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闡真/1
卷一
素樸散人悟元子劉一明述注
門人沖和張陽全校閱
後學黃燮榳重刊
上乾下乾(乾卦第一)
編輯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乾者,健也。剛強不屈之義。卦體六爻皆奇,純陽之象,故謂乾。此進陽火之卦,造命之學,所以行健而用剛道也。健莫健於天,天之為道,一氣流行,迴圈無端,經久不已,無物不復,無物能傷,健之至矣。
故當春而生物者,健之元也。元者,初也。陽氣之初生,而萬物俱皆萌甲,元何其健乎?
夏而長物者,健之亨也。亨者,通也,陽氣之通暢。陽氣通暢,而萬物俱皆發旺,亨何其健乎?
秋而成物者,健之利也。利者,宜也,陽氣之便宜。陽氣便宜,而萬物俱皆成實,利何其健乎?
冬而藏物者,健之貞也。貞者,靜也,陽氣之寧靜。陽氣寧靜,而萬物俱皆歸根,貞何其健乎?
元、亨、利、貞,四時迭運,總是一健行之,一為體而四為用。體以施用,用以全體,體用如一,故天道健行而不息也。
惟人也,資天之氣而始形,即具此天之健德,即有此元亨利貞之健用。人之健德,即本來之良知、先天之正氣,名曰真陽,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氣;儒曰精一;道曰抱一;釋曰歸一。無非教人修此一點剛健正氣耳。
是氣也,本於先天,藏於後天,處聖不增,處凡不減,有生之初,不垢亦不淨,不生亦不滅,不色亦不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處於萬物之中,不為萬物所屈,本自元,本自亨,本自利,本自貞,皆在無心中運用,不待勉強,出於自然,不健而健,健而不健,健之無形跡可窺,所謂天人者是也。
一交後天,氣質發而外物誘,性相近而習相遠,棄真認假,良知有昧,於是元者不元,亨者不亨,利者不利,貞者不貞,健之德已虧,健之用已非,神昏氣濁,性亂命搖,身雖動而陽氣消,不死豈能之乎?
故聖人有造命之學,於後天中返先天,能以修持本來乾健之德,永久不壞耳。修持之道,仍不外此元、亨、利、貞之用。
人能看破一切,猛醒回頭,志於性命,恍惚杳冥之中,便有一點生機潛發,此健之元也。人能一心修養,真履實踐,經久不殆,行以達其所欲,即健之亨也。人能振發精神,勇力前進,剛氣凝聚,諸緣不礙,生死如一,即健之利也。人能格物致知,辨別是非邪正,止於其所而不遷,即健之貞也。
元以生其健,亨以通其健,利以成其健,貞以固其健。元、亨、利、貞一氣運用,由勉強而歸自然,渾然天理,仍是良知本來面目,可以與天同功用,與天同長久矣。
但是道也,有藥物,有火候,有功力,有急緩,有止足。修之合法,養之隨時,方能進於佳境。倘差之毫髮,失之千里。元亨利貞,四者缺一,則健德不成,命非我有。此進陽之火候,不可不知也。
初九,在健之初,健德方振,如潛藏之龍,正當培養正氣之時,未可自恃其健,故曰「勿用」。
九二,健而得中,不偏不倚,剛柔相當,如見龍在田,生氣常存,天良不昧,聖胎有象。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曰「利見」。
九三,浩氣充塞,剛而得正,日則勉於行,夕則察其過,日乾夕惕,健行不息,雖有危厲,故能無咎。
九四,健德已成,聖胎完全,待時脫化,如龍或躍而起,或在於淵,審查氣候,防危慮險,故可無咎。
九五,剛健中正,陰陽混化,身外有身,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不但成己,而且成物,如飛龍在天,隱顯不測,隨時濟物。所謂大人者,正己而正物者也。放曰「利見」。
上九,進健太過,獨剛不柔,知進而不知退,如亢旱之龍,龍至於亢,不能生物。健至太過,必敗其事。陽極必陰,天寶得而復失,理有可決,故曰「有悔」。
大抵行健用剛之道,貴乎隨時,隨時之健,能剛能柔,元、亨、利、貞,無往而不可健,無往而有傷健矣。
聖人恐人不知用健之道,大書特書曰:「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此言太煞分明。九為河圖一三五,陽生之數。用九者,即用健也。龍之為靈昭昭也,變化不測,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隱能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修健之道,如禦龍也。用健而能隨時,如群龍之變化也。當潛而潛,當見而見,當乾而乾,當躍而躍,當飛而飛,健而不至過,高而不至亢,緩急止足,各隨其時,此無首之健,用之而未有不取吉者。但無首變化之道,須要真知灼見,若不見而猜想做作,雖天寶在望,未許我得。用之必先見之,見而後用,則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裏施功,有無不立,順逆不拘,大地裏黃芽長遍,滿世界金花開綻,信步走去,頭頭是道,取之左右逢其原,用九而不為九所用,方且進於剛健中正純粹之精,我命由我不由天,與天為徒矣。
上坤下坤(坤卦第二)
編輯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用六,利永貞。
坤者,順也。柔順卑下之義,卦體六爻皆偶,純陰之象,故謂坤。此運陰符之卦,修性之學,所以行順而用柔道也。順莫順乎地,地本至陰,無陽不能生成萬物。其所以生成萬物者,順乎天之陽氣,進退而生成之,是地本不元亨,而元亨之利,在於能貞耳。地之順天不可見,觀於牝馬之順,而地之順可知矣。
牝者,陰柔之總名。凡物之陰者,皆屬北。馬為健行之物,牝馬順牝(疑為牡)馬而行,則牝馬所到之處,即是牝(疑為牡)馬能到之處,雖柔亦剛,地順之利貞,亦如牝馬之利貞耳。
人受地之陰氣以成形,即具此柔順之德。柔順之德,即人生之初,秉彝之良能,此能交於後天,為氣質所拘,積習所染。順非所順,順其所欲,良能變為假能矣。
聖人教人行順道者,由假順而變為真順,還其當日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之本面耳。故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
夫剛為柔之主,剛能統柔,柔不能統剛,亦只順承其剛而已。以柔順剛,不但無能者順有能,凡返邪歸正,改惡遷善,存誠去妄,以人心順道心之事,皆系以柔順剛之義。先迷者,人心用事,道心埋藏,順其人慾,以假傷真,由迷而失主也。後得主者,道心用事,人心安靜,順其天理,以真滅假,得主而不迷也。
人能由迷生悟,以陰順陽,借人心複道心,以道心制人心。先失主而後得主,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何病於柔乎?
