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五百四十四至五百四十六

卷五百三十九至五百四十三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五百四十四至五百四十六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五百四十七至五百四十九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7.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7.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7.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5-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7.djvu/5

喀爾喀表                

                    

大清一統志

 喀爾喀四部八十六旗東西袤延五千里南北距三千里東至黑龍江界西至阿勒坦山與新𭛌

  伊犂東路接界南至瀚海北至俄羅斯界

︹建置沿革︺秦漢時之匈奴即周之玁狁也詩小雅天

  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於襄傳謂朔方

  為北方蓋匈奴在中國之正北故漢書匈奴𫝊謂

  之北邊匈奴衰為蠕蠕所據蠕蠕滅為突厥所據

  突厥滅又為回紇所據唐貞觀四年回紇來朝以

  其地為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龜林盧山六部號都

  督府又置臯蘭高闕雞田榆溪雞鹿蹛林寘顔等

  七州以部長為都督刺史長史司馬皆隸燕然都

  護府其後並有九姓諸部盡得匈奴故地此為回

  紇地又東為室韋地五代以後回紇西遷至北庭

  其地始入蒙古元太祖十五年作都於此名和林

  初立元昌路後改轉運和林使司前後五朝都焉

  世祖遷都大興於和林置都元帥府大德十一年

  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統和林總管府皇慶元年

  改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改和林路為和寕路明初

  順帝子阿𥙿實哩達喇阿裕實哩達喇舊作愛猷識理逹臘今改正

  王保保於此𥘉王保保在和林明太祖屢招之不洪武五年命徐達李文忠馮勝分

  三路討之勝軍至額齊訥路元岐王多爾濟巴勒遁去文忠進兵臚朐河兼程疾趨敗敵將曼濟哈

  喇章於圖喇河追至特哩袞河敵益衆文忠戰益力窮追至稱海敵遁去明年達文忠復備邊遣將

  追敗之塔喇海口明年王保保死順帝孫托果斯特穆爾駐捕魚兒海為藍玉所敗遁至圖喇河為

  其臣伊蘇岱爾所弒其族烏訥爾實哩大王收散亡居和林之西哈瑪爾復為都督劉真等所破自

  托果斯死後七傳至布尼雅實哩敗淇國公邱福五將軍俱沒成祖怒親征至鄂諾河擊破之布兄

  雅實哩以七騎絶河遁去遂為衛喇特瑪哈穆特所殺時阿嚕台強盛與衞喇相攻元裔益微有托

  克托布哈者為衞喇特托歡所立居漠北托歡子額森疑其與中國通攻殺之額森自稱可汗㝷亦

  為其下所殺諸部共立托克托布哈之子號小王子其後數傳徙帳東方為察哈爾其留漢北部落

  曰喀爾喀為西北強地 額齊訥舊作亦集乃多爾濟巴勒舊作朶兒只班曼濟哈喇章舊作蠻子

  哈喇章圖喇河舊作土刺河特哩袞河舊作土魯渾河塔喇海口舊作荅刺海口托果斯特穆爾舊

  作脫果斯帖木兒伊蘇岱爾舊作也速迭兒烏訥爾實哩舊作兀納失里哈瑪爾舊作哈梅里布尼

  雅實哩舊作本雅失里鄂諾河舊作幹難河衞喇特瑪哈穆特舊作瓦刺馬哈木阿嚕台舊作阿魯

  台托克托布哈舊作脫脫不花衞喇特托歡舊作瓦刺脫懽額森舊作也先今俱改正後部

 落號喀爾喀共七旗有三汗西曰扎薩克圖汗

  西寕夏邊外漢北中曰土謝圖汗直山西大同邊外漢北東曰車臣

  汗直古北口邊外漢北

 本朝天聰七年瑪哈薩嘛諦車臣汗遣使來聘崇德

  三年三汗並遣使來朝定貢物三汗各貢白馬八匹白駝一頭謂之

  九白之貢𡻕以為常後因其國西接厄魯特每與搆兵康𤋮

  十六年

詔諭兩國和好時厄魯特噶爾丹方雄驁西北喀爾喀之

   左右二翼右翼一汗左翼中路東路二汗內自相殘二十八年噶

   爾丹興兵攻破喀爾喀七部舉族奔潰款塞內附

   三十年四月

聖祖仁皇帝親廵邊外受其朝大會於多倫諾爾編審旗

   分安輯其衆於喀倫邊內惟留汗號其諾顔濟農

   等授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爵世襲會典三十一年編喀爾喀

   旗分佐領分為三路將土謝圖汗之十七紮薩克為後路車臣汗之十二扎薩克為東路扎薩圖之

   九紮薩克為西路各按旗分給印令與四十九旗同列噶爾丹旣

   並其地遂沿克魯倫河南牧窺伺邊塞三十五年

駕親征至克魯倫河賊衆駭遁還遇大兵撃之盡殲其衆

   明年噶爾丹竄死漠北悉平   聖祖仁皇帝御製平定朔漠告成

   太學碑丈曰惟   天盡所覆海內外日月所出入之區悉以𢌿子一人自踐阼至今蚤夜殫思

   休養生息冀臻𤋮皞以克副維皇大德好生之意庶幾疆城無事得以偃兵息民迺厄魯特噶爾丹

   阻險北陲困此一方人旣茶毒塞外輒狡馬肆其兇逆犯我邊鄙虐我臣服人用弗寕夫蕩寇所以

   息民攘外所以安內邊寇不除則吾民不安此神人所共憤天討所必加豈憚一人之勞弗貽天下

   之逸於是斷自朕心躬親朔漠欲使悔罪革心故每許以不殺彼怙終不悛我師三出絶塞朕皆親

   御以行深入不毛屢涉寒暑勞苦艱難與偏裨士卒共之迨彼狂授首脅從歸誠荒外君長來享闕

   下西北萬里灌燧銷烽中外又謐惟朕不得已用兵以安民旣告厥成事迺蠲釋眚災潔事禋望為

   億兆祈昇平之福而廷臣請紀功太學垂示來茲朕勞心於邦本嘗欲以文徳化成天下顧茲武略

  廷臣僉謂建威消萌宜昭斯績於有永也朕不獲辭攷之禮王制有曰天子將出征受成於學出征

  執有罪反釋奠於學以訊馘告而泮宮之詩亦曰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又禮王師大獻則奏愷樂大

  司樂掌其事則是古者文事武事為一折衝之用具在樽俎之閒故受成獻馘一歸於學此文武之

  盛制也朕嚮意於三代故斯舉也出則告於神祇歸而遣祀闕里茲允廷臣之請猶禮先師以告克

  之遺意而於六經之㫖為相符合也爰取思樂泮水之義為詩以銘之以見取亂侮亡之師在朕有

  不得已而用之之實或者不戾於古帝王伐罪安民之意雲爾銘曰巍巍光聖萬世之師敬信愛人

  治平所基煌煌聖言文武道一禮樂征伐自天子岀朕臨域中逾茲三紀嘗見羹牆寤寐永矢下念

  民瘼上承帝謂四海無外盡隸候尉維彼兇醜瀆亂典常旣梗聲教遂窺我疆譬之於農患在螟螣

  秉畀不施將害稼穡度彼遊魂險逺是怙震以德威可往而取朕志先定龜筮其依屬車萬乘建以

  龍旗祝融驂鸞風伯戒途宜暘而暘利我樵蘇大野水涸川瀆效靈泉忽自湧其甘如醽設為犄角

   一出其西一出其東中自將之絶域無人獸羣自掩五日窮追彼狂走險大殲於路波血其孥翦其

   黨孼俘彼卒徒衆烏晝號單馬宵遁恐乆駐師重為民困慎固戍守還轅於京自夏徂冬雨雪其零

   載馳載驅我行至再蠢茲窮寇昏惑不悔我邊我氓以休以助爰寕其居爰復其賦藩落老稚斯恬

   斯嬉𡻕晏來歸春與之期春風飄翩揚我斾旓我今於邁如涉我郊言秣我馬狼居胥山登高以眺

   閔彼彈九天降兇罰孤雛就羈三駕三捷封狼輿屍旣臘梟獍旣獮豺貙大漢西北解甲棄殳振旅

   凱入澤霈郊卜明禋肆赦用迓景福昔我往矣在泮飲酒陳師鞠旅誓屈羣醜今我來思在泮獻功

   有赫頌聲文軌來同採芹採藻頌興東路車亥馬同亦鐫石鼓師在安民出非得巳古人有作昭示

   斯㫖緬維虞廷誕敷文德聖如先師戰慎必克惟兵宜戢惟德乃綏億萬斯年視此銘詞喀爾

   喀諸部始歸故地其從征有功者晉封爵為旗五

   十有五按 皇輿表喀爾喀內附受封汗三親王一郡王五貝勒五目子三公十一等台吉

   二十六後以次封黜並添設旗分為旗六七又有善巴自為一部曰賽

   因諾顔部雍正九年固倫額駙䇿淩以奮撃準噶

   爾功

詔授為大扎薩克轄旗二十四共四部為旗八十有六

   後路旗二十駐牧土拉河南北東至肯特山車臣汗部界西至翁金河賽因諾顔部界南至瀚

   海蘇尼特界北至俄羅斯界至 京師二千八百餘里

   土謝圖汗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為噶爾丹所破來降康熙三十年   命仍舊號三

   十九年孫敦多布多爾濟襲四十一年叔多爾濟額爾德尼阿海襲五十年子旺扎勒多爾濟襲雍

   正十年子敦丹多爾濟襲乾隆九年弟敦多布多爾濟襲十一年兄延丕勒多爾濟襲二十四年敦

   丹多爾濟之次子車登多爾濟襲五十八年以罪削子敏珠爾多爾濟襲五十九年仍以車登多爾

  濟襲嘉慶二十年子鄂依多布多爾濟襲本旗外轄旗十九扎薩克和碩親王

  一車木楚克納木扎勒土謝圖汗察堚多爾濟従康熙三十五年封輔國公後晉封多羅貝勒

  雍正十年子成袞扎布襲乾隆三年追封車木楚克納木扎勒為郡王即以成袞扎布晉襲十二年

  子齊巴克雅喇木丕勒襲二十一年晉和碩親王四十二年子齊巴克多爾濟襲嘉慶二年兄子齊

  巴克扎布襲六年子車登多爾濟襲 附一等台吉一三濟扎布親王齊巴克雅喇木丕勒長子初

  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二年追封公銜子三都布多爾濟襲公銜一等台吉嘉慶十五年子貢楚克

