘇定方之入。宮女墮巖而死。遂以名江。岸石上。有龍爪挐攫狀。定方釣龍之處雲。

洛東江。出太白山。淸源左轉八公諸山之水。小白迤西主屹赤裳八良智異以東之水。皆會焉。古辰韓卞韓之地。後爲新羅所有。五伽倻,金官,沙梁,召文,古寧分據其間。新羅稱君子國。朴昔金三氏世官一方。太白東脊上至高城悉直。下至萇山。其水自入海。而亦無百里之流。高城有三日浦。江陵有鏡湖。三陟有五十川。而江陵古濊國。其俗有君子長者之風。

漫筆

編輯

漫筆

編輯

成夏山夢井。字應卿。嘗於壁書孝衰於妻子。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驕盈。淸心寡慾。怡神養性。忍快恥復。三十二字以自警。古人懲艾也如此。

禪經。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靑。語意亦自好。

神器秘訣。卽近世兵家論火器者。其下雜引諸兵書。頗有裨益於今日者。攷其卷弁。則乃昏朝相韓孝純所述。以韓之庸瑣憒憒者而能有此。先輩之不可慢如此。

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余足之曰。筆正則心正。蓋於胸中冗憒時。習數行字。則心必正矣。

南秋江英特。足以高出一世。第其氣象太露。未免浮快。雖無昏朝之禍。終非明哲保身之士也。抑其天不永年。未至聞道之位而然歟。

淸寒子風節灑落。令人聳動於百世之下。緇髡之形。溷穢之辱。焉能凂其氷懷玉操哉。

圃隱先生節義如文文山。理學如朱晦菴。忠略如武鄕侯。文章如杜草堂。我東方文物之盛有如今日。亦莫非先生之所啓也。雖謂之夫子之前未有夫子。夫子之後未有夫子可也。

寒暄先生少豪逸不覊。遊走街市。鞭笞人物。人見先生。輒避匿。旣長。發憤學文。嘗作詩。有小學書中悟昨非之句。自此終日危坐。講習不懈。雖家人未嘗見其惰容。有志之士。亦當如此。

張子韶曰。朋友講習。固天下樂事。不幸獨學。則當尙友古人可也。故讀論語。如對孔門聖賢。讀孟子。如對孟子。讀杜子美詩蘇文。則又凝神靜慮。如目擊二公。如此用心。雖生千載之下。可以見千載之人矣。此言甚好。

晏元獻殊妙年騰貴。想其爲人。則似是英特穎銳之姿。而史稱質野。其富貴福壽逈出一代者。良以此也。

王介甫節行可尙。然細考其跡。則其心似未免專出於一慾字。非但執拗而已。

中庸謹獨爲一篇之綱領。獨之一字。爲萬事之根本。謹於此則未發而中。已發而和。無往而非道也。不謹於此則事皆無實。爲惡則易。爲善則難。雖其衣冠之正。容色之肅。儼然可觀。若使識者見之。不啻若見肺肝。然以一誠字做去。庶謹乎獨哉。

范六丈胸中無事。是以天下爲憂樂而襟懷如此。蓋胸中無一物礙滯。然後虗明靜定。雖天下萬事。皆可做得耳。

蘧伯玉不以昏行變節。顔回不以夜浴改容。君子謹獨。當如是也。

荀蘭陵。戰國時賢人也。距周公孔子不過數百年。其聞性與天道之餘論必矣。然其性惡之說。無異聾瞽。何者。夫禽獸至無知也。而豺獺有報本之禮。蜂蟻有君臣之義。虎狼有父子之恩。雎鳩有夫婦之道。是不待君師之敎而能之。則性也非僞也。物之微而如是。則以人爲萬物之靈。而獨無仁義禮智之性。反禽獸之不若哉。然卿楚人也。其不免莊老之風而然耶。

