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武帝 編輯

  帝諱邕,字祢羅突,文帝第四子,恭帝元年封輔城郡公,孝閔受禪,拜大將軍,鎮同州,明帝即位,遷柱國、蒲州刺史,入為大司空、治御正,進封魯國公,領宗師,武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四;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在位十八年,諡曰武皇帝,廟號高祖。

改元保定詔保定元年正月戊申 編輯

  寒暑亟周,奄及徂歲,改元命始,國之典章。朕祗承寶圖,宜遵故實。可改武成三年為保定元年。嘉號既新,惠澤宜布,文武百官,各增四級。《周書·武帝紀上》

頒六官詔正月戊辰 編輯

  履端開物,實資元後,代終成務,諒惟宰棟。故周文公以上聖之智,翼彼姬周,爰作六典,用光七百。自茲厥後,代失其緒,俾巍巍之化,歷千祀而莫傳;鬱郁之風,終百王而永墜。我太祖文皇帝稟純和之氣,挺天縱之英,德配乾元,功侔造化,故能舍末世之弊風,蹈隆周之睿典,誕述百官詔厥用允集。所為乾坤改而重構,豈帝王洪範而已哉。朕入嗣大寶,思揚休烈。今可班斯禮於太祖廟庭。《周書·武帝紀上》

板授官詔正月甲戌 編輯

  先經兵戎官,年六十已上,及民七十已上,節級板授官。《周書·武帝紀上》

亢旱原降罪囚詔七月戊申 編輯

  亢旱歷時,嘉苗殄悴,豈獄釺失理,刑罰乖衷歟?其所在見囚:死以下,一歲刑以上,各降本罪一等;百鞭以下,悉原免之。《周書·武帝紀上》

文武租賦詔二年四月癸亥 編輯

  比以寇難猶梗,九州未一,文武之官立功效者,雖錫以茅土,而未及租賦。諸柱國等勛德隆重,宜有優崇,各准別制,邑戶聽寄食他縣。《周書·武帝紀上》

減削御供詔十月戊戌 編輯

  樹之元首,君臨海內,本乎宣明教化,亭毒黔黎,豈惟尊貴其身,侈富其位。是以唐堯疏葛之衣,粗糲之食,尚臨汾陽而永嘆,登姑射而興想。總無聖人之德而嗜欲過之,何以克厭眾心,處於尊位,朕甚恧焉。今巨寇未平,軍戎費廣,百姓空虛,與誰為足。凡是供朕衣服飲食,四時所須,爰及宮內調度,朕今手自減削。縱不得頓行古人之道,豈曰全無庶幾。凡爾百司,安得不思省約,勖朕不逮者哉。《周書·武帝紀上》

報于謹詔二年 編輯

  昔師尚父年逾九十,召公幾將百歲,皆勤王家,自強不息。今元惡未除,九州不一,將以公為舟楫,弘濟於艱難,豈容忘二公之雅操,而有斯請。朕用恧焉。公若更執謙沖,有司宜斷啟。《周書·于謹傳》

封蕭大封蕭大圜等詔二年 編輯

  梁汝南王蕭大封、晉熙王蕭大圜等,梁國子孫,宜存優禮,式遺茅土,實允舊章。大封可封晉陵縣公,大圜封始寧縣公,邑各一千戶。《周書·蕭大圜傳》

政事依月令詔三年二月辛酉 編輯

  二儀創辟,玄象著明;三才已備,歷數昭列。故《書》稱欽若敬授,《易》序治歷明時。此先代一定人,百王不易之務。伏惟太祖文皇帝敬順昊天,憂勞庶政,歷序六家,以陰陽為首。洎予小子,弗克遵行,惟斯不安,夕惕若厲。自頃朝廷權輿,事多倉卒,乖和爽序,違失先志。致風雨愆時,疾厲屢起,嘉生不遂,萬物不昌,朕甚傷之。自今舉大事、行大政,非軍機急速,皆宜依月令,以順天心。《周書·武帝紀上》

