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格方 金朝

習醫要用直格,乃河間高尚先生劉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問》造化陰陽之理,比嘗語予曰∶傷寒謂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間。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古今亦通謂之傷寒熱病。前三日,太陽、陽明、少陽受之,熱壯於表,汗之則愈;後三日,太陰、少陰、厥陰受之,熱傳於里,下之則痊。六經傳受,自淺至深,皆是熱證,非有陰寒之病。古聖訓陰陽為表里,惟仲景深得其旨,厥後朱肱奉議作《活人書》,尚失仲景本意,將陰陽字釋作寒熱,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中間誤罹橫夭者蓋不少焉,不可不知也。予語守真曰∶先生之論如此,何不辟此說以暴耀當世,以革醫流之弊,反忍而無言何邪?守真曰∶世之所集各異,人情喜溫而惡寒,恐論者不詳,反生疑謗。又曰∶欲編書十卷,尚未能就,故弗克耳。今太原書坊劉生鋟梓以廣其傳,深有益於世。如宵行冥冥,迷不知徑,忽遇明燈巨火,正路昭然。若有執迷而不知信行者,固不足言,而聰明博雅君子,能於此者,原始反終研精覃思,則其所得又何待予之喋喋也。

據金·馬宗素《傷寒醫鑒》作「平城翟公序」

卷上

編輯

十干

編輯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臟腑配合

編輯

甲 膽(手少陽) 乙肝(手厥陰) 東方木也。

丙小腸(手太陽) 丁心(手少陰) 南方火也。

庚大腸(手陽明) 辛肺(手太陰) 西方金也。

壬膀胱(足太陽) 癸腎(足太陰) 北方水也。

戊 胃(足陽明) 己脾(足太陰) 中央土也。

凡先言者為剛、為陽為兄、為腑、主於表;後言者為柔、為陰、為妹、為髒、主於里也。

十二支

編輯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

臟腑經絡配合

編輯

寅三焦(手少陽) 卯大腸(手陽明) 辰小腸(手太陽)

巳包絡(手厥陰) 午 心(手少陰) 未 肺(手太陰)

申 膽(足少陽) 酉 胃(足陽明) 戌膀胱(足太陽)

亥 肝(足厥陰) 子 腎(足少陰) 丑 脾(足太陰)

手足三陰三陽者,十二經絡之名也。

手足經絡配天地四時

編輯

寅卯辰手三陽,天陽春也。巳午未手三陰,天陰夏也。

申酉戌足三陽,地陽秋也。亥子丑足三陰,地陰冬也。

合主表里

編輯

(合音甘,入聲,余不音者並如字)

太陽、少陰合,陽明、太陰合,少陽、厥陰合;足與足合,手與手合。如∶足太陽膀胱水,合足陰腎水。陽為腑屬表,陰為髒屬里。

陰陽臟腑

編輯

肝與膽(厥陰)風木也,心與小腸(少陰)君火暑熱也,包絡及三焦(少陽)相火也(此為陽之臟腑)。脾與胃(太陰)濕土也,肺與大腸(陽明)燥金也,腎與膀胱(太陽)寒水也(此為陰之臟腑)。脾、心、肝、肺、腎兼包絡(一名命門),為六髒。胃、小腸、膽、大腸、膀胱兼三焦,為六腑。

經絡病證

編輯

絡者,正經脈道之旁小絡,如支絡、孫絡之類也,皆營運氣血之脈也,各宗於本經焉。

手太陰肺病,則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咳喘上氣,喘喝,煩心,胸滿, 臂內前廉痛,甚則交兩手而瞀,肩背痛而汗出,虛則氣不能報息,小便數變。

十二經始於肺經,故其序如此。

喝(乙介切, 聲也。)缺盆者,肩前 內陷中也。(音如,從肩至肘,通名曰 ,自手至腕,通名曰臂。)廉(猶畔也。)瞀(音莫,眼黑也,昏也,言氣亂、兩手相交而昏瞀也。)不能報息(俗所云氣少不能接續也。)數(音朔,頻也。)

手陽明大腸病,則齒痛, 腫,虛則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腹中雷鳴,氣常沖胸,喘,不能久立、肩前 痛,大指次指不能為用。(音拙,面秀骨,目下起骨也。)鼽(音求,清涕也。)衄(音濃,入聲,鼻出血也。)不能為用(言屈伸不能如意也。)

足陽明胃經病,則灑灑振寒,善伸,數欠,或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向腹脹,罵詈不避親疏,氣盛則身前皆熱,消谷善飢,尿色黃。氣虛則身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腹脹滿實,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狂瘧溫 汗出,鼽衄,口,唇胗,頸腫,喉痹,腹水腫脹,膝臏腫痛,循胸旁,過乳、沖、股、伏兔、 外廉、足 上皆痛,中指不能動。

振(動搖也。)善伸(自然能也。)數欠(頻呵欠也。)心欲動(不寧也。)閉戶(為惡人,兼多驚。)賁(音奔,勇猛也。)向(向同,熱聚也。)栗(戰憚也。)支(持也。固也。) (亂也。)臏(音牝,膝骨也。)股(腿髀肉。)伏兔(膝上起肉也。) (戶當切,乃脛骨也。)跗(音夫,足面動脈也。)

足太陰脾經病,則舌本強,食則嘔,腹脹,溏、泄,瘕,水閉,飲發中滿,食減,善噫,身體皆重,得後與氣,快然而衰。甚則肌肉痿,足不收,行善契,腳下痛,四肢不舉,大小便不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泄,水閉,黃膽,不能臥,股膝內腫厥,大指不用。

本(舌根也。)強(去聲,不和柔也。)溏(大便稀薄。)瘕(音假,肚中結病也。)水閉(言水不宣通也。)噫(衣介切,轉氣也。)後與氣(言下氣也。)痿(於為切,痹病也。)契(合也,行則不覺腳相揩也。)飧(音孫,食也。)厥(其也,不能運用也。)

手少陰心經病,則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甚則嗌干,心痛,渴而欲飲,身熱膚痛,煩心譫妄。虛則善悲,時眩仆,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目黃,脅痛, 後廉痛,掌中熱。

譫(音占,亂言也。)妄(見虛妄而言也。)眩(玄去聲,眩暈昏亂也。)仆(音付,卒然而倒也。)

手太陽小腸經病,則嗌干,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 似折。虛則少腹控卵,引腰脅上衝心痛。耳聾,目黃,頰、頷腫,肩、 、肘、臂外廉痛。

嗌(音亦,氣系也。)少腹(臍下兩旁也。)控(引也。)卵(陰丸也。)

足太陽膀胱經病,則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結, 如裂。虛則痔,盛則瘧、狂、巔疾,頸項、囟頂、腦戶中痛,目黃淚出,項、背、腰、脊、尻後、 、腳皆痛,小趾不為用。

沖頭痛(腦後橫衝眉間痛也。) (曲腳後也,結括也。) (市兗切,一名 ,俗所謂腿肚也。)巔(頂也。)尻(居刀切,後陰後分合處也,大而言之睢也。)

足少陰腎經病,則飢不欲食,面黑如漆,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 如無所見,心懸如飢,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腰股痛發, 、 促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意不樂,大便難,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而痛,心煩而痛,黃膽,腸 ,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臥不安,足下熱而痛。

喝(乙介切。) (音荒。)濡(溏泄也。)寒瘍(俗言凍瘡。)不便(不利便也。)煩冤(心悶亂不寧。)痿(痹弱。)清厥(手足清冷而厥逆也。)痿厥(欲臥而不安也。)腸 (下利也。)

手厥陰心胞絡病,則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虛則煩心,心痛,掌中熱。

澹澹(水搖動貌。)

手少陽三焦病,則耳聾,渾渾 。虛則目銳 痛,耳後、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能為用。(足少陽膽經原缺)

足厥陰肝經病,則腰不可俯仰。丈夫 疝,婦人少腹腫,兩脅下痛引少腹。甚則嗌干,面塵,善怒,忽忽眩痛,巔疾,目赤腫痛,耳聾,頰痛。虛則目如無所見、無所聞,善恐如人慾捕之,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尿,癃閉。

腋下曰脅,脅下骨為肋,脅肋之下曰 (音區。)面塵(面如浮塵。)忽忽(昏亂也。)眩(頭目眩暈也。)洞(疾流也。)狐疝(言狐者,疝氣之變化,隱見、往來不可測,如狐也。)遺尿、癃閉(小便癃閉而病疲憊也。)

內外八邪

編輯

外有風寒暑濕,內有饑飽勞逸。勞逸,非奔逸之逸,乃逸豫怠惰而生病也,與勞相反。故經曰∶勞者溫之,逸者行之。使氣血營運也。西山記曰∶久勞則安閒以保其極力之處,久逸則導引以宣其積滯之氣。或作役者誤也。

內外病生四類

編輯

一者,因氣變動而內成積聚、 瘕、癲狂、驚癇之類也。(音貞,堅積。)瘕(音假,血氣聚也。)多喜曰癲。多怒曰狂。

二者,因氣變動而外成癰腫、瘡瘍、痂疥、疽痔、掉眩、浮腫、目赤、 胗、 腫、痛癢之類也。不因一時所傷而病,乃久以漸積臟腑變動興衰而病者,是曰因氣變動也;臟腑和平,卒然而即成病者,是曰不因氣之變動也。淺而大曰癰,深而惡曰疽。掉,動搖也。 (音漂,赤丹留毒,火 也。)

三者,不因氣之變動而病生於內,則留飲、僻食、饑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想慕、憂結之類也。僻(邪也。)霍亂(上吐而下瀉也。)

四者,不因氣之變動,而病生於外,則瘴氣、鬼魅、蟲蛇、蠱毒、蜚屍、鬼擊、沖薄、墜墮、斫射、刺割、捶撲、打探、HT 拉、觸抹、風、寒、暑、濕之類也。蜚(去聲,獸也。通言獸所傷人。)

九氣

編輯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炅(音桂,熱也,舊音耿,非。)人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也。人喜則氣和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緩猶和也,故令人氣散也。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令人氣消也。恐則氣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也。寒則腠理閉而氣不行,故氣收也。炅者,熱也,熱則腠理開,而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也。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也。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也。越,散越也。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也。結者,滯而不通也。

五邪

編輯

母乘子曰虛邪(乘,勝也,克也),如心火熱,乘脾土也。

子乘母曰實邪,如肺金燥,乘脾土也。

妻乘夫曰微邪,如腎水寒,乘脾土也。

夫乘妻曰賊邪,如肝木風,乘脾土也。

自病曰正邪,如脾土自病濕也。

五臟腑同法(各以類推)。

五邪微甚

編輯

微、實、正、虛、賊,從微至甚也。

此亦大略之言,細而推之,各有微甚。

十干夫婦配合成五運

編輯

甲己合為「土運」甲剛木,克己柔土,為夫婦成土運。

乙庚合為「金運」乙柔木,嫁庚剛金。

丁壬合為「木運」丁陰火,配壬陽水。

丙辛合為「水運」丙陽火,娶辛柔金。

戊癸合為「火運」戊陽土,娶癸陰水。

五運太過不及

編輯

陽剛夫為太過;陰柔妻為不及。

此其略也。凡六十四年而周甲子,其中有歲運同司天曰天府,同歲支曰歲會,孟年同曰支德符,歲運同司地,剛為同天符,柔為同歲會。凡此二十九歲,太過司天克之曰天刑,及年前大寒交氣日,反時程與運程為夫婦曰程德符,皆非太過、不及,乃年運之氣也。申、子、辰年寅初交;巳、酉、丑年巳初交;寅、午、戌年申初交;亥、卯、未年亥初交氣也。

十二支應六氣三陰三陽

編輯

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

子午少陰「君火」(暑)丑未太陰「濕土」

寅申少陽「相火」(主大熱)卯酉陽明「燥金」

辰戌太陽「寒水」巳亥厥陰「風木」

六氣有餘不足

編輯

孟少,仲平,季多也。

《內經》以寅、申、巳、亥四孟為一陰一陽也,子、午、卯、酉四仲為一陰一陽也,辰、戌、丑、未為三陰三陽也。然陽為先,故主虛無變化,輕微而少;陰為後,故形體安靜,重濁而多也。故風火動亂至陽為先,居孟,未甚為少;寒濕肅靜至陰為後,居季,已甚而為多,燥熱各得乎中,故居仲而平也。注曰∶氣有多少,是言六氣;形有旺衰,言五運也。

六氣

編輯

寒、暑、燥、濕、風、火。

五運應五臟主病

編輯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寒收引皆屬腎水。

諸氣 郁病痿皆屬肺金。(悶亂也。)郁(結滯、壅塞也。)

六氣為病

編輯

諸暴強直,支痛耍戾,里急,筋縮,皆屬於風(乃厥陰風木,肝膽之氣也)。

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大鼓之如鼓有聲,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 血汗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乃真心、小腸之氣也)。

注(泄也。下迫後痛,里急痛也。)結核(言肌肉結硬如果中核也。)溢(上出。)泄(下出。) (音慢,血汗也。)衄(音肉,鼻出血也。)

諸痙強直,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 腫,肉如泥而按不復起,皆屬於濕也(太陰濕土,乃脾與胃之氣也)。

痙(其井切,似風狂病也,一名曰 尺至切)。積飲(水蓄不散也。)痞(否),腸胃氣液血脈否閉,不能營運,謂之痞也。水谷傳化阻隔失常,則曰膈 (音附)。

諸熱瞀螈,筋惕悸動,搐搦螈 ,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腫疼酸,氣逆衝上,禁栗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螈,暴病暴死,皆主於火也(手少陽相火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