順之道,莫大於地。順之象,莫著於月。月本純陰無陽,與日會於虛危之處,行至西南坤位,初三吐蛾眉之光,魄中生魂,是謂得朋。至於十五,光輝盈輪。十六日景自此漸錯,月光至此漸退;魂中生魄,行至東北艮地,二十八餘光於此全消,所謂喪朋。
西南月光方生,陰順其陽之進也。東北月光全消,陰順其陽之退也。陽進則月明,陽退則月昏。月之昏明,亦順其日之進退耳。
修道君子,用順而行柔道,能如月之順日,則知得知喪,進之退之,無有不利者也。利者何利?利其順之得正,尤利其安居於正。方是全始全終之吉道。
曰安貞者,安正也。以正而安,止於其所,不順而必期其順,不正而必至於正。
煉己持心,拔去一切輪回種子,不使有一點滓質留於方寸之中。虛極靜篤,人心不起,道心即生,貞下起元,柔即是剛,順即能健,元而未有不亨,亨而未有不利,利而未有不吉者。安貞之順,豈小焉哉!
初六,在順之初,系可真可假之際,稍有不正,客氣潛入,必至一陰生而群陰畢集,即有履霜堅冰至之象,故順之須謹於始也。
六二,柔順中正,中則其心直而能謹慎。正則其行方而有裁製,內直外方,循規蹈矩,自能大其德業,故不習無不利也。
六三,性柔志剛,含藏章美,順守其正,不以外假而傷內真。即有事而不得不外順者,其必或從王事,欲順於人,不失於己,故無成而能有終也。
六四,以柔居柔,內念不出,外念不入,順時順命,不致禍而不求福,如括結囊口,內外一空,故無咎而亦無譽也。
六五,柔順虛中,德足服人,不言而信,不教而化,如黃裳著體,喑然日章,美德在內,自著於外,故為順道之元吉也。
上六,自尊自大,以柔為剛,不能順人,欲人順己,如龍戰於野,乖和失中,陰差陽錯,未得於人,早傷其已,故其血玄黃也。
觀於六爻之順,是非不等,邪正各別,求其順之而得利於己者,其惟六二;順之而能感化人者,其惟六五乎。
噫!順道豈易能哉?毫髮之差,千里之失,不謹於始,必敗於終。聖人大書特書曰:「用六,利永貞。」為後人開一大道,使行順道者永於貞,方能順之得真,方能順之得利。
夫用六之道,用順道也。六為河圖二四陰生之數,陰主順用。六者用順也,用順所以以虛求實,以無求有耳。
古今學人,自恃聰明,依一己之見,妄猜私議,不肯低心下氣,求人請益,以故皓首窮年,一無所得;或亦有尋師訪友,不能辨別邪正,入於旁門曲徑,至死不悟者;或有能辨別其邪正,究明性命之理,遵道而行,又半途而廢,不永於貞者。凡此皆非用六之道,俱不能成道。若欲成道,須要知順,又須要順其正,更需要永順其正。能永順其正,柔中即有剛,不隱不瞞,至死不變,脫去後天氣質之性,露出先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之本面,性了而命亦可了,一永貞而柔順之道至矣,盡矣。
上坎下震(屯卦第三)
編輯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屯者,前進有難之義,卦德上坎陷、下震動,動於險中,險中之動,不易出險,故謂屯。
此進陽下手之卦,承上乾卦而來,乾為健德。進陽者即進其健,因其不健而進於健耳。健德為先天真陽本來正氣。這個氣交於後天,隱而不現,雖然不現,未嘗全泯,間有發現之時,特人為世事所迷,妄念所蔽,當面錯過,不宜認真耳。當其發現之時,即吾身中活子時也。這個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乃陰陽之門,生死之戶,性命之源,健順之根,造命之鼎,偃月之爐。先天真陽元氣在此,知之者,勤而修之,於後天中返先天,自微而著,由一陽而漸生漸長,必至六陽純全,是屯中又有元亨之道也。
但人為氣質所拘、積習所染,先天真陽,埋沒已深,雖有回復之時,然正氣弱而邪氣盛,正不勝邪,未能遽然增升,是在乎謹封牢藏,守此一點生機,不為客氣所傷,以為返還之本,故曰利貞,又曰勿用,有攸往,貞。非空空無為,勿往,非絕無一事,特以人心用事已久,道心不彰,陰中返陽,乃險中之動,若冒然下手,速欲成功,愈滋其險。欲返其陽,莫若先正其心。
曰利建侯者,即是正心之象。侯為一國之主,心為一身之主。建侯則一國之難漸可治,正心則一身之險漸可消。心著一正,根本堅固,元氣不散,於是隨時進火,漸采漸煉,則已失者可以得,已去者可以還。利於貞而動,動不妄動,動必以時,元而未有不亨,亨而未有不利者也。
初九,剛居屯初,陽氣下伏,如大廈之盤桓,利於居貞,而堅固根本,如一國之君侯,利於建侯,而培植元氣,此遇屯而須當守正於始也。
六二,正在屯中,故屯如邅如,柔順中正,煉己待時,故乘馬班如。其乘馬班如,欲動而不動者,非以其初生之陽,有所寇傷於人,特欲待其陰陽相當,方求婚媾配合耳。其待時婚媾之象,如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矣。此在屯而不遽求其濟也。
六三,無知小人,愚而自用,妄貪天寶,本險而又行險,如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亦無足怪。至於明道君子,須當知幾,不如告之以待時。若不待時,急欲成功,往而前進,必有招險之吝。此在屯而急欲求其濟也。
六四,柔而得正,煉己待時,真陽在望,正當調和丹頭之時,不可當面錯過者,是以求婚媾往吉,無不利。此在屯而隨時求其濟也。
九五,陽剛中正,聖胎有象,已實其腹,如有膏矣。然聖胎雖結,陰氣未退,尚在險中,如屯其膏矣。當此之時,有為事畢,無為事彰,是以小貞吉,大貞凶。此大而知小,待時而能出屯也。
上六,在屯之終,正是出屯之時,柔而無能,乘馬班如,措手無策,雖真陽在望,未許我得,泣血漣如,何益於事?此小而不能大,無屯而亦有屯也。
大抵進陽運火之道,須要知時,知時采藥,借後天返先天,可以出屯,可以濟屯。若不知時,過與不及,真陽終為陰氣所陷,而不得出,故卦辭曰「元亨、利貞。」貞而方能利,利則元而未有不亨,利貞之元亨,其即待時出屯之義歟?
