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之一録 (四庫全書本)/卷093
六藝之一録 卷九十三 |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三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六十九
宋刻二〈碑誌 頌 贊 賦 序 雜文 法書〉
潤徳泉碑
雍熙中立在岐山縣〈天下金石志〉
講學堂碑
成昂撰景祐四年在孔廟〈天下金石志〉
修五賢堂碑
孔道輔撰景祐五年在孔廟〈天下金石志〉
勸慎刑碑
此宋晁迥述自古酷吏循吏之報應以為用刑者勸文冗似㸃鬼而書方整勁拔有歐陽率更法稍遜其遒逸耳碑無書者姓名以後慎刑碑證之當為盧經書〈石墨鐫華〉
勸慎刑箴碑
迥既作慎刑文又為是箴刻石永興軍文宣王廟即今西安府學碑立於天聖中是時迥判西京已年八十餘矣召宴大清樓既而獻斧扆慎刑箴是此耶多為長吏語似非上天子者迥為殿中丞時失入死囚奪二秩故晩年津津慎刑如此耳書碑者進士盧經大有歐法並可存也〈石墨鐫華〉
百花潭口碑
百花潭口舊有任氏一碑乃宋熙寧間吳中復撰並八分書〈何宇度益部䛟資〉
黃龍洞碑
宋蘇軾撰在湖州府城北卞山〈天下碑刻録〉
露筋娘子碑
米元章行書曩讀王常宗露筋娘子詩心甚壯之欲一見米帖不可得秋澗籖頭忽以見示長夏湖草邊蚊雷不知㡬百萬〈缺〉攅臭腐已自飲飫一上此女便是千百刼一段公案中嶽復為看破今日文墨之士藉以舒冩忠憤〈𤣥牘紀〉
孝女碑
在犍為清溪口元祐中重立〈輿地碑目〉
枤華堂碑
李清臣撰在太原府〈天下金石志〉
舜井碑
王欽若撰在蒲州〈天下金石志〉
吏隱堂碑
石彥政撰在淳化縣〈天下金石志〉
五龍泉碑
王諌撰在麟遊縣〈天下金石志〉
靈應泉碑
夏世昌撰在兩當縣〈天下金石志〉
元祐黨籍碑
蔡京徽宗時拜尚書右僕射元祐羣臣貶竄略盡猶未愜意命等其罪狀首以司馬光目曰姦黨刻石文徳殿門又自書為大碑徧頒郡國〈宋史本傳〉
元祐黨籍凢三著僕家舊有元祐姦黨碑建炎間呂元直作相取去最後者也其間多是元符間臣僚文曰皇帝嗣位之五年旌別淑慝明信賞刑黜元祐害政之人靡有佚罸乃命有司夷考罪狀第其首惡與其附麗者以聞得三百九人皇帝書而列之石置於文徳殿門之東壁永為萬世臣子之戒又詔臣京書之將以頒之天下臣竊惟陛下仁聖英武遵制功彰善癉惡以昭先烈臣敢不對揚休命仰承陛下繼述之志司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京謹書元祐姦黨
文臣曽任執政官二十七人
司馬光 文彥博 呂公著 呂大防 劉 摯范純仁 韓忠彥 曽 布 王巖叟 梁 燾蘇 轍 王 存 鄭雍傅 傅堯俞 趙 瞻韓 維 孫 固 范百祿 胡宗愈 安 燾李清臣 劉奉世 范純禮 陸 佃〈並元祐〉
黃 履〈祥符〉張商英 蔣之竒〈元符〉
曽任待制以上官四十九人
