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吉林市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吉林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吉林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吉林市統計局
2022年5月11日
http://www.jlcity.gov.cn/zw/tzgg/202205/t20220511_1033650.html

2018年9月,國務院統一部署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統一部署,我市「三調」全面採用優於1米分辨率的航空航天遙感影像製作調查底圖,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歷時3年,完成132.24萬個圖斑調查任務,全面查清了我市國土利用狀況。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918272.95公頃。其中,水田157521.3公頃,占17.15%;水澆地988.15公頃,占0.11%;旱地759763.5公頃,占82.74%。磐石市、舒蘭市、樺甸市、蛟河市耕地面積較大,占全市耕地的72.28%。

  位於2度以下坡度(平地)的耕地353541.96公頃,占全市耕地的38.5%;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91114.31公頃,占31.7%;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53254.5公頃,占27.58%;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9946.21公頃,占2.17%;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415.97公頃,占0.05%。

  二、種植園用地11972.41公頃。其中,果園10756.98公頃,占89.85%;其他園地1215.43公頃,占10.15%。園地主要分布在蛟河市、船營區、磐石市、永吉縣、豐滿區,占全市園地的82.97%。

  三、林地1578708公頃。其中,喬木林地1487124.16公頃,占94.2%;灌木林地5334.02公頃,占0.34%;其他林地86249.82公頃,占5.46%。林地主要分布在蛟河市、樺甸市,占全市林地的56.23%。

  四、草地8463.77公頃。其他草地8463.77公頃,占100%。草地主要分布在蛟河市,占全市草地的33.5%。

  五、濕地8146.94公頃。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其中,森林沼澤486.24公頃,占5.97%;灌叢沼澤45.36公頃,占0.56%;沼澤草地357.06公頃,占4.38%;內陸灘涂7019.09公頃,占86.15%;沼澤地239.19公頃,占2.94%。濕地主要分布在蛟河市、樺甸市、舒蘭市、豐滿區,占全市濕地的93.75%。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12327.29公頃。其中,城市用地20500.56公頃,占18.25%;建制鎮用地7817.98公頃,占6.96%;村莊用地77493.43公頃,占68.99%;採礦用地4968.74公頃,占4.42%;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1546.58公頃,占1.38%。

  七、交通運輸用地29957.29公頃。其中,鐵路用地2732.62公頃,占9.12%;公路用地13821.74公頃,占46.14%;農村道路13379.32公頃,占44.66%;港口碼頭用地11.92公頃,占0.04%;管道運輸用地11.69公頃,占0.04%。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00130.55公頃。其中,河流水面36929.99公頃,占36.88%;水庫水面40499.76公頃,占40.45%;坑塘水面13044.4公頃,占13.03%;溝渠8271.67公頃,占8.26%;水工建築用地1384.73公頃,占1.38%。蛟河市、樺甸市水域面積較大,占全市水域的40.22%。

「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市國土利用狀況,同時也反映出我市耕地保護、生態環境、節約集約用地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採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加以改進。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嚴格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要完善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的工作機制,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要堅持系統觀念,尊重自然規律,合理安排生態建設布局。要堅持節約集約,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開發利用效率。繼續推動城鄉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完善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強化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大力推廣節地模式。

「三調」成果是各級政府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要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充分發揮「三調」成果在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支持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中的基礎性作用。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