上艮下坎(蒙卦第四)
編輯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蒙者,昏昧無知之義。卦體上艮,二陰進於一陽之下;下坎,一陽陷於二陰之中,皆有陰傷其陽之象,故謂蒙。
又卦德險在止中,有險而能止,兼有止蒙之義。此運陰符下手之卦,承上坤卦而來。坤者,行順道也。運陰符者,運其不順之陰,而歸於順也。
人自先天陽極,後天陰生,元神昧而識神用事,陷真認假,誤用聰明,巧智百出,外雖明而內實暗,此蒙之所由來也。一入於蒙,性亂命搖,一日千生萬死,莫知底止,險之極矣。若知有險而能止之,黜聰毀智,如愚如訥,外雖無知,內實有知,由假蒙而歸真蒙,是蒙中反有亨道矣。
蒙之亨者,莫過於童,蒙童之蒙,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一舉一動,皆從本性中流出,儼然聖賢身分,天人面目。行蒙道者,必歸於童之蒙,方是返本還元之蒙。然此返本還元之蒙,匪我求重蒙,童蒙求我也。
匪我求童蒙者,非由勉強,不著於色也。童蒙求我者,出於自然,不落於空也。不著於色,不落於空,非色非空,既非求真,又不除假,常靜常應,常應常靜,不蒙而似蒙,蒙而實不蒙。外物不得而入,內念不得而生,不求真而真即在是,但此非色非空之道,有養蒙發蒙二法,不可不知。當其陰陽混成,天真未傷,客氣未入,蒙屬於真,如初筮著策未分之時,必先告命,須當虛靜誠敬,以行無為之道。及其陰陽已判,天真有虧,客氣潛入,蒙歸於假,如筮策再三瀆亂之時,不待告命,可以變化裁製,以行有為之道。
無為之道,養真蒙也。有為之道,化假蒙也。養真化假,有為無為,隨時而用,不失其正,或自有為而歸無為,或自無為而成有為,總以至善無惡,渾然天理,還元返本,歸於童蒙為極功。行蒙道者,可不以正哉!
初六,在蒙之初,人心方起,急須嚴加克制,如利用刑人也。若姑息養奸,縱性為惡,如用說桎梏以往,漸入於下愚不移之地,而莫可救止,取吝必矣。此貴防陰於蒙之初也。
九二,剛而能柔,借陰養陽,是包蒙也,蒙在包中,外暗內明,不但陽氣不傷,而且陽氣增長,如納婦之吉。而子自克家,此能養陽於蒙之時也。
六三,陰柔不中不正,恣情縱欲,故勿用取女。勿用者,以其人心用事,貪財好色,如淫奔之女,見金夫不有躬,未得於人,早失其己,其無所利,可知此蒙,而又滋其蒙也。
六四,性質本愚,又與小人為伍,不知親近高明之士,以擴充其識見,終困於蒙而不得出,豈只取吝而已乎?此蒙而不知其蒙也。
六五,於止知其所止,以無能而順有能,借剛濟柔,雖蒙不蒙,正童蒙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之吉道。此蒙而自知其蒙也。
上九,剛而居於蒙之極,是能懲忿窒慾,猛力以退客氣,如擊蒙也。
退陰之道,不利於人心而為寇,利於道心而禦寇,去人心,振道心,陰氣退盡,陽氣純全,複見本來面目,此蒙而終不能蒙也。
觀於六爻之蒙,真假大別,真者用而假者去,養之退之,皆能不失其正,陰符之道盡矣。
上坎下乾(需卦第五)
編輯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需者,有待之義。卦德上坎陷,下乾健,健而能處於險中,故謂需。此養健待時之卦,承上屯卦而來。屯者,動於險中,在後天中返先天,所以行健道而取坎陷之真陽也,但陽在坎中,所陷已久,不能遽然出險,必須漸次導引,待時而采,非可自恃其健,冒然下手,反招其險者。
夫人自陽極生陰,乾中之陽,走於坤宮,坤實成坎;坤中之陰,入於乾官,乾虛成離,於是假陰假陽用事,健者不健,順者不順,意不誠而心不正,健不知險,順不知阻,行險僥倖,無所不至。今欲出險,須要知險,能知其險,是能信險,一信其險,內有主宰,戒慎恐懼,煉己待時,一舉一動,止於其所,不為客氣所傷,是以需之道,有孚光亨,貞而得吉也。
有孚光亨者,信險而能處險也。貞吉者,守正而能無險也。既信險,又守正,以健禦險,借險養健,待時進步,人於穴而探虎子,不特不為陰氣所傷,且能取坎中所陷之真陽,歸於乾宮,此利涉大川之所由來也。大川至險,即坎之象,坎為陷陽之物,其險最大,信險而正涉之,時未至而養健,時已至而進健,進之養之,不失其時,能以處險,能以出險,其健無往而不利矣。
初九,剛而自下,有健不用,在塵而能出塵,不為名利所染,如需於郊也。然剛者,多才多能,每不樂居於人下,恐有需而不固之咎,惟利用恆,方能有始有終,而無半途更變之咎矣。此剛而堅固之需也。
九二,稍恃其健,即便有險,如需於沙也。需沙之險,雖非大凶,其行阻滯,難免小言自悔。既能自悔,勝心即化,剛即能柔,不入險而險不來,終得以吉全之,此剛而知險之需也。
九三,「剛強躁進,不能待時,急欲成功,本要向前,反落於後,如需於泥也。需泥之健,無險而自招險,致寇之至,理有可決,此剛而不知險之需也。
六四,柔弱無能,本自有險,如需於血也。又柔居柔位,在昏暗之地,而不能自出,如在穴也。幸其柔而守正,以無德而順有德,借人濟己,亦能出自穴,而終不為陰氣所傷,此柔而順剛之需也。
九五,陽剛中正,內有主宰,借假修真,雖有險而若無險,如需於酒食也。酒食為慰心實腹之物,慰心實腹,樂道忘年,時有險而道不險,外有險而內不險,貞而未有不吉者。此剛而守正之需也。