人心如荊棘之易荒。天理如芝蘭之難老。平朝睡罷。人事未接。那時不無石火電光底消息。而思波慾浪隨卽揜滅之際。非十分做敬去。如何可到寡慾地步耶。

古今聖賢千言萬語。只是將已放心收拾來耳。

敬齋箴曰。毫釐有差。天壤易處。三綱旣淪。九法亦斁。於乎。毫釐之差。尙雲倫綱之斁。況千里之謬乎。由是觀之。人不可有一息之怠。一瞬之妄。苟有間斷。則禽獸易矣。大賢示人之意。至深切矣。

看東銘。可以無妄擧。

西銘。有蓋世之氣。使人見之。喜怒哀樂暴慢忿厲等意。霎時之間。自然止滅。如片雲殘霧。不能礙日月之光而干天地之大也。蓋其所包者廣。所志者高。無我無物。浩浩蕩蕩。靈臺開朗。無所間隔故也。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雖有威重。無誠實底意思。則徒是外飾。故繼之以主忠信。蓋君子以忠信爲主。自然整其威儀。言語簡重則望之見其威重。而卽之知其誠信也。

日三省者。誠也。誠於己。然後能謀人而忠。交朋友而信。受諸師而習之也。大學毋自欺。卽是曾子一生用力處也。

人之自憂己疾。非不切至。而然至於嗜慾熾盛之時。則還自忘之。惟父母之憂其疾。則生於天理之正。不能自已。人子以父母之心爲心。而想其父母之所以爲己而憂。則寧不惕然思所以謹愼者哉。

顔子家貧且有親。蓋顔路少孔子六歲。顔子少孔子三十九歲。則路之年輩亦高矣。使凡人易其地。則當日憂其貧。將有易其守者。而顔子處之悠然。無一毫憂愁底意思。亦非悍然不憂如癡獃子者。蓋其意只是素其位而行。俟天命而已。寧無有陋巷春風之樂耶。所處之地如顔子者。能以此爲心。則胸中自無事矣哉。

人於窮理正心上。須是存樂底意思。方得。

懈意一生。卽爲自棄。妄言妄動則意便懈。

心正則萬事可做。心不正則一事不能如人。

存誠。自不妄語始。不妄語工夫。雖以劉元城之精確。尙且七年乃成。況不如元城者乎。

忍過事堪喜。杜子之詩。而古君子歎賞之。凡事忍過後思之。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忍過則悔懊隨之。可不懼哉。

趙淸獻閱道詩曰。軒外長溪溪外山。捲簾空曠水雲間。高齋有問如何答。淸夜安眠白晝閑。焦竤言此詩。庶幾心逸日休之妙者。

諸葛武侯戒子書曰。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武侯一生工夫。只在這箇澹泊寧靜上。故其聰明智略。用之無窮。且其本質稟賦淸弱綿綿。非致遠之姿。而能保嗇精神。安恬智慮。不爲外物銷鑠。故神才盛德。古今無比也。

顔子以勿貳過稱好學。此心病痛。無非出貳字上。惟夫動不愼。言不謹。思不正。視不端。貌不恭等事。皆是過也。當自此一切洗滌。與日俱新。

簡重愼默。㝡要一言勿妄發。一事勿妄作。一動勿妄過。斯乃爲學之基。

仰不愧。俯不怍。只在謹獨工夫。謹獨可以見太極之竗。

天有至理。與萬物共之。人有利慾。不出於軀殼外。

心小氣盛則百事皆通而易做。心大氣歉則百事皆病而難做。心小則氣和。故疾恙退聽而身體豫泰。豈非卻病之良方而養性之大節耶。

退之胸次極大。如送文暢序。令人爽然開濶。可與孟子許行等章。相表裏。

牛溪日錄曰。當月之晦。歷見叔獻於栗谷。曰。今年讀得幾多書乎。答曰。今年讀四書三廵二三遍。摠計九遍。今又始讀詩。至王風矣。今人雖在倥傯中。一日未必無一遍三遍之暇。雖讀過三遍。務致精力。則亦勝於泛看五六十遍矣。若無深讀之暇。則以此爲法可也。

