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先生朴文純公文續集/卷三

卷二 南溪先生朴文純公文續集
卷第三
作者:朴世采
1731年
卷四

疾作不得參鞫箚甲戌六月二日

編輯

議政府左議政臣朴世采。伏以臣六載去國。屛息田野。居常祗有瞻雲祝聖之忱而已。何幸天運循環。日月重明。乃蒙殿下不鄙愚臣。擢置三事。收召不置。臣益駭懼。十上辭章。乃不獲已有再昨之入對。得侍威顏於咫尺之地。神思惝怳。感涕自零。第以力辭新命之故。辭語煩猥。呼吸短促。不克盡暴其所蘊。猶有餘恨。及至昨日。又得進參於賀班。有以快覩坤聖冊禮。儀度盛美。節目精詳。足以仰稱古今所無之大慶。百僚在廷。歡忭鼓舞。誠不自意須臾無死。得見此禮之成也。第臣於數昨登對時。謹以領議政臣南九萬箚請與臣同蒞鞫獄。敢以疾病尙痼。及未諳金吾文書爲辭矣。今者病勢猝劇。無以運動。蓋臣在家委頓。一無戶外跡。猝到闕下。出入幾數百步。重以宣醞。醺醉蹣跚。因此兩夜一晝昏痛莫狀。及其強赴賀班。犯曉奔走。氣益憒逆。迨乎返寓。百骸疼痛。精神眩撓。委身床蓆。展轉呼號。加以咳嗽泄痢等症。一時並作。萬無起身參鞫之理。亦以此意詳及於委官。必能備悉曲折。伏乞殿下亟賜矜察。千萬幸甚。且臣卽見戶曹啓目。得知因前掌令金演疏請。乃於臣繼母淑人崔氏處題給米太各四石紬綿各五疋。不勝驚悚。蓋憲臣所陳。似因頃日銀臺爲陳諸相臣家事而發。然此則猶有前例。至如臣家等事。曾所未聞。況臣其時未及入朝。又豈據實仰陳之道耶。揆之事義。益覺不安。更乞聖明特收成命。以安微分。臣無任惶汗愧悚之至。取進止。

進別單啓箚四本箚六月四日

編輯

伏以臣之此行。猝起呻苦之境。加以路熱暑毒次第爲祟。五情迷眩。百體澌痛。不能自持。經禮之後。旋歸城外舊寓。數日之間。疾勢大作。諸症並劇。旣已略見昨日箚中。而厥後增痛幾不省事。要非旬月之間可以起身。更登筵席。得效愚衷。茲以一箚附進別單啓箚四本。蓋以仰伸前日筵中所謂區區之誠者。伏乞殿下垂仁察納焉。一曰廣主德。蓋願聖明懲前事而毖後圖也。二曰尊國體。亦願聖明深察世道之汚隆而爲之裁製也。三曰順人心。亦願聖明深察人心之是非而爲之斟酌也。四曰消黨論。亦願聖明用舍進退不以色目。而一以賢否爲主也。凡係事情曲折。具在各條。今不復贅。要其所以極論其大義者。庶幾四者盡得其理。萬有一補於聖治之道故耳。大抵人臣事君。各以其長。臣全蔑才局。不諳庶務。無他可以奉公補世者。惟是自少粗習經訓。獲聞先儒奏對引君當道之語。其於前後入對。輒用此例。及至戊辰諸箚。未蒙察納願忠之誠。反爲生釁於國家。及後牽復。得至今日。追思感悸。罪合萬死。然今殿下旣置臣於三事之列。臣亦舍此一路。無以忠殿下而報殊恩。勢有所不得已者。抑嘗竊念人臣進言。或意見不逮。或傳聞未的。有失當時之事情。而究其大體。罔非所以竭智畢義。盡忠於其君。爲人君者苟能恕其狂言而采其愚誠。可用則用之。不可用則置之而已。然則上下之間。雖或不免掣肘。而兩無所礙也。今臣所言。亦安能保其無疵。幸乞留神之暇。下諸廟堂。論其得失是非。使得以可否相濟則又幸矣。且念聖明令臣往參鞫廳議啓。揆以國體。豈敢少緩。第臣適嬰增疾。死生難分。末由趨命。又況臣之所論獄情。大意已見於啓箚第一本中。所謂好生恤刑之義。實爲要道。臣雖往參。義難易此。亦乞聖照。無使臣重得違命之罪也。臣識見昏昧。文字艱澁。恐有昔年辭未達意之患。故本欲進至榻前。親自奏讀。而疾病留滯。莫遂下誠。瞻望象魏。神往情溢。不知所裁。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取進止。