蘇 軾 劉安世 范祖禹 朱光庭 姚 勔趙君錫 孔文仲 孔武仲 呉安時 馬 黙錢 勰 李之純 鮮于侁 趙彥若 孫 覺趙 卨 王欽臣 孫 升 李 周 王 份韓 川 顧 臨 賈 易 呂希純 曽 肇王 覿 范純粹 呂 陶 王 古 豊 稷張舜民 張 問 楊 畏 陳次升 鄒 浩謝文瓘〈並元祐〉 岑象求 周 鼎 路昌衡徐 勣 董敦逸 上官均 郭知章 楊康國葉 濤 龔 原 朱 紱 葉祖洽 朱師服〈並元符〉
餘官一百七十七人
秦 觀 黃庭堅 晁補之 吳安詩 張 耒歐陽棐 劉唐老 王 鞏 呂希哲 杜 純張保源 孔平仲 司馬康 宋保國 湯 彧黃 隱 畢仲游 常安民 汪 衍 余 爽鄭 俠 常 立 程 頣 唐義問 余 卜李格非 陳 瓘 任伯雨 張庭堅 馬 涓孫 諤 陳 郛 朱光裔 蘇 嘉 龔 夬王 回 呂希續 吳 儔 歐陽中立〈並元祐〉尹 材 葉 仲 李茂直 呉處厚 商 倚李績中 陳 祐 虞 防 李 祉 李 深李之儀 范正平 曹 蓋 楊 琳 蘇 ⿱葛茂宗 劉 渭 柴 袞 洪 羽 李 新趙大佐 衡 鈞 袁公適 馮伯樂 周 誼孫 琮 范彚中 鄧考甫 王 察 趙 峋封覺民 胡端修 李 傑 李 貫 石 芳趙令峙 郭執中 金 極 高公應 張 集安信之 黃 策 呉安遜 周永徽 高 漸張 夙 鮮于綽 呂諒卿 王 貫 朱 呉 明 梁安國 王 古 蘇 迥 檀 固何大受 王 箴 鹿敏求 江公望 曽 紆高士育 鄧忠臣 種師極 韓 浩 郁 貺秦希甫 錢景祥 周 綍 何大正 梁 寛呂彥祖 沈 干 曹興宗 羅鼎臣 劉 勃王 極 黃安期 陳師錫 於 肇 黃 遷黃俠正 許堯甫 楊 朏 梅君俞 胡 良冦宗顔 張 居 李 修 逄純熙 黃 才高道恪 曹與侯 顧 道 周遵道 林 膚葛 輝 宋夀巖 王公彥 王 交 張 溥許安修 劉吉甫 胡 潛 楊懐寳 董 祥倪直孺 蔣 津 王 守 劉元中 王 揚梁俊民 張 𥙿 陸表民 葉世英 謝 潛陳 唐 劉經國 扈 充 張 恕 陳 並洪 芻 周 諤 蕭 刓 趙 越 滕 友江 詢 方 適 許端卿 李昭玘 向 訓陳 察 鍾正甫 高茂華 楊彥璋 彭 醇廖正一 李夷行 梁士能〈並元符〉
武臣二十五人
張 巽 李 備 王獻可 胡 佃 馬 稔王 履 趙希夷 郭子旂 任 璿 錢 盛趙希徳 王長民 李 永 李 愚 王庭臣吉師雄 呉休復 崔昌符 潘 滋 高士權李嘉亮 李 玩 劉延肇 姚 雄 李 基〈並元符〉
內臣二十九人
梁惟簡 陳 衍 張自良 梁知新 李 綽譚 扆 竇 鉞 趙 約 黃卿從 馮 說魯 燾 蘇舜民 楊 偁 梁 弼 陳 恂張茂則 張 琳 裴彥臣 李 偁 王 紱閻守勤 李 穆 蔡克明 王化基 王 道鄧世昌 鄭居簡 張 祐 王化成〈並元祐〉
為臣不忠二人
王 珪〈元祐〉章 惇〈元符〉
右今准尚書兵部符備降勅命指揮立石監司㕔崇寧四年二月日 此兩浙常平司所立碑時天下監司郡守皆立之後星變遂毀〈馬純陶朱新録〉
