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經義疏

此是大倭國上宮王私集。非海彼本。

夫勝鬘者。本是不可思議。何知如來分身或是法雲大士。但遠照逾闍之機宜。以女質為化。所以初則生於舍衛國王盡孝養之道。中則為阿逾闍友稱夫人顯三從之禮。終則影向釋迦共弘摩訶衍之道。論其所演則以十四為體。談其大意非近是遠為宗。所以如來每說贊同諸佛。發言則為述成。勝鬘者。世以七寶嚴其肉身。而今以萬行嚴其法身。故云勝鬘。師子吼者。自宣大理無所怖畏。義同師子不畏眾狩。故云師子吼。勝鬘就當體得名。師子舉譬為稱。一乘大方便方廣者。舉其所說之法。經者。訓法訓常。聖人之教雖復時移易俗。不能改其是非。故云常。亦為物軌則。故稱法。而此是漢中之語。外國雲修多羅。修多羅五義。亦如常釋。修多羅雖有五義。要在湧泉繩墨二義。即同經之法常二義。故以此經代彼修多羅也。諸經得名不同。今此經上言勝鬘師子吼是舉人。下言一乘大方便方廣是舉法。雙舉人法為題。故云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夫大聖應世為物說法。不撰經卷之多少。不別明理之深淺。皆用三段為說。第一序說。序是漸由為義。第二正說。正者經之正體。第三流通說。謂傳之後世。須此三所以者。良由眾生從來迷塵加復神鈍。若卒聞深理。非但不能受行。更生謗心。還墜三塗。是以聖人先現殊常之相令物生樂。於是眾生因此序相。即發樂應聞深理之心。故即為說正體。序正既竟必時眾生皆得蒙益。而大聖垂慈說法。非但當時獲利。遠及末代。皆同令福。故末即為說流通。以勸之也。三段文處者。從初訖咸以清淨心嘆佛實功德名為序說。從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以下訖汝已親近百千億佛能說此義以來明為正說。從爾時世尊放勝光明普照大眾竟經為流通說就第一序說初開為二。一通。二別。如是等五事。普貫眾經。故名通序。遣書感佛。正為此經。非為余經。故稱別序。就第一通序即有二。一明阿難所傳不謬。證人是可信。二有住所同聞明說經之根本。證法是可信。人能弘法故先證。法由人弘故後證。如是者。總舉一教之始終也。兩物相似曰如。一物無非曰是。如來與阿難談其聲口。必一八既殊。金肉非同。故於文曰如。一八金肉雖異。即其所明即是一物。故於理曰是。我聞者。言阿難親從佛聞。所傳不謬。且欲表異外道我自然知之過。一時者。明如來所說經教其數無量。而阿難得佛覺三昧。一時皆領。故云一時。第二舉住處同聞證法是可信。舍衛是城名。梁雲聞物。此城愍富。多有名珍。遠聞四方。故云聞物。國名憍薩羅。今以城目國。故言舍衛。是十六大國中之一。祇樹給孤獨園者。樹囑太子祇達。園囑給孤長者。二人共立精舍。今以兩主標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同聞眾略無也。或雲。說此經時。在乎後宮。上唯諸天。下唯彩女。闕無大士。不足以此證經。故闕之也。而此經下流通之初。既雲放勝光明普照大眾。豈言復無眾。且今言以住處同聞證法是可信者。豈其舉彼逾闍宮處宮中采女哉。是即付囑之時處眾也。故知。略即明矣。就第二別序亦開為二。第一從時波斯匿王以下訖敬授勝鬘名外緣序。第二從勝鬘得書歡喜以下訖嘆佛實功德名內因序。言尊者遣書為說此經之外緣雲外緣序。勝鬘默念感佛為說此經之內因故云內因序。就第一外緣序亦有三。第一王及夫人共談勝鬘心明根利宜聞深法德行。第二從夫人白言以下。言畢即作書贊佛功德遣信令聞。第三從使人奉書以下。明使人奉書至阿逾闍國而奉。時者。言勝鬘應聞常住之時也。信法未久者謂信。大乘法未久也。言王與夫人但信小乘法來久。而未信大乘。如來在一樹下說法。時波斯匿王擊鼓來奉佛。佛知故問此何聲也。阿難依實而答。時佛言。世王擊生死鼓。我為法王。宜擊法鼓。即說法鼓經。於是王及夫人始信大乘。未久即遣使告於女勝鬘也。雲。時者。是謂說法鼓經時也。解此信法未久種種不同。然推尋本末唯此應當。故不記也。是我之女者。贊重之辭也。言相子不過父母。知臣莫如君王。我子之稱不別自他。唯在於善。今勝鬘既為己子。且有明德。應聞勝道。故亦自稱我子也。聰慧利根者。耳善聽曰聰。心明察曰慧。聰察爽明謂之利根。通敏易悟者。聞表達里謂之通。善聽之所致。照了深明謂之敏。善察之所致。遇理即解謂之易悟。利根之所致。前句談其性能。後句言其功用。共相成也。廩教必由善聽故嘆聽為首。此明器已具。必速解法者。一聞即悟不待再教。心得無疑者。神情開朗無小乘疑滯也。宜時遣信發其道意者。時有二。一年時。二機時。皆不可失也。此明可納實也。從夫人白言以下。第二遣信。略贊如來無量功德者。聖德無量。不可備陳。故粗標三德也。第三明使人致彼奉書。可見。此明正內實。可見。從勝鬘得書以下。第二內因序。分為五。第一明得書歡喜。亦可見。生希有心者。謂聞常住也。二初行偈欲修供養。而勝鬘但通而為論。常住本然。但聞是希故云希有。見書那得言我聞佛音聲者。聲以傳意。書以傳聲。故書義雲聞佛聲。又見聞覺者。從書得解。亦稱為聞。世所未曾有者。言我理雖本然但據故我雲未曾。明一生未曾聞常住。真實者。聖體圓備非偽曰真。至德凝然無虛曰實。有一行偈。明默念感佛。言如來應世為物無偏我雖無知女人亦入世數。願垂慈心得見耶。一行偈明佛應其感而應於空中者。若在宮內。或履涉艱難。且欲表如來法身無相猶如虛空也。如來項後常光。但七尺而已。今欲表勝鬘將說一乘圓果常住之理。故普身皆放。一行偈明三業供養。可見。接足禮者。雖有空中。以接足禮致敬。非適接也。從如來妙色身以下。經中之第二正說。就中凡有十四章。大分為三。第一舉初五章明乘之體。言萬善皆為乘體。舉中八章明乘之境。言有作無作八聖諦皆為乘境。舉後一章明行乘人。言三忍菩薩御此乘而行。就第一明乘體中五章亦分為二。第一初三章明自分行。言勝鬘本是不可思議。但跡在七地。今初三章明七地行。故云自分行。第二後二章明他分行。明八地以上之行非其七地之分。故云他分行。自分行中三章。第一嘆佛真實功德章。第二十大受章。第三三大願章。今第一嘆如來真實章。此章來意者。勝鬘前來未聞常住。但今因父母遣書。乃得聞。所以嘆今日常住真實。願為歸依。異於昔日歸依無常。且行善之義。本在歸依。今欲廣明萬行之道。故以歸依為首也。所以優婆塞戒經雲。若不依三寶受戒。戒不堅強。如彩色無膠。就此章中。又開為二。第一有五行偈。正嘆常住真實。願為歸依。第二從哀愍覆護我以下竟章請救。就第一正嘆中五行偈分為四。第一初二行偈嘆法身。次一行偈嘆解脫。次一行偈嘆波若。次一行偈總嘆三德。而常言佛地萬德圓備。何意但據此三德為嘆者。法身是萬德之正體。解脫是斷。波若是智。然即萬德之中。此三為要。若舉此三德。即余德自顯。所以但據此三德為嘆也。且上父母相聞。既雲聖德無量不可備陳故但略嘆三德爾也。所以勝鬘亦從但嘆三德也。釋此意義家種種不同。而要在於此。故不記也。就第一嘆法身中二行分為二。第一一行半偈嘆應身。第二舉二句嘆真身。何即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是以於諸嘆處中常為雙嘆。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者。嘆無等。言梵天在上莫能見佛頂。無比不思議者。比類。言眾識非所思議也。如來色無盡者。言感者。言見應。謂有興廢。故云有感即應無有窮已。此四句皆嘆色。智惠亦復然者。嘆心。亦如上嘆色。無比無盡也。是故今敬禮結嘆應身。義家雲。此句應在第二行偈上二句次。而出經者欲以結皆在偈末故然也。一切法常住者。第二嘆真身。明應即隨感而現。但真身凝然。常住者。不動。且余德通在因地。故只就常住為嘆。私釋少異。初一行嘆應身。後一行全嘆真身。如來色無盡者。無盡謂是常住。嘆真身無色常住。何即既為色法。理為不盡。既雲不盡。即非色常住自明。故云如來色無盡。亦可以智為色。亦可是應色之本。故云色。智慧亦復然者。正嘆真身。言亦無盡常住也。一切法常住者。總真身諸法。次一行嘆解脫。心過惡者。謂三毒四倒。身四種者。謂四大。此二句嘆脫三界內四住地惡。又解謂身三惡。四種謂口四惡。離為十惡。明攝三界內惡盡。已到難伏地者。難伏地謂金剛心。夫魔有四種。一天魔。二煩惱魔。三陰魔。四死魔。金剛心不為天魔外道所伏。且結惑淨盡降煩惱魔。但未免行陰魔及生滅死魔。故云難伏地。一雲。難伏地即是佛地。言佛地非四魔得伏。故云難伏地。此句嘆脫三界外無明住地惡。又雲。上二句嘆有餘解脫。下一句嘆無餘解脫。因盡謂有餘。果亡謂無餘。前嘆離四住地。據因盡證果亡。後嘆離無明。舉果亡證因滅。則其實雙亡明矣。法雲法師雲。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二變易死。此言心者。是變易生死果。過惡者。是變易生死因。身者。分段生死果。四種者。分段生死因。前明斷無明住地變易果亡。後明除四住地分段報滅。故言降伏。已到難伏地者。煩惱伏智不出二種。一障令不見法相。二感使無常。金剛心起斷惑斯盡。照見法相免於惑累。故言難伏地。猶有煩惱感彼心。起不免無常。果累猶在。故不言不可伏已之言過。過金剛心至佛地免無常生滅果累亡。因果雙亡。故解脫。私意少異。金剛心所難伏者。唯是陰魔死魔。如來已過此二境。故云已到難伏地。是故禮法王結嘆。次一行嘆波若。知一切爾炎智慧身自在者。爾炎梁言智母。智母謂真諦境。空為生智之本。故稱母。空既無為所生智慧。故自在。此二句嘆空智。攝持一切法者。謂照有參差攝持萬境。此一句嘆有智。而世諦亦能生智但生智劣。故不與母名。一解言上二句嘆實智。下一句嘆方便智。爾炎者。即此二諦能生乎智。故通稱智母。智慧身自在者。即是照二諦分明縱任。下句攝持一切法者。明能以方便攝持眾生化令生善。是故今敬禮亦結嘆。次一行偈總嘆。可見。從哀愍覆護我以下。章中第二請護。言我雖嘆佛真實歸依常住。若佛不相隨救即歸依不尊。故就佛請護。就中分為四。第一一行偈直請護。法者法身。萬善為種。次一行偈如來許護。請唯二世。許兼往世。明護之深遠。次一行半因佛許護重請致敬。言如來久遠救我者。我必已作善。余世謂未來。若三世常護者。即作善無息。故更請賜記。第四從佛於眾中以下。明佛賜記。亦分為六。第一許因。第二從當復供養以下。許果。第三從彼佛國土以下。許其國無穢。第四從彼國眾生以下。記其純淨。第五從勝鬘夫人以下。明人天發願。第六明佛賜記人天。皆可見彼。從爾時勝鬘夫人聞受記已以下。明自分行中之第二十大受章。嘆佛真實。求依常住。本為修善。且歸依即異於昔。