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合理布局,積極發展多種經營

加強領導,合理布局,積極發展多種經營
中共湖南省道縣委員會
1972年4月1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縣地處湘桂邊界的都龐嶺山麓,是個半山半丘陵地區,有發展多種經營的良好條件。縣革委會成立後,各級領導深入調查研究,狠抓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積極開展「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堅決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在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營,使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一九七一年雖然遭到連續一百五十多天的乾旱和嚴重病蟲害的威脅,仍然獲得了全面豐收。糧食總產超過歷史最高水平,比一九七○年增產將近一成,甘蔗、花生、油茶、柑桔等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多種經營收入占全縣農業副業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二,擴大了資金來源,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社員收入,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提高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的自覺性 編輯

我縣在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的過程中,出現過兩種意見。一種主張,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另一種主張,分兩步走,先上糧食,後上經濟作物,說什麼「種了糧食就種不了經濟作物,一手難抓兩條魚」。兩種主張,反映了兩種思想、兩條路線的鬥爭。鬥爭的焦點,是在發展農業生產中,是搞「單一經營」,還是全面發展。

糧食生產和多種經營能不能全面發展?為了提高路線鬥爭覺悟,統一思想,我們組織各級領導成員進一步學習毛主席關於「農、林、牧三者互相依賴,缺一不可」的教導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深入批判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鼓吹的「重副輕農」和「單一經營」等修正主義黑貨,引導大家聯繫實際,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唐家公社文家大隊立新生產隊,過去在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下,只抓糧食生產,不搞多種經營,糧食產量一直上不去,集體經濟也不鞏固。一九七○年,他們狠抓階級鬥爭和路線教育,在抓緊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發展副業、畜牧業和各種經濟作物,結果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肥料和資金,買了一些農業機械,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糧食畝產一舉跨過了《綱要》,迅速改變了落後面貌。立新生產隊的事例,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毛主席教導說:「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只要路線、方向對頭,黨的各項政策落實,要改變農業生產的後進面貌並不難。實踐證明,什麼時候貫徹執行了「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就發展;什麼時候違背了這個方針,農業生產就下降,多種經營就受影響。因此,是不是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決不只是個生產問題,而是路線問題。糧食生產和多種經營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缺一不可,如果丟掉了多種經營,單純抓糧食,即使糧食生產一時上去了,到頭來也是不能鞏固的。那種所謂「分『兩步走』,先上糧食,後上經濟作物」的想法,是錯誤的,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

認識提高以後,我們把進一步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當作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實際行動,切實加強了對多種經營的領導。縣成立了多種經營領導小組,區、社、大隊、生產隊確定一名主要負責人具體抓,把發展多種經營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在研究生產時,糧食和多種經營同時研究;部署生產時,糧食和多種經營同時部署;檢查生產時,糧食和多種經營同時檢查。並且選擇了上關大隊、蓮花塘大隊等十二個先進典型,實行分類指導,促進「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的逐步落實。

全面規劃 合理布局 編輯

在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的過程中,我們感到「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有些人認為制訂規劃只是生產安排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組織各級幹部認真學習毛主席關於「全面規劃,加強領導」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教導,使大家認識到,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沒有規劃,就沒有方向。因此,搞好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決不僅僅是生產安排問題,而是發展社會主義農業的路線、方針問題。只有樹立「一盤棋」的全局觀念,根據本地自然條件和國家計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對農、林、牧、副、漁進行合理布局,搞好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的生產,才能引導群眾不斷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我們在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的時候,注意正確處理以下幾個關係:

一、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係,保證按國家計劃發展生產。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提倡顧全大局。」從全局利益着眼,是我們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的基本出發點。凡是國家需要本地又有條件生產的,就必須積極發展。堅決反對只顧小集體,不顧整體的思想。去年春天,落實棉花種植計劃時,有的人說,種棉花費工多,成本高,主張壓縮棉花生產,使棉花種植計劃遲遲落實不下來。我們及時舉辦學習班,組織幹部和群眾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我們作計劃、辦事、想問題,都要從我國有六億人口這一點出發」的教導,使大家認識到,棉花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按國家計劃種好棉花,是戰備的需要,是發展國民經濟的需要,是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支援世界革命的需要。通過學習討論,大家統一了思想,增強了全局觀念。我們在抓緊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對全縣的棉花生產,實行全面規劃,統籌安排。在旱土較多的大隊建立了一百畝以上的棉花基地六十四個,並注意充分發揮婦女的作用,隊隊建立了棉花專業班子,為棉花增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正確處理農業與副業的關係,堅持以農為主,以副養農。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糧食生產發展了,才能帶動畜牧業和副業生產的發展;畜牧業和副業生產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我們批判了那種認為「副業生產,可有可無」,只抓農業,不管副業的「單打一」的錯誤思想,使幹部和群眾認識到農業和副業之間的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關係。思想明確了,原先存在的農業和副業爭勞動力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各地根據以農業為主的原則,合理安排了副業勞動力。農忙時副業的勞動力服從農業生產的需要;農閒時,在保證搞好正常農業生產的前提下,從事副業的人員可以適當增加。同時,注意發動群眾,充分挖掘勞動力潛力,提高出勤率。這樣,就能真正做到家無閒人,各盡所能,有效地促進了農副業生產的發展。

