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
農辦科〔2019〕26號
2019年5月22日
發布機關: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網站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通知

農辦科〔2019〕2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19年中央1號文件有關精神,以及《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於做好2019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19〕6號)部署要求,現就做好2019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思路目標,加快農民教育培訓轉型升級

2019年,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將緊緊圍繞促進產業興旺目標任務,堅持面向產業、融入產業、服務產業,全面優化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效益,就地培養和吸引提升並重,不斷發展壯大適應現代農業需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完善政策措施,促進高素質農民在挖掘產業特色、推進產業融合、強化主體協作、運用先進農業科技等方面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支持各地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及振興鄉村產業需要,着力強化三方面人才支撐。

(一)助力產業扶貧。圍繞貧困地區脫貧產業發展,面向貧困戶開展培訓,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繼續在環京津28個貧困縣實施萬名脫貧帶頭人培育行動,助力解決貧困地區制約產業發展的經營人才匱乏、技術落地難等問題,提高脫貧產業發展水平和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

(二)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圍繞東北、黃淮海地區大豆,長江流域油菜和青貯玉米、苜蓿等重點產業開展培訓,促進種植結構優化;圍繞提升畜禽標準化養殖能力,大力培養現代奶農,加快現代養殖業發展;圍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大水面生態養殖和深海遠洋養殖等,大力培養新型漁民,促進漁業轉型健康發展。

(三)提升鄉村產業水平。根據鄉村產業發展需求,結合「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特色農產品品牌創建、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農機大戶及合作社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工作和領域開展教育培訓,全面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

二、提升質量效能,確保農民教育培訓重點任務落實

2019年開始,農民教育培訓啟動三年提質增效行動,各地要全面轉變理念、改進內容、創新方式、強化服務,提升教育培訓的精準性、師資教學的開放性、跟蹤服務的持續性以及線上培育的普及性,開展分類分層分模塊培訓,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打造農民教育培訓精品工程。

推進分類培訓。繼續組織實施農業經理人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含現代青年農場主)、現代創業創新青年培養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等4個計劃。推進分層培訓。農業農村部將組織傑出農民和師資培訓,各省着力抓好農業龍頭企業及示範性合作社帶頭人、農業經理人、培訓師資等拓展培訓,縣級重點抓好實用型、技能型農民培訓,加快構建立體化培訓格局。推進分模塊培訓。強化培訓課程的模塊化設計。經營主體帶頭人,要強化品牌創建、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融資擔保等內容;創業創新人員,要強化職業素養、團隊合作、科學發展等內容;專業大戶等生產型農民,要強化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的推廣應用;農業經理人的培訓是以能力為導向的複合型人才培養,要着力提高其管人的能力、管事的水平。各地要樹立「以培育對象為中心」理念,遵循農民需求、遵循客觀規律,精心組織實施培訓,抓實落細關鍵環節。

(一)明確重點培訓對象。農業經理人培養重點面向農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經營管理人員,提升其經營管理及市場開拓能力,促進農業企業和主體健康發展,帶動農民共享產業增值收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養重點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小微農企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開展輪訓,提高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水平和帶動小農戶發展能力;現代創業創新青年培養重點面向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高職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等農業後繼者,補齊農業農村知識短板,增強創業興業能力;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重點面向全國832個貧困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滿足當地確定的扶貧主導產業需求,開展產業扶貧帶頭人經營能力培訓、貧困戶專項生產技能培訓,讓貧困戶具備依靠勞動改善生活的能力。各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確定各類計劃實施規模和標準,可以根據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求,培育一批具備專長的高素質農民,納入相應分類。

(二)切實做好需求對接。以縣為單元,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和摸底調查,摸清縣域內有意願參加培訓的農民底數及需求,建立培訓對象庫,組織培訓對象登錄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農民教育培訓申報系統」或手機下載「雲上智農」報名參加培訓。各地要加強與產業部門溝通協作,支持行業重點工作人才培養需求,優先培訓「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報系統」中 的農民。相關省(區、市)要加強與發展改革、婦聯等部門配合,做好相關試點工作。