螈(尺至切)。喑(音)。 (啞)。狂(躁亂發狂也)。禁栗(寒戰如喪心神之守)。嚏(音帝。)(音縱,兒病也)。螈(音契,小兒病也)。

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肺與大腸之氣。)

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 瘕 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青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論脈

編輯

三部九候

編輯

夫三部者,寸、關、尺也。寸,應天為上部;關,應人為中部、尺,應地為下部。九候者,各浮於天,沉於地,中為人也。

脈位輕重

編輯

高骨旁動脈為關。

中指正按高骨之端是也。俗不明其正理,但以應於下指而差,高骨於頭、中指之間,如此則三指各差在本位之後半部耳。或以頭指正在高骨,或更在高骨之後者,此不通脈之正理也。便使心精瞭然,既下指失其本位,則亦無以知為何病也。

關前至魚際為寸,是名陽位。

一名寸口,正在東關前、堂骨後,赤白肥肉際宛中,骨縫陷中,可容一豆者是,乃名魚際者也。

關後為尺,是名陰位。

關後至本經於太陰所入為合,在肘內大約紋動處是名尺澤,長一尺,故名尺也。陰陽兩者之間則名關,三部長三寸,以應三才。凡男左、女右,以中指與大指相接如關,度中指上仄中節兩橫紋之際為一寸。凡取穴以此為則,而脈位之尺寸亦應此也。凡寸脈主自心胸上至頭也;而關脈主中,心胃至臍也;尺脈主下,臍以至足也。

左寸主心及小腸(君火)。左關主肝膽(風木)。左尺主腎、膀胱(寒水)。右寸主肺、大腸(燥金)。右關主脾、胃(濕土)。右尺主命門、三焦(相火)。

所以然者,左手為陽,陽為君,面南布政,而陽始於子水;以一歲六氣正位分之,則應於亥正至丑終氣衰也。水之位主於左尺之脈,脈從尺入寸,故水生風木於左關,應丑至卯初之氣也。木生君火於左寸,陽道已成,故為君火,猶干始於子而終於巳也,自卯正至巳,二之氣也。君上而臣下,陽進而升,陰退而降,故右手為陰,始於午火,火面北而受氣,自巳至未正,三之氣也。三焦為正火,主右尺之脈,相火生濕土於右關,正未以至酉,四之氣也。濕土生金於右寸,應酉至亥,五之氣也。又主左尺水,周而復始也。及夫男左、女右為夫婦,故左寸君火克右寸之金;左關木克右關之土,左尺水克右尺之火。及夫命門者右腎也,屬火不屬水,乃手厥陰心包絡之髒。舉世皆言心包絡之髒有名而無形,由不明理也。夫三焦乃水谷傳化之道路,自口至胃上口為上焦,下至胃下二腸分處為中焦,下至傳化出處為下焦,通曰三焦。今俗妄言無形狀而空有名者誤也。且如人從頭數至足,皆不謂之人,則亦安可言人無形狀耶。全身而言之,固名人也,且血脈盡皆環貫臟腑,營運周身,如果無命、三焦之形體,則何得氣血營運之道路耶。各浮於腑而沉於髒,中而和緩者胸也。

脈在肌肉以上曰浮,在肌肉之下曰沉。或以肺養皮毛,心養血脈,脾養肌肉,肝養筋膜,腎養骨髓,以此浮沉而分五臟之脈者,言脈位則可,為用則有失治病之道也。

脈息遲速

編輯

呼為陽以應天,脈再動以應春夏;吸為陰以應地,脈再動以應冬秋。

氣出為呼,入為吸。再,兩次也。動,至也。

或閏以太息而又一動者,以應長夏脾土,故一息四至、五至皆為和平。

太息,言呼吸或有長者也。長夏,六月也。和平,言為平人不病之脈。

謂一歲四時俱備也。五至以上曰數,不滿四至曰遲。數過備者死,不及一至者亦死。

數為熱,遲為寒。過備,八至之上也。是以平人之息,合病患之脈也。

故經曰∶常以不病調病患。由是小兒八至為和平,十至有熱,六至為病寒也。自六歲以下,通曰以此三歲之法。人小則脈如數,長短亦然。

七表

編輯

浮、芤、滑、實、弦、緊、洪,此名七表,為陽。少陽之數為七。

浮脈者,輕手乃得,重按之不見。脈見諸陽為表熱,諸陰為表寒。

脈動於肌肉之上也,浮,屬陽,為病在表,一名腑病。或傷風自汗,脈浮為表熱,遲緩之陰者,表寒。

芤脈者,浮大而軟,按之中央虛,兩邊實也。

芤主熱甚失血,寸芤則吐血,微則衄,甚則俱出。關芤則胸癰下血。尺芤則大便血,微則小便血,甚則俱下。

滑脈者,不澀也,多與實、數相兼,則為病熱。或亡液、血衰,雖熱而反澀也;或滑兼遲,則為病寒;平而滑者,腎之本脈。

實脈大而長,浮沉皆得而數,陽熱也。

弦脈者,軟虛而滑,端直而長也。弦主於風,或如琴弦,或如張弓者,弦之太過也。

緊者不緩也,或如轉索,或如切繩者,緊之太過也。

緊脈主痛,多與實、數相兼,則為熱痛;或短、緊、微、細,陰脈相兼者,寒痛也。

洪脈者,極大而數。舉、按者,指實熱之極甚者也。

八里

編輯

八里為陰(象易少陰之數八),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也。

微脈者,若有若無,極細而軟也,多兼於遲,主於陰寒。然或熱甚汗泄、吐、利,氣而損虛者;或陽厥極深者,或陽極將死,脈欲絕者;脈亦有微、沉、緩、澀、遲、伏、濡、弱諸陰脈見也。不寒便言為寒,須以標本明之。

先病為本,根本也;後病為標,梢末。又為病之氣為本,受病之臟腑經絡為標。世俗至此更不明其陽極熱證,但以執其陰脈為寒,內外急救于于陽,則殘陰暴絕,而反致死亡者不少也。且察色、聽聲、問證、切脈為神、聖、功、巧,別病之四法,而脈最為下,則安可執巧之一法,而去其神、聖、功之三法耶!及夫八里之脈,皆有此義,以微脈居先,故於此總而言之也。

沉脈輕手不見,重切之乃得,動在肌肉之下,其位屬陰,為病在里。一名髒病,或蓄於胸及膀胱者,雖為腑病,其脈亦沉,則皆宜下之。由十二臟腑俱在里,而經絡皆在表也。大抵但以浮為表,沉為里。然雖髒為陰主里,腑為陽主表,其於病脈之浮、沉有所不拘也。故太陰脾臟之病腹滿而脈浮者,桂枝攻於表也。夫脈沉數為里熱,沉遲為里寒。余脈皆仿此。或里熱吐、利,氣液虛損,或陽厥極深,或熱極將死者,亦皆見諸陰脈沉,切宜審之,不可妄以施治。

緩脈者,縱緩而不急,似遲而小疾。緩而遲為寒,緩大長為熱。

當傷風自汗,或自汗過多,亦為遲緩,熱更甚也。

澀脈者,澀而不滑也。或如刀刮竹,或澀而止住者,澀之太過,主液血衰。

由汗、泄、吐、利,或血溢、血泄,或熱盛耗液而成燥也。一曰澀主心痛,血少故也,以心養血。

遲脈者,一息四至以下也。遲為病寒,然熱盛自汗,吐利過極,則亦為遲也。

氣液損虛,故脈遲而不能數。

伏脈者,脈附於骨,沉之甚也。伏主水蓄於內,積飲不散也。伏位屬陰,在里深也。病之寒熱,以隨陰陽別之。

附,切近也。水蓄於內,一名留飲。

濡脈者,按之似無,舉之無力也,有似微弱,多兼於遲,主於極冷。然熱泄後,或熱極將死者,脈亦濡弱,須以外證標本參之。

弱脈者,軟虛而無力也。弱之虛冷,必兼微與遲也。然而傷風、中暑,熱甚而自汗大出,則易緩弱而遲也。

四時平脈

編輯

春弦 夏洪(一曰數一曰鈎) 秋毛(一曰潘一曰浮) 冬石(一曰沉)

六步主位平脈

編輯

初之氣∶自大寒日至春分,厥陰風木之陽用事,而氣微。

故曰冬至後日甲子少陽主,然冬至甲子斯無常准,以大約分之∶一月如在冬後,即大寒交初氣之分也。一歲六周甲子,以應六氣。下皆仿此。(一氣正月、二月也)

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時物及風木之象也。

二之氣∶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位,陽氣清正在兩陽合明之間,故又雲陽明主。

脈弦也。

三之氣∶小滿日至大暑,少陽相火之位,陽氣萬物皆盛,故亦云太陽主。

脈洪大而長,天氣萬物人脈與造化同。

四之氣∶大暑日至秋分,太陰濕土之位,天氣尚盛,而夏後陰已用事,故又雲太陰主。此三陰三陽與六氣標本之陰陽異矣。

脈緩大而長。

或雲緊大而長者,傳寫之誤也。濕土主緩大而長,燥金主緊細而短澀,以萬物乾濕明可見焉。時濕土盛,膚腠開通,汗液時泄,故脈雖大長而力緩,不能緊也。至秋後氣衰,寒涼乍閉,故雖微細而力緊也。

五之氣∶秋分日以至小雪,陽明燥金之位,氣衰陰盛,故又雲少陰主也。

脈緊細而微。

終之氣(一曰六之氣)∶小雪日以至大寒,太陽寒水之位,陰極而終盡,天氣之所收隱,故曰厥陰主。厥者盡也。

脈沉短以敦(敦,濃也)。

萬物收藏在內,寒氣閉塞而膚腠氣液不能散越,故脈沉短而反有力,敦濃而如石也。

凡四時六位平脈大退,則時氣有餘而為病。

如春弦太過則風為病。

不及者氣衰而為病。

四時脈微見為平,此言過微也,如秋脈微而兼夏脈之類也。

反見他脈者,他氣有餘而來為病也。

遲為寒,而數為熱之類也。

結促代

編輯

結脈者,遲緩而時一止,為陰也,主陰盛發躁煩滿,或陽厥極深,以至身冷,脈微欲絕,而緩弱時一止者,亦胸煩躁,此止為熱極而非寒也,皆須以標本明之。

促脈者,陽也,數而時一止也,主聚積、氣痞,憂思所成;亦或熱劇失下,則令脈促。下之則平也。

代脈者,主緩弱而無力不能動,因而復動,病必危而死。

趺陽脈

編輯

趺陽脈者,胃土之脈也。趺陽脈遲而緩者,胃氣如經也。

動在足趺陽之經,故曰趺陽。一曰沖陽者,陽明所過之原。過者,沖也。

如經,如本經之常脈。

滑為胃實,緊為脾強。浮而滑者,浮為胃虛,滑則為噦。浮而鼻中燥者,必衄也。沉為胃實(上本下故也),數為消谷(胃熱故也),緊則難治。蓋四時五臟皆以胃氣為本,緊燥盛而土濕氣衰,故曰難治。浮而大者,氣實血虛也(氣為陽、血為陰故也)。浮而澀者,胃虛下利也(去液故澀)。伏而澀者,伏則吐逆,水谷不化(內濕故也),澀則氣不下食,脈不出則身冷膚硬。

太溪脈

編輯

太溪者,腎水之脈也,動於左足內踝下後、跟骨下陷中,足少陰腎水之胃,故曰大浮也。太溪脈,則腎氣如經也,弱則微煩,澀則厥逆(微厥也)。

死生脈候

編輯

陽病熱證不退,反見陰脈者死(脈近於絕故也);汗後熱退而見陰脈者愈。陰陽證脈平愈。傷寒咳逆上氣,脈散者死(形損故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入,形體不仁(不仁者不和也),乍靜乍動,命絕也;汗出發潤,喘不休者,肺先絕也;陽反獨留,體如煙熏,直視搖頭,心先絕也。唇吻(音穩)反青,四肢 習者,肝絕也( ,丑入切,汗出也。習,水流不絕,此言汗不止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脾先絕也(柔,虛也)。溲便遺失,狂言直視者,腎先絕也(溲,小便。便,大便)。寸口脈陰陽俱緊盛(寸口即氣口,此言三部,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大汗出,不解者死;身熱喘粗,見陽脈而躁者死(汗不勝病也)。汗後微熱不解者,病不可便言死也,脈如轉索者當日死,譫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欲作大汗故也(俗作好汗);脈暴出者死,陰衰欲絕,而陽暴獨勝則脈暴出,少間陰氣先絕,則陽氣後竭而死矣;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死證多矣,以致危極則無越此矣)。