  達什扎薩克多羅郡王二一旗固嚕什喜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族弟康

  熙三十年封多羅郡王四十四年子多爾濟阿喇布坦襲雍正六年子敏珠爾多爾濟襲乾隆五年

  子車淩拜都布襲二十年子丹忠多爾濟襲三十七年弟齊巴克扎布襲四十七年子多爾濟扎布

  嘉慶二十三年子達克丹多爾濟襲 一旗西弟什哩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弟康熙三十年

  多羅貝勒四十五年子丹津多爾濟襲雍正元年晉封多羅郡王八年晉封和碩親王後仍為多羅

  郡王乾隆元年仍晉封親王三年孫桑齊多爾濟襲郡王二十年晉封親王三十年以罪削㝷復郡

  王四十四年於藴敦多爾濟襲扎薩克固山貝子一噶勒丹多爾濟土謝圖汗

  察琿多爾濟長子康熙三十年封多羅郡王三十一年子敦多布多爾濟襲尋晉和碩親王襲土謝

  圖汗四十一年以溺職降襲郡王雍正元年復晉親王乾隆八年子額璘沁多爾濟襲二十年以罪

  削二十二年以其兄根扎布多爾濟降襲貝子二十五年子車布登多爾濟襲為閒散貝子以其弟

  格齋多爾濟襲扎薩克三十六年以病罷遂以車布登多爾濟襲扎薩克三十九年子遜都布多爾

  濟襲嘉慶四年綸布多爾濟襲扎薩克鎮國公一禮塔爾土謝圖汗察琿多

  爾濟族子康熙三十二年授一等台吉尋卒子旺舒克襲雍正六年子達什丕勒襲乾隆十九年

  輔國公二十一年晉固山貝子尋   賞給郡王銜四十三年子德沁喇木丕勒襲固山貝子五

  十七年以罪降鎮國公五十八年子索諾木旺楚克襲扎薩克輔國公五

  車淩巴勒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之子康熙五十年封輔國公雍正七年子巴木丕勒多爾濟襲乾

  隆十三年子車登三丕勒襲乾隆四十二年子喇素嚨多爾濟襲嘉慶十九年子車林扎布襲 一

  旗巴海貝子錫布推哈坦巴圖爾之於雍正九年授一等台吉十年封輔國公乾隆八年子貢楚克

  扎布襲二十八年子貢楚克達什襲四十九年弟巴勒達爾扎布襲嘉慶元年倖多布齊旺襲 一

  旗巴朗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從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年子旺布襲乾隆三年封輔國

  公七年於𫎇固襲二十七年子索諾木辰伯勒襲四十五年子巴克已扎布襲五十一年子齊巴克

  扎布襲嘉慶四年子散都布多爾濟襲九年弟巴勒多爾濟襲 一旗班珠爾多爾濟土謝圖汗察

  琿多爾濟孫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言乾隆元年子琳丕勒多爾濟襲二十年封輔國公二十三年

  子車布登多爾濟襲五十九年子那木濟爾多爾濟襲嘉慶十三年子齊旺多爾濟襲尋卒是年弟

  拉布坦多爾濟襲 一旗辰丕勒多爾濟貝勒西第什哩長子康𤋮五十八年授一等台吉雍正六

  年孫喇木丕勒多爾濟襲乾隆二年弟三都布多爾濟襲二十四年封輔國公四十五年子車登多

  爾濟襲五十三年子索諾木扎布襲扎薩克一等台吉九一旗錫布推哈坦巴

  圖爾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從弟康𤋮三十年封輔國公三十八年晉貝子四十五年子車布登降

  襲鎮國公雍正元年晉貝勒十年晉郡王後以罪降貝勒乾隆十九年降貝子二十年復貝勒二十

  一年𫉬罪以其子齊旺多爾濟降襲輔國公三十一年車布登仍襲輔國公三十五年孫齋素嚨多

  爾濟降襲一等台吉嘉慶五年子依達木扎布襲二十年子車林多爾濟襲 一旗三達克多爾濟

  親王丹津多爾濟之子乾隆十八年封輔國公二十九年子車淩多爾濟襲五十三年子薩蘭多爾

  濟降襲公品級扎薩克一等台吉嘉慶二十三年子綳楚克多爾濟襲 一旗車淩郡王固嚕什喜

  從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六年子鄂巴襲五十二年子卓特巴襲雍正七年子喇布坦襲

  八年弟旺布多爾濟襲乾隆二十三年子敦多布多爾濟襲四十七年子邁達哩扎布襲 一旗車

  淩扎布貝子錫布推哈坦巴圖爾從子康𤋮三十三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子齊巴克扎布襲乾

  隆二十七年子額琳沁多爾濟襲五十九年子齊旺多爾濟襲嘉慶二十年子那木濟勒多爾濟襲

   一旗青多爾濟貝子錫布推哈坦巴圖爾之弟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九年子恭格襲

  雍正四年子旺扎勒襲乾隆十五年子固嚕扎布襲四十一年子齊巴克扎布襲嘉慶十一年孫那

  木濟勒多爾濟襲 一旗開木楚克郡王固嚕什喜從子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四十三年子

  納木扎勒襲五十四年子車淩旺舒克襲乾隆二十一年子達瑪琳扎布襲三十六年子烏爾津扎

  布襲 一旗成袞扎布郡王固嚕什喜次子康熙五十八年授一等台吉雍正十年子車布登襲乾

  隆三十一年弟車登襲三十五年子貢楚克襲嘉慶十年子達什扎布襲十一年子章楚布多爾濟

  襲 一旗朋素克喇布坦郡王車木楚克納木扎勒弟雍正八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二年子喇木

  丕勒多爾濟襲十七年子㐮楚克車淩襲四十八年子達瑪第扎布襲五十年子固嚕扎布襲嘉慶

  二十三年子嘎木丕勒多爾濟襲 一旗遜篤布郡王固嚕什喜從子雍正十年授一等台吉乾隆

  二十一年   賞給公街二十二年以罪削二十三年子三篤克多爾濟襲一等台吉五十四年

  子阿扎拉襲嘉慶二十一年子旺沁多爾濟襲

  東路旗二十三駐克魯倫翁都爾多博東至額爾德尼拖羅海西至插漢齊老台南至他爾袞

  柴達木北至翁都爾罕至 京師三千五百里

  車臣汗故車臣汗伊勒登阿喇布坦之子烏默客康熙二十七年率其部十萬衆來降

   命仍舊號四十八年子袞臣襲雍正六年子車布登班珠爾襲十一年以伊族祖多羅郡王垂扎

  布襲十三年以袞臣之子達瑪璘襲乾隆十六年子嘛呢巴達喇襲三十二年弟車布登扎布襲五

  十三年子齊旺多爾濟襲六十年子朋楚克多爾濟襲嘉慶元年以其族祖桑齊多爾濟襲五年以

  罪削以朋楚克多爾濟侯叔瑪哈錫哩襲十二年子恩克圖魯襲二十二年子阿爾塔錫達襲本旗

  外轄旗二十二 附輔國公一三濟扎布車臣汗烏默客弟康熙五十六年雍正八年子密瓦扎

  布襲乾隆十一年子格埒克襲四十三年子車登扎布襲嘉慶十六年子已圖圖魯襲扎薩

  克和碩親王一納木扎勒車臣汗烏默客叔父康熙三十年封多羅郡王六十年子

  達瑪琳多爾濟襲雍正十年以罪削以弟多爾濟扎勒襲乾隆五年子巴雅爾什第襲二十年晉和

  碩親王四十六年子貢楚克扎布襲五十五年子達爾瑪錫里襲嘉慶十九年弟瑪呢已達拉襲後

  改名瑪呢巴咱爾扎薩克多羅郡王一朋素克車臣汗烏默客叔父康𤋮三

  十年封固山貝子後以軍功晉封多羅郡王雍正五年子垂扎布襲十三年子德木楚克襲乾隆四

  十五年子齊旺多爾濟襲四十六年子桑齋多爾濟襲六十年桑齊多爾濟襲車臣汗嘉慶元年

  族子瑪哈錫哩襲五年瑪哈錫哩襲車臣汗六年以子巴圖鄂齊爾襲 (⿰阝企)貝勒一貢格三丕勒郡

  王朋素克次子雍正十一年代其兄垂扎布為扎薩克多羅郡王嗣以垂扎布子襲父原爵項格三

  丕勒仍為郡王不兼扎薩克乾隆九年子丹津降襲貝勒四十五年子車淩多爾濟襲嘉慶十二年

  子索諾木多布沁襲扎薩克多羅貝勒一車布登車臣汗烏默客叔父康熙三

  十年封多羅貝勒三十三年子旺扎勒襲雍正元年晉多羅郡王八年以罪削九年復封貝勒乾隆

  十四年子旺沁扎布襲二十一年子達克丹多爾濟襲嘉慶九年子那木濟勒多爾濟襲扎薩

  克固山貝子二一旗布達扎布車臣汗烏默客從曾祖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五

  十年晉多羅貝勒五十二年子雲敦琳沁降襲輔國公五十七年子巴蘇襲乾隆十五年子達爾濟

  雅襲二十年晉貝子四十五年子索諾木旺扎勒多爾濟襲嘉慶八年子維多布齊旺襲十五年弟

  朋楚克多爾濟襲 一旗達哩車臣汗烏默客族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三十一年子阿海成

  伯勒襲四十年弟喇布坦襲雍正十年子旺扎勒乾隆二十七年子伊達木扎布襲四十九年子

   貢楚克扎布襲嘉慶十九年子藴端巴雅爾襲扎薩克鎮國公一車布登車臣汗

   烏默客族叔康𤋮三十四年封鎮國公五十二年子圖巴襲雍正十一年子扎木禪襲乾隆三十二

   年子雲丹襲五十一年子達什格埓克襲扎薩克輔國公二一旗車淩旺布貝勒

   車布登從弟康熙五十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二年封輔國公乾隆七年子格埓克襲二十二年子袞

   楚克多爾濟襲五十九年子齊旺多爾濟襲六十年子彭楚克多爾濟襲 一旗車布登車臣汗烏

   默客從曽祖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三十五年子阿勒達爾襲四十二年子車凌布木降襲鎮國

   公五十三年子格埓克巴木丕勒降襲輔國公乾隆三十六年子袞布扎布襲嘉慶十三年子僧格

   多爾濟襲扎薩克一等台吉十四一旗阿南達車臣汗烏默客從曾祖康𤋮

   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三十六年子丹津襲不兼扎薩克四十四年弟齊巴勒阿喇布坦降襲鎮國公

