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註疏/卷三十四
目錄 | 南華真經註疏 | |
◀上一卷 | 卷三十四 雜篇列禦寇第三十二 | 下一卷▶ |
南華真經註疏卷之三十四
河南郭象注
唐西華法師成玄英疏
雜篇列禦寇第三十二
編輯列禦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
〈〔疏〕伯昏,楚之賢士,號曰伯昏瞀人,隱者之徒也。禦寇既師壺子,又事伯昏,方欲適齊,行於化道,自驚行淺,中路而還,適逢瞀人,問其所以。〉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疏〕方,道也。奚,何也。汝行何道?欲往何方?問其所由中塗反意也。〉
曰:吾驚焉。
〈〔疏〕自覺己非,驚懼而反。此略答前問意。〉
曰:惡乎驚?
〈〔疏〕重聞禦寇於何事進而起驚心。〉
曰:吾嘗食於十漿,
〈〔注〕賣漿之家。〉
而五漿先饋
〈〔注〕言其敬己。〉
〈〔疏〕饋,遺也。十漿,謂有十家賣漿飲也。列子因行渴,於逆旅十家賣飲,而五家先遺,睹其容觀,競起驚心,未能冥混,是以驚懼也。〉
伯昏瞀人曰:若是,則汝何為驚己?
〈〔疏〕更問驚由,庶陳己失。〉
曰:夫內誠不解,
〈〔注〕外自矜飾。〉
〈〔疏〕自覺內心實智,未能懸解,為物所敬,是以驚而歸。〉
形謀成光,
〈〔注〕舉動便辟而成光儀也。〉
以外鎮人心,
〈〔注〕其內實不足以服物。〉
〈〔疏〕謀,便僻貌也。鎮,服也。儀容便僻,動成光華,用此外形,鎮服人物。〉
使人輕乎貴老,
〈〔注〕若鎮物由乎內實,則使人貴老之情篤也。〉
而斃其所患。
〈〔注〕言以美形動物,則所患亂生也。〉
〈〔疏〕整,亂也。未能混俗同塵而為物標杓,使人敬貴於己而輕老人,良恐禍患方亂生矣。〉
夫漿人特為食羹之貨,無多餘之贏,其為利也薄,其為權也輕,而猶若是,
〈〔注〕權輕利薄,可無求於人。〉
而況於萬乘之主乎。
〈〔疏〕特,獨也。贏,利也。夫賣漿之人,獨有羹食為貨,所盈之物,蓋亦不多。為利既薄,權亦非重,尚能敬己,競走獻漿,況在君王,權高利厚,奔馳尊貴,不亦宜乎。〉
身勞於國而知盡於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驚。
〈〔疏〕夫君人者,位總萬機,威跨四海,故躬疲倦於邦國,心盡慮於世事,則思賢若渴以代己勞,必將任我以物務而驗我以功績,徇外喪內,逐偽忘真。驚之所由,具陳如是也。〉
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
〈〔疏〕汝能觀察己身,審知得喪,嘉其自覺,故欺善哉。〉
汝處己,人將保汝矣。
〈〔注〕苟不遺形,財所在見保。保者,聚守之謂也。〉
〈〔疏〕保,守也。汝安處己身,不能忘我,猶顯形德,為物所歸,門人請益,聚守之矣。〉
無幾何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
〈〔疏〕無幾何,謂無多時也。俄頃之間,伯昏往禦寇之所,適見脫屨戶外,跣足升堂,請益者多矣。〉
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立其間,不言而出。
〈〔疏〕敦,堅也。以杖柱頤,聽其言說,倚立間久,忘言而歸也。〉
賓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屨,跣而走,暨乎門,曰:先生既來,曾不發藥乎?
