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梁文/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蕭統〈三〉
編輯令旨解二諦議
編輯二諦理實深玄,自非虛懷,無以通其弘遠。明道之方,其由非一。舉要論之,不出境、智。或時以境明義,或時以智顯行。至於二諦,即是就境明義。若迷其方,三有不絕;若達其致,萬累斯遣。所言二諦者,一是真諦,一名俗諦。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次第言說,應雲一真諦。二俗諦,一與二合,數則為三。非直數過於二,亦名有前後,於義非便。真既不因俗而有,俗亦不因真而生,正可得言一真一俗。真者是實義,即是平等,更無異法,能為雜閒;俗者即是集義,此法得生,浮偽起作。第一義者,即無生境中,別立美名。言此法最勝最妙,無能及者。世者,以隔別為義,生滅流動,無有住相。《涅》經言:出世人所知,名第一義諦;世人所知,名為世諦。此即文證褒貶之理。二諦立名,差別不同;真、俗世等,以一義說。第一義諦,以二義說,正言此理。德既第一。義亦第一,世既浮偽,更無有義,所以但立世名。諦者,以審實為義。真諦審實是真,俗諦審實是俗;真諦離有離無。俗諦即有即無,即有即無,斯是假名;離有離無,此為中道。真是中道,以不生為體;俗既假名,以生法為體。
南澗寺慧超諮曰:浮偽起作,名之為俗;離於有無,名之為真。未審浮偽為當與真一體,為當有異。令旨答曰:世人所知,生法為體;出世人所知,不生為體。依人作論,應如是說。若論真即有是空,俗指空為有,依此義名,不得別義。
又諮:真俗既雲一體,未審真諦亦有起動,為當起動自動,不關真諦,令旨又答,真諦寂然,無起動相,凡夫惑識,自橫見起動。
又諮,未審有起動而凡夫橫見,無起動而凡夫橫見。令旨又答:若有起動,則不名橫見。以無動而自動,所以是橫。
又諮:若法無起動,則唯應一諦。令旨又答:此理常寂,此是一諦,橫見起動。復是一諦,唯應有兩,不得言一。
又諮:為有橫見,為無橫見。令旨又答:依人為語,又此橫見。
又諮:若依人語,故有橫見;依法為談,不應見動。令旨又答,法乃無動,不妨橫者自見其動。
丹陽尹晉安王蕭綱諮曰:解旨依人為辨,有生不生,未審浮虛之與不生,只是一體,為當有異?令旨答曰:凡情所見,見其起動;聖人所見,見其不生。依人為論,乃是異體,若語相即,則不成異。具如向釋,不復多論。
又諮:若真不異俗,俗不異真,豈得俗人所見,生法為體,聖人所見不生為體?令旨答:即俗知真,即真見俗,就此為談,自誠無異。約人辨見,自有生不生殊。
又諮:未審俗諦之體,既雲浮幻,何得於真實之中,見此浮幻,令旨答,真實之體,自無浮幻,惑者橫構,謂之為有,無傷真實,體自玄虛。
又諮,聖人所見,見不流動;凡夫所見,自見流動。既流不流異,愚為不得為一。令旨答:不謂流不流各自一體,正言凡夫於不流之中,橫見此流。以是為論,可得成一。
又諮:真寂之體,本自不流。凡夫見流,不離真體。然則但有一真,不成二諦。令旨答:體恆相即,理不得異。凡見浮虛,聖睹真寂。約彼凡聖,可得立二諦名。
招提寺慧琰諮曰:凡夫見俗,以生法為體;聖人見真,以不生為體。未審生與不生,但見其異?復依何義,而得辨一?令旨答曰:凡夫於無稱有,聖人即有辨無。有無相即,此談一體。
又諮:未審此得談一,一何所名?令旨答曰,正以有不異無,無不異有,故名為一,更無異名。
又諮:若無不異有,有不異無,但見其一,云何為二?令旨答:凡夫見有,聖人見無,兩見既分,所以成二。
又諮:聖人見無,無可稱諦;凡夫見有,何得稱諦?令旨答:聖人見無,在聖為諦;凡夫審謂為有,故於凡為諦。
棲玄寺曇宗諮曰:聖人為見世諦,為不見世諦?令旨答曰:聖知凡人,見有世諦。若論聖人,不復見此。
又諮:聖人既不見世諦,云何以世諦教化眾生?令旨答:聖人無惑,自不見世諦。無妨聖人知凡夫所見。故曲隨物情,說有二諦。
又諮:聖人知凡見世諦,即是凡夫不?令旨答:此凡即是世諦,聖人亦不此凡。
又諮:聖既不見凡,焉知凡見世諦?令旨答:聖雖自無凡,亦能知有凡。自謂為有,故曲赴其情,為說世諦。
司徒從事中郎王規諮曰:未審真俗既不同,豈得相即之義?令旨答:聖人所得,自見其無;凡人所得,自見其有。見自不同,無妨俗不出真外。
又諮:未審既無異質,而有二義,為當義離於體?為當即義即體,令旨答,更不相出,名為一體。愚、聖見殊,自成異義。
又諮:凡夫為見俗,亦得見真不?令旨答:止得見俗,不得見真。
又諮:體既相即,寧不睹真?令旨答:凡若見真,不應睹俗。睹俗既妄,焉得見真?
