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情況的國家報告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情況的國家報告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9年4月29日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2020年審議大會 第三次籌備委員會

2019年4月29日至5月10日,紐約

1、根據2010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下稱《條約》)審議大會行動計劃要求,五個《條約》核武器國家在2019年1月30日舉行的五核國北京會議上商定,沿用2013年達成的共同框架,向條約2020年審議大會提交國家報告。我們在起草國家報告所用框架中使用共同標題分類,並據此提交相關信息,同時框架涵蓋條約三大支柱:核裁軍、核不擴散及和平利用核能。

2、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高度重視《條約》在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領域的基石地位,為實現防止核武器擴散、推進核裁軍進程、促進和平利用核能三大目標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國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堅定維護《條約》的權威性、有效性和普遍性,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做出應有貢獻。

3、根據《條約》2000年和2010年審議大會的相關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履行《條約》情況說明如下:

一、報告與核裁軍有關的國家措施 編輯

4、中國在核戰略方面展示了最大限度透明,在核力量發展上保持了極大克制,在核武器使用方面採取極為慎重態度。從擁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國就倡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並一直將自身核力量規模限制在維護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中國始終恪守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確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將繼續為實現建立無核武器世界的最終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一)與核武器有關的國家安全政策、指導原則及活動 編輯

5、「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從人類前途命運的角度看,這是不能觸碰的底線。核戰爭沒有最後的勝利者,只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中國發展核武器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為應對核威脅、打破核壟斷、防止核戰爭被迫作出的歷史性選擇。中國發展核武器不是為了威脅別國,而是為了防禦和自衛,維護國家的安全。在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第一天,中國政府即發表聲明,鄭重建議召開世界首腦會議,討論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問題。

6、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能夠降低核武器威脅、減少核戰爭危險和防止核武器擴散,是走向全面徹底核裁軍和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重要步驟。中國始終恪守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這本身就是核裁軍的一個實際行動。擁有核武器幾十年來,無論是在「冷戰」時期面臨核威脅與核訛詐的時候,還是在「冷戰」後國際安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中國始終恪守這一承諾,今後也不會改變。

7、中國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1995年4月,中國發表聲明,重申無條件向所有的無核武器國家提供消極安全保證,並承諾向這些國家提供積極安全保證。2000年,中國與其它核武器國家發表聯合聲明,重申了中國1995年在聯合國安理會第984號決議中做出的安全保證承諾。應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要求,中國分別於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發表了向兩國提供安全保證的政府聲明。2015年4月中國批准《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中國主張國際社會儘早談判締結向無核武器國家無條件提供消極安全保證的國際法律文書,支持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儘早就此開展實質性工作。

8、中國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以保證國家免受外來核攻擊為基本使命,並確定了與之相適應的核武器作用、核武器使用、核力量規模、核武器戒備狀態和核軍控等政策。中國發展核力量一直非常克制,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從不與其他國家比投入、比數量、比規模。中國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軍備競賽,不為別國提供核保護傘,不在別國部署核武器。中國的核武器都是戰略性的,在核武器使用方面採取極端謹慎的態度。

9、維護國際和地區的戰略平衡與穩定,有助於降低核戰爭風險,中國主張核武器國家共同為此做出努力。一是倡導共同安全,明確戰略穩定目標。核武器國家應當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觀念,放棄以先發制人為核心的核威懾政策,遏制核軍備競賽衝動,停止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切實減少核戰爭風險。二是持續增進互信,築牢戰略穩定根基。核武器國家應加強核戰略與核政策對話,客觀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尊重彼此安全關切,妥善管控分歧,防止戰略誤判引發意外和危機,避免大國競爭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三是信守規則和承諾,維護戰略穩定框架。中國鼓勵美俄繼續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分歧,爭取保留《中導條約》,推動《進一步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延期。同時,核武器國家應共同維護和加強《條約》審議進程,堅持循序漸進核裁軍原則。四是加強溝通交流,凝聚戰略穩定共識。核武器國家應從戰略力量、政策取向、戰略互信等角度,循序漸進地討論戰略穩定內涵和要素,逐漸凝聚共識,擴大利益匯合點。

(二)核武器、核軍控(含核裁軍)及核查 編輯

10、中國按照精幹有效的原則建設戰略核力量,適應軍事科技發展趨勢,確保防護、快反、突防、毀傷和精確打擊能力,確保核武器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確保戰略威懾與核反擊能力,懾止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所進行的核武器現代化改造完全是為了確保核武器的安全與安保、可靠和有效。火箭軍目前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裝備東風系列彈道導彈。

11、中國已縮減核武器基地。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主動關閉了在重慶市建設的816軍用核材料生產基地。該基地挖掘於深山之中,停建時已完成85%的工程量,累計投資7.46億元人民幣,它的停建彰顯了中國主動克制核力量發展的決心。1987年,中國政府作出了撤銷青海核武器研製、試驗、生產基地的決定。經過集體整治後,青海基地已經整體移交當地政府安排利用。上述基地遺址現均已對外開放參觀。