元祐黨籍碑一卷蔡京元長所書也崇寧初京在相府追憾元祐諸賢乃籍司馬光以下三百九人指為姦黨請徽宗書而刻之又自書頒於天下俾各刻石以示後世京之意蓋欲汚衊諸賢使其子孫亦有餘辱也抑豈知公論之在人心者終不可冺至於摩挲遺刻歴數姓名粲然若繁星之麗天雖其子孫亦以祖父得與洓水伊川諸賢為榮曽不以為辱也嗚呼愛憎之私果何以掩是非之公耶京可謂謬用其心矣碑之所列徳業無聞者居多然頼此碑之存而天下後世知其為君子之黨是則京之詆之乃所以譽之也歐陽子有言彼䜛人之致力乃借譽而揄豈不信哉霅川沈暐以其祖干名在黨籍懼乆而磨滅特取家藏搨本重刻於石行人司副姑蘇周君得此卷出以示余瞻仰之餘肅然起敬因識於下方嗚呼世之惡直醜正髣髴於京者覽此碑尚亦自省哉旴江何喬新識〈椒邱文集〉
此碑自靖國五年毀碎遂稀傳本今獲見之猶欽寳籙矣當毀碑時蔡京厲聲曰碑可毀名不可滅嗟乎烏知後人之欲不毀之更甚於京乎諸賢自涑水眉山數十公外凡二百餘人史無傳者不頼此碑何由知其姓氏哉故知擇福之道莫大乎與君子同禍小人之謀無徃不復君子也石工安民乞免著名今披此籍諸賢位中赫然有安民在〈倪元璐〉
華陽洞碑
張商英撰在句容縣〈天下金石志〉
小桃源碑
小桃源碑物外碑洗耳碑並虞似良書〈倪守約金華赤松山志〉
秘書省汗青軒碑
石起宗字似之溫陵人鄭僑榜進士及第治詩賦淳熙二年除校書郎五年添差漳州通判秘書省汗青軒碑石起宗書〈中興館閣録〉
秘書省蓬巒碑
木待問字藴之永嘉人淳熙五年為著作郎六年為起居舎人祕書省蓬巒碑木待問書〈中興館閣録〉
平止倉須知碑
嘉定十五年知江寧府事余嶸請於朝建取價平則止之義〈金陵古金石考〉
謝太傅像碑
趙希塈題曰像是顧長康畫舊刻石在維揚淳熙戊申摹刻於半山〈金陵古金石考〉
海頭謡碑
嘉定中四月樓㴶書〈鄒衡嘉興志補〉
長生東庫碑
寳慶改元承信郎新監潭州南嶽廟臨江趙希棐書〈蔣擢湘山事狀〉
思賢碑
寳慶二年七月建安葛紹體撰渭南高不華書〈澉浦志〉
凌虛堂碑
凌虛堂三大字碑宋知同州事李慎由書字古健結構有法〈喬世寧耀州志〉
鄆州州學新田記碑 宋李伉𨽻書
此帖雖出宋世而題額下欵俱如漢刻有古受禪遺意原溥其以甲府貯俾人輕宋世佐書者觀焉〈𤣥牘記〉
汾隂壇頌
漢武帝封泰山還祀汾隂何所取義而唐𤣥宋真皆因之良可笑也頌文為王文貞旦撰亦天書之緒談耳尹熙古者書院待詔差有聖教筆而不免通㣲院體聊為志之〈弇州續集〉
伯夷頌
范文正公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意蓋正書易為俗而小楷難於清勁有精神如斯人不必以書立名於來世也然翰墨乃工如此蓋喜多能雖大賢不免焉〈山谷集〉
文正公以寳元元年赴潤道謁狄梁公廟為之作記立碑又十三年皇祐三年鎮青社用黃素小楷書伯夷頌寄蘇才翁蓋去公薨半歳耳於是公屢以言事忤㫖出殿外服知其道之莫可行也將以仰晞古人而於伯夷之清風梁公之大節竊深慕焉攬公之跡可以諒公之心矣所謂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茲非其徵乎東陽栁貫謹題〈栁待制集〉