上六,在需之終,宜出險而反行險,如入於穴矣。然入穴由於不能煉己,若能煉己,煉到無己時,則虛室生白,神明自來,始而入於穴,終而出於穴,是以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也。不速之客,乾之三陽也,即本來不死之人,有生以來走失他家,而為客矣。待其時而複之,自一陽而漸至三陽純全,仍是我家之物,饒他為主我為賓,所當敬之,而弗敢有違者。敬之弗違,陰陽混合,金丹凝結,保命全形,其吉多矣。此煉己結丹之需也。然則進火之道,或養健,或用健,或處健,或濟健,各有其時,待時而用,不失其正,健以知險,雖涉大川,亦無不利矣。
上乾下坎(訟卦第六)
編輯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九五,訟,元吉。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訟者,爭辯是非之義。卦德內坎險,外乾健,因險恃強,因強致險。二者俱有乖和之義,故謂訟。此陷真爭勝之卦,承上蒙卦而來。蒙者有險而能止,所以退其後天氣質之陰也。
人受後天陰陽五行之氣而成身。受陰氣之多者,性陰險;受陽氣之多者,性暴躁。陰陽之氣雜亂者,陰險暴躁兼有之。此氣質則然,惟大聖人能化其氣質,其次中下之人,為氣質所拘,偶有觸犯,陰毒發而躁性起,爭勝好強,詭計百出,損人利己,鬥口鬥智,辨是論非等等乖和失中之事,皆名曰訟。
修道者,須要知得氣質之性,為害最大,依世法而修道法,先將陰險暴躁之氣一筆勾消,健於內而不健於外,境有險而心絕無險,可以漸化氣質,不在是非場中鬧矣。然身未離塵世,猶有患難相侵,我雖不陰險,而人以陰險來傷,我雖不暴躁,而人以暴躁來欺。此無故陷害,自信處心無愧,其中受屈,窒塞不通,事在不得不辯明者。但欲辯之於外,不若自訟於內,故曰訟有孚窒,惕中吉。能惕於中,邪念止而正念生,窒塞可通,陰險可化,勝心可無矣。否則不能惕中,因小忿而失大事,躁性外發,陰謀內生,未得於人,早傷其己,始不謹而終必凶。然亦有事惕於中,自訟不明,而必告訟於人,借人分辨是非邪正者。但分辨其是非邪正,惟利於見大人,若不見大人,則非所利。
蓋大人者,正己而正物者也。能規人之過,能勸人之善,能破人之疑,能開人之慧,見之最利。否則既不能惕中,而自化氣質,又不能見大人,而擴充識見,恃一己之陰險,爭勝好強,陷其真而從其假,訟非所訟,自招其禍,是以不利涉大川。惕中可以見大人,不惕中便是涉大川,惕中吉,不惕中凶。修道者,可不自訟於早乎?
初六,柔而自下,有訟之事,無訟之心,是以不永所事。然既在訟中,亦必辨明其事,雖小有言,終不成訟,究得以吉全之。此柔而不訟者也。
九二,所應相敵,不克訟而即不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以避其鋒,雖有災眚,不能及之。此剛而不訟者也。
六三,柔弱本不敢訟,是以食舊德也。食舊德而危厲自處,小心謹慎,不致訟而自無訟,終得以吉全之。然既在訟中,我不訟而人必訟,須當借高明者,分辨其是非,事明即止,是以或從王事無成,此柔能順則,不成其訟者也。
九四,以剛遇剛,必有爭端,而能以柔處之,不克訟而即不訟,化其氣質之性,複於天命之性,以不安貞,渝變為安貞,不求吉而吉即隨之,此剛而自反,不果於訟者也。
九五,剛健中正,以德服人,能化一切陰險、好強之輩,皆歸於不訟,是以為訟之元吉。此正己正人,能使無訟者也。
上九,爭勝好強,不知自反,到得訟終,外雖得勝,內實敗德,如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一錫而三奪,其所得於人者少,而其所自失者多,此有己無人,終敗其訟者也。然則不訟即吉,有訟即凶,不惕於始,必敗於終。訟之不可有也如是夫。
上坤下坎(師卦第七)
編輯師:貞,丈人吉,無咎。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六三,師或輿屍,兇。
六四,師左次,無咎。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兇。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師者,眾也。以一人而統眾人之義。卦德上坤順、下坎險,順而行險,故謂師。此借陽退陰之卦,承上需卦而來。
需者,順時進陽也,進陽所以為退陰計耳。退陰之法,以正除邪,以真滅假,猶如師貞,師者刑殺之道,須要有剛有柔,有仁有義,通權達變,方能濟事。否則,能剛而不能柔,能柔而不能剛,或獨仁而不知用義,或獨義而不知行仁,皆不得正,不得正,即不得吉,反致其咎。惟老成練達之丈人,明善惡,分邪正,知吉凶,識急緩,剛柔不拘,仁義並行,行險能順,順以濟險,借後天,返先天,依先天,化後天,不但陰氣不能陷陽,而且群陰皆順其陽,此吉而無咎之道。若非丈人,見理不明,邪正罔分,入於旁門曲徑,冒然下手,不特不能退陰,而且有以助陰,取咎必矣。何能致吉成道乎?