12、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核武器管理安全、使用安全和有效控制問題。自擁有核武器之日起,中國積極採取一系列切實有效措施,確保這支數量有限的核力量一直保持在絕對安全和絕對可靠的狀態。中國有嚴格的法規制度和可靠的技術手段,對核武器儲存、運輸、訓練等環節實行全流程安全管理。中國為防止核導彈的非授權發射和事故發射,除了從法規制度和戰備等級制度上有明確規定外,還從裝備技術角度採取了很多特殊的技術安全措施。中國重視涉核部門、機構和部隊的核安全文化建設,不斷強化涉核人員的核安全意識和責任感。中國的核武器沒有出現過任何安全和安保問題。

13、中國核力量的指揮權高度集中,部隊行動必須極端嚴格、極端準確地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執行。中國核力量平時保持適度戒備狀態,按照平戰結合、常備不懈、隨時能戰的原則,加強戰備配套建設,確保能有效應對戰爭威脅和突發事件。在國家受到核威脅時,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提升戒備狀態,做好核反擊準備,懾止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在國家遭受核襲擊時,對敵實施堅決反擊。

14、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核軍控努力。中國一直倡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所有核武器國家應該切實履行《條約》第六條規定的義務,公開承諾不尋求永遠擁有核武器。核裁軍應採取公正合理、逐步削減、向下平衡的步驟。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在核裁軍方面負有特殊、優先責任,應該繼續以可核查、不可逆和有法律約束力的方式,大幅削減其核武器,為最終實現全面、徹底核裁軍創造條件。在條件成熟時,所有核武器國家都應加入多邊核裁軍談判進程。

15、多年來,中國在聯合國大會投票支持「建立一個無核武器世界」、「核裁軍」、「禁止使用核武器公約」和「締結關於保證不對無核武器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有效國際安排」等重要核裁軍決議。

16、中國積極推動核武器國家就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締結多邊條約,於1994年1月向其他四個核武器國家提交了「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草案,並積極謀求與其他核武器國家在雙邊或多邊基礎上承諾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17、中國支持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達成全面、平衡的工作計劃,就核裁軍、對無核武器國家安全保證、禁止生產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用裂變材料條約和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等重要議題開展實質性工作。

18、中國堅定支持《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宗旨和目標,國內履約籌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中國一直恪守暫停核試驗承諾,支持條約早日生效及為促進該條約生效所做的各項國際努力,參加了歷屆促進條約生效大會,並積極支持安理會和聯大一委有關決議。2018年1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來訪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臨時技術秘書處執行秘書澤博,重申了中國對條約的堅定承諾。中國向《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委會按時足額繳納了分攤的會費。

19、近年來,中國境內禁核試監測台站批量通過核證驗收,成為條約核查機制建設的亮點。中國承擔了11個監測台站和1個放射性核素實驗室的建設。到目前為止,除了北京次聲台站正在進行選址工作,其餘設施均已建成。2016年12月以來,蘭州放射性核素台站、北京放射性核素台站、廣州放射性核素台站、海拉爾基本地震台站、蘭州基本地震台站相繼通過核證驗收。中國境內台站批量通過核證驗收具有里程碑意義,體現了中國對條約核查機制建設的堅定支持。

20、中國積極支持並深入參與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臨時技術秘書處工作,參加了所有籌委會及其下屬工作組會議,全面參與國際監測系統、國際數據中心、現場視察操作手冊等指導文件談判工作,積極參加條約組織籌委會臨時技術秘書處組織或支持的旨在提高國際監測系統監測能力、促進簽約國履約能力的各種國際活動,包括研發和完善現場試驗惰性氣體氬和氙移動快速測量設備、國際數據中心逐步啟用計劃路線圖的討論和評估,並選派專家擔任籌委會核查工作組任務負責人、積極派員參與第三輪現場視察代理視察員培訓等,為條約核查機制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為維護條約嚴肅性、公正性做出了中國貢獻。

21、中國與條約組織籌委會臨時技術秘書處保持良好合作。2016年5月,雙方在北京聯合舉辦「第四次東亞地區國家數據中心研討會」。2016年10月,雙方合作在北京舉辦「禁核試科學家研討會」。放射性核素試驗室參加了臨時技秘處組織開展的歷次樣品國際比對工作和相關技術研討會,並積極推進實驗室的核證驗收進程。

22、朝鮮2016年1月6日、2016年9月9日和2017年9月3日進行核試驗後,中國境內的蘭州基本地震台站、海拉爾基本地震台站、北京放射性核素台站、廣州放射性核素台站和蘭州放射性核素台站及時向國際數據中心提供了相關監測數據。

