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巖全書/冊十七

冊十六 冠巖全書
冊十七
作者:洪敬謨
1863年
冊十八

武烈祠記

編輯

萬曆壬辰。倭陷我三京。宣廟西狩龍灣。乞援天朝。神宗皇帝惻然愍之。興師以救。兵部尙書石公星實贊之。帝以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李公如松提督遼薊保定山東軍務統三軍出征。摠兵楊元,李如栢,張世爵以協將副之。癸巳正月。公自京師率輕騎疾趨平壤。破行長於牡丹峯下。收平壤而遂復三都。偉歟盛哉。亂旣定。觀察使李公元翼聞於朝。建祠平壤。上遣畵師李臣欽圖寫五公之像以妥之。命曰武烈祠。初臣欽承命赴軍門。請摸諸公像。提督坐椅許寫。而以手擦鬚作髼鬆之狀曰余相多和而少猛。須畫作虬髥。臣欽如其言摸之。楊副捴縱理出口。橫至頰輔下。忽折逆上過耳後。又折而下至頰輔前而止。左右皆然。楊之子私語臣欽曰大人有此奇相。或言貴或言不吉。莫能懸斷。後楊果敗於南原而受律。蓋臣欽所畫㝡爲得意。華人咸稱肖似雲。丁卯之亂。只存石公李捴兵像。餘皆佚。代以木主。祠草刱於兵燹之後。數楹屋宇。寂寥荒涼。後二百一年正廟壬子。乃拓而大之。且以爲復城之績。雖藉五公耀兵之威。至如奮身先登。搗乕穴挫㐫鋒。專由於參將駱尙志之功。請追配於五公之次。上可之。躋配之日。上命提督之五世孫仕本朝。都摠管李源。奉御製文。侑祭於六公。祭之日。皆以甲冑將事。列邑牧守之來會。王父以節按箕城。先修正堂。次搆兩廡。東曰崇義。西曰振武。廣拓外庭建大門。夾以兩廡。扁曰東注門。籩室牲廚祭井燎石秩然具備。且以爲復城之績。雖藉五公。耀兵之威。至如奮身先登。搗乕穴挫㐫鋒。專由於參將駱尙志之功。馳驛具奏。請以追配於五公之次。上可之。命卜日躋配。遣提督之五世孫源仕本朝爲捴管者。親製文侑祭。祭之日。皆以甲冑將事。列邑牧守之來會者二十餘。儒武之聞風觀禮者七千餘人。置參奉守之。春秋降香祝虔享之。噫東援之功。莫大於平壤一捷。而實基我東方中興之業。至於今東土之人衣冠飮食保有子孫者。伊誰之賜。在邦人褒大之尊慕之。圖所以永垂勿替者。廼所以頌神皇之恩而章諸公之烈也。余因是而有感焉。初石公之主議而神皇之命援也。中國之人。或以爲失策。然公與神皇豈愛藩輔而忘中國哉。自嘉靖時倭奴數爲中國患。或犯南京。或襲通州。北京遂震而諸將莫之能禦。中國之恥也。今倭奴過海不數月。疾趨浿上者。將由義州而入遼陽也。誠使中國不出師則義州破矣。義州破則遼陽危。遼陽危則關內必不守。神皇之慮之也誠深而公之計之也亦熟矣。夫暴天下之師。戰守海隅。不憚萬里之遠七年之久者。蓋欲存藩輔以捍中國也。由是觀之。神皇之興師東援。烏可謂之失策耶。且李公之東征也。言者反以和親譏之。公之未至。游擊將軍沈惟敬往說行長。公嫉其姦欲斬之。及行長退屯海上也。公猶進兵踰鳥嶺而南焉。其志未嘗求和親也。平壤旣復。欲乘勝以拒漢水。其弟如栢固止之。公叱曰沮我天子軍事不得滅賊者。皆由於汝。蓋公勇敢有大節。遇賊直前。不少逡廵。安能屈中國之尊而就和親耶。方公之在漢上也。忿行長不歸王子。立遣壯士婁安國入行長軍中。奪王子而歸。世皆謂王子賴和親得返。而不知公之力。是亦公之威武振天下。而以倭之狡。莫之敢違。是豈和親之功也哉。余遂牽連而書之。以明兩公之志。破後世之疑。

故都沿革記

編輯

箕城三朝鮮故都也。唐堯戊辰。神人降於太伯之檀木下。國人立爲君。都平壤號檀君。是爲前朝鮮。周武王克商。箕子東來。至平壤而王之。是爲後朝鮮。傳四十二世。爲燕人衛滿所襲。滿亦據平壤。是爲衛滿朝鮮。其孫右渠不奉詔。漢武元封二年。遣將討之。分朝鮮四郡。以王儉城爲樂浪郡。高勾麗長壽王自國內城徙都之。寶藏王二十七年。唐遣李勣。與新羅夾攻滅之。以薛仁貴鎭撫之。及唐兵還。遂入於羅。高麗太祖初。以平壤荒廢。徙塩州,白川,黃州,海州,鳳山諸州民實之。爲大都護府。尋改西京。光宗改稱西都。穆宗又改鎬京。文宗復稱西京。留守置京畿四道。肅宗設文武班及五部。仁宗十三年僧妙淸及柳旵,分司侍郞趙匡等反。斷岊嶺路。命金富軾討平之。除留守監軍分司御史外。悉汰官班。尋削京畿四道置六縣。元宗十年西北面兵馬使營記官崔坦,三和校尉李延齡等。作亂殺留守。以西京及諸城反。附蒙古。蒙古以西京爲東寧府置官吏。畫慈悲嶺爲界。恭愍王設萬戶府。後改爲平壤。本朝仍之。以觀察使兼府尹。開營於平壤。置庶尹以佐之。舟車之所會。財帛之所湊。甲於諸路。屹然爲䧺藩大都。曰王儉城以檀君而名。曰箕城以箕子而稱。箕聖種柳國內。故或謂之柳京。漢武分置四郡。故亦謂之樂浪。曰西京曰西都曰鎬京。皆高麗時所稱也。平壤之號。昉於何時。而檀君尙矣。猶有箕子氏之遺風焉。至於今二千有餘年。稱之以箕城。可謂盛矣。

箕城雜記

編輯

箕城關西之一都會也。山川樓㙜之奇麗。城池廟宇之緣起。曁夫賸蹟古事之資於談詠者。感覽會心。在在可紀。而意濶才疎。臨毫漸滯。殊愧夫登高能賦遇物能名之才。爲之三嘆。至於子厚之柳州。蘇公之海外。豈或彷彿其萬一也哉。崇靈殿。檀君東明王廟也。自歷代並受其始祖之祀。而檀君降於太伯之山。蓋千有餘歲。而爲阿斯達之神。故太伯阿斯達俱有廟而歷代祀之。阿斯達之祀。上及桓因桓䧺。號曰三聖祠。平壤之祀以始都也。舊名檀君東明王祠。英宗乙巳。改賜今名。春秋仲朔。御香祝幣自京師至。上親署名。平壤府致粢盛羊豕備物。獻官大祝。庶尹及儒生爲之。禮成報儀曹以聞。置參奉二人守之。

崇仁殿。高麗顯宗始立廟以祀箕子。號曰箕子祠。我太宗命新之。世宗又命文而碑於庭。萬曆壬子。依崇義殿故事。改號曰崇仁殿。官鮮于氏爲監世授之。是皆崇奉其盛德也。鮮于氏春秋鮮虞子之裔而爲箕子後者。載於韻府群玉於字部。書於綱目鮮于輔注。雜出於氏族大全後漢魏略翰墨全書。胡元時有鮮于樞者。遺趙孟頫震琴。其謝詩曰箕子之後多髥翁。才猷邁俗驚愚蒙。則鮮于氏之爲箕子後明矣。鮮于氏之在中國者。旣爲箕子後。則在東方者亦是苗裔也。監者宗室之號。比古之子男。以奉其祭祀禮也。享用春秋仲朔而一如崇靈殿。甚盛典也。鮮于浹號遯庵。繼闡洪範遺緖。啓發理學。稱關西夫子者也。十二歲讀書於殿之齋室。晝夢有人引去高㙜岌然。上有白衣老人。威儀甚肅。令跪於庭。授詩一篇曰汝之觀察使時在玄輻峴。以此持贈。驚而寤。援筆寫之。似有神助者。問監司所在則果於玄輻峴試射。遂以詩獻之。道其事。其詩曰上古玄鳦孫。生而生不辰。金銷周火起。巨跡日月新。來斯敎狐黨。何人作眞人。昔微神農氏。牛羊豈可馴。世荒人無識。恩忘己德負。尺墳殘城外。孤祠對寒牖。今對群雁行。何數仲尼後。觀察見而異之。聞於朝。月沙李公諷詠再三曰尺墳殘城外。孤祠對寒牖之句。眞神語也雲。