夫人當先天未失之時,純是天真,如國家太平,雖有智士良將,無所用之。及交後天,六賊作禍,七情倡狂,如國家有事,群寇作亂,若無刑殺剿除之道,不能反危為安,故金丹有為之道,煆去後天一切滓質,不使有纖微之疵,留於方寸之中,期必複見當年完完全全一個事物而後已。此師之道,所由貴也。
初六,在師之初,先要知其火候、層次、進退、規矩,循序而進,依法而行,能謹慎於始,自然決勝於終,如師出以律也。倘不明火候,冒然作為,如師無律否臧自招其凶耳。此退陰貴明火候也。
九二,剛中有柔,有進有退,隨時變通,不但不當為陰氣所傷,且能點化群陰,皆歸於正,如在師中得吉,而又能無咎。然此師中之吉,系外爐加減之功,亦必內而心君誠一不二,內外相濟,方能全吉而無咎。亦如王三錫命,君信臣而臣報君,未有不成其功者。此退陰必須內外相濟也。
六三,不知火候進退之法,愚而自用,行險僥倖,欲求長生,反而促死,輿屍之凶,或者必有。此不知退陰而冒險者也。
六四,柔而居柔,自知無造命之學,不敢妄作妄為,自守本分,如師左次,雖不能致吉,亦可以無咎。此不能退陰而能守正者也。
六五,柔順得中,虛心自處,物來順應,使其客氣自消自化,如田有禽,利執言也。然理服君子,法制小人,須要有剛有柔,方能濟事。若獨柔無剛,反能敗事。長子帥師,柔以剛濟能成事。弟子輿屍,獨柔不剛能敗事,此退陰必須剛柔相濟也。
上六,在師之終,客氣悉化,本固邦寧,心君安泰,無複用刑殺之道矣。然外邪既除,主人會穩坐中央,可以知其幾希之微。
一念善則存之,一念惡則去之,有功者賞,無功者罰,亦如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必須拔去曆劫輪回種子而後已。此退陰必須內外清靜也。
六爻俱有退陰之道,吉凶不等,惟九二有剛有柔,通機達變,能以點化群陰,而不為群陰所傷,有為之功大矣哉。
上坎下坤(比卦第八)
編輯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上六,比之無首,兇。
比者,彼此親比相效之義。卦體一陽居於尊位,上下五陰,皆順從之。又卦德順以通險,故謂比。此以陰順陽之卦,承上訟卦而來。訟者,陰不順陽,而陷陽,陰陽乖戾,五行相戕,賊害其真,故終凶。若知其凶,逆而修之,陰不陷陽而順陽,陰陽相和,五行一氣,性定命凝,此以邪比正,以假比真之道。比之吉者也。
比正比真之吉,莫貴乎比其原本。原本者,即坎宮所陷先天一點陽氣,此氣乃天一所生,名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水,又曰真一之氣,乃生物之元氣,在卦為原筮,在人為元仁。
原筮者,蓍策未分之時。元仁者,陰陽混成之真。但此元氣,陷於陰中,為後天所蔽,易失難尋,非虛極靜篤、心堅志遠,而不能複還,故原筮元永貞,方能無咎也。
永貞則貞下起元,元氣一複,陰氣即順,仍是當年無傷無損,渾然天理,一無所咎,囫囫圇圇之原本也。
《道德經》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沁園春》雲:「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永貞之道,即致虛守靜,煉己之功也。
蓋煉己不熟,即我家真陰不現,致守不專,則他家真陽不來,欲伏西鄰之情,先降東家之性。不甯方來,正所以煉己待時,以求其複耳。
不寧二字,其中有隨時加減、防危慮險等等工程,正解永貞之義。我不甯而彼方來,所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也。先與者,順其所欲,以我而比他,所以取彼之歡心。後取者,誠能動物,他來而比我,所以盜彼之生氣,先後分明,人我共濟,還丹可結。否則,我不能先與,妄想彼來,宜先者反後,宜後者反先,顛倒其比,是名後天,所謂「凡俗欲求天上事,尋時須要世間財,若他少行多慳吝,千萬神仙不肯來」,取凶必矣。焉能致吉成道乎?