23、中方一貫對「禁產條約」持積極態度,認為在裁談會內根據「香農報告」(CD/1299)談判並達成一項相關各方均參與的「禁產條約」,有助於促進核裁軍進程,防止核武器擴散,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裁談會作為唯一多邊裁軍談判機構,是談判「禁產條約」的唯一適當場所。中國支持裁談會達成一項全面、平衡的工作計劃,以便據此立即開展包括「禁產條約」談判在內的實質性工作。

24中國積極參與裁談會有關附屬機構就「禁產條約」相關問題開展的有益討論,相信這也將為裁談會未來工作恢復活力打下基礎。中國建設性參與了聯合國「禁產條約」高級別專家籌備組,為推動籌備組按照有關決議授權開展工作並協商一致達成報告做出了貢獻。專家組已完成使命,相關討論應回到裁談會軌道,通過設立附屬機構聚焦相關技術問題。

25、中國重視並積極開展核軍控核查研究,建設性地參與了根據聯大第71/67號決議成立的聯合國核裁軍核查政府專家組工作,支持專家組嚴格遵循相關聯大決議授權開展工作,並為專家組協商一致通報工作報告做出貢獻。中國認為,充分而有效的核裁軍核查措施是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重要技術保障,對確保核裁軍條約的有效執行、建立締約方互信及增強條約可靠性意義重大。同時也要看到,核裁軍核查敏感複雜,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尤其是必須結合具體的核裁軍條約考慮才有意義。

(三)透明與建立信任措施 編輯

26、中國一貫認為,意圖和政策的透明最有現實意義。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任何國家都不會受到中國核武器的威脅,這是最具實際意義的透明。核透明應遵循「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重要原則,充分考慮各國面臨的安全環境,由各國根據國情自願實施。因此,各國必須充分考慮彼此在核戰略和核力量方面的不同,接受在透明度和側重點上存在差異。中方會繼續本着上述原則,在核透明方面採取必要舉措,包括與其他四核國保持核政策對話。

27、中國先後於1995年、2003年和2005年發布了《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中國的防擴散政策和措施》和《中國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三份軍控白皮書,並在1998年至2010年期間,又先後發布了7份《中國的國防》白皮書。2013年,中國發布了《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2015年,中國發布了《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在上述文件中,中國對本國的核戰略、核武器的作用、核武器使用政策、核力量發展、核力量指揮控制、核武器戒備狀態等作出了明確的闡述。

28、中國在建立信任措施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中國積極謀求與其他核武器國家互不將核武器瞄準對方。1994年9月,中國與俄羅斯簽署聯合聲明,宣布兩國互不將戰略核武器瞄準對方。1998年6月,中國和美國元首宣布互不將各自控制下的戰略核武器瞄準對方。2000年5月,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五個核武器國家在其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宣布,它們的核武器不瞄準任何國家。2009年,中國和美國元首在聯合聲明中重申不將各自核武器瞄準對方的承諾。同年,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中俄通報發射彈道導彈和航天運載火箭協定》,自簽署以來,該協定履行良好。2016年6月,中國和俄羅斯元首在北京共同發表《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中國與美國在雙邊戰略對話框架下,就核政策等戰略性問題保持溝通交流。

29、中國高度重視五核國合作機制,同其他四核國就建立信任措施和履行《條約》等問題保持對話與磋商。中國於2018年7月接任五核國合作機制協調員,努力推動五核國合作恢復生機活力,並於2019年1月30日在北京成功舉辦年度正式會議。中國還在會間舉行由五核國與會代表與學術和新聞機構代表共同參加的公開活動,促進相互理解與信任。此外,中國以協調員身份牽頭舉辦了五核國與「防擴散與裁軍倡議」對話會等活動。

30、五核國北京會議圍繞「加強五核國協作,維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機制」的會議主題,就核政策與核戰略、核裁軍、核不擴散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交流,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 首先,五核國承諾共擔國際和平與安全責任。五核國都認識到當前國際安全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維持良好大國關係對解決全球戰略性問題至關重要,同意客觀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加強核政策與核戰略交流,增進戰略互信並維護共同安全,全力防止因誤解和誤判引發核風險。五核國還承諾維護現有國際軍控體系,遵守所有國際軍控協議,重申有關無核安保承諾,包括積極安保和消極安保。

31、第二,五核國承諾共同維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機制。五核國強調《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基石,也是國際安全架構重要組成部分,承諾全面完整執行條約,並促進條約的普遍性。五核國將遵循「各國安全不受減損」原則,推動核裁軍取得更大進展,循序漸進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目標。五核國認為「禁止核武器條約」背離並損害《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重申一致反對立場。五核國確認將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核不擴散問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國際合作,支持東南亞、中東地區國家建立無核武器區的努力。五核國還同意向2020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提交國家報告,共同推動審議大會取得成功。