地處高寒山區的橋頭公社毛巾田大隊,文化大革命前,年年吃國家統銷糧。由於糧食沒有過關,畜牧業和副業也發展不起來。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廣大社員以大寨為榜樣,認真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正確處理了農業與副業的關係,糧食生產穩步上升,前年畝產超《綱要》,集體有儲糧,社員有餘糧。糧食生產發展以後,這個隊的畜牧業、副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建立了加工廠、發電站、集體養豬場,社員家庭養豬成倍增加,全隊平均一畝一豬,一戶一牛。畜牧業和副業的發展,又為農業提供了肥料和資金,促進了農業增產。去年全隊糧食平均畝產超千斤。

三、正確處理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關係,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

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要有一個長遠的打算,正確處理好眼前生產與長遠生產的關係。但是,有些同志往往是重眼前輕長遠,說什麼 「遠水解不了近渴」。事實上,多年受益的經濟作物,只要切實加強領導,全面規劃,奮戰三、五年,就會有收益。發展社會主義農業,必須高瞻遠矚,從遠處着眼,近處着手,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既要大力發展多年受益的長遠建設項目,又要適當發展一些當年受益的經濟作物和副業生產。實現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合理安排,互相促進。車頭公社下仙田大隊,從一九六八年以來,一面開闢茶園四百多畝,一面在茶園裡種植當年受益的紅薯、白朮、烤煙,還在茶場裡興辦了養豬場。這樣,紅薯為養豬提供了飼料,而豬糞肥又為茶葉、烤煙、白朮提供了大量優質肥料,真正起到了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作用。

認真落實黨的政策,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編輯

多種經營開展起來了,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怎樣發展這種大好形勢,不斷奪取更大的豐收呢?通過實踐鬥爭,我們體會到,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經濟政策,把黨的政策交給群眾,調動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這是發展大好形勢,奪取農業豐收的重要保證。

因此,我們經常深入社隊,調查研究,了解落實政策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在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少數幹部政策觀念不強,他們或者憑熱情辦事,以感想代替政策,或者工作方法簡單,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多次舉辦路線教育學習班,組織各級幹部認真學習毛主席有關政策的論述和黨在農村的經濟政策,引導大家回顧農村兩條路線鬥爭史,提高了大家執行黨的政策的自覺性,進一步劃清以下幾個政策界限。

一、劃清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與「重副輕農」的界限。發展多種經營主要看堅持什麼方向,執行什麼路線。如果多種經營脫離了「以糧為綱」的軌道,重副業輕農業,甚至棄農經商,就會走上資本主義邪路。如果根據本地自然條件和國家計劃,在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發展多種經營,這是符合社會主義方向的。上關公社上關大隊在批判了「抓糧食保險,抓多種經營危險」的錯誤思想後,按照「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去抓多種經營,去年在大力擴種糧食作物的同時,種植甘蔗、棉花、花生、蔬菜共四百多畝,奪得了農業全面豐收,糧食畝產一千四百八十斤,甘蔗畝產一萬五千四百斤,生豬一畝一頭半。

二、劃清按國家計劃種植與「自由種植」的界限。社會主義經濟是計劃經濟,在安排種植計劃時,是 「自由種植」,還是計劃種植?這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還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問題。去年春天,清塘公社小坪大隊不按國家計劃種植棉花,想多種價錢高的經濟作物。我們發現後,及時引導這個大隊的幹部和群眾開展革命大批判,幫助他們劃清「自由種植」與計劃種植的界限,提高了路線鬥爭覺悟,從而保證了三百二十六畝棉花種植計劃的落實。

三、劃清黨的政策所允許的家庭副業與資本主義自發傾向的界限。社員的家庭副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的補充部分。在發展副業生產時,我們必須首先積極發展集體副業,同時,在保證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鼓勵社員發展家庭副業;這對增加社會產品,改善社員生活,活躍農村市場都有積極作用。因此,凡屬黨的政策所允許的家庭副業,都應當鼓勵社員經營,在不影響集體生產的情況下,不要加以限制。

四、劃清合理獎勵與「物質刺激」的界限。凡是黨的政策所規定的獎勵制度,都應當看作是必要的,有利於調動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清塘公社中坪大隊一度把耕牛繁殖獎勵也當作「物質刺激」廢除了。後來,他們學習了黨的有關政策,劃清了合理獎勵與「物質刺激」的界限,又恢復了耕牛繁殖獎勵制度,使耕牛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在全隊有耕牛一百八十六頭,平均每戶一頭。近幾年來,還支援外地耕牛一百三十三頭。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