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6 全三國文卷六十七
 
烏程嚴可均校輯
卷68
↑ 返回《全三國文

駱統

編輯
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孫權嗣位,試爲烏程相,召補功曹,行騎都尉,出爲建忠郎將。從陸遜破蜀兵於宜都,遷偏將軍。黃武初,封新陽亭矦,後爲濡須督。有《集》十卷。

表理張溫

編輯

伏惟殿下,天生明德,神啟聖心,招髦秀於四方,置俊乂於宮朝。多士旣受普篤之恩,張溫又蒙最隆之施。而溫自招罪譴,孤負榮遇,念其如此,誠可悲疚。然臣周旋之間,爲國觀聽,深知其狀,故密陳其理。

溫實心無他情,事無逆跡,但年紀尚少,鎭重尚淺,而戴赫烈之寵,體卓偉之才,亢臧否之譚,効裦貶之議。於是務勢者妬其寵,爭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譚,瑕釁者諱其議,此臣下所當詳辨,明朝所當究察也。

昔賈誼,至忠之臣也;漢文,大明之君也,然而絳、灌一言,賈誼遠退。何者?疾之者深,譖之者巧也。然而誤聞於天下,失彰於後世,故孔子曰「爲君難,爲臣不易」也。溫雖智非從橫,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論議之辨,卓躒冠羣,煒曄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故論溫才卽可惜,言罪則可恕。若忍威烈㠯赦盛德,宥賢才㠯敦大業,固明朝之休光,四方之麗觀也。國家之於曁豔,不內之忌族,猶等之平民,是故先見用於朱治,次見舉於眾人,中見任於明朝,亦見交於溫也。

君臣之義,義之最重;朋友之交,交之最輕者也。國家不嫌與豔爲最重之義,是㠯溫亦不嫌與豔爲最輕之交也。時世寵之於上,溫竊親之於下也。夫㝛惡之民,放逸山險,則爲勁寇;將置平土,則爲健兵。故溫念在欲取㝛惡,㠯除勁寇之害,而增健兵之銳也,但自錯落,功不副言。然計其送兵,㠯比許晏,數之多少,溫不減之;用之彊羸,溫不下之;至於遲速,溫不後之。故得及秋冬之月,赴有警之期,不敢忘恩而遺力也。溫之到蜀,共譽殷禮,雖臣無境外之交,亦有可原也。境外之交,謂無君命而私相從,非國事而陰相聞者也;若㠯命行,旣修君好,因敘己情,亦使臣之道也。故孔子使鄰國,則有私覿之禮;季子聘諸夏,亦有燕譚之義也。古人有言,欲知其君,觀其所使;見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溫若譽禮,能使彼歎之,誠所㠯昭我臣之多良,明使之得其人,顯國美於異境,揚君命於他邦。是㠯晉趙文子之盟於宋也。稱隨會於屈建;楚王孫圉之使於晉也,譽左史於趙鞅。亦向他國之輔,而歎本邦之臣,經傳美之㠯光國,而不譏之㠯外交也。王靖內不憂時,外不趨事,溫彈之不私,推之不假,於是與靖遂爲大怨,此其盡節之明驗也。靖兵眾之勢,幹任之用,皆勝於賈原、蔣康,溫尚不容私㠯安於靖,豈敢賣恩㠯協原、康邪?又原在職不勤,當事不堪,溫數對㠯醜色,彈㠯急聲;若誠欲賣恩作亂,則亦不必貪原也。凡此數者,校之於事旣不合,參之於眾亦不驗。臣竊念人君雖有聖哲之姿,非常之智,然㠯一人之身,御兆民之眾,從層宮之內,瞰四國之外,照羣下之情,求萬機之理,猶未易周也。固當聽察羣下之言,㠯廣聰明之烈。今者人非溫旣殷勤,臣是溫又契闊,辭則俱巧,意則俱至,各自言欲爲國,誰其言欲爲私?倉卒之閒,猶難卽別,然㠯殿下之聰叡,察講論之曲直,若潛神畱思,纖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

