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民族壓迫

印度的民族壓迫
《人民日報》編輯部
1972年2月1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印度民族問題的複雜性和尖銳性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孟加拉族、泰米爾族、錫克族、馬拉地族、古吉拉特族、阿薩姆族、奧里雅族等,其中印度斯坦族人口最多,占全國總人口五億四千多萬的百分之四十六點三,其他各主要民族人口都在一千萬到三千萬之間,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此外還有一些人口較少的部族約有四千萬。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殖民主義者執行了「分而治之」的反動政策,利用印度民族、宗教的錯綜複雜情況,不斷製造民族之間的對立、糾紛和屠殺,以維持殖民統治。印度獨立後,印度政府採取了英帝國主義的一些統治手法,對國內一些民族、部族和教族繼續採取歧視和壓迫的政策,激起印度各族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

大部分居住在旁遮普邦的錫克族(全國約一千萬人),長期以來要求成立一個獨立的「錫克斯坦」。英帝國主義對他們進行了殘暴鎮壓。印度獨立後,印政府繼續歧視和壓迫錫克人,把成千上萬錫克人投入監獄。同時,為了緩和錫克人的鬥爭,印度政府特意在一九六六年把旁遮普邦劃分為哈里亞納邦和旁遮普邦,前者以印度教徒為主要居民,後者以錫克人為主要居民。但不論是壓迫和欺騙,都不能平息錫克人的反抗。

印度的一些人口較少的部族人民,受到的壓迫、剝削和歧視更為殘酷和嚴重。居住在印度東部及其鄰近地區的大約六十萬那加族人民和大約二十多萬米佐族人民,長期以來一直為反對印度當局的壓迫而鬥爭。為了緩和那加族人民的鬥爭,印度政府於一九四七年六月被迫同意那加族建立一個為期十年的「臨時政府」,但不久就撕毀了這個協定。一九五二年,那加人民為了抵制印度的大選,在那加山區舉行了自己的「全民投票」,百分之九十九的那加人民在這次投票中表示了要求民族獨立的願望。尼赫魯政府馬上通緝那加族領導人,並且派軍隊開進那加山區,進行血腥鎮壓。那加人民沒有被印度反動派的武裝鎮壓所嚇倒,他們被迫拿起武器,走進叢林,同印度反動軍隊進行堅決鬥爭。

為了對那加人民進行政治欺騙,尼赫魯政府於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宣布把那加山區劃為印度的一個邦。但是,印度的這一手法也同樣歸於失敗。

居住在阿薩姆邦米佐山區的米佐人民,早在英國殖民統治的後期,就開始進行反對殖民統治的鬥爭。為了緩和米佐人民的鬥爭,印度政府於一九五○年在憲法上規定米佐山區劃為阿薩姆邦的一個自治縣,但實際上,米佐人民不僅在政治上處於無權地位,而且常常被徵召到印度軍隊中去服役,印度政府還強迫他們使用阿薩姆語來代替米佐語。米佐人民於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舉行了武裝暴動。這時,上台不久的英迪拉·甘地政府派出大批軍隊進行鎮壓,屠殺了大批米佐人民。從一九六七年初起,印度政府還把幾十萬米佐人民趕出他們世代居住的山村,用刺刀把他們押進鐵絲網圍住的所謂「保護村」里,造成米佐人大批餓死病死的嚴重事件。

印度反動政府在國內壓迫剝削印度各族人民,引起了廣大印度人民日益強烈的反抗。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