〈〔疏〕賓者,謂通賓客人也。禦寇聞師友立,不言而歸,於是竦息慙惕,不暇納屨,跣足馳走,至門而反,高人既來,庶蒙緘艾,不嘗開發藥石,遺棄而還。誠心欽渴,有此固請也。〉
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
〈〔疏〕已,止也。我已於先固告汝,汝不能韜光晦跡,必為物所歸依。今果見汝門人滿室,吾昔語汝,諒非虛言。宜止所請,無勞辭費。〉
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
〈〔注〕任平而化,則無感無求,無感無求,乃不相保。〉
〈〔疏〕顯跡於外,故為人保之;未能忘德,故不能無守也。〉
而焉用之感豫出異也。
〈〔注〕先物施惠,惠不因彼,豫出則異也。〉
〈〔疏〕而,汝也。焉,何也。夫物我兩忘,亦何須物來感己。必有機來,感而後應,不勞預出異端,先物施惠。〉
必且有感,搖而本性,又無謂也。
〈〔注〕必將有感,則與本性動也。〉
〈〔疏〕搖,動也。必固有感迫而後起,率其本性,搖而應之,滅跡匿端,有何稱謂也。〉
與汝遊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
〈〔注〕細巧入人為小言。〉
〈〔疏〕共汝同游,行解相類,唯事浮辮細巧之言,佞媚於人,盡為鳩毒,詎能用道以告汝也。〉
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疏〕孰,誰也。彼此迷塗,無能覺悟,何誰獨曉以相告乎?〉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注〕夫無其能者,唯聖人耳。過此以下,至於昆蟲,未有自忘其能而任眾人者也。〉
〈〔疏〕夫物未嘗為,無用憂勞,而必以智巧困弊。唯聖人汎然無係,泊爾忘心,譬彼虛舟,任運逍遙。〉
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
〈〔注〕呻吟,吟詠之謂。〉
祇三年而緩為儒,
〈〔注〕祇,適也。〉
〈〔疏〕呻吟,詠讀也。裘氏,地名也。祗,適也。鄭人名緩,於裘地學問,適經三年而成儒道。〉
河潤九里,澤及三族,使其弟墨。
〈〔注〕三族,謂父母妻族也。能使弟成於墨教也。〉
儒墨相與辯,其父助翟。
〈〔注〕翟,緩弟名。〉
〈〔疏〕翟,緩弟名也。儒則憲章文武,祖述堯舜,甚固吝,好多言。墨乃遵於禹道,勤儉好施。儒墨塗別,志尚不同,各執是非,互相爭辯,父黨小兒,遂助於翟矣。〉
十年而緩自殺。其父夢之曰:使而子為墨者子也。闔胡嘗視其良,既為秋栢之實矣?
〈〔注〕緩怨其父之助弟,故感激自殺,死而見夢,謂己既能自化為儒,又化弟令墨,弟由己化而不能順己,己以良師而便怨死精誠之至,故為秋栢之實。〉
〈〔疏〕闔,何不也。秋栢,勁木也。父既助翟,而緩恨之,經由十年,感激自殺,仍見夢於父,以申怨言云:使汝子為墨者,我之功力也。何不看視我為賢良之師而更朋助弟?我怨恨之甚,化為異物秋栢子實,生於墓上。亦有作垠字者,垠,冢也。云:汝何不看我冢上,已化為秋栢之木而生實也?〉
夫造物者之報人也,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
〈〔注〕自此已下,莊子辭也。夫積習之功為報,報其性,不報其為也。然則學習之功,成性而已,豈為之哉。〉
〈〔疏〕造物者,自然之洪鑪也,而造物者無物也,能造化萬物,故謂之造物也。夫物之智能,稟乎造化,非由從師而學成也。故假於學習,輔道自然,報其天性,不報人功也。是知翟有墨性,不從緩得。緩言我教,不亦繆乎。〉
彼故使彼。
〈〔注〕彼有彼性,故使習彼。〉
〈〔疏〕彼翟先者有墨性,故成墨,若率性素無,學終不成也。豈唯墨翟,庶物皆然。〉
夫人以己為有以異於人以賤其親,
〈〔注〕言緩自美其儒,謂己能有積學之功,不知其性之自然也。夫有功以賤物者,不避其親也,無其身以平往性者,貴賤不失其倫也。〉
〈〔疏〕言緩自恃於己有學植之功,異於常人,故輕賤其親而汝於父也。人之迷滯,而至於斯乎。〉
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緩也。
〈〔注〕夫穿井所以通泉,吟詠所以通性。無泉則無所穿,無性則無所詠,而世皆忘其泉性之自然,徒識穿詠之末功,因欲矜而有之,不亦妄乎。〉
〈〔疏〕夫土下有泉,人各有性,天也;穿之成井,學以成術者,人也。嗟乎,世人迷妄之甚,徒知穿學之末事,不悟泉性之自然,而矜之以為己功者,故世皆緩之流也。齊人穿鑿得井,行李汲而飲之,井主護水,捽頭而休,莊生聞之,故引為諭。〉
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昆有道者乎。
〈〔注〕觀緩之謬以為學,父故能任其自爾而知,故無為其間也。〉
〈〔疏〕觀緩之迷,以為己誠有德之人,從是之後,忘知任物,不復自矜,況體道之人,豈視其功邪。〉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注〕仍自然之能以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刑戮及之。〉