臣搆箚將上之際。得見御醫全世弘。雲承上命。來審症情。卽爲書啓以達。此誠臣僚罕膺之擧。益用震慄。蓋臣病雖重。猶未至於死亡之域。而所帶本兼諸署事力。足以問醫治藥。豈容更使太醫日事診視。刀圭等具。出自天府。以致淸朝之過恩。愚臣之大罪耶。臣不勝媿懼。伏乞聖慈夬賜收回成命。以安微分。千萬幸甚。

臣聞人君之德。無所不包。而仁爲主。大學傳所謂爲人君止於仁是也。蓋天地以生物爲心。則人物之生。固各得此以爲心。而其克身居天位。覆冒人類。無親不被其親。無民不被其仁。無物不被其愛。惟人君爲然。此所謂爲人君止於仁者。其義顧不重歟。然而仁之道甚大。其兼體用而言者。有所謂心之德愛之理者矣。其兼心事表裡而言者。有所謂當理而無私心者矣。其爲言雖殊。而旨則同。要其歸趣。必皆見諸事爲。發諸政令。如孟子所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者。然後可以盡夫本心之全德。而得乎人君之所止。非所謂黝冥昏默。只守仁之一字而可爲也。是故書稱帝王之德。在舜則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於民心。在湯武則曰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其出於至誠惻怛之意。而不咈乎天理之正如此。豈不休哉。恭惟我殿下聰明首出。仁孝天至。卽祚以來。凡諸發政施仁。以加於中外民庶者。殆無所不用其極。而乃反時事屢變。不免誅罰以繼之。非但宮闈之間。大分倒置積有年所。朝廷之上。未論大臣與諫臣。罪死相繼。自外竄謫者。死亡幾盡。前後一轍。其視先儒臣李彥迪所謂宋朝三百年。未嘗殺一大臣。高麗五百年。未嘗殺一諫臣。仁厚之至。足以壽國脈而致歷年者少異。此雖各出於因時而制治。然擧國臣民仰揆聖上仁愛之天。撫時悼心。莫詳其故也。乃者國運再泰。天啓聖衷。赫然震怒。曾不移日。而坤極重臨。母儀一國。繼發大誥。敷示心腹。屛黜群陰。收召舊臣。政化維新。此眞殿下本心之直出於天理者。日月之更。風雷之益。不足以喩其盛。則我東方億萬年無疆之休。實基於此矣。然則爲殿下今日計。正宜因此大變革大更張之會。務以所謂當理而無私心者爲法。期於必得。孟子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者。方可以盡夫爲人君之道矣。如姑以宮闈言之。大分雖已明正。而新舊變易之後。抑或有不能自安如平日者矣。左右僕從。雖已斂戢。而其間亦或不無反側不靖之人矣。苟能於其重處而開導安護之。禮遇供奉。量加優厚。使微者亦得以畏罪革面。以至其他閨門之內。內言不出。外言不入。苞苴不達。女謁不行。則此殿下處宮闈之仁也。如姑以朝廷言之。其所黜陟。誠亦宜然。而斥罰之至。小者流竄。大者誅死。次第勘斷。惟其罪大惡稔。不可以解者。所謂國人皆曰可殺。固無論已。其或悖妄詿誤。自觸罪罟。而未必至於大譴大何之域者。是猶在讞議之科矣。其或雖以它罪。身麗罪籍。而乃於當初能以小官上章爭論。不失人臣之義者。又宜從輕而宥貰矣。惟此之外。以至臣隣廟朝之間。不論新舊大小。惟賢惟才。可以擇任而爲國。濟濟相讓。無少朋比之習。此殿下處朝廷之仁也。大抵己巳之事。殿下旣悔其失矣。然人主意向之所在。人無不窺其淺深。爲之風靡。其時諸臣類多頑鈍無識。旣不能正色極諫。又不知聖明雖如此。而爲臣子者自不敢遽失其禮。往往遂嬰大罪。義無可恕。而事固有由。殆近於罔民之無知。如果殿下深得其情而審處之。凡所讞議。亦必參以古者三刺之法。而不使今日黨論之意行乎其間。輕重各當其罪。終符於惟刑之恤。則是與帝舜之本心得行於常法之外。湯武之厚於責己而薄於責人者同歸。而好生之德。公天下之心。無不孚達於民物矣。抑有一焉。時事屢變之中。庚申主於治逆。雖不無過重之患。猶爲有辭矣。己巳主於偏黨報復。宜不容濫觴至於如是。而乃敢熒惑天聽。戕殺異己。自元老大臣以下勳籍諸人。亡不被其大戮。誠千古所無之事。是當並正其法。以明出爾反爾之義。而誠以人君爲國之道。必以至誠仁愛爲本。則所宜痛懲前日之失。永垂後世之法。舍推刃之術。而從祝網之規。然後可以得其所止。而爲不忍人之政。雖成小人之幸。而終難廢其恤刑之意故耳。伏願殿下留神焉。取進止。