文廟在崇仁殿西。萬曆己亥間。華人李文通善堪輿。言平壤有萬年王氣。宣祖命相地者三人。與文通相宅。自牡丹峰尋龍而下。文通至司倉北曰此吉地也。又南行至文廟。望海鴨山曰只欠此山屬坤未方耳。若差東則王業無窮之地。豈可限以萬年哉。卽取筆畫眼底山川曰遠近峯巒。拱揖平壤也。一人曰水薄城下。得無欠乎。文通瞋目曰汝何知。金陵天下名都。古人詩曰石頭城下泊。此金陵形勝也。書文廟南行閣西第二間北棟曰此建正殿處也。植木標其下雲。

忠武祠。享高勾麗乙支文德。以本朝晉興君金良彥配之。文德平壤石多山人也。仕勾麗嬰陽王爲大臣。隋煬帝大業八年。親征勾麗。文德以數千疲羸之卒。當百萬日滋之師。大破隋兵於浿滻之間。一日之中。七戰皆捷。使蕞爾之邦。敵天子百勝之威。有如破竹之易。其功名勛業磊磊爀爀。可以軒天地蔽今古。而本史無傳。金富軾僅得之於隋史。牽連纂入於三國史。寂寥數行。不足徵其萬一。甚可惜也。金良彥萬戶德秀之子也。德秀死於戊午深河之役。良彥北望痛哭。大書復讎二字佩之。募戰亡子孫五百人。號曰復讎軍。常戍郭山凌漢山城。甲戌適變。先登滅賊。策晉興君。除泰川縣監。以父讎未復辭不就。以白衣因戍邊。丁卯之亂。入安州。虜圍城急。謂其徒曰吾輩枕戈。惟賊是求。今可復讎。一死有所。可作忠孝鬼。皆應曰諾。及城陷賈勇登埤。殺賊甚衆。主將焚死。益勵氣持棍。大呼直前。身被十餘創。死於池上。及收屍怒氣勃勃如生。遍身矢鏃得數升。事聞贈職㫌閭。其祖長鍊亦戰死於壬辰。朝廷命詞臣撰三世殉節記揭諸門。肅廟戊戌配於是祠。祠在蒼光山南。顯宗庚戌。始享乙支公。賜額曰忠武。

乙密㙜在錦繡山頂。平坦敞豁。可以眺遠。俯臨北城內外。永明寺,浮碧樓俱在腳下。昔有乙密仙人來遊故名。又稱四虗亭。

萬景㙜在西南二十五里東西江合流處。岸上突起高阜。頂平如盤。可建樓㙜。前臨三江彎回。島嶼交錯。通望殆近百里。遠山環抱。峯巒奇秀。更勝於石湖。㙜東五里。有鳳凰㙜。擅二水三山之勝。

大同門之內有風月池。周七十餘步。深十五尺。島於中。上搆畫閣曰愛蓮堂。橋於南。出入焉由之。處乎城市煙火之中而瀟灑幽夐。每荷花盛時。簫管綺羅。多於池中之花。亦宜於中秋觀月。錦繡山在北五里。爲邑之鎭。㝡上峯秀拔如花朵。名曰牡丹峯。

龍岳山在西二十八里。石峯參天。一名弄鶴山。下有寺冐山名。

斧山在北三十里。諺傳有一勇將。以斧克敵於此故名。

蒼光山在西南四里中城。諺傳金富軾討妙淸時。妙淸以藁艸蓋覆山上。以示蓄積之富。故亦名倉觀山。每歲端陽節。閭閻婦女下迨官妓。靚粧麗服。會於山下。競鞦韆之戱。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出。檀板邱積。樽罍雲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雜藥山在西十五里。山下有軟土。萬曆甲午間。歲荒民飢。作餠食之。其色微綠微黃。其味不甚苦。驛卒不能步者食數片則能走。人皆奇之。後失其處。

長慶門外有淸流壁。沿江十里。絶壁屛立。㝡爲奇絶。

綾羅島在大同江中白銀灘北。周十二里。或稱飛來島。成川志曰永樂間。雨下七日。豆等灘島漂流止於大同江。今綾羅島是也。

酒巖在東十里。諺傳有酒流巖石間。仍以名之。遺痕尙存。

桃李潭在大同江上流。潭上有頓義山者以漁爲事。一日履薄氷逐魚而杈。氷泮溺死。其女纔及笄。聞父溺走哭。其屍不獲。乃投水中。潭上之人奇而哀之。稱之如昨日事。立碑以表之。

箕子宮遺基。在正陽門外。觀察使李廷濟表其遺墟。築壇曰九疇。垣而門曰八敎。立碑記之。

井田遺址在外城。世傳箕子區畫處。觀察使徐命膺立碑記之。

箕子井在九疇壇旁。世傳箕子時所鑿。萬曆庚申。得古鏡於井之東。背有東王字。皆以爲箕子鏡。參奉楊德祿爲之銘曰。外圓內明。形天象日。西周紀元。東方頌德。明入地中。用晦其明。明不可息。箕子之貞。三千載隱。一朝而出。唯文與畫。不磨不涅。龍盤五瑞。人祝萬齡。豈唯仁壽。乃驗銷兵。人賴此物。始知東王。於闡幽微。不顯其光。人士至今傳誦。

內城石築。周十六里。高三丈,或二丈。雉堞一千九百二十垛。東曰大同門。上有層樓。扁曰挹灝樓。下有甕城。西曰靜海門。上有樓。南曰朱雀門。上有樓。下有甕城。北曰七星門。東北曰長慶門。上皆有樓。

中城在內城之南。周十四里。卽古城遺址。舊有四門。古里門含毬門今廢。正陽門乙丑重建。獨普通門尙在。上有層樓。萬曆癸巳之戰。城中樓譙皆爲灰燼。此門火箭蝟集。巋然獨存。天將異之。稱以神門。

外城在中城南。周十里。有二門車避,多景。今皆廢。世傳箕子建都之初。築城九疊。以防水患雲。北城肅宗甲午。觀察使閔鎭遠刱築。周一千三百十八步。起自乙密㙜。城隅繞牡丹峯。過浮碧樓。屬之本城。南曰轉錦門。北曰玄武門。此地若爲賊所據則內城危矣。今環峯而城。庶無窺覘之憂矣。世傳舊城蒸土築之。今觀居城底者。鑿土非斧斤不入。種樹根拳而不深入。蒸土之說恐非虛也。且城底有石刻曰本城四十三年畢役。古人之不計功力而以堅築爲事可見也。又傳築舊城時。多發民丁。連袵列立。傳取龍岡烏石山石雲。此地豈無山石而必遠求者。其意有在。麗太祖曰西京水德調順。我國地脈之根本。然則古人恐傷地脈而然歟。其後築城時。取石於軍器署西松堂峴上欽浦脊。識者歎之雲。

浿江泛月記

編輯

壬子之秋七月旣望。泛舟遊於淸流壁之下。擬蘓仙之赤壁故事也。先登練光亭以待月。夕煙迷離。汀靄蓊蔚。縈靑繚白。城郭峰巒。江渚林木。宛轉如畵。擧酒屬客。張樂以侑之。少焉月已吐矣。呼舟而登。木落山淸。江鳴石出。但見上下紺碧。混爲一色。月亦爲微雲所掩。解𥮘纔擘。𭖎長風自西北而至。江流有聲。雲翳解駁。蟾彩炯澈。影入波中。正如玉浮屠橫臥千頃。蕩漾漣漪。觖而復完。遂乃放舟中流。溯洄於練光綾羅之間。星河皎潔。樹影婆娑。諸山雲物。呑吐於縠紋之中。爲鏡中之相相中之色。漁燈舟火。與月色上下。新秋雨過。江沱晩涼。於是爇爐炭呼酒鎗。客有善棹歌者。倚舷而唱。使僮人吹簫。助之以觱栗胡笳。聲振林樾。魚龍出聽。更命盪槳。隨波下上。水氣騰空。積爲縞素。吾所登之舟。正浮在太虗空濛間。怳然如馭泠風游汗漫。浩浩乎飄飄乎不可得而狀焉。緩聲歌赤壁之賦。繼而詠渡海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淸之句。吟聲寥亮。悠然有不盡之想。四座寂然而聽曰坡翁正爲今日道也。又曰今日之遊。視坡翁孰賢。余笑而應曰世稱赤壁之遊。三善皆得。蓋天時地勝人豪也。今余之卜夜泛舟。節屆流火。月亦旣望。天時敵矣。西望牧丹之峯。南眺含毬之門。此天兵破倭處。視曹劉戰塲。勢足相當。地勝匹矣。獨於文章風彩。敎坡翁獨步宇宙。然以坡翁魁梧氣節。爲明時之逐臣。築雪堂黃州城外。步及江皋。一斗酒謀諸婦人。舒其湮欝之憂而已。顧余則布衣鞵藜。遊方之外。得以爲采眞之遊。彼以舒憂。吾以賞心。舒憂者其辭放。賞心者其樂全。覺吾勝矣。且夫江山風月。本無分域。是造物者化成之妙。而余與坡翁之所共得。卽吾西都江山。亦奚遜於吳江赤壁乎。遂大噱。雜以謔浪高吟。夜分露滴。回舟輟棹。歸我蘭桂之室。琴淸月籠。