〈〔疏〕不知物性自爾,矜為己功者,逃遁天然之理也。既乖造化,故刑戮及之。〉
聖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
〈〔注〕夫聖人無安無不安,順百姓之心也。〉
〈〔疏〕安,任也。任羣生之性,不引物從己,性之無者,不強安之,故所以為聖人也。〉
眾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注〕所安相與異,故所以為眾人也。〉
〈〔疏〕學己所不能,安其所不安也;不安其素分,不安其所安也。〉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
〈〔疏〕玄道窈冥,言像斯絕,運知則易,忘言實難。〉
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
〈〔疏〕妙悟玄道,無法可言,故詣於自然之境,雖知至極而猶存言辮,斯未離於人倫矣。〉
古之人,天而不人。
〈〔注〕知而落天地,未嘗開言以引物,應其至分而已。〉
〈〔疏〕復古真人,知道之士,天然淳素,無復人情。〉
朱汗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注〕事在於適,無貴於遠功。〉
〈〔疏〕姓朱,名汗漫。姓支離,名益。殫,盡也。罄千金之產,學殺龍之術,伏膺三歲,其道方成,伎雖巧妙,卒為無用。屠龍之事,於世稍稀,欲明處涉人間,貴在適中,苟不當機,雖大無益也。〉
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
〈〔注〕理雖必然,猶不必之,斯至順矣,兵其安有。〉
〈〔疏〕達道之士,隨逐物情,理雖必然,猶不固執,故無交爭也。〉
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
〈〔注〕理雖未必,抑而必之,各又其所見,則乖逆生也。〉
〈〔疏〕庸庶之類,妄為封執,理不必爾而固必之,既件物情,則多乖矣。〉
順於兵,故行有求。
〈〔注〕物各順性則足,足則無求。〉
〈〔疏〕心有貪求,故任於執固之情也。〉
兵,恃之則亡。
〈〔注〕不得已而用之,以恬淡為上者,未之亡也。〉
〈〔疏〕不能大順韋命,而好乖逆物情者,則幾亡吾寶矣。〉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注〕苞苴以遺,竿牘以問,遺問之具,小知所殉。〉
〈〔疏〕小夫,猶匹夫也。苞苴,香草也。竿牘,竹簡也。夫搴芳草以相贈,折簡牘以相問者,斯蓋俗中細務,固非丈夫之所忍為。〉
敝精神乎蹇淺,
〈〔注〕昏於小務,所得者淺。〉
〈〔疏〕好為遺問,徇於小務,可謂勞精神於跛蹇淺薄之事,不能遊虛涉遠矣。而欲兼濟導物,〉
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注〕小夫之知,而欲兼濟導物,經虛涉遠,志大神敝,形為之累,則迷惑而失致也。〉
〈〔疏〕以奏淺之知,而欲兼濟羣物,導達羣生,望得虛空其形,合太一之玄道者,終不可也。此人迷於古今,形累於六合,何能照知太初之妙理邪。〉
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瞑乎無何有之鄉。
〈〔疏〕無始,妙本也。無何有之鄉,道境也。至德之人,動而常寂,雖復兼濟道物,而神凝無始,故能和光混俗而恆寢道鄉也。〉
水流乎無形,發泄乎大清。
〈〔注〕泊然無為而任其天行也。〉
〈〔疏〕無玖順物,如水流行,隨時適變,不守形跡。跡不離本,故雖應動,恆發泄於太清之極也。〉
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
〈〔注〕為知所得者細。〉
而不知大寧。
〈〔注〕任性大寧而至。〉
〈〔疏〕苞苴竿牘,何異毫毛。如斯運智,深可悲歎。精神淺薄,詎知乎至寂之道邪。〉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悅之,益車百乘。
〈〔疏〕姓曹,名商,宋人也。為宋偃王使秦,應對得所,秦王愛之,遂賜車百乘。乘,駟馬也。〉
反於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阪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
〈〔疏〕窘,急也。言貧窮困急,織屨以自供,頸項枯槁而顦顇,頭面黃瘦而馘厲,當爾之際,是商之所短也。一使強秦,遂使秦王驚悟,遺車百乘者,是商之智數長也。以此自多,矜誇莊子也。〉
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
〈〔注〕夫事下然後功高,功高然後祿重,故高遠恬淡者遺榮也。〉
〈〔疏〕癰,癢熱毒腫也。痔,下漏病也。莊生風神俊悟,志尚清遠,既而縱此奇辯以挫曹商。故郭注云,夫事下然後功高,功高然後祿重,高遠恬淡者遺榮也。〉
魯哀公問乎顏闔曰:吾以仲尼為貞幹,國其有廖乎?