臣聞自古論治者。莫不以國體之尊卑爲言。其所謂尊者。如爲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而百官。亡有邪氣於其間者是也。反是則爲卑。其理甚晳。子朱子常論其要矣。有曰人主之心旣正。則視明聽聰。周旋中禮。而身無不正。其驗於外者。莫先於家人。而次及左右。若宮闈之內。端莊齊肅。后妃有關雎之德。後宮無盛色之譏。此家之正也。退朝之後。貴戚近臣攜僕閹尹。各恭其職。而無敢通內外竊威福。此左右之正也。內自禁省。外徹朝廷。洞然無私。進賢退邪。衆志咸服。此所以朝廷百官無不出於正。而治道畢。善哉其言之也。是以唐虞之際。堯之明德。舜之溫恭。旣正厥心。而更與禹皐陶之臣。都兪吁咈。濟濟相讓。又必以無怠無荒進戒。則古今國體之尊。未有踰此者。三代盛時。漢唐治世。亦無不率是而行。至我祖宗之朝。旣務於脩德。嚴於內治。而又設政府六部三司官。大小論議。必皆可否相濟。僕御宦寺。亦使各得其所。齊治之化。無媿古昔矣。不幸朝廷黨論相傾。百有餘年。要之爲一進一退。不均不安。殆非可久之勢矣。蓋自甲寅以來至今二十有一年。而朝著四變。初則起於宗班代奠之日。次則成於戚里當朝之時。皆有源委矣。至於己巳之事。殿下固憂儲嗣之深切。今日之擧。特察中宮之冤痛。其出於聖明之憂深思遠。獨斷於宸衷者。豈非彰明較著。而乃有閭巷金貨之言。傳說訛誤。久而不止。至發於獄端。雖以殿下掩百王超前代之盛德。猶若有所未盡。而朝中之縉紳大夫。往往或被其疑誣。人無不聞。而獨殿下未之深知。豈不痛哉豈不痛哉。究厥所本。蓋亦有由。無非同出於兩黨之迭翻。私意之轉熾。至於今日。世道益卑。一節深於一節。穰穰爲利。惟得是求。側微陋劣之徒。莫不生心於富貴。惟其如此之故。祖宗數百年國體邦禁。蕩然無存。而殿下亦不能建極而臨蒞之。使不得各售其私。是以當甲寅則惟其時一番諸臣。是崇是長。當庚申則亦惟其時一番諸臣。是崇是長。及其末也。每多以誅罰行於股肱大臣。其係於討逆者。殿下固有所不得自由。而其專出於報復者。亦乃一聽其所爲。俾成世讎。今雖爲之昭雪慰諭。其何益於冢中之枯骨耶。然則閭巷之言。固不可取信。而朝廷之上。變易不靖。甚矣。其爲國體之尊。視諸所謂正心而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無有邪氣干其間。與夫唐虞之時。都兪吁咈。濟濟相讓。必以無怠無荒進戒者。其得失優劣何如哉。伏願殿下深懲旣往。痛自勉厲。一反前日之爲。必以窮理明善。正心克己自飭。蚤夜不懈。以爲群臣四方之表率。而又必廣求賢能。畢登於朝。使之各得其職。獻可替否。庶幾政令施措。粹然一出於正。無有偏私以間之。至其君臣相接之體。又以九經之道。推而行之。尊親敬體。靡不致極。終始如一。則聖德日新。聖治日盛。國體之尊。翹足可見矣。至於傳說訛誤之端。不必一一究覈。以傷大體。其有自顯於物議者。亦皆隨其輕重而斥黜之。俾國人知今日之事。源於己巳。造意雖不同。均之失其常分。永絶其患則善矣。臣竊惟三代以降。帝王無純德。治忽好相嬗。大抵始初淸明而末流轉成危亂者。滔滔皆是。雖以周宣王唐玄宗之功烈。猶不免此。惟我明宗大王卽位之日。春秋未盛。大爲當國諸臣所誤。屢起大獄。善士被戮。而中年以後漸能覺悟。得任尙震,李浚慶諸賢相。以成陽復之幾。而季歲又致禮於文純公李滉。士風丕變。善類彙進。今稱歷朝之治。必曰明宣之際。其能克善其終。爲國朝令主。於此可見。更乞殿下勿以前事爲拘。監於先王成憲。克臻繼述之休。臣不勝大幸。取進止。