以于謹為三老詔三年四月 編輯

  樹以元首,主乎教化,率民孝弟,置之仁壽。是以古先明後,咸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朕以眇身,處茲南面,何敢遺此黃髮,不加尊敬。太傅、燕國公謹,執德淳固,為國元老,饋以言,朝野所屬。可為三老,有司具禮,擇日以聞。《周書·于謹傳》

幸李賢第詔三年九月 編輯

  朕昔沖幼,爰寓此州。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諸軍事、瓜州刺史賢,斯土良家,勛德兼著,受委居朕,輔導積年。念其規弼,功勞甚茂。食彼桑椹,尚懷好音,矧茲惠矣,其庸可忘?今巡撫居此,不殊代邑,舉目依然,益增舊想。雖無屬籍,朕處之若親。凡厥昆季乃至子侄等,可並預宴賜。《周書·李賢傳》

加晉公護殊禮詔三年 編輯

  大冢宰晉國公,智周萬物,道濟天下,所以克成我帝業,安養我蒼生。況親則懿昆,任當元輔,而可同班群品,齊位眾臣。自念詔誥及百司文書,並不得稱公名,以彰殊禮。《周書·晉公護傳》

命晉公護東征詔四年九月 編輯

  神若軒皇,尚雲三戰;聖如姬武,且曰一戎。弧矢之威,干戈之用,帝王大器,誰能去兵?太祖丕受天命晉公護東征詔造我周室,日月所照,罔不率從。高氏乘釁跋扈,竊有並、冀,世濟世惡,腥穢彰聞。皇天震怒,假手突厥,驅略汾晉,掃地無遺,季孟勢窮,伯圭日蹙,坐待滅亡,鑒之愚智。故突厥班師,仍屯彼境,更集諸部,傾國齊至,星流電擊,數道俱進,期在仲冬,同會並、鄴。大冢宰晉公,朕之懿昆,任隆伊、呂,平一宇宙,惟公是屬。朕當親執斧鉞,廟庭祗受。有司宜勒眾軍,量程赴集。進止遲速,委公處分。《周書·晉公護傳》

奴婢贖為庶人詔五年六月辛未 編輯

  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宜贖為庶人。《周書·武帝紀上》

甲子乙卯日停樂詔天和元年五月甲午 編輯

  道德交喪,禮義嗣興。褒四始於一言,美三千於為敬。是以在上不驕,處滿不溢,富貴所以長守,邦國於焉安。故能承天靜地,和民敬鬼,明並日月,道錯四時。朕雖庸昧,有志前古。甲子乙卯,禮雲不樂。萇弘表昆吾之稔,杜蕢有揚觶之文。自世道喪亂,禮儀紊毀,此典茫然,已墜於地。昔周王受命,請聞顓頊。廟有戒盈之器,室為復禮之銘。矧伊末學,而能忘此。宜依是日,省事停樂。庶知為君之難,為臣不易。貽之後昆,殷鑑斯在。《周書·武帝紀上》

胄子入學詔七月壬午 編輯

  諸胄子入學,但束於師,不勞釋奠。釋奠者,學成之祭,自今即為恆式。《周書·武帝紀上》

舉孝行詔八月己未 編輯

  諸有三年之喪,或負土成墳,或寢苫骨立,一志一行,可稱揚者,仰本部官司,隨事言上。當加吊勉,以厲薄俗。《周書·武帝紀上》

答李充信詔五年十一月 編輯

  省充信等表,但增哀悼,豳國公廣,藩屏令望,宗室表儀,言著身文,行成士則,方憑懿戚,用匡朝政,奄丁荼蓼,便致毀滅,啟手歸全,無忘雅操,言念既往,震於厥心,昔河間才藻,追敘於中蔚,東海謙約,見稱於身後,可斟酌前典,率由舊章,使易簀之言,得申遺志,黜殯之請,無虧令終。《周書·豳國公廣傳》

賜晉公護樂舞詔五年 編輯

  光宅曲阜,魯用郊天之樂,地處參墟,晉有大之禮。所以言時計功,昭德紀行。使持節、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柱國大將軍、大冢宰、晉國公,體道居貞,含和誕德,地居戚右,才表棟隆。國步艱難,寄深夷險,皇綱締我,事均休戚。故以跡冥殆庶,理契如仁。今文軌尚隔,方隅猶阻,典策未備,聲名多闕,宜賜軒且之樂,六佾之舞。《周書·晉公護傳》

