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定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二批)的通知

關於認定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二批)的通知
農市發〔2019〕2號
2019年1月17日
發布機關:農業農村部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科技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水利部
農業農村部網站

關於認定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二批)的通知

農市發〔2019〕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農墾、漁業廳(局、委、辦),農辦,林業草原、發展改革、財政、科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長白山森工(林業)集團公司: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於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的部署,根據《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科技部 自然資源部關於組織開展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申報認定工作的通知》(農市發〔2018〕4號)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的具體要求,經縣市(墾區、林區)申請、省級推薦、部門初審、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決定認定湖北省隨州市隨州香菇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84個地區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二批)(名單見附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深刻認識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重要意義

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帶動傳統農業區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舉措。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市場導向和綠色發展,以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為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農民增收為目的,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標準體系,強化科技支撐,改進基礎設施,加強品牌建設和主體培育,促進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輻射帶動農民持續增收,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二、切實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的組織領導

各地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建立健全由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行業部門具體落實、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推進特優區建設重大事宜,及時解決遇到的重大問題,組織制定特優區建設實施方案,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加大對特優區建設的支持。制定特優區管理細則,堅決杜絕重認定申報、輕建設管理的現象。積極引導各類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普通農戶參與特優區建設,形成高位推動、上下聯合、多方共建的創建機制。

三、紮實推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

各地要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認定標準》為指導,圍繞調整優化結構和突出特色優勢,進一步做好產業布局,推動有條件的、適宜發展特色產業的縣市編制本地區建設規劃。按照分級創建、分級認定、分級管理的要求,積極開展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與認定工作,推動形成國家級、省級兩級特優區體系。省級農業農村、農辦、林業和草原、發展改革、財政、科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的指導、服務和監督,推動出台本地的支持性政策和措施,打造特色鮮明、優勢聚集、產業融合、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附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第二批)

農業農村部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科技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水利部

2019年1月17日

附件:農農市發〔2019〕2號.CEB

      附件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終稿.docx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