臣聞人心者。國家之根本。亦莫不有是非之分。人心旣非。在上者不能辨而從之則國亂。人心旣是在上者能辨而從之則國治。此當然之理也。蓋所謂人心卽天理之所在。其始出於閭巷婦孺之臆。而雖聖賢不得變而易之。貨賂不能通。威武不能屈。巧辯不能亂。善善惡惡。惟是之歸。此誠三代直道之所發。而在上者所當深察而審處之。況其所關匪細者乎。自古國有大事。則必有人心之岐異。如以近代之事流而言之。宋朝新法之行。天下之賢人君子。以至中外民庶。以爲不可行者。此人心之是也。其係王,呂之徒。以爲可行者。人心之非也。皇朝追崇之禮。當時公卿大臣以至韋布之士。以爲不可行者。亦人心之是也。其係張,桂之類以爲可行者。亦人心之非也。是以煕豐之政。不幸章,蔡繼之則馴致夷狄之禍。世廟之業。幸有隆慶萬曆之治。承之則國雖不亡。而禮愆樂失。其致一也。竊惟歷代易配之擧。雖非干犯在上之比。而其於綱紀風化之端。誠難以細故而恕之。然則其或在下者。不能正諫。而反有以助成之。其罪詎可量耶。特以茲事所行者。在於敵體。而如漢光武宋仁宗皇朝宣宗。皆是明君賢辟。不以一眚而掩衆善。故論之者亦鮮。苟使歷代諸帝如我殿下。一朝悔悟。復立正後。則郅惲呂夷簡之屬。殆不容於誅矣。己巳之事。雖亦非出於在下者。而擧國人心。皆必歸咎於舊日末揆。蓋以當時將相。非無它人。而乃獨與所謂戚屬甚密故也。其它曲折。雖不可臆料。而罪名之重。發於變局之後。如所謂魚肉縉紳。固已大矣。其於聖敎所及諺札與獄中相遺者。前後符合。主從彼此。厥罪攸同。此尤中外人心所以搤腕思奮。必欲以致法而後已。雖以向來大臣爲國深長思慮。有不必訊問於戚屬之議。爲少末合於物情。而然其意亦未嘗以一時人心爲非。至於臺諫儒生之進言者。論卞較量。不啻於角立相爭。而又乃陳達宥釋。終不以其故而深斥之。益見廟堂忠慮有非常情所及。要爲國家之大計。而其於是非之際。所以扶人心重公論者如此。然則其他人心之不安可知也。竊聞坤殿復位之日。亡論朝廷士大夫。以至窮山深谷婦嬬跛躄之倫。率皆歡忭鼓舞。相與致賀。可見人心之天。不死於六歲之內。而宗社無窮之慶。亦可推占矣。乃有重宰位司馬者。於此不免持疑。亟欲倡議上章以言之。又有喉司諸臣因其論而啓請會議。蓋中外之人。得此於望絶抑塞之後。自不覺其歡忭相賀。而在朝諸臣猝見聖敎出於倉卒。惝怳失措。雖曰本心無他。而事端傳聞。誠難盡廢矣。蓋當時擧措。自本宮而至西宮。自西宮而入正宮。間不移日。或涉於事體輕遽。徐加陳戒於上前則可矣。所謂倡議上章。所謂會議。是將何所歸宿耶。要其大致。關係不輕。而重可見也。以此而言。其所謂不加訊問者。今已因聖上申敎嚴問取款。罪人斯得。則是不患於不得其事情矣。又況兩司諸臣方持經法而不撓。是尤豈不使人心允協而綱紀克正乎。至於司馬喉司之論。亦不宜但已。幸命有司。論其得失。參以情勢輕重而處之。則人心國勢。自然安順。此後凡諸關於倫理綱紀之際者。大義素明。雖有分背撓奪之端。而自無其患矣。惟聖明之察焉。取進止。