黃石子曰。病莫病於無常。人之百害。無一不出於無常二字。

天之所以命乎人者。卽人身之無極也。人之所以得之而爲性者。卽人身之太極也。性之具於心。爲知覺運動之本者。卽人身之天也。七情未發而各一其用者。卽人身之日月星辰與五氣之精也。此理之循環不息而爲動靜之機者。卽人身之陰陽也。人之一身而具天下萬物之理。故曰聖人與天地合其德也。

陳忠肅公曰。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篤敬。下等人也。過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聞下等之語。爲下等之事。譬如坐於房舍之中。四面皆墻壁也。欲使開明。不可得也。

病生乎妄。無妄不惟爲爲學。亦可以無病。目得燭而能視。心得學而能智。

李梧里曰。吾平生見利思恥。事不辭難。行不苟容。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人心如鑑照物。能見於幾微。趨捨必決者明也。勇生於明。明則不惑。不惑則不動。此公一生得力也。

內史過鬼神之論曰。心正則鬼神亦正。又曰。聰明正直而一者。可謂知鬼神之情狀矣。

鄭桐溪蘊請還仁城妻孥一疏。極攻上躬。全無忌諱。可見其時臺閣諤諤之風矣。

中庸三十三章。有可兩言以蔽者。曰誠曰孝而已。誠則先儒已以爲一篇之樞紐。而獨不及於孝者。何也。天所以命人。而人所以爲生者。卽所謂性也。鞠我者父母。生我者天。其道一也。君子事親以孝。卽所以事天以誠也。是故。泣竹而筍生。叩氷而出魚。感應之理。豈不捷哉。

此心易動難安。一日十二時。太半是狂濤暗室境界。苟或霎然之頃。無閑雜思慮。則是心便一。視明聽聰。做事有精神。纔二三便。卽昏昏窣窣。無所處而不爲病矣。養精神。在無欲二字。

薛文淸公曰。雖數十年務學之功。苟有一日之間。則前功盡棄。故書曰。爲山九仞。功虧一簣。予以滅裂之姿。無數十年之功。而有一日之間。又無十寒一曝之工。宜其浮躁淺露。狹隘狷礙。狂妄愚率。反不如矇士之初無知識者矣。苟究厥由。則無實心向上之誠。安於舊習。不能自拔以求所以爲古人之道。只欲涉獵古人書。僥倖其石火電光底消息。人之所以爲人。只恃一方寸地。而方寸如此。可以爲人乎。古人謂存誠。當自不妄語始。餘一生用力。雖在於此。而終無寸進。豈不大可憂哉。

終日使心神寧靜安閑。無一毫浮動撓攘之失。則耳目自然聰明。肢體自然舒泰。古眞人還丹法。無過於此矣。

量者恕也。恕則有量也。人之量。養之則無限。自棄則幽暗隘塞。一線不通。養之。爲君子。爲貴人。爲福人。自棄。爲小人。爲賤人。爲惡人。

言若不出口。有德者之氣像。嘵嘵多言。而能存心者絶無。存心。自不妄語始。

鄭愚伏詩曰。慣病渾忘病。長閑卻厭閑。餘四年淹病。習與性成。百事能耐過。不復知病之爲害。可謂意思一般也。

戰國之士。多治老道。故無一正大底人。孔子順稍正而少包涵。未免戰國時風習。

子房心極細。極有精神。蓋其道專出於無。其亡秦滅楚報韓興漢。都是平地起波瀾。

覺者。覺也。學古人之書。以覺我之不似古人處而改之者也。王陽明以覺便爲良知。蓋覺有公私之分。而苟志於學。則所覺亦能多公而少私。如能因其覺而去其非。則天理卽在我。此是良心發見之端。而所謂石火電光底消息。不必更煩求索。便可守而勿失。