范文正公為蘇才翁書伯夷頌後有秦㑹之太師賈師憲太傅兩人圖記宋南渡後此卷必流落江左而嘗入其家至李侯戡得之於燕則宋亡之明年也范氏所居近在吳中兩人不能舉而歸之卒有待於李侯而公之子孫乃獲敬受寳藏焉豈偶然哉蓋自西方兵寢不用公歸而均逸外藩因得以暇日游心於藝事才翁善書而深服公楷法之妙求公為乾卦而公以字數多眼力不逮故為冩此頌卷末苐雲書法亦要切磋未是處無惜賜教而已後來一二大老乃推廣其說謂公書此實為天下萬世綱常計至哉言乎末學之士毋庸贅述也〈黃文獻公集〉
右范文正公楷書韓文公伯夷頌石刻其後獨有純仁純粹二子跋語而文潞公以下諸賢之語不在蓋初刻本也在吾鄊范荘其真蹟甞獲見於公裔孫從規尚多元人題跋未之刻也此頌甞入秦檜賈似道家二人者固未足以為公汙然檜獨繫之詩曰韓范不時有此心誰與論則讀者未甞不發笑也〈匏翁家蔵集〉范文正公之學莫知其師承然每有所事知要而不泛得聖門遺法如在韓文中獨取伯夷頌書之隠然立懦亷貪之志與先憂後樂之語如出一轍其餘小者若彈琴止記履霜一曲大者摘中庸於禮經中授橫渠張子尤秦漢以來未有也然則學不知要而欲大有所立於天下後世烏見其可哉走過姑蘇晉謁祠下緬仰風烈不勝懐思既謁之明日公嗣孫從規攜此頌真蹟至舟中得拜觀焉竊附鄙意〈程篁墩集〉宋蘇才翁以書獨歩一時其草聖多得之懷素而山谷陳嬾散人又出於才翁也與蘇子美齊名宋𥙿陵尤重之然深服文正范公楷法之妙甞求冩乾卦公以字數多眼力不逮故以小楷寫伯夷頌歸之近見石刻於吳中范家園極端勁秀麗無毫芒縱逸之態其視浮佻之徒貴輕揚而賤持重者豈直睢陽蘇合彈與蜣蜋糞九比哉宋諸老皆題誌之謂此書寔為天下萬世綱常計非諛語也〈唐錦龍江夢餘録〉
桂酒頌〈古今碑刻記雲在廣東惠州府〉
東坡自海南歸文章翰墨所謂毫髪無遺恨波瀾獨老成者桂酒頌其一也今閩浙川本皆以心服為心腹御瘴為禦瘴輔安五蔵為五神殆隨手有所改定耶紹熙五年四月五日故人徐思叔赴曲江幕官攜以相示敬題其後他日或呈似韓使君刻石寘九成䑓銘之側亦竒事也〈平園集〉
公之文冝作宋一經以傳無窮蔵之名山副在京師顧乃書桂酒法刻置羅浮鐡橋下以俟後之居夷者後公百年徐思叔以所蔵酒頌示余相對歎息予性不善書故不復贅〈止齋集〉
宋中興頌
趙不息撰左朝散大夫永州路轉運判官兼提舉學事趙公碩書〈劉敬祁陽縣志〉
宋刻昭陵六馬圖賛
六馬贊唐文皇御製歐陽詢書石與文徳皇后碑同立陵後高宗又詔殷仲容別題馬贊於石座則贊宜有歐殷二公書也今文徳皇后碑與歐書都亡而陵上馬無石座書世所傳圖乃游景叔所刻景叔序雲得唐陵圖記云然揚用修丹鉛録記六馬贊雲在秦中殷仲容撰歐陽詢書又有元學士王惲跋云云其說與景叔小異或用修所見乃舊石耶然一為歐書刻石一為殷書刻馬座實出太宗製非殷撰而歐書也游公刻圖盛傳用修不當未見何牴牾乃爾今去用修未百年豈舊石頓亡獨有游公刻邪景叔亦云詢書不復見獨有殷書存距陵北五里今石馬正在陵下不數十武又無座書其非唐馬無疑然則殷書宋時尚在今亦淪沒不可求矣非游公刻圖誰其知之公又雲殷書薛仁杲作薛仁果以証史之誤如此類者尚多游公雅善臨池李靖李勣碑隂各有題字草行甚佳而此圖序乃醴泉縣尉刁玠正書深得歐陽詢遺意者可觀也〈石墨鐫華〉
道服贊