溫非親臣,臣非愛溫者也。昔之君子,皆抑私忿,㠯增君明。彼獨行之於前,臣恥廢之於後,故遂發㝛懷於今日,納愚言於聖聽,實盡心於明朝,非有念𦐤溫身也。《吳志‧張溫傳》。

民戶損秏上疏

編輯

臣聞君國者,㠯據疆土爲彊富,制威福爲尊貴,曜德義爲榮顯,永世𦙍爲豐祚。然財須民生,彊賴民力,威恃民勢,福由民殖,德俟民茂,義㠯民行。六者旣僃,然後應天受祚,保族宜邦。《書》曰︰「眾非後無能胥㠯寍,後非眾無㠯辟四方。」推是言之,則民㠯君安,君㠯民濟,不易之道也。

今彊敵未殄,海內未乂,三軍有無已之役,江境有不釋之僃,徵賦調數,由來積紀,加㠯殃疫死喪之災,郡縣荒虛,田疇蕪曠,聽聞屬城,民戶浸寡,又多殘老,少有丁夫,聞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尋所由,小民無知,旣有安士重遷之性,且又前後出爲兵者,生則困苦無有溫飽,死則委棄骸骨不反,是㠯尤用戀本畏遠,同之於死。每有徵發,羸謹居家重累者先見輸送,小有財貨,傾居行賂,不顧窮盡。輕者則迸入險阻,黨就羣惡,百姓虛竭,嗷然愁擾,愁擾則不營業,不營業則致窮困,致窮困則不樂生,故口腹急則奸心動而攜叛多也。又聞民間非居處小能自供,生產兒子,多不起養;屯田貧兵,亦多棄子。天則生之,而父母殺之,旣懼干逆和氣,感動陰陽,且惟殿下開基建國,乃無窮之業也,彊鄰大敵非造次所滅,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減耗,後生不育,非所㠯歷遠年、致成功也。

夫國之有民,猶水之有舟,停則㠯安,擾則㠯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勝,是㠯聖王重焉,禍福由之,故與民消息,觀時制政。方今長吏親民之職,惟㠯辨具爲能,取過目前之急,少復㠯恩惠爲治,副稱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㠯彫敞,漸㠯陵遲,勢不可久。夫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願殿下少㠯萬機餘閒,畱神思省,補復荒虛,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阜人財之用,參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統之大願,足㠯死而不朽矣。《吳志‧駱統傳》︰「是時徵役繁數,重㠯疫癘,民戶損耗,統上疏曰云雲。」

陳諸將舟船飾嚴牋

編輯

諸將舟船,轉相高上,建立奇工,文㠯丹漆,彫鏤之功,好尚滋繁,計其費耗,所損不少。《北堂書鈔》未刪改本一百三十七。

全琮

編輯
琮字子璜,吳郡錢唐人。爲奮威校尉,遷偏將軍,封陽華亭矦。黃武中,遷綏南將軍,進封錢唐矦,假節,領九江太守,徙東安太守。黃龍初,遷衞將軍、左護軍、徐州牧,尚主。赤烏末,遷右大司馬、左軍師。

密表止太子登出征

編輯

古來太子,未嘗偏征也,故從曰撫軍,守曰監國。今太子東出,非古制也,臣竊憂疑。《吳志‧全琮傳》注引《江表傳》。

潘濬

編輯
濬字承明,武陵漢壽人。劉表辟爲江夏從事,徙湘陰令。蜀先主領荊州,㠯爲治中從事;及定蜀,畱典州事。後降吳,拜輔軍中郎將,遷奮威將軍,封常遷亭矦。權稱尊號,拜少府,進封劉陽矦,遷太常。

疏責子翥

編輯

吾受國厚恩,志報㠯命。爾輩在都,當念恭順,親賢慕善,何故與降虜交,㠯糧餉之?在遠聞此,心震面熱,惆悵累旬。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責所餉。《吳志‧潘濬傳》注引《吳書》。