戒亦應改於昔。所以今受大受異於昔日小乘五戒也。就中開為三。第一明受戒方便。第二從世尊我從今日以下。正明受戒。第三從法主世尊以下竟章。立誓斷疑。將欲受戒。故先修容儀以靜其志。修儀靜志。要為受戒。故第二即有受戒。受戒既竟。即大眾疑。勝鬘既為女人。所志應弱。而今其所受甚重且遠。恐將口不當實。是以第三立誓斷疑以成其受。恭敬而立者。常時受戒。必須着地。今佛處空。若着地即言接奢遠故立而為受。受十大受者。上受是能受之心。下受是所受十戒。昔日雖復五戒。所求者小乘。今以常住菩提為期。故云大受。就第二正受戒中凡有十戒。亦開為三。第一初五戒。名為攝律儀戒。律者類也。儀者容儀。此五戒止於意惡。而容儀之類。自不失法。第二從不自為己以下。有四受。名為攝眾生戒。第三從攝受正法終不忘失以下。有一受。名為攝善法戒。將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所以先受自行。大士正己要為化物。故次有攝眾生戒。化物之道非但止惡。要修福善。故第三有攝善法戒。然第一以自行為本。兼顯化他。第二以化他為宗。仍明自行。第三合明自行化他。即備舉大士之行明矣。就第一攝律儀中五戒分為三。第一初一受明昔日所受小乘五戒猶不起杞心。小乘戒法但制身口不制於心。今又更精其先所行明清淨之極也。此戒既防昔日。故在初也第二有二受。明於尊卑二境誓不起惡。第三有二受。明於自他二境誓不起惡。於諸尊長不起慢心者。三處為尊。兄秩為長。於諸眾生不起恚心者。通言含識之類。然所以尊上止慢於卑禁瞋者。解有三種。一雲。凡人之情於上樂等故起慢。於下求逼故起瞋。二皆非道所以尊上止慢卑上防瞋。二雲。尊上多生瞋而慢少。何即尊者憑其高貴好凌群下。故下多生瞋。而其德自可敬。故慢生少。卑上慢多生而瞋少。何即為己在下理自可凌。故生慢即多。縱橫隨我。故生瞋少。言今於尊上少慢尚不起。況乎卑上多生慢。又卑上少瞋尚不止起。況乎尊上多瞋。是皆舉輕況重。三雲。尊長是可敬境。恐慢與敬相違。故尊上止慢。卑是可慈境。恐瞋與慈相違。故卑上止瞋。第三有二受。於自他二境誓不起惡。言於他不起嫉。於自不起慳。可見。就第二攝眾生戒四受。亦分為二。第一有二受。同明慈心與樂。第二有二受。亦同明悲心拔苦。就第一有二受。自分為二。初受明與樂果。後受明與樂因。不自為己受畜財物者。明止善。從凡有所受以下。明行善。不自為已行四攝法者。明止善。從為一切眾生以下。明行善。以無愛染心者。謂無貪心。無厭足心者。無瞋心。無礙心者。無痴心。又雲。以無愛染心者。謂不以愛見悲。若有愛見。即化道為漏。亦於生死有厭足。且化物有礙。又雲。無以愛染心者。說不同凡夫。無厭足心者。不同二乘無礙心者。同於大士。第二有二戒。明悲心拔苦。亦自為二。初明拔苦果。後明拔苦因。從若見孤獨以下。明止善。從必欲安隱以下。明行善。少無父曰孤。老無子曰獨。在囹圄為幽。有枷鎖曰系。刑惱曰疾。疾甚曰病。在我稱厄。談彼曰難。自覺曰困。外逼曰苦。以義饒益者。義猶理也。以理齊十苦也。然後謂令至菩提乃舍也。就拔苦因亦有止行。從若見捕養以下。明止善。從我得力時以下。明行善。外求曰捕。內畜曰養。眾惡律儀。謂十六惡律。見涅槃經。及諸犯戒者。言違其本誓者也。惡律儀發始更惡。犯戒初善後惡者也。我得力時者。力有二種。一勢力。二道力。於彼彼處者。若不行善。即諸道皆閉。流轉生死。遷移六趣。所以大士於彼彼處皆見此人。重惡即以勢力析伏。輕惡即以道力攝受。息惡修善即聖化久住。聖化住世即善來惡去。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道器既增。即佛法輪恆可轉。就第三有一受名攝善法戒。亦分為三。第一直明不忘攝受正法。第二釋不忘。第三結不忘。終不忘失攝受法者。既雲攝受正法。是八地以上行。故云他分行。今勝鬘跡在七地。而言不忘者。但願得八地以上故。攝受正法之心暫不敢忘。非言自得而不忘也。就第二釋中。凡有三行三欲。三行是八地以上行。三欲謂七地以還欲。三行者。一攝受正法行。二大乘行。三波羅蜜行。七地以還非不大乘。但大義未顯。何者。七地以還斷結。與二乘齊。同出三界。而未及八地以上冥合眾流更無異趣。故大義不明。波羅蜜者名到彼岸。七地以還亦是無相彼岸。但未能並照。故波羅蜜義亦未彰。七地以還亦修萬行。但一念之中不能齊。故亦不得攝受之名。所以攝受大乘波羅蜜。皆名八地以上為明。三欲即是願得此三行之心。故七地以還許其有也。而此三行。皆是八地以上一心上用。但隨義立別名耳。故云若忘失法即三行都忘。三行既忘即三行之欲亦皆忘也。應有波羅欲。略無也。列行則以攝受為先。列欲則以大乘為初。是蓋逐便無大意也。從隨所樂入以下。明失行即起惡也。從我見如是以下。第三結不忘。言忘則致禍。不忘得福。故受不忘。從法主世尊以下。章中第三立誓斷疑。就中亦有四。第一佛前立誓。第二從說此語時以下。明雨花出聲為證言有聲必有言。故以聲證言非虛。有花必有實。故以花證行必果。第三從彼見妙花以下。明眾疑得斷仍發願。第四明佛為賜記。可見。從爾時勝鬘復於佛前以下。自分行中第三。三大願章。歸依。受戒既殊於昔。故願亦更發勝願。遠期常住法身異於昔日願身滅智亡。就中開為三。第一明為願作願。第二從以此善根以下。正發三願。第三從爾時世尊以下。明佛述成。以此實願者。通言以我今將願三大願也。明大士立懷。非但自為必先為物故云安慰眾生。一雲。實願者。必行其行。就第二正發三願中自有三願。第一願願得正法智。正法智者。謂上住之智。第二願願為眾生說。第三願願護法。第一第三二願。要就自行兼明化他。中間一願因明化他並顯自行。即與上十大受同。第三如來述成。可見。而此三願。並是住前之願。而言攝受諸願者。此但取住前諸願。非兼八地以上願也。從爾時勝鬘白佛言以下。明乘體中。第二舉二章明他分行。二章即自為二。第一攝受正法章。明萬善出生義。言八地以上一念心中能生五乘諸善。第二入一乘章。收入一義。言總取能生八地之行。所生五乘諸善。皆入一乘。一往釋攝受正法。能攝萬行之心為攝受。所修之善當理非邪故言正。為物軌則故言法。而釋此攝受正法種種不同。或雲。夫善皆能攝生眾生諸行故。自凡至聖皆取以為攝受正法。或雲。外凡之善皆以相心而作故。不得為攝受正法但內凡以上可取。或雲。內凡猶未得真解故。亦未足取。但初地以上正是真觀故。從此可取。而今所須者。八地以上一念之中。備修萬行之心為攝受。所修之行當理非邪故言正。為物軌則故言法。初地以上七地以還之行。實是真無漏故亦應言正。為物軌則故亦可稱法。然但一念之中不能備修萬行。亦未並觀。故猶不得攝受之名。且臨文自證。若盡並取七地以下以為攝受正法者。那得言菩薩所有恆沙諸願。一切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所言自分他分以此為辨也。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有大功德有大利益。明願攝。第二從勝鬘白佛言我當承佛神力竟章。明行攝受。私釋少異。此章正以出生義為宗。但物聞上三願便謂願極於此。故一往從初訖有大利益。先明七地以下恆沙諸願皆入八地以上一念願中。若論其至極。正在於此。第二從勝鬘白佛我當承佛以下。正明出生義。第一明願攝中亦有二。第一正明願攝。第二明如來贊成。就第一正明願攝中即有三。第一明勝鬘受命。第二明佛許說。第三從勝鬘白佛以下。正明願攝。承佛威神者。外形端肅曰威。內心難測曰神。而今承者。直是如來許己有說恣其所辨。非謂異術相加木石使能言之。前三章不求承威。但從此章乃請承威。則所謂自分他分亦可證。調伏大願者。心恆附理為調伏。無德不期為大願真實無異者。言與佛昔願無異也。又雲。如佛所說無異。許聽可見。第三正明願攝。恆沙諸願皆入一大願中者。一願謂八地以上一念心中願。言七地以下恆沙諸願皆入八地以上一念願中。故云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者。出一願體與萬行正法。即是八地以上一念上用。故云攝受正法真為大願也。從佛贊勝鬘以下。明願攝中。第二如來贊成。就中亦有五。第一贊其現德。第二從汝已長夜以下。嘆其往因。第三從汝之所說以下。嘆其所說與諸佛同。第四從我今得無上菩提以下。嘆說與釋迦同。然釋迦即入諸佛。但是一化之主。故更別舉。第五從如是我說以下。嘆攝受正法所有功德。不得邊際者。只是攝受正法理深幽遠。說不可盡。故云不得邊際。如來智慧辯才亦無邊際者。釋疑。若攝受功德不得邊際者。亦應無能解此理者。誰以此理為說眾生耶故釋曰。佛智從無邊理而生故。佛智亦無邊際。今以無邊際之智還照無邊際之理。為佛阿難。所以稱為一切種智。從何以故以下。仍釋佛智無邊際。標疑雲。何以如來智惠亦無邊際耶。釋曰。此攝受正法之理。有大功德利益故所生佛智亦無邊際也。亦釋。何以攝受所有功德無邊際者。此攝受正法。上能感種智。下能化眾生。如是功德利益。說不可盡。故不得邊際也。從我當承佛神力以下。第二明攝行。私雲。正明出生義。又開為二。第一正明行攝。第二從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說以下竟章。亦明如來贊成。就第一正明行攝又分為三。第一先出行攝之體亦可能生之體。第二從譬如劫初成時以下。正明出生義。第三從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以下。明相即以釋物疑。第一中亦有三。第一受命。第二許聽。第三從白佛以下。正出行體。皆可見。廣大義者。謂行體也。一雲。牒前句。從則是無量以下。皆釋廣大。八萬四千法門。余疏有記。而今不記。就第二明其出生義凡有四譬。分為二。第一初二譬明法能出生。第二後二譬明人能出生。所以知者。前二譬直言攝受正法。而不見善男女。後二譬即合中皆言善男女。就第一明法能出生中二譬自分為二。第一雲興譬。明其蔭覆之義。言八地以上攝受正法。能蔭覆眾生貧人。亦第二有大水譬。明其洗盪之用。言八地以上攝受正法。亦能洗盪眾生垢累。就第一雲譬即開合為二。譬中即有四句。初句譬如劫初成時。譬八地以上真身初建。第二句普起大雲。譬應身說法。此二句皆為能生接受作譬。第三句雨眾色雨。譬能生五乘因。第四句及種種寶。亦譬能生五乘果。此二句皆為所生五乘作譬。第二合譬。有三句。初句如是攝受正法。併合上能生中劫成雲興二譬。言八地以上真身初建垂應化物。則義同劫成雲興。第二句雨無量福報。退合上所生中及種種寶言八地以上攝受。能生五乘果。即義同雨種種寶。第三句及無量善根之雨。超合上所生中雨眾色雨。