初六,自卑自下,以柔比剛,是信於比而比之,即能無咎者。蓋信於比,即能虛心,虛心即能實腹,不但有孚無咎,方且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必將比於至善之地矣。此信比而終吉者也。
六二,柔順得中,未比於外,先比於內,是比之自內也。自內之比,煉己持心,隨時采藥,欲取於彼,不失於我,此內比之得正者也。
六三,性質本愚,又與小人為伍,以陰比陰,是比之匪人也。匪人之比,無益有損,何貴於比,此外比之不正者也。
六四,以柔比剛,見賢思齊焉,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此外比之得正者也。
九五,剛健中正,陽氣足而陰氣自化,是顯然之比也。顯然之比,非有勉強,出於自然,猶如王者驅禽,四面而開一面,用三驅失前禽也。
用三驅者,取真收順也。失前禽者,舍假放逆也。取真舍假,真者來而假者自化。收順放逆,順者得而逆者自無。修道至於真假俱化,逆順皆無,方寸之中,湛然常寂,至善無惡,雜念不生,如邑人不誠而自化,此內外一氣之比者也。
上六,愚而自用,既不能內比,又不能外比,依一己之陰,隨心造作,終無出頭之日,是比之無首也。無首之比,空空一世,到老無成,自取其凶,此始終不知比人者也。
夫修真之事,以無道而比有道,以無德而比有德,總要真心實意,步步著力,期必道德歸於中正而後已。道德中正,金丹入口,點化群陰,如貓捕鼠。
噫!采藥時須用橐龠,煉己時還要真鉛。若行比道,不知原筮之物,不識永貞之元,任性作為,不落於比之匪人,即歸於比之無首,致咎取凶,勢所必有,學者可不親近真師乎?
上巽下乾(小畜卦第九)
編輯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牽復,吉。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
小畜者,小其養也。卦德上巽伏下乾健,健而巽行,巽伏其健,健不自用,故謂小畜。此以小養大之卦,承上師卦而來。師之道,借陽而退陰也。借陽退陰,貴乎先養其陽,能養其陽,則以小自居,滿而不盈,剛而不躁,有若無,實若虛,其心日下,其德日高,可以漸造於聖賢之域,此小畜所以有亨道也。但小畜雖亨,若大過於小,是柔道用事,剛道退位,志氣不振,懦弱無能,畜之小而亨之小,其行不遠,大道難成。猶如密雲不雨,自我西郊也。
陰氣結而為雲,陽氣通而為雨,只雲不雨,陰氣盛而陽氣弱,生機將息,我家之近者,尚無濟,他家之遠者,更何求?空空一小,入於寂滅之學,豈能還我乾元面目乎?此小畜之火候,不可不知也。
初九,剛而居卑,韜明養晦,抱道而處,不以外假而傷內真,是能複於自道也。能複自道,雖畜之小而得其養,剛氣日增,不但無咎,而且致吉,此大而自小之畜也。
九二,剛以柔用,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結交有道君子,彼此資益,明善複初,是為牽複也。牽複之畜,外愈虛而內愈實,小而反得其吉,此大而知小之畜也。
九三,剛而自用,有己無人,乖和失中,終必敗剛,如輿說輻,而車不能行,又如夫妻反目,而家不能興,此大而不知小之畜也。
六四,以無能而處於有能之中,必有血傷之咎。然柔而得正,自信一己純陰,為害最大,而能借他家之陽,警惕勉力,煉己持心,本有害者,可以脫去其害,本有咎者,可以歸於無咎。此小而知大之畜也。
九五,陽剛巽進於中正,真信在中,陰陽混合,金丹凝結,是有孚攣如矣。攣如之信,本固邦寧,命基堅牢,急須化其氣質之性,以歸真知之性,如富以鄰矣。此小而藏大之畜也。
上九,剛居柔位,在小畜之終,如既雨既處矣。雨所以濟亢旱,既雨則陽氣處而不亢,既處則陽氣和而雨無用。修道所以用陰者,特以制暴躁之假陽耳。假陽既息,真陽須進,小畜之終,正當大畜之時。若終於小而不能大,陰反傷陽,如尚德載婦,女子掌權,又如月幾於望,光明漸虧。修道君子,只知小而不知大,以之孤寂守靜,無作無為則可,以之盡性至命,行道致遠,適以招凶而已。此終於小而不知大之畜也。
觀於六爻之言,小畜原有亨道,是在人小之如何耳。小之當,則以小畜大而致吉,小之不當,則以小害大而招凶。學者可不先究其小中之火候乎?
上乾下兌(履卦第十)
編輯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九五,夬履,貞厲。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履者,前進也。卦德上乾健下兌悅,陰悅於陽,有一陰進而變為純陽之象,故謂履。此進陽防危之卦,承上比卦而來。比者,陰順其陽也。然欲陰順,須先進陽,進陽至於中正,而陰自順之,此進陽之道所宜先也。
人之真陽,本來自有,不待他求,交於後天,真情昧而妄情生,於是真陽走失於外,如虎奔而寓於西,屬於他家矣。雖在他家,原是我家之物,但人不肯招攝複還耳。招攝之道,不求於乾,不求於坤,不求於離,不求於坎,專求於兌。兌為少女,代坤母而行順道,能以陰極複陽,其性和悅,和則能緩,悅則能信,緩則能漸行,信則能耐久。能緩能信,力行不怠,可以進於堅剛不壞之地,複見乾元面目,而不為假陰假陽所傷。如履虎尾不咥人,而有亨道也。
虎為咥人之物,履之最險,若能和悅履之,而不過猛,如履虎尾也。履虎尾而瞻前顧後,不即不離,循序漸進,防危慮險,火候不差,陰者可以化而為陽,陽者可以還而為純,不但不為虎咥,而且能盜彼殺中之生氣,保命全形,此進陽無阻無滯亨通之道。和悅履健,豈小補雲哉!