〈〔疏〕言仲尼有忠貞幹濟之德,欲命為卿相,魯邦亂病庶瘳差矣。〉
曰:殆哉圾乎仲尼。
〈〔注〕圾,危也。夫至人以民靜為安。今一為貞幹,則遺高跡於萬世,令飾競於七義而畫其毛彩,百姓既危,至人亦無以為安也。〉
〈〔疏〕殆,近也。圾,危也。以貞幹跡率物,物既失性,仲尼何以安也。〉
方且飾羽而畫,
〈〔注〕凡言方且,皆謂後世,從事飾畫,非任真也。〉
〈〔疏〕方將貞幹輔相魯廷,萬代奔逐,修飾羽儀,喪其真性也。〉
從事華辭,以支為旨,
〈〔注〕將令後世之從事者無實,而意趣橫出也。〉
〈〔疏〕聖跡既彰,令從政任事,情偽辭華,析派分流為意旨也。〉
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
〈〔注〕後世人君,將慕仲尼之遐軌,而遂忍性自矯偽以臨民,上下相習,遂不自知也。〉
〈〔疏〕後代人君,慕仲尼遐軌,安忍情性,用之臨人,上下相習,矯偽黔黎,而不知己無信實也。以華偽之跡教示蒼生,稟承心靈,宰割真性,用此居人之上,何足稱哉。〉
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
〈〔注〕今以上民,則後世百姓非直外形從之而已,乃以心神受而用之,不能復自得於體中也。〉
〈〔疏〕彼代百姓,非直外形從之,乃以心神受用之,不能復自得之性,以此居民上,何足可安哉。〉
彼宜汝與?
〈〔注〕彼,百姓也。汝,哀公也。彼與汝各自有所宜,相效則失真,此即今之見驗。〉
〈〔疏〕彼,百姓也。汝,哀公也。百姓與汝各有所宜,若將汝所宜與百姓,不可也。〉
予頤與?
〈〔注〕效彼非所以養己也。〉
〈〔疏〕予,我也。頤,養也。我與百姓怡養不同,譬如魚烏,升沈各異,若以汝所養衛物,物我俱失也。〉
誤而可矣。
〈〔注〕正不可也。〉
〈〔疏〕以貞幹之跡錯誤行之,正不可也。〉
今使民離實學偽,非所以視民也,為後世慮,不若休之。
〈〔注〕問不謂當時也。〉
〈〔疏〕離實性,學偽法,不可教示黎民,慮後世荒亂,不如休止也。〉
難治也。
〈〔注〕治之則偽,故聖人不治也。〉
〈〔疏〕捨己效物,聖人不治也。〉
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注〕布而識之,非芻狗萬物也。〉
〈〔疏〕二儀布生萬物,豈貴恩也。〉
商賈不齒,
〈〔注〕況士君子乎。〉
〈〔疏〕夫能施求報,商客尚不齒理,況君子士人乎。〉
雖以事齒之,神者弗齒。
〈〔注〕要能施惠,故於事不得不齒,以其不忘,故心神忽之。此百姓之大情也。〉
〈〔疏〕施而不忘,未合天道。能施恩惠,於物事不得不齒,為責求報,心神輕忽不錄,百姓之情也。事之者,性情也。〉
為外刑者,金與木也;
〈〔注〕金,謂刀鋸斧鉞;木謂棰楚極桎。〉
為內刑者,動與過也。
〈〔注〕靜而當,則外內無刑。〉
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
〈〔疏〕宵,闇夜也。離,羅也。訊,問也。闇惑之人,罹於憲網,身遭枷杻斧鉞之刑也。〉
離內刑者,陰陽食之。
〈〔注〕動而過分,則性氣傷於內,金木訊於外也。〉
〈〔疏〕若不止分,則內結寒暑,陰陽殘食之也。〉
夫免乎外內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注〕自非真人,未有能止其分者,故必外內受刑,但不問大小耳。〉
〈〔疏〕心若死灰,內不滑靈府,形同槁木,外不掛桎梏,唯真人哉。〉
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疏〕人心難知,甚於山川,過於蒼昊。厚深之狀,列在下文。〉
故有貌願而益,有畏若不肖,
〈〔疏〕願,慤真也。不肖,不似也。人有形如慤真,而心益虛浮也;有心實長者,形如不肖也。〉
有順懷而遠,
〈〔疏〕懷,急也。形順躁急而心達理也。〉
有堅而縵,有緩而針。
〈〔注〕言人情貌之反有如此者。〉
〈〔疏〕縵,緩也。釬,急也。自有形如堅固而實散縵,亦有外形寬緩心內躁急也。〉
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
〈〔注〕但為難知耳,未為殊無跡。〉
〈〔疏〕人有就仁義如渴思水,捨仁義若熱逃火,雖復難知,未為無跡。徵驗具列下文也。〉
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