言能生五乘因即義同雨眾色雨。就第二大水譬開為三。第一開比。第二合比。第三雙結開合。比中亦有四句。初句又如劫成時。亦比八地以上真身初建。第二句有大水聚。亦比應身說法。此二句亦皆為能生攝受作比。第三句出生三千大千界藏者。比能生菩薩大乘。第四句及四百億種種類州比能生四乘。第二合比。即有五句。初句如是攝受正法。亦併合上能生中劫成大水二比。言八地真身初建垂應說法。即義同劫成有大水聚也。第二句出生大乘無量界藏一切菩薩神通之力者。合上所生中出生三千大千界藏。第三句一切世間安穩快樂。舉人乘合上四百中一百州。第四句一切世間如意自在舉天乘合上四百中二百州。第五句及出世間安樂。舉二乘共合上四百中三四百州。明二乘同出三界故共合也。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於中出者。第三雙結開合。劫成取開比之初。天人本所未得取合比之末。出世間安樂是天人本所末得。比取其初。合取其末。中間為略故云乃至。皆於中出者。雙結大千界藏及四百億類州皆從劫中而出。亦天人本所未得皆從攝受而生也。此二比有三可辨。一為本作比。即二比皆云劫初成時。故文意皆同。二為跡作比。前比普興大雲。後比有大水聚。故意一文異。三為所生作比。前比合人而辨因果。後比辨人而合因果。故文意皆異。然亦無大意。但聖人說法。互舉而明也。從又如大地以下。明出生中第二明人能出成。就中亦有二比。自為二。第一名重擔比。明八地以上大士荷負眾生之義。第二名寶藏比。明八地以上大士為眾生蘊藏之義。就第一重擔比即開合為二。就開比即有二。第一初二句為八地以上能負人作比。第二從何等為四以下。為所負法作比。有四句。一大海比菩薩。言廣抱眾生即如大海抱納無窮。故以為比。二諸山比緣覺乘。言真高出亦如眾山之高。故以為喻。三草木比聲聞乘。言其頭數繁多如草木。故以為比。四眾生共比人天乘。人天乘但在生死中。如眾生處處受生。故以為況。第二合比分為三。第一正合。第二結合。第三讚歎能負人。就第一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負人比。第二合所負法比。逾彼大地者。地唯負形。不如大士兼負形神教令改惡修善。故云逾彼大地。第二合所負法唯倒合。先合眾生比可見。從聲聞以下。合上草木比。從緣覺以下。合上諸山比。從大乘以下。合上大海比。言八地以上大士能負五乘眾生。則義同大地負此四種也。第二結合。可見。從世尊以下。合中第三讚歎能負人。亦可見。友是相救為義然請而後救即非真友。故云作不請之友。菩薩化物如慈母就嬰兒。故云為世法母。從又如大地有四種寶藏以下。第二寶藏比明八地為眾生蘊藏之義。即開合為二。開比中亦有二。第一正比。第二結比。正比中亦有二。第一初二句為能蘊藏作比。可見。第二為所蘊藏法作比。有四句。無價比菩薩乘。上價比緣覺乘。中價比聲聞乘。下價比人天乘。是名有四種寶藏者。第二結。就第二合比亦有三。第一正合。第二讚歎。第三明即。正合中亦有二。第一合能蘊藏比。第二合所蘊藏比。得眾生四種最大寶者。解有四種。第一解言。五乘之善。義屬眾生。八地大士備之在心。故言得眾生寶。第二雲。八地以上大士得教化四種眾生之寶。故云得眾生寶。第三雲。攝受正法由教化四種眾生而得。故言得眾生寶。第四解。四種眾生善根。並由八地菩薩為得。故云得眾生寶。而第一第二解。但言本末有異。大意似同。第三第四解。但其處得上下各異。故語意皆不同。且第四解。於文即便。但此未合所蘊藏。然以後結文為推亦所是也。第三解。好即好矣。但其取之甚遠也。第一第二隨念為用。而四種寶中。唯無價最上。那得皆是最上者。以勝兼劣故。通稱最上。又雲。餘三始終會成上價。故通稱最上。從何等為四以下。第二合所蘊藏法。從無聞以下。合上下價。從聲聞以下。合上中價。從緣覺以下。合上上價。從大乘以下。合上無價。從如是以下。合中第二嘆。從世尊以下。合中第三明即。而前重擔譬。但結而不明即。今此寶藏譬即而不結者。前重擔譬即言以身為負。於事可難。而負非他身。故即義可信。所以結而不明即也。寶藏譬況言有寶。故即義難明。而非以身負。故於事可易。所以即以不結。且前重擔譬既言逾彼大地。今此寶藏譬。直言得眾生寶。此亦同此意也。從世尊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以下。正明行攝中。第三明相即。以釋物疑。上正明出成中。前二比明法能出成。後二比明人能出成。物謂人非法法非人。二體各異故。今致比亦不同。又因此廣生諸疑。諸萬行正法異於攝受正法。攝受正法異於波羅蜜。故舉此相即為釋也就中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先明法法相即。第二從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說大義以下。明人法相即。然疑本但在人法。此情即一往難遣。所以先明法法相即。因令稍解。後明人法相即。以遣之也。就第一法法相即中分為二。第一萬行正法即攝受之心。第二從無異波羅蜜以下。明波羅蜜即萬行正法。就第一中即有五句。初二句雙牒。中二句雙明無異。後一句雙明相即。初攝受正法。此牒所攝萬行正法。後攝受正法。此牒能攝之心。無異正法者。明能攝之心無異所攝萬行正法。無異攝受正法者。明所攝萬行正法無異能攝之心。正法即是攝受正法者。明萬行正法即是攝受之心。次應言攝受正法即是正法。經文闕也。言八地以上既是法身故。以萬行正法為心。以心為萬行正法。心法一體更無二相。故云萬行正法即是心。心即萬行正法也。七地以下未法身。且不能一念備修。故不得然。第二明波羅蜜即萬行法。分為三。第一正明相即。第二從何以故以下。舉六度法釋正法即波羅蜜義。第三從是故世尊以下。結即義。無異波羅蜜者。謂攝受正法無異於波羅蜜也。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者明即。文不足亦闕也。第二舉六度釋正法即波羅蜜。標疑雲。何以正法即是波羅蜜耶。正釋曰。八地大士欲以隨機度物。故一念之中修此六度。而此六度行當理非邪故即是正。法為物軌則故即是法。無相修行故即是波羅蜜。故云即正法也。此中六度皆以此意為釋也。彼者謂彼八地以上。從是故以下。第三結即義。從世尊我今以下。明相即中。第二明人法相即。又分為三。第一正明人法相即。第二從何以故以下。亦釋相即義。第三從何等為三以下。出舍三分義。攝受正法者。亦牒。上句牒法。下句牒人。無異攝受正法者。謂人無異於法。無異攝受正法者。謂法無異於人。此二句雙明無異。次應明即。文不足亦闕也。所以知此明人法相即者。此則言攝受正法善男女故也。第二釋相即義。標疑云何以人即法耶。釋曰。八地以上人為攝受正法舍三種分。此舍之心即是攝受正法之心。即以此心既成此行人。然則此攝受正法之心。安得異於舍此三種分人。第三齣舍三分義。因上焰明之也。又分為四。第一正明三分義。第二從世尊如是以下。讚歎舍三分人。第三從世尊又善男子以下。明舍三分時節。第四從世尊我見攝受正法以下。引佛為證。就第一正明舍三分中。即有二。第一直總舉三分。何等為三。謂身命財是。第二從捨身者以下。別出三分體。從捨身以下。別明捨身。從捨命以下。明捨命。從舍財以下。明舍財。舊釋。捨身謂自放為奴。捨命為人取死。今雲。捨命捨身皆是死也。但建意異耳。若如投身餓虎。本在捨身若義士見危授命。意在捨命。舍財謂身外之物。後際等者謂未來。未來則無際。謂常舍明矣。又雲。金剛心為後際。離老病死者謂分段生死。無有變易者。謂變易生死也。此言得者。謂令得眾生也。功德法財非如世財五家共有。得一切眾生殊勝供養者。語少倒。應言得供養殊勝一切眾生。或順文直釋得人天殊勝供養。從世尊以下。第二嘆舍三分人可見也。從世尊又善男子以下。第三明舍三分時節。言夫護法之功在法將滅。滅而更興。護功乃顯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舍三分時節。明要在法欲將滅時必以正道心乃可為也。第二從入法朋者以下。明佛賜記得時舍三分人。皆可見也。從世尊我見以下。出三分義中。第四引佛為證。證言行虛也。從爾時世尊於勝鬘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贊成。就中亦有二。第一贊成。第二從是故以下結歡。就第一贊成又開為二。第一直述。第二別述。就中有三。第一舉力士譬明勝人天乘。第二舉牛王譬明過二乘。第三舉須彌山王譬明勝七地以還大乘。三中即有開合皆可見。攝受正法謂八地以上萬行中之一行。以攝取心者謂萬行之心。七地以還亦能捨身命。但形於八地以上一念。備修故云不舍。就第二結勸亦有四。一廣勸二廣結三略勸。四略結開示眾生謂人天乘。即對上力士比。教化眾生謂二乘。即對上牛王比。建立眾生謂七地以還。即對上須彌山比。此皆廣勸。如是大利結人天乘。如是大福者。結二乘。如是大果者。結七地以還大乘。亦對三譬為結。此名廣結。從勝鬘我於以下略勸。從是故以下。略結可見也。從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以下。明他分行中。第二一乘章。明總收能生攝受。所生五乘皆入一乘。就中初開為二。第一正明皆入一乘。第二明一體三寶。一乘是一體三寶之因。一體三寶是一乘之果。欲以果一體為況因一。故第二舉一體三寶。明果既是一則因一明也。且夫昔日梯橙三寶及五乘之別。同是方便之說。非是實說。今則既會五乘入於一乘。同為常住一果之因。故亦明昔日梯橙三寶非是究竟。唯今日常住一體為歸依之極也。然一是無二之稱。乘是運出為義。釋一義。義家種種不同。一雲。一則本無。但欲破三故。故云一也。二雲。一是果一義。乘是因名。言因中善品雖復種種。終必歸於一果。故以果義一名因。謂之一也。三雲。一與乘皆是因名。因中善品雖復種種不同。而其流義一故。故云一。第一解好則好矣。但疑。十主淨土無三乘之別。亦應不說一乘之道。而十方淨土皆說一乘。若爾那得言但欲破三故一也。但第二與第三釋皆可為用。然今義家多就因一為釋。仍辨大少者。不求自度。濟物為先。等流佛果。稱為大乘。化物為患。但求自度。臧彼無實。名曰小乘。大乘一乘大意雖復同。所以少異。大乘猶是三中之別名。一乘則無三二之稱。波若。維摩雖名大教。而不名一乘。是其所以也。為例一乘釋大亦應有二。果義一家雲。大是果名。為言佛果為大。因一家雲。亦是因名。言菩薩不求自度與物等流。即運心廣大。故云大也。若論乘體。善有二種。一報善。二習善。報善雖有脫重令輕之能。但匿金剛以還不致於佛果。故只是緣由。