卷中\傷寒總評

編輯

傷寒六經傳受

編輯

經言∶寒傷形,寒傷皮毛,寒傷血,寒傷榮。然寒主閉藏而腠理閉密,陽氣拂郁不能通暢,怫然內作,故身熱燥而無汗。故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又曰∶夫熱病皆傷寒之類也。《內經》既直言熱病者,言一身為病之熱氣也;以至仲景直言傷寒者,言外傷之寒邪也,以分風、寒、暑、濕之所傷,主療不同,故只言傷寒,而不通言熱病也。其寒邪為害至大,故一切內外所傷,俱為受汗之熱病者,通謂之傷寒也。一名大病者,皆以為害之大也。又春曰溫病,夏曰熱病,秋曰濕病,冬曰傷寒。傷寒者是隨四時天氣春溫、夏熱、秋濕、冬寒為名,以明四時病之微甚,及主療消息,稍有不等,大而言之則一也,非為外傷及內病有此異耳。或雲冬伏寒邪於肌膚骨肉之間,至於春變為溫病,夏變為熱病,秋變為濕病,冬變為正傷寒病者,及名冒其寒而內生拂熱,熱微而不即病者,以至將來陽熱變動,或又感之而成熱病,非謂伏其寒氣而反變寒為熱也。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亦其義也。亦有一時冒寒而便為熱病者,或感四時不正乖戾之氣,或隨氣運興衰變動,或內外諸邪所傷,或因他病變成,或因他人傳染皆能成之,但以分門隨證治之耳。經言此六經傳受,乃外傷於寒而為熱病之大略,主療之要法也。大法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此足太陽膀胱之經也,故與經言五日足少陰腎水為其表里。或言為手太陽者,誤也。此六經之證也,或以此直雲傷寒不傳手經者,亦誤也。豈不詳熱論雲五臟六腑皆受病,又刺熱篇皆言五臟熱病。但以熱病多於足經,而其病甚少於手經,而其病微,且與足經微為兼證,汗下之治,但分表里,故不單言手經,而但寄於足經而已。若針刺,則本經補瀉,各分五臟手足之經矣。

二日陽明受之,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眠也。

三日少陽受之,故胸脅痛而耳聾。

四日太陰受之,故腹滿而咽干。

五日少陰受之,故目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則煩滿囊縮。

或言傳手厥陰包絡相火,則水火既濟而愈;傳足厥陰肝經,則土敗木賊而當死者,妄說也。此經言足厥陰肝經之證也。

大法曰∶前三日三陽病,在表,故宜汗之。

汗泄熱退身涼而愈。

後三日三陰病,在里,故宜下之。

下,退里熱,則怫熱宣通,汗出氣和而愈也。亦有內熱下盡,無汗氣和而愈者也。或曰前三日寒在表者,誤也。此皆熱證也。

或未愈者,再經衰之,七日太陽病衰(自此以下皆言病自衰減),頭項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能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身熱少愈,腹滿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以言腹不復滿),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言大病熱氣散去),病則瘳(音抽,愈也)矣。

此亦大略言之耳,傷寒受不必拘此,但以明其諸證而如法治療耳。

里外傷

編輯

如得病脈便沉,而里病表和者,內傷也;脈浮而表病里和者,外傷也。

病在身體四肢為表病,病在胸腹之內為里病。

表里證

編輯

身熱為熱在表。

言皮膚壯熱而反憎寒,非謂自發熱燥也。

引飲(煩渴)或小便黃赤為熱在里。身熱、飲水或小便黃赤,為表里皆有熱。身涼不渴,小便清白,則表里皆無熱。

不言為寒者,蓋表里熱微,則亦有身表不熱而里亦不渴故也。

渾身疼痛拘急,表熱惡寒而脈浮者,皆為熱在表也。引飲、譫妄、腹滿實痛,發熱而脈沉者,皆為熱在里也。胸脅痞痛或嘔,而寒熱往來,脈在肌肉,不浮不沉,則邪熱半在表、半在里也。

夫邪熱在表而淺,邪微而畏正,故病熱而反憎寒也。寒則腠理益閉而怫熱益加故也。邪熱在里而深,邪甚則不畏於正,物盛其極,故不惡寒而反自惡熱也。半在表、半在里,進退無常,則寒熱往來也。寒多,為表多,脈稍浮,熱多,為里多,脈稍沉也。諸病寒熱並同,惟瘧疾反此。由表之正氣與邪熱並之於里,表氣虛而里熱實,亢則害,承乃制,故里之火熱極甚,而反兼寒水之化制之,故病熱極而反寒戰也。臨汗而戰及諸戰皆然,寒戰為里熱表虛故也,飲水而脈微不見也。里之正氣與邪氣並出於表,則表熱里虛,是以煩熱汗出而脈浮也。經以熱並於里之陰分,則為陰勝而發寒;熱並於表之陽分,則為陽勝而發熱也。俗未知其為表里之陰陽,而妄為寒熱之陰陽,故皆失《內經》之本旨也。夫傷寒之寒熱者,惡寒為表熱里和,故脈浮;發熱為里,表氣不虛,故發熱而脈沉實也。氣並、不並,故寒熱相反而有微甚也,熱並則甚,不並則微也。

主療

編輯

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

反下之,則蓄熱內余而成結胸。或為虛痞、懊 、喘滿、腹痛、下利不止、發黃、驚狂、斑出,諸熱變證,危而死矣。

里證當下而不可汗。

反汗之,則熱甚發黃、驚狂、斑出、譫妄而喘、悶亂,危極而死矣。

半在表、半在里,則宜和解。

相和通解表里也。

不可發汗、吐、下,妄治之則有前諸證。

在上則涌(音涌,吐也)之。

言病在膈上,如胸滿而嘔或眩,脈關前緊甚者,宜瓜蒂散吐之。

在下者瀉之。

言蓄熱下焦,則承氣、抵當之類瀉之,皆隨病所在攻之。

傷寒無汗,表病里和,則麻黃湯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

身熱、惡寒、無汗,脈浮緊而數。

表不解,半入於里,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主之,或天水、涼膈二藥各一服,協議服之尤佳。表里之熱勢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

表雖未罷而里證已甚,若不下之,則表熱更入於里,而里熱危極,宜以大柴胡、大承氣下之,雙除表里之熱,則免使但下里熱,而下後表熱乘虛又入於里,而生結胸及痞諸病之類也。

表熱多,里熱少,天水一、涼膈半,以和解也。

煎涼膈半服,調天水一服。上下同法。

里熱多、表熱少,未可下之者,涼膈一、天水半調之。勢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表證罷,但有里證者,熱傳於里也,調胃承氣湯下之,但除里熱也。凡此諸可下之(言大柴胡、三承氣諸下證),通宜三乙承氣下之,善能開發峻效,而使之無表熱入里而成結胸及痞之眾病也。

發汗不解,下證前後別無異證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便無熱甚危極也。除此之外,遠勝小柴胡湯,兩感仿此而已。

但隨表里微甚而以調之。兩感謂一日太陽與少陰兩證俱見,二日陽明與太陰、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前六經之證是也。

傷風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湯解肌。

無汗為傷寒,不可服桂枝湯。

有汗為傷風,不可服麻黃湯。

半在表、半在里(脈在肌肉而半入於里),白虎湯和解之。病在里,脈當沉也,大承氣湯下之。一法無問風寒暑濕,有汗無汗,但有可下諸證,或表里兩證俱不見,而病日深,但目睛不了了者(昏昧不精明),或腹滿實痛者,或煩渴、或譫妄、或狂躁、喘滿者,或蓄熱極深而將死者,通宜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乙承氣湯下之尤良。傷寒,大發汗,汗出不解,反無汗,脈尚浮者,蒼朮白虎湯再解之。

或中暑、大汗自出、脈虛弱、頭痛、口乾、倦怠、煩躁、或時惡寒、或畏日氣、無問表里,通宜白虎湯;或里熱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乙承氣湯尤妙。傷寒表熱極甚,身疼、頭疼不可忍,或眩,或嘔,里有微熱,不可發汗、吐下,擬以小柴胡、天水、涼膈之類和解,恐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

表熱勢甚,而里已有熱,發表未開,則陽熱暴甚,故不宜汗之。表熱勢甚,若吐下之,則表之熱大乘虛而入,反成結胸等證,則危極也。

或大下後,或再三下後,熱勢尚甚而不能退,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之則熱極而死,寒溫諸藥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或濕熱內余,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濕熱利不止而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或諸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黃連解毒湯以解之也。

或里熱極甚,而恐承氣不能退者;或以下後而熱不退者;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拂郁,不能營運於身表、四肢,以致通身清(一作青)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赤睛疼,昏眩恍惚,咽干或痛, 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煩冤悶亂,喘急鄭聲。

郁,郁滯不通。鄭,音聲,連濁邪惡而不清雅也,此乃熱勢過極而語音濁亂,不能清利也。俗反妄傳以為寒極陰毒,誤之甚矣。

脈須疾數,以其極熱蓄甚,而脈道不利及致脈沉細而欲絕。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謂傳為寒極陰毒者;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便有此證候者。

夫辨傷寒陰陽之異證者,是以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里而髒病為陰也。俗乃妄言寒熱陰陽之異證者,誤之久矣。且《素問》傷寒直雲熱病,誠非寒也。其三篇名曰熱論、刺熱篇、評熱病篇,及逐篇明言為熱,竟無寒理。兼《素問》及《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明為熱病,誠非寒也。寒病固有,夫非汗病之謂也。且造化為汗液之氣者,乃陽熱之氣所為,非陰寒之所能也。以觀萬物熱極而出液,明可知矣。經曰∶夫熱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熱病。

然既身內有陰寒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也。況病法曰∶身熱為熱在表,飲水為熱在里。其傷寒汗病,本末身涼不渴,小便不黃,脈不數者,未之有也。雖仲景有四逆、姜、附之類熱藥,是以治其本。

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未入於里,而寒下,利不止;及或表熱里寒而自利者,急以四逆湯攻里,利止里和,急以解於表也。故仲景四逆湯證後,復有承氣下熱之說也。由是觀之,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其有寒,無疑也。經言三陰證者,為邪熱在髒、在里,以髒與里為陰也,宜下熱者也。夫傷寒陰陽之別者,但非表熱,當汗,而下之則死;里熱當下,而汗之亦死。故仲景曰∶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實即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短者,懵然不知病源,為始乃誤,使病者殞沒。然則止謂邪熱在表則汗之,邪熱在里則下之,熱在上則吐之,熱在下則泄之,邪熱半在表半在里則和解之,豈分寒熱陰陽之虛實,與陰陽汗病之證耶。況朱奉議自言陰毒脈疾至七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數者,陰毒已深也。夫既雲疾至八至以上,疾不可數者,正是陽熱極深之脈也,豈是陰寒歟?凡世俗所謂陰毒諸證,以《素問》造化驗之,皆陽熱亢極之證,但蓄熱極深在內,而身表有似陰寒也。經雲∶亢則害,承乃制。言五行之道,實甚過極則反似克其己者,是為兼化。如萬物熱極反出水液;以火煉金,熱極反似水。是以火極而似水之化也,五行皆然。故肝熱甚則出淚,心熱甚則出汗,脾熱甚則出涎,肺熱甚則出涕,腎熱甚則出唾。

今傷寒為作汗之病氣者,乃陽極怫鬱而否極復泰,即熱氣蒸蒸而為汗出也。如天時陽熱亢旱,否極而泰,則復為雨也。故欲雨,則乃鬱熱,晴霽則天反涼。人涼則病癒,熱在病在。故病寒者自是寒病,非此汗病之氣也。雖寒屬陰水,而天地陰陽氣液相生之道,則寒之化,不能更生陰水也。故古聖曰∶陽中生陰,陰中生陽;氣中生液,液中生氣。又曰∶積液生氣,積氣生液。又經曰∶氣和而生猶液,然氣為陽物,故萬物之水液,皆生於陽熱之氣,如天氣陽熱極甚則萬物濕潤,而冬寒萬物乾燥。由是言之,既為作汗之病氣,本熱非寒明矣。故經又曰∶凡傷寒而成溫病者,先夏至日為溫病,後夏至日為暑病。暑與其汗皆出止。言邪熱隨汗皆出盡而愈也。又經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負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此皆動亂勞苦而致陽熱以為汗出,豈可反言作汗之病以為陰寒耶。今之俗醫,不明陰陽變化之道,而妄取陽主於生,陰主於死,而欲養於陽熱者,殊不知此言自生之後,以顯為陽,陽中生陰,故生者死之道也。既死之後,以隱為陰,陰中生陽,故死者生之道也。此古人之論道,乃死生、有無、動靜、隱顯之陰陽,非言寒熱之陰陽也。俗又妄言仙經雲純陽升而為仙,純陽死而為鬼,因以養陽熱者,亦不知此以陽主虛無而言神為陽,陰主形體而言形為陰。言善養生者,調順陽陰,煉就陽神超升,棄其陰體,即純陽之神乃為仙也;