32、第三,五核國承諾繼續利用五核國合作平台保持對話協調。當前國際安全形勢複雜深刻演變,大國互動事關國際安全環境、國際秩序走向、國際社會信心。五核國同意保持戰略性對話,加強核政策與核戰略交流,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進程中加強協調。各方支持中國牽頭開展五核國核術語工作組第二階段工作,歡迎英國2020年舉辦下次五核國正式會議。五核國積極推動國際社會開展開放和建設性對話。

33、五核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承認的核武器國家,本着相互尊重和坦誠務實態度進行深入交流,並達成多項共識,明確合作方向,體現了大國協調合作應對國際安全挑戰的積極態度,有利於增強國際社會對國際安全環境的信心。會議有助於推動五核國在戰略安全領域凝聚共識,以大國協調代替大國競爭,以合作共贏代替零和博弈,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34、2019年1月31日,五核國在北京與國際學術機構、媒體及部分無核武器國家駐華使館官員舉行對話會,向各方通報了五核國北京會議有關情況。此外,中國在裁談會向各方通報了五核國北京會議情況。

35、五核國於2011年成立「核術語工作組」,在中方的牽頭協調下,就核裁軍、核不擴散、和平利用核能領域的關鍵術語和定義進行深入討論,並於2015年《條約》第九次審議大會期間在紐約正式發布《五核國核術語表》。2019年1月五核國北京會議的共識之一,就是各方支持中方繼續牽頭啟動核術語工作組第二階段工作。中國已於2019年2月在北京舉辦該工作組第二階段工作首次會議,討論了核術語清單,明確了工作規劃和任務分工。各方均承諾致力於向《條約》2020審議大會提交新的成果。

36、五核國關於核術語的討論絕非一個簡單的技術性問題,其意義在於通過討論,增進共識、消除誤解、增加互信、防止誤判。因此,這也是一項核政策透明措施,是五核國落實《條約》審議成果的一個重要務實舉措,充分體現了五核國致力於推進條約審議進程、履行條約義務的政治意願。作為牽頭國,中方高度重視五核國核術語工作組工作,將為實現上述工作目標而不懈努力。

(四)其他相關事項 編輯

37、反導問題事關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與核裁軍進程密切相關。中國認為,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摒棄以所謂「導彈威脅」為由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的非建設性做法,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導彈擴散問題。

38、《中導條約》對於緩和國際關係,推進核裁軍進程,乃至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中國希望有關國家切實承擔起在核裁軍問題上的首要和特殊責任,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回到遵守《中導條約》的正確軌道上。中國反對《中導條約》多邊化。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方發展中導進一步印證了中國在發展核武器問題上的克制態度。中國所有陸基中短程導彈全部部署在境內,完全是防禦目的,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因此,渲染「中國威脅」,要求中國入約沒有道理。

39、中國積極推動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多邊進程。2008年2月,中俄共同向裁談會正式提交「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草案(CD/1839),並積極推動裁談會就此開展討論。2014年6月,中俄共同向裁談會提交了該草案更新案文(CD/1985)。2017年,中俄推動聯大通過決議,成立「防止外空軍備競賽」政府專家組,討論防止外空武器化國際法律文書實質要素,為裁談會早日啟動有關談判預做準備。中國對個別國家獨家阻擋專家組通過報告深表遺憾。中國支持外空透明與建立信任措施,作為聯大相關決議共同提案國,為2013年聯合國「外空透明與建立信任措施」政府專家組報告達成作出積極貢獻。中國與俄羅斯、美國共同建議裁審會於2018年開始的審議周期增加外空議題,就有助於實現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目標的透明與建立信任措施提出建議,並積極推動相關工作取得進展。

二、報告與核不擴散有關的國家措施 編輯

40、中國堅決反對核武器擴散,主張全面、忠實、平衡履行《條約》各項義務,加強以《條約》為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權威性、有效性。中國一貫嚴格履行國際核不擴散義務,全面完整執行安理會相關決議,積極參與國際防擴散合作。多年來,中國本着高度負責的態度,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防擴散和出口控制體系,無論在國內管理,還是出口控制方面,中國政府均採取了嚴格的管制措施,確保相關法規得到有效執行,為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做出重要貢獻。中國積極參與地區熱點核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為促進國際和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發揮應有作用。

(一)保障監督 編輯

41、保障監督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重要職能,對防止核武器擴散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重視保障監督在確保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作用,支持加強機構保障監督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中國同時也認為,保障監督機制應以確保公正性和客觀性為前提。

42、中國於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明確承諾履行《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規定相關保障監督義務。1985年,中國宣布將本國部分民用核設施自願提交機構進行保障監督。1988年,中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關於在中國實施保障的協定》。1998年12月,中國簽署關於加強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的附加議定書,並於2002年3月正式完成該附加議定書生效的國內法律程序,是附加議定書最早生效的核武器國家。