不為正體。故今但以習善為體。又解與善。解是乘之本。善是乘之末。今就末為乘不以本為乘。何則道有通不通。若以解為乘則乘名不廣。善即乃至一稱南無無非是善。故乘名即廣。所以只就末為乘體。又凡夫向三有善。亦不為乘體。何即又乘是為出生死。期作常住果。凡夫向三有善。但期三界之內不指常住。故亦不為乘體。若論收會。會三善廢三教破三執。又雲。善即今昔雖殊即是一善。理無可會。但教則立名義各異。故會之入一。所以文則言。正法住正法滅為大乘故說。三執如前。就第一正明一乘中。又分為三。第一從初訖出世間善法總會五乘。第二從如世尊說六處以下。別會二乘因。第三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以下。即會二乘果。前攝受正法章。但取能生之心以為攝受正法。不取所生五乘之行。即取義未盡。今此章盡取能生所生。皆入一乘故。先有總會也。人天未有別求。亦未定大小之名。則因總會理自可足。七地以還本來求佛自為大乘。無應重會。但二乘為物所信。莫不謂有別因果。所以殷勤重會也。然上攝受正法章。唯明八地以上攝受之義故。所言他分理自可證。而今此章盡取能生攝受所生五乘皆為一乘。即所言他分何以為證。釋曰。解文雖爾所名他分亦有所以。何則就實為論。定位以上已信一乘之義。況乎七地。然就教為談。初地以上七地以還。斷結觀境為二乘齊。故於一乘義猶未明了。若論明達。唯在八地以上。所以此章亦云明他分行也。就第一總會中即有二。第一佛命說。第二勝鬘受敕而說。前攝受正法章。每發言勝鬘先請求說。今此章佛自先命者。前章既是他分深行。不敢自宣故命而說也。上來其所說莫不契理。無所可疑。所以不待其請先命更說也。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者。更應如諸佛說所生能生皆入一乘也。就第二勝鬘奉旨而說即有二。第一先會能生。第二從世尊如阿耨達池以下。會所生。就第一會能生中亦有二。第一正會。諸二釋會。即是摩訶衍者明能生攝受之心。即而大乘心一也。第二釋會明所生既一。則能生安得異也。此似會所生。而舉所生以釋能生。非會所生。就第二會所生中亦有二。第一舉二比正會。第二結即大乘。就第一八河比即有開合。阿耨達此言無熱龍。龍居此池。故因為名。池在崑崙山頂。其水四面流出八河。八河之水即是池水。更非異水。內合從於大乘。所生四乘即是大乘。更無異乘。此比明其始生義。第二合可見。第二種子比。明種子依地而生。種子即是地大。內合四乘依大乘增長故。亦即是大乘。又釋。依地生種子。種子不離地。依大乘出五乘。五乘不離大乘。若爾但是兩物不相離。那得會一。釋曰。後還為地也。此譬明其終成。第二合可見。世間者謂人天。出世間者謂七地以還大乘。然所以只就七地以還為合者。七地以還大乘。昔日入於三中故仍為合也。從是故以下。會所生中第二結。此中大乘謂七地以還大乘也。從如世尊以下。第二別會二乘因。又分為五。第一舉六處總會。明昔日學小。有此六處故。會之入一。六處。一教有興衰二戒有得離。三人有始終。合為六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別會教有興衰。第三從波羅提木叉以下。別會戒有得離。第四從是出家以下。別會人有始終。第五從阿羅漢以下。舉果況因。如世尊說六處者。總唱六處。此六是生盡智無生智之處。次列六處。正法住正法滅。此二明教有興衰。此是二乘得果之緣。正法住謂佛滅度後五百年中。餘風未毀。此句明興。正法滅者。謂五百年後像法中。此句明衰。波羅提木叉比尼。此二句明戒有得離。此是二乘得果之因。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此句明得善。比尼此言滅惡。此句明離。言戒有得善滅惡之用。出家受具足。此二句明人有始終。此是稟教行善之人也。有始終出家辭親離俗受三歸。此明始。受具足謂白四羯磨備律儀戒。此明終。此六句列六處。為大乘故說此六處者。正總會。從何以故以下。第二別會教有興衰。先會住後會滅可見。此何以故通下為標。從波羅提木叉以下。第三別會戒有得離。就中即有四。第一明波羅提木叉比尼一體。第二正會。比尼者即大乘學此句是。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會。明佛既是大。從佛出家受戒。安得非大。第四結。從是故以下是。可見。從是出家以下。第四別會人有始終亦有三。第一明是大。第二從是故以下。明非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是大非小。言佛既是大。依佛出家。那得是小。而所以唯木叉比尼明相即者。正法興衰前後異時。出家受戒始終非一。所以不相即。木叉比尼即同體一時。故即也。從阿羅漢以下。第五舉果為況。就中亦有二。第一立兩章門。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兩章門。阿羅漢歸依於佛者。明善法未滿。阿羅漢有恐怖者。明惡未除。就第二釋中亦有二。先釋惡未除章門。於一切無行者。謂無三界外治道之行。怖畏想住者。謂未免變易生死故。怖畏想住胸。次舉比為釋。如人執劍欲來害己者。言怖畏亦如是。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者。結。言變易未盡故非究竟樂。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善法未滿章門。依不求依者。明自有依德不求依他。次亦舉譬為釋可見。從如是以下合。亦可見。從世尊阿羅漢以下。正明一乘中之第三。別會二乘果。就中開為六。第一從初訖去涅槃界遠。奪其所得四智及涅槃果。第二從何以故下。釋奪之意。第三從何以故有二種死以下。舉二種生死釋第二意。第四從何以故有煩惱以下。舉二種煩惱釋第三意。第五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以下。歷結前四段。第六從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結入一乘今第一奪四智及涅槃果。四智者。一我生已盡智。二梵行已立智。三所作已辨智。四不受後有智。此四智及涅槃果。二乘自謂已得。今勝鬘謂猶未滿。故奪也。若四智不究竟則是道諦不足。亦是有為果不周。若涅槃不究竟則是滅諦不滿。亦是無為果未極。既未滿未極。便向趣佛道。然則應奪明矣。有餘生法不盡者。煩惱為受生之法。故云生法以煩惱盡為盡智之境。今煩惱猶有餘。所以照盡之智不究竟也。故有生者。似奪無生智。此以生不盡明煩惱未盡。非奪無生智。此句奪其盡智。有餘梵行成故不純者。明雖有三界治道而非一切治道滿。故云不純。境即未純。則照境之智那得究竟。此句奪其梵行已立智。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者。辨是事之訖。猶有三界外治道應修故。雲當有所作。境有應修照境之智那得滿也。此句奪所作已辨。不度彼故當有所斷者。奪其不受後有智。不度彼者。言未度變易生死。當有所斷者。言當有無明住地應斷。既有生法。猶應受生。生既未盡。照境之智那得窮也。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者。奪其涅槃果。以不斷故者。謂未斷無明住地。惑既未斷。猶有變易生死那得涅槃。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與奪之意。昔日如來已言究竟。今日勝鬘更奪。則與奪相錯。理應須釋也。標疑雲。何以故。如來昔日已言究竟。而今勝鬘奪那。釋曰。昔日如來與者。但是方便。非是實說。今日勝鬘奪者。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故此何以故通下為標。就中凡有五事。初言一切。次言無量。次言不思議。次言清淨。蓋是逐便無別所以。觀察舉智。解脫舉斷。四智釋智。蘇息釋解脫。無為凝然故。為蘇息處也。從何以故有二種生死以下。第三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奪段。二段雲。佛昔與者。既是方便。勝鬘今奪則究竟在佛。二乘未故。所以舉二種生死。以釋與是方便。奪由未極之意。標疑雲。何以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耶。釋曰。生死有二種。一分段死。二變易死。佛昔但因除分段而言究竟。故云方便為與。未除變易故。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就中有四。第一立二種死章門。第二從分段死者以下。釋二種死章門。第三從二種死中以下。正釋昔以方便為與之意。第四從非盡一切以下。正釋究竟非在二乘之意。三界中亦有聖人。而今從多為明。故云虛偽眾生。七地以下未受變易。但仍本受名。故八地以上名阿羅漢辟支佛也。究竟無上菩提者。金剛心是因中最究竟。若辨生死凡有四種。一者以有漏業為因。四住地煩惱為緣。所感之果。身色妙粗有別。壽命長短有期。名為分段生死。二者以無漏業為因。無明住地煩惱為緣。所感之果。身無形色。命無期限。但以明代闇。念念新易者。名為變易生死。三者以有漏勝善為因。三界余習為緣。所感之果。猶有形色。壽命有限。似同分段念念生滅。亦同變易。名為二國中間生死。四者初流來時。在三界外無無漏業。但以闇惑相傳而受生死。名為初流來生死。然即六地以還乃至三途。雖有念念生滅之義。形質有別。壽命有期。國家有定。故皆分段生死。八地以上雖有劫數期限。但約他為明。前念為因。後念為果。新新改易。故皆是為變易生死。七地菩薩雖有形色但非正結所感。故不名分段。雖復念念生滅。猶有形色。故不名變易。踟躕兩楹故。名為二國中間生死。初流來時無無漏業故。不可同變易。未入三界取相故。不正分段。唯以闇識相續念念下墜故。別立為一種生死。今約分段變易中間三種生死有十二諦。約初流來唯有苦集二諦。所以大合有十四諦。或雲。初流來時。或有值佛修道得佛故。亦有滅道二諦。所以猶有十六諦。而今釋不然。初流來時。入三界方起取相。乃別苦樂求修滅道。即無滅道二諦明矣。二國中間緣非正使。初流來時。未明斷結。則不足以證佛究竟。且若相收攝。二國中間屬於分段。初流來時屬於變易。然即要在分段變易。所以勝鬘但就分段變易為釋究竟不究竟之意。