   尋授扎薩克四十五年丹津子廷楚布多爾濟襲雍正二年晉固山貝子乾隆二十二年子裡沁扎

  布襲二十五年降封閒散鎮國公以其弟貢素嚨扎布降襲扎薩克一等台吉五十二年子車登多

  彌濟襲嘉慶十一年子敏珠多爾濟襲 附鎮國公一旺沁扎布本阿南達曾孫世襲扎薩克固山

  貝子乾隆二十五年以溺職降封閒散鎮國公四十八年子垂濟扎布襲 一旗車陵達什車臣汗

  烏默客族祖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五年封輔國公四十二年子根敦襲雍正九年子三丕

  勒襲乾隆九年子成袞襲二十四年子徳木楚克降襲一等台吉嘉慶八年子車登旺布襲 一旗

  車淩多岳特貝子阿勒達爾孫乾隆十九年授一等台吉二十年封輔國公四十三年子車登扎布

  降襲一等台吉四十四年子齊巴克扎布襲嘉慶十三年子雲端多爾濟襲十五年   詔更名

  哈斯巴咱爾二十年子車都布多爾濟襲 一旗多爾濟達什輔國公車淩達什弟康熙五十年

  一等台吉雍正三年子成袞扎布襲乾隆二十一平   賞給公銜三十六年子雲敦齊旺襲三

  十九年子貢桑班巴爾襲嘉慶二十二年子薩瑪達巴達拉襲 一旗固嚕扎布輔國公車淩達什

  從子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一年子齊旺班珠爾襲雍正十三年子格埒克襲乾隆八年

  索諾木敦多布襲五十六年子已廷巴達爾瑚襲嘉慶九年子徳木楚克多爾濟襲 一旗色棱達

  什車臣汗烏默客族叔康𤋮三十年授一等台吉四十一年子固嚕扎布襲乾隆二年子貢楚克扎

  布襲四十六年子瑪哈已達襲五十七年子扎木薩朗扎布襲嘉慶九年子車琳達什襲 一旗貢

  楚克貝子阿南達長子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四十二年子布尼襲四十九年弟達瑪璘扎布

  雍正十一年子旺舒克達爾扎襲乾隆十三年子貢楚克扎布襲嘉慶四年子烏爾津扎布襲二

  十三年子扎木薩蘭扎布襲 一旗韜賚車臣汗烏默客従康熙三十四年授一等台吉六十年

  子車登敦多布襲乾隆二十九年子根敦扎布襲五十年子車淩多爾齊襲五十七年子袞布扎布

  嘉慶十六年子當蘇嚨襲二十三年子喇布丹多爾濟襲 一旗羅⺊藏車臣汗烏默客從叔康

  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四年子沙克都爾扎布襲雍正八年以曠職削子格木丕勒襲乾隆

  元年仍以沙克都爾扎布襲七年孫納旺伊什襲五十八年子貢素隆扎布襲五十九年子車木布

  爾扎布襲 一旗垂扎木素車臣汗烏默客叔父康熙四十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五年子齊旺多爾

  濟襲十一年弟旺扎勒襲乾隆二十五年子噶爾瑪扎布襲四十三年子索諾木襲嘉慶九年子辰

  木丕勒多爾濟襲 一旗額爾德尼車臣汗烏默客叔父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五年

  旺布襲十一年弟齊旺襲乾隆二十五年子車登旺扎勒襲三十七年子扎木巴勒多爾濟襲嘉慶

  四年子扎木薩朗扎布襲十年子達木丹車淩襲 一旗根敦車臣汗烏默客叔父康𤋮四十年授

  一等台吉雍正五年子博洛爾襲乾隆十五年鞥克襲四十四年弟僧格喇布坦襲五十四年子

  朗袞扎布襲嘉慶十七年子綳楚克多爾濟襲一旗吹音珠爾車臣汗烏默客族叔康𤋮五十二

  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三年子塔旺襲雍正十三年從子齊瑚拉襲乾隆七年子桑齊璘沁襲三十五

  年子楚克蘇木扎布襲嘉慶十四年子多爾濟扎布襲二十一年子車楞多爾濟襲 一旗旺扎勒

  扎布貝子達哩孫雍正十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五年子班珠爾襲四十二年子車淩達什襲

  五十二年子車淩納木扎勒襲嘉慶六年以罪削以車淩達什從子袞布扎布襲

  西路旗十九駐杭愛山陽東至翁克西爾哈皃朱忒西至喀喇烏素俄落克腦皃南臣阿爾察

  喀喇托護北至推河至 京師四千餘里

  扎薩克圖汗策旺扎布本元裔其曾祖素巴第稱汗號扎薩克圖康𤋮三十年封為和

  碩親王四十二年   命仍襲扎薩克圖汗號雍正十年以罪削以其族叔郡王朋素克喇布坦

  之子格埓克延丕勒襲封汗號仍兼襲郡王爵乾隆六年子巴勒達爾襲三十五年子齊旺巴勒齋

  襲五十六年子布尼拉忒納襲本旗外轄旗十八 附公銜三等台吉一格色克係扎薩克圖汗策

  旺扎布従康熙三十年封輔國公乾隆十七年子多岳特襲二十年以罪削二十二年授公銜三

  等台吉四十八年子幹珠爾扎布襲郡王銜扎薩克多羅貝勒一

  扎薩克圖汗格埒克延丕勒族祖康熙三十年多羅貝勒三十六年子松津僧格降襲輔國公四

  十三年根敦嗣子博貝降襲一等台吉四十四年晉襲輔國公雍正元年以功晉貝勒八年子班第

  乾隆二年子青袞咱卜襲二十一年以叛誅除名乃以班第之弟旺布多爾濟襲二十二年加郡

  王銜尋卒子車都布襲五十年子成敦扎布襲嘉慶十九年子曼達爾瓦襲扎薩克鎮

  國公二一旗卓特巴扎薩克圖汗格埒克延丕勒族祖康熙三十年封多羅貝勒三十一年

  子薩穆多爾濟襲三十五年子諾爾布班第襲雍正十二年孫旺扎勒降襲鎮國公乾隆十七年

  瑪哈巴拉襲五十年子貢楚克多爾濟襲嘉慶十二年弟扎木薩朗扎布襲二十三年子剛當多爾

  濟襲 一旗喇布坦貝勒卓特巴次子雍正六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加公銜三十一年以

  孫索諾木多爾濟襲先是其父朗袞扎卜以軍功封鎮國公是年卒以索諾木多爾濟襲嘉慶二十

  三年子雲端達什襲扎薩克輔國公六一旗博貝扎薩克圖汗格埒克延丕勒從

  康熙三十年封固山貝子四十二年子烏巴什降襲鎮國公雍正二年弟旺舒克襲乾隆三十一

  年子拉旺多爾濟降製輔國公四十九年子達布拉車琳襲 一旗索諾木伊斯扎布郡王朋素克

  喇布坦從弟康𤋮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六年封輔國公五十七年子噶勒桑色旺襲乾隆上年

  子旌準多爾濟襲二十三年子拉沁蘇嚨襲嘉慶九年子敏珠爾多爾濟襲 一旗㐮占郡王朋素

  克喇布坦従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年封輔國公五十二年子敏珠爾襲乾隆五年子䇿

  嚕布襲九年弟多岳特多爾濟襲二十一年弟敏丕木多爾濟襲四十六年子齊旺達什襲 一旗

  通謨克扎薩克圖汗格埓克延丕勒族叔康𤋮五十三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二年封輔國公乾隆四

  年子旺沁扎布襲五十年子格哩克襲嘉慶九年子車登多爾濟襲十六年子索諾木車淩襲 附

  輔國公一徹埒克輔國公通謨克叔父初授一等台吉雍正十年封輔國公子彌什克襲乾隆二十

  九年子貢楚克扎布襲四十年子索諾木車琳襲嘉慶十一年兄當素嚨襲 一旗沙克扎貝勒博

  貝弟雍正二年封輔國公乾隆二年子多爾濟車登襲二十九年子車都布多爾濟襲嘉慶八年

  沙克都爾扎布襲 一旗齊巴克扎布貝勒愽貝從孫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封輔國公二

  十二年子巴圖濟爾噶勒襲並授為扎薩克乾隆六十年子吹蘇嚨襲嘉慶十二年子扎穆巴拉襲

  扎薩克一等台吉九一旗額爾德尼袞布貝勒卓時巴從子康𤋮三十年授一

  等台吉三十八年子垂扎布襲雍正三年子丹津襲八年子格埓克襲十二年兄羅卜藏喇布坦襲

  乾隆二十二年子莽蘇爾襲五十四年子吹木丕勒襲 一旗烏爾占扎薩克圖汗格埒克延丕勒

  從祖康𤋮三十年授一等台吉雍正王年子彌育特多爾濟襲乾隆十三年子根敦車琳襲三十五

  年子烏巴什襲五十一年子吹忠達什襲五十九年子𫎇袞扎布襲嘉慶十四年子車淩多爾濟襲

   附輔國公一㐮布扎布扎薩克一等台吉烏爾占從弟雍正二年封輔國公是年子沙克都爾扎

  布襲八年弟巴勒桑襲乾隆三十六年子錫喇布多爾濟襲四十二年子納木扎勒多爾濟襲 一

  旗哈瑪爾岱青郡王朋素克喇布坦從弟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三年子鄂木布濟襲乾

  隆十五年子達爾巴圖襲三十五年子達什琳沁嘉慶十九年子丹已達爾濟襲二十四年子都

  拉木扎布襲 一旗納瑪林藏布貝勒博貝從子康熙四十八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弟扎木揚

  雍正二年叔㐮布車淩襲十年兄拉哩襲乾隆二年子班第襲二十一年子三都布多爾濟襲六

  十年子齊素嚨多爾濟襲嘉慶十三年子噶勒當袞多布襲 一旗伊達木扎布輔國公袞占長子

  雍正四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七年子根敦襲二十八年子車都布多爾濟襲三十八年子巴圖爾襲

   一旗達什朋楚克貝勒博貝從子乾隆二十二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四年子襄布扎布襲嘉慶元