43、中國積極支持和配合國際原子能機構相關保障監督措施。目前,中國提交保障監督的候選核設施共有26項,包括壓水堆、重水堆、研究堆、高溫氣冷堆、鈾濃縮廠、核燃料元件生產線等設施。2017年機構選擇對在建的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實施保障後,中方與機構共同努力,研究開發針對這種新的商用堆型的保障監督實施方案,是對機構保障監督技術提升的有力推動。

44、2007年,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核保障支助計劃,正式承擔起國際原子能機構關於保障核查的手段和方法的研究與發展工作,推薦專家免費為機構服務,支持機構開展保障概念研發項目,按期高效完成機構核材料分析等任務。

45、中國高度重視保障監督專業人力資源開發。成立「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核保障與核安保聯合培訓中心」,專門組織保障核查監督、核材料衡算與控制、核出口管制等領域的培訓活動,2018年積極組織專家參加機構核保障大會並作學術報告,2019年4月專門組織核保障國內學術研討會,保障和提升相關人力資源儲備及技術水平。

(二)出口控制 編輯

46、中國對核出口實行嚴格控制和管理,並制定了明確的核出口三原則,即僅用於和平目的、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保障監督、未經中方同意不得轉讓給第三方。

47、1991年,中國宣布,在連續基礎上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中國向無核武器國家出口、或從無核武器國家進口大於1有效公斤核材料的情況。1993年7月,中國正式承諾,在自願基礎上,向機構通報所有核材料的進出口、核設備及相關非核材料的出口情況。

48、1996年5月,中國承諾不向他國未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的核設施提供幫助,包括不向該國核出口、不同該國開展人員交流與技術合作。

49、中國政府本着依法治國的原則,不斷完善和加強核不擴散出口管制的法制建設,加大力度確保有關防擴散政策的有效實施。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逐步建立起涵蓋核、導彈、生物、化學等相關敏感物項和技術及所有軍品的完備的出口控制法規體系。

50、1987年,中國政府頒布了《核材料管制條例》,對核材料實行許可證制度,明確規定了核材料監督管理部門和職責、核材料管制辦法、核材料許可證的申請、審查和頒發、核材料帳務管理、核材料衡算、核材料實物保護及相關獎勵和懲罰措施等。

51、1997年9月,中國頒布《核出口管制條例》,規定不得向未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的核設施提供任何幫助;核出口由中國國務院指定單位專營;中央政府對核出口實行許可證制度。條例規定更加嚴格的核出口審查制度,對違規行為採取嚴厲處罰措施,並制定了全面詳細的管制清單。

52、1998年6月,中國頒布《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對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實行嚴格管制,對有關出口實行許可證管理制度,並確立了出口經營者登記制度、出口審批程序和違規行為的處罰辦法等。

53、2001年12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將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放射性物質的行為定為犯罪,並予以刑事處罰。2002年2月,中國政府頒布了《核進出口及對外核合作保障監督管理規定》。

54、2006年11月,中國完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出口管制條例》的修訂。2007年1月,完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的修訂。2015年、2018年,兩次完成《核出口管制清單》《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清單》的修訂工作。

55、2012年4月,為加強核進出口管理,中國制定了《核進口政府承諾管理辦法》,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與美國核軍工管理局合作出版了《核出口管制清單技術指南》。2013年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出版了《核進口政府承諾管理工作手冊》。這些舉措對提高核進出口相關人員的核專業知識水平、強化核出口管制執法起到積極作用。

56、中國的核出口控制目前已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出口經營登記制度、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許可證管理制度、以防止核武器擴散為根本出發點的審批原則、清單控制辦法、全面控制原則等,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

57、中國重視現有多國出口控制機制在防擴散領域,特別是防止核武器擴散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於1997年、2004年分別加入「桑戈委員會」和「核供應國集團」,同「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保持接觸和交流。中國的《核出口管制清單》和《核兩用品及其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清單》涵蓋了「桑戈委員會」和「核供應國集團」控制清單中所有物項和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管制清單與「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的附件基本一致。

58、作為「核供應國集團」成員,中國積極參與集團相關工作,堅決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有效性、完整性和權威性。中國派團積極參與集團全會、諮詢組非正式會、技術專家組會等集團各類會議,以建設性態度處理「非NPT締約國」加入集團問題。2016年以來,根據全會授權,在「非NPT締約國加入集團的技術、法律和政治問題」議題下,中國積極參與了相關問題的討論。

(三)核安全 編輯

59、中國政府以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為目標,積極踐行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在持續加強自身核安全能力建設,強化政治投入和國家責任的同時,積極開展核安全國際合作,推動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

60、中國政府積極加入核安全有關公約並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1989年,中國加入《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2008年批准了《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修訂案,進一步按公約要求完善了國家核安全體系。中國參加了《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制定,2010年8月完成了該公約的國內批准程序。中國嚴格履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切實防範非國家實體獲取敏感核材料。中國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社會為加強放射源管理所做努力,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放射源安全和安保行為準則》。