臣聞朋黨之患。自古爲戒。書擧淫朋。傳稱比周。其來尙矣。三代以後。漢有黨錮之事。唐有白馬之禍。宋有姦黨之籍。至於皇朝。又有東林之目。其歸皆足以禍國家而亂天下。使宗社丘墟。生民塗炭。而莫之顧。此千古志士仁人所以痛恨於前代也。惟其用舍之大義。則歐陽脩嘗論之矣。朱子又於答留正書力言之。及其門人所記則至以舜之擧十六相去四凶爲法。又以程伯子當與煕豐大臣同事之說而非之。大抵一趨於邪正之辨。其論嚴矣。誠爲不刊之大典。然以愚慮揆之。在唐虞時。以堯爲君。以舜爲相。而行之如此。固可爲萬歲之通法。而世之明君賢相。乘國家元氣之盛。猶得以倣而行之也。然古之朋黨。其所謂小人者不過如恭,顯,牛,李之類。只爲一人一時之害而已。去此則國安無甚費力。故亦可如此處之矣。今之朋黨則不然。百餘年之內。根蔕旣固。反覆沈痼。以子孫言則至於曾玄。以黨類言則至於族隣。以人數言則幾半一國。以賢否言則皆有文學才能可用之人。苟欲目以邪則將擧其一黨而不用。目以正則將擧其一黨而盡用。用此則彼退。用彼則此退。怨讎日深。雖當國家危急之際而不恤。正如煕寧元祐之黨。不至於靖康北遷則不止。而況君非帝堯。相非大舜。只欲擧行其黜陟之政。則人心不安。國勢將傾。其可以此而濟其極弊耶。是以臣於癸亥啓箚。輒更以惟皇作極之說。仰慁於宸旒。蓋皇極之道。主於好惡。其正可好。其邪可惡。好惡得當則邪正益明矣。然其大致。主邪正則隨其或邪或正。勢將擧一黨而黜陟之。主皇極則當就邪邊而陟其正。就正邊而黜其邪。黜陟止於一人。而其黨自如。同趨於寅協之域。名雖似異。而實乃法大舜之善術也。如以近事言之。其情各自不同。而所以害國則同。蓋甲寅之淸濁。庚申之老少。是以分而敗者。向來諸臣。是又以合而敗者。其分也非有賢邪之甚懸。特以議論互激而然。其合也非有無黨之可言。特以祿位同保而然。今亦未知其如何出場也。第想所謂淸濁老少者。出於一時新造之勢。今恐不至轉盛。而惟東西大分。各經廝殺之境。怨讎益深。不思相容。務皆一出則一入。誓不與之同朝而共仕。是豈爲人臣子之道哉。今無它術。惟在殿下益臻建極之道。使夫在廷臣隣。則以象之。庶盡交修之方。而凡諸前後得罪之臣。雖爲當時用事者所誤。然其臨斷。必在於君上。苟非謀逆大辟之屬則宜降明旨。示以悔悟之意。庶幾上下幽明之間。誠意感通者。夫豈有不出以畢義盡忠於殿下耶。其它諸臣亦皆以類而推之。策厲將進。俱得其理。而必令近臣作爲大誥。詳道其源流得失。或統言大義。或條陳曲折。無微不彰。昭示中外。如臣前日大疏所論者。而更進之以爵賞。厲之以罪罰。持之以歲月。則畢竟安有不群化而順從。以有同寅協恭之美。而必爲背上違命之歸哉。然臣於此。竊有所慨恨者。自東西分背以來。今百有二十年矣。當時惟文成公臣李珥知其終爲國害。乃上陳君父。下喩朝臣。大爲蕩滌保合之策。必欲挽回世道。戮力王室。而卒爲一時宵人所陷。幸賴宣祖明聖。堇免己卯之遺轍。自是以後。凡幾歲月。名公鉅卿。比肩而立於朝。或深知其害而恥之。或潔身而不欲入。然亦終莫能爲之痛心出氣。以告於歷朝。矯其流弊者。蓋似懲於李珥也。臣自少時。他無所識。惟嘗竊意此爲亡國之大闕捩。居常憂念。乃於癸亥第二箚及萬言疏。各陳其意。至於老少之分。臣亦不免爲抑強扶弱之義所掣。混被指目。益加憤懣。戊辰之進。特爲辨此調劑保合之計。以明其本心。而事又不諧。今且老死。適逢聖際。茲敢冒死而陳之。伏乞聖明有所裁幸焉。取進止。