  年子濟克默特車布登襲 一旗普爾普車淩輔國公通謨克從子乾隆二十年授一等台吉二十

  四年嗣子沙克都爾扎布襲二十九年弟尼木布多爾濟襲五十年從叔袞梵克襲五十九年族孫

  尼瑪襲嘉慶十三年子塔爾巴海襲二十五年子諾爾布扎勒襲 一旗諾爾布扎薩克圖汗格埒

  克延丕勒族第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一等台吉三十二年子敦多布多爾濟襲嘉慶十

  三年子齊松扎布襲二十三年子齊旺扎布襲一旗噶勒丹達爾扎輝特人乾隆二十年自準噶

  爾來降授一等台吉三十年子拉克沁噶喇襲四十六年子薩木丕勒諾爾布襲嘉慶十二年子拉

  旺班珠爾襲

  寨因諾顔部旗二十四駐牧地東至博羅布爾哈蘇多歡西至庫勒薩雅索郭圖額金

  嶺南至齊齊爾里克北至齊老圖河至 京師三千餘里

  賽因諾顔扎薩克和碩親王善巴本元裔其曽祖圖𫎇肯始號賽因諾

  顔與三汗並稱康熙六年善已嗣遣使告賜號信順額爾克岱青三十六年封多羅郡王三

  十五年晉和碩親王四十六年子達什敦多布襲雍正四年子喇嘛扎布襲十年以罪削弟徳沁扎

  布襲乾隆二十七年子諾爾布扎布襲三十一年   詔世襲其祖賽因諾顔號五十一年子車

  登扎布襲五十八年子額琳沁多爾濟襲嘉慶七年弟朋楚克達什襲二十二年子車林多爾濟襲

  本旗外轄旗二十三 附鎮國公一車登扎布親王諾爾布扎布子諾爾布扎布既襲親王以車登

  扎布襲鎮國公乾隆五十一年襲親王以子額璘沁多爾濟襲鎮國公五十八年襲親王以弟朋楚

  克達什襲鎮國公嘉慶七年襲親王八年以子扎納扎布襲鎮國公又一等台吉一三丕勒多爾濟

  親王德沁扎布之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二年加公銜五十年子達瑪璘襲五十七年弟敏珠

  爾襲嘉慶十九年去公銜子滾布襲扎薩克和碩親王策淩親王善巴從弟

  康熙三十一年授三等輕車都尉四十五年加貝子銜雍正元年封多羅郡王九年晉和碩親王十

  年   賜號超勇乾隆十五年薨諡襄配享  太廟入祀賢良祠以其子成袞扎布襲三十

  六年子拉旺多爾濟襲嘉慶二十一年養子巴彥齊爾噶勒襲二十二年子車登已咱爾襲 附貝

  子一恭格喇布坦親王䇿凌弟雍正元年封貝勒是年子佛保降襲貝子後別封輔國公以其兄沙

  克都爾扎布襲乾隆二十七年子敦多布多爾濟嘉慶元年子巴勒珠爾遜都布襲二十三年子

  呢買凝保襲又輔國公二一額爾克沙喇親王成㐮扎布子乾隆二十二年封輔國公三十一年弟

  伊什扎木楚襲五十六年族孫達什多爾濟襲嘉慶二年子呢瑪襲一佛保初襲其父貝勒恭格喇

  布坦爵乾隆二十八年封輔國公三十六年子三丕勒敦多克襲嘉廢七年弟格哩克敦多布襲二

  十三年子桑都克多爾濟襲又一等台吉一額琳沁多爾濟親王䇿淩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

  一年追封公銜子納遜多爾濟襲嘉慶十一年達瑪琳扎布襲不兼公銜二十四年子哈斯巴扎

  扎薩克多羅郡王二一旗車布登扎布親王䇿淩子雍正十年封輔國公

  乾隆十九年加貝子銜二十年封多羅貝勒二十一年晉多羅郡王二十三年   賞給超勇親

  王銜四十五年削去親王銜四十七年子三丕勒多爾濟襲嘉慶十二年子達瑪琳扎布襲二十年

  子楚克蘇木扎布襲 一旗托多額爾德尼親王善巴再從弟康𤋮三十年封鎮國公三十二年兄

  烏巴達襲五十年子巴穆襲五十一年托多額爾德尼之養子䇿旺諾爾布襲雍正二年晉固山貝

  子十年子車木楚克扎布襲鎮國公乾隆三年固山貝子十九年   賞給貝勒銜二十一年

  晉多羅郡王四十四年子貢楚克扎布襲五十三年弟德木楚克扎布襲扎薩克多羅

  貝勒二一旗袞布親王善巴族祖康熙三十年多羅郡王四十七年子額琳沁降襲多羅

  貝勒四十九年晉多羅郡王五十年子吹扎木三降襲貝勒雍正二年子納木扎勒齊素嚨襲乾隆

  二十五年子齊墨特多爾濟襲五十五年子徳峙克朋楚克襲嘉慶二十二年子貢楚克扎布襲

  一旗素泰伊勒登親王善巴族弟康熙三十年鎮國公四十二年子洪果爾降襲一等台吉四十

  五年子阿努哩襲五十年封輔國公雍正九年固山貝子乾隆二年子多爾濟旺楚克襲十五年

  子羅⺊藏車璘襲二十年追晉貝勒二十一年子徳木楚克扎布襲多羅貝勒五十五年子㐮布車

  璘襲嘉慶二十一年子彭楚克多爾濟襲扎薩克鎮國公一阿哩雅親王善巴族

  康熙三十一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四年子格木丕勒襲雍正十年封輔國公乾隆二年晉鎮國公

  十四年子貢格敦丹襲三十五年子當蘇嚨襲四十七年子齊旺達什襲嘉慶十八年子巴勒沁襲

   附輔國公一多爾濟係鎮國公貢格敦丹同族乾隆二十一年封輔國公二十七年子沙克都爾

  扎布襲嘉慶二年子多布沁襲扎薩克輔國公五一旗旺舒克親王善巴從子康

  熙三十一年封輔國公雍正元年子扎木禪襲乾隆十年子巴圖𫎇克襲二十一年子丹巴旌準襲

  五十五年子羅卜藏多爾濟襲嘉慶三年子齊旺扎布襲十二年族子扎木薩朗扎布襲 一旗阿

  玉什親王善巴再從弟康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五年封輔國公三十九年孫旺扎勒襲乾隆

  十二年子三都克車木伯勒襲二十五年病罷子車登扎布襲二十九年卒仍以三都克車木伯勒

  襲三十五年孫噶爾瑪襲嘉慶九年子根丕勒敦多布襲二十年弟墶什徳勒克襲 一旗車淩達

  什親王善巴次子康𤋮四十六年授一等台吉後封輔國公雍正二年子敦多布額璘沁襲八年子

  色訥依襲乾隆八年叔貢格襲十四年弟三都克扎布降襲一等台吉二十四年仍襲輔國公二十

  六年子敏珠爾多爾濟襲四十三年子車登扎布襲五十年子德哩克多爾濟襲 一旗諾爾布扎

  布鎮國公巴穆長子康熙五十一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元年封輔國公五年子逹木巴多爾濟襲九

  年子貢楚克襲五十一年子索諾木巴勒珠爾多爾濟襲 一旗西第鎮國公托多額爾徳尼從子

  康𤋮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三十六年子實第襲五十八年子齊旺襲雍正十年封輔國公乾隆二十

  二年子達什襲三十一年晉鎮國公四十五年子喇嘛扎布襲輔國公嘉慶七年子車布登多爾濟

  襲十七年弟達拉扎布襲 西第舊作圖巴今改正扎薩克公銜一等台吉

  一齊旺多爾齊親王德沁扎布次子初授一等台乾隆十九年加公銜二十二年晉貝子銜三

  十八年以罪削子三都布多爾濟襲公銜一等台吉五十三年子旺沁扎布襲嘉慶十七年子鄂依

  多布多爾濟襲扎薩克一等台吉九一旗丹津額爾徳尼親王善巴再從弟康

  熙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一年子錫喇扎布襲雍正六年子滿珠習禮襲九年子吹木丕勒襲乾

  隆二十年子敦多布納木扎勒襲三十年弟多彌濟齊巴克襲四十年子索諾木㐮布襲五十四年

  子羅布桑達什襲嘉慶二十一年子達瑪林扎布襲 一旗薩木濟特台吉阿哩雅族祖康𤋮三十

  一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一年子根敦襲雍正十三年子布達扎布襲乾隆十七年子車登扎布襲四

  十七年子多爾濟扎布襲 一旗伊達木親王善巴再從弟康𤋮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八年

  子達爾濟雅襲雍正六年子齊旺扎布襲十二年子額琳沁襲乾隆二十九年子巴勒桑敏珠爾襲

  五十九年子巴扎爾襲 附輔國公一袞布車琳台吉伊達木從子乾隆元年封九年子丹忠襲二

  十年子達什朋楚克襲嘉慶七年子齊旺達什襲十九年子德勒克達什襲 一旗納木扎勒台吉

  伊達木從弟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五年子巴朗襲乾隆十三年子阿喇布坦襲二十四

  年子敦多布襲三十一年子旺濟勒三丕勒襲一旗沙嚕伊勒都齊親玉善巴再從弟康𤋮三十

  五年授一等台吉雍正二年子延達博第襲乾隆二年子羅卜藏敦多布襲三十二年子㐮布多爾

  濟襲嘉慶七年子薩木丕勒多爾濟襲 一旗素連尼親王善巴從弟康熙三十六年授一等台吉

  三十九年子薩喇旺扎勒襲雍正元年子車布登襲十一年以罪削子賚充扎布襲乾隆二十四年

  子納旺車淩襲四十九年子貢格拉什襲嘉慶六年於貢楚克扎布襲 附公銜三等台吉一噶瓦

  台吉賚克扎布同族𥘉授三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   賞給公銜三十四年子桑濟襲公銜三

  等台吉嘉慶二十二年子旺丕勒襲 一旗濟納彌達親王善巴再從弟康熙四十八年授一等台

  雍正二年子特克什襲乾隆十五年子烏巴什襲五十四年子布達齊素嚨襲嘉慶十年弟棍布

  多爾濟襲 棍布多爾濟舊作㐮布扎布今改正 一旗多爾濟親王善已從弟康熙五十一年

  一等台吉雍正三年子呢瑪襲十年子阿保襲乾隆十八年叔車琳巴勒襲二十五年子成㐮扎布

  襲五十年子德木楚克襲嘉慶六年子車登達什襲二十五年弟桑濟扎布襲 一旗額墨根郡王

  袞布曽孫乾隆三年授一等台吉二十二年子達什襲二十五年子班第襲五十五年子達瑪璘襲

  嘉慶二十四年哈斯巴咱爾襲

  附厄魯特扎薩克固山貝子二一旗阿喇布坦本厄魯特台吉康熙

  四十一年來降封多羅郡王四十二年子車淩旺布襲雍正七年弟色布騰旺布襲乾隆十三年

  子朋素克降襲貝子二十六年   詔隸喀爾喀賽因諾顔部四十二年以罪削子納木扎勒襲

  五十三年子車淩多爾濟襲五十六年卒仍以朋素克襲嘉慶四年孫多爾濟巴勒襲二十二年以

  其祖朋素克胞姪孫查克達爾扎勒襲 一旗丹濟拉本厄魯特台吉康𤋮三十六年來降授內大

  臣四十四年封輔國公四十七年子多爾濟色布騰襲雍正元年晉固山貝子八年晉多羅貝勒乾

  隆二年子三都布降襲固山貝子二十六年嗣子貢楚克邦襲   詔隸喀爾喀賽因諾顔部嘉

  慶九年以病罷子濟克默特貢桑襲十三年子車伯克扎勒襲十九年兄扎木彥多爾濟襲二十三

  年弟貢格多爾濟襲

 ︹山川︺狼居胥山元狩四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出代二千餘里與匈奴左王接戰左王將

  皆遁去封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瀚海而還寘顔山元狩四年大將軍衞青岀定襄塞千餘

  里絶幕破單于兵北至寘顔山趙信城而還浚稽山太初二年遣浚稽將軍趙破奴擊

  匈奴岀朔方北二千餘里期至浚稽山而還又天漢二年李陵至浚稽山與匈奴相值騎可三萬圍

  陵軍四年遣貳師諸將擊匈奴商邱咸軍至追邪徑無所見還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餘騎追

  漢軍至後稽山合轉戰九日至蒲奴水不利還去 按浚稽山直受降城漠北趙破奴從朔方岀漢

  書言朔方二千餘里李陵從居延出漢書言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營其山當在今土拉河及鄂