顧譚

編輯
譚字子默,吳郡吳人,丞相雍孫。爲太子中庶子,轉輔正都尉。赤烏中,代諸葛恪爲左節度,加奉車都尉,尋爲選曹尚書,拜太常,平尚書事。爲全琮父子所搆,徙交州。有《顧子新語》十二卷。

上疏安太子

編輯

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踰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絶。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矦之勢,㠯爲勢重,雖親必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親弟,不終饗國,失之於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長沙,得之於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愼夫人與皇后同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儀,陳人彘之戒,帝旣悅懌,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㠯安太子而便魯王也。《吳志‧顧雍傳》︰「是時魯王霸有盛寵,與太子和齊衡,譚上疏云云。」

議奔喪

編輯

奔喪立科,輕則不足㠯禁孝子之情,重則本非應死之罪,雖嚴刑益設,違奪必少。若偶有犯者,加其刑則恩所不忍,有減則法廢不行。愚㠯爲長吏在遠,茍不告語,勢不得知。比選代之間,若有傳者,必加大辟,則長吏無廢職之負,孝子無犯重之刑。《吳志‧大帝傳》︰「嘉禾六年春,顧譚議。」

胡綜

編輯
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㠯金曹從事拜鄂長,入爲書部,尋領右部督,加建武中郎將。魏封吳王,幷封綜爲亭矦。黃龍初,爲侍中,進封鄉矦,兼右領軍。尋拜偏將軍,兼左執法。有《集》二卷。案︰《吳志‧胡綜傳》雲︰「凡自權統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

黃龍大牙賦

編輯

乾坤肇立,三才是生。狼孤垂象,實惟兵精。聖人觀法,是效是營。始作器械,爰求厥成。黃、農創代,拓定皇基,上順天心,下息民災。高辛誅共,舜征有苗。啟有甘師,湯有鳴條。周之牧野,漢之垓下。靡不由兵,克定厥緒。明明大吳,實天生德。神武是經,惟皇之極。乃自在昔,黃、虞是祖。越歷五代,繼世在下。應期受命,發跡南土。將恢大繇,革我區夏。乃律天時,制爲神軍。取象太一,五將三門。疾則如電,遲則如雲。進止有度,約而不煩。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實曰太常。桀然特立,六軍所望。仙人在上,鑒觀四方。神實使之,爲國休祥。軍欲轉向,黃龍先移。金鼓不鳴,寂然變施。闇謨若神,可謂祕奇。在昔周室,赤鳥銜書。今也大吳,黃龍吐符。合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吳志‧胡綜傳》︰「黃武八年夏,黃龍見夏口,於是權稱尊號,因瑞改元。又作黃龍大牙,常在中軍,諸軍進退,視其所向,命綜作賦曰云雲。」《蓺文類聚》六十㠯「黃武八年」一段爲賦之本文,葢卽此賦之序也。然不應直稱權名,疑史家改竄。又見《初學記》二十二。

中分天下盟文

編輯

天降喪亂,皇綱失敘,逆臣乘釁,動奪國柄,始於董卓,終於曹操,窮凶極惡,㠯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無統,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操子丕,桀逆遺醜,薦作奸囘,偷取天位。而叡幺麼,尋丕凶蹟,阻兵盜土,未伏厥誅。昔共工亂象而高辛行師,三苗干度而虞舜征焉。今日滅叡,禽其徒黨,非漢與吳,將復誰任?夫討罪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裂,奪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歸。是㠯《春秋》晉矦伐衞,先分其田㠯畀宋人,斯其義也。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禮》有司盟之官,《尚書》有告誓之文。漢之與吳,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復結盟,廣誠約誓,使東西士民咸共聞知。故立壇殺牲,昭告神明,再歃加書,副之天府。天高聽下,靈威棐諶,司愼司盟,羣臣羣祀,莫不臨之。自今日漢、吳旣盟之後,勠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傳之後葉,克終若始。凡百之約,皆如載書。信言不豔,實居於好。有渝此盟,創禍先亂,違貳不協,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討是督,山川百神,是糾是殛,俾墜其師,無克祚國。於爾大神,其明鑒之!《吳志‧大帝傳》︰「蜀遣衞尉陳震慶權踐位,三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幷、涼屬蜀;其司州之土,㠯函谷關爲界。造爲盟曰云雲。」《胡綜傳》曰︰「綜爲盟文,文義甚美。」又見《蓺文類聚》三十三。