靈根寺僧遷諮曰:若第一以無過為義,此是讚嘆之名。真離於俗,亦應是讚嘆之名。令旨答曰:即此體真,不得言嘆。第一義諦,既更立美名,所以是嘆。
又諮:無勝我者,既得稱讚嘆?我體即真,何故非嘆?令旨答:無勝我者,所以得稱讚嘆;我體即真,亦是我真,故非讚嘆。
又諮:我無過者,所以得稱讚嘆;我是不偽,何得非贊?令旨答:不偽直是當體之名,如人體義。謂之解義,正足稽其實體,豈成讚嘆?
又諮:此法無能出者,焉能即是讚嘆?令旨答:既雲無出,非贊如何?羅平侯蕭正立諮曰:未審俗諦是生法以不?令旨答曰:俗諦之體,正是生法。
又諮:俗既橫見,何得有生?令旨答:橫見為有,所以有生。
又諮:橫見為有,實是無法?實既無法,說何為生?令旨答:即此生法,名為橫見;亦即此橫見,名為生法。
又諮:若是橫見,不應有生;若必有生,何名橫見?令旨答:既雲橫見,實自無生;但橫見為有,有此橫生。
衡山侯蕭恭諮曰:未審第一義諦,既有義目,何故世諦,獨無義名?令旨答曰:世既浮俗,無義可辨。
又諮:若無義可辨,何以稱諦?令旨答:凡俗審見,故立諦名。
又諮:若凡俗見有,得受諦名,亦應凡俗見有,得安義字?令旨答:凡俗審見,故諦名可立;浮俗無義,何得強字為義?
又諮:浮俗雖無實義,不無浮俗之義;既有此浮俗,何得不受義名?令旨答:凡俗審見,故諦名可立;浮俗無義,何得強字為義?
又諮:浮俗雖無實義,不無浮俗之義;既有此浮俗,何得不受義名?令旨答:正以浮俗,故無義可辨;若有義可辨,何名浮俗?
中興寺僧懷諮曰:令旨解言真不離俗,俗不離真,未審真是有相,俗是有相,有無不殊,何得同體?令旨答曰:相與無相,此處不同。但凡所見有,即是聖所見無。以此為論,可得無別?
又諮:既是一法,云何得見為兩;見既有兩,豈是一法?令旨答:理乃不兩;隨物所見,故得有兩。
又諮:既見有兩,豈不相違?令旨答:法若實兩,可得相違;法實不兩。人見是兩,就此作論,焉得相乖?
又諮:人見有兩,可說兩人;理既是一,豈得有兩?令旨答:理雖不兩,而約人成兩。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諮曰:第一義諦,其義第一,德亦第一不?令旨答曰:義既第一,德亦第一。
又諮:直言第一,已包德義;何得復加義字,以致繁複?令旨答:直言第一,在義猶昧,第一見義,可得盡矣。
又諮:若加以義字,可得盡美;何不加以德字,可得盡美?令旨答:第一是德,豈待覆加?但加義字,則德、義雙美。
又諮:直稱第一,足見其美;偏加義字,似有所局?令旨答:第一表德,復加義字;二美俱陳,豈有所局?