(三)按需實施精準培訓。科學設置通用課程、專業課程、現場學習、生產實踐等教學環節,着力培養農民市場品牌意識,提升規劃、經營和開拓市場的能力,能與市場進行有效對接,提升產業效益。開門遴選優秀師資,遵循成人學習規律和特點,加強教學互動,綜合運用案例法、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等,通過參與式教學增強培訓吸引力,讓參訓者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實現自主、理性參與學習。創新培訓模式,大力推行圍繞產業周期的分段式、交替式培育,提升實習實訓比重,鼓勵農業經理人和從事專業技能與服務工作的農民參加職業技能鑑定。推進職業培訓與職業教育銜接貫通培養,實行農學結合、彈性學制、送教下鄉等培養模式,就地就近定向培養具有中高等學歷的高素質農民。

(四)健全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加快建立開放教育培訓體系,統籌用好農廣校、涉農院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等教育培訓資源,引導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等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教育培訓工作,堅持激勵約束並重,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相應補助。各地遴選教育培訓機構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明確標準和程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發揮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基礎平台作用,積極開展需求調研、培訓組織、過程管理和跟蹤服務等工作。鼓勵市場主體建設農民田間學校和實訓基地,加強管理服務,避免無序競爭。

(五)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培訓。加強「全國農業科教雲平台」推廣應用,組織發動各類專家、農技推廣人員和廣大農民下載使用雲平台,鼓勵農業專家、農技推廣人員、培訓機構、培訓教師利用雲平台開展指導服務。加強內容資源開發建設,以職業素養、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村生態環保等主題為學員量身打造一批精品課程。支持各地組織農民在線學習,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模式,以從事生產經營的農民為主要對象,利用雲平台開展在線學習,不斷提升在線課程比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付在線學習費用。

三、強化跟蹤服務,切實增強農民的獲得感

加強參訓農民的跟蹤服務,創造有利於農民成長發展的政策環境,提升務農興業含金量,讓農民真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一)強化政策扶持。整合政策資源,引導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向參訓農民傾斜支持,鼓勵其流轉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先承接進城落戶農民退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加大融資擔保力度,鼓勵農業信貸擔保公司面向農民開展符合規定的信用貸款擔保業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農民個人信用擔保貸款。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民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

(二)支持抱團發展。加強對農民協會、聯合會、創業聯盟等組織的指導和服務,幫助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促進健康發展。支持廣大農民參加多種形式的展覽展示、發展論壇、項目路演和技術技能比賽,創造機會條件,讓參訓農民跨省區交流,拓展理念視野。

(三)開展多形式合作。支持農民在產業發展、生產服務、營銷促銷等方面開展聯合與合作,通過專業合作、資金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發展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引領活動,搭建展示舞台和平台,引導農民與市場充分有效對接。

四、有關要求

(一)抓實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積極推動將農民教育培訓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擺上各地黨委政府「三農」工作重要日程。要認真研究制定省級工作方案,細化任務、明確措施、落實責任要求,6月20日前報送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要加強對縣級工作指導,帶頭落實農民教育培訓第一課,推動縣級層面成立多部門協作的工作領導小組,細化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資金使用。各省扶貧縣農民教育培訓資金整合情況要書面報送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

(二)抓實績效考核。各地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的農民教育培訓指標任務,鼓勵開展第三方考核,促進教育培訓質量提升。農業農村部將繼續開展績效考核,考核指標將在修訂後公布,績效考核結果將與2020年任務分配掛鉤。各地要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強化項目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效益。依託「全國農業科教雲平台」和「雲上智農」,對培訓教師、培訓基地、培訓班組織和培訓效果進行線上考核,不斷提高線上考核覆蓋面。

(三)抓實基礎支撐。各地要繼續推進農民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着力推動打造一批省級優質基地,培訓任務要優先向優質基地傾斜。加強全國教育培訓師資庫建設,遴選推介一批高水平名師,要優先聘請優秀教師授課。加快精品教材建設,按照統分結合、擇優選用的原則,建設高質量通用教材和區域教材。

(四)抓實宣傳引導。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着力樹標杆、立典型、講經驗、推模式,各省今年爭取推出10所優質培訓機構、20個優質實訓基地、20位受學員喜愛的優秀教師、100名傑出農民典型代表,日常宣傳、重點宣傳、點對點宣傳多措並舉,有步驟、多形式、全方位呈現工作成效。各省2019年度工作總結報告,於2020年1月15日前報送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

聯繫人:科技教育司教育處 孫靜茹

電話:010—59193080

電子信箱:kjsjyc@agri.gov.cn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19年5月22日

附件:農辦科(2019)26號.CEB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