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要
作者:諸葛亮 蜀漢
本作品收錄於《諸葛亮集 (張澍)

軍已近敵,羅落常平明以先發,絕軍前十里內,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內。數里之外,五人爲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隱蔽之處。軍至,轉尋高而前。第一見賊,轉語後第二,第二詣主者,白之。凡候見賊百人以下,但舉幡指;百人以上,便舉幡大呼。主者遣疾馬往視察之。《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一。

凡軍行營壘,先使腹心及鄉導前覘審知,各令候吏先行,定得營地,壁立軍分數,立四表候視,然後移營。又先使候騎前行,持五色旗,見溝坑揭黃,原注︰揭,去列切。衢路揭白,水澗揭黑,林藪揭青,野火揭赤,以本鼓應之。立旗鼓,令相聞見。若渡水踰山,深邃林藪,精驍勇騎搜索數里無聲,四周絕跡。高山樹頂,令人遠視,精兵四向要處防禦。然後分兵前後,以爲鎭拓。乃令輜重老小,次步後馬,切在整肅,防敵至,人馬無聲,不失行列。險地狹徑,亦以部曲鱗次,或須環迴旋轉,以後爲前,以左爲右,行則魚貫,立則雁行。到前止處,候騎精銳,四向散列而立,各依本方下營。一人一步,隨師多少,咸表十二辰,豎大旂,長二丈八尺,審子午卯酉地,勿令邪僻,以朱雀旂豎午地,白獸旂豎酉地,玄武旂豎子地,青龍旂豎卯地,招搖旂豎中央。其樵採牧飲,不得出表外也。《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一。 ○此條張澍本無,今增。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凶。故良將守之,志立而揚名。《太平御覽》卷二百七十三。

不愛尺璧而愛寸陰者,時難遭而易失也。故良將之趨時也,衣不解帶,足不躡地,履不遺躡。同前。

貴之而不驕,委之而不專,扶之而不隱,免之而不懼,故良將之動也,如璧之不汚。同前。

良將之爲政也,使人擇之,不自舉;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飭,妄譽者不能進也。同前。

言行不同,豎私枉公,外相連誣,內相謗訕,有此不去,是謂敗亂。《北堂書鈔》卷一百十三。

枝葉彊大,比居同勢,各結朋黨,競進憸人,有此不去,是謂敗徵。同前。

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以敗;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

澍案︰《性理》楊時引諸葛亮云云,當是《兵要》中語。

督將已下,各自有幡。軍發時,幡指天者勝。《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 ○一本作︰「督將已下,各自有幡之異,不為軍容。欲知人之吉,幡指天者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