答蕭 編輯

  開府梁之宗英,今則任等三事。所謂楚雖有材,周實用之。方藉謀猷,匡朕不逮。然進思盡忠,退安侍養者,義在公私兼濟。豈容全欲徇己,虧此至公,乖所望也。《周書·蕭傳》

誅晉公護大赦改元詔建德元年三月辛酉 編輯

  君親無將,將而必誅。太師、大冢宰、晉公護,地實宗親,義兼家國。爰初草創,同濟艱難,遂任總朝權,寄深國命。不能竭其誠效,罄以心力,盡事君之節,申送往之情。朕兄故略陽公,英風秀遠,神機穎悟,地居聖胤,禮歸當璧。遺訓在耳,忍害先加。永尋摧割,貫切骨髓。世宗明皇帝聰明神武,□□藏智,護內懷凶悖,外托尊崇。凡厥臣民,誰亡怨憤。

  朕纂承洪基,十有三載,委政師輔,責成宰司。護志在無君,義違臣節。懷茲蠆毒,帶彼狼心,任情誅暴,肆行威福,朋黨相扇,賄貨公行,所好加羽毛,所惡生瘡。朕約己菲躬,情存庶政。每思施寬惠下,輒抑而不行。遂使戶口凋殘,征賦勞劇,家無日給,民不聊生。且三方未定,邊隅尚陰,疆場待戎旗之備,武夫資捍城之力。侯伏龍恩、萬壽、劉勇等,未效庸勛,先居上將,高門峻宇,甲第雕牆,實繁有徒,同惡相濟。民不見德,唯利是視。百姓嗷嗷,道路以目;含生業業,相顧鉗口。常恐七百之基,忽焉顛墜,億兆之命,一旦阽危,上累祖宗之靈,下負蒼生之責。

  今肅正典刑,護已即罪,其餘凶黨,咸亦伏誅。氛霧既清,遐邇同慶。朝政惟新,兆民更始。可大赦天下,改天和七年為建德元年。《周書·晉公傳》

省徵發詔三月癸亥 編輯

  民亦勞止,則星動於天;作事不時,則石言於國。故知為政欲靜,靜在寧民;為治欲安,安在息役。頃興造無度,徵發不已,加以頻歲師旅,農畝廢業。去秋災蝗,年穀不登,民有散亡,家空杼軸。朕每旦恭己,夕惕兢懷。自今正調以外,無妄徵發。庶時殷俗阜,稱朕意焉。《周書·武帝紀上》

追尊孝閔帝詔四月庚寅 編輯

  慎始敬終,有國彝典,事亡如存,哲王通制。義崇追遠,禮貴尊親,故略陽公至德純粹,天姿秀傑。屬魏祚告終,寶命將改,謳歌允集,歷數攸歸,上協蒼靈之慶,下昭後之錫,而禍生肘腋,釁起蕭牆,白獸噬驂,蒼鷹集殿,幽辱神器。弒酷乘輿,冤結生民,毒流宇縣。今河海澄清,氛消盪,追尊之禮,宜崇徽號。《周書·孝閔帝紀》

大旱詔五月壬戌 編輯

  盛農之節,亢陽不雨,氣序愆度,蓋不徒然。豈朕薄德,刑賞乖中歟?將公卿大臣或非其人歟?宜盡直言,無得有隱。《周書·武帝紀上》

還長孫儉賜宅詔元年 編輯

  故柱國曾阝國公儉,臨終審正,爰吐德音,以所居之宅,本因上賜,制度宏麗,非諸子所居,請以還官,更遷他所。昔叔敖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以古方今,無慚曩哲。言尋嘉尚,弗忘於懷。而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外給。夫追善念功,先王令典,豈得遂其謙挹,致乖懲勸。今以本宅還其妻子,俾清風遠播,無替聿修。《北史·長孫儉傳》,建德元年詔,又《周書·長孫儉傳》