請立諸王表

編輯

受命之主,繫天而王,建化垂統,爲一代制,雖禮有損益,事有質文,至於崇建懿親,列土封爵,內蕃國朝,外鎭天下,古今同契,其揆一也。周室之興,寵秩子弟,姬姓之國,五十有五,諸王子受國者漸多。光武中興,四海擾攘,眾諸制度未徧,而九子受國。明、章卽位,男則封王,女爲公主。故《詩》曰︰「旣受帝祉,施於孫子。」陛下踐阼㠯來十有二載,皇后無號,公主無邑,臣下歎息,遠近失望。是㠯屢獻愚懷,依據典禮,庶請具陳,足寤聖心,深辭固拒,不蒙進納。恐天下有識之士,將謂吳臣闇於禮制,不知陛下謙㠯失之也。加今仰夏,盛德在上,大吳之慶,於是乎始,開國建號,吉莫大焉。唯陛下割謙謙之德,副兆民之望,畱神祐許,天下幸甚!《蓺文類聚》五十一。

議奔喪

編輯

喪紀之禮,雖有典制,茍無其時,所不得行。方今戎事,軍國異容,而長吏遭喪,知有科禁,公敢干突。茍念聞憂不奔之恥,不計爲臣犯禁之罪,此由科防本輕所致。忠節在國,孝道立家,出身爲臣,焉得兼之?故爲忠臣不得爲孝子。宜定科文,示㠯大辟,若故違犯,有罪無赦。㠯殺止殺,行之一人,其後必絶。《吳志‧大帝傳》。

僞爲吳質作降文三條

編輯

其一曰︰天綱弛絶,四海分崩,羣生憔悴,士人播越,兵寇所加,邑無居民,風塵煙火,往往而處。自三代㠯來,大亂之極,未有若今時者也。臣質志薄,處時無方,繫於土壤,不能翻飛,遂爲曹氏執事戎役,遠處河朔,天衢隔絶,雖望風慕義,思託大命,媿無因緣,得展其志。每往來者,竊聽風化,伏知陛下齊德乾坤,同明日月,神武之姿,受之自然,敷演皇極,流化萬里,自江㠯南,戶受覆燾。英雄俊傑,上達之士,莫不心歌腹詠,樂在歸附者也。今年六月末,奉聞吉日,龍興踐阼,恢弘大繇,整理天綱,將使遺民,覩見定主。昔武王伐殷,殷民倒戈;高祖誅項,四面楚歌。方之今日,未足㠯喻。臣質不勝昊天至願,謹遣所親同郡黃定恭行奉表,及託降叛,間關求達,其欲所陳,載列於左。