〈〔疏〕遠使忠佞斯彰,咫步敬慢立明者也。〉
煩使之而觀其能,
〈〔疏〕煩極任使,察其彼能。〉
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疏〕卒問近對,觀其願智。〉
急與之期而觀其信,
〈〔疏〕忽卒與期,觀信契也。〉
委之以財而觀其仁,
〈〔疏〕仁者不貪。〉
告之以危而觀其節,
〈〔疏〕告危亡,驗節操。〉
醉之以酒而觀其則,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疏〕至人酒不能昏法則,男女參居,貞操不易。〉
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疏〕君子易觀,不肖難明。然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搜之有塗,亦可知也。〉
〈〔疏〕九事徵驗,小人君子,厚貌深情,必無所避。〉
正考父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墻而走,孰敢不軌。
〈〔注〕言人不敢以不軌之事侮之。〉
〈〔疏〕考,成也。父,大也。有考成大德而履正道,故號正考父,則孔子十代祖宋大夫也。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也。偃曲循牆,並敬容極恭,卑退若此,誰敢將不軌之事而侮之也。〉
如而夫者,一命而呂鉅,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
〈〔注〕而夫,謂凡夫也。唐,謂堯也,許,謂許由也。言而夫與考父者,誰同於唐許之事也。〉
〈〔疏〕而夫鄙夫也。諸父,伯叔也。凡夫篤競軒冕,一命則呂鉅夸華,再命則援綏作舞,三命善識自高,下呼伯叔之名。然考夫謙夸各異,格量勝劣,誰同唐堯許由無為禪讓之風哉。〉
賊莫大乎德有心
〈〔注〕有心於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
〈〔疏〕役智勞慮,有心為德,此賊害之甚也。〉
而心有睫,
〈〔注〕率心為德,猶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間,則偽已甚矣。〉
及其有眼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
〈〔注〕乃欲探射幽隱,以深為事,則心與事俱敗矣。〉
〈〔疏〕率心為役,用心神於眼睫,緣慮逐境,不知休止,致危敗甚矣。〉
凶德有五,中德為首。
〈〔疏〕謂心耳眼舌鼻也。曰此五根,禍因此德,謂凶德也。五根禍主,中德為無心也。〉
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注〕吡,訾也。夫自是而非彼,則攻之者非一,故為凶首也。若中無自好之情,則恣萬物之所是,所是各不自失,則天下皆思奉之矣。〉
〈〔疏〕吡,訾也。用心中所好者自以為是,不同己為者訾而非之。以心中自是為得,故曰中德。〉
窮有八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
〈〔疏〕八極三必窮達,猶人身有六府也。列下文矣。〉
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
〈〔注〕窮於受役也。然天下未曾窮於所短,而恆以所長自困。〉
〈〔疏〕美,恣媚也。髯,髭鬢也。長,高也。大,粗大也。壯,多力;麗,妍華;勇,猛;敢,果決也。蘊此八事,超過常人,受役既多,因以窮困也。〉
緣循,偃俠,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
〈〔注〕緣循,杖物而行者也。偃佒,不能俯執者也。困畏,怯弱者也。此〉
三者既不以事見任,乃將接佐之,故必達也。
〈〔疏〕循,順也,緣物順他,不能自立也。偃佒,仰首不能俛執也。困畏,困苦怯懼也。有此三事不如恆人,所在通達也。〉
知慧外通,
〈〔注〕通外則以無崖傷其內也。〉
〈〔疏〕自持智慧照物,外通塵境也。〉
勇動多怨,
〈〔注〕怯而靜,乃厚其身耳。〉
〈〔疏〕雄健躁擾,必招讎隙。〉
仁義多責。
〈〔注〕天下皆望其愛,然愛之則有不周矣,故多責。〉