  爾坤河之閒所謂龍勒水在東浚稽山南余吾水在山之北兜銜山又在余吾水之北蒲奴水在浚

  稽之南郅居水在范夫人城之北燕然山在郅居水之南此其大略也 土拉河舊作土喇河鄂爾

  坤河舊作鄂爾渾河今改正涿邪山天漢二年公孫敖岀西河與路博德會涿邪山後

  永平十六年祭彤與南單于左賢王信擊北匈奴期至涿邪山出高闕塞九百餘里得小山信妄

  以為涿邪山不見敵而還又永元二年耿譚遣從事䕶南匈奴兵至涿邪山留輜重引輕兵襲北單

  於後魏登國六年討蠕蠕破之於大磧南林山長孫肥追之度磧至涿邪山天山漢天漢四

  年莽通將四萬騎出酒泉千餘里至天山匈奴使大將要漢兵見漢兵強引去後魏太延四年討蠕

  蠕車駕從浚稽山北向天山登白阜刻石記行烏員山本始二年韓増出雲中期出塞二

  千里至烏員山雞秩山本始二年田廣明出西河塞千六百里至雞秩山燕然山

  後漢永元元年竇憲破北單于於稽落山追至和渠北鞮海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

  而還後魏神䴥二年帝討蠕蠕自黑山出沙漠至栗水緣水西行過竇憲故壘次於菟園水去平城

  三千七百里分軍搜討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渡燕然山東西五千餘里南北三千里 按竇憲

  勒銘燕然自古稱為極遠然前漢書匈奴𫝊貳師北度郅居之水殺左大將引兵還至速邪烏燕然

  山雖敗而降其深入較憲更遠也郅居水疑即魏書之菟園水金微山去朔方塞可五千餘

  里後漢永元三年竇憲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大破北軍於於此自漢出師未嘗至此金山

  北史突厥傳魏太武時阿史郡居金山之陽為蠕蠕鐵工金山形似兜鍪借號兜鍪突厥唐書突厥

  傳頡利敗車鼻率所部竄金山之北三垂斗絶惟一面可通車騎距長安萬里都斤山

  突厥傳可汗恆處於都斤山牙帳東開蓋敬日之所出也西五百里有山高迥鐡山唐貞觀四

  年定襄道大總管李靖進軍襲突厥頡利頡利窘走保鐵山兵猶數萬靖襲擊之盡獲其衆副總管

  張寶相擒頡利其國遂亡唐斥境至大漠矣鬱督軍山唐書薛延陀傳太宗冊拜夷男

  為真珠毗伽可汗乃樹牙鬱督軍山直京師西北六千里後李勣滅其國烏德鞬山

  回紇建牙之所天寶初回紇裴羅徙牙烏徳鞬山昆河之閒南距西城千七百里又地理志中受降

  城正北如東八十里有呼延谷又五百里至鸊鵜泉又十里入磧經麚鹿山鹿耳山錯甲山八百里

  至山鷰子井又西北經蜜栗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七百里至回鶻衙帳東有平

  野西據烏德鞬山南依嗢昆水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烏徳鞬山左右嗢昆河獨邏河皆屈曲東北