安陵記

編輯

安陵關西之節度營也。勾麗曰息城。新羅曰重盤。高麗曰彭原。後改安州。本朝因之。仁祖丁卯。移設兵馬營。以節度使兼行安州牧使。形勝則表裏湖山。城池則內外壕塹。而捍門有四。東曰望日。南曰鎭南。北曰玄武。西曰新興。山川則鳳德馬頭聳拔於東南。淸川環於北城之外。唐人有言此江中流。有菩薩水如布幅而來。溯上流必有名山巨剎。故一名菩薩水。樓㙜則曰百祥樓駕於城北。曰望京樓處於節度營後。牡丹峯東南之絶頂。四望通敞。運籌軒之東別室曰望海亭。眼界遼濶。江流映帶。無遜於百祥。淸川之南岸曰相公亭。松林欝䓗。絶壁塹削。完平李相涖州時。乘小艇泝洄於江。嘯詠於亭故名。古蹟則勾麗時隋兵陣於淸川江上。欲渡無舟。忽有七僧到江邊。六僧褰裳而涉。隋兵見之謂水淺。揮兵爭渡而溺屍滿於川。水爲之不流。因建寺列置七石。以像七佛。故灘曰誤渡。寺曰七佛。勾麗王妃鹿足夫人一産十二子。以爲不祥。盛於凾棄之。後唐將十二。各帥三千兵渡海來。夫人聞而出迎於野。結樓櫓坐其上。招入十二將於樓下。先以十二乳試之。乳皆入口。又以十二襪賜之。襪皆適足。於是十二將驚拜而跪曰生我者父母。乳我者母。襪我者母。父母之邦。其可犯乎。遂築行城而居之。稱其地曰十二三千野。安之民懶於農桑。完平勸樹桑於墻下田畔。又手植於七佛島中。蠶績之風自此始。遂號曰相公桑雲。風俗則本州去箕都不遠。禮義田蠶。始自八條之敎。而後漢書雲天性柔順。易以導御。五代史雲俗知文字。服喪三年。此風之正也。南史雲國人尙氣力。便弓矢矛刀。有鎧甲習戰闘。此風之變也。隋書雲好尙經術。愛樂文史。以今觀之。古昔遺風。猶有存焉。余於壬子重陽。攜酒登百祥樓。樓據城上。俯臨大野。野外淸川逶迤演漾。抱野而緩流。江外諸山賈奇眩異於煙雲杳靄之間。而畢呈於几案之下。至如村墟野壠黃畦綠塍。隱映遠近。來牛去馬絡繹於前後。風景冠玆一邑。而與望京樓相伯仲。百祥如練光之佳麗。望京如浮碧之淸絶焉。高麗忠肅王詩有淸川江上百祥樓之句則樓之成其來久矣。而宋時使者爲天子禱以百祥故名之雲。噫昔在萬曆。朝廷凡有事。必遣詔使以諭之。王朝乃預選承儐之臣俟於境。因與詔使至安州之百祥樓。觴酒賦詩以爲樂。今屬國不見詔使爲二百餘年矣。籩豆之坫。絃舞之位。與萬曆時無異。而有明衣冠旣不可復見。則雖欲置酒樓上。與詔使作歌詩。何可得耶。百世之下。必將有彷徨於此而不能忘者矣。

多景樓夜話記

編輯

冠巖居士客於箕城。將歸終南。綸庵十三氏曰子行將發矣。菊醪新漉。桂魄初圓。若虗度今月則更不見箕城之月矣。余曰唯。遂以十三日至十四夜。談詩於燕申堂。越翌夜乃與十三步上多景樓。妓娟愛攜琴。知印鳳權持壺榼以從。於時天淸夜朗。皓月揚輝。下垂千點之星。斑斑照衣。旣而人影漸稀。靑天月正。移樽於樓上。觥籌旣交。十三乃捲袂揮毫。先成七言二律。娟鼓琴以和。旋作求鳳之曲泠泠醒耳。余亦和其詩爲激楚之聲。四顧無人。木葉蕭蕭下矣。夫余之遊於此歲已周矣。日而遊月而遊。詩以遊之於江山。歌以遊之於樓㙜。而不適於意則興已八九刪矣。今夜之遊。心神閒而境寂。杯酒未涼。秋氣惹懷。詩以道其情。琴以通其神。縱論邱索。揚扢今古。談笑之聲。上搖星斗。怳若群山萬派。趨蹲於前。而千尺之水瀉其腋。其視前日之遊。果何如也。始知今日之遊冠於前日之遊。而今日之後。更無如今日之遊也。

壽康齋侍宴記

編輯

上之十八年癸丑十二月十一日。耆社諸臣。考績郞官。上法先王癸巳之例。令度支供宴床下。御製命史官。掌內部鼓吹以寵之。若曰。記昔我先大王嘗於考績之月。會耆社諸臣於便殿。書下殿㝡等第。臨靈壽閣。祗拜兩聖寶牒。諸耆臣進饌。饌用粥各品。禮成賜御詩。以粥字命韻。命小子及與筵者賡和。後二十年癸丑冬。元輔兩大臣在耆社。皆逮事先朝之人也。起感於盛事。俾於耆社考績如例。度支供煖飽之需。是日之會。議政府領議政洪樂性年七十六。領中樞府事原任議政府領議政蔡濟恭年七十四。綾恩君具允明年八十三。行判中樞府事兼水原府留守李命植年七十四。前兵曹判書洪檍年七十二。判敦寧府事任希曾年八十一。藝文館提學洪良浩年七十。知中樞府事尹坊年七十六。工曹判書邊得讓年七十一。議政府右參贊洪秀輔年七十一。前兵曹判書金尙集年七十一。前禮曹判書趙瑍年七十四。前刑曹判書鄭存中年七十三。知敦寧府事宋濟魯年八十三。群老之年統計爲一千四十有九歲。詩以寵之。兼寓祈祝之情。詩曰。善養猗歟憶兩朝。玆年述事又頒粥。我家祈永於千休。錫福由來在斂福。於是諸耆臣拜賜欣聳。翌朝將進箋稱謝。上親受。命耆臣子若孫扶掖以入。厥明臣具巾服。隨詣萬八門外。趨入殿庭。上御壽康齋。元子侍側。承史侍衛如儀。耆臣以次序立。子孫等隨後。鴻臚傳唱。耆臣四拜訖跪伏。讀箋官跪讀箋文訖。命就座。子孫等跪伏於耆臣之後。上敎曰。老人入來已久。玆用宣饌。食餘各賜子孫。於是壽觴交擧。渥顔華髮。輝映樽俎。而莫不歌旣醉之詩。頌湛露之恩也。遂三呼千歲。進謁於元子。元子各賜曆書。亦及子孫。皆拜受而退。猗歟休哉。臣以布韋賤蹤。當聖世壽考之化。衣被恩造。況仰瞻元子宮。日月之姿。身襯耿光。奚但爲一時之榮。抑亦稀有之盛事也。臣祖榮恭紀。