臣按朱子嘗恐所進封事。久而不存。後又追寫一木。徼進其君。以爲盡忠之地。竊念臣所進癸亥第二箚及萬言疏中論朋黨諸段。尙未必留在宮中。謹敢仰效朱子遺規。別書箚後。以備乙覽。

癸亥煕政堂第二箚

編輯

臣聞書洪範曰。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其敷言曰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夫皇極之道。自人倫之大。以至事物雲爲之間。無不極其義理之中。使天下四方之人。有所取正。如北極之居其所。而衆星拱之。則其自庶民以及君子。宜無有偏比不公之患。以亂其道。而箕子之告武王。丁寧密勿。至於如是者。蓋欲王者因此。必務以立正大之體。致寅恭之效。而爲萬世治平之基。觀於漢宋朋黨之際。亦可知其道之不行。弊御於天下國家矣。竊惟我國東西之目。始於宣廟朝。然其初非甚有君子小人之辨如白黑陰陽之不相容。故先正臣李珥嘗以洗滌鎭定之意。陳於宣廟。今已百有餘年矣。自後兩黨之得失。前後相掩。較其大致。則一敗於汝立之變。再敗於爾瞻之亂。三敗於向日權奸之黨者。皆出於東之一邊。論者執以爲邪正之辨。固非過言矣。然其間所謂南人者中稍別立。亦多名儒碩輔。而至光海斁倫之日。皆能屛退林野。或抗言直諫。是以仁祖卽位。登庸之盛。與西人無別。重以列聖御蒞有方。此所以久而後始壞者也。粵自大獄完畢。奸黨屛黜。聖志堅定。朝論翕然。宜其邪正大明。治化日升。而顧乃混同擾攘。不免有危亂之兆已形事爲。蓋以世道交喪。人心陷溺。識見易私。論議難公。前車雖覆。而後車猶不深戒。於其復入者。固未能甄別賢否。行之以至公之道。而於其已敗者。亦頗涉乎刻核過濫之弊。何者。自古權奸之被罪也。所誅者只是黨與腹心而已。今則不然。色目所及。殆擧一番之人而疑之。流竄罷削。必以此爲口實。雖於其中鮮有稍別如己丑。屛退抗言如癸亥以前者有以致之。然在治國之道。又豈宜一向持是而無變轍耶。比歲以來。頗加疏釋。而然其罪狀未明。輕重多紊。臣請其係逆獄奸黨及他罪大斷不容貸者。處之益加明白。如麗末鄭夢周所定五案之例。非在此類。而賢能可用者則因得蕩滌而拂拭之。使之自新。俱有漸次等級。俾無抱冤遺才之歎。如其執謬不回者。輒加裁抑。申以勸噵。必期至於感化之域。而雖其復入者。若有私護偏重之患。則益加懲艾而勉厲。庶幾並臻寅恭之美焉。然其大體。苟非殿下卓然自立。察倫盡性。有以建夫皇極之道而照臨之。使其群臣之是非淑慝。莫遁於衡鑑之下。無論彼此。賢者必進而親之。不肖者必退而遠之。以昭平明之理。則雖復宵衣旰食。倍加憂勞。而無所益矣。伏願聖明留念焉。臣竊聞曩歲殿下嘗讀洪範。以箕子有功於東方。遣近臣致祭其墓。此正百王之盛典。然隆其禮不如行其道。致其誠不如法其治。更願於此。有以申省而亟圖之甚幸。取進止。