61、中國強調核安全國家責任,建立了一套與中國核工業發展相適應的國家核安全體系。1987年制定並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制條例》,1990年9月25日起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制條例實施細則》,1994年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發布了《核材料國際運輸實物保護規定》,1997年出台了《核電站安全保衛規定》,2013年發布了《核材料許可證申請文件編寫內容與要求》《核設施出入口控制》等7份導則。2015年頒布實施了《國家安全法》,明確要加強核設施、核材料和核活動的核安保工作。《反恐怖主義法》和《核安全法》相繼在2016年和2018年生效實施,《核安保條例》正在制訂中。這些法規和技術導則的實施,為提高中國的核安全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62、中國大力推動核安全能力建設,不斷加大對老舊核設施實物保護系統升級改造的投入,新建核設施嚴格按照國際最新標準建造核安保系統,開展核材料衡算以及核安保關鍵技術攻關,組織核安保實戰對抗演練。加強核安全隊伍建設,組建了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依託該中心每年為核設施營運單位提供核安保培訓近千人次。

63、中國積極減少敏感核材料使用,已完成國內兩座微型研究堆的退役以及一座微型研究堆低濃化改造項目。中國重視這一領域的國際合作,願意就此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64、中國加大核安全投入,已取得了積極成果。2017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受邀對中國開展了國際實物保護諮詢服務(IPASS),機構專家組根據國際最新理念、最高標準和最佳實踐,對中國核安保法規框架、監管體系、核設施實物保護系統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專家組對中國在核安保政府監管及能力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列舉了一系列可向其他成員國推廣的良好實踐經驗。

65、中國積極參加核安全峰會進程,為推動國際社會凝聚核安全共識做出重要貢獻。中國國家領導人出席全部四屆核安全峰會,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會和2016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提出以理性、協調、並進為原則,發展與安全並重、權利和義務並重、自主和協作並重、治標和治本並重的核安全觀,倡導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並就促進核安全國際合作提出五項務實合作倡議,努力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

66、中國積極採取措施落實核安全峰會成果,深入參與國際核安全合作。中國重視核安全能力建設,與美國合作於2016年3月建成國家核安保示範中心,配備國際一流的核材料分析、核安全設備測試、響應力量演練等方面的設備和技術力量,是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全、技術最先進的核安全交流與培訓中心。中心建成兩年來,為本國及地區國家提供大量核安全交流與培訓。中國嚴厲打擊核材料非法販運,不斷加強門戶口岸的檢查和探測能力,與美國合作建成中國海關輻射探測培訓中心,並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開展了多項合作。

67、中國積極參與「核安全問題聯絡小組」相關工作,並擔任小組地區能力建設與合作牽頭國。2018年4月,中國與美國聯合在北京舉辦「核安全地區能力建設與合作研討會」,為各方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最佳操作實踐,探討務實合作途徑。中國將繼續在小組地區能力建設與合作上發揮牽頭作用,為加強核安全能力建設、促進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提出「中國方案」,做出「中國貢獻」。

68、中國是「打擊核恐怖主義全球倡議」創始夥伴國,支持「倡議」在打擊核恐怖主義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將繼續深入參與「倡議」各項工作。2018年10月,中國與「倡議」聯合在北京舉辦「大型公共活動反核恐與核應急研討會」,通過交流互鑒和開展桌面演練活動,增進了各方對相關工作的了解。中方將繼續依託國家核安保示範中心和海關輻射探測培訓中心等平台舉辦類似活動,協助夥伴國提高反核恐能力。

69、中國積極推進雙邊核安全合作。2015年9月,中美兩國元首宣布建立核安全年度對話機制,迄今已舉行三次對話。2016年3月,中美兩國元首發表《中美核安全合作聯合聲明》。2016年10月和2017年11月,中美分別舉行首次和第二次打擊核走私磋商,並於2018年7月在中國國家核安保示範中心聯合舉辦面向中亞國家和蒙古的打擊核走私區域研討班。中國並積極探索與其他各國開展核安全交流與合作,於2018年2月與俄羅斯舉行首次核安全對話。

70、中國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核安全援助。近年來,中國每年都同機構合作在華舉辦主題多樣的核安全培訓班和研討會,並通過技術講解和人員培訓等方式,向本地區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已連續多年向機構核安全基金捐款,用於亞太地區國家核安全能力建設,並向機構捐贈自主研發的核安全設備。

(四)無核武器區 編輯

71、中國認為,建立無核武器區對推動核裁軍與防止核擴散、促進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一貫支持無核武器國家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自行協商、自願協議基礎上建立無核武器區,並恪守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承諾。

72、中國已簽署和批准了所有已開放供簽署的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包括《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禁止核武器條約》第二附加議定書、《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第二、第三號附加議定書、《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第二號附加議定書、《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中國還加入了《南極條約》、《關於各國探測及使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與其它天體活動所應遵守原則的條約》、《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條約》。