不明道者,寒熱不調,以致陰陽勝負,耗絕陽神,惟存陰殼,則遊魂冥冥,非鬼何哉。此則修養家言形神之陰陽,而非醫家寒熱之陰陽也。俗又妄謂周易以陽為尊、為美、為善、為剛、為清、為正,而陰邪反之。因以但欲養於陽熱者,此又不知易象言陰陽體用之道以為教,非言一身寒熱之陰陽也。故陽健唱命而陰順和之,陰順和之則陰陽和平而同歸善道,非以干陽特為熱也。且夫子云∶干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然則干之純陽。豈謂熱耶?此亦非特取寒冰為陽,是取寒冰之勁健、整肅、清剛為干健之象耳。夫寒熱之卦,坎為中男,乃少陽之卦,即寒冰也;離為中女,乃少陰之卦,即火熱也。坎離水火為夫婦,而易以陽剛坎水寒者為夫,而陰柔離火熱者為婦,亦非以熱為陽剛,而寒為陰柔也。故易言陰陽者,但以明其物象,而非《素問》論病寒熱陰陽之氣也。設雲干為寒者,本非取干陽為寒,但取寒之勁栗清整,像干之道也。俗又妄言人生則身溫,而死則身冷,及病雖身熱未至於死,將死者必熱反變寒而後死也。因雲陽則生,陰則死。以此專欲養於陽熱,殊不知一身之內,寒、暑、燥、濕、風、火,六氣渾而為一,雨停則和平,一興一衰,病以生也。夫和平之常者,溫涼得所適當,其陽和之氣,如俗雲人體溫和是也。然冬寒而人腠理閉密,則身當溫和;夏熱則腠理開通,而多汗出,則身當微涼;相反者病,過與不及亦病。其中臟腑陰分以為根本,則固守陽和之氣,但當溫和乃為和平。唯臟腑之氣,各隨五行休囚旺相死之時位,而微有虛實不一也,此之虛實乃自然之道,而不為病者。然冬腎水陰至而寒,復以天氣寒則腠理閉密,而陽氣收藏固守於內,則適當其平,而以能內外之寒。夏心火陽旺而熱,復以天氣熱則膚腠開泄,而陽熱散越於外,適當其平,而以能內外之熱。萬物皆然。此陰陽否泰大道造化之理,蓋莫大乎此也。然雖秋冬痞閉,此以其肺腎陰王而得其所,故康強省病,而病亦輕微也;春夏開泰,以其肝心陽王,故 (音區)弱多病,而病熱怫鬱,則陽氣散越,故病甚而多死亡。及夫地理方位高下,四時寒熱溫涼,安危壽夭病同。故經曰∶陰精所奉人多壽,陽精所奉其人夭。又《仙經·西山記》言∶平人四時嘗有唏,謂三焦相火無不足;八節不得吹,謂腎臟陰難得實。然則豈可不明陰陽虛實,但欲養於陽熱耶。凡病致死者,陽和氣既不存,則止為陰濕形體而已,非冷何哉。俗未知熱甚則熱蓄於內,而陽熱不能營運於四肢、身表,故四肢逆冷,以致身冷、脈細而微則死;蓄熱甚者,氣血不通而身面俱青,此則蓄熱之深也。所以仲景言傷寒熱極失下則厥,厥深者,熱亦深;而厥微者,熱亦微。如此則熱極而死者,莫不身冷、脈微,而以致於絕也。俗未明其然,直反妄曰陽在則生,陽去則死,又曰陽熱變為陰寒則死,因以但欲養其陽熱,而反致殘陰暴絕,則陽氣後竭而死不為少也。俗醫未深明造化,又以妄為傷寒得之勢惡,陽勢暴甚而便蓄熱以深,身冷厥逆,手足無復溫和者,直以為寒極而為陰厥,以對陽厥;及表里熱勢俱甚,而不蓄熱於內者以為陽毒,以配陰毒,分為寒熱陰陽之異證。曾不知傷寒汗病,便是熱病,實無陰毒、陰厥者也。嗚呼!病本熱甚,熱蘊於里,則陽氣陷下,以致厥逆身冷或青,而脈微,乃妄以寒極而內外急救其陽,而反招其暴害,因以妄言必死之證。間或強實之人,素本不衰,及熱郁怫結,況衰微者,偶中辛甘熱藥發散,而腠理氣通,怫熱以隨汗泄而愈者,遂以為必死之病而救之以活,反恨往之死者,救助其陽之不及,因以互相議論。但見蓄熱內結厥逆者,或未厥者,早以溫之,無用寒涼,恐成陰毒、陰證而死。俗醫治傷寒,誤人多者,無過於此。後學之士,但以《素問》運氣自然造化之理,原其標本,則明可見焉。且以根據法救人,慎勿惑於眾人之言。故經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又曰∶知逆與從,正行無問,此其道也。

或兩感勢甚者,通宜解毒加大承氣湯下之。熱不退者,宜再下之。然雖古人皆云,三下之熱未退即死矣。亦有按法以下四、五次,利一、二行熱方退而得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熱而必死也。下後熱稍退而未愈者,黃連解毒湯調之。或微熱未除者,涼膈散調之。或失下熱極,以致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急下之,則殘陰暴絕而死,蓋陽氣後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養陰退陽,蓄熱漸以宣散,則心胸復暖,脈漸以生。至於脈復而有力,方可以三一承氣湯下之,或解毒加大承氣湯尤良。下後微熱不解,涼膈散調之。愈後常宜服愈熱之藥,忌發熱諸物。

傷寒表證

編輯

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面、目痛,肌熱,鼻干;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汗之證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無使藥不中效而益加害也。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治身熱、嘔吐、泄瀉、腸 、下痢赤白;治淋閉、癃閉疼痛、利小腑,偏主石淋,蕩胸中積聚寒熱,大益精氣,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消蓄水,止渴利中,除煩熱、心燥,治腹脹痛悶,補益五臟,大養脾腎之氣(此腎水之髒,非胃土之腑也),理內傷、陰痿,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主癇螈、驚悸、健忘,止煩滿、短氣、髒傷咳嗽,療飲食不下,肌肉疼痛。治口瘡、牙齒疳蝕,明耳目,壯筋骨,通經脈,和氣血,消水谷,保真元,解百藥、酒、食邪熱毒,耐勞役、饑渴、寒熱,辟中外諸邪所傷,久服強志、輕身、駐顏、益壽,及解中暑、傷寒、疫癘、饑飽勞損、憂愁思慮、恚怒驚恐、傳染、並汗後遺熱、勞復諸疾,兼解兩感傷寒,能遍身結滯宣通,和氣而愈;及婦人下乳、催生,並產後損液血虛,陰虛熱甚,一切諸證,並宜服之。兼愈吹乳、乳發或已覺吹乳,乳癰頻服即愈。乃神驗之仙藥也。

石淋∶服金石熱藥,結為砂石,自小便中出,痛不可忍。

傷風表證

編輯

(一曰中風)

夫傷風之候,頭痛項強,股節煩疼,或目疼、肌熱、乾嘔、鼻鳴、手足溫、自汗出、惡風寒,脈陽浮而緩,陰浮而弱也(關前曰陽,關後曰陰)。此為邪熱在表,皆桂枝湯解肌之證也。或汗出憎風而加項背強痛者,宜桂枝湯加葛根湯也;反無汗者宜葛根湯也。雖已服桂枝,反煩不解而無里證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服之。或服桂枝大汗出,脈浮而洪大,再宜服之。發汗後半日許,復熱煩,脈浮數者,再宜桂枝湯也。當汗而反下之,不成結胸而但下利,清谷不化,表證尚在者,表熱里寒也,此言承氣寒藥下之者也,或誤用巴豆熱藥下之,而協熱利不止者,或表里皆熱,自利或嘔者,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也。

急以四逆湯溫里;利止里和,急以桂枝湯解表。

或表熱里和,下利同法。

或陽明病,脈浮遲、汗出、微惡寒。或太陰病,腹滿而脈浮者,並宜桂枝湯也。

脈反沉實者,大承氣湯下之。

或下之早,而心下痞,汗出、惡寒、脈浮者,表未解也。先桂枝湯以解表,已而以下血也。

宜桃仁承氣湯,或抵當丸攻之。

俱中風寒

編輯

頭項痛、肢疼、手足溫,中風也。反無汗、惡寒、脈浮緊者,傷寒也。或頭項痛、腰脊強、身拘急、指末微厥、不自汗,為傷寒也。反煩躁而脈緩者,為傷風也。風則傷衛,而寒則傷榮。

萬物必以陰求陽、陽求陰,陰陽相應,則為和平。故榮者陰氣也,寒加之則傷耳。故又曰寒傷血,血亦陰也。衛陽氣也,風亦陽也,故風加之則傷耳。故曰熱傷氣,氣為陽也。經言陰寒主於閉藏,而陽熱主於開泄。故寒傷榮,則腠理閉密,拂熱內作,燥熱而無汗,故脈數浮而緊也;風傷衛,則腠理開泄而自汗也,故脈浮而緩;以邪熱泄越,故脈不能實;陽明主於肌肉,故自汗多而脈反遲也。熱乃陽中之至陽,故傷熱氣則大汗自出,病雖為熱,脈不能實而虛弱也。然拂熱痞閉無汗者故當病也,其汗泄通泰而亦病者,蓋泰極則否也。夫人氣和而為汗,如天地氣和而為雨,過多則澇,久不雨則旱,有無多少貴乎應時,興衰失常則災害至矣。萬事皆然。

榮衛俱傷,則表里熱甚也,宜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治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

表雖未罷,而已有熱入於里,怫鬱於胃,則飲食水液不能傳化宣行,蓄積不散而為此,非里熱大實,煩渴引飲過多,停積而為病者。

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

水不能浸潤宣散,滋潤腸胃臟腑,故熱而渴,或噎、或喘、或小便不利、少腹滿而喘也;水液不能宣行,則濕熱盛於腸胃,故或利也。

小柴胡湯治傷寒中風,其病半在表、半在里(脈在肌肉不沉不浮),筋脈拘急。

身體疼痛,寒熱往來(惡寒為表熱,發熱為里熱)。寒熱往來者,邪熱半在表、半在里也,進退不已,而言無常也。

或嘔、或咳,胸脅痞滿硬痛,下之前後,無問日數及汗後餘熱不解,或無問傷寒、雜病、蒸熱作發並兩感,可和解者,並宜服之。

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治傷寒表不解,半入於里,下證未全,或復未愈者;或燥熱怫結於內,而煩心懊 不得眠者;及無問傷寒、雜病、大人、小兒、臟腑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躁、舌腫、喉痹、目赤、鼻衄,頷頰結硬、口舌生瘡、痰實不利、咳唾稠粘、睡臥不安、譫語狂妄、腸胃濕燥、便尿悶結、一切風熱壅滯、風眩、瘡癬及傷寒陽明胃熱發斑、下證未全者;或誤服暖藥過多,為諸熱證,並酒甚熱毒,兼小兒 疹、痘瘡未出及驚風積熱、傷寒不能辨別者;或熱甚痘瘡已出未快者,或熱極黑陷將死者。

小兒疹痘未出,誤以熱藥發汗,致使陽熱轉甚,則重密出不快,多致黑陷而死。因以世俗多疹不敢服藥,以誤小兒諸病多矣。亦不知古人所留涼瀉之藥,通治風、驚、積熱、傷寒熱病,縱誤是瘡,亦使熱勢稍退,而稀少出快,早得痊安也。若用此最為妙也。

閻孝忠集《小兒方論》未達錢氏本意,不明造化之理,反妄言疹病黑陷為寒,及曰凡 疹始終不可服涼瀉之藥。後人因之反致熱甚黑陷而死者不可勝計也。閻公豈不詳自所編錢氏方治 疹黑陷用牛李膏及百祥丸,凡寒藥下之而多得痊癒者,而不救則必死。然則痘疹為熱病豈不明哉。況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於心。及夫 瘡黑陷,無不腹滿喘喝(嘶聲)而小便赤澀不通,豈不是熱極乎。況 疹本因熱而生,病勢轉甚也,豈能反為寒者也。

並兩感諸證(三陰三陽雙傳諸證),並宜服之。或傷寒熱極將死,陰氣衰殘則不宜下,下之則陰氣暴絕,陽氣後竭而死矣。惟宜養陰退陽,以至脈復而有力,而後以三一承氣湯微下之。下後未愈者,更以涼膈散調之,雖愈後猶宜少少服之,庶邪熱不致再作也。

白虎湯治傷風自汗,桂枝證表未解,半入里,可以和解者。

脈在肌肉而不可下者也。

或中暑自汗脈虛弱者。

熱傷氣而反自汗大出,故脈不能自實而反虛弱。

或傷寒自汗,脈滑數而實,表里俱熱。

脈沉浮皆得有力而數,身熱、頭痛、煩渴、腹滿、小便赤黃也。或三陽合病(言太陽、少陽、陽明合受其為病之熱氣),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燥、面垢、譫語、遺尿。

如誤發汗則譫語益甚,下之則便額上出汗,後必發黃。

或厥逆自汗者,是謂熱越(言自汗散越也)。如或里熱而脈厥者;或下證未全者;兼和解兩感傷寒。此方最解頭痛,並止自汗,無問中暑、傷寒、風熱雜病,及傳染時疫,本非外傷風寒,脈便不浮,而自汗、頭痛,欲作汗病者,並宜服之。

無問四時,但隨證而用之。他藥仿此。

五苓散治中暑,並傷寒大發汗後,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後熱煩渴及表里俱熱,飲水反吐(名曰水逆),或攻痞不解,或口乾煩渴,小便不利,或痞尚在而利不止者,或當汗而反下之,利遂不止,脈浮表不解,自利或小便不利者。

凡用五苓散,證無問脈之沉浮。

或一切留飲不散,以此散水止渴,並解兩感,太陽、少陰俱病。

經言六經病證者是也。

或一切吐瀉霍亂(無問寒熱),及小兒瀉驚風(無問急慢),皆宜服之。

桂苓甘露散(一名桂苓白朮散)治傷寒中風,冒暑飲食,內外一切所傷,傳受濕熱內甚,或頭痛、口乾,或吐瀉、煩渴,或小便赤澀、大便急痛,或瀉利間作,並一切濕熱,霍亂吐瀉,轉筋急痛,腹滿痛悶,或中外諸邪所傷而並吐瀉者,濕熱之時尤宜服之。