吳平世子蕭勵諮曰:通旨雲第一義諦世諦,褒貶立名;真俗二諦,定體立名。尋真諦之理,既妙絕言慮,未審云何有定體之旨?令旨答曰:談其無相,無真不真;寄名相說,以真定休。
又諮:若真無諦無體,今寄言辨體,未審真諦無相,何不寄言辨體?令旨答:寄言辨體,猶恐貶德。若復寄言辨相,則有累虛玄。
又諮:真諦玄虛,離於言說;今既稱有真,豈非寄言辨相?令旨答:寄有此名,名自是相。無傷此理,無相虛寂。
又諮:未審此寄言辨體,為是當理,為不當理?令旨答:無名而說名,不合當理。
又諮:若寄言辨名,名不當理,未審此寄,將何所說?令旨答:雖不當理,為接引眾生,須名相說。
宋熙寺慧令諮曰:真諦以不生為體,俗諦以生法為體;而言不生即生。生即不生,為當體中相即,為當義中相即?令旨答云:體中相即,義不相即。
又諮:義既不即,體云何即?令旨答:凡見其有,聖睹其無;約見成異,就體恆即。
又諮:體既無兩,何事須即?令旨答:若無體無別兩,緣見有兩,見既兩異,須明體即。
又諮:若如解旨,果是就人明即?令旨答:約人見為二,二諦所以名生;就人見明即,此亦何妨?
始興王第五男蕭華諮曰:真諦稱真,是實真不?令旨答曰:得是實真。又諮:菩薩會真之時,為忘俗忘真不?令旨答:忘俗忘真,故說會真。
又諮:若忘俗、忘真,故說會真;忘俗、忘真,何謂實真?令旨答:若存俗、存真,何謂實真?正由兩遣,故謂實真。
又諮:若忘俗、忘真,而是實真;亦應忘真、忘俗,而是實俗?令旨答:忘俗、忘真,所以見真;忘真、忘俗,彌見非俗。
又諮:菩薩會真,既忘俗、忘真,今呼實真,便成乖理?令旨答:假呼實真。
終自寺法宣諮曰:義旨雲,俗諦是有是地,故以生法為體;未審有法有體,可得稱生。既是無法,而云何得有生義?令旨答:俗諦有無相待而立;既是相待,故並得稱生。
又諮:若有無兩法,並稱為生;生義既一,則有無無異?令旨答:俱是凡夫所見,故生義得同。是有是無,焉得不異?
又諮:若有無果別,應有生不生?令旨答:既相待立名,故同一生義。
程鄉侯蕭祗諮曰:未審第一之名,是形待以不?令旨答:正是形待。
又諮:第一無相,有何形待?令旨答:既雲第一,豈得非待?
又諮:第一是待;既稱第一是諦,待於第一,何不名為第二?若俗諦是待,而不稱第二;亦應真諦是待,不名第一?令旨答:若稱第一是待,於義已足,無假說俗第二,方成相待。
又諮:若世諦之名,不稱第二,則第一之稱,無所形待?令旨答:第一褒真,既雲相待,知名是待,直置可知?
光澤寺法雲諮曰:聖人所知之境,此是真諦。未審能知之智,是謂真諦,是謂俗諦?令旨答曰: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來冥境,得言即真。
又諮:有智之人,為是真諦,為是俗諦?令旨答:若呼有智之人,即俗諦。又諮:未審俗諦之人,何得有真諦之智?令旨答:聖人能忘於俗,所以得有真智。
又諮:此人既冥無生,亦應不得稱人?令旨答:冥於無生,不得言人?寄名相說,常自有人。
靈根寺慧令諮曰:為於真諦中見有,為俗諦中見有?令旨答曰:於真諦中橫見有有。
又諮:俗諦之有,為實為虛?令旨答:是虛妄之有。
又諮:為當見妄,為當見有?令旨答:見於妄有。
又諮:無名相中,何得見有名相?令旨答:於無名相見有名相,所以妄有。
又諮:於無名相,妄見為有。譬如火熱,惑者言冷,得就熱中有冷相不?若於無相而有名相,亦於火中應有此冷。令旨答:火自常熱,妄見有冷;此自惑冷,熱未常異。
湘宮寺慧興諮曰:凡夫之惑,為當但於真有迷?於俗亦迷,令旨答曰:於真見有,此是迷真;既見有俗,不成迷俗。
又諮:若使解俗,便成解真;若不解真,豈得解俗?令旨答:真理虛寂,惑心不解;雖不解真,何妨解俗?