73、2017年2月,中國派代表團參加《拉美和加勒比禁止核武器條約》開放簽署五十周年紀念活動,重申中國將恪守承諾,嚴格履行相關義務。

74、中國一貫堅定支持建立中亞無核武器區,已於2015年4月完成《中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的批准和交存工作。中方願不斷深化同有關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合作,共同維護條約及議定書的宗旨與目標,促進中亞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75、中國支持東盟國家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的努力,並為推動東盟與五核國就相關條約議定書取得一致,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目前,中國與東盟已解決《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所有遺留問題。同時,中國積極推動五核國與東盟國家重啟磋商,爭取早日簽署議定書。2019年1月30日,在五核國北京會議上,各方同意由中方牽頭與東盟國家溝通,就議定書問題重啟磋商。中國正就此與東盟輪值主席及相關各方展開積極協調,爭取儘早取得新的進展。

76、中國支持建立中東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充分理解阿拉伯國家在此方面的合理關切。在當前形勢下,建立中東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有利於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緩和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增進地區及世界和平與安全。中國對2018年聯大通過的「召開建立中東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會議」決定投了贊成票,支持該會議順利召開並取得進展,並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中國呼籲有關各方加大外交協調,採取務實舉措,爭取儘快就建立中東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相關安排達成一致。中國願繼續為此作出積極貢獻。

77、中國尊重蒙古的無核武器地位,支持歷屆聯大通過的相關決議。2000年,中國與其他四個核武器國家發表共同聲明,承諾向蒙古提供無核武器國家安全保證。2012年,中國與其他四個核武器國家再次發表聲明,重申支持蒙古的無核武器地位及對蒙的安全保證。中方願繼續與各方一道,共同維護蒙古的無核武器地位。

(五)遵約及其他有關問題 編輯

78、中國一直在相關領域嚴格履行有關防擴散國際義務和責任。中國遵守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安理會等相關國際機構就遵守防擴散義務制定的規則和通過的決議。

79、中國重視《條約》在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中的基石性作用,呼籲尚未加入《條約》的國家儘早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也支持國際社會在妥善處理分歧的基礎上,就細化應對退約措施和適當提高退約門檻所做的努力。

(六)對防止核武器擴散的其他貢獻 編輯

80、中國始終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處理防擴散問題,積極參與國際防擴散合作,為推動有關地區核問題的解決作出積極努力。中國主張,各國應摒棄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充分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消除核武器擴散根源。各國應致力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摒棄實用主義和雙重標準做法,在現有國際法框架內,通過政治與外交手段和平解決核武器擴散關切。

81、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中國始終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針對半島形勢持續緊張,螺旋式上升的情況,為標本兼治,徹底解決半島問題,中國提出朝鮮暫停核導試驗和美韓暫停大規模聯合軍演的「雙暫停」倡議和並行推進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進程的「雙軌並進」思路,並積極推動落實。2018年以來,在中方及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島形勢由對立緊張轉向對話緩和,初步實現「雙暫停」,正向「雙軌並進」方向邁進。新形勢下,中國希望朝美雙方繼續保持和開展對話,切實尊重和照顧彼此合理關切,共同致力於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構建朝鮮半島和平機制。中方願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為最終實現半島無核化和持久和平不懈努力。

82、在伊朗核問題上,中國始終致力於推動對話談判,尋求有利於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及中東和平穩定的解決方案,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規則。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及歐盟與伊朗於2015年7月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中國深入參與全面協議執行進程,包括牽頭推動阿拉克重水堆改造項目取得顯著進展。中國積極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授權開展對伊監督核查,為機構相關活動提供了總計780萬元人民幣捐款。面對2018年以來伊核問題形勢重大變化,中國積極推動各方從大局和長遠出發,共同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王毅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於2018年7月、9月兩次出席伊核問題外長會,就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提出系列主張,強調維護和執行好全面協議,就是維護聯合和安理會的權威,維護國際協議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法基本準則,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及中東和平穩定。中國敦促各方做出正確政治判斷,營造執行全面協議的良好環境,履行各自承擔的義務,確保協議得到有效落實,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中國願本着客觀、公正和負責任態度,致力於促進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同時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

三、報告與和平利用核能有關的國家措施 編輯

83、中國支持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認為不應以防擴散為藉口,損害各國這一權利。中國重視核能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推動核能和平利用的技術研究與產業開發應用,積極參與並支持為促進世界核能發展及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履行了相關國際義務。

(一)促進和平利用核能 編輯

84、中國致力於建設和諧美麗的國家,推動核能為建設美麗中國發揮積極作用。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已發展形成了符合自身國情的核工業體系,使得核能在能源、醫學、工業、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促進了社會發展。