並治小兒驚風。

白朮散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及氣弱久虛,保養衰老兼治酒膈嘔噦。

四逆湯治傷寒,表熱未入於誤以寒藥下之太早,其表熱本未入,因而里寒,下利不止,或表熱里寒,自利不止者,急以四逆溫里。

脈浮不渴,小便清白不溫,完谷不化者是也。或辨便、溺之色者,須更審其飲食萬物之色也。

或下後協熱利不止者,咽干煩渴也,謹不宜溫也,宜五苓之類散其濕熱也。惟里寒者可以溫之,止其寒瀉。

利止里和,表證尚在者,急以桂枝湯解表也。或雜病寒飲嘔吐者,或寒濕泄瀉者。

然雖雜病,若濕熱吐瀉者,不宜此方。雖亦有濕熱痞閉之微者,誤中辛熱開發而效,甚者強劫不開,則怫熱病轉加也。惟里寒可通用四逆湯也。

茯苓半夏湯治傷寒雜病,一切嘔吐或喘咳、頭痛者。

半夏橘皮湯治傷寒雜病,嘔噦風眩,痰逆咳喘,頭痛並風熱反胃吐食諸證。

黃連解毒湯治傷寒雜病,並酒燥熱毒,煩悶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眠,凡一切大熱狂躁喘滿及陰厥極甚,蓄熱內深,俗妄傳為陰毒者(見前辨);表熱太甚,頭項、肢體痛不可忍,脈洪躁,里有微熱不可汗者;或濕熱內甚,或欲作痢者。

大便溏數而少腹急痛,小便赤或澀者,必欲作痢也。

或已利,熱勢甚者(並服本方);及下之前後,寒涼諸藥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兩感諸證同法。

兩感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通宜此方以退表里諸熱。朱氏不明此皆熱證,妄言前三日真為病寒,以四逆湯急溫里,而後以桂枝湯急解表,大誤人也。

此二方皆不可用,但隨表與里,熱勢微,甚以退其熱,使無致熱極而死者是也。若勢甚宜下者,加大承氣湯下之。及夫經言,此三日傳受,亦大略之法也。大抵宜隨證以施治,亦不必拘也。

或勢甚欲下,慮不能退其熱者,加大承氣湯下之。或熱結極深,而諸藥數下,畢竟不能利,不救必死者,此法更下甘逐末一錢以下之(吐利同效)。或但自熱結胸中,心胸高起,腹雖不滿,而但喘急、悶結、譫妄、昏冒,關脈沉數而緊者,尤宜此法急以下之。

吐愈佳

編輯

瓜蒂散 治表證罷,邪熱入里,結於胸中,煩滿而飢不能食,微厥而脈乍緊者,宜以吐之。

諸可下證

編輯

大柴胡湯諸服小柴胡湯證後,病不解,表里熱勢更甚而心下急郁微煩,或發熱汗出不解,下心痞硬,嘔吐下利(以上屬太陽);或陽明病,多汗;或少陰病,下利清水,心下痛而口乾;或太陰病,腹滿而痛;或無表里證,但發熱七、八日,雖脈浮而數,或脈在肌肉,實數而滑者;及兩感諸證,可微下者,雙除表里三熱者,並宜此劑。

大承氣湯治大、小二柴胡證後,表里俱熱,病勢更甚者;或陽明脈遲、汗出、不惡寒。

陽明主肌肉,熱甚,自汗多,故脈不能數而反遲也。里熱更甚,故不惡寒而反惡熱也。

身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時潮熱,惡寒為表熱,當汗而不可下;發熱為里熱,當下而不可汗。

或手足心 然汗出者。( ,阻立切,和也。)

今言,唯手心足心氣似和,然而汗出也。

此大便已硬也;或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餘日,日晡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然而安,微喘,此陽明里熱極甚也。

足陽明胃經外為肌肉十二經之長;內為五臟之本,六腑之大源。故陽明胃病雖為腑病,其脈沉數而實者,皆當下之也。然腸胃熱甚則大便自黃赤變褐以至於黑者,難治也。

凡潮熱譫語,不能食者,腸中已有燥糞,能食者但硬耳。舊雲胸中有燥糞,是寄手陽明證在足陽明也。燥糞實非在於胸耳。

或陽明病,下之後,心胸燥熱而懊 煩躁者(亡液故也);或煩熱,汗出則解,復如瘧狀,日晡發熱而脈沉實者,宜以下也。

脈浮虛者,桂枝湯主之。

或六、七日不大便,目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或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發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糞也;或三部脈皆平,心下硬;或脈大而緊者;或下利、脈滑而數者;或下利,脈遲而滑者。

遲由熱泄不止而致之,實非寒也。

或少陽病,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或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痞痛,口燥者。

皆濕相搏於腸胃之內而或下利也。然熱則鬱結,濕則痞閉,故水液不結及浸潤於外,則腸胃之外,燥熱太甚,而煩渴不止,腸胃之內濕熱瀉也,本因熱郁而留飲以成濕也。

或諸腹滿實痛,煩渴譫妄,脈實數而沉者,無問日數,並宜大承氣下之。或里熱燥甚,腸胃怫鬱,留飲不散,煩渴不止,胸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嘔冷液,大渴反不能飲飲亦不能止其渴,喘急悶亂但欲死者,熱服下咽立止其渴有若無病之人,須臾大汗而愈,至此往往多未利而汗出,亦有藥力但隨汗之宣通,則不利而愈者也。

小承氣湯治傷寒日深,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服小承氣湯,腹中轉矢氣(謂動轉失泄之氣也),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不轉矢氣者,必初硬後溏,未可攻之,攻之則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而噦,其後發熱者,大便復硬而少也,宜小承氣和之。若腹大滿不通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大泄也。或陽明多汗,津液外出,腸胃燥熱,大便必硬而譫語也。或譫語、脈滑疾,或發汗、吐、下後,微煩,小便、大便因硬者;或下利譫語者,多復有燥屎也,通宜小承氣湯下之。或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少少與小承氣湯和之,令小安。

調胃承氣湯治諸發汗、和解、吐後,不惡寒,但發熱而或蒸蒸然者;或日深,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滿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先,蘇佃切)。

先此時者,先此時之前,已曾自極吐、下而復此證也。

或日深,里熱、譫語,法當承氣下之。誤以銀粉、巴豆燥熱大毒丸藥下之,以致真陰損虛,則邪熱轉甚(甚者為邪,衰者為正),因而協熱下利不止,脈反調和也(協,胡劫切,和也,合也)。

今言病本為熱,而又與辛熱大毒丸藥下之,則兩熱協和相合而熱甚,下利不止也。下利脈當微厥,而其熱藥攻之,故脈反適當其調和也。言有熱,利不止而脈反平,或滑、實、大而緊者也。

及或表病里和,而下之太早,表熱乘虛入里,而或不成結胸,但為熱利不止,心下滿硬或痛,煩渴咽干,脈滑數而或實者,或諸腹滿實痛者,或煩渴譫妄者,小便赤澀,大便或硬,或熱泄,脈滑實而緊甚也,並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三一承氣湯通治大、小、調胃,三承氣湯證。

大法表證罷,熱傳於里則宜下之,熱除即愈,宜調胃承氣也;此失下,熱極則危而死矣。表病里和,則當汗之,熱泄身涼即愈;若反下之,則表熱乘虛入里而成結胸之類諸病也。或表熱半傳於里,半尚在表,則不可汗、下,宜小柴胡之類和解之也。或表里兩證熱勢俱甚,而和解不能已者,雖邪熱半在里、半在表,法當寒熱往來,以其表里熱勢俱甚,故亦不惡寒而俱惡熱也,宜大柴胡湯微下之,通除表里之熱也。或誤用調胃承氣,則只能攻里不能除其表熱;或用小承氣,多攻里、少除表,則表熱乘虛入里,皆能為害也。其大柴胡證,勢更甚者,宜大承氣下之。設未全愈,而或有表之微淺邪熱入之於里,以其濃朴、枳實之類,善開結滯,而不能成其結胸之類諸病也。故《活人書》言∶攻里之藥,調胃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大承氣又次之,大柴胡最緩慢。故表證未罷而為里熱已甚,須可緩下者,先大柴胡,次大承氣,亦可通也。若論善開鬱結,怫熱峻疾得利,而效至大,設未痊除而亦難再鬱結者,大承氣也。故《活人書》復言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又次之,大柴胡最慢也。是以可急下之者,宜大承氣也,故雖大柴亦可通用,而復無急下之證也。或可微下及微和胃氣者,小承氣湯、調胃承氣為後、先之次。由是觀之,而緩下、急下,善開發而難鬱結,可通用者,大承氣湯最為妙也。故今加甘草名曰三一承氣湯,通治三承氣湯證於效甚速而無加害也。然以其甘草味能緩其急結,溫中潤燥而又善以和合諸藥而能成功,故《本草》雲國老子也。是以大承氣湯得其甘草則尤妙也。然此一方,是三承氣等湯也。

或無問傷寒、雜病、內外一切所傷,日數遠近,但以腹滿、咽干、煩渴、譫妄、心下按之硬痛,或熱甚喘咳、悶亂、驚悸、癲狂、目疾、口瘡、舌腫、喉痹、癰腫、瘡瘍,或傷寒、陽明胸熱、發斑、脈沉,須可下者;及小兒驚風、熱極潮搐,涎喘、昏塞,並斑疹。痘瘡、熱極黑陷、小便不通、腹滿喘急、將欲死者,或斑疹後熱毒不退,久不作痂者(痂,音茄,瘡痂也),或作斑癰、瘡癬,久不已者;或怫熱內成 癖堅積,腹滿而喘,黃瘦潮熱,驚風熱積,及大人小兒久新瘧疾,暴卒心痛,風痰酒膈,腸垢積滯,久壅風暴,傷酒食,煩心悶亂,脈數沉實,或腎水陰虛,陽熱暴甚,而僵仆卒中,或一切暴喑不語,失喑;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脈反沉細而欲絕者;或表之沖和正氣與邪氣並之於里,則里熱亢甚而陽極似陰,反為寒戰,脈微欲絕者;或風熱燥甚,客於下焦而大、小便澀滯或不通者;

風木能勝濕土,火熱能耗水液,因而成燥。燥則緊斂、堅結、滯不通,故風熱燥甚於下焦,則燥糞結硬,腹又緊斂者,其燥糞不能相離,並膀胱燥郁不能滲泄,故不通也。慎不可用銀粉、巴豆大毒燥熱丸藥下之,反生燥熱而耗其陰液也。故傷寒下熱,古皆禁之。最宜三一承氣湯兼用下取法。

或產婦胎死不下者;

風熱燥濕緊斂,則產戶不得自然開通也。其證逆,脈弦數而澀,面赤,或青,或變五色,腹滿急痛,喘閉,胎已不動者,是也。手足溫而脈滑者止為難產,但宜滑胎催生,慎不可下也。

及兩感,表里熱甚,欲可下者,並宜三一承氣(大承氣加甘草是也)。或下食積及急攻結滯者,調下輕粉一字。滯下、目疾、口瘡、咽喉瘡瘍,斑疹,加涼膈散。下死胎加益元散。

十棗湯治太陽中風,下痢嘔逆,表證罷,乾嘔短氣,不惡寒,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者,兼下水腫、腹脹,並酒積、食積一切腸垢積滯、癖堅積,或蓄熱心腹暴痛,或瘧氣久不已者,或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里,熱極似陰而反寒戰,表氣入里而陽厥極深,故脈微而欲絕也。並風熱燥甚,結於下焦,大便不通,或實熱腰痛者,及小兒熱結,乳癖積熱作發,驚風潮搐,斑疹熱毒不能了絕者,宜以下之。

(瘀,於預切,積也。又音於)

桃仁承氣湯治太陽病不解,而循經熱結在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

表不解者,先以桂枝湯解表,已而,但小腹急結者乃以下之(或言少腹者誤也,臍上為腹,腹下為小腹,小腹兩旁,謂之少腹,凡下皆作小腹也)。

抵當丸治傷寒里熱,少腹滿,當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有蓄血也,宜以下之。

抵當湯治太陽日深,表證仍在,循經而熱蓄下焦,脈微而沉,不結胸而發狂者,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也,血下乃愈,宜以攻之。或太陽病,身黃,脈沉者,循經而蓄熱下焦也,少腹硬,小便不利,為無血,小便自利,如狂者,瘀血證也。或陽明蓄熱內甚而喜忘(喜,許記切),或狂,大便雖硬而反易不難也,其色黑者,有蓄血也。或無表里證,但發熱日深,脈雖浮者,亦可下之。或已下後,脈數、胸熱、消谷善飢,數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並宜抵當湯下之。

發黃

編輯

茵陳湯治陽明里熱極甚,煩渴,熱郁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而身體發黃。

或言寒熱相搏而發黃者,誤也。則如萬物濕熱甚,則自生黃色苔也。或本傷寒熱極失下,或誤汗之、溫之、灸之、熨之,或誤服銀粉、巴豆大毒熱藥下之,反以亡液損其陰氣,邪熱轉甚;或下之太早,熱入里,不成結胸,但以發黃者;或失寒涼調治,或熱勢本惡,雖按法治之,而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或下後,熱勢不退,皆能發於黃也。大抵本因熱郁極甚,留飲不散,濕熱相搏而黃也。

其候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身必發黃也。

怫熱在表,燥而無汗,濕熱在里,氣甚不能散越於外,則濕熱之氣鬱甚而上行,以至頭面陽極之分,則濕熱蒸為微汗,而頸下無汗。然濕熱不能自然宣通散越於周身,故濕熱郁之極甚,而面目、遍身發黃也。故白虎湯證,遍身自汗出者,仲景謂之散越,不發於黃也。小便不利者,濕熱發黃之證也。或小便自利,或狂,或大便黑者,瘀血證也。發黃亦有譫妄者,本所不言,以黃證未明,故不須言也。