  流至衙帳東北五百里合流 按唐時中受降城西城皆今河套之北以今地理水道考之烏德鞬

  山當與今杭愛山相近嗢昆河即鄂爾坤河仙娥河即色楞格河也烏德鞬山即都尉犍山唐書薛

  延陀𫝊頡利之滅夷男率部東保都尉犍山獨邏水之陰遠京師纔三千里而贏東室韋西金山南

  突厥北瀚海古匈奴地也蓋頡利亡而薛延陀得之薛延陀滅而回鶻得之獨邏亦即獨樂水又名

  獨洛水皆聲之轉耳又按元時和寕地亦在此故朔漢圖雲哈喇禾林河即回鶻故地不峏

  罕山明統志鄂諾河源出於此迭里溫孛荅山明統志近鄂諾河即元太祖始

  生處以上諸山皆從古名拖諾山在克魯倫河北岸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丁卯

   駕親征噶爾丹駐蹕是山   御筆勒銘曰瀚海蕩蕩臚朐泱泱親御六師我武維揚震雷霆

  威讋日月光翦厥兇醜安定遐方大興安山在敖嫩河北小肯特山東自此緜亙而東

  直抵黑龍江入海處山之南為喀爾喀界山之北為俄羅斯國界肯特山在敖嫩河源之

  南即克魯倫河發源處山之東南有二水流出為克魯倫河山之西曰即龍嶺又西曰忒勒爾幾嶺

  小肯特山在肯特山西北與忒勒爾幾嶺相連土拉河發源於此山之北有水名楚庫河

  北流入俄羅斯國界啟拉薩山在土拉河上流東岸山脈自興安嶺北來又遶土拉河北

  折為忒勒爾幾嶺汗山本名憨山在興安嶺北土拉河南岸山之東有水名坤河北流入土

  拉河其東南三十里許地名昭莫多康𤋮三十五年五月戊辰   駕親追噶爾丹西路大兵邀

  擊之盡殲賊衆於此   御筆勒銘曰天心洪佑翦逆摧兇困獸西竄膏我軍鋒一鼓而殲漠庭

  遂空磨崖刻石丕振武功杜蘭喀喇山在汗山西南當土拉河西流之處南臨大漠北

  近土拉河哈達瑪爾山在哈拉河北岸山之北近俄羅斯國為喀爾喀北界喀里

  雅爾山在哈拉河西鄂爾坤河東南與托謨爾山相連 喀里雅爾山舊作喀里呀拉山今

  托謨爾山在土拉河下流北岸隨土拉汗北折又東至色爾必嶺環繞數百里 托

  謨爾山舊作查母勒山今改正布龍山在色楞格河南鄂爾坤河北東西緜亙數百里

  昆沙拉山在布龍山西二百里許又西曰西拉口山又西曰尼爾墨得山皆在色楞格河

  之南鄂爾坤河之北堪台山在色楞格河北緜亙而北入俄羅斯國界庫庫齊老

  台山在鄂爾坤河南岸山𫝑隨鄂爾坤河東折其東百里許有溫泉西爾哈阿濟

  爾罕山在鄂爾坤河上流東岸山之西有額爾徳尼招廟杭亦哈馬勒山

  在西爾哈阿濟爾罕山南山之北為鄂爾坤河山之南即翁金河所發源子章鄂山

  爾坤河上流北岸與西爾哈阿濟爾罕山隔河相接即杭愛山之東榦也鄂爾吉圖都

  蘭喀喇山在杭愛山南杭愛山在鄂爾坤河之北直甘肅寕夏北二千里許翁

  金河西北五百餘里其山最為高大山脈自西北阿勒坦山來東趨踰鄂爾坤土拉諸水為大興安

  肯特諸山又自山西枯庫嶺北折環繞色楞格河上流諸水發源之處抵俄羅斯國界千餘里鄂爾

  坤塔未爾諸河皆發源於此按此當即古之燕然山 阿勒坦山舊作阿爾泰山今改正巴彥

  集魯克山在鄂爾坤河西哈綏河東山脈自枯庫嶺東分繞哈綏河東北來又東北名賽

  罕山又東北即厄爾墨得山 巴彥集魯克山舊作巴顔濟魯克山哈綏河舊作哈瑞河今改正

  呼普蘇古兒山在哈綏河下流北岸溫都里山在呼普蘇古兒山西

  馬納山在色楞格河北哈爾占布勒古得衣山在納馬納山西

  爾齊特山在哈爾占布勒古得衣山西哈喇台爾河南魁博爾多克山

  在庫蘇古爾泊內 魁博爾多克山舊作舍撥兒拖克山庫蘇古爾泊舊作呼孫古爾泊今改正

  鄂勒白稽山在色楞格河發源之處桑稽晉大來泊東為喀爾喀之西界又南有烏爾

  圖吳雅山巴彥山在庫冷白爾齊地之西空格衣河之東山脈自西北阿勒坦山來東與杭

  愛山遙相連屬 巴彥山舊作巴顔山今改正阿勒坦山即古金山在特斯河西北緜亙

  二千餘里高入霄漢盛夏積雪不消為西北諸山之祖其頂在烏布薩泊西北支峯蔓壑分為四枝

  正北一枝隨厄爾齊斯河以北至俄羅斯國其東北繞特斯河之北千里東為唐努山一枝又東北

  接杭愛山之陰北至色楞格河其南百餘里向東一枝為烏藍郭馬山繞奇勒稽思泊之北又東南

  為白勒奇那克科克衣山又東為昂竒山空格衣河出其南麓烏海河出其東北麓又北為馬喇噶

  山布勒噶蘇台河出其東麓又東北為大山喀喇河諸水出其南麓又東北接杭愛山之陽包哈綏

  河塔米勒河諸水其南一枝蜿蜒不斷納鄰河呼勒秦河哈流圖河納思克河布勒濟河哈巴河奇

  蘭河喀喇額勒齊思河阿額勒齊思河俱出其西麓哈勒奇薩河阿普都河出其東麓山𫝑旋折而

  東布顔圖河出其北麓布拉青吉兒河扎克合河出其南麓又東為阿勒坦山之尾又東南為台西

  爾山又東南復分二枝如黑雲二道界瀚海中其東為庫克西勒克山又東北接巴彥山其南枝為

  都忒嶺布帶山圖古里克河出其西麓又東南為布勒堪山空鄂洛阿濟爾罕山層峯不斷千餘里

  橫截沙漠為阿爾班阿岳爾逹察嶺又東南為古爾板賽漢山其南為諾默渾山其東南為五百根

  山至空可喀喇龍山而止自空鄂洛阿濟爾罕山南向為奇齊格納山拜轟鄂爾山查喇圖山至伊

  塔特圖山而止其南八十里天山自西方來亦蜿蜒而東南橫亙沙漠中千餘里又東為活爾活圖

  山至色公哈爾占山而止色公哈爾占山北去空可喀喇龍山二百里南踰瀚海至套北陰山五百

  里 特斯河舊作特思河烏布薩泊舊作烏普薩池唐努山舊作湯努山今改正達勒巴

  哈台山在納鄰河呼勒秦河哈流圖河之西緜亙五六百里又有寨兒山在額米爾河南

  必爾喀嶺在克魯倫河源東南即肯特山之支嶺也嶺北有水名必爾喀河北流入敖嫩

  即龍嶺在肯特山西嶺南有水名即龍河流入克魯倫河忒勒爾幾嶺

  在即龍嶺西下有水名忒勒爾幾河南流入克魯倫河噶拉泰嶺在忒勒爾幾嶺南

  興安嶺在昭莫多南南界大漠北近土拉河阿達海嶺在土拉河北色爾

  必嶺在阿達海嶺西南烏可克嶺在杭愛山西南有水名烏可克河匯為推河

  枯庫嶺在烏可克嶺西西塔米爾河發源嶺北貝德勒克河發源嶺南插漢七老

  在張家口北八百餘里近喀倫邊外其地有山東西長二百里許康熙三十五年四月戊戌

  駕親征噶爾丹是日出喀倫邊遇此   御筆勒銘曰惟天所覆皆吾赤子綏靖邊陲殄滅蛇豖

  山澤效靈草蕃泉㫖羽衞斯經貞石用紀 按自拖諾山以下由東迄西約王千餘里皆在瀚海北

  有水草之處喀爾客諸郡並遊牧其閒其在瀚海中者惟插漢七老稍大餘皆平地沙岡非遊牧之

  地今略之下諸水倣此臚朐河今名克魯倫河源出肯特山南直河套北二千里許西南

  流㑹五小水厯二百餘里折東南經巴顔烏蘭山峽中一百餘里有孫克勒河流入此又百餘里經

  拖諾山南轉東北流二百里許有他拉幾爾即河東南流入此又稍東流八百里許曲流遶兩山閒

  百餘里又東北流二百餘里注於呼倫海子又自呼倫海子東北流出入黑龍江索倫界土人別名

  之曰額爾古納河東北流八百餘里與黑龍江合河以南並大漠乏水草五代遼時以此河為邊界

  明永樂閒元裔布尼雅實哩為衛喇所襲徙居臚朐河諭之降不聽七年命淇國公邱福等率兵征

  之敗沒於此八年帝親征布尼雅實哩止營於河旁賜名飲馬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癸亥

     聖祖仁皇帝親征噶爾丹駐蹕於此𥘉上以克魯倫河乃噶爾丹必爭之西地親追

  至此賊衆不虞   駕至倉惶棄老弱西遁  上顧左右諭曰向言噶爾丹熟練戎行所向

  無敵今觀其不據克魯倫河則其怯懦顯然矣遂循此河窮追至拖諾山駐蹕時賊已為西路大兵

  所破奏至乃班師 布尼雅實哩舊作本雅失理衞喇舊作瓦刺呼倫海子舊作枯倫海子今改正

  敖嫩河舊名鄂諾河即黑龍江上流發源自克魯倫河西北二百里許肯特山之忒勒爾幾

  嶺東流經肯特山北大興安山南流五百里許受八小水至科勒蘇河自南流入處折而東北流至

  泥布楚城南一千餘里受十餘水從西北流入者曰巴爾即河阿哈楚河他爾巴哈太河圖魯泰河

  他拉巴爾即河特倫河俄克若河俄倫河昂衣得河泥布楚河從南流入者曰撲拉活即河圖里格

  河溫多河又流三百里許至分界碑前入黑龍江將軍界乃東流餘詳黑龍江此河之北喀爾喀與

  俄羅斯國接壤河源之南東為克魯倫河源西為土拉河源即元太祖始興之地也明永樂八年

  祖親征布尼雅實哩敗之於鄂諾河即此今名敖嫩亦曰俄儂皆聲之轉耳土拉河

  自敖嫩河源西北百里許忒勒爾幾嶺之西及嶺北小青特山二泉相㑹西南流二百餘里合數水

  至昭莫多之北折而西經憨山北百餘里復西南流百餘里又折西北流三百里許有喀魯喀河自

  西南來流入此又正北流一百五十里許入鄂爾坤河明洪武五年李文忠率輕騎自臚朐河疾馳

  進敗元將曼濟哈喇章於圖喇河永樂十二年祖親征衞喇敗之於土拉河皆指此河之南興安

  嶺之西憨山之東地名昭莫多三面皆山北倚河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我兵大破噶爾丹之地

  也 喀魯喀河舊作喀魯忒喀河曼濟哈喇章舊作蠻子哈刺章圖喇舊作土喇今改正喀魯

  喀河源出翁金河北土拉鄂爾坤二河閒平地西北流百里許轉東北流三百餘里流入土拉

  鄂爾坤河舊名阿魯渾河源有二一出杭愛山南名姑洛河一出鄂爾吉圖都蘭喀

  喇山名烏里雅思他河東南流百餘里合為一又東流兩山中百里許折而東北經額爾德尼招西

  凡二百餘里出山流一百五十里復轉西北會西朱之朱爾馬台河塔未爾河二百餘里乃正北流

  一百餘里仍轉東北流一百餘里兩有溫泉流入此又三百里許王拉河來自東南匪入焉又流經

  喀里雅爾山之西二百餘里有哈拉河來自東南流入此又百餘里轉西北流遂入色楞格河此河

  大於土拉小於色楞格與色楞格並環遶詣山中水清流急兩岸榆柳蘡薁叢生其閒夏多蚊虻中

  有魚其人色楞格河處北與俄羅斯接壤南則土謝圖汗遊牧之地明洪武三年李文忠敗曼濟喀

  喇章於土喇河追及阿魯渾河即此哈拉河源出土拉河北與憨山相對之色爾必嶺名揆

  河北流西合那林布拉哈泰二河東合阿達海松納拉通勒三河流一百五十餘里折西北百餘里

  又南受博羅查克杜兒二河復正北流百餘里入鄂爾坤河翁金河源出鄂爾坤河源相

  近之東南山中東南流厯平地凡七百餘里止於瑚爾哈鄂倫泊泊亦不大距河套西北可八百里

   瑚爾哈鄂倫泊舊作呼拉哈五郎泊今改正塔米爾河有東西二河一源出鄂爾坤河

  源西杭愛山北一源出杭愛山西枯庫嶺北兩源相距二百里許皆東北流會十數泉厯二百餘里

  合為一又百餘里入鄂爾坤河色楞格河發源自杭愛山西北山中共有六在北者名哈

  喇台爾河布克誰河皆東南流在南者名額得勒河齊老圖河烏里雅台河阿濟拉克河皆東北流

  經三百餘里合為一東流二百餘里哈綏河自西南流入此又東北流二百里許額赫河自西北流

   入此又東北流四百餘里鄂爾坤河來自西南折向西北流入此自此東北抵俄羅斯國界西受哲

   得河東受楚庫河及其餘八小水正北流千餘里折西北匯於白哈爾海又自白哈爾海西北流出

   名昻噶喇河從此北流以達於北海此河環厯諸山之中百泉注入廣四五十丈水深流急岸旁皆

   叢柳中多魚 按朔漠圖作皆令哥河唐書黠戛斯傳回鵑牙帳北六百里得仙俄河河東北曰雪

   山地多水草青山之東有水曰劒河偶艇以渡水悉東北流經其國合而北入於海即此水也河源

   之南即元時和寕地額赫河發源西北山下庫蘇古爾泊內東南流七百餘里入色楞格河

   兩旁小水八在北者名敖里克立河巴圖里烏巴什河額林河他里巴哈太河在南者名敖即可噶

   爾漢河翁佳河恩特河他拉喜河皆流入此哈綏河源出塔米爾河北山中東北流五百

   里許入色楞格河推河發源杭愛山南兩旁會六小水南流三百餘里注於鄂羅克泊 鄂

   羅克泊舊作鄂洛克泊今改正查克拜達里克河源出枯庫嶺南南流其西北有

  查克河南流二百餘里經庫冷白爾齊爾之地與拜達里克河合流百里東有察罕特穆爾河自東

  北來流二百餘里亦入此河又流二百里許入察漢泊 察漢泊舊作插漢泊特穆爾舊作鐵木兒

  今改扎布噶河發源庫冷白爾齊爾西北山中西南流二百餘里西有布爾噶蘇台

  河南入此又二百餘里有空格衣河亦南流入此轉西北流有阿普都河合布顔圖河來自西南流

  入此河又百餘里注於奇勒稽思泊此喀爾喀西界 扎布噶河舊作查巴喀河今改正特斯

  河發源唐努山之南西南流合諸小水又西南至阿勒坦山東瀦為烏布薩泊其西南有薩克里

  哈喇河東北流亦注泊中庫庫淖爾海元太祖為諸部推戴稱帝於此今無可考 庫

  庫淖爾海舊作闊闊納浯兒海今改正布伊爾湖在黒龍江齊齊哈爾城西一千二十

  里詳見黒龍江呼倫湖在黒龍江齊齊哈爾城西北一千一百七十里即克魯倫河下流瞿

  成之大湖周五六百里克魯倫河自西南注於湖又自湖東北流出名額爾古納河與黒龍江合唐

  時謂之俱倫泊明時謂之闊灤海子唐書室韋景西有烏素固部與回紇接當俱倫泊之西南又雲

  北大山外曰大室韋瀕於室建河河山俱倫迤而東合那河忽汗河又東貫黑水靺鞨故靺鞨跨水

  有南北部而東注於海地理志回紇有延特勒白泊東北千餘里有俱倫泊泊之四靣皆室韋餘詳

  見黒龍江庫蘇古爾泊在色楞格河西北六百里許周圍百餘里中有山名魁博爾多

  克其水東南流出為額赫河桑稽晉大來泊在色楞格河源西鄂勒白稽山旁周

  圍百里許其水停而不流額爾哲依圖察罕泊在桑稽晉大來泊東南其水東

  北流為齊老圖河注於色楞格河鄂羅克泊在庫冷白爾齊爾地之東南推河南流入

  察漢泊在庫冷白爾齊爾地南界貝德勒克河西南流入此奇勒稽思泊

  在烏藍郭馬山東南扎布噶河合空格衣河之水西北流㑹西南阿魯都河布魯圖河之水又西北

  流注入此泊廣三四十里又額克阿拉爾泊在泊西南西受阿普都水南受布顔圖水瀦為此泊又

  東北流與扎布噶河㑹又北入奇勒稽思泊烏布薩泊在阿勒坦山東南特斯河自東

  北來瀦為此泊其西南有薩克里哈喇河亦注入之溫泉在鄂爾坤河南岸

 ︹古蹪︺趙信城元朔六年衞青將六將軍絶幕擊匈奴前將軍翕侯趙信兵不利降匈奴信

  教單于益北絶幕以誘罷漢兵元狩四年衛青絶幕擊匈奴北至寘顔山趙信城而還孟康曰趙信

  所作因以名城范夫人城征和三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出五原擊匈奴漢軍乘勝逐北

  至范夫人城應劭曰本漢將築此城將亡其妻率其衆保完之因以為名也瀚海都護

  府唐貞觀中回紇來朝以其部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龜林虛山六都督府臯蘭高闕雞田榆溪

  雞鹿帶林寘顔七州以部長為都督刺史長史司馬即故單于臺置燕然都䕶府統之龍朔中以燕

  然都督府更號瀚海都護府以磧為限今屬喀爾喀地和寕路元置屬嶺北等處行中書

  省元史地理志和寕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刺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都部建都於

  此初立元昌路後改轉運和林使司前後五朝都焉世祖中統元年遷都大興和林置宣慰司都元

  帥府後分都元帥府於金山之南和林止設宣慰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處都元帥府大德十

  一年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罷宣慰司都元帥府置和林總管府至大二年改為行尚書省四年復

  為行中書省皇慶元年改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改和林路總管府為和寕路總管府朔漠圖和寕北