進人瑞錄記

編輯

上之十九年甲寅九月二十四日戊申。千秋節之越三日也。御定人瑞錄成。耆臣領議政洪樂性等。具箋以進。上御便殿親受。先是上以是年。卽慈殿五旬。慈宮六旬。曠千載一有之慶會也。月正元日。率百官稱賀於殿宮。大覃中外。賜朝官七十以上,士庶八十以上及未八十而夫妻偕老者爵有差。凡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五人。乃召耆臣六卿以上。指授義例。彙爲一書。以新彫聚珍板印布壽傳。至是工告完。耆臣等俱以常服詣外閤。奉書函箋函於龍亭。儀仗鼓吹前導。由正門至殿庭。上具翼善冠袞龍袍出御壽康齋耆臣洪樂性,蔡濟恭具允明,李敏輔,洪檍,洪良浩,金持默,趙瑍,邊得讓,洪秀輔,金尙集,申思運,鄭存中,申應顯,韓光綮,柳戇各率其子侄孫曾。入就位。樂性跪授書函。奉函官前典簿洪大榮,昌陵參奉具悌元公服對擧。陞自中階。安於案上。上命除展卷讀序文諸儀。樂性跪授箋函。奉函官前正郞李始源,副司正洪樂浚公服對擧。陞自中階。安於案上。展箋官兵曹佐郞崔光泰,權晙公服對擧箋案。進箋諸臣跪。讀箋官副司果李相璜陞詣座前跪讀訖。進箋諸臣四拜。上命耆臣中難於拜跪者。令其子若孫扶掖之。禮成。上引諸耆臣於前。時元子侍坐。上謂樂性等曰。今日卿等奉五百萬之壽。來獻我元子。予心欣悅當如何。樂性等齊聲對曰。臣等俱以耆社之臣。手擎人瑞之錄。進於文陛之前。而総絜此七萬餘人之壽五十有餘億。獻我聖上及我元子宮。以是爲華胥之紀年。爲南國之龜曆。爲堯階之蓂莢。繩繩子孫。卜之於是。穰穰遐福。准之於是。無疆維休之寶籙。亦以是爲籌。而加以倍之。則爲百億千億。衍而乘之。則爲萬億億億。自玆以往。巧曆不能數。臣等不勝蹈舞懽抃攢祝欣賀之至。且昨日之雨。連宵滂沱。而曉來天氣和暢。雲日淸朗。此亦非偶然矣。上曰。黃髮鯢齒。紛顒一堂。而総計子孫曾玄之從入者。優過百餘人。是亦足爲太平盛事矣。濟恭曰。登筵耆臣。皆年享期頤。位過卿月。而回巹回榜。又比比有之。此雖間世一有。猶且詑爲異瑞。況二十餘人之多乎。人瑞錄中七萬餘人。何莫非人瑞。而以今登筵者觀之。尤可謂往牒所未聞之瑞。臣未知詩人所稱文王壽考之化。果可擬倫於今日否也。上宣饌於諸耆臣曰。此慈宮所賜也。爲今日卿等之入來也。設此而待之。卿等須各醉飽。以其餘逮於子孫。可裹者裹去。與妻孥共之。以賁今日之樂也。諸耆臣起而謝曰。旣醉以酒。旣飽以德。臣嘗讀其詩而欽艶於千載之下。不圖今日身親當之也。上命耆臣孫曾中未冠者。進見於元子。元子以糖果囊帶之屬賜之。諸耆臣以次進拜於元子。元子答拜。樂性等曰。元子宮周旋拜揖。動中節文。岐嶷之容。儼若天成。伏不勝歡欣萬萬。臣等逢此慶會。願效華封之祝。遂三呼千歲。於是殿上下皆三呼千歲千千歲。上曰。今日之擧盛哉。不可以無志。先拈一韻以唱之。與筵者皆賡聯之。而耆臣賦古體。侍衛諸臣賦近體。耆臣子孫中六七歲以上。亦皆製進。裒成一帖。庸識人瑞之實蹟可也。仍賜法樂一部。導之於家。噫。臣以韋布賤蹤。遭逢千一之會。獲陪尺五之天。與覩盛儀。猥參賡韻。未知虞廷之賡歌。柏梁之聯詩。亦如此乎否。不惟輝映簡策而已。抑亦導迎和氣。賁餙太平之休象也。於是乎記其實而垂諸後。以眎盛世稀有之事。臣祖榮恭紀。

人瑞記

編輯

至治之世。百姓安而陰陽調。陰陽調則萬物育。萬物育則元氣之所敷腴。太和之所浸醲。百神幽贊。庶物效靈。有若潏露之降於庭。文龜之浮於沼。鳳之棲於梧。芝之榮於階。往往詑爲奇瑞。夫所貴乎龜鳳者。爲其壽也。所欲乎餐芝吸露者。爲其使人壽也。今以長物之人。不餐不吸。如龜如鳳。黃髮兒齒。紛紛顒顒。太半是地上之神仙。則其爲上瑞也。奚啻如龜鳳芝露之物也哉。今年甲寅。我東之瑞年也。慈殿聖壽。恰滿五十。慈宮寶齡。光躋六旬。乃於元朝。上率百官。進賀於殿宮。大覃恩域內。賜朝官年七十,士庶八十以上及未八十而偕老者爵人一級。過百歲者。皆超崇政階。資窮及朝官七十而偕老者加賜米綿。於是朝野同慶。惠澤旁流。自歲初至六月。京外悉以名聞。漢城之五部一千三百四十九人。計年得十萬二千九百四十三歲。華城一百八十七人。計年得一萬五千七百三十九歲。松京一百二十人。計年得九千七歲。沁都二百八十二人。計年得二萬一千八百二十三歲。京畿七千五百四人。計年得五十八萬六千九百七十三歲。湖西三千九百六十五人。計年得三十一萬四千九百八十五歲。嶺南一萬四百四十人。計年得八十二萬六千一百五十五歲。湖南九千九百八十六人。計年得七十八萬一千九十八歲。耽羅七百二十七人。計年得六萬一千一百二十八歲。海西一萬三千七百二十四人。計年得一百六萬九千四百八十四歲。嶺東五千三百七十人。計年得四十二萬六千七百七十三歲。關北四千一百五十六人。計年得三十三萬八千八百五歲。關西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五人。計年得一百三十五萬二百九十七歲。凡五部三都八道年及格而資者二萬五千四百九十五人。夫妻偕老而沾恩者四萬九千六百五十人。総爲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五人。而絜其年合而數之。得五百八十九萬八千二百十歲。猗歟盛矣。唯我聖上撫煕洽而敷聲明。諸福畢臻。至化旁達。陶一世於華胥伊耆。環東土數千里。咸沐仁壽之化。家家壽人人壽。時萬時億。傴僂引翼。賁餙太平之休象。斯誠往牒之所未有也。於斯時也。聖孝準海。洪恩覃野。七萬餘耋艾之人。頂玉珥金。歌於衖而抃於衢。則可驗壽考之作人。而實爲王國之上瑞也。昔皇朝初。太倉州人有年百歲者。爲建人瑞坊以㫌之。一人猶以爲瑞。況此七萬餘人之並世齊壽者。可不謂之瑞乎。是知聖王之瑞不在於物在於人。而咸頌我聖上至治之極也。

延禧堂燕禮記

編輯

上之二十年乙卯六月十八日。卽我惠慶宮周甲誕辰曁元子宮晬辰也。上稱觴獻壽。特召慈宮同姓十寸親,異姓八寸親與筵臣。曉詣萬八門外。轉入千五門。過壽康齋。由複道小徑。入延禧堂外庭。慈宮臨於堂內而垂簾。上與元子御堂之外軒。同姓親領議政洪樂性等六十六人。序立於東庭。異姓親光恩副尉金箕性等六十三人。序立於西庭。上與元子降階再拜。外賓亦再拜訖。分班就坐。上敎曰。今日之禮。所以祝慶也祈永也。而敬老貴老之義亦寓焉。咨乃與筵諸賓。長涵慈庥。共樂太平可乎。已而樂作進饌。上親製樂章。使女伶歌以頌之。仍又敎曰。卿等須各醉飽。以其餘逮於妻孥。以賁今日之樂也。諸賓等起而謝曰。旣醉以酒。旣飽以德。臣嘗讀其詩而欽艶於千載之下。不圖今日身親當之也。上命八寸親進見於簾內。九寸以下詣簾外。擧名以奏。諸賓奏曰。臣等逢此千一之會。願效華封之祝。遂三呼千歲。於是殿上下皆三呼千歲千千歲。上曰。今日之擧盛矣哉。不可以無志。下五言四韻。各令賡進。慈宮賞賜諸賓有差。而於臣則荷包一,繡枕一。上又賜筆二十枝,墨二笏,紙二束。遂再拜而退出。猗歟休哉。惟我聖上當慈宮寶甲之載回。養以千乘之尊。頌以九如之詩。曁元子而舞尺衣之彩。帥諸賓而稱萬壽之觥。魯侯之燕喜。漢宮之奉觴。豈獨專美於古哉。噫。臣以疎逖之親。獲參魚藻之宴。欣瞻慈庥被於八方而恩推人瑞。聖孝光於三代而准諸東海。滿庭均醉飽之恩。匝域騰岡陵之祝。吾東方萬億年無疆之慶。自今伊始。而天保箕疇之頌。豈足揄揚其萬一哉。臣祖榮恭紀。