宜茵陳湯調下五苓散以利小便,退其濕熱也。已黃者,茵陳湯利大、小便也。

結胸

編輯

汗下之後,不大便五、六日,舌干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脈尚沉、緊、滑、數,或但關脈沉緊者,通宜大陷胸湯或凡下之。或脈浮者,表未罷也,不可下之(下之死),宜小陷胸湯及小柴胡之類和解,罷者,方可下之。或結胸,雖脈浮而里熱勢惡,須可下者,宜三一承氣湯,一服分作三次,約三時許服訖,得利甚良,雖未利,稍減,脈必漸沉。病微者,只用三一承氣湯半服,按而下之。里熱甚者,以大陷胸湯大半服而下之。

謂有前藥之力也。然雖二方中甘遂反甘草,或勢惡者故意以甘草擊甘遂,使開發峻疾而為效速矣。故《世方》及《活人書》雙圓子,亦直用甘草、甘遂也。

或但結胸,別無大段熱證,但頭微汗出,脈沉潛者,水結胸也,通宜大陷胸湯。小結胸者,心下按之而痛,脈浮而滑,別無大段熱證也。

此亦下之早而熱結心胸也。但以熱微於大架構,而甚於痞,但熱之微,甚也。俗未明之,又以妄謂,但結胸無大熱,證為寒實結胸。殊不知《素問》明言熱病而實非寒也。及夫髒結、陰結、陽結者,經以熱結於腑,而腑為陽,是名陽結;熱結於髒,而髒為陰,是名陰結,一名髒結也。然熱結於腑則微而淺,故病厥微而易治;熱結於髒則深,而當病甚,故厥深而難治矣。

或髒結蓄熱極深,而至身冷、脈微而欲絕者,表之熱證反不見也。俗未知本熱極而致,反言陰寒髒結,本亦病熱極,俗又妄加熱藥,反絕殘陰而暴死,十無一生,因以世傳髒結便為死病也。若以《素問》六氣脈證標本驗之,則明可見其熱證也。留飲不散而成頭汗,而脈沉潛反附於骨者,積飲以成水結胸。

及水結胸者,通宜小陷胸湯也。

傷寒,表里俱熱,下證未全,法當和解。誤下之早,則成痞。心下痞滿而不痛,按之軟虛也。

然須里之陰分已受熱入而為病,是謂病發於陰也。或熱微下證未全,則不任轉瀉。誤下之早,則里之微熱除去之,外反為熱入所損,虛而表熱,故虛入里雖不能成結胸,亦作痞也。俗醫妄謂陰寒之作發,下之早而成痞者,誤也。然病既已為陰寒,何得更言發於陰也。

故此之邪熱,病之表於陽分,而里和未有邪熱,反以下之太早,則里乃極虛,而表之全熱,大入於里,此失之至大,故成結胸,而病熱勢惡也。痞則誤之小,故為熱勢輕微也。小結胸者,微於大結胸,而甚於痞也。但分誤之大、小,熱之微、甚,非謂痞為寒也。故仲景本攻痞,多用大黃、黃連、黃芩寒藥耳。後或以加附子、乾薑之類者,是以辛熱佐其寒藥,欲令開發痞之怫熱結滯也,非攻寒耳。故攻痞下開者,後當陷胸湯寒藥下其熱也。或當用大柴胡、大承氣雙下表里,則表熱入里,而亦成痞也。

或無問可下、不可下,而誤用銀粉、巴豆燥熱大毒丸藥下之,反以損陰亡液,以使怫熱太甚,亦或成痞。或為諸熱變證,各以本論詳之。

痞脈浮而尚惡寒者,表未解也,當先桂枝湯解表已,而後攻痞也,故只服五苓散便雙散表里,甚良。或痞,惡寒而汗出者;或痞而煩渴,小便不利者;或痞而留飲,濕熱下痢者;或已成痞,而因藥利尚不止,以其痞滿,誤更下之,其痞轉甚,嘔噦下利,心煩躁者,無問痞脈沉浮,並宜煎生薑湯(生薑一味),調下五苓散,每服四、五錢,頻服。或痞不已,則後亦實熱煩滿,或譫妄,脈沉,無他證者,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或用前方小陷胸亦得。

懊 者,煩心、熱燥、悶亂不寧也,甚者似中巴豆、草烏頭之類毒藥之狀也。

梔子湯治懊 、煩心、反覆顛倒、不得眠者;

燥熱怫鬱於內,而氣不能宣通也。經曰∶血氣者,人之神,由榮衛血氣營運,則神在乎其中也。然神行於表則榮衛流注於經,謂之行陽,令人寤,猶天之日出為晝也。神行於里,則五臟相生而順傳,謂之行陰,令人寐。故神識外無所用而惑,神迷於內,則復為夢也,猶日入於夜。其夫燥金主澀,而濕土主滑,夫燥濕之體,必先因之於彼氣而後為其兼化也,猶先大涼而物後燥,及風勝,濕熱耗其液而成燥體,及熱太甚,則萬物濕潤而出液者也。由是表熱無燥者,氣血營運通利,而成癲狂走呼而力大者也。燥熱病於外者,氣血壅滯,則痿弱而無力也。故病內熱而無燥者,津液潤澤,氣血滑利,則昏冒多睡也。如洗心散寒藥,言治多睡是也。故小兒晝精健,夜安寢,由血液不衰也。夫燥病於內者,氣血澀滯,則懊 煩心不得眠也。夫傷寒之燥熱者,因於大發吐下,或嘔吐瀉痢,自汗過多,或陽熱太甚,損陰耗液,亡液則血衰而成燥熱也。或炙熨、炙烙,或誤服熱劑,或誤因銀粉、巴豆燥熱大毒丸藥下之,反損陰亡液,血衰則燥熱太甚,多為此誤。經曰∶目得血而能視,耳得血而能聽,手指得血而能操,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髒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氣。然則一身之至貴者莫過於血,故陽熱雖甚而血液不衰,則榮衛通利而為病微。

血液既衰以伐,燥熱怫鬱則甚也。且如酒熱方甚,而血液未衰,則氣血宣通而和暢;因其酒熱損陰亡液,以致血衰而酒漸以散之,燥熱怫鬱而煩渴,病於酒也。而再飲後得平者,氣液宣行而燥熱怫鬱後得散也。或不受,復者,酒毒已甚,燥熱不能散也。亦猶世俗妄意以分陽毒微於陰毒者,是謂內外燥熱太甚,而血液不衰,則氣血營運之太甚,而為病者,猶泰極失常,以為陽毒也。以血液衰竭,燥熱太甚,蓄之於內,則陽氣不能營運於表,故遍身青冷、厥逆,病危極將死者,妄謂寒極陰毒也,因以中外急救其陽,而反招暴禍。倘或病熱尚微,而誤中《素問》言辛熱開發強劫之效,因以妄矜己能,以謂陰毒必死之證,救之以活,致使世俗愈感而惟恨救之不及,誤人多矣。殊不知,但以退熱、潤燥、散結,則氣液宣行而愈也。故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溫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脈也。然氣通和即津液宣行也(故經曰∶氣和而生津液相盛而神自生)。

或胸滿結滯,或頭微汗出,劇煩者,梔子湯主之。或少氣者,加甘草一錢,或加嘔者,及初誤以丸藥下之者,加生薑半兩。凡懊 虛煩者,皆用涼膈散甚佳,及宜湯濯手足,使心胸結熱宣散而已。

梔子濃朴湯治心煩、腹滿、坐臥不安。

卷下

編輯

諸證藥石分劑

編輯

麻黃散

麻黃(一兩半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桂枝(一兩削去皴皮。官桂是也。) 甘草(半兩炙) 杏仁(二十粒,湯浸去皮、尖、雙仁者。下並同法。)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匕∶匙也,謂錢作匙抄也。)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濾去滓,溫服。(滓∶阻史切,淀也,HT 也。)衣覆以取微汗。或溫病身煩痛,小便自利者,加白朮四分微汗之。(每一分二錢半也。)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

滑石(六兩白膩好者)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或無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凍飲料者,新井泉調下亦得。解利發汗,煎蔥白、豆豉湯下。每服水一盞,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汁七分調,並三、四服以效為度。此藥是寒涼解散熱郁,設病甚不解,多服無害,但有益耳。本世傳名太白散,俗惡性寒,蔥易得之賤物,而又不明《素問》造化之理,故不取,本草神驗之言,而多不用焉。若以隨證驗之,乃凡人之仙藥也,何可缺歟。夫傷寒當汗則不可下,當下則不可汗,且如誤服此藥,則汗自不出,而里熱亦不獲效,亦有里熱便得宣通而愈者也。或半在表、半在里,可和解而不可吐。下、發汗者,若服此藥多愈,或不愈亦小減,加涼膈散和解尤佳。或自當汗解者,更加蒼朮粗末三錢,同蔥、豉煎湯調服尤良。

或孕婦不宜滑石、麻黃、桂枝輩發汗,即用甘草一兩、蒼朮二兩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蔥白五寸、豉五十粒,同煎至六分,濾去滓,熱服。並二、三服取微汗,是名逼毒散,非孕婦亦可服。或太白散、加麻黃二兩去節,如法煎服,世雲神白散。或逼毒散加麻黃與蒼朮等分,去節。濟眾雲青龍散。或青龍散更加滑石末與蒼朮二倍,是為發汗之妙藥,名曰大逼毒散。此方唯正可汗者即用,誤服之則轉加熱也。或解利兩感,煎涼膈調下益元散四錢。

或下乳,用豬肉、面羹、粥、飲、湯之類調下四錢,不拘時候,日三服,及宜食肉、面、羹、粥。

催產,溫香油漿調下五錢,並二、三服,以產為度。或死胎不下者,煎三一承氣湯一服,調下益元散五錢,須臾,更頻用油漿調益元散溫服,前後俱下,而胎下可活產母也。凡難產或死胎不下,皆由風熱燥澀,緊斂結滯而不能舒緩,故產戶不得自然開通也。此藥力至,則結滯頓開而產矣,後慎不可溫補而反生燥熱也。俗未知產後亡液損血,疼痛怖懼,以致神狂氣亂,則陰氣損虛,邪熱太甚而為諸熱證。由不讀《素問》,不知造化,故不識證候陰陽,反以妄為產諸虛百損,便為虛冷而無熱也,誤以熱藥溫補;或見煩渴者不令飲水,本雖善心為害多矣,豈治病之道。但以臨時審其臟腑六氣虛實,明其標本,如法治之而已矣。此藥泛常多用,然須為效至大,而俗以病異藥同,將謂妄行,反招侮慢,今以黃丹加令桃紅色,名曰紅玉散;加青黛令輕碧色,名碧玉散;加薄荷葉一分,名雞蘇散,主療不殊,收效則一。俗目懵然,何能別此,可遠妄侮,可顯玄功,後之學人其究心焉。

桂枝湯

桂枝(去皴) 芍藥 甘草(炙等分。三分為率。)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八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三枚擘破,煎至七分,令去滓溫服,續後啜熱稀粥,溫覆令遍身微汗,或暖也。及初夏可加黃芩一兩,名陽旦湯,大熱之分及素有熱人,可再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為末,或更加升麻一分。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物等。桂枝證,反下之,不成結胸及痞,但腹滿證在者,本方倍加芍藥,大實痛者,更加大黃半兩;脈弱自利者,不加。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 芍藥 甘草(各六錢三字) 葛根(一兩三錢)

上如桂枝湯服(謂如桂枝湯銼煎服也,下並仿此)。

葛根湯

葛根(一兩) 麻黃(泡去黃汁,焙乾秤三分。) 桂枝(去皴)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上如桂枝湯服。

大青龍湯

麻黃(如前制) 石膏(為末各三分) 桂枝(一分半) 甘草(炙一分) 杏仁(十枚湯去皮尖雙仁)

上銼如麻豆大,抄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煎至半盞,濾去滓,溫服,令身汗濕,未潤再服。

小青龍湯

麻黃(如前制) 半夏(湯洗)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皴各三分) 五味子(二錢)

上銼麻豆大,每服八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煎至七分,絞汁溫服。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微利去麻黃加芫花彈子大。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二錢(炮),以開怫熱結滯。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錢。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制如前法)。此方燥,至溫散其水,以潤腸胃臟腑之燥,以開發怫熱結滯者也。

小柴胡湯

柴胡(去苗秤二兩)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三分) 半夏(六錢泡五七次)

上銼如麻豆大,抄五錢、生薑三片,棗三枚切,煎至半盞,濾去滓,溫服,日三。小兒一服作三服(諸藥法同)。

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

連翹(一兩)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去毛)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兩半) 朴硝(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蜜少許(或無蜜亦可。舊用竹葉,或亦不須),煎至七分、濾去滓,溫服。熱甚者,可服四錢,亦有可服一、二十錢者。治咽喉並涎嗽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咳而嘔者,本方加半夏半兩,每服生薑三片煎。衄、嘔血者,加當歸、芍藥各半兩、生地黃一兩。淋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風眩者加川芎、防風各半兩,石膏三兩。酒毒者加葛根一兩。斑疹、痘瘡加荊芥穗、赤芍藥、川芎、防風、桔梗各半兩。三歲兒可服七、八錢;或熱甚黑陷、腹滿喘急、小便赤澀而將死者,此一服更加大承氣湯,約以下之,得利立蘇。