從二種死中以下。第三正釋昔與是方便之意。釋曰。昔日但因除分段。而言四智究竟故。從非盡一切煩惱以下。第四正釋究竟非在二乘之意。釋曰。非謂未盡一切煩惱是究竟故。而推尋此中文外文。只釋究竟非在二乘。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但以義自去。本義從二種死中以下。結第一奪。先結佛昔與。從非盡一切以下。結今日勝鬘奪。從何以故以下。別會二乘果中。第四舉二種煩惱。以釋第三段二死兼除不除之意。就中開為二。第一直舉二種煩惱為釋。第二從煩惱有二種以下。出煩惱體相。標疑雲。何以如來能除二死。二乘未除耶。釋曰。煩惱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二無明住地煩惱。如來已盡二種煩惱故。二死兼除。二乘唯盡四住地煩惱故但除分段生死。就第二齣煩惱體相。又分為四。第一正出二種煩惱體相。第二從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以下。格量二種煩惱功用勝負。第三從又如取緣以下。明其潤業不同。第四從世尊如是有愛住地以下。明斷除之義。就第一正出體相中。又自有二。第一釋四住地惑。第二從世尊心不相應以下。釋無明住地惑。剎那心者。謂識心。相應者。謂受想行等。心不相應者。根本並無四心相應。無始者。無始於己。從此四住地力以下。出體相中之第二。格量功用。就中又分為五。第一明四住地劣。第二從世尊如是無明住地以下。明無明住地勝。第三從譬如惡魔以下。舉比明勝。第四從恆沙等數以下。釋無明住地勝。第五從如是世尊以下。結勝。一切上煩惱者。恆沙上煩惱。從無明住地上生。亦障眾生行之上故。謂之上煩惱。依種者。別相煩惱依通相而有。謂之為依。通相煩惱能生別相。稱之為種。依取五住地家起煩惱。種取四住地根本取相。次舉無明住地正明劣。從世尊以下。第二明無明住地勝。與前反覆為二。於有愛數四住地者。有愛謂無色惑。又數色反數以下色愛欲愛及見一處。足為四住地。第三舉比明勝。即有開合可見。從恆沙等數以下。第四釋勝。久住者。遠作根本也。此就生明勝。二乘不能斷唯佛菩提智能斷者。就斷明勝。菩提智謂空解也。此未明斷。借斷明力。一雲。金剛心斷惑已盡。名為學佛。故云如來菩提智斷。從如是以下。第五結勝可見從又如取緣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三。明其潤業不同。又分為四。第一明四住地惑潤有漏業而生三有。緣者謂四住地惑。言此惑能助業取果。為果之緣也。有漏業因者。通言善惡諸業。第二從如是以下。明無明住地惑潤無漏業受變易生。第三從此三地以下。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受生。此三地者。此三界地。彼三種者。彼三乘人。意生者。變易生。身生者。分段生也。及無漏業生者。即謂業生。一雲。上言意生。直談變易果生。故此言無漏業為因而生。又上雖言三地未明有色無色。故更重舉二生以顯之也。依無明住地者。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物謂無明住地。但為變易作緣。不緣分段。故云有緣非無緣。從是故以下。第四結無明住地潤無漏業受變易生。從世尊如是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四。明斷除之義。又分為三。第一明二種住地業不同。可見。第二正明斷除。佛地所斷者。通言佛地一切功德。佛菩提智所斷者。偏舉斷結空解。第三釋。標疑。何以言唯佛地能斷。二乘不斷歟。釋曰。二乘唯除四住地。亦無漏不盡。無漏不盡者。謂未盡證無漏也。不得自在力者。謂未盡證無漏。故不得自在力也。明既未證未自在。故不得斷無明住地也。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者。明由未斷無明住地故應證不證也。應證者。無斷可證也。一雲。無漏不盡者。應無之漏不盡也應無之漏者。謂無明住地。故即下雲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而生此中釋。作標疑為佛能斷。正釋以二乘不斷。蓋互通為釋也。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以下。別會二乘果中之第五。歷結前四重。上來四段但承上事即釋。而不悉明其之相。故此更簡而結也。即分為四。第一從初訖名向涅槃界。結上第一段奪四智及涅槃不滿。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段明究竟唯在於佛非是二乘。第三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結上第四舉二種煩惱以釋第三二死兼除不除。第四從世尊不受後有智有二種以下。結上第三段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究竟不究竟。本義雲。從此下。結前第二唯如來究竟。二乘不究竟。就中分為四。第一結二乘不究竟。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如來究竟。第三從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以下。釋結二乘不究竟。第四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釋結如來究竟。若爾只結第一第二。不結第三第四而已。且已結更釋。釋結則無窮。此少不宜。故不須也。第一結上第一四智及涅槃不滿。上直言不滿故。今結七德不滿。故奪也。七德不滿者。一智慧不滿。二斷不足。從以不知見故以下是。三解脫未滿。從以不斷故以下是。四清淨未圓。從名有餘清淨以下是。五功德未滿。從名成就以下是。六智境不周。從以成就有餘以下是。此前六結奪四智。七涅槃未極。從是名以下是。此結奪涅槃果。而所以第六事牒前第三四五事者。第二已牒第一。第三已牒第二。而第四不牒第三。第五不牒第四。所以此六中並牒也。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明究竟在佛非在二乘。就中即分為二。第一先結佛究竟。第二從世尊若無明住地以下。結二乘非究竟。上直言究竟唯在佛。故今結七德滿足。故云究竟以對二乘七德不滿。分文為八。一以初四一切作析別。明智境滿足以對上第六智境不周。二以二無常明涅槃滿足。以對上第七涅槃不滿。無常壞。調分段生死有身壞命也。無常病。謂變易生死。雖無身壞命。猶有念念遷移義自病也。三以無覆護。無依。明依歸德滿足。此不對上。上無蔭蓋為無覆。傍無力授為無護。無依者。謂變易眾生。無依亦輕於無覆護也。四舉法身等以釋涅槃滿足。初舉法身。亦不對上。次舉波若以對上第一智慧不滿。次舉解脫以對上第三解脫不滿。次舉清淨以對上第四清淨不滿。次舉三點以結七德滿足。此何以故通下三德為標。法無優劣者。本義雲。諸佛法身無優劣也。波若解脫清淨釋等亦同此。而今釋。是對小乘涅槃三過。昔日小乘有餘無餘二種涅槃。通有三過。一不俱。二不滿。三不等。三德優劣故不等。三德不共故不俱。三德未究竟故不滿。所以名少分。今日涅槃無此三過。皆是一等。故云常住涅槃界。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明解脫味者。一味謂波若。等味謂法身。言此涅槃通名三德也。涅槃無翻家義即明。涅槃含眾義也。亦可。昔日涅槃不即三德常住。今日涅槃即三德常住。故云即是一味等味也。前結二乘不滿。不明歸依與法身。此結如來究竟不明斷與功德。蓋互舉為明也。從世尊以下。第二結二乘不究竟。就中又分為四。第一正明二乘未斷無明住地。故不得三味。所以不究竟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不斷無明住地不得一味。第三從是故無名住地以下。仍明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第四從如是過恆沙以下。結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第一可見。就第二釋中即有二。第一明應斷不斷。第二明應得不得。應斷者。謂別相無知。應得者。謂諸行及別相知見。應證者。謂無知之斷。從是故以下。明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略舉十二以明其相。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者。明修道應斷者皆由無明住地為生。此一句總明。下十一句明映障諸境上煩惱皆從無明住地而生。彼者。彼無明住地能生心上煩惱。一雲。彼者即謂彼心。從如是過恆沙以下。第四結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皆因無明住地者。恆沙本無。而因住地為生。故云皆因。恆沙亦有可生之義。即住地助發故云皆緣。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第三結上第四舉二種煩惱釋第三二死兼除不除。所以在第三處為結者。上結二乘不究竟。以不斷無明住地為結。故逐便遂結也。上第四舉二種煩惱釋二死兼除不除中。本有四。第一齣煩惱體相。第二明格量力用。第三明潤業不同。第四明斷除。今但略不結第三潤業不同。餘三皆結。從初訖無始無明住地。結第一齣煩惱體相。從世尊若復過於以下。結上第二格量力用。從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於此起煩惱剎那心剎那相應。舉四住地。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舉無明住地。上第二格量力用本有二。一四住地劣。二無明住地勝。今但結無明住地勝。即而四住地劣自去。上中即有法說比喻。今結中亦有法說比喻。可見。上直言無明住地力勝。故此明諸煩惱成壞皆以無明住地為本而結也。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上直言佛地所斷佛菩提智所斷故。