其二曰︰昔伊尹去夏入商,陳平委楚歸漢,書功竹帛,遺名後世,世主不謂之背誕者,㠯爲知天命也。臣昔爲曹氏所見交接,外託君臣,內如骨肉,恩義綢繆,有合無離,遂受偏方之任,總河北之軍。當此之時,志望高大,永與曹氏同死俱生,惟恐功之不建,事之不成耳。及曹氏之亡,後嗣繼立,幼沖統政,讒言彌興。同儕者㠯勢相害,異趣者得閒其言,而臣受性簡略,素不下人,視彼數子,意實迫之,此亦臣之過也。遂爲邪議所見搆會,招致猜疑,誣臣欲叛。雖識眞者保明其心,世亂讒勝,餘嫌猶在,常懼一旦橫受無辜,憂心孔疚,如履冰炭。昔樂毅爲燕昭王立功於齊,惠王卽位,疑奪其任,遂去燕之趙,休烈不虧。彼豈欲二三其德,葢畏功名不建,而懼禍之將及也。昔遣魏郡周光㠯賈販爲名,託叛南詣,宣達密計。時㠯倉卒,未敢便有章表,使光口傳而已。㠯爲天下大歸可見,天意所在,非吳復誰?此方之民,思爲臣妾,延頸舉踵,惟恐兵來之遲耳。若使聖恩少加信納,當㠯河北承望王師,疑心赤實,天日是鑒。而光去經年,不聞咳唾,未審此意竟得達不?瞻望長歎,日月㠯幾,魯望高子,何足㠯喻!又臣今日見待稍薄,蒼蠅之聲,緜緜不絶,必受此禍,遲速事耳。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㠯臣質穿仁義之道,不行若此之事,謂光所傳,多虛少實,或謂此中有他消息,不知臣質搆讒見疑,恐受大害也。且臣質若有罪之日,自當奔赴鼎鑊,束身待罪,此葢人臣之宜也。今日無罪,橫見譖毀,將有商鞅、白起之禍。尋惟事勢,去亦宜也。死而弗義,不去何爲!樂毅之出,吳起之走,君子傷其不遇,未有非之者也。願陛下推古況今,不疑怪於臣質也。又念人臣獲罪,當如伍員奉己自效,不當徼幸,因事爲利。然今與古,厥勢不同,南北悠遠,江湖隔絶,自不舉事,何得濟免!是㠯忘志士之節,而思立功之義也。且臣質又㠯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亂,柄奪於臣,諸將專威於外,各自爲政,莫或同心,士卒衰耗,帑藏空虛,綱紀毀廢,上下竝昏,想前後數得降叛,具聞此問。兼弱攻昧,宜應天時,此實陛下進取之秋,是㠯區區敢獻其計。今若內兵淮、泗,據有下邳,荊、揚二州,聞聲響應,臣從河北席捲而南,形勢一連,根牙永固。關西之兵繫於所衞,青、徐二州不敢徹守,許、洛餘兵眾不滿萬,誰能來東與陛下爭者?此誠千載一會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計乎!及臣所在,旣自多馬,加諸羌胡常㠯三四月中美草時驅馬來出,隱度今者可得三千餘匹。陛下出軍,當投此時,多將騎士來就馬耳。此皆先定所一二知。凡兩軍不能相究虛實,今此閒實羸,易可克定,陛下舉動,應者必多。上定洪業,使普天一統,下令臣質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若不見納,此亦天也。願陛下思之,不復多陳。」

其三曰︰昔許子遠舍袁就曹,規畫計較,應見納受,遂破袁軍,㠯定曹業。向使曹氏不信子遠,懷疑猶豫,不決於心,則今天下袁氏有也。願陛下思之。閒聞界上將閻浮、趙楫欲歸大化,唱和不速,㠯取破亡。今臣款款,遠授其命,若復懷疑,不時舉動,令臣孤絶,受此厚禍,卽恐天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復託命陛下矣。願陛下思之。皇天后土,實聞其言。《吳志‧胡綜傳》。

太子賓友目

編輯

英才卓越,超踰倫匹,則諸葛恪;精識時機,達幽究微,則顧譚;凝辨宏達,言能釋結,則謝景;究學甄微,游夏同科,則范愼。《吳志‧孫登傳》注引《江表傳》。

是儀

編輯
儀字子羽,北海營陵人,本姓氏,㠯孔融嘲改。初爲郡縣吏,後依劉繇,避亂江東。繇敗,徙會稽。權嗣位,徵典機密,拜騎都尉。從襲荊州,拜忠義校尉,遷裨將軍,封都亭矦,守侍中。黃武中,遷偏將軍,進封都鄉矦,復拜侍中,遷尚書僕射,領魯王傅,卒年八十一。

領魯王傅上疏

編輯

臣竊㠯魯王天挺懿德,兼資文武,當今之宜,宜鎭四方,爲國藩輔,宣揚德美,廣耀威靈,乃國家之良規,海內所瞻望。但臣言辭鄙野,不能究盡其意,愚㠯二宮宜有降殺,正上下之序,明敎化之本。《吳志‧是儀傳》。

賜進士出身二品銜廣東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驛傳事務黃岡王毓藻校刊

《全三國文》卷六十七終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