〈〔疏〕仁義則不周,必有多責也。〉
達生之情者傀,
〈〔注〕傀然,大恬解之貌也。〉
達於知者肖;
〈〔注〕肖,釋散也。〉
〈〔疏〕注云:消,釋散也;傀,恬解也。達悟之崖,真性虛照,傀然縣解,無係戀也。〉
達大命者隨,
〈〔注〕泯然與化俱也。〉
〈〔疏〕大命,大年。假如彭祖壽考,隨而順之,亦不厭其長久,以為勞苦·也。〉
達小命者遭,
〈〔注〕每在節上住乃悟也。〉
〈〔疏〕小命,小年也。遭,遇也。如殤子促齡,所遇斯適,曾不介懷耳。〉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莊子。
〈〔疏〕錫,與也。●,後也。宋襄王時,有庸瑣之人游宋,妄說宋王,錫車十乘,用此驕炫,排莊周於己後,自矜物先也。〉
莊子日: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疏〕葦,蘆也。蕭,蒿也。家貧織蘆蒿為薄,賣以供食。鍛,椎也。驪,黑龍也,頜下有千金之珠也。譬譏得車之人也。〉
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粉夫。
〈〔注〕夫取富貴,叉順乎民望也,若挾奇說,乘天衢,以嬰人主之心者,明君之所不受也。〉
故如有所譽,必有所試,於斯民不違,僉日舉之,以合萬夫之望者,此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之也。
〈〔疏〕懷忠貞以感人主者,必非常之賞。而用左道,使其說佞媚君王,僥倖於富貴者,故有驕●之容。亦何異遭驪龍睡得珠邪。餘詳注意。〉
或聘於莊子。
〈〔疏〕寓言,不明聘人姓氏族,故言或也。〉
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
〈〔疏〕犧,養也。君王預前三日養牛祭宗廟曰犧也。〉
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注〕樂生者畏犧而辭聘,髑髏聞生而矉●,此死生之情異而各自當也。〉
〈〔疏〕芻,草也。菽,豆也。犧養豐贍,臨祭日求為孤犢不可得也。況祿食之人,例多夭折,嘉遁之士,方足全生。莊子清高,笑彼名利。〉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疏〕莊子妙達玄道,逆旅形骸,故棺槨天地,鑪冶兩儀,珠璣星辰,變化三景,資送備矣。門人厚葬,深乖造物也。〉
弟子日: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疏〕鳶,鶿也。門人荷師主深恩也,將欲厚葬,避其烏鳶,豈知厚葬還遭螻蟻。情好所奪,偏私之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注〕以一家之平平萬物,未若任萬物之自平也。〉
〈〔疏〕無情與奪,委任均平,此真平也。若運情慮,均平萬物,若欲起心,已不平矣。〉
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
〈〔注〕徵,應也。不因萬物之自應而欲以其所見應之,則必有不合矣。〉
〈〔疏〕聖人無心,有感則應,此真應也,若有心應物,不能應也。徵,應也。〉
明者唯為之使,
〈〔注〕夫執其所見,受使多矣,安能使物哉。〉
〈〔疏〕自炫其明,情應於務,為物驅使,何能,役人也。〉
神者徵之。
〈〔注〕唯任神然復能至頗,故無往不應也。〉
〔疏)神者無心,寂然不動,能無不應也。
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
〈〔注〕明之所及!不過於形骸也,至順則無遠近會深,皆各自得。〉
〈〔疏〕明則有心應務,為物驅役,神乃無心,應感無方。有心不及無心,存應不及忘應,格量可知也。〉
而愚者侍其所見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
〈〔注〕夫至順則用發於彼而以藏於物,若恃其所見,執其自是,雖欲入人,其功外矣。〉
〈〔疏〕夫忘懷應物者,為而不恃,功成不居。愚惑之徒,自執其用,叨人功績,歸入已身,雖欲矜伐,其功外矣。迷忘如此,深可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