壬申仲秋。作龍興寺之遊。夜宿僧房。與大師僧摠允及瑞旻。終宵問答。說心說定。彌彌不盡。頗有林下氣。明日向陶庵。與入定僧曇和論心。此僧年已七十五。脩行五十餘年。赤腳斷糓。亦三十年。名於八路雲。余始入山房。諸僧皆出迎而皆俗衲。獨最後僧形貌如槁木死灰。癯癯然有道人也。卽問其名。乃曇和也。叩其用工始末。初甚推辭。徐曰。貧道少時與居士昌翕氏分厚。俗士而能好道者若人而已。乃今有郞君。豈不貴哉。所謂心如圓明珠子。無處不照。而最難把詰者也。向壁而坐。爲黑窣窣地。把經而玩。爲口耳學。心體雖已明。到此工夫尤難。如登天而無階。上壁而足退。貧道年今七十。苦行五十年。只此依舊㨾子而已。言訖。又閉眼。余方欲回程。卽辭出。僧合掌曰。是心亦非別件物事。勿忘勿助。久而有得。亦是我家公案雲。余乃唯唯而出。僧亦下階合掌而已。

文中子翩翩濁世之佳君子也。中說一部。往往有格言嘉論。魏,晉以來無其比。其得於聖學者非淺淺矣。其獨不入於隋,唐史傳者。必是左袒佛老者。乃操木天筆也。不然則伊川先生何必曰隱德君子。王陽明何必曰良工心苦。二君子者。必有見矣。

趙師𢍰。卽韓侂胄之狎客。嘗於侂胄籬舍。作犬噑以取媚。至尙書。而宋沈俶諧史。師𢍰事多譽辭。至稱明特之人。與史齟齬可疑。

陽明豪傑之士。所見橫逸不覊。不能潛心屈首於大賢科臼之中。有凌八區歷九塊之想。到頭只討箇安便法門。黃屋左纛。聊以自娛耳。使其無詆斥程朱之論。則要亦不失爲大賢之徒。而惜其妄自尊大也。濂溪學問。與程,朱工夫。煞有異同。而二子猶不敢詆疵。陽明之待紫陽。如紫陽之待濂溪。則猶不爲聖門之罪人也。

居喪之禮。非但爲人子追慕之義也。死者神魂飄蕩。無有所依。苟無生人感格之誠。則屈而歸者。上下四旁自然消滅。而終無伸而返之理矣。哭踴之數。哀號之節。雖無補於旣死。亦足感回鬼神之誠。而奠獻祭祀之道。尤不可不自致矣。人苟念此則豈可自惰而自弛乎。

人之精神。依血氣而爲生。及其死也。與軀殼而相離。魂升於天。魄降於地。其冥冥漠漠之間。自有洋洋之在。而第與形骸一隔。無酬酢欵接之道。雖家室子孫之親。無以相關。及夫子孫盡誠。祭祀以禮。則於香火肹蠁。焄蒿悽愴之中。必有鬼神來歆之理。而其或聚或散。只在子孫誠與否之間耳。於是祖考神靈旣接。馨香旣格。則與子孫之氣相感。而必有福履之降矣。如其子孫無感接之道。則與祖考相隔。而雖有災殃。不能恤矣。祭祀之禮。雖無論於禍福。而亦不能無此理矣。

狄素與里人號鐵羅漢者。闘於水濱。渰死。保伍方縛素。其弟武襄公靑方年十六。曰。殺羅漢者我也。人皆釋素而縛靑。靑曰。待我救羅漢。庶幾復活。若決死者。縛我未晩也。衆從之。靑默祝曰。我若貴。羅漢當蘇。乃擧屍。出水數斗而活。余謂狄公非徒自信甚大。不忍獨死其兄。以身當之。其孝友不減姜肱。羅漢不死。安知非天所感耶。