初九,心強氣壯,素信於履道者,信於履而即能履,以是往而下手修為,必將進於無咎之地矣。此志念堅固之履也。
九二,樂在其中,自有真悅,不戀假悅,一切外物,不得而移之,是以履道坦坦也。坦坦之履,無貪無求,心安神靜,非始終如一守貞之幽人,不能為樂道忘年之履也。
六三,愚而自用,藥物不知,火候不曉,以不明為明,以不能為能,冒然行道,如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自取其凶。又如武人為於大君,自招其禍。此愚而自用之履也。
九四,剛而不躁,以誠而入,以柔而用,防危慮險,如履虎尾,愬愬,戒慎恐懼,不但虎不能咥,終必履於純陽之地,而得吉。此剛而能柔之履也。
九五,剛健中正,從心所欲,不逾矩。履道果決而不犯難心,然履道至於中正,金丹已有象,須當貞一不二,以危厲自處,方無得而復失之患。此自有入無之履也。
上九,剛居柔位,視其所履之火候,考其藥物之老嫩,循序而進,旋始旋終,終以全始,期以至於陰陽混合、圓成無虧而後已。此全始全終之履也。
然則進陽之道,必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不急不緩,和悅從容為貴乎。
上坤下乾(泰卦第十一)
編輯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泰者,通和之義。卦德上坤順、下乾健,陽健於內,陰順於外,健順如一,陰陽相應,故謂泰。此陰陽相交之卦,承上小畜而來,小畜一陰,而畜五陽,陰氣主事,陽氣不振,小於畜而不能大於畜,其行不通。通行之道,必須大小無傷,陰陽相當,陰順陽而陽統陰,陰陽和合,方能濟事,故泰之為道,小往大來,吉而得亨也。
小者陰也,大者陽也.小往則陰順,大來則陽健。陽健於內,陰順於外,先天漸複,後天漸化,可以造於純陽無陰之地。於理得吉,於行行亨,但致泰之道有火候、有工程,進之退之,各有其時。不失其時,健而順行,以順養健,未泰者而能致,已泰者而能保,由了命而了性,自有為而無為,完成大道,理有可決也。
初九,一陽潛生,諸陽皆有動機,如拔茅之茹根以及匯葉也。致泰者,乘此一陽發現,而即下手修為,漸采漸煉,由微而著,未有陽不健而陰不順者,故曰征吉。剛而乘時以致泰也。
九二,剛健中正,通權達變,是以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也。包荒者,度量寬宏,用柔也。馮河者,志氣勇敢,用剛也。不遐遺者,靜觀密察,柔之至。朋亡者,閑邪存誠,剛之至,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文烹武煉,左之右之,無不宜之,得尚於中行矣。此剛柔相濟以致泰也。
九三,三陽已足,陽極必陰,泰極必否,如無平不破,無往不復。當此之時,須要知進知退,艱難守貞,防危慮險,方無得而復失之咎。既無其咎,功成人間,名標天上,且食天福,享壽無窮,何憂恤之有。此剛極守正以保泰也。
六四,當陽極交陰之際,不能防危慮險,一陰潛生,群陰皆動,如翩翩不富以其鄰,無待相戒而孚合,金丹已得而復失。此以柔傷剛而失泰也。
六五,當正泰之時,以陰養陽,陽氣凝結,如帝乙歸妹,以祉及於臣下,陰戀陽而陽戀陰,陰陽同氣,自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長紅。雖在已泰而不失初泰之吉,此以柔養剛而全泰也。
上六,在泰之終,順之極,只知泰之順,不知泰之逆,不防於早,必敗於終,如城傾而複於隍矣。當此之時,好事已去,難以為力,故曰勿用行師。凶事已臨,後悔不及,故曰自邑告命貞吝。此柔而不知早於保泰也。
然則致泰保泰,各有其時,有為無為,各有其法;隨時而行,依法而作,健所當健,順所當順,健以致泰,順以保泰,未泰者能泰,已泰者長泰,何患不吉不亨,大道不成乎。
上乾下坤(否卦第十二)
編輯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否者,窒塞之義,卦德內坤順、外乾健,順其所欲,剛強用外,陰氣主事,陽氣退避,健順各別,故謂否。此陰陽不合之卦,承上履卦而來。履者,和悅以進健,使其陰陽相合,健順如一耳。
蓋陰陽不交,真陰變為假陰,真陽變為假陽,先天失而邪氣入,邪氣入而正氣退,是以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也。匪人為邪氣,君子為正氣,當先天未傷,真陽在內,一團正氣,即是君子,及先天已失,真陽散外,一身所有,僅是邪氣,順其後天之陰,恣情縱欲,無所不至,即是匪人。匪人不利於君子,即是邪氣不利於正氣。當此之時,修道者正宜黜聰毀智,斂藏神氣,以保真陽,特以此不利之時,正大往小來,陰氣用事之時,若不知防危慮險,愈致其否,不利甚矣。
初六,一陰潛生,否之根已立,否之機必發,如拔茅布,以其匯矣。當斯時也,陰氣方生,陽氣未傷,若能早為致濟,猶可轉否為泰。蓋以正禦否,否即不來,於理得吉,於行得亨,此防陰於未否之先也。
六二,陰氣漸進,殺氣將發,外君子而內小人,是謂包承。包承之陰,雖未至於傷陽,已有傷陽之勢,在小人邪氣順行則吉,在大人正氣不通則否。修道者,儉德辟難,不為陰氣所惑,亦否中得亨之一道,此防陰於方否之時也。
六三,陰氣結聚,順其所欲,認假為真,以為得計,實包羞而不知其羞者,此順陰而不知有否也。
九四,在陰極交陽之際,否中藏泰,生機又現,無命者而又有命矣。人之健德,天命之良心也。此心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但為氣質所拘,人慾所蔽,以苦為樂,不肯回頭耳。若肯回頭,天良發現,一善可以解百惡,立登道岸,有咎者即可至於無咎。是道也,雖凡夫俗子,知而行之,災變為福,刑化為德,疇離祉乎。此陽生而即能不否也。
九五,剛健中正,守道心而去人心,不求否休而自休。其休者,以其能防否於正泰之時,居三陽之內,正泰之時也。其亡其亡,繫於苞桑,未亡而防亡,方泰慮不泰,陰氣焉得而入之?此防陰於正泰之時也。