  有錫爾格河又北庫庫布哈渡口西有迷河哈刺和林河西南有溫泉南有旺吉河 按其地在今

  杭愛山東鄂爾坤塔米爾河之閒 錫爾格河舊作昔令哥河庫庫布哈舊作闊闊不花今俱改正

 ︹度漠驛站︺永樂八年成祖北征由萬全興和至臚朐河其度漠之地曰歸化甸楊林戍禽狐

  山香泉戍廣武鎮高平陸懷遠塞捷勝岡清冷泊雙秀峯威鹵鎮紫霞峯元雲谷古梵場長青塞順

  安鎮至臚朐河其自闊灤海子囘至開平曰玉帶河雄武鎮清湖原澄清河青楊戍蒼松峽飛雪壑

  靜鹵鎮廣漠戍寕武鎮淳化鎮永寕戍長樂鎮通川甸至應昌開平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丙

  辰   駕親征厄魯特噶爾丹三月丁卯出獨石口時噶爾丹在克魯倫河   聖祖聞之兼

  程而進四月戊戌出喀倫邊次蘇德圖己亥次呼魯蘇台插漢腦兒辛丑次喀喇芒鼐哈必爾漢癸

  卯次席喇布里圖丙午次西巴爾台壬子次察罕布喇五月丙辰朔次拖陵布刺克庚申次阿敦齊

  陸阿魯布刺克辛酉次枯庫車爾壬戌次西巴爾台癸亥抵克魯倫河此瀚海東北征時   御

  路也又西一路自歸化城西北至推河抵阿勒坦之地遠近隨地名置三十餘驛曰崑都崙克楚愛

  畢哈齊幾爾漢特木兒布兒哈蘇台五郎厄魯幾古爾板哈沙圖察漢蝦蟆兒五尼圖波羅蘇海察

  漢厄爾幾馬尼圖敖石喜家哈巴爾哈孫搜幾察布雀兒格得兒古郭多理奔巴圖厄爾衣圖魁吞

  巴扎兒你楚袞庫爾奇勒圖格里克逹察哈拉尼多烏納根烏蘇昏鄂空兀勒塔奇西拉布里多阿

  爾博爾濟博濟和朔至推河計二十餘里 謹按平定朔漠方畧   上諭曰朕所經過之處非

  大瀚海也西之瀚海較此更闊然觀之亦非平衍之地山阜連緜沙石閒雜自出喀倫未見寸土其

   沙亦堅硬履之不陷營中軍士鑿井甚易一人可鑿二三十處因水泊中取水嫌遠咸於近帳房處

   鑿之可掘之地亦易認識有謂之善達者地窪而闊未二尺即及泉有謂之賽爾者山㵎溝涇掘僅

   尺餘即可及泉有謂之布理度者乃叢草積潦水雖有而佳者少有謂之窺布爾者水流地中以手

   探之泉即隨出故野騾以蹏抉之而飲風土景況一無所取地盡碎石下馬偶竚立可射之處亦少

   草則叢生而土高所以縈絆馬匹又各種野鼠所穿之穴較興安一帶鼢鼠之穴更深殊覺可厭草

   名頗多有郁爾呼草牛羊駝馬食之最宜以此稱佳 又康𤋮二十二年十一月   上諭喀爾

   喀母越噶爾拜瀚海之地遊牧時喀爾喀土謝圖汗車臣汗等遣使入貢奏言去嵗蒙   皇上

   諭令各牧地設立汎哨以警寇盜但我等就草遊牧居止不定   聖上限以河處為界請遵

     㫖而行   詔令停其置哨限以噶爾拜瀚海為界不得越此遊牧噶爾拜瀚海之地距我

   邊境有三日程其瀚海盡界之東亦須離我邊境三日之地不得內入此喀爾喀未受封前與中國

  分界也自二十八年內附受封後與四十九旗同列東自瀚海之東布伊爾湖克魯倫河西北至色

  楞格河桑稽晉大來泊迤西至扎布噶空格河東西五千餘里南北三千里皆為我邊塞瀚海猶內

  

 ︹土産︺馬 橐駝 國初定製喀爾喀諸部每𡻕貢白馬八白駝一野馬 野

  驘 牛 羊 鹿 鼲 貂鼠 青鼠 土撥鼠

   豽 沙雞 魚土拉鄂爾坤色楞格諸河內産樺𩽈鯽鯉鱓鮰等魚東牆

  似蓬草實如穄子十月始熟酥酪 瀚海石









                       前纂修官高人鑑恭纂輯

                       纂修官桂文燿恭覆輯

                       校封官賀式韓恭 校

                       校對官許誦恆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阿拉善厄魯特一旗駐牧賀蘭山陰及龍首山北東至寕夏府邊外界西至甘州府邊外

  界南至涼州府邊外界北至瀚海接喀爾喀界袤延七百里至 京師五千里

︹建置沿革︺河套以西漢北地郡西境及武威張掖二

  郡北境地晉爲前涼張軌後涼呂光北涼沮渠𫎇

  遜所有唐時屬河西節度使廣德初陷於西蕃宋

  景德中陷於西夏元屬甘肅行中書者明爲邊外

 地

 國初𫎇古厄魯特部落駐牧河西套謂之套𢑴厄魯特本

  元裔阿嚕台後聲訛爲厄魯特共四部一曰杜爾伯特一曰青海一曰北厄魯特北厄魯特又別自

   為四部即噶爾丹之先一曰套𢑴四部各有部長並屬顧實汗稱西北強國其部長鄂

   齊爾圖汗隨顧實汗內附朝貢奉約束後準噶爾

   台吉噶爾丹襲破其部戕鄂齊爾圖汗其從子和

   囉哩本號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率族屬避居近邊

   康𤋮二十五年上書求給牧地

詔於寕夏甘州邊外畫界給之遣侍郎岀寕夏至阿喇克山閲視地形許其所請喀

   爾占布爾古忒空郭爾俄壠巴顔努魯鴉布賴噶爾拜瀚海等地外自寕夏所屬玉泉營以西羅薩

   喀喇山嘴後至賀蘭山陰一𢃄布爾哈蘇台之口又自甘州所屬鎮番塞口以北沿陶瀾泰薩喇春

   濟雷渾希里等地西至厄齊納河俱以離邊六十里為界畫地記之於是始定牧阿

   拉善諸昆弟子姓隸之三十六年奏願以所部編

  爲佐領於是封和囉哩爲多羅貝勒世襲掌旗雍

  正元年其子額駙阿寶晉封多羅郡王七年坐事

  降貝勒九年復封郡王乾隆四年子羅⺊藏多爾

  濟降襲貝勒二十二年晉封多羅郡王三十年晉

  封和碩親王至嘉慶九年以瑪哈巴拉襲凡五世

  附鎮國公二一康𤋮三十七年封輔國公五十三

  年晉襲鎮國公一雍正九年封輔國公尋晉貝子

  乾隆六年降襲鎮國公共爵三

 ︹山川︺賀蘭山在旗東與寕夏邊接界土人名阿拉善山李吉甫元和志山樹木青白望如駮

  馬故名其山與河東望雲山形勢相接迤邐向北又東北抵河其抵河處亦名乞伏山從首至尾有

  像月形南北約五百餘里真邊城之巨防也凝羅山在旗界長草湖南舊志在鎮番邊外

  來伏山在旗南與鎮番縣接界亦不刺山在旗界舊志在鎮番縣北二百八十

  里邊脫懽山在旗界舊志在永昌北四百里邊外龍首山在旗西南與甘州府

  山丹縣接界𫎇古名阿喇克鄂拉廷亙廣遠東大山之脈絡也距甘州城三十里山丹城三里山盡

  處爲凝遠堡山南爲內地𫎇古俱於山北遊牧松陜水在旗南界自古浪縣北流經縣東又

  東北至土門堡流出邊又東北至旗界瀦爲澤漢書地理志蒼松縣南山松陜水所出北至揟次入

  海 按陜音峽松陜水即今古浪河邊外積水處總曰海谷水即三岔河自河州府城東東北

  流經鎮番縣東又東北岀邊至旗界入白亭海子漢書地理志姑臧縣南山谷水所岀北至武威入

  海行七百九十里魏書地形志武威郡襄城縣有武始澤水經注馬城河又東北逕武威縣舊城東

  屆此水流兩分一水北入休屠澤一水又東逕一百五十里入瀦野冊說三岔河又東北經鎮番衞

  東三十里又北瀦為白海 披三岔河出邊土人呼為郭河谷郭音相近而訛也水磨川

  一名雲川自永昌縣西東北流經新城堡北水磨堡西又東流逕永昌城北又東北逕凝逺堡西北

  流出邊經旗界瀦為大澤𫎇古名沙喇鄂模 按此水源流長與三岔河等岀邊各匯為澤舊志謂

  水磨川流入三岔河誤厄濟納河在旗西界休屠澤在旗界即古瀦野書禹貢

  雍川原隰底績至於瀦野漢書地理志武威縣休屠澤在東北古文以為瀦野澤水經注武威北有

  休屠澤俗謂之西海其東有瀦野澤俗謂之東海通謂之瀦野蕭德言括地誌瀦野澤在姑臧縣東

  北一百八十里元和志姑臧縣有白亭軍因白亭海為名寰宇記姑臧縣白亭海水色潔白因以為

  名又東有達狄迴海行都司志白亭海一名小闊端海子五㵎谷水流入此海舊志白亭海即瀦野

  澤 按三岔河自鎮番東北流出邊又三百餘里瀦為大澤方廣數十里俗名魚海子𫎇古名哈喇

  鄂模即古休屠澤但水經注謂其東別有瀦野澤與漢志異而括地誌謂瀦野澤在姑臧城東北一

  百八十里似指今古浪縣東松陜水岀邊所瀦之澤為瀦野澤也沙喇泊在休屠澤西二

  百餘里水磨川自凝遠堡北出邊注入其中方廣三四十里昌凝湖在旗南界舊志直永

  昌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凝遠堡北四十里東至鎮番縣界一百五十里多水草楊木明季青把都游

  牧於長草湖在旗界凝羅山北㨢言湖在旗界直平番縣東北邊外

  鹽池在旗鴛鴦白鹽池在旗界舊鴛鴦白鹽池小白鹽池皆在鎮番衞西北

  二百二十里邊外明初㑹設鹺司後因邊外商賈不行故廢紅鹽池在旗界舊志在山丹

  衞城北三百里池產紅鹽明洪武中指揮莊德採貢𡻕辦後以地屬境外停罷馬跑泉

  界直永昌縣北三百十里又高泉平泉赤納泉皆在旗界雙泉在旗界直永昌縣西北二百里

  亦名雙井三井在旗界直鎮番縣西北三百四十里有泉三處又有亂井兒亦在旗界

 ︹古蹟︺武威舊城在旗界直鎮番縣北漢置縣屠武威郡晉省水經注武威縣在姑臧城北

  三百里馬城河逕其城東漢太初四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衆降置武威郡即此 按漢武

  威郡治姑臧即今涼州府治武威縣也漢武威縣屬武威郡以水經注證之舊城當在今三岔河流

  出鎮番邊外之西寰宇記武威舊城在番和縣西北三百里誤子揟次舊城在旗界直

  古浪縣北漢置縣屬武威郡孟康曰揟音子如反次音咨後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中涼州刺史張既

