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九國日記


此文檔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內容還未錄入。請盡量協助改善這個頁面
出使九國日記
作者:戴鴻慈
光緒32年年間
1906年
滿清末年,為應付蓬勃興起的立憲呼聲,朝廷命五大臣到歐美考察政治。 此書詳言列國政治、風俗、工藝。



諭旨

編輯

光緒三十一年六月十四日奉

上諭:『方今時局艱難,百端待理,朝廷屢下明詔,力圖變法,銳意振興。 數年以年,規模雖具,而實效未彰,總由承辦人員向講求,未能洞達原委,似此因循敷衍。 何由起衰弱,而救顛危。 茲特簡戴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等,隨帶人員,奔赴東西洋各國,考其一切政治,以期擇善以從。 嗣後再行選派,分班前往,其各隨事諏詢,悉心體察,用備甄採,毋負委任,所有各員經費如何撥給,著外務部議奏。』

欽此



六月二十五日准軍機片交面奉

諭旨:『著派商部右丞紹英,隨同出洋,考察各國政治。』

欽此



八月二十六日奉

上諭:『戴澤等二十六日,乘火車出京,正擬開行,陡聞烘震之聲,查係炸彈猝發。 戴澤、紹英均受微傷,除車旁傷斃三人,其餘隨員僕從亦有受傷。 車內烘斃一人,驗有炸彈毀裂痕跡等語,並據那桐具奏。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匪徒如此橫行,實屬目無法紀,著責成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工巡局、督辦鐵路大臣,確切查拿澈底,根究從重,懲辦以儆凶頑。 所有外城工巡局委員,及南營參將鐵路車話委員,疏於防範,一併查明。 職名交部議處,餘著照所議辦理。』

欽此



九月二十八日奉

上諭:『著派尚其亨、李盛鐸,會同戴澤、戴鴻慈、端方,前往各國,考察政治。』

欽此



十月二十九日奉

上諭:『經特簡戴澤出洋,考察各國政治。 著即派政務處王大臣,設立「考察政治館」,延攬通才,悉心研究,擇各國政治之,與中國政體相宜者,斟酌損益,篡訂成書,隨時進呈,候旨裁定。 所有開館一切事宜,著該王大臣妥議具奏。』

欽此

立於地圜之上,華離剖析,分合錯峙,而名之曰「國」。 國不能以虛名寄也,則必有與之而並立者矣。 政事也、風俗也、言語也、文物也、宗教也、人種也。 永永存在,不能磨滅,如是者,然後得謂之「國」。 是故有國者,務保持而張大之其猶未也。 又從而師諸其鄰,外交之官擅覘國之才,遊學之士讀四裔之書,心摹力追,以補其所不逮。 凡夫政教、藝術之同異得失,靡不可取。 而紬譯之比較之斟酌,而選別之萃。 羣族之所長,擇己國之所適。 文明輸入,而不害國粹之保存,所以得也。 吾國自海通以來,持節使、歐美者不絕於道,然大抵專任聘問事竣即返,則無以紬譯矣。 局處一邦,難周歷,則無以為比較矣。 私人交際,馮軾遊觀,非奉朝廷旨令大設,備以供吾之採擇,則無以為斟酌之選別矣。

朝廷知其如此,謂非。

特簡親貴大臣,偏歷東西諸國,考察政治歸,以為通變宜民之地,不足以齊瞻聽,而作新機也。

乙已六月,鴻慈遂同,受出使五國之命。 自東徂西,圓行一週,以八月之內,歷十五國之地,行十二萬里之程。 亞、美、歐,非四州之風土。 大東、大西、太平,三洋之航路蹤跡所之城市,讙誦、讀詩、聞政周爰。 彼都四國之事,燦然備己於時。 編譯所及,雜徵文獻紀錄之外籌,所以補其遺闕,非遊記莫由也。 乃重次日所記。 凡十二卷,從序之曰。 今之學者,驚歎於西方之文明,而欲棄吾國所有以從之也。 足未出國門,取其書伏而誦之,逆月乚而闇解,則以為西國之政俗如是。 如是耳食者,又從而崇拜之,詬罵之。 幾以為定案不可易矣。 乃往往入其國,察其政治,考其風俗,與其士大夫上下議論。 而情實有甚相遠者,嗟夫信書之蔽邪,譯人之誤邪,傳聞之失實邪,倘所謂不聞不如見面者邪。 曩所為,崇拜之,詬罵之,逆月乚而闇解之者,皆影響之談。 而於西國政俗之真相,何當焉? 自其真相,而觀之,則國各有其政教風俗,與國俱立,不可磨滅者。 而非身親,而目擊者者,不知也。 譬如民權學者之倡言也。 我觀西國政治,重視主權也。 良至,凡百職司權,必歸一而下。 此服從焉,未有以分權而能治者也。 共和之政治,學者夢想之所託焉。 耳殆非我中土之所能有也。 美為民主之國,而選舉之法弊,亦隨之所見,或不逮所聞而況。 於人格之不美,近乎民權之真相也。 又如「自繇」。 「自繇」雲者,人人於其權利範圍之中,得以為所欲為,不受壓制焉耳。 非夫所縱,亡節之謂也。 我觀西國之民,無男婦老少,其於一切社會交際相待,以信相接,以禮守法律,顧公德,跬步皆限制焉。 自其表觀之,至不自繇也。 此自繇之真相也。 又如「平等」。 西國之所謂「平等」者有之矣? 上至王公,下逮庶民,苟非奴隸皆有自主權。 其享受國民之權利,維均一介之士。 雖執業微賤,苟其學成專門,皆足以抗顏宰相之前,而無所恧。 蓋其執藝平等,而非以爵位之貴賤論也。 此平等之真相也。 進而論之,則今日文明諸國之政治,皆吾國所固有也。 莫不有其真相焉。 審其歷史之沿革,施行之內容,而襲之。 則書院何以不學堂? 若保甲何以不警察? 若公局鄉約何以不市會? 若乎哉,故一切政治,非躬至其地。 假之時日,一一取而紬譯之,比較之,斟酌選別之,則其精微末由見也。 鴻慈不敏,承乏茲役媿無於由頁出彊專對之能,而有張儼磨鋒之志。 惟時晷迫促,所謂紬譯、比較、斟酌而選別之者,誠未易言,幸午橋制和衷共濟,兼謀斷之長參隨諸賢昕夕囊助,並一時之秀相與,宣祖國之名譽,窺列雄之真際。 或者其有裨乎。 顧又思之,是行也。 東起扶桑,西窮羅馬。 海外商民,各國君相,其所以,期望吾國者至厚且遠。 則夫他日之讀吾遊記者,頫仰太平,以茲行為中國明治維新之一大紀念焉。 吾昧昧思之也。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既望