又諮:此心不解真,於真可是惑;此心既解俗,於惑應非惑?令旨答:實而為語,通自是惑;辨俗森羅,於俗中各解。
莊嚴寺僧諮曰:世俗心中所得空解,為是真解,為是俗解?令旨答:可名相似解。
又諮:未審相似為真為俗?令旨答:習觀無生,不名俗解;未見無生,不名真解。
又諮:若能照之智,非真非俗;亦應所照之境,非真非俗。若是非真非俗,則有三諦。令旨答:所照之境,既即無生;無生是真,豈有三諦?
又諮:若境即真境,何不智即真智?令旨答:未見無生,故非真智。何妨此智未真,而習觀真境。豈得以智未真智,而使境非真境。
宣武寺法寵諮曰:真諦不生不滅,俗諦有生有滅,真俗兩義,得言有異?談其法體,只得是一,未審體從於義,亦得有二不?令旨答曰:體亦不得,合從於義。
又諮:未審就凡、聖兩見,得言兩義;亦就凡、聖兩見,得言兩體?令旨答:理不相異,所以雲一;就凡、聖兩見,得有二體之殊。
又諮:若使凡者見有,聖人見無,便應凡夫但見世諦有,聖人應見太虛無?令旨答:太虛亦非聖人所見;太虛得名,由於相待。既由待生,並凡所見。
又諮:凡夫所見空有,得言是一不?令旨答:就凡為語,有實異無;約聖作談,無不異有。
建業寺僧愍諮曰:俗人解俗,為當解參差而言解俗,為當見俗虛假而言解俗?令旨答:只是見俗參差,而言解俗。
又諮:俗諦不但參差,亦是虛妄,何故解參差而不解虛妄?令旨答:若使凡夫解虛妄,即是解真;不解虛妄,所以名為解俗。
光澤寺敬脫諮曰:未審聖人見真,為當漸見,為當頓見?令旨答:漸見。
又諮:無相虛懷,一見此理,萬相併寂;未審何故見真,得有由漸。令旨答曰:自凡之聖,解有淺深;真是虛寂,不妨見有由漸。
又諮:未審一得無相,並忘萬有,為不悉忘?令旨答:一得無相,萬有悉忘。
又諮:一得無相忘萬有者,亦可一得虛懷;窮彼真境,不應漸見?令旨答:如來會寂,自是窮真;淺行聖人,恆自漸見。
又諮:若見真有漸,不可頓會;亦應漸忘萬有,不可頓忘?令旨答:解有優劣,故有漸見;忘懷無偏,故萬有並寂。〈《廣弘明集》二十四〉
令旨解法身義
編輯法身虛寂,遠離有無之境,獨脫因果之外,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豈是稱為,所能論辨。將欲顯理,不容嘿然。故隨從言說,致有法身之稱。天竺雲達摩舍利,此土謂之法身。若以當體,則是自性之目;若以言說,則是相待立名。法者,軌則為旨;身者,有體之義。軌則之體,故曰法身。略就言說,粗陳其體,是常住身,是金鋼身,重加研核,基側不爾。若定是金鋼,即為名相;定是常在,便成方所。所謂常住,本是寄名;稱名金鋼,本是譬說。及談實體,則性同無生。故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法;涅經說,如來之身非身。是身無量無邊,無有是跡,無知無形,畢竟清靜。無知清靜,而不可為無;稱曰妙有,而復非有。離無離有,所謂法身。
招提寺慧琰諮曰:未審法身無相,不應有體;何得用體,以釋身義?令旨答曰:無名無相,乃無體可論;寄以名相,不無妙體。
又諮:若寄以名相,不無妙體;則寄以名相,不成無相?令旨答:既雲寄以名相,足明理實無相。
又諮:若寄以名相,而理實相;理既無相,云何有體?令旨答:寄言軌物,何得無體。
又諮:亦應寄言軌物,非復無相。令旨答:軌物義邊,理非無相;所言無相,本談妙體。
又諮:真實本來,無相正應以此軌物;何得隱斯真實,強生言相?令旨答:真實無相,非近學所窺。是故接諸庸淺,必須寄以言相。
光澤寺法雲諮曰:未審法身常住,是萬行得否?令旨答曰:名道相道中,萬行所得。
又諮:既為萬行所得,豈是無相,若必無相,豈為萬行所得?令旨答:無名無相,何曾有得?寄以名相,假言有得。
又諮:實有萬行,實得佛果,安可以無相,全無所得?令旨答:問者在心,謂實有萬行;今謂萬行自空,豈有實果可得?
