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大革命運動中練習寫作

到三大革命運動中練習寫作
湖北圻春縣劉河區革委會教育革命小組
1970年7月2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蓮花中學革命師生在貧下中農帶領下,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的偉大教導,走出課堂,到三大革命運動中去改造思想,練習寫作,為改革作文教學闖出了一條新路。

作文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學生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提高用毛澤東思想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關係很大。

舊蓮花中學,在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影響下,作文課嚴重脫離三大革命實踐,學生被關在教室里,冥思苦想,寫不出也要硬寫。這樣的作文教學,給學生養成了弄虛作假的壞習氣和敷衍塞責的壞作風。

貧下中農管理學校以後,把改革作文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以毛主席關於「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的教導為武器,狠批了「智育第一」、「一本書主義」等反革命修正主義黑貨,認識到練文必須煉人。師生只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搞好思想革命化,才能提高寫作能力。認識提高後,革命師生就到三大革命運動中練習寫作,改變了作文課的面貌。

毛主席教導我們: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蓮花中學在改革作文教學時,首先組織學生參加社、隊的形勢報告會、憶苦思甜會、講用會、批判會,有計劃地進行社會調查,經常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和一些必要的科學實驗活動。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的第一線,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觀察、體驗、研究、分析各種生動的生活形式和鬥爭形式,掌握豐富、生動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礎上,採取師生結合,集體討論和個人執筆相結合的多種方式,進行寫作。如,通過參加社會上的階級鬥爭,學生寫出了《貧下中農恨透了剝削》、《階級鬥爭沒止息,平靜後面有波濤》、《堅決站在階級鬥爭第一線》等文章;在和貧下中農一起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過程中,寫出了《心紅志大挑重擔,越是艱險越向前》、《山頂鑿塘蓄水,山坡改田產糧》、《戰天鬥地再立新功》等作文。 學生寫完文章後,在生產隊張貼出來,或讀給貧下中農聽,請貧下中農講評。這對學生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培養認真負責的作風,提高寫作水平,很有好處。

一年多來,蓮中革命師生在貧下中農的帶領下,遵循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大膽進行作文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毛主席教導我們:「一定要把立足點移過來,一定要在深入工農兵群眾、深入實際鬥爭的過程中,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學習社會的過程中,逐漸地移過來,移到工農兵這方面來,移到無產階級這方面來。」師生深入工農群眾調查研究的過程,是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過程,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過程,是學習社會的過程。作文教學與每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師生能夠更直接地了解農村三大革命運動的新形勢,受到深刻的兩個階級和兩條路線鬥爭的教育。他們寫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先進人物,促進了自己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寫貧下中農的血淚史、翻身史,受到了深刻的階級鬥爭教育;寫批判資產階級的文章,進一步肅清了資產階級思想對自己的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說,作文課也是毛澤東思想教育課。它的改革,有力地促進了師生的思想革命化。

作文教學以社會為課堂,使師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覺悟,明確了寫作目的,學到了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的群眾語言,改變了原來矯揉造作、蒼白無力的學生腔;發揮了集體力量,改變了原來個人閉門造車的做法;提高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發揮了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變了原來學生跟着教師轉的被動局面。

十五歲的學生龔金安,為了寫好《我們的好榜樣》這篇文章,他和寫作對象「五好」社員老貧農龔正華,一起勞動、談心;還同其他同學一起訪問熟悉龔正華的貧下中農和社隊幹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老師指導下,他反覆學習毛主席的《反對黨八股》這篇光輝著作,寫成了這篇文章,並且到生產隊裡念給貧下中農聽。根據毛主席的教導和貧下中農的意見,又進行了反覆修改,使文章主題突出,生動具體。龔金安的作文受到貧下中農、革命幹部和革命師生的讚揚。

現在,蓮花中學學生寫的文章,力求體現毛澤東思想,一般能做到觀點正確、內容充實、語言通順。學校從學生作文中選了一百篇詩、文,經過貧下中農審批,已作為鄉土教材和補充教材。其中,不僅有一般的論說文、記敘文、應用文、詩歌,還有學哲學的心得筆記。

學生的作文來源於三大革命運動,也能直接為三大革命運動服務。他們寫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的文章,有的被選為社、隊的宣傳材料;寫的批判文章,為社、隊的革命大批判提供了炮彈;寫的村史、家史、兩條路線鬥爭史,為社、隊進行階級教育提供了教材。蓮中學生再也不象過去那樣,書信寫不清,收條不能寫,他們已經成為社、隊得力的宣傳員和義務通訊員。去年抗洪築壩和搶收、搶種的時候,學生一面同貧下中農一起勞動,一面辦黑板報,發現好人好事,及時宣傳報道,把工地的政治空氣搞得濃濃的,社員的幹勁鼓得足足的,勞動任務保質保量提前完成,為抓革命促生產作出了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