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合肥市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合肥市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合肥市統計局
2017年6月30日
合人社秘〔2017〕250號
本作品收錄於《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

2016年,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密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服務為上」的工作主線,狠抓目標管理,在就業、人事人才、社會保障和勞動維權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就業和再就業 編輯

2016年底,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以下統計口徑相同)就業人員148.02萬人,其中在崗職工132.73萬人。按註冊登記類型分,內資單位就業人員135.99萬人,港澳台商投資就業人員4.58萬人,外商投資就業人員7.45萬人。內資單位中,國有單位就業人員36.93萬人,城鎮集體單位就業人員1.45萬人,股份合作單位就業人員0.48萬人,聯營單位就業人員0.11萬人,有限責任公司就業人員72.91萬人,股份有限公司就業人員21.18萬人,其他內資單位就業人員2.9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3%,控制在4.5%以內。

全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23.2萬人,下崗失業再就業2.8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99萬人。堅持完善就業創業機制,營造公平就業創業環境。在「合肥都市圈」的基礎上,建成人力資源市場和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區,實現人力資源跨地區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積極落實就業促進民生工程,開發公益性崗位1.4萬個,開展就業見習培訓和就業見習基地申報工作,完成大學生就業9萬人,對6900餘名歷屆未就業大學生進行了幫扶。為319家就業見習基地撥付見習補貼967.76萬元,安排就業見習2140人。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當好全省「三個排頭兵」的若干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合人社秘〔2016〕194號),落實各類服企穩崗措施。廣泛開展春風行動,舉辦超過254場招聘會,為12.3萬名各類求職者提供了免費就業服務。舉辦3場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參與企業達到258個,提供崗位8600個,1528名退役士兵在招聘周期間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

二、社會保險 編輯

(一)養老保險。2016年,全市共有159.74萬名企業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全年基金收149.56億元,基金支出98.42億元,全年應發放養老金88.02億元。年末,全市享受領取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達344150人。全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97.05%,其中社區服務率94%。

(二)失業保險。2016年,全市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人數為128.78萬人,全年基金收入11.16億元,全年基金支出6.8億元。全年新增登記失業職工35242人,累計接收失業職工275141人,全年領取失業救濟金的失業職工303090人。

(三)工傷保險。2016年,全市參保職工137.39萬人。全年基金收入5.25億元,基金支出3.35億元,7704人次享受了工傷保險待遇。

(四)生育保險。2016年,全市參保職工123.73萬人。全年基金收入4.6億元,基金支出5.2億元,69703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

(五)醫療保險。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016年,全市參保職工人數168.06萬人。全年基金收入54.07億元,基金支出37.9億元,共有266659人次享受了定點醫院診療、急診搶救住院、異地轉(診)院、異地安置和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待遇。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市參保167.08萬人,全年基金收入7.5億元, 共有252128人次享受了醫療保險待遇,基金支出5.93億元。

(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6年,全市參保人數301.7萬人,年滿60周歲以上領取待遇人員88.32萬人,全部實現按月足額發放,符合發放條件發放率達100%;被徵地農民有52.7萬人,領取待遇14.6萬人,符合發放條件發放率100%。

三、工資分配 編輯

2016年度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8416元,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1054元。

按國民經濟行業類別分,各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農林牧漁業42276元,採礦業49818元,製造業66253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11058元,建築業57271元,批發和零售業60740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78645元,住宿和餐飲業35294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8159元,金融業126343元,房地產業66636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6177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5863元,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50285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48505元,教育73376元,衛生和社會工作89511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61376元,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71098元。

按登記註冊類型分,各類型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內資68316元,港澳台商投資65894元,外商投資71852元。內資中,國有單位82703元、城鎮集體單位48338元、股份合作單位62323元、聯營單位97954元、有限責任公司60004元、股份有限公司74959元、其他內資51130元。

四、勞動關係 編輯

2016年,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為1520元/月。全市勞動合同數據庫已備案用人單位達5萬戶,備案職工156萬人。各類型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為98%。全年,通過日常巡查、專項執法檢查、舉報投訴專查等執法活動,共為10848名勞動者追討工資10268.08萬元。立案查處舉報投訴案3185起,結案率100%。建立完善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機制,全力推進「兩網化」建設。全市農民工工資保障金賬戶餘額已達12億元,有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積極推進勞動關係與調解仲裁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實體化建設,協調勞動關係三方通過在將創建和諧勞動關係工作向基層延伸,完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體系,全市勞動人事仲裁機構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0573件,處理勞動人事案件結案率達99%。

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肥市統計局
2017年6月30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