凡言加者,皆自本方加也,但加者每服五、七錢,以意加減調理。兩感傷寒,下證前後以退表里之熱者,煎本方四、五錢,調下益元散三、四錢。其本方皆能治此諸證,但加即為效也。

白虎湯

知母(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粳米(一合) 石膏(四兩為末)

上銼麻豆大,抄五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日三、四服。熱甚者服七、八錢至十餘錢。或眩、或嘔、或咳者加半夏半兩、陳皮半兩,每服用生薑三片煎服。或傷寒,發汗不解,脈浮者,加蒼朮半兩名曰蒼朮白虎湯。或發汗、或下後,煩渴口乾,或脈洪大,或微惡寒者,或不可下者,或除可者之藥外,並宜加人參半兩以調之,名人參白虎湯。

五苓散

豬苓(去黑皮) 茯苓 白朮(各半兩) 桂(去皴一分) 澤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熱湯調下。惡熱欲冷凍飲料者,新水調下,或生薑湯調下愈妙。或加滑石二兩。甚或喘,嗽咳,煩心不得眠者,更加阿膠半兩炮。

桂苓甘露飲(一名桂苓白朮散)

桂(半兩) 茯苓 白朮(各半兩) 甘草(炙) 澤瀉 石膏 寒水石(各一兩) 滑石(二兩制如前)

上為極細末,熱湯調下三錢。欲冷凍飲料者,新水調下,或生薑湯調下尤良。小兒服一錢。

白朮散

白朮 茯苓(去皮) 人參 藿香葉(淨各半兩) 甘草(炙一兩半) 木香(一分) 葛根(一兩)

上為細末,白湯調下三錢。若煩渴者加滑石二兩。病甚者為粗末,每服一兩半,水一大升,煎至七合,絞汁放冷,從意續續飲之。小兒尤宜。

四逆湯

甘草(炙) 乾薑(各一分) 附子(半個,生,去皮、臍)

凡用附子,以半兩重者佳,小者力弱,大者性惡,非稱處方之宜也。世皆美其大者,未知古人之有則也。

上銼麻豆大,用水兩盞,煮至一盞,絞汁分溫二服。強實人二劑作三服。或蓄熱極深者,手足厥冷,則不宜此方,當以下之也。

茯苓半夏湯

茯苓(去皮) 生薑(取汁各一分) 半夏(一錢)

上銼麻豆大,用水一盞,煎至四分,絞汁,下薑汁,溫服。

半夏橘皮湯

半夏(炮如法) 陳皮(湯浸洗去穣) 甘草(炙) 人參 茯苓 黃芩(去腐心,各一分) 葛根(半兩) 濃朴(去皮,各一分)

上銼麻豆大,用水三盞,生薑一分切,煎至一盞半,絞取汁,分四服,作一日,食後溫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去須) 黃柏 黃芩 大梔子(各半兩)

上銼麻豆大,每服秤半兩,水一茶盞,煎至四分,絞取汁溫服,無時,日三、四以效為度。每一、二服效。或腹滿嘔吐,或欲作利者,每服加半夏三枚全用,濃朴二錢銼,茯苓去皮銼,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半盞,絞汁溫服,名曰半夏黃連解毒湯。或欲急下者,本方加大承氣湯一服,生薑煎,如前法,以利為度。一法為細末,水研如小豆大,溫水下二十丸,治積熱、勞咳、瀉痢甚良。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等分)

上為細末,以香豉半合(豆豉也),水一盞半,煮取汁半盞,調下一錢匕。不吐加服,得快吐乃止。虛人不宜。

大柴胡湯

柴胡(去苗秤) 大黃(各半兩) 黃芩 芍藥(各一分) 半夏(二錢) 枳實(三錢,生用,小者是也。)

枳實不去穣,為效甚速。下並同。

上銼麻豆大,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煎至半盞,絞取汁溫服。未利再服。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朴硝有芒頭者亦得) 濃朴(去皴) 枳實(各半兩)

加甘草一兩,是名三一承氣湯。

上銼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六分,納硝煎一、二沸,絞去滓,熱服。

凡煎藥須慢火,煎沸即下火為一沸。或言煎至幾分,亦如此法。煎不可強火耗去其水也。

凡病熱郁甚而冷服寒藥,則病能拒藥,多不能下。故經曰∶寒因熱用。未利再服,熱甚者,此一劑分大半作一服,未利再服少半。熱更甚者,一劑都作一服。熱勢甚者,亦可並此二劑為一服(劑∶分劑,一劑為一料),方得利而效者,臨時消息以利為度(消息謂損益多少也)。

凡用藥多少,仿於此耳。

小承氣湯

大黃(半兩) 濃朴(三錢) 枳實(三錢)

上銼如麻豆大,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半盞,絞取汁熱服,未利再服。或微下者,一劑分作二服。或和胃氣,不欲利者,一劑分為四、五服。

調胃承氣湯

甘草 大黃 芒硝(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大盞,煎至半盞,絞去滓,納硝煎一、二沸熱服。不利再服。

十棗湯

芫花(慢火炒變色) 大戟 甘遂(各等分)

上為散(細末),用水一盞、肥棗十枚切開,煮取汁半盞,調下半錢匕。強實人服一錢匕,以意加減快利為度。

桃仁承氣湯

桃仁(湯去皮、尖、雙仁,用板錘碎原缺分量) 芒硝(半兩) 大黃(六錢) 桂(去皴皮) 甘草(各三錢)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下硝絞取汁熱服,日三。以微利為度。

抵當丸

水蛭(炒) 虻蟲(炒各七枚) 桃仁(八粒) 大黃(一錢)

上為細末,蜜和作二丸,用水一小盞,煮一丸,至六分溫服。 時,血未下者再服。

抵當湯

水蛭(炒) 虻蟲(炒去翅、足,各十枚) 桃仁(七枚) 大黃(一錢)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用水一盞,煮半盞,絞去滓溫服。未下再服(蛭,之吉、丁結二切,水蟣也。虻,莫庚切)

茵陳湯

茵陳蒿(去莖一兩,一名山茵陳) 川大黃(半兩) 山梔子(七枚,小者十枚)

上銼如麻豆大,用水兩盞半,慢火煮至一盞,絞取汁溫服六分。未利再服四分,以利為度。勢甚者作一服,未利再作,以意加減,當下如爛魚肚及膿血膠膘等物,及小便多出金色如皂角汁。或見證將欲發黃者,此一劑分作四服,每服調下五苓散三錢。凡治發黃無越此法也。

世俗有傳烙黃而或愈者。此強實之人,素本中氣不衰;而及濕勢郁之微者,烙之,而誤中強劫,開發得開,氣血宣通,即作汗而愈。或體質本虛,濕熱結甚,則劫發不開,而反致死者,不為少矣。莫若仲景法,對證以藥致之,則免致強劫不開,而反誤人生命也。及夫近世妄傳,有寒極陰黃,而內、外極救其陽,為害多矣。設若病微,而誤中開發得愈,亦已鮮矣。而傷生者,不可勝言也。大抵凡諸黃者有二∶一則濕熱氣而黃,萬物皆然。又如麥秀而 雨濕熱過極,則黃膽者也;及水澇而天氣濕熱,則草木將死,而色變黃者也;或病血液衰則虛,燥熱太甚,而身面痿黃者,猶亢旱而草木萎黃也。夫病燥熱而黃者,當退熱、潤燥而已。此傷寒濕熱極甚,而發黃者,開結退熱,雙利大、小腑以除水濕,則利和而愈也。( ,於林切,今作陰)

結胸而發黃者,同陷胸湯各半服,下之。或誤服巴豆熱毒丸藥下之,反損陰氣,遂協熱利不止而發黃者,同大承氣各半服,下之。亦有協熱利不止,更或結胸而發黃者,用茵陳五分,同陷胸湯三分、大承氣二分以下之。或兩感發黃者,本方加黃連解毒湯一服急下之。或頭微汗、小便利而微黃者,濕熱微也,宜此。

梔子柏皮湯

大山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錢) 黃柏(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此劑則作二服,每服水三盞,煮至一盞,取絞汁,分三次作一日服。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各三錢) 甘遂末(三字匕)

上銼如麻豆大,一劑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煮大黃至六分,內硝,煎一、二沸絞汁,內甘遂末一字匕半,溫服。未快利再服。熱惡不利者,以意加服。

大陷胸丸

大黃(半兩) 葶藶(三錢微炒) 芒硝(一分) 杏仁(十二個,草灰炒色變。)

上大黃為細末,下葶藶杵,再羅,研杏仁、硝如泥,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匕、白蜜半匙、水一盞,煮至半盞溫服。當一宿許乃下。未利再服。

小陷胸湯

半夏(四錢,湯洗,全用,不銼。) 生薑(二錢切) 黃連(二錢銼) 栝蔞實(大者半個,惟銼其殼,子則不銼。或但用其中子者非也。)

上以水三盞,煮栝蔞取汁一盞半,內余藥煮至一盞,絞取汁,分兩次溫服,以效為度。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 黃芩(各一分)一法加生薑一分甚良。

梔子湯

大梔子(七枚銼碎) 豆豉(半合)

上以水兩盞,煮梔子至一盞半,內豉煮至半盞,絞汁溫服。

凡加者,皆用梔子先煮。

或吐者,止後服。凡諸梔子湯,皆非吐人之藥,以其燥熱鬱結之甚,而藥頓攻之不能開通,則郁發而吐。因其嘔吐,發開鬱結,則氣通、津液寬行而已,故不須再服也。

梔子濃朴湯

大梔子(七枚) 濃朴(半兩,炙去粗皮) 枳實(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一盞半煮,絞汁半盞,溫服。

泛論

編輯

凡傷寒熱病,下後熱不退,下證尚在者,再三下之以熱退為度。雖熱退尚未痊癒者,隨證調之。

凡下之前後,或大汗將出,或大汗已出(俗言好汗,是言大汗),或汗後煩渴及諸吐瀉雜病,一切煩渴者,須以細細飲之。渴未止者,頻頻時與,但不可過多,以成留飲不散者也(留飲,一名水蓄;經曰積飲)。

夫留飲,謂水液留積蓄聚於內,而不濕潤傳化者也。夫腸胃燥熱太甚,則結滯而氣液不能宣通,故雖飲而難以止其煩渴也。若以頓飲過多,則水濕過極,而腸胃燥熱怫鬱,轉以加其水濕痞閉,故成留飲,而心腹滿痛,或為吐瀉也。

設若不與飲之,則燥熱轉甚,危而死矣。

夫腸胃之燥、濕,猶地旱、澇適當其宜,皆不可過與不及。凡治病之道,以調六氣陰陽,使無偏傾,各守其常,平和而矣。嗟夫!世俗或以妄為冷水、寒藥水損脾腎,隔卻大汗。但令中外俱熱而欲望其作大汗者;或大汗欲出,腸胃燥熱煩渴;及汗已出及慮水卻大汗,不與水者;或氣弱久虛,煩渴者;

或吐瀉煩渴者;或產婦煩渴,皆以妄為氣虛,不可飲水也。此乃未知古人云渴欲飲水為熱在里也。若夫正氣既衰,邪熱燥甚而煩渴者,若非水液寒藥滋養,救其殘陰,退其邪熱,則陽熱暴甚而為害速矣。況不與水而反以大毒熱藥燥之,寧無損者耶。且如酒之體者,水也,比之飲水,則過能多飲,而旋能消散之外,轉能發於渴者,以其苦熱養於心火,則陽盛陰衰,而燥去水濕之體,故旋能消散而善多飲水也。其酒之善多飲者,以其酒之熱毒,若非復以水體勝之;則亦少飲疾醉者,強以飲多,則燥熱太甚而多生病也。然酒力之熱,善消水體,複製酒力,以其熱力多於水體,故飲多即熱醉而燥盡水體,勢力尚在,則燥熱煩渴而病於酒也。然酒之熱耗盡水體之外,尚能燥熱煩渴為病,況病於燥熱太甚,而煩渴,及不與水者,豈不知其害耶。凡燥熱煩渴者,腸胃易為怫鬱,常以退熱、開結、散水、潤燥之藥調之,免致燥熱太甚,則怫鬱以成留飲。雖多飲,亦不止其腸胃臟腑之燥熱煩渴;而或腸胃之內,濕甚以成吐瀉也,涼膈、白虎、五苓及桂苓甘露散之類,隨證以調之也。或成留飲諸病者,隨證燥之。

宜小青龍湯、五苓、桂苓甘露、黃連解毒湯、小陷胸、大承氣之類證本方論中。

戰汗

編輯

夫熱病大汗將出而反寒戰者,古人以百病皆為雜病,惟傷寒名曰大病,俗言汗病是也。經言大汗者,非謂邪熱自汗大出者也,乃陽氣怫熱鬱結後,得開通發散宣通,則蒸蒸而為汗出,是謂大汗。言大病怫熱邪毒之氣鬱極,乃發以為汗出,故曰大汗也。故經曰∶大氣皆去,病得已矣。

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里,大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之,故反寒慄也(化謂造化之化也)。