此明如來因果既滿故能斷而結。就中即有三。第一明因滿故能斷。第二從法王法主世以下。明果滿故能斷。第三從是故以下結。皆可見。一切煩惱謂根本通相煩惱。上煩惱謂支條別相煩惱。然置位為論。所作已辨。梵行已立。本在金剛以還。而今以照佛果法身為梵行智所作已辨。蓋就通門為明。從世尊不受後有以下。第四結上第三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究竟下究竟。上直言如來二死兼除。二乘但除其一。故今簡結如來既伏四魔。是故言二死皆除。二乘不能伏四魔。是故但除其一。本義雲。從此以下。結收入一。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結如來二死兼除。第二從世尊阿羅漢以下。結二乘但除其一。就第一先結如來二死兼除中亦有二。第一正結如來既伏四魔。是故二死兼除。第二從得不思議以下。舉萬德證二死兼除。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者。將欲結二死兼除不除。故先以此不受後有智為首。二種者。一如來不受後有智。二二乘不受後有智。降伏四魔者。天魔是惡緣。煩惱魔是惡因。陰魔死魔是惡果。明如來既伏此四魔故二死皆兼除。出一切世間者。謂分段變易二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者。明既伏四魔超出二世間。故為一切眾生仰慕。然則二死兼除明也。從得不思議以下。第二舉果上諸德以證二死兼除。明既有如是尊德。寧復未免二死。從世尊阿羅漢以下。第二結二乘但除其一。就中亦分為二。第一明二乘但除分段因謂已離生死。第二從世尊以下。亦明但因除分段自謂已得第一果。是故但除其一。度生死畏者。謂畏度分段生死也。次第得解脫樂者。明以次第斷三界惑也。無惑理自可樂故解脫樂也。作是念者。明因此謂已離生死怖畏不受生死苦也。此即二種不受後智中。亦一種智。結雲是故二乘但除其一。從世尊以下。第二明亦因此謂已得第一處。觀察時者。謂照四諦時。一雲。照四諦時。自能推理仰觀第一應得處。從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別會二乘果中之第六。結入一乘。本義雲。此前料簡佛出。非是一乘收結三乘以為一乘。就中即有四。第一明二乘在因時。自知未究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自知。第三從是故以下。正結入一乘。第四從得一乘者以下。仍明一乘所得果義彼者。彼二乘人。先者。謂得五方便。三果。四向。不愚於法者。不迷常住之理。不由於他者。不待他教第二釋。何以自知。釋曰。就實為論。理無三故也。是故三乘即是一乘。正結入一。第四明果義。因一既竟。宜明所得果相。故仍明之也。就中有二。第一直明所得菩提果。第二舉菩提涅槃法身三德。明相即義。所以明此相即者。物聞得菩提便謂一乘只得菩提不得余德。故須此相即也。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明由究竟因而得也。法身是法。如來是行者。其義似別。所以更舉相明即也。隨果再舉因亦再明也。法身是萬德之正體。一乘為法身之正因。所以偏舉法身。以明因究竟也。從世尊如來無有限際時住以下。章中第二舉一體三寶以成因一。言所感之果。既是一體。則因一可證。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是有限依。將欲明今日一體最極。故先明別體非是究竟。第二從若有眾生以下。正明今日一體最極。就第一先明別體中。亦開為二。第一從初訖作無盡歸依。先嘆別體中一佛寶。何則雖復別體不如一體至極。但一佛寶即是一種。理無可下。所以先嘆別體中一佛寶是歸依之本也。第二從常住歸依者以下。正明別體法僧二寶非究竟。昔日別體既是方便。今日別體正是實說。雖實不實皆不如今日一體最極。故云非究竟也。就第一先嘆中即有五。一明是常住。二明是大悲。三勸說大悲。四勸說常住。五結。皆可見。後際謂眾生盡作佛。而眾生無盡作佛。則如來常住明矣。就第二正明法僧二寶非究竟中有四。第一先列。第二從此二歸依以下。正明二依非究竟。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二依非究竟。第四從是故以下。結非究竟。本義雲。從初訖謂如來應等正覺也。明今日一體為歸依之本。而今不須。梯橙三寶。即所說經教不別大小。皆為法寶。學教之人。亦不別大小。皆為僧寶。而今舉勝兼劣故。唯稱一乘教三乘人也。而昔日雖說大乘。未明一乘。以一乘為法寶。唯今此經也。說一乘道乃得法身。法身上更無說一乘法事。然則法寶之極。唯在法身。故云說一乘非究竟法寶也。釋僧非究竟。可見。第四結亦可見。從若有眾生以下。第二正明今日一體至極。就中有五。一明依今日一體法僧即是歸依如來。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故依法僧即歸依如來。第三從何以故下。亦釋何以是一體。第四引佛為證。第五從若如來以下。明昔日不說一乘之意。是二歸依者。謂一體法僧二依為是。非此二歸依者。別體二依非可為比也。是歸依如來者。今日一體法僧即是如來故。又解言。因調伏發心歸依法僧者。謂依別體法僧。是二歸依非者。謂別體二依為非。上已非別體法僧非究竟。而此更舉者。欲以非明是也。此二歸依者。謂今日一體二依。是歸依如來者。亦明一體故。所以知從此下明一體法僧者。上已結別體故也。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者。第一義謂三德四義。本義雲。此二句偏明一體佛寶最勝。然若別體亦可。而一體何別最勝。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者。明依一體法僧及三德四義即是究竟歸依如來也。本義雲。從此二歸依以下。結一體三歸依同是究竟。第二釋。何故依法僧即歸依如來。曰。三依即是一體故。本義雲。何故同是究竟。即一體故。第三釋。何以是一體。以一乘而得故。是一體也。第四誰其如是說。引佛為證。然別體三寶。則其名體各異故。理自可別。但一體何以為別。釋曰。常住法身為佛寶。此法身能為物軌則。自為法寶。又此法身則能與理和合。亦為僧寶。若辨歸依。為其習解斷惑。則別體可先。但不迷旨歸。必一體為要。今勝鬘唯欲以旨歸為本故。非昔梯橙唯欲今日一體也。第五明昔日不明一乘之意。理既如是。何故昔日猶明三耶。故云。此是如來隨眾生機方便而說。就實為論。即是一乘無有二乘。本義雲。從若如來以下。明一體三寶中。遂結入一乘。第一義者。經雲。說一乘是說第一義諦。說三乘是說世諦義也。從世尊聲聞緣覺以下。正說中之第二。舉八章以明乘境。言夫善不自生。必由境起。故有作無作二種聖諦。皆是一乘之境也。大意雖爾。好尋此下。外文則無異上明究竟不究竟。所以私懷亦可。舉境證究竟。曰二種聖諦皆是修善之緣。而二乘但觀一種聖諦。如來二皆已達。觀境既爾。則所證未究竟明矣。就中開為二。第一前四章總明境界。第二後四章別明境界。總取有作無作二種聖諦。無所簡除。皆為一乘境。故名為總。簡除三諦。唯無作滅為極。故名為別。就第一總明境界中。有四章。一無邊聖諦章。二如來藏章。三法身章。四空義隱覆章。就第一無邊聖諦章開為五重。第一牒二乘所得即是有作四諦。第二從無有出世間以下。明上上非二乘分。第三從世尊金剛喻者以下。明第一義智亦非二乘分。第四從出尊聖義者以下。明聖義亦非二乘分。第五從聖諦者以下。明諦亦非二乘分。第一。初觀聖諦者。謂始觀有作四聖諦也。以一智者。言以一有作諦智也。斷諸住地者。謂斷四住惑。四斷智。謂斷。因智得惑斷。故云斷智。亦可。以四諦下結為四斷智。功德作證者。謂無為功德。亦善知此四法義者。謂四諦義明得少分觀也。從世尊以下。第二明上上非其分。無有出世間上上智者。昔明阿羅漢金剛心是學中之極。以為世間之上。羅漢果心名為上上。今既明二乘未滿故。亦非上上也。四智漸至者。以智釋非上上。明智體未滿更有所至。及四緣漸至者。舉境釋非上上。更有無作四諦應至。言智境皆未竟。那得上上。無漸至法是出世間上上智者。舉佛真上上。以證二乘非上上。佛智圓極無所更至。故云無漸至。從世尊以下。第三明第一義智非其分。就中有六句合為三雙。第一雙牒是非。明第一義智是佛非二乘。第二從世尊以無二聖諦智以下。雙釋是非。先釋非。後釋是。第三從世尊若壞一切以下。雙結是非。先結是。後結非。皆可見。金剛為喻佛。斷諸住地。謂四住地。從世尊聖義以下。明聖義明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舉有量及少分為釋。可見。從聖諦者以下。第五明諦非其分。即有二。第一直明非其分。第二明是如來諦。非諦者。苦集非其諦。亦非功德者。謂滅道非其諦。第二明是如來諦可見。諦是審實為義。故云是佛非二乘分。而無作諦亦復可然。但有作諦何非其分耶。雖復作諦亦不如如來深達。故云非其分。何者。所言二乘。觀有作四諦。斷三界惑。亦是方便。就實為論。觀有作四諦。斷三界惑。正在七地上。從聖諦者以下。第二如來藏章。為嘆八聖諦甚深。上直明二種聖諦唯是如來非在二乘。而未明其甚深之所以。是故此舉如來藏為嘆二種聖諦。今日此八諦說於如來藏。藏既甚深則八聖諦豈得不深。故云二種聖諦唯在如來非是二乘。就中開為五重。第一直舉如來藏嘆八聖諦甚深。第二從若於無量以下。舉如來藏與法身。勸信八聖諦。第三從如是難知難解以下。仍廣明八聖諦名體相。第四從如是無作四聖諦以下。結無作聖諦唯在於佛。第五從世尊非壞法故名為苦滅以下。料簡二滅諦。就第一舉如來藏嘆八聖諦甚深亦有三。第一直嘆甚深。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嘆。第三從如來藏處以下。結嘆。此說甚深如來之藏者。言於八諦說如來藏也。說聖諦義者。明此八諦依如來藏而說也。如來藏處甚深故說聖諦亦甚深者。無作滅諦即如來藏。所以甚深。兩苦兩集能隱此藏。二道一滅能顯此藏。則其隱顯之所以難明。故亦皆甚深。從若於無量以下。第二舉如來藏及法身。勸信八諦。物聞聖諦甚深唯佛境界。便謂。然則若非如來都無應信。當復為誰而說此諦耶。所以舉此如來藏及法身勸信。曰無作滅諦即如來藏。此藏顯為法身。若能信此如來藏及法身。即能信此八諦。所以勸信之也。