追贈李遠詔元年 編輯

  故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陽平郡開國公遠,早蒙驅任,夙著勳績,內參帷幄,外屬藩維。竭誠王室,乃罹橫禍。言念貞良,追增傷悼。宜加榮寵,用彰忠節。贈本官加陝、熊等十五州諸軍事,陝州刺史,諡曰忠。《周書·李遠傳》

答太子詔二年三月己卯 編輯

  在德不在瑞。《周書·武帝紀上》

婚嫁禮制詔九月戊寅 編輯

  政在節財,禮唯寧儉。而頃者婚嫁,競為奢靡,牢羞之費,罄竭資財,甚乖典訓之理。有司宜加宣勒,使咸遵禮制。《周書·武帝紀上》

頒老職詔十二月癸巳 編輯

  尊年尚齒,列代弘規,序舊酬勞,哲王明範。朕嗣承弘業,君臨萬邦,驅此兆庶,置諸仁壽。軍民之間,年多耆耄,眷言衰暮,宜有優崇。可頒授老職,使榮沾邑里。《周書·武帝紀上》

嫁娶以時詔三年正月癸酉 編輯

  自今已後,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鰥寡,所在軍民,以時嫁娶,務從節儉,勿為財幣稽留。《周書·武帝紀上》

糶積貯詔正月乙亥 編輯

  往歲年份中不登,民多乏絕,令公私道俗,凡有積貯粟麥者,皆準口聽留,以外盡糶。《周書·武帝紀上》

大赦詔二月丙辰 編輯

  民生而靜,純懿之性本均,感物而遷,嗜欲之情斯起。雖復雲鳥殊世,文質異時,莫不限以堤防,示之禁令。朕群臨萬宇,覆養黎元,思振頹綱,納之軌式。比因人有犯,與眾棄之,所在群官有愆過者,咸聽首露,莫不輕重畢陳,緋毫無隱。斯則風行草偃,從化無違,導德齊禮,庶幾可致,但上失其道,有自來矣。陵夷之弊,反本無由,宜加蕩滌,與民更始。可大赦天下。《周書·武帝紀上》

文宣皇后喪詔五月辛酉 編輯

  齊斬之情,經籍彝訓,近代沿革,遂亡斯禮。伏奉遺令,既葬便除,攀慕几筵,情實未忍。三年之喪,達於天子,古今無易之道,王者之所常行。但時有未諧,不得全制。軍國務重,庶自聽朝。衰麻之節,苫廬之禮,率遵前典,以申罔極。百寮以上,宜依遺令。《周書·武帝紀上》

立通道觀詔六月戊午 編輯

  制詔,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玄。但岐路既分,流源逾遠,淳離朴散,形氣斯乖。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競,九流七略,異說相騰。道隱小成,其來舊矣。不有會歸,爭驅靡息。自今可立通道觀,聖哲微言,先賢典訓,金科玉篆,秘跡玄文,所以濟養黎元,扶成教義者,並宜弘闡,一以貫之。俾夫玩培婁者,識嵩岱之崇崛;守磧礫者,悟渤之泓澄,不亦可乎。所司量置員數,俸力務異恆式,主者施行。《廣弘明集》十,《周書·武帝紀上》。建德三年五月景子初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六月戊午詔云云。又見《北史》十,《初學記》二十三。

勸農詔四年正月壬申 編輯

  今陽和布氣,品物資始,敬授民時,義兼敦勸。《詩》不云乎:「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刺史守令,宜親勸農,百司分番,躬自率導。事非機要,並停至秋。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所在量加賑恤,逋租懸調,兵役殘功,並宜蠲免。《周書·武帝紀上》

伐齊詔七月丁丑 編輯

  高氏因時放命,據有汾、漳,擅假名器,歷年永久。朕以亭毒為心,遵養時晦,遂敦聘好,務息黎元。而彼懷惡不悛,尋事侵軼,背言負信,竊邑藏尋。往者軍下宜陽,釁由彼始;兵興汾曲,事非我先。此獲俘囚,禮送相繼;彼所拘執,曾無一反。加以淫刑妄逞,毒賦繁興,齊、魯軫殄瘁之哀,幽、並啟來蘇之望。既禍盈惡稔,眾叛親離,不有壹戎,何以大定。