華城記

編輯

我正廟己酉冬。遷奉顯隆園於水原之花山。移邑治於柳川。越五年癸丑。陞留府。以尊體貌。置行宮以寓瞻依。於是乎因華爲城。衆心以成。喬山松栢。拱護增重。而四方爲之會同。萬代爲之瞻仰。苟非大聖人達孝宏謨准於海而極於天。其孰能與乎此哉。今見城池之包絡。實是天作之地。而正當三南之要衝。儼爲畿輔之控扼。維億萬年地久天長。以拱護於仙寢。捍衛於行宮。而爲京師之翼蔽。此實三代之盛所未有而於今刱覩者也。城之周凡四千六百步。總爲十二里。城之體橫長緩仄。類方春柳葉狀。蓋取地名之爲柳川而城之。名曰華。以園在花山。取花與華相通。亦寓華人祝聖之意也。噫於今十五年之間。鼎湖之弓劒莫攀。豊邑之樓櫓依舊。則於乎不忘之思。奚但居是城而朝暮指點者乎。於是乎詳記粉堞之殊制。華構之宏規。以頌我先王冠百王之孝周萬物之智也。

城之全局。向東開面。八達之山。屹爲後鎭。一字之砂。平作近案。中受大川。經其南北。四角俱高。八門相錯。眞是萬年金湯之地。中國城制。必外內夾築。此由野城之多故也。我東城址。多附岡麓。因利乘便。不費工築。而天作內托。不用夾築。其所殊制。卽地勢之異宜也。城高准二丈。山上則減五之一。皆以石築。石皆取其長而縱布之。俾深其根。次以塊石環根帀峙。衆椎粉碎。實其罅隙。仍加搗築。厚延半丈。次配以土。是爲內托。通計城厚下可五丈。上收亦可得三丈。城制自底至腰。引而內之。其勢若縮。自腰以上。引而外之。其勢若頫。使城身自成圭形。而循址培土。約濶四五丈。通計周圍爲二萬七千六百尺。作四千六百步。以里計之則爲十二里有奇。城之門四。北曰長安門。南曰八達門。東曰蒼龍門。西曰華西門。水門二曰華虹門,南水門。暗門五,敵㙜四,弩㙜二,空心墩三,烽墩一,雉城八,砲樓五,舖樓五,將㙜二,角樓四,舖舍三。幷計門譙雉舖㙜墩等所占地。爲元城六分之一。城自北坪平地始。東起於龍淵之下。跨越大川。川之內截水拓沙二十五步。是爲北水門華虹門之址。自川西稍迤近北一百二十四步三尺而爲北東砲樓之址。周二十一步一尺。樓之西一百二十八步而爲北東雉之址。周二十步。與北東敵㙜相連。㙜之周爲二十二步一尺。遂轉曲向西四十二步而爲北門長安門之址。濶二十六步。其甕城之圍爲五十五步。自甕而西四十一步四尺而爲北西敵㙜。亦周二十二步一尺。㙜之西一百五十六步而爲北西砲樓之址。周二十二步。又自樓西九十步而爲北隱溝。溝濶二步五尺。以引城外細渠。俾貯城內北池之水。自溝西三十七步而爲北舖樓之址。周十七步。自舖西又一百步而爲西北空心墩之址。周二十三步。轉曲向南十五步四尺而爲西門華西門之址。濶十四步四尺。甕城之圍爲二十九步。於是平地盡而緣山而上一百四十六步而爲西北角樓。仍其屈曲拓平岡脊之半。內作山托。又七十步而爲西一雉之址。周十六步一尺。自雉南漸向崔嵬。至一百二十一步四尺而爲西砲樓十八步四尺之址。樓之南一百四步而爲西二雉十四步五尺之址。又其南九十步而至八達山頂。城自頂高。內闢八面弩㙜及二層將㙜之址。自此四十四步。其勢稍下。至西暗門之址。隱折一曲。門濶一步一尺。復因其脊向南直馳一百二十六步爲西舖樓二十步之址。又自舖南一百四十步而爲西三雉十四步四尺之址。雉南九十步而爲西南暗門之址。門濶一步二尺。其正南一麓直抽暗門之外。作甬道之址。長一百七十七步。濶六步。三面周三百六十七步。西南角樓華陽樓之址在其南端陡絶處。自暗門轉曲向東。仍開南城之址。勢稍崎嶇。至一百一步而爲南砲樓。其址二十步二尺。自樓而東。又九十步而爲南雉之址。周十四步二尺。下至平地爲七十一步。而作三門隱溝。溝濶四步。以導城內川西支派之流。自溝東四十步一尺而爲南西敵㙜二十二步一尺之址。又四十一步而爲南門八達門之址。濶二十五步四尺。甕城之圍爲五十五步。自甕而東四十一步一尺而爲南東敵㙜。其周亦二十二步一尺。又二十二步而爲南暗門之址。濶三步。自此三十步四尺而至南空心墩。其址二十六步。遂轉曲向北七十三步而爲南水門之址。截水拓沙如北水門之爲而其濶亦二十五步。自水門之東過平地三十步而更起山上之址。其勢頗峻。又三十步而拓作東南角樓之址。頂高而平。溯北緜延至東一雉之址。徑六百六十六步。是爲一字文星而城包其後。自角樓北五十九步三尺而有東三雉之址十七步。又一百二十三步一尺而爲東二舖樓十五步三尺之址。自舖一百五步而爲烽墩之址。墩出城外者周爲二十三步四尺。墩之北一百十四步而爲東二雉十六步之址。又一百十步而爲東砲樓二十步之址。樓之北一百十步二尺而又開十七步之址。卽東一雉也。自雉而北一百二十五步而爲東一舖樓。舖之址十七步一尺。自此稍東轉彎而北至東門蒼龍門之址。其間爲一百八十六步二尺而門濶十六步二尺。甕城之圍二十四步。自甕頭直北九十六步而爲東北弩㙜。周十六步二尺。又西北折六十步而爲東北空心墩。自墩後轉曲而西一百五十步而爲東將㙜之址。城因㙜後彎環而西爲東暗門之址。其間高下一百六十六步而門濶又一步二尺。門之西少北稍高一百三十七步而爲東北舖樓角巾㙜十五步四尺之址。又西轉而下七十六步四尺而爲甓城四十步之地。而其間北暗門占其一步。門東十八步。門西二十一步。自甓城西頭北轉。更高十九步而爲東北角樓訪花隨柳亭之址。古所謂龍頭之上。而龍淵在其北。自樓而西四十四步。山盡而爲川。止於起處。此蓋一城基址之大略也。

長安門

編輯

長安門城之北門也。在行宮之左稍東七百八十步。門設內外虹蜺。內面左右。以城石之體大精鍊者。作門傍石面。名曰武砂。左右臥長㙜石梯各二十三層。外面亦附武砂兩扇。門裹鐵葉具橫扃。虹蜺蓋板底畫雲氣。內外虹蜺上加缶形武砂及二層長㙜。設漏槽各四。外面平女墻同內墻而濶則出東西墻外。至此高爲六尺。以接甕城上。小虹蜺列置垛口十。開方眼銃穴十二。東西女墻當中。各設小板門。墻內起樓二層。通高三十二尺九寸。上下各十間。下層內七包外五包而舖板爲底。左右夾間各二。西夾第一間及東夾第二間。各設曲欄層梯。以通上層。而西則自北而上。東則自南而上。西梯下設箭門關鎖。臨御時乃開。上層內外並七包。正間及左右第一夾間。濶皆與下層同。並鋪板。四面設板門。而三面皆畫獸面。穿葫蘆箭眼。內面則畵太極。用三土丹雘。扁額知敦寧曺允亨書。上樑文我王考文獻公府君奉敎撰幷書。

北甕城長安門之外城也。城書雲甕城隨正城大小。狀如半剖甕。門上不建敵樓者。以有正城橫立可禦也。甕自正門左右武砂各七步而起。甓築爲城。外面穿懸眼十六。內面設甓漏槽八。古制偏開一門。或左或右。而今取四闢八達之義。當中設門。以對正門。兩門之間爲十步三尺。石作內外虹蜺。兩扉裹鐵施扃如正門。蓋板上累甓甎。上設五星池。五星池狀如豬槽。留五孔大如升。敵以火焚門則可以下水者也。池上設女墻九堞。其左右各低一層設凸形女墻七堞。至接城處。又以半凸作層。各穿銃眼一穴。內面周以平女墻。甕上盡鋪方甎。左右端設甓虹蜺小板門。以通城上。門之兩傍。亦設平女墻。