且聞如來藏既是甚深非識所量。即謂此如來藏已超惑累獨自清淨。故知非識境界。所以亦明此如來藏隱在煩惱之中非出惑累。若能無疑於隱義者。亦能無疑於顯法身。若能信此隱顯之義。即能信八諦。昔日不明理在惑中。又二聖諦中。唯明一種聖諦。皆是方便之說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信藏即信法身。第二從於說如來藏以下。正明能信如來藏及法身即應信八諦。藏即既是隱。但就藏可難。所以傳取顯時法身為勸也。從如是難知以下。第三齣八諦名體相。上來直稱二種聖諦。但未顯其名體相。故此故廣明之。就中亦分為八。第一總唱二種聖諦。第二從何等為說二聖諦以下。列二聖諦名。第三釋會有作有量。說作聖諦義者是說有量四聖諦。此二句是。第四從何以故以下。釋所以名有作有量。第五從是故世尊以下。舉二種生死及二種涅槃。釋有二種聖諦。第六從說無作聖諦義者以下。釋無作無量。第七從何以故以下。釋所以名無作無量。第八從如是以下。總結二種聖諦。前三重可見。第四釋名。疑雲。何以名有作有量耶。釋曰。非因他能知一切苦者。因他。謂二乘七地。言非此因他人能知三界內外一切苦集滅道也。故名其人有作有量。所以其所照諦亦名有作有量也。第五舉二種生死涅槃為釋。是故世尊有為生死無為生死者。境既從人必有有作無作之別。故生死亦從人則有有為生死無為生死也。二乘七地名有為人。分段生死是有為人所知。八地以上名無為人。變易生死是無為人所照。故云有為生死無為生死也。有為生死即是有量苦集。無為生死即是無量苦集。八地以上亦能照分段生死。但就七地未照變易生死故。因為別也。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者。境與生死皆從人得名。故涅槃亦從所證人即有有餘無餘二種也。二乘七地名有餘人。有餘人所證名有餘涅槃。如來名無餘人。無餘人所證名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即兼有量滅道。無餘涅槃即兼無量滅道。說無作聖諦義者是說無量四聖諦義者。第六釋會無作無量。從何以故以下。釋所以名無作無量。疑雲。何以名無作無量耶。能以自力知一切者。明八地以上入法流水念念自知也。亦從人得名。故云無作無量也。但滅諦那得自知者。是謂仰信。非言現知也。從如是以下。第八總結。如是八諦如來說四諦者。八諦之中。昔日如來為二乘七地。但說有作四諦。又雲。三界內外雖有八諦。如來合為四諦也。夫今此二種聖諦合有十名。三界內諦。有作有量有邊有為有餘。三界外諦。無作無量無邊無為無餘。凡此十名亦可。當體為稱。而今此中只從人為稱也。二乘七地稱之五有。八地以上皆名五無。而二乘七地稱五有者。皆因未竟。三界外事更有應作為稱也。八地以上稱五無者。亦皆因修習已極。更無新造為稱。則可推也。八地以上亦皆照三界內事。但就七地不照三界外事為別也。當體稱者。三界內集道二諦。自為因感苦滅二諦。苦滅二諦從作因生。故名有作。且此四諦亦未窮其源。故名有餘有邊有量。苦集道三諦當體自生滅。故名有為。一滅諦從有為因得故。亦從因為稱。三界外諦集道二諦。雖有作義。但作用微不如界內之現。故受無作名。何則前念為因。後念為果。念念新易。難見作相。苦滅二諦亦從無作因為得。故亦得無作。本義雲。苦滅二諦。當體不能作果。故名無作。然則三界內苦滅二諦。亦應無作。故不須也。四諦理盡。且窮其原。故言無量無餘無邊。一滅諦體非生滅。故言無為。三諦皆從滅諦為稱也。從如是無作四聖諦以下。章中第四結八聖諦唯佛究竟。八諦名體既竟。宜明窮此理者。故更結如來究竟此理也。就中即有四。第一明唯佛究竟。第二從非阿羅漢以下。明非二乘究竟。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二乘非究竟。第四從何以故以下。釋唯佛究竟。非下中上者。下謂聲聞。中謂緣覺。上謂七地。明非此三種人得究竟涅槃也。又雲。上謂佛。非三種人皆得。唯佛一得也。第四釋佛究竟。疑雲。何以唯佛究竟耶。知一切未來苦者。苦佛已過。但約二乘未知未來苦為言。故云不究竟如也。亦可。知一切眾生未來苦。斷一切煩惱。謂根本。上煩惱。謂枝條。集以業煩惱為體。故云所攝受集。滅一切意生身陰一切苦滅作證者。謂滅諦通三界內外。故言一切。但道不顯。又雲。所攝受。明無漏業為煩惱所攝受也。一切集者。總收前業煩惱為集。滅一切意生身陰者。謂滅諦。一切苦滅作證者。疑道諦。一雲。所攝受。謂四住地也。從世尊以下。章中第五料簡二滅。餘六諦雖有深淺之殊。同是有法。理自可別。但二滅諦難別其相。所以料簡曰。昔滅是無。今滅妙有。滅名雖同所指各異。就中即有二。第一明昔滅非真。第二從言苦滅以下。明今滅是有。非壞法者。謂斷煩惱。明非以煩惱滅為真滅。名無始無作無起者明無生。無盡離盡常住者。明無滅。此明非三世法。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者。雖非壞滅自然離於煩惱明此無始有二種解。一雲。此滅諦是本有。故言無始。二雲。就果論。果非三世法。故云無始。從世尊過於恆沙以下。章中第三名法身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二如來藏章勸信八聖諦。雲若能信如來藏即能信法身。信此二者亦能信八聖諦。更謂此如來藏與法身必是異體。故云信藏即能信法身。若是一體豈復重舉。所以今明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隱顯雖殊。即是一體。更無異體地。就中又分為三。第一明如來藏與法身即是一體。第二舉智證一體。第三明如來藏非二乘境界也。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者。舉如來藏即法身。過於恆沙者。明煩惱過恆沙也。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者。舉法身即如來藏。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者。第二舉智證一體。明智即是一。境何有二。未離煩惱故藏為不空。已離煩惱故法身為空。所以照藏為如來藏智。照法身為如來空智。照藏照法身智。即終是一體智。智即是一。所照之境那得異體第三明如來藏非二乘境界。明此如來藏理深玄微非二乘所識也。亦昔日不為說故。本所不見不得。本義雲。如來藏章。法身章。更無別文但附明。已顯不假別出。又雲。從過於恆沙以下。入第九空義隱覆章。此是明境之真實而昔以空義隱覆而不顯也。從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以下。總明境中第四。名空義隱覆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三法身章雲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即是一體。又舉智證一體。便生疑。理既如是。昔日何意不說。或此智昔未。方今乃得故爾耶。故釋曰。照真實智。本來常有。但昔日非其時。故不說。以苦空無常等為隱覆而不顯也。就中有二。第一正明智則本來常有。第二從此二空智以下。明非時故不用。就第一直明智有三。第一直明智有。第二舉三若就空境明智有。第三舉四不空就不空境明智有。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者。謂如來藏智法身智也。直雲二種如來藏智亦足。何故稱空智者。境有空不空。智即只是一空智。故言空智舉有。從此二空智以下。第二明非時故故不用。就中有三。第一假設舉愚抑二乘。第二正明非時故不用。第三從一切苦滅以下。明唯佛得證。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者。假設舉愚抑二乘。此二智非其聞分。一雲。諸大聲聞者。聖共位中諸菩薩也。四不顛倒則如常釋。是故以下結。言有此所以故不說。是故二乘昔不見不聞也。從一切苦滅以下。第三明唯佛得證。而此文來意難明。蓋言如來無四倒。修一切滅苦道者。是說已修。非言今修。從世尊此四聖諦以下。明乘境中第二。舉四章別明境界。上四章雖復明境每言但直非二乘分。未明其可依之極。所以從此下。明八諦之中簡除七諦。無作四諦中唯一滅諦為依之極。故云別明境界。四章者。一一諦章。二一依章。三如來藏章。四自性清淨章。第一一諦章者。將明為依之極故。簡除有作無作中三諦。但取一滅為極也。就中初開為三。第一料簡八諦。唯一滅為極第二從此滅諦過一切眾生以下。嘆一滅諦甚深。第三從或有眾生以下。勸信一滅諦。就第一料簡中即有二。第一立兩章門。三是無常一是常。三是無常者。謂兩苦兩集兩道。一是常者。謂無作一滅諦。有作滅諦既是無為。無所可除。即是斷無不可為取。所以不用。以不為數也。然上舉二種涅槃為釋有作無作。既雲二乘七地名有餘人。有餘人所證名有餘涅槃。有餘涅槃即兼有量滅道。如來名無餘人。無餘人所證名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即兼無量滅道。今此但取一滅亦除道諦。此二相違。何故然耶。釋曰。道有二種。一因道。二果道。上就果道為談故。無餘涅槃即兼無量滅道。此就因道為明故。簡除道諦唯取一滅諦為極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二章門。先釋無常章門。後釋常章門。釋無常門中亦有二。第一正釋。第二結。就釋常章門亦有釋結。從是故以下結皆可見。從是滅諦以下。第二嘆一滅諦甚深。就中又開為三。第一直明凡夫二乘並非所望。從凡夫識者以下。料簡二人雖同不見而不見不同。第三從邊見以下。廣釋凡夫二見。二乘清淨之相。生盲都不見眾色像。故譬凡夫。七日嬰兒能見余物。但不能見日輪。故譬二乘。第二不同可見。就第三廣釋中即有二。先釋凡夫識。後釋二乘智。就釋凡夫識中亦有二。先釋二見。後釋顛倒。釋二見中亦有五。一直出二見。我見妄想者。妄計即離二我。即故生斷。離故生常。第二列二見之名。所謂常見斷見是。第三從見諸行無常以下。舉生死涅槃釋二見。二見者。計生死神明都斷。計生死有涅槃。第四從於身諸根以下。舉色心二法釋二見。二見。色壞生斷。計心不斷生常。第五從此妄想見以下。明二見失於中道。彼義謂中道義。過與不及。則二見皆通有。從顛倒眾生以下。釋顛倒可見。從一切阿羅漢以下。