經曰∶少陰所至為驚,或惡寒戰慄,譫妄,謂少陰君火熱氣之所至,而為此等之病也。又經曰∶諸禁 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注云∶熱之內作然。禁∶俗作噤, 振搖而動也。言禁冷振栗反寒戰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謂五行之道,微者當其本化,實甚過亢,則反兼勝已之化,以制其甚。老子云∶天之道,其張弓乎,高者抑之。斯其道也。經雲∶水曰靜順。謂靜而自己無為,但順物之氣味也。及方圓不與物爭,乃至柔順者也。水本寒,寒極則水冰如地,而能載物。又經曰∶水發而雹、雪。是水寒亢極,而反似克水之土化,是謂兼化也。故病寒極者反堅滿也。夫土主濕, 雲雨而安靜,雨濕極甚則飄驟散落,是反兼風水制其土濕也。故經言痙為濕極,而反似風強病也。木主生榮而王於春,其氣濕,其本風,風大則反涼而毀折,是兼金化制其本也。故風病過極,則中外燥澀,皮膚皴揭,反氣營運之燥澀而筋脈螈緩,是反兼金化也。金主於秋而屬於陰,其氣涼,涼極則天氣清明,而萬物反燥,燥物莫若火,是金極反兼火化制之也。故為病血液衰少,燥金之化極甚,則反熱也,燥物莫若火,夏月火盛熱極,甚則天氣曛昧而萬物反潤,以出水液,林木流津,及體熱極而反出汗液,以火煉金,熱極而反化為水,是火極而反兼水化制之也。故病熱極則反出五濕。婦人帶下淋瀝及厥逆身冷,或為惡寒戰慄,而或反冷痛也。俗以帶下,直言冷病,及惡寒戰慄,便為陰寒者,俗醫未知此也。夫天道造化,病微必當其本化,寒見水化,熱見火化也。病甚者,反似勝己之化。如寒極反似濕土,熱極反似寒水之化也。嗟夫!百病之極甚者,其狀反似於己之相反者。俗醫不求其病之本氣,而百端擬疑,莫知真源,不得已而但隨兼化之虛象,妄為其治,反助其病而害於生命多矣。以至舉世皆云病至危極之時,則陰陽反變而無能辨別也。殊不知但以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設若千變萬化,而歸其要則一也。何得有難易之二邪。故經曰∶夫標本之為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經又曰∶善言始者,必念於終;善言近者,必知其遠。是則至數而道不惑,所謂明矣。故老子曰∶不窺牖見天道,不出戶見天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蓋知要與不知要也。

古聖曰∶反常合道。謂古聖天理大道協議,而常俗之心,則有相反者也。然古聖道不離於俗者,謂道包於俗而入俗也。又雲∶俗自離道者,常俗莫能合於道也。夫俗則有相,而道本無形者,正如五行之變化,微則守常,而本化自見,乃有相之俗,是化以自見也,甚則反似勝己之化,乃無相而反常合道,是謂變,以其取變於本化之相,而反見勝己之化也。變化之道多端,此則微、甚外相之變化也。故仙經曰∶大道似不肖,濃德若不足,即藏其本相於內,而反變化勝己之化,於外無相,乃反常合於道者也。卻以道眼觀之,則求其內也,若但以俗眼觀其外,則逐相而遷,何由得其要也。故聖經所論,天地變化,與道協議而俗無所慊,但隨俗見編集方論,有乖其理,只合俗心,致使後人皆由說,反自以為明,而聖經之妙理懵然罔究,病者無辜,竟罹橫夭。

吁!可痛者。且如經言∶陽勝則熱,陰勝則寒。俗直謂陽熱之氣勝則發熱,陰寒之氣勝則發寒者,皆經之本旨也。此言表里之陰陽正氣之虛實,言正氣勝者為不病,而不勝者為病也。故經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是謂表陽之正氣為不病,里陰之正氣衰而為受病也。里陰之正氣勝為不病,表陽之正氣衰而為受病者也。此皆熱在表里陰陽之部分者也。然病勝在里,為陽勝陰虛,病當發熱,故發熱為病熱在里。陽勝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即死者是也。表熱里和,則病當惡寒,為陰勝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即死者是也。故熱在表,為陰勝陽虛,而言惡寒之寒,則為寒也。熱在里為陽勝陰虛,而言發熱之熱,則為熱也。故傷寒表熱則惡寒,當汗;里熱則發熱而當下之。又經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者,非謂病寒而極重反變也。此重言當有兩重惡寒,則不惡寒而惡熱,謂表熱惡寒為一寒也;若里之陽和,正氣又出之於表,則又當有一重惡寒,是謂重寒,則反不惡寒,而為發熱也。若表之正陽之氣,與邪熱併入於里,則為兩重發熱,則不發熱而復禁栗寒戰也。此反言陽和衛氣,並之於表陽分,則病氣之勝為陽勝也。病氣與衛氣,並甚於里之陰分,則為陰勝也。此亦表里之陰陽,正氣之與邪熱相併,而以言為虛實也。然邪熱在於表,則惡寒而熱,與里之衛氣並之於表,則反煩熱也。邪熱獨在於里,則發熱,而表之正氣與邪熱並之於里,則反寒戰也。故經雲∶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此言不並者也。正氣虛而受邪熱,故言虛也。又曰∶陽勝則外熱,陰勝則內寒,此言並者也。夫表里陰陽之分,受其邪熱之所在,其沖和正陽之衛氣,又為邪熱相併,而為病之所,正氣轉實而不虛。故經言勝也。故經瘧論雲∶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又曰∶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是言表里之陰陽,熱氣之虛實,非寒熱陰陽之虛實也。故經雲∶病在陽則熱而脈燥,在陰則寒而脈靜。然氣並於內,而外無氣,故寒戰,脈不能燥,甚而沉細欲絕,靜或不見也。夫瘧者邪熱與衛氣並則作發,而不並則休止也。故經曰∶衛氣相離,或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故又雲∶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寒矣。此只言表里之陰陽氣不並者為虛,而並者為實,其為病之氣者,乃熱之一也。俗未明之,直以經言陰勝則寒,不明其經意以病熱而反惡寒戰慄,便為陰寒之病,誤之久矣。其陰寒之為病者,脈遲細,不煩渴,小便清白,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體寒而不熱,不惡寒,無戰慄者也。故經言∶人多病氣也,陽少陰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又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不凍栗。此是陰寒為病,而直雲不凍栗寒冷也。夫陽動陰靜,故經雲∶戰慄動搖為陽火熱氣以為病也。反寒冷者,亢則害,承乃制,是火熱極,而反似寒水者也。故病寒戰者反渴,及雜病而寒戰者多有燥糞也。及夫平人冒寒而戰慄者,寒主閉藏,而外冒於寒,則里熱怫鬱,而表之陽和衛氣,以外寒逼入於里,則陽並於陰而寒戰也。夫恐極而戰者,經言五志過極則勞傷本髒,恐為腎。故經曰∶恐傷腎。然腎傷而虛,則心火自甚而熱也。又經曰∶恐則氣下。然陽主出行舒榮,故心火之誌喜則身心放肆;而陰主收藏,故腎水之志恐,則身心收斂也。夫恐則腎虛,心實而熱,正氣收藏,陷下於里,亦是陽並於陰而寒戰也。夫酒噤而戰者,腸胃酒熱未散,身表酒力已消,則陽熱易為蓄熱入里,故但冒於寒,則陽並於陰而寒戰也。夫欲汗而寒戰者,傷寒日深,表證罷,蓄熱於里則發熱也,若表里之正氣併入里,則火熱無極而反寒戰也。陰分陽熱之氣,逆極而後出之陽,則煩熱而大汗作也。

世所謂交陽者,非陰寒交熱以為陽熱也,乃怫熱蓄之於里,而郁極乃發,則交傳出之於表之陽分,是為交陽,而後作汗也。或怫鬱過極,而不能交出於表者,是郁極不發,否極不泰,即正氣衰殘,陰氣先絕,則陽氣後竭而死矣。夫欲汗而脈忽沉細,而或不見者,陽表正氣併入於里故也。交陽而燥亂昏冒者,里熱郁極,乃發而欲出,以怫鬱而陽之氣極不能出,故氣亂則神背而躁擾也。凡欲作汗,無問病之微甚,或已經新下者,或下證未全者,恆以涼膈散調之。甚者宜黃連解毒湯。或下後二、三日,或未經下,腹滿煩渴,脈沉實而有下證者,三一承氣湯下之。勢惡者,加黃連解毒湯下之。或已戰不快者,或戰後汗出不快者,或微戰數次,經大戰而汗不出者,乃並之不甚,而病之不速也,通宜三一承氣湯,或更加黃連解毒湯下之,以散怫熱而開鬱結也。大法曰∶脈浮不可下。傷寒病已有里證,脈沉,下之,里證尚在,脈漸浮,至一、二日汗不能出者,里證郁,發之不峻,病已,三一承氣湯微下之。凡此諸可下者,或得利而汗便出者,或服藥而怫鬱頓然開發,先汗出而後利者,或利性但隨汗出,泄則氣和而愈,更不利者,說不快交不過而死者,止由里熱極甚,而不能開發也。故常以寒涼,或下怫熱,免致但以其作汗,而為邪熱耗絕陰氣而死也。

或不戰而汗出者,津液不盡而陽不並陰也。或戰而無汗,而自愈者,津液已衰,以經發汗、吐。利或自汗、吐、利,亡液過多,則津液衰竭,無由作津,但氣和而愈也。或不戰,無汗而愈者,陽不並陰則不戰,津液已衰,故無汗而已也。

世俗未知,而直以惡寒戰慄名陽熱氣虛,陰寒實勝,因而為治,誤人多矣。

受汗

編輯

夫大汗將出者,慎不可限其煩熱,而外用水濕及風涼制熱也。

陽熱開發,將欲作汗而出者,若為外風、涼、水、濕所薄,則怫熱反入於里而不能出泄,病多危極而死矣。

亦不可恨其汗遲而濃衣壅覆,欲令大汗快而早出也。

怫熱已甚,而郁極乃發,其發之微則順,甚則逆。順則發易,逆則發難。病已怫熱作發,而煩熱悶亂,更以濃衣壅覆太過,則陽熱暴然太甚,陰氣轉衰,而正氣不榮,則無由開發。即燥熱喘滿,危而死矣。

汗後

編輯

雙解散∶普解風寒暑濕,饑飽勞逸,憂愁思慮,恚怒悲恐,四時中外諸邪所傷,億覺身熱、頭疼、拘倦強痛,無問自汗、無汗,憎寒發熱,渴與不渴,有甚傷寒疫癘,汗病兩感,風氣雜病,一切舊病作發,三曰里外,並宜服之。設若感之勢甚,本難解者常服,三兩日間,亦漸減可,並無所損。或里熱極甚,腹滿實痛,煩渴譫妄,須可急下者,以大承氣湯下之,三一承氣湯亦妙也。或下後未愈,或證未全,或大汗前後逆氣,或汗後餘熱不解,或遺熱勞復,或感他人病氣、汗毒傳染,或中瘴氣、馬氣、羊氣一切穢毒,並漆毒,酒、食,一切藥毒,及墜墮打撲,傷損疼痛,或久新風眩頭疼,中風偏枯,破傷風,洗頭風,風癇病,或婦人產後諸疾,小兒驚風積熱,瘡瘍疹痘諸證,無問日數,但服之,周身中外氣血宣通,病皆除愈(是防風通聖散加天水散各一半)。

防風 川芎 當歸(切焙) 芍藥 薄荷葉(淨) 大黃 麻黃(去根苗節) 連翹 芒硝(別研各半兩) 石膏(別研) 桔梗(各一兩) 滑石(十五兩別研) 白朮 山梔子 荊芥葉 甘草(四兩銼爛) 黃芩(各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六錢,水一大盞半,入蔥白五寸、鹽豉五十粒、生薑三片,煎至一盞,濾汁去滓,溫服無時,日三、四服,以效為度。常服三錢,水一中盞,煎六分絞汁,溫服不拘時,兼夜四服。設痊癒後,更宜常服,使病不再作,新病不生,並無過竟。無問歲數,乃平人常服之仙藥也。凡人已衰老,則腎水真陰損虛,即風熱燥郁甚,精血涸竭枯燥而死,但以此藥扶補滋潤者也。嗟夫!世俗反以妄傳中年以上,火氣漸衰,止是虛冷,更無熱病,誤服熱毒之劑,害人無數。豈知識病之法,全憑脈證,以別寒熱、陰陽、虛實,豈可以中年上下為則耶。此藥除孕婦及產後,月事經水過多,並泄瀉者不宜服。或治雜病,亦宜治風熱極妙。一名通氣防風散,一名通解散。

傷寒傳染論

編輯

夫傷寒傳染之由者,因聞大汗穢毒,以致神狂氣亂,邪熱暴甚於內,作發於外而為病也。則如西山記曰∶近穢氣而觸真氣。錢仲陽雲∶步履糞穢之履,無使近於嬰兒,若聞其氣,則令兒急驚風搐也。孫真人云∶乘馬遠行,至暮當沐浴、更衣,然後方可近於嬰兒,使不聞馬汗氣毒,不然則多為天吊、急驚風搐也。故剝死馬者,感其毒氣而成馬氣、丁黃之疾,皆由聞其毒氣之所作也。故《聖惠方》一法,大汗出則懸藥於戶,辟其大汗穢毒,無使傷於人也。世以艾灸席隅者,皆其義也。多染親屬,憂戚侍奉之人,勞役者,由其神氣怯弱,易為變亂故也。何以知傳染?脈不浮者是也。若誤以熱藥解表,不惟不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其治之法,自汗宜以蒼朮白虎湯,無汗宜滑石涼膈散,熱散而愈。其不解者,適其表里微甚,隨證治之,而與傷寒之法,皆無異也。


  本作品由於校訂不足而錯誤百出。您可以參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嘗試改善它,再移除這個模板。

 

本金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