85、核電作為綠色、低碳的清潔能源,對於滿足中國能源需求、調整能源結構和應對氣候變化有着重要作用。中國在安全高效的原則下穩步推進核電建設。截至目前,中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計45台,總裝機容量為459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1台、裝機容量1218萬千瓦,籌備建設核電機組15台,裝機容量1660萬千瓦。中國是當前在建核電規模最大,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也是首個商業運營三代核電機組的國家,為福島核事故後世界核能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86、中國堅持「閉式循環」核燃料發展路線,基本形成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核燃料供應可滿足已投運核電站的燃料需求;國內核電廠所需燃料元件製造已基本實現自主化;自主開發的反應堆乏燃料後處理中試廠已通過熱試;兩個中低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場已經建成,正在開展高放射性廢物深地質處置設施有關工作。

87、中國在核電設計、建設、運行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更安全、更先進核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華龍一號」已在國內外開工建設,進展順利。示範快堆工程已開始建設,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有望今年完工。自主研發的泳池式低溫供熱堆完成演示,為寒冷地區提供安全、清潔的供熱提供了新的選擇。聚變工程試驗堆研發取得積極進展。

88、中國積極推動核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年產值已突破3000億,年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核技術已在工業、農業、醫學、環保、公眾健康、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農業和食品安全方面,中國科學家培育的突變植物品種占全球總數量的近1/4;農產品輻照加工總量近20萬噸,約占全球總量的1/3。核科學技術已成為改造、革新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生命健康方面,中國醫用直線加速器應用迅速普及,目前已有近2000台,核醫學顯像手段發展迅速。在公共安全領域,探測技術已廣泛用於航空、鐵路、海運,公路的貨運安全檢查。中國研製的安檢設備遠銷海外。在環境保護等領域,核技術廣泛應用到環境污染監測和三廢處理。

89、中國重視在核不擴散前提下與致力於發展核能的國家分享經驗,已與30多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以此為基礎,中國與這些國家開展了包括人員互訪、設備和技術引進、經貿往來等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這些合作都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嚴格的保障監督或在機構技術合作項目下開展。

90、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十分重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合作,並致力於向其他核能新興國家及有意和平利用核能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目前,中國設立了原子能獎學金,面向核能新興國家每年資助學生來華學習核科學技術。

91、中國政府積極支持為促進核技術發展及和平利用核能的多邊合作和交流。已加入亞洲核合作論壇、「全球核能合作夥伴關係項目」、《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框架協議》,簽署了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核能憲章、《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聯合實施協定》,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署簽訂了《關於在和平利用核能領域合作的聯合聲明》。

(二)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向其他成員國提供的技術援助 編輯

92、在《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框架下,中國支持並積極參與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技術合作活動。中國每年向機構及時足額繳納技術合作基金捐款,並在獲得機構援助的同時,也從人力、物力和資金等方面,支持機構的技術合作活動。

93、截至2018年5月,中國共向機構技術合作基金捐款4600萬美元,接受其他國家學者來華進修科訪和培訓3000餘人次,向發展中國家派出專家服務2000餘人次。在技合基金捐助方面,2017年中國向機構技合基金捐款達640多萬歐元,居成員國第三位。

94、中國積極舉辦和平利用核能國際會議,為各國代表共謀核能發展,探討核能合作提供了平台。2015年以來,中國已成功舉辦「世界核能發展論壇」、「世界核婦女大會」、「國際核工程大會」、「 國際核電運維大會」等大型國際會議。中國大力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工作,2018年即承辦召開了11個會議。

95、2017年8月和2018年12月,中國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與有關國家合作分別完成加納微堆低濃化、尼日利亞微堆低濃化改造工作。通過技術改造,一方面降低了微堆的防擴散風險,另一方面加強了微堆安全性,為有關國家更好的開展和平利用核能活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中國願在已有的成功模式基礎上,協助其他國家開展微堆低濃化改造工作。

(三)核能安全與民用核能的責任 編輯

96、中國核能發展始終秉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採取嚴格有效的安全措施,建立了完善、有效的核安全法規體系、監管體系和應急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中國所有機組均保持了良好的安全運行記錄,主要運行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97、中國建立了核能安全相關法規體系並不斷完善。中國已頒布實施《核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制條例》、《核動力廠設計安全規定》等多項法律法規。同時,中國還制定了的《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 2025 年遠景目標》,正積極推進《原子能法》立法工作。

98、中國一貫重視核應急管理工作。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國家核應急預案》《核電廠核事故應急預案演習管理規定》等法規和部門規章,並於2013年6月頒布了修訂版的《國家核應急預案》。目前,中國已組建了國家級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和國家級核應急專業救援分隊。

99、中國注重提高公眾對核能的科學認識。中國政府和企業積極向公眾宣傳核能安全、核應急政策法規和核科技基礎知識,增強了公眾對核能安全的信心。通過新聞發布會,核安全信息公開平台、社會責任報告、安全發展白皮書及開放日等形式,使相關信息披露更加公開、透明。

100、中國一直努力推動建立有關核損害賠償制度。新實施的《核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對核損害賠償做出了明確規定,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以及對核損害責任問題的高度重視。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