上九,在否之終,陰氣當退,陽氣當進,正當傾否之時。修道者,乘此機會,天人合發,抑陰扶陽,先否後喜,易如反掌,此進陽於否終之時也。然則不能使泰而不否者,後天循還之道。而能於否中致泰者,先天逆運之功,但須要認得藥物,知的火侯,不先不後,隨時進退耳。
上乾下離(同人卦第十三)
編輯同人: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六二,同人於宗,吝。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
同人者,人我如一之義。卦德上乾健、下離明,明而行健,健而通明,誠中達外,成己成物,故謂同人。此混俗和光,善與人同之卦,承上泰卦而來。泰者,陰陽相當,健順如一也。
修道者,至陰陽相當,健順如一,聖胎已結,可以混俗和光,以修向上事矣。但混俗和光,須要大公無私,在於無我。無我則無人,無我無人,則人我之心去。人我之心去,則人即是我,我即是人,如天之無物不覆,如日之無處不照,可以物我歸空,如同人於野,同而未有不亨者也。野為曠遠無人之處,同人如在野,則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是能實心同人矣。但能同之於順,不能同之於逆,能同之於平易,不能同之於危險,則同之不是實心,而終不得亨。曰利涉大川者,以其大險大難之境。若能同去,則其無險無難之處,無往不利矣。
世之凡夫俗子,未嘗無有同人者,但多出於私而不得其正,可同者同之,不可同者亦同之,非同人於野之旨,故涉川之利,其必利於君子之貞乎。君子者,同之以正,而不同之以心。正者,同理而已。心有變遷,理無變遷,以理而同,則無心,無心則人我之見俱化,推理是守,內可以成己,外可以成物,明以照遠,健以直行,健明兩用,剛柔相濟,內不失己,外不傷人,圓陀陀,光灼灼,淨倮倮,赤灑灑,立於萬物之中,而不為萬物所屈,處於陰陽之內,而不為陽陰所拘矣。
初九,在同人之時,剛而能明,將欲出門同人,不遽出門,先辨其是非可否,而後同。同之能以無咎者,此剛而謹始之同也。
六二,居於內體,與二陽同處,是同人於宗,僅能同之於親,不能同之於疏,乃同人羞吝之道,此柔而不遠之同也。
九三,剛明太過,自尊自大,問或同人出於勉強,不由自然,如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也。高陵之同,順我者能同,逆我者不能同。如此之人,雖三歲之久,終不能興同人之事,此剛而勉強之同也。
九四,以剛乘剛,彼強我勝,彼我不能同心,如乘其墉而弗克攻矣。然剛而能柔,不能同而不強攻,亦同人之吉道,此剛而能柔之同也。
九五,剛健中正,道全德備,先無人同,而終必有同者,是同人先號咷而後笑也。夫道高者毀來,德修者謗興,知音之少,亦無足怪。然成己之後,而欲成物,大公無私,以正而同,如大師克之,久則誠能動物,方且人人尊服,而皆同之,何患知音之不遇哉!此大公無私,利涉大川之同也。
上九,剛以柔用,在塵而能出塵,處世而能出世,外雖同而內不同,如同人於郊。於郊之同,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境遇不得而移,不致悔而自無悔,此和而不流之同也。
然則同人之道,須要通權達變,量時度務,同之得正為貴,以正而同,既健且明,無往而不可同,無往而有苟同,同人於野之旨得矣。
上離下乾(大有卦第十四)
編輯大有:元亨。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匪其彭,無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大有者,有之大也。卦德上離明、下乾健,明以行健,健中出明,愈健愈明,愈明愈健,故謂大有。此富有日新,嚴以治內之卦,承上否卦而來。否者陰氣用事,陽氣退讓,認假失真,蔽塞靈竅,日晦日暗,本來天德全無矣。若欲複還天德,無中生有,非健明之道不能。
何謂健?一念純真,剛強不屈者是也。何謂明?燭照萬事,虛靈不昧者是也。能健則心堅志遠,無道不修,無德不立,而富有;能明則辨理透徹,真知確見,有善即遷,有過即改,而日新。既健且明,內有主宰,萬物難移,於是真履實踐,如天上有日,光照一切,無物不覆,無物能瞞。大地裏黃芽長遍,滿世界金花開綻,信步走去,頭頭是道,有之大而行之遠,元而未有不亨者也。
初九,在大有之始,所有不大,正當潛修密煉,不可因外物而傷內真者,是以無交害匪咎也。然不交於外物,倘有妄念內生,亦即是物,仍是有害有咎,惟艱以處之,煉己持心,假者去而真者來,不有者能有,方能始終一無所咎矣。此初有須當靜養於內也。
九二,剛健得中,已富有於內,如大車以載,能以任重,可以不為外物所傷矣。然德克於內,須驗於外,唯有攸往,事上境上,輕輕過去,不動不搖,方是大有,而內外一無所咎矣。此已有須當驗之於外也。
九三,剛居剛位,有之大而行之大,能以完全天德,如公用享於天子也。公用之享於天子者,剛正有為之才;修道之享於天者,剛正有為之德。以德享天,自命不凡,方且與天為配,何礙於大。
若夫剛而不正之小人,無而為有,予聖自雄,適以違天,焉能享天?此大有,須貴剛之得正也。
九四,剛明兼備,有健不恃,有明不用,是匪其彭也。匪彭之剛明,外示不足,內常有餘,有者愈有,大者愈大,自無得而復失之咎。此大有,尤貴剛而能柔也。
六五,柔順虛心,自信一己之無,而知他人之有,以柔求剛,借剛濟柔,是以厥孚交如,威如吉也。五本無威,以其能交於剛,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無即能有,小即能大。此未有須當求人之有也。
上九,在大有之終,剛柔相當,健明如一,渾然天理,金丹凝結,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天之所以命於人者,健德。人之所以順乎天者,明德。以明保健,天命常在,天命在而天即佑之。此大有,須當全天之有也。然則大有實學,非健以治內,明以應外者不能行。既健且明,未有者而能有,已有者而能大,健明兩用,實腹虛心,富有日新之道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