柳於於夢寅。自雲歐,蘇以下。不如吾文。今觀其作。似亦未必不爲識者所笑。文人妄自誇許。而譏評他人多類此。是亦士君子自反處。

詩人稱琴桐孫。蓋凡木大抵本實而末虗脆。惟桐反之。試取小枝削。皆堅實而其本皆中虗空。人有父兄不賢而子孫勝者。可比桐孫。差美於犂牛騂角之喩矣。

明太祖立法嚴正。內臣不敢與事。而太宗首壞此制。纔歷二代而振直之禍起。馴至忠賢。國終滅亡。太宗自稱遵守舊典。以矯建文之失。而首更此大節。何哉。嗚呼惜哉。

皇明英宗幼沖嗣位。楊榮東楊,楊士奇西楊等。慮聖體易倦。每朝。止許言事八件。前一日。以副詣閣下閣老。豫以各事處分陳奏。上依所陳傳旨而已。自後列宗所以不遑暇食。以求治平之道。不復其舊而遂爲一代定製。英宗以後。明代更無明主。職此之由。二楊雖是文仁間名臣。而此一事。乃爲亡明戎首。惜哉。

景皇帝能卞徐有貞奸。謂不堪祭酒。能知於肅愍賢。虗心聽納。知人則哲。於帝不愧矣。皇明賢主。惟仁宣以後。景皇亦足稱矣。

何文淵守溫州。廉靜寡慾。一邑大治。爲刑部。卻饋金。好事者爲立卻金舘。及尙書吏部。詭跡始露。立身一敗。無復餘地。前後行事。判若二人。愼終如始蓋難雲。

張浚以苗劉之變。殺明受太子。使高宗絶祀。此一着爲大不忠。其罪不居秦檜下。

儒家爲陽世界。佛氏爲陰世界。老道爲陽陰之間耳。

邵先生天津聞杜鵑。知天下將亂。其眹微矣。佛氏以漢明帝時入中國。其後二百年。當魏晉之際。五胡亂華。拓跋氏遂跨有中原。首尾三百年。拓髮亡而宇文普六茹。代唐李氏。以夷狄之種。而又主天下。縱不可純謂之夷狄。而苟謂之姚,姒,殷,周之適則不可矣。又其後五代之時。沙陀入而不久。契丹氏又盛於北方矣。宋朝文物。駕數代而上之。亦中原一時文明之會也。立國百餘年。完顔旻又起於東北。而中原隨而陸沉矣。蒙古代金而滅於大明之眞人。大明二百七十年。而紅他時入燕京。而中原又歸於夷狄矣。然則佛入中國後千五百年。中國人爲帝者不過五百年。而並唐李氏則僅八百年。神州一片文明地。虜與華人迭相金火矣。然則佛道之入於中國也。其天津之杜鵑乎。漢帝金人之夢。政是叔孫竪牛。而當時不能舍萌贈惡。使其禍至於此烈。嗚呼。吾誰尤哉。尤天乎。尤人乎。

魏,晉之後。老佛懷襄。聖人之學。不絶如綫。兩程,朱子以空言。扶而正之。於是。天下士大夫。皆知有孔氏之學。其後陸,王之徒。又從而亂之。甚至於詆斥先儒。中原諸君子。恰然尊尙之。而正學幾晦矣。噫。三代之後。人亡政熄。陰剝極矣。宋儒之學。譬如冬至一畫之陽。今世之人。政宜扶而護之。長養其氣之不暇。惟彼邪詖之說。起於吾黨之士。豈不惜哉。

人心道心之圖

編輯

 

中排小圈。着一性字。細行以貫之者。示道心之所存所發如是微細。大行橫着之者。示人心之占據危動如是麁大。蓋小圈之外。無非情慾之所窟宅。而浸浸不已則便入於禽獸之全塞。苟使義理之端潛灌積累。則危動麁大者。廓然雲捲。而天下一家。榻外不容他人鼾睡矣。因手畫成圖以自警。

辛未八月二十七日。覺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