范文正公祥符八年進士也其為同年許比部作道服贊詞荘義舒慤乎有徳之言哉南北分合餘二百年而幅員疆理復混為一區公之孫曽嗣守先業不懈益恭得公書遺蘇才翁韓文公伯夷頌真蹟而寳蓄之且摹刻於石今年至正元年益都宗人復自北攜此贊並公侍祠像來南而歸之合浦之珠曲阜之履得於既失所以委重宗祊藩飾世緒者夫豈偶然之故有相之矣熙寧間文公與可題識雲希道比部而不著其名宋登科記當自可考也卷中有東漢太尉祭酒家學即高陽及仙系小印皆縁許氏則是贊之為許氏物蓋已乆矣不知何時而遂失之也邪作贊時許公為平海掌書記耳熙寧始轉至比部其恬於進取如此於以見許公亦盛徳之士不然公豈肯以清其意㓗其身者而許之哉昔公甞書伯夷頌以遺才翁今復見公為希道撰書此贊則希道亦才翁一等人哉宋三百年文運休明泰治熙洽自景徳祥符而始盛觀公此贊則公與許公之聨芳科甲信人才與時升降者為不誣矣元年冬十有一月二十七日東陽栁貫書〈鐡網珊瑚〉
希道比部借示文正詞筆觀之若侍其人之左右令人既喜而且凜然也熙寧壬子孟夏丙寅陵陽守居平雲閣題石室文同與可〈丹淵集〉
右范文正公為同年許書記作道服贊真蹟道服之制不可考許公為此其意蕭然物外非不臧之服也不然文正公豈率易為人下筆者哉此卷今藏范氏義荘贊後又有文與可諸賢跋語亦不可得者也〈匏翁家藏集〉
孔子手植檜贊
宋米芾撰並書碑在孔林余得之衍聖公彥縉陸伯易常為余言宋人書米為優而余家米書獨此與露筋碑為優〈東里續集〉
宋米芾元章行書古檜在孔廟杏壇東南今不存矣惟再生一株亭亭獨立身文皆左轉如草繩纒至梢有葉青青可愛非世上所有也佐親見之〈闕〉梢尾有葉一小叢高廣一尺許樹大僅二尺許〈格古要論〉
黃樓賦
此蘇子由所作黃樓賦而其兄子瞻所書也石刻在徐州為方柱周遭書之其後磨滅一靣其首相接處復失其半行遂不全相傳為雷所擊耳〈匏翁家藏集〉
周濓溪拙賦
浚儀向子廓𨽻書淳熙戊申趙師俠刻於郡丞㕔後有跋碑在周拙堂〈格古要論〉
朱文公書濓溪先生拙賦後雲右濓溪先生所為賦篇聞之其曽孫直卿雲近嵗耕者得之溪上之田間已斷裂然尚可讀也竊惟此邦雖陋然往歳先生嘗辱臨之乃曰拙堂院之東室牓以拙齋而刻置焉既以自警且以告後之君子俾無蹈先生之所恥者以病其民雲淳熙己亥秋八月辛丑熹謹記〈法書題跋〉
三十六𡶶賦
四明樓異令嵩高賦少室賦不足道而書者為武林僧參寥極得坡公臥筆法遒勁古雅即令坡公見之亦當首肯〈石墨鐫華〉
宋譯三藏序
西域僧天息災譯三藏太宗為序雲勝書天息災無𤣥奘師之竒異太宗無唐文皇之雄才雲勝無懐仁之手腕又無王逸少之殘墨斷楮足供其補綴時代既非不能超乘而上矣後之為不朽者難哉〈石墨鐫華〉
妙高僧傳序
陶穀撰夢英書郭忠恕篆額〈弇州山人藁〉
陶承㫖文全乏藴藉英大師書徒爾矜張俱非當家善乎元美氏之言曰陶法門之畫葫蘆者英筆塚之盜枯骨者蔑以易矣〈石墨鐫華〉
篆書千字文序
英公於篆書獨推李監而陶承㫖穀此序亦云陽氷死而夢瑛生其然乎序書出皇甫儼手可謂升率更之堂者〈石墨鐫華〉
報恩寺心經序
得心經序於報恩寺壁間唐南陽忠國師述宋九華山僧省言書書全出伯施㡬於亂真〈石墨鐫華〉
雜文
蔡襄荔枝譜
此閩中刻刻手不佳而君謨正書猶有永興遺意蘇黃米三家不及也評者謂土偶蒙金寃矣〈石墨鐫華〉
蘇軾馬劵
右大字甚佳方叔遇子瞻不偶而落第即此刻觀之不徒見當時友誼之篤亦足以知李公人品矣〈𤣥牘記〉
