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實人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72年1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湖北省應城縣人和公社黨委成員,遵照毛主席關於實事求是的教導,做事光明正大。他們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受到了上級的表揚和群眾的稱讚。

追稿

編輯

一天,陳河區專管畜牧工作的一位同志,來到人和公社了解生豬發展情況。公社負責同志葉恆茂如實告訴他,平均每戶養了二點二八頭豬。這個同志說:「全區五個公社,四個公社都上去了,就等你們一家,好向縣裡報喜哩!還差零點二二頭,能不能再把數字核對一下?」葉恆茂想,我們公社是先進公社,歷次都打頭陣,這回可不能太落後。於是,他就把準備馬上出門採購生豬的數字加上去,這樣就平均每戶二點六頭豬了。這個同志聽了,便要求寫一篇人和公社生豬發展的廣播稿,準備帶回讓區廣播站廣播。

廣播稿交給區里同志帶走了。葉恆茂的心情卻平靜不下來。他問自己:正準備採購的生豬,還不知能不能落實,就作為實數上報了,這對嗎?符合毛主席關於「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的教導嗎?他越想越不對頭,認識到這不是實事求是的作風。於是,他飛快趕上這個同志,說明來由,取回了廣播稿。這個同志很受感動。 現在,人和公社的生豬數早就超過了原來的計劃。

修路

編輯

從區到公社的一條公路怎麼修?在人和公社黨委內引起了爭論。大家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什麼說什麼。有的說:「只有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修一條直線的路才好看。」有的說:「嗯!那樣工程大,占田多,在現有的路基上裁彎截直就行了。」有的說:「我們社是區的點,搞什麼事總得講個形式!把公路修個彎的,象什麼樣子。」 會上,很多同志批判了那種辦事只圖表面的思想。大家說:「路修成直線,要占三十畝地,花一萬五千個工,還要修兩座橋。水泥沒有,還得上面供應。那才不象樣子呢!」

「就原來路基修整一下,既能走人,也能走車,沒有什麼不好的!」

「問題表現在修路上,根子還是在思想上!」

討論會越開越激烈,葉恆茂越聽越激動。他對大家說: 「修路的爭論,反映了我們辦事是搞花架子,還是腳踏實地的問題。我們一定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按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辦事。」大家一致同意,用裁彎截直的辦法修公路。

經過三天勞動,公路就修好了,而且修路、備耕兩不誤,受到了上級表揚。

計劃

編輯

這個公社早稻多是高稈品種,產量不高。可是,矮稈良種又不足。去年初,有人主張用早熟中稻珍珠矮當早稻插。 在落實早稻矮稈化計劃的會議上,這個建議引起了爭論。大家擺出了自己的觀點,不把話憋在肚裡。有人搖搖頭說:「中稻當早稻,違反自然規律,不實事求是!」有的說:「我們上一年插得早的珍珠矮,都復上了秋,並且增產了。只要提前插,照樣能收兩季。這明明是行得通的事,怎麼說不實事求是呢?」有的說:「實事求是並不是畏縮不前。經過努力能辦到的事,一定要辦到,這才是實事求是。」

什麼是實事求是?大家學習毛主席的教導:「『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又聯繫本地一些成功的經驗,很受啟發。大家說,一定要反覆實踐,掌握它的生長規律,力爭收二季稻。於是,落實了插珍珠矮一千二百畝的計劃。

經過一年的努力,二季稻豐收了,單產躍過了「長江」,總產增加了三十萬斤。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人和公社黨委深深嘗到了實事求是的甜頭。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