釋二乘智。亦可見。從或有眾生以下。章中第三勸信一滅諦。就中亦有三。第一明從佛語為正見。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以起此四想為正見耶。第三從於佛法身以下。結勸。波羅蜜因果有二。此中所明皆是果彼岸。口生謂因教而生。正法生謂藉理而生。法化生謂藉教會理化凡為聖。余財者七財。佛已先得。故今隨後得故云余財也。從世尊淨智者以下。別明境中第二。名一依章。正明此一滅諦為眾可依之極。就中開為四第一欲明今日一滅諦為依之極。故先明二乘智非其境界。第二釋非其境界。第三從為彼故以下。明昔依為非。第四從世尊一依者以下。正明今日一依為依之極。況四依智者。是謂五方便中依四諦生智者也。一雲。佛為五方便人說四依道。故云四依智也。第二釋。標疑雲。何以言非其境界耶。釋曰。三乘初業於彼義但當覺當得。非現覺得故。一雲。疑雲。何以相違與上一乘章雲三乘初業不愚於法耶。故釋同。上言不愚於法者。是謂當覺當得。非是已得已覺之謂也。第三明昔依為非。為彼故世尊說四依者。明昔日正為二乘故說此有作四諦。此四依是世間法者。明非極依也。第四正明今日一依為依之極。一切依上者。通言三界內外八聖諦中。此一滅諦為上也。出世間上上者。只就無作四諦。唯此一滅諦為極也。第一義依所謂滅諦者。更出其體。一雲。一切依上者。只就有作四諦為上也。從世尊生死者以下。別明境中。第三名顛倒真實章。此章來意者。前一依章明今日無作一滅一切依上。出世上上為依之極物聞便謂然即出惑之後方為物依非言在惑為依。所以今釋。無作一滅即如來藏。生死神明依如來藏相續不滅。非但出惑方為物依。從在惑中已為依也。就中又開為八。第一直明生死依如來藏。第二明藉理而說名為善說。第三從生死生死者以下。明生死二法能藏如來藏。第四從世間言說故以下。料簡生死與如來藏異。第五從是故以下。結生死依如來藏。第六從世尊不離不脫以下。明眾生依藏得建立。若無藏理無有厭苦求樂。第七從世尊如來藏者以下。明如來藏非三世法。第八亦從如來藏者以下。明如來藏異於橫計。今第一。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者。生死即是顛倒。如來藏即是真實。今明一切眾生皆有真實之性。若無此性則一化便盡與草木不殊。由有此性故相續不斷。終得大明。故云生死依如來藏。此中如來藏若以理為正因。皆以理為如來藏。若以神明為正因。皆以當果事為如來藏。本際不可知者。夫生死非無終始。但逐藏為論。故本際不可知也。何則此藏非三世法。以非三世為生死依。必從何時。即不可知。又雲。生死非無終始。但終始難測也。本際謂眾生之原。第二藉理而說。名為善說。可見從生死生死者以下。第三明生死能藏如來藏。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釋生死義。第二正明生死二法能藏如來藏。重言生死者。欲釋生死二義故。上為生。下為死。重舉之也。一雲。上牒前語。下向下為釋。諸受根沒者。諸根皆有通相領緣。謂之為沒。次第不受根沒者。不能通相領緣之根。次第而起也。第二正明能藏如來藏。言此藏理非自欲藏。俱以生死二法為藏也。從世間言說故以下。第四明生死與藏異。若得為生死藏。即與生死混然為一。故明生死與藏異也。先明生死。後明藏義。從是故以下。第五結生死依如來藏。從不離不脫以下。第六明眾生必依藏得建立。若無此藏無有厭苦求樂。就中自有三。第一直明依藏得建。第二從若無以下。明無藏不得建。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不得建。四不皆明未出惑也。又雲。藏體真實不可離斷脫。與理不異也。從世尊如來藏者以下。第七明藏非三世法。無前際者。謂未來。不起者。謂現在。不滅者。謂過去。從如來藏者以下。第八明藏異於橫計也。從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以下。別明境中第四。名自性清淨章。此章來意者。物聞上第三如來藏章雲此如來藏在惑之中曰已為物依非但出惑方為物依即生疑。若爾此如來藏必為生死被染。何尊為依。若言不染。既是隔別。奈得相依。所以今釋。此如來藏自性清淨。雖在惑中。不為生死所染。但隱覆而已。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勝鬘自說。第二如來述成。就第一勝鬘自說中又開為四。第一將明染不染先會五種藏。第二從此自性清淨以下。明染不染難定。第三從何以故以下。舉世近事難定。為況遠理。第四從唯佛世尊以下。推明於佛。第一先會五種藏。一如來藏。蘊在惑內故名藏。亦含當果故名藏。二法界藏。謂佛果含照法界。又雲。是常住法性。三法身藏。謂法身含萬德故名藏。四出世間上上藏。五自性清淨藏。前一後一就隱時為稱。中三就顯時為稱。隱顯雖殊即是一體。從此自性清淨以下。第二明染下染難定。容塵煩惱。謂四住煩惱。上煩惱。謂恆沙上煩惱。言此如來藏為此煩惱被染不染難可定知。何則既是自性清淨。何得言染。猶在惑中那得不染。故云不思議如來境界也。從何以故以下。第三舉世近事難定為況遠理。就中即有二。第一明實法道中無染。第二明相續道中有染。疑雲。何以難知耶。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者。實法道中善心前滅。煩惱後生。既不相及。安得有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者。不善心起即是煩惱。有何煩惱更來相染耶。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者。觸猶及也。煩惱自滅不及後心。心亦不觸煩惱。既不相及。竟有何染。第二明相續道中有染。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者。相續道中假名有染。言以前善心不滅轉為後惡。惡有染前之義。言世間近事染與不染如是難定。況乎佛性深理。豈可定爾。從自性清淨以下。第四推明於佛可見。從勝鬘夫人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述成。就中有二。第一直述其上所說即然難可定也。第二從如是二法以下。出能信此難定理人。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者。言藏為煩惱被染難可了知也。有二法難可了知者。二法謂藏理世事也。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者言藏理染不染難可知也。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者。謂世事染不染難可知也。然勝鬘自難定說故。推明於佛。而佛亦更述其語而已者有二意。一事中作論亦似染。二理中作談亦不染。所以更述其語而已也。從如是二法以下。第二齣能信難定人。上勝鬘既言難定。此如來亦言難定。即為信無據。所以舉能信人勸信莫疑也。就中有三。第一總明深解者能信諸凡難信。第二從若我弟子以下。正出能信人。即是信順二忍菩薩。第三從此五種巧便以下。結有能信。就第二正出中即有二。第一直出二忍章門。第二從隨順法智者以下。釋順忍。若我弟子隨信信增上者。信信忍章門。信增上者。謂登住之信。信中之上也。依明信已隨順法智而得究竟者。順忍章門。而疑只是順忍章門。隨信信增上者。只是舉順本也。第二釋。唯釋順忍。一觀觀察施設根者。謂五根假施設。意解者。謂六識。境界者。謂六塵。此是十八界觀。二觀觀察業報者。謂因果二觀。三觀觀察阿羅漢眠者。謂無明住地惑觀。四觀觀察心自在樂禪樂者謂智禪二觀。智慧照境住放為樂。五觀觀三乘神通力觀。從此五種以下。第三結有能信。入大乘道因者。明大乘道為佛作因。又雲。八地以上是大乘道。信順二忍是大乘因。信如來者有如是大利益不謗深義者。言此人前能信佛語故。得如是五種觀之利益。所以因此五觀之力。今亦能信此難定之理也。從爾時勝鬘以下。正體中之第三。舉真子一章明御乘人。乘體乘境已竟。故此舉真子一章明三忍菩薩受此乘而行也。本義雲。從若我弟子以下。入真子章。就中有二。第一如來但舉信順二忍故。名為略明真子。從此下。勝鬘備舉三忍。故名為廣明真子。而如來欲以此經推功於勝鬘故。但略明信順二忍。合為勝鬘真子章也。隨欲可用。就中初開為三。第一勝鬘請說。第二如來命說。第三從白言以下。正說。更有餘大利益者。上已明乘體及境。而未明行乘人。故言更有餘大利益。亦可。上如來舉能信染不染人利益。故仍言更有餘通行此經人利益。就第三正說中開為五。第一總唱三種人。第二從何等為三以下。別列三種人。三種人。若為別。第三從除此諸善男子以下。明調伏惡人。言勝鬘自能以如王力及天龍力而調伏之也。第四從爾時勝鬘以下。明說竟致敬。第五明佛述嘆。即是有二。第一嘆其調伏惡人。第二從汝已親近以下。嘆說非適今。此義者。通舉體境及行乘人諸義也。從爾時世尊放勝光明以下。經中第三流通說。又開為三。第一明如來將欲流通此經還於舍衛國。第二從爾時世尊八祇洹林以下。正明流通。第三從時天帝釋白佛言以下。列十六名結成題目。就第一還舍衛中亦有二。第一直唱還。第二從勝鬘以下。明奉送。亦可。身出城而送。亦可。但心送而已。還入城亦然。就第二正明流通。又分為四。第一明將欲附囑先集眾。第二從向天帝釋以下。為眾復廣說此經。第三從說已告帝釋以下。附帝釋流通天上。第四從復告阿難以下。附阿難流通人間。帝釋是佛檀越。常為請法之主。阿難是佛親侍。兼復多聞。所以附屬此二人也。就第三列十六名結成題目即有七。第一明帝釋請經名。第二從佛告帝釋以下。如來嘆經功德。第三從憍屍迦以下。許說戒聽。第四從時天帝釋以下。奉旨。第五從佛言此經以下。正列十六名結成題目。然此經既以上十四章為正體。則名亦應有十四。而今列中倍二合有十六名。一名勝鬘師子吼。如是受持。二名復次憍屍迦。此經所說。斷一切疑決定了義入一乘道。而此二名更無別體。前一名但是通以人名標其所說一教。後一名亦總取其所說理為目此經。然此十四章即其名體各異。不可以題卷首。所以舉此二名以為首題也。經題雲勝鬘師子吼。此舉第十五名。一乘大方便方廣。舉第十六名。第六從憍屍迦今以此說以下。重勸流通。第七從帝釋白佛言以下。奉旨而受行也。

勝鬘經義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