臣按高麗恭讓王朝。鄭道傳等欲殺李穡諸人。文致罪狀。流竄者甚多。國論多岐。人心靡定。及鄭夢周爲門下侍中。乃上疏請王親臨審錄。並加黜宥。王召夢周及諸臣。議定李穡等五罪。夢周且請此後如有更擧前罪者。論以重律。蓋此雖與前朝事意義自別。然其訂正罪案之輕重。以定國論收人心則同。伏乞聖照。

萬言疏中一段

三曰破朋黨。蓋朋黨者。亦只在公私之辨爾。聖人於周比和同之間。致意甚勤。歷代禍亂。多從此出。但我國黨論。根深蔕固。異於他時。本皆同出士類。而及至分背。往往由邪正爲逆順。當其變作。固宜黜彼而陟此。誅彼而賞此。如今事平日久之後。又當就中定製。明卞而通用之。俾得增益遷改。亟反其本者。要爲必然之理。旣非程子煕豐同事之道。又與范純仁元祐調停之論不同。尤恐有符於洪範惟皇作極之義矣。其小目曰褒揚二賢。曰收嶺南。曰嚴敎戒。褒揚二賢者。世有賢德。士不能明知則是非混淆。趨向頗僻矣。如文成公李珥明體適用之道。文簡公成渾知要守約之學。眞東方鉅儒。乃繼五賢而作。然而不幸爲一邊之人所非。夫豈他人昏愚不知。而此輩獨能之。深得好惡之正哉。特以黨習世傳而衆咻。遂不可醫。因此朝廷雖已從享文廟。衆論亦未大同。今當使湖嶺諸道。印送文集年譜等書於各邑鄕校。更爲別諭邑宰。時與士子講肄。俾有所興起者。天理本明。人心自公。烏有終不得其是非之衷乎。收嶺南者。嶺南古稱人才之府庫。賢儒輩出。善俗尙存。非七方可比。誠以習俗弊痼。人物蕪絶。其卒無拔出明揚於淸朝如張顯光,鄭經世,鄭蘊者。今踰四紀。是固議論乖激之致。亦由朝家拋棄而然。遂使頃歲權奸之時。不免一番出來。助成虐焰。可謂一路之大恥也。今當共處以明辨通用之術。其果不被所累。而有才行者特加拔擢。其過小而才行大者。亦爲次第調遷。苟能降心相從。則自此公聽幷觀。同寅協恭。將無往而不可矣。嚴敎戒者。敎戒之有益於國家大矣。自古盤銘之遷都。周公,畢公之變俗。皆由是道。正爲人心不齊。衆怒難犯。如非以大公至正之道。敎諭丁寧。陳戒勤懇。使其深疑積怨。渙然開釋則不能也。今當自上慨然以釐革此弊爲心。使儒臣作一大誥。頒示中外。亦必推極本原。以爲兩邊俱是王臣。而但因黨論相激。人心轉乖。雖由此害國家忘君父。而猶且不顧。決非臣子道理。必須痛改前見。洗心滌腸。一以打破朋黨。同德盡忠爲事。以稱敎戒之意。如宋仁宗時詔百官戒朋黨者。則庶幾得其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