法書
小字說文字源
右小字說文字源郭忠恕書忠恕者五代漢周之際為湘隂公從事及事皇朝其事見實録頗竒怪世人但知有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見刻石者蓋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五代干戈之際學校廢是謂君子道消之時然猶有如忠恕者國家為國百年夫下無事儒學盛矣獨於字書忽廢幾於中絶今求如忠恕小楷不可得也故余每與君謨歎息於此也石在徐州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書〈集古録〉
郭忠恕三體隂符經
郭忠恕三體隂符經其二大小篆其一𨽻也忠恕篆筆匹徐而誚英公又兼工小楷畫品入妙其後又能仙去不死真異人也余不得見其小楷與畫而於是碑亦足以窺其一班矣〈石墨鐫華〉
清浄䕶命得道經
此碑首清浄經次消災䕶命經次生天得道經書者始平龎仁顯全習皇甫碑法虬健絶倫寘之唐人名書中殆不可復辨但經首乃作菩薩畫像何也〈石墨鐫華〉
摩利支天經並隂符經
此碑首摩利支天經經前作佛像次以黃帝隂符經經前作黃帝問道廣成子像畫俱不惡書者為汝南袁正已亦能習歐陽率更法者因以見宋初諸人猶歩趨唐矩也〈石墨鐫華〉
袁正已所書摩利支天經及隂符經立於乾徳在京兆國學以太學刻二教之經不必論宋初文字徐以篆夢英以雜體袁正已以楷皆得郭忠恕之一端而此袁得意之作古淡閑雅尚有李氏之遺風焉蔡襄稍為變調繼以蘇黃各出新意陵夷至於顛老古法掃地盡矣余於宋初猶有取焉爾〈墨林快事〉
夢英十八體書
黃魯直雲李龍眠得金銅㦸於市漢製也泥金六字字家不能讀蟲書妙絶於今諸家未見此一種乃知唐𤣥度僧夢英皆妄作耳然則今所傳十八體出英公杜撰欺世非古實有之也音釋分𨽻頗有批法碑首載贈詩正書亦勁健皆是英公手耶如此公亦非孟浪者矣〈石墨鐫華〉
夢瑛偏傍字源
右篆書偏傍字源宋宣義大師夢英書此碑咸平二年立於長安學中後有英自題又附載郭忠恕所答書〈東里續集〉
夢英篆書偏傍字源自謂秦斯雖妙盡方圓而㸃畫簡略直以墨寳歸之李監而已與郭忠恕能繼其美復録忠恕報書於後苐吾子行諸君絶不取英篆以為少師承而忠恕書末所謂何人知之惟英公知之亦大含譏諷何也然英篆筆亦自整勁跋語正書出信本皇甫君碑骨稍露耳聊記而留之〈弇州續集〉
夢英在宋初自負篆書故作偏傍字源書而著跋於後大要於李斯諸人皆加貶駁獨推重李陽氷耳而不免為後世吾子行所譏至謂無所師承即郭忠恕與之同時英所推轂今觀其報書云何人知之惟英公知之似含不足之意英豈為不觧也者附其書於跋後何也但其書跋語書忠恕書俱正書大有信本皇甫碑法始知十八體釋文並贈詩都出其手毋疑也余合數碑觀英公書似當以正書第一篆次之分𨽻又次之不知具眼者謂之何〈石墨鐫華〉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三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