北城敵㙜二在長安門之左右。各五十三步。古制七十步立一㙜。弓箭火槍俱置㙜上。城書雲今之城不必矢彈。雖槍筅亦上刺有餘。全仗高㙜。兩邊顧視。敵不得直至城下。又不能屈矢斜彈以傷我㙜上之人。略倣是制。㙜高與元城女堞齊。半出城外半入城內。有懸眼三。繚以凸形女墻。外三面十一堞。各穿銃眼。內面左右平女墻各一堞。虗其中而設石磴。以通㙜上。

八達門

編輯

八達門城之南門也。在行宮之右稍東五百步。制同長安門。扁額知敦寧曺允亨書。上樑文奉朝賀李命植奉敎撰。其胤松留冕膺奉敎書。

南甕城八達門之外城也。內外虹蜺。皆以甓成。設懸眼十二。甕上外面左右。凸形女墻各九堞。餘同北甕城。敵㙜亦如北㙜。

蒼龍門

編輯

蒼龍門城之東門也。西南距行宮一千四十步。制同長安八達。而左右女墻內起樓六間。鋪板爲底。扁額判府事兪彥鎬書。上樑文檢校直閣尹行恁後罪死奉敎撰幷書。

東甕城之制。取古偏開一面義。築甕至城門之左。不接元城。不設外門。如京城興仁之門甕制。自門右六步而起。止於門左亦六步三尺。而與城不接處。其間爲四步。內面石築。外則甓築。內設甓漏槽。四周以平女墻。外穿懸眼三。設女墻四堞。穿遠近銃眼十四。甕上鋪灰杵築。其南端設石磴。上通元城。

華西門

編輯

華西門城之西門也。東南距行宮四百六十步。虹蜺門樓之制。幷同蒼龍門。但左右石梯。轉曲作層。扁額右議政蔡濟恭書。上樑文弘提徐有隣奉敎撰幷書。

西甕城制如東甕城。

南暗門在八達門之東七十九步三尺。向南稍僻。暗門者城之間門也。古制置間門於奧僻處。使敵不明其路。而人畜輜糧之收入城內者皆由此竇。塡土塞門則與城爲一。所以備通塞而應機變也。因城而設石虹蜺。制如正門而稍小。門上設蓋板。板上加灰。內外夾築女墻而外設睥睨。不建樓櫓。只實土被莎。仍通城上之路。門扇裹鐵施扃亦如正門。

東暗門在東將㙜之西一百六十六步。居東向北。甓築爲內外虹蜺。可通一騎。門上鋪甓。不建樓櫓。只設五星池及一大圓女墻。如木戰棚之制。左右各具睥睨。內面設平女墻。餘同南暗門。北暗門在東北角樓之東四十步。甓城之間內外虹蜺。亦以甓築。門頂設圓女墻。制如東暗門。虹蜺間設石磴。入高出下。地勢然也。

西暗門在西將㙜之南四十四步。卽八達南麓之間。築城轉折。門則向北。自外望之。不知有竇。甓作虹蜺。內外設平女墻。餘同他制。而門在山腰。路出城上。於是門內砌石。自成方坎。設磴其北。以通上下明暗之徑。

西南暗門在西暗門之南三百六十七步。實甬道所起而華陽樓之通路也。甓作虹蜺。上設內外平女墻。墻內建屋。是爲舖舍。方一間。仍置溫堗。四面設板門。外畵獸面用丹雘。據高瞭遠。宜於置卒報警也。

北水門扁曰華虹門。在訪花隨柳亭之西四十四步。光敎大川橫截一城。每當夏潦。輒有汎濫之患。築城之初。先事水道。䟽而廣之。設七間虹蜺石橋。跨川上七門。內外虹蜺之間。各竪左右柱石四。其虹蜺相接處。附蜻蜓武砂。當中加缶形武砂。仍舖橋石。橋上內外面設長㙜石。橋濶三十一尺長九十五尺。外面長㙜上設漏槽七。上累甓爲堞。不設垛口。下穿方眼大砲穴八。上穿小砲穴十四。內面則只存長㙜而穿漏穴六。東西兩端竪八面石柱。上刻螭形。西柱之北東柱之東。皆築短垣。設箭板門。以通東城之路。橋上近北建樓六間。高出堞上。四面設分閤。而東西南三面附荷葉欄干。欄下繞甓爲墻。虗其南當中一間。以便出入放射。制如砲樓。北面分閤外退。板上設戰棚。板門下接甓堞。外畵獸面。穿箭銃眼。丹雘以綠爲質。不用眞彩。橋下七虹蜺各設鐵箭門。以索鉤引兩扇。貫出橋面石眼。施環加鎖。門內兩岸石築高四尺。外石築高五尺。上接城身。通高十六尺。此實川東川西相對轉曲。爲元城兩頭盡處。而與戰棚左右相去各二十九尺。於是又設三垛女墻於左右甓堞之上以接之。扁額士人兪漢芝書。上樑文判府事尹塾奉敎撰。

南水門在龜川之上。大川自華虹直流七百五十步而至龜川爲一城水口。築城至此。又作水門。與華虹對起。以導其流。駕石爲九間虹蜺。設鐵箭關鎖如華虹之制。九虹蜺左右各竪間柱石八。跨以石橋。橋長九十五尺濶十九尺。內外面各設長㙜。內設漏穴五。外附甓砌。仍作長舖。不用木石。只累甎而平其頂。四壁而虗其中。舖長與橋齊。廣居橋三之二。頂高九尺。上有蓋板。舖之內足以容衆數百。外面穿三層砲穴五十七。內面列虹蜺小門三。舖之頂鋪甎爲路。其外面設大圓甓女墻九堞。以當九虹蜺之首。穿銃眼三。穴間以方女墻八堞。亦穿銃眼一穴。東西兩端又設平女墻以接元城。而又轉曲向內。設虹蜺小門以通頂上之路。

東北弩㙜。在蒼龍門之北九十六步。雉上築甓爲㙜。㙜高十八尺。甓築之制。四方而剡其隅。蜂腰而削其勢。引長出城外二十尺五寸。穿懸眼二穴。上設圓女墻。三面各一垛。外面兩隅亦以圓垛曲摺。並開方眼三穴。每垛左右夾以凸女墻亦一垛。內面兩隅。以平女墻曲摺。中設甓磴。承以石梯。㙜上鋪以方甎。

西北空心墩。在華西門北雉之上。城書雲磚砌三面空其中。中二層以板爲樓。用木梯上下。多置空眼。以便窺覘放打佛狼機百子銃。敵不知矢彈之出自何方。今倣是制。因雉設墩。西北二面各開懸眼二穴。其上甓築而空其心。上架以屋。縱橫各二間。設上下廳板。以樓則二層。以舖則三層。每層甓面開狼機砲穴二十。上層甓面上繚以板門。各穿箭眼。上二層各開廳板。另蓋一板。推挽開闔。以通木梯陞降之路。下層內面設甓虹蜺小門。

南空心墩。在南暗門東雉之上。其制一如西北墩。而小雉之東南二面。各開懸眼二穴。上設平女墻。每面置兩銃眼。墻內三面各空三尺。以容兵夫之用技。當中而墩。甓築而空其心。甓上架屋一間。不設板門。

東北空心墩。在弩㙜西六十步。城托之上女堞之內。倣遼薊平墩之制。甓築爲圓墩而重匝之。內外圓之間空其心。周以二層蓋板。皆使兵夫庇身。外穿銃眼。兼取其明。上穴二十六。下穴十四。上下蓋板上。幷築泥灰。自下層空心。由甓梯羊腸而上。則至上層架屋。其制六楹。繚以平女墻。穿上下砲穴二十三漏穴六。下層內面設甓。虹蜺小門。又於門東空心。截作溫堗。方眼爲牖。使守卒入處。

烽墩在一字文星上。東二舖東二雉之間。爲行宮案照。四城旣築。設把守而責瞭察。以寓夫斥候之義。則遠而火陸報警。尤爲不可無者也。遂因凸城之制。置烽墩築甓。高於城身之上。而引長出城外十八尺。如雉形而大。外面石築五層。甓築六十二層。穿懸眼二穴。內面屈作三層。第一層高四尺。上設五火竇。出女堞上六尺。炬口在腰。五竇之間列附女堞。兩端轉曲向內。三面具砲穴十八。下二層甓磴。濶各一尺四寸。高三尺餘。亦轉折作三面甓城。穿銃眼十八漏穴一。由左右曲磴而上。以通炬路。磴各十層。兩邊磴端。連以甓築之。屋覆以無梁之瓦。南北各一間。南則置堗。守卒所處。北則鋪板。器械所貯。自墩身之入於城內者。至此兩隅左右。長各十六尺。因其磴背作一方城。磴上亦設短墻三層。下連兩屋。前面兩間。甓垣與屋齊。當中設虹蜺小門。每夕於南一竇擧一炬。東應龍仁石城山陸烽。西准本府興天㙜海烽。外此四竇。非有警急。不可以火雲。