欽差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禮部尚書戴慈鴻序


例言

編輯

ㄧㄧ 是書分卷,凡十有二,自京啓程,道秦王島至滬。 《卷第一》,自滬放洋,歷日本渡太平洋。 而《至美卷》第二,自舊金山橫過大陸。 而《至華盛頓紐約卷》第三,由紐約至費城各省遊歷。 《卷第四》,渡太平洋至英美法。 《卷第五》,至德居柏林。 《卷第六》,遊歷南方、西方各省。 《卷第七》,遊歷丹麥、瑞典、那威。 《卷第八》,遊歷撒克、森巴,延至奧斯馬加。 《卷第九》,俄、荷、比。 《卷第十》,瑞士、意大利。 《卷十一》,渡印度洋。 而歸入京,《卷第十二》。

ㄧㄧ 從前日記、地名、人名,譯音為讀者所苦。 今鑒其弊,既注本文,俾尋繹其不便者間,以英文代之。 惟已沿用華字之名,則多從略。

ㄧㄧ 此次出洋考察政治,調查所及,編輯斯詳。 是書專就鄙人所親歷,隨時記錄。 問及瑣細,足以補其所未備。 故章程、法規,概不欄入體故宜而也。

ㄧㄧ 每日往觀各處,足不停趾,無一刻之暇,夜歸輙入所見,信筆直書並未修飾,閱者諒之。

各國考察政治大事略表

編輯
乙巳十一月
十一日 出京 卷一
廿三日 自上海放洋 卷二
廿四日 到長崎 日本 卷二
廿六日 到神戶 觀同文學校 日本 卷二
廿九日 到橫濱二日 觀正金銀行 觀大同學校 日本 卷二
乙巳十二月
十一日 到檀香山 觀水族院 卷二
十八日 到舊金山三日 觀商場 觀商業銀行 卷三
觀車船公司 觀士丹佛大學 卷三
觀卜忌利大學 卷三
廿四日 到林肯 觀農務院 觀監牢 卷三
觀省會辦事署 觀林肯大學 卷三
廿五日 到市家谷二日 觀瘋人院 觀青年會 卷三
觀居留院 觀啞嗎屠獸場 卷三
觀農器製造厰 觀績麻局 卷三
觀馬蘇非羅會社 卷三
廿八日 到必珠卜 觀煉鋼廠 觀製玻璃廠 卷三
廿五日 到華盛頓九日 卷三
丙午正月
初一日 觀水師學堂 觀戶部衙門 卷三
觀基督教青年會 觀油畫院 卷三
觀老兵院 觀華盛頓墓 卷三
觀國家印刷局 觀福邁爾兵操 卷三
觀圖書館 觀上議院 卷三
觀下議院 卷三


出使九國日記卷一

編輯

光緒三十一年夏六月十四日

戶部直日到頤和園,午初歸寓,是日奉上諭著,派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隨帶人員前赴東西各國︿考察一切政治等因,欽此。自惟文學進身,未諳外務,聞命之下彌切悚惶,惟竭一得之愚,深思五善之益,感懼交集,夜不成寐。



十五日 早起赴園,謁瞿子玖尚書,詢知不用謝恩,午後回寓,以天氣酷煩,感暑發熱,兩昔而愈。



二十六日 赴園恭祝皇上萬壽,軍機處面奉諭旨,紹英著,會同出使各國考察政治,欽此。



七月 日會同四大臣,往拜各國駐京公使,計德國公使穆默(現為領袖)、參議葛爾士、繙譯夏禮輔、英國公使薩道義、繙譯梅爾思、甘伯樂、美國公使柔克義、繙譯衛理、法國公使呂班、繙譯穆文琦、俄國代理公使闊薩克福、繙譯柯理索福、比國公使葛飛業、繙譯林阿德、義國公使巴樂禮、繙譯威達雷、奧國代理公使、訥色根、繙譯沙諤文、日本公使內田康哉、繙譯鄭永邦。



十日 各國公使在外務部答拜,澤公與徐紹兩大臣分往英法比日本等國,余與端午帥分往美俄德義奧等國



二十六日 外務部送來欽差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木質關防,一顆敬於本日開用。








 

本作品來自清朝時期的法令約章文書案牘。依據1910年12月18日頒佈的《大清著作權律》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該類別不能得著作權。


清朝政府結束超過一百年,再同時根據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以及通常法人及非法人組織作品保護期所約定,該類作品已無事實持有者而無論在何地均屬於公有領域。而該類作品因屬政府公文,故在美國亦為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