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戰友」 真蛀蟲

假「戰友」 真蛀蟲
河北省晉縣河頭公社革命大批判組
1972年4月2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在他不屈不撓的戰鬥的一生中,不僅同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公開的走狗搏鬥,而且不斷地同隱藏在革命隊伍內部的內奸、叛徒和托派匪徒搏鬥。他說:「叭兒之類,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確是口是心非的所謂『戰友』,因為防不勝防。」

魯迅先生把這種「口是心非的所謂『戰友』」,稱之為革命隊伍中的「蛀蟲」。三十多年前,他就告誡我們,要提防這種掛着「戰友」招牌而實則是「拉大旗作虎皮」的騙子。他為革命人民敲響了必須善於識別反革命兩面派的警鐘。

明明是兇惡的敵人,卻偏偏要詭稱「戰友」;明明是強盜,卻偏偏要裝成「同路人」,這是歷來的反革命兩面派慣用的伎倆,也是階級鬥爭的客觀規律。列寧說:「要禁止他們這樣做是不可能的,正如不能禁止一個商號使用任何一種商標、招牌和廣告一樣。」我們不能禁止反革命兩面派耍伎倆,但在階級鬥爭的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識別和揭露他們,把他們的原形暴露在陽光之下。

歷史的發展經常有巧合。提起托洛茨基來,人們都知道,他是作為托派匪徒的鼻祖和革命者難得的反面教員才得以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的。爾後的托派分子,在反革命的手法上、策略上,也常常抄襲他們的鼻祖,雖然有時或許有某些「創造」。當年的托洛茨基,本來是俄國無產階級十月武裝起義的反對者,但在起義勝利以後他卻把自己說成是十月革命的「中心人物」;他本來是列寧的死敵,但卻冒充為列寧的「戰友」。劉少奇一類騙子,也是在「戰友」的幌子後面干着妄圖改變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妄圖在中國復辟資本主義的勾當。托洛茨基用唯心主義歪曲列寧主義,而劉少奇一類騙子拾起托洛茨基牙慧,用唯心論的「天才論」來歪曲、篡改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這種巧合決不是偶然的,這是階級鬥爭的客觀規律在歷史發展中的反映。劉少奇一類騙子就是今天的托洛茨基。兩個托洛茨基,一副反動嘴臉。

對於這種假「戰友」,真蛀蟲,有時確實是「防不勝防」,因此我們要特別提高警惕。但是,只要我們認真看書學習,弄懂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增強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就能揭穿這類伏在大纛蔭下的妖魔鬼怪的真面目。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