又諮:見有眾生修習萬行,未審何故全謂為無?令旨答:凡俗所見,謂之為有;理而檢之,實無萬行。
又諮:經說常住,以為妙有;如其假說,何謂妙有?令旨答:寄以名相,故說妙有;理絕名相,何妙何有?
莊嚴寺僧諮曰:無名無相,絕相智不?能知絕相絕知,何得猶有身稱?令旨人曰:無名無相,曾有何身?假名相說,故曰法身。
又諮:亦應假名相說,是智所照;何得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令旨答:亦得寄名相,慧眼所得。
又諮:若慧眼能見,則可以知知;若智不能知,則慧眼無見?令旨答:慧眼無見,亦無法可見。
又諮:若雲無見,有何法身?令旨答:理絕聞見,實無法身。
又諮:若無法身,則無正覺;正覺既有,法身豈無?令旨答:恆是寄言,故有正覺;正覺既在寄言,法身何得定有?
宣武寺法寵諮曰:未審法身之稱,為正在妙體,金姿丈六,亦是法身?令旨答曰:通而為論,本跡皆是;別而為語,止在常住。
又諮:若止在常住,不應有身;若通取丈六,丈六何謂法身?令旨答:常住既有妙體,何得無身?丈六亦能軌物,故可通稱法身。
又諮:若常住無累,方稱法身;丈六有累,何謂法身?令旨答:眾生注仰,妄見丈六;丈六非有,有何實累?
又諮:若丈六非有,指何為身?令旨答:隨物見有,謂有應身。
又諮:既曰應身,何謂法身?令旨答:通相為辨,故兼本跡;核求實義,不在金姿。
靈根寺慧令諮曰:未審為以極智,名曰法身;為以全相,故曰法身?令旨答:無名無相,是集藏法身;圓極智慧,是實相法身。
又諮:無名無相,則無身不身;既有法身,何謂無相?令旨答:正以無相,故曰法身。
又諮:若以無相,故曰法身,則智慧名相,非復法身?令旨答:既是無相,智慧豈非法身?
又諮:如其有身,何名無相?若是無相,何得有身?令旨答:於無名相,假說法身。
又諮:若假說法身,正存名相,云何直指無相,而謂法身?令旨答:既於無相,假立名相,豈得異此無相,而說法身?
靈味寺靜安諮曰:未審法身乘應以不?令旨答:法身無應。
又諮:本以應化,故稱法身;求若無應化,何謂法身?令旨答:本以軌則之體,名為法身;應化之談,非今所軌。
又諮:若無應化,云何可軌?既為物軌,豈無應化?令旨答:眾生注仰蒙益,故云能為物軌;化緣已畢,何所應化?
又諮:若能益眾生,便成應化;若無應化,何以益物?令旨答:能生注仰,軌則自成;何勞至人,俯應塵俗?
又諮:既生注仰,豈無應化?若無應化,注仰何益?令旨答:正由世尊至極,神妙特深。但令注仰,自然蒙。若應而後益,何謂至神?不應而益,故成窮美。若必令實應,與菩薩豈殊?〈《廣弘明集》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