西北角樓。在華西門之南一百四十六步。山上轉曲處。建屋五梁。幷鋪板作樓。四面平欄。上設板門。外面皆畫獸面穿箭眼。內面則畫太極。虗其西南一間。設層梯。北接樓上。東南一間廳板。下繚甓爲墻。設溫堗以處守卒。

東南角樓。在龜川上一字文星之頭。城因山勢到此陡絶。樓出城上。㢠臨平野。其制亦五梁四間。幷鋪板。設層梯於東檐之下。

砲樓凡五。其制如一。凸附城身類於雉。架屋而高齊於舖。三層而空其心。略似墩制。皆用甓磚。下濶上收。以寓古制。再突之勢。而多藏火砲。上下俱發者也。地㙜上仍以甓築。架屋五梁。引出城外三楹。而長高與梁接。厚與檐齊。外面地㙜上間置大砲穴石二。左右面置三石。甓坎內去地平五尺。上依甓。三面繞以鋪板。開銃穴十五。又於繞板上十尺。乃鋪三間樓板。樓上三面又開銃眼十五。而外面銃眼上。又穿箭眼四。左右面則近上穿甓設小板門。三外畫獸面。各穿箭眼。門間甓面亦雙穿箭眼。內面則因其城托全以石築。其上設板門。閾內廳端虛。其方四尺。另設蓋板。推挽開闔。承以木梯下通坎內。

北東砲樓。在華虹門之西。

北西砲樓。在北西敵㙜之西。

西砲樓在西北角樓之南。架屋三梁。閾內廳端。以甓爲梯。餘如上制。

南砲樓在西南暗門之東。

東砲樓在烽墩之北。

北舖樓在北西砲樓之西一百二十九步五尺。雉出城外十九尺。架屋五樑。制如東北舖。而三面平女墻直接樓底。各開射砲穴。內面設木層梯。

東舖樓二。第一舖在蒼龍門之南一百八十六步二尺。雉出城外二十三尺。穿懸眼一穴。上建三間長舖。高出女墻。東二間舖板爲樓。不設門。甓內面一間。臥設木梯。三面直附平女墻。繚出舖板上。樓底各開遠近銃眼。第二舖在烽墩之南。制如一舖。而一間舖板一間設梯。

雉凡八所而其實十六。上架以屋者謂之舖而舖居其五。空心而甓者謂之墩而墩占其二。上伏弩手曰弩㙜而㙜卽其一。然則上無架屋。只有女墻者。是雉之本制。而今所謂八雉。與㙜舖相間。步武略同。古法五十垛置一雉。雉能藏身善伺。故取是象也。敵若來附城面。則我不能屈矢斜彈。而彼之鉤杆已拔城根。苟使左右對雉丸鏃交及。則飛樓雲梯。亦何所施也。雉之制凸附城面。高與城齊。長濶約三丈。外面有懸眼一穴。其周圍長短。隨地因勢。自有參差。大抵城多轉曲。若遇角遇門。則自成雉形。以衛正城。所以計垛計步之不准於古也。

北東雉在北東敵㙜之東。與㙜相連。三面女墻分作五堞。各穿方眼三穴。

西一雉在華西門之南垛口上。亦蓋以甓。西二雉在西砲樓之南。西三雉在西舖樓之南。女墻兩端入元城內三尺。相對曲摺而虛其中。如敵㙜內面之制。

南雉在南砲樓之東。女墻之制。與西三雉同。

東三雉在東二舖樓之南。

東二雉在東砲樓之南。

東一雉在東一舖樓之南。

中舖舍在角巾臺之下三百二十步。舖在雉上則爲舖樓。在城內則爲舖舍。凡城外伏路之報警也。各自該城面應砲以報。則舖舍之卒亦應旗砲。此守城之約束也。於梅香洞第一脊。取其突然中高。建二間層舍。下置溫堗一間。虗南一間。設木梯以通上層。上二間幷鋪板。繚以板門。內舖舍在行宮後墻內左麓未老間亭之北。鋪甓丹雘如中舖。

奉壽堂

編輯

上之十三年己酉秋。建水原府治於八達山下。以其府衙仍作行宮。而正堂有御書扁額曰壯南軒。又曰華城行宮。又曰奉壽堂。乙卯春。上陪惠慶宮拜園所。進饌於是堂故名之。常時則使留守坐衙。堂之制七樑二十一間。內外行閣凡九十一間。舊建爲四十三間。自甲寅秋。新建又四十八間。其新建則正堂東北隅。直連以北閣道。又東折而接於舊行閣。自閣道之第三間。連甍而西。是爲北行閣。仍折而南。是爲西行閣。與長樂堂後行閣相連。而自此築短板墻東至重英門。接於長樂堂西北隅。實兩堂後庭之分界也。正堂前面則中陽門之內。皆是舊建。而只北邊樓上庫之東平廊。與中陽門外北行閣相連者。並新建。中陽行閣南則實爲維與宅之北行閣。北則自門內連建者十二間。仍折而南接於左翊門之左行閣。又於左翊門右行閣之南。新建二間。以接外整理所。上樑文判府事李秉模奉敎撰。

長樂堂

編輯

長樂堂在奉壽堂之南。近西相連。有御書扁額。堂制七樑十三間。溫堗八間。北二間與奉壽堂涼房通。東西南三面俱有退軒。西面平欄上設分閤溫堗。每間設障子。重房複壁。開輒洞豁。不用丹雘。由西南退楹連建閣道。以通福內堂之後行閣。自閣道第二間界以粉垣。設二小門。西曰多福。東曰長福。前面庭東有景龍舘。高如樓制。其下設板門。名曰至樂。以通奉壽堂南行閣之前路後面行閣。自奉壽堂西行閣連建九間。以接福內堂之西別堂。上樑文內閣提學鄭民始奉敎撰。

景龍館

編輯

景龍館在長樂堂之前。五樑四間半。四面平欄。上設分閤。鋪板爲樓。下設三板門。卽至樂門。不施丹雘。南北兩邊。連建閣道。北四間通奉壽堂之東南隅。南二間接維與宅之西閣道。幷鋪板。扁額判書趙宗鉉書。上樑文都承旨黃昇源奉敎撰。

福內堂

編輯

行宮內堂曰福內堂。五樑十八間。有御書扁額。亦於己酉刱建。其東南內外行閣。皆是舊建。而北溫堗之西。又有舊建三間。甲寅秋仍其制連建五間。是爲西別堂。並具前退。自此又折而爲西行閣。南接於舊行閣。其北端則與長樂堂西行閣相連。上樑文禮曹判書閔鍾顯奉敎撰。

維與宅

編輯

維與宅在於福內堂東行閣之外。五梁八間。庚戌春刱建。扁以隱若軒。第一間前退。仍作拱辰樓一間。後面連甍而折爲西。附舍五間。並與北附二間。凡舊建十六間。甲寅秋仍其舊而增葺之。改排溫堗四間半。而於北附二間。又排溫堗以連之。又其北附以延暉門一間。其西檐附以退楹。接於正間涼房。又轉曲而西。連作閣道。以通景龍舘之南牖。實西附舍之北退也。乙卯春改額曰維與宅。是爲行幸時小次。左右行閣。並於丙辰夏新建。左邊北行閣十三間。右邊南行閣五樑二十二間半。其西端北折爲四間半。接於正堂之南嘉魚門之右。前面行閣並舊建。而重修者唯南端溫堗二間。卽是新建。而北端空廊二間。設賓曦門。以通外整理所。扁額參議柳師模書。

洛南軒

編輯

壯南軒之北。舊有得中亭。庚戌御射後命扁者也。甲寅秋。移其亭於老來堂之西。廣拓其址。仍建洛南軒。軒制七樑十四間半。楹內外鋪板。而楹內則上設藻井。左右及後楹。並設分閤。後退設荷葉平欄。轉折而通老來堂。四面檐階上並舖方甎。前面及東面皆用甓砌高四尺。以雙絲鍊石縱橫緣餙。前面當中有三間步石各三層。正間左右設臥長臺。左右夾間各附雲刻大隅石。庭之東北有小池。方二十五尺。周以石砌。中有小島。池北設翠屛。又其北築短墻。設小門。至軒之前面。繼以紅箭板墻。直西二十六步而止。墻下有趺聯列如屛。從便開闔。接於西墻之頭。有擺立旗鼓之事。則洞撤樹塞。以廣庭除。西墻之內有藏春閣。卽是舊建。而亦以翠屛爲界。扁額知敦寧曺允亨書。上樑文吏曹判書沈煥之奉敎撰。