  今白藏在辰,涼風戒節,厲兵詰暴,時事惟宜。朕當親御六師,龔行天罰。庶憑祖宗之靈,潛資將士之力,風馳九有,電埽八。可分命眾軍,指期進發。《周書·武帝紀下》

遣使周省四方詔五年正月丁酉 編輯

  朕克己思治,而風化未弘。永言前古,載懷夕惕。可分遣大使,周省四方,察訟聽謠,問民恤隱其獄釺無章,侵漁黎庶,隨事究驗,條錄以聞。若政績有施,治綱克舉;及行宣圭蓽,道著丘園;並須檢審,依名騰奏。其鰥寡孤獨,實可哀矜,亦宜賑給,務使周贍。《周書·武帝紀上》

又伐齊詔十一月甲午 編輯

  偽齊違信背約,惡稔禍盈,是以親總六師,問罪汾、晉。兵威所及,莫不摧殄,賊眾危惶,烏棲自固,既元戎反旆,方來聚結,遊魂境首,尚敢趑趄,朕今更率諸軍,應機除剪。《周書·武帝紀上》

師次并州又詔十二月丁巳 編輯

  前闕人寄喉唇之重。棟梁骨鯁,剪為仇讎;狐趙緒餘,降成皂隸。民不見德,唯虐是聞。朕懷茲漏網,置之度外,正欲各靜封疆,共紓民瘼故也。

  爾之主相,曾不是思,欲構厲階,反貽其梗。我之率土,咸求事刂刃,帷幄獻兼弱之謀,爪牙奮干戈之勇,贏糧坐甲,若赴私仇。是以一鼓而定晉州,再舉而摧逋丑。偽丞相高阿那肱則單馬宵遁,建業則面縛軍和,邇之逃卒,所知見也。

  若其懷遠以德,則爾難以德綏;處鄰以義,則爾難以義服。且天與不取,道家所忌,攻昧侮亡,兵之上術。朕今親馭群雄,長驅宇內,六軍舒旆,萬隊啟行。勢與雷電爭威,氣逐風雲齊舉。王師所次,已達近郊,望歲之民,室家相慶,來蘇之後,思副厥誠。偽主若妙盡人謀,深達天命,牽羊道左,銜譬轅門,當惠以焚梓之恩,待以列侯之禮。偽將相王公已下,衣冠士民之話,如有深識事宜,建功立效,官榮爵賞,各有加隆。若下愚不移,守迷莫改,則委之執憲,以正刑書。嗟爾士庶,胡寧自棄。或我之將座,逃彼逆朝,無問貴賤,皆從蕩滌。善求多福,無貽後悔。璽書所至,咸使聞知。《周書·武帝紀上》

并州平大赦詔十二月壬戌 編輯

  昔天厭水運,龍戰於野,兩京圮隔,四紀於茲。朕垂拱岩廊,君臨宇縣,相民於海內,混楚弓於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溝。方欲德綏未服,義征不訁惠,偽主高緯,放命燕齊,怠慢典刑,ㄈ擾天紀,加以背惠怒鄰,棄信忘義。朕應天從物,伐罪弔民,一鼓而蕩平陽,再舉而摧敵。偽署王公,相繼道左。高緯智窮數屈,逃竄草間。偽安德王高延宗擾攘之間,遂竊名民偽齊昌王莫多婁敬顯等,收合餘燼,背城抗敵,王威既振,魚潰鳥離,破竹更難,建瓴非易,延宗眾散,解甲軍門。根本既傾,枝葉自,幽青海岱,折簡而來,冀北河南,傳檄可定。八共貫,六合同風,方當偃伯靈台,休牛桃塞,無疆之慶,非獨在余。

  漢皇約法,除其苛政,姬王輕典,刑彼新邦,思覃惠澤。被之率土,新舊臣民,皆從蕩滌,可大赦天下。高緯及王公以下,若釋然歸順,咸許自新。諸亡入偽朝,亦從寬宥。官榮次序,依例無失。其齊偽制令,即宜削除。鄒魯紳,幽并騎士,一介可稱,並宜銓錄。百年去殺,雖或難希,期月有成,庶幾可勉。《周書·武帝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