老來堂

編輯

洛南軒西一間之後。連甍南折。爲五樑七間。是爲老來堂。廳一間。與洛南軒隔一障子。前面退楹幷鋪板。繚以荷葉平欄。北接洛南後退。南通得中亭。並施丹雘。檐階鋪甓。庭東遮以粉墻。當中設甓虹蜺小板門。名曰難老。其北端檐階上又有單扇小門。名曰歌風。堂之扁額。左議政蔡濟恭書。上樑文上護軍丁範祖奉敎撰。

得中亭

編輯

自老來堂連甍西折而爲得中亭。奉揭御書扁額。檐內有小退。設平欄。承以板門。重遮風雨。階前有御射㙜。上鋪方甎。溫堗之東。鋪板二間。又其東低二尺。鋪板及溫堗。其南邊退楹一直相連。以接奉壽堂北閣道。並不施丹雘。亭之西附以三間。又南折四間。與奉壽堂西行閣相連。上樑文王考文獻公府君奉敎撰幷書。

未老閒亭

編輯

未老閒亭在後苑西墻之內。舊所謂六面亭也。路由得閒門。可以眺覽景物。

新豊樓

編輯

行宮之外三門。上層曰新豊樓。己酉所建。而初名鎭南樓。甲寅秋。刱置南北軍營於樓之左右。仍以行閣附於樓。分作兩翼。其外面各接于軍廊。又改樓扁曰新豊。重新其丹雘。出樓下十九步。有新設石橋。卽紅箭門內御路也。亦名曰新豊橋。上樑文右議政尹蓍東奉敎撰。

訪花隨柳亭

編輯

訪花隨柳亭。在甓城西北十九步龍淵之上。卽東北角樓也。光敎一麓。南爲仙巖。又西迤數里。止於龍頭。向北開面。龍頭者卽淵上鬥起之巖也。城至此而爲山野之交。水滙於下。達於大川。此實東北隅要害處。而控長安接華虹。掎角相須。以制一面者也。遂緣厓而城。據巖而樓。扁曰訪花隨柳亭。東西三間。中置溫堗。北附一間。南退半間。而西一間又引長二間。南出退外。制如曲尺。繚以平欄。上設卍字鎖窓。溫堗四面。亦具卍字障子。堗面與鋪板平。南東北三隅。五折八角。各架縱橫短樑。甍桷參差。卷抽屋上。鷲頭交簇。而當中三節甁桶。縹緲高聳。東北平欄外。又循檐鋪板。危壓城頭。遂重設交欄。外施戰棚板門十六。制如屛疊。上開箭眼各一。下穿銃眼各二。內面畫折枝。正間藻井。荷葉爲質。東北交欄下城面甓穿上下銃眼十九。鋪板下西南亦繚甓爲墻。而墻南設甓虹蜺小門。東退欄下亦設板門。以備藏兵䠶放。如砲樓之制。正門南檐砌甓爲㙜。削石緣邊。㙜高四尺。上鋪方甎。可容耦射揖讓之禮。㙜上西北各設高欄層梯。以通亭上。㙜下東南兩面亦設四層步石。其南十一步築短垣設箭門。扁額知敦寧曺允亨書。上樑文左承旨李書九奉敎撰。

角巾㙜

編輯

角巾㙜在訪花隨柳亭之東一百三十五步。卽東北舖樓也。地勢突然㝡高。俯壓龍頭。城書雲雉上架屋謂之舖。所以庇伏雉之兵夫也。雉出城外。架屋五樑。鋪板爲樓。七楹三間。高出女墻。三面皆用甓甎。墻內重築甓磴。高止欄底。甓磴上下穿方眼銃穴漏穴。樓上四面設板門。外面及左右各開射眼。內面設甓梯升降。上樑文判書金載瓚奉敎撰。

華陽樓

編輯

華陽樓在甬道南端。地㢠而擅占形勝。樓凡六間。南設繚欄鋪板。三面設板門。北設分閤。閤外鋪方甎。上樑文奉朝賀徐有臣奉敎撰。

迎華亭

編輯

出長安門北距五里許。芰荷洞之口眞木亭之下。截川築堤。名曰萬石渠。自乙卯秋。貯水開湖。仍起一亭於南岸之上。俯鑑泓渟。平臨膏沃。登觀之勝。可擅畿南。亭凡八間。北縱二間溫堗。南橫二間鋪板。三面及溫堗之後。皆退以半間。繚以荷葉欄干。溫堗四面。皆設瑣窓障子。西設大門。南設小門。周以方垣。丙辰秋駐蹕時。命扁曰迎華亭。仍作留守交龜之所。留守趙心泰書額。判官洪元燮撰上樑文。

西將臺

編輯

西將㙜在八達山頂。登臨眺望。八方皆通。石城之烽皇橋之水。如置袵席。一城緩急。四壁虗實。若指諸掌。環山百里之內。凡有動靜。皆可坐而制變。遂築石爲㙜。上建層閣。前面㙜石四層三階四級。左右分立大紅桅杆。下層閣制九間。中一間鋪板爲底。繚以荷葉平欄。後面設分閤。楣上奉揭御書扁額華城將㙜四大字。四面各引長一架。四角各附一架。幷鋪方甎。外楹圓柱十二。承以八面石柱。上層一間。四面設交窓。亦鋪板爲底。仍作下層盤子。卽藻井之制。其西北隅用層梯以通上層。屋上當中竪三節甁桶。自㙜上至上層宗樑。通高二十一尺。㙜後築八面弩㙜。武備志雲弩㙜上狹一濶。㙜上架屋。制如戰棚。內容弩手。今倣其制而稍異之。不架以屋。㙜則八面削成孤聳。高十二尺。地㙜上砌甓爲面。剡石爲隅。上加長㙜。設凸形女墻於七面。穿銃眼。虛其正東一面。設九級石梯。㙜上鋪方甎。當中又築方㙜。上樑文左議政蔡濟恭奉敎撰。

東將㙜

編輯

東將㙜在城之東北間。仙巖一脈。彎抱梅香之洞。仍其中脊負險。乘高通望南北。襟帶東城。眞一城之勝地。元戎之先據也。遂築㙜三層。下㙜前面築以雜石。仍設短墻。通高十二尺。中㙜石築高七尺五寸。折其高之半。稍退四尺。又作一層。以便銃手藏放。當中左右設臥長㙜。塡土而平之。由下㙜直上。不礙騎走。中㙜左右分立大紅桅杆。由中㙜而上。有三間步石五六級。左右附臥長㙜。夾間左右附雲刻大隅石。上㙜石築高五尺八寸。上建二十間廣廈。三包八雀。楹內外及四面檐階。並鋪方甎。左右設分閤。後楹當中設三層平欄。高置溫堗一間。其左右一間低一層鋪板。各設二層平欄。又其左右一間低一層鋪板。繚以窓閤。北邊檐階上加一層甓砌。是爲射㙜。後面城體如張弓。因其內托而築紋石㙜。㙜上後接女堞。過玲瓏墻而下。至上㙜之右中㙜之左。各立一小門。止於下㙜。左右附行閣。前面遮以短墻。接於左右門廊。墻外廣治操塲。上樑文直提學李晩秀奉敎撰。

萬石渠

編輯

萬石渠在迎華亭下。截川築堤。貯水設閘。以興灌漑之利。周回一千二十二步。上深七尺。下深十一尺。堤長七百二十五尺。南起於土岸。北止於石厓。因其厓而鑿作水口。以通流洩之路。跨以木橋。號曰如意橋。濶與堤脊齊。仍作輦路。又於南頭起堰處。設一水竇。剡木如井欄之機。橫竪疊植。方穴貫通。以導灌漑之路。內面設閘。橫施十四層隔板。常加關閉。封之以土。自內望之。不知有竇。及至灌漑之時。開板放水。適其多寡。其下蒙利之田幾千頃。是之謂大有坪。

龍淵

編輯

龍淵在北城外。形如半月。周二百十步。深六尺。中有小島。地上城角。有訪花隨柳亭。亭下之巖古稱龍頭。可作釣㙜。池西設石刻螭頭。水盛則由此吐出於華虹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