  討盧水胡揚聲軍從鸇陰乃潛由且次岀武威且次即揟次也晉志謂之揖次後魏揖次縣屬昌松

  郡後周廢縣入昌松 按水經注松陜水北至揟次入海今此水北流至古浪縣邊城外又百餘里

  始瀦為大澤舊城當在其傍通志謂在古浪縣非子白亭軍在旗界盡鎮番縣東北舊唐書

  大足元年郭元振為涼州都督舊州界南北不過四百里元振始於南境硤口置和戎城北界磧中

  置白亭軍拓州境一千五百里元和志白亭軍在姑臧縣北三百里馬城河東岸天寶十年哥舒翰

  置軍因白亭海為名行都司志有古城在鎮番衞北一百里相近有連城又有三角城在衞北一百

  十里與上二城鼎足相峙

 大清一統志

 青海厄魯特古曰西海番名庫庫淖爾厄魯特及土爾扈特喀爾喀囘特各旗駐牧地在甘

   肅甘涼西寕河洮岷及四川松潘等處邊外東接甘肅西連西藏南至四川北至肅州安西州袤延

   二千餘里至 京師五千七十里

 ︹建置沿革︺本禹貢西戎地書禹貢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敘鄭康成曰衣

   皮之民居此崑崙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蔡傳三國皆西方戎落故以西戎總之

   殷周皆屬西羌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書牧誓有羌髳後漢書

   羌無弋爰劍者秦厲公時入三河間諸羌推以為豪至曽孫忍忍子研至豪健故羌中號其後為研

   漢為張掖武威金城隴西四郡之西塞外及蜀

   郡之北徼外屬先零燒當等諸羌地後漢書西羌𫝊武帝時先

  零與封養牢姐種結盟與匈奴通漢遣將軍李息𭅺中令徐自為將兵擊平之始置䕶羌校尉羌乃

  去湟中依西海鹽池左右宣帝時先零種豪度湟水與諸羌寇金城遣趙充國破平之至研十三世

  孫燒當立元帝時彡姐等七種羌寇隴西遣馮奉世撃降之從爰劍種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後以

  研為種號至燒當復豪健其子孫更以燒當為種號王莽時始置西海郡

  王莽傳莽遣中𭅺將平憲等持金幣誘塞外羌豪良願等獻鮮水海允谷鹽池莽受所獻地為西海

  郡後漢書西羌傳莽西海郡五縣厯後灘魏晉皆諸羌所居後漢書西

  羌傳自爰劍後子孫支分凡百五十種其九種在賜支河首以西及在屬漢徼北其五十二種衰少

  不能自立其八十九種惟鍾最強盛發羌唐旄等絶遠未嘗往來氂牛白馬羌在蜀漢其種別名號

  皆不可紀也東晉以後又為吐谷渾所據晉書西戎傳吐谷渾慕容

  廆之庶長兄也父涉歸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隸之涉歸卒廆嗣二部馬鬬吐谷渾乃渡隴而西其

  後子孫據有西零以西甘松之界極乎白蘭數千里以吐谷渾為氏周書異域傳自吐谷渾至伏連

  籌一十四世伏連子夸呂始自號為可汗治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千餘

  大業五年平吐谷渾置西海河源等郡隋末

  吐谷渾復據其地隋書煬帝紀大業五年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又吐谷

  渾傳煬帝令觀王雄宇文述擊伏允大破其衆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祈連

  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置郡縣鎮戍大業末伏允復其故地唐初

  擊破之唐書吐谷渾傳伏允相天柱王用事拘天子行人貞觀九年詔李靖為西海道行軍

  大總管侯君集李道宗李道彥李大亮高甑生並為總管擊吐谷渾分二軍靖與大亮薛萬均以一

  軍趣北岀其右君集道宗以一軍趣南岀其左靖破天柱王部落於赤海伏允走圖倫磧萬均又追

  破之君集道宗行空荒之地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士糜冰馬秣雪閲月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

   積石山覽觀河源馳破虜車重兩軍㑹於大非山破邏真谷伏允子順斬天往王舉國降伏允懼遁

   磧中自經詔封順西平郡王號趉胡呂烏甘足可汗龍朔三年吐蕃滅吐谷

   渾盡有其地唐書吐谷渾傳吐谷渾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里自

   晉永嘉時有國至龍朔三年吐蕃取其地凡三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絶矣宋亦為吐蕃

   地元為貴德州及吐蕃朶甘斯等處屬吐蕃等處

   宣慰司明為西番地洪武十六年青海酋長史刺巴等七人來歸賜文綺寶

   鈔青海又曰西海水草豐美番人環居之專務畜牧日益繁滋素號樂土 朶甘斯舊作朶甘思今

   正德四年始為𫎇古部酋所據屢為邊患名曰

   海寇𫎇古額伯爾及阿爾禿廝𫉬罪其主擁衆西奔瞰知青海饒富襲破之大肆焚掠番人多

   遠徙其留者反為所役屬自是甘肅西寕始有海寇之患正徳九年總制彭澤搗其巢寇遁走焉斯

   藏及大軍還額伯爾仍返海上惟阿爾禿廝遁去嘉靖八年洮岷諸番數犯邊九年總制王瓊且撫

   且𠞰洮岷𫉬安而西寕仍苦寇患惟布爾罕一枝斂衆自保後北部諳達又羨青海富饒攜子賓兔

   兔等數萬衆襲據其地布爾罕竄走巳而諳達引去留丙兔據青海隆慶中諳達受封順義主西

   寕亦安自丙免據青海後諳達從孫切盡台吉和爾齊及兄子永邵卜同居青海萬厯中又時時寇

   邊為患勢亦寖衰 額伯爾舊作亦不刺布爾罕舊作⺊兒孩諳達舊作俺答和爾齊舊作大落赤

   今俱改正

 國初有厄魯特顧實汗者自西北侵有其地遣使修

   貢順治十年

詔封遵文行義敏慧顧實汗後自分其地為左右二境

   東自西寕邊外董郭爾廟西至肅州嘉峪關邊外洮來河八百餘里南自西寕邊外波洛衝剋克河

   北岸北至涼州邊外西拉塔拉四百餘里東南自西寕邊外拉喇山西北至甘州邊外額濟餒四百

   餘里東北自永昌邊外西南主嘉峪關邊外布隆吉爾河岸三千餘里右境東自西寕邊外董郭爾

   廟西至噶斯池二千五百餘里南自四川松潘衛邊外漳臘嶺北至波洛衝剋克河南岸一千五百

   餘里東南自洮州邊外達爾吉嶺西北至嘉峪關邊外塞爾騰西爾拉津二干餘里東北自西寕邊

   外克騰庫特兒西南至木魯烏蘇河一千五百餘里部落散處其間謂之西

   海諸台吉為四厄魯特之一康𤋮三十六年既平

  噶爾丹台吉扎什巴圖爾等咸來朝內附封爵世

  襲親王一貝勒七貝子五輔國公六台吉十餘人雍正元年扎什巴圖爾

   之子羅⺊藏丹津誘衆犯邊

世宗憲皇帝命官兵進𠞰旬月間殲除逆黨平定其地惟

  不從逆者仍其封爵定為三年一貢分為三班九

  年一周置互市於西寕日月山開拓新邊増設安

  西鎮於布隆吉闢地千餘里餘衆畏服朝貢惟謹

     聖製平定青海告成太學碑文曰我國家受   天春命撫臨八極日月所照罔不臣順

  遐邇又安兆人蒙福乃有羅⺊藏丹津者其先世顧實汗自國初稽首歸命當時使臣建議𢌿以駐

  牧之地其居雜畨羌密近甘涼我   皇考聖祖仁皇帝睿慮深遠每厪於懷既親御六師平定

  朔漢威靈所加青海部落扎什巴圖爾等震讋承命   聖祖仁皇帝因沛殊㤙封為親王兄弟

  八人咸賜爵祿羈縻包容示以寛大而狼心梟性不可以德義化三十年來包藏異志朕紹登寶位

  優之賜賚榮其封號尚冀革心輯寕部衆而羅⺊藏丹津昏謬狂悖同黨吹拉克諾木齊阿爾布坦

  溫布藏巴扎布等實為元惡謂國家方宏浩蕩之恩不設嚴密之備誕敢首造逆謀迫脅番羌侵犯

  邊地反狀彰露用不可釋於天誅遂命川陝總督太保公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聲罪致討以雍正

  元年十月師始出塞自冬涉春屢破其衆凡同叛之部落戈鋋所指應時摧敗招降數十萬衆又降

  其貝勒貝子台吉等二十餘人朕猶憫其愚蠢(⿱艹石)悔禍思愆東手來歸尚可全宥而怙惡不悛負

  抗違乃決翦滅之計以方畧密付大將軍羹堯調度軍謀簡稽將士用四川提督岳鍾琪為奮威將

  軍於仲春初旬禡牙徂征分道深入搗其窟穴電掃風驅搜剔巖阻賊徒蒼黃糜潰窮蹙夫據羅卜

  藏丹津之母及逆謀渠魁悉就俘執擒𫉬賊衆累萬牲畜軍械不可數計賊首逃遁我師踰險窮追

  𫉬其輜重人口殆盡羅卜藏丹津子身易服竄匿荒山殘喘待斃自二月八日至二十有二日僅旬

  有五日軍士無久役之勞內地無轉輸之費克奏膚功永清西徼三月之朔奏凱旋旅鐃鼓喧轟士

  衆新喜四月十有二日以倡逆之吹拉克諾木齊等三人獻俘   廟社受俘之日臣民稱慶伏

  念   聖祖仁皇帝威靈震於遐方福慶流於奕葉用克張皇六師珍滅狂賊行間將士亦由感

  激湛恩厚澤為朕踴躍用命斯役也芟夷凶悖綏靖番羌俾烽燧永息中外人民胥享安阜實成先

  志以懋有丕績廷臣上言稽古典禮出征而受成於學所以定兵謀也獻馘而釋奠於學所以告凱

  捷也宜刋諸珉石揭於太學用昭示於無極遂為之銘曰天有雷霆聖作(⿰弓爪)-- 弧矢輔仁而行威遠寕通

  維此青海種𩔖實繁錫之茅土列在藩垣被我寵光位崇祿富負其阻遐禍心潛搆恭惟   聖

  祖慮遠智周睠念荒服綏撫懷柔朔野既清西陲攸震爵號洊加示之恩信如何兇狡造謀逆天鼓

  動昏憝宼侵於邊惟彼有罪自干天罰桓桓虎𧴀爰張九伐王師即路冬雪初零日耀組練雷響鼙

  鉦蠢茲不順敢逆戎旅奮張螳臂以當齊斧止如山嶽疾如雨風我戰則克賊壘其空彼昏終迷曽

  不悔戾當翦而滅斯焉決計厲兵簡將往搗其巢踰厯嶔嶇坦若坰郊賊棄其家我縶而𫉬牛馬谷

  量器仗山積蹇兔失窟何所逋逃枯魚遊釜假息煎熬師以順動神明所福旬日凱歸不疾而速殪

  彼逆謀懸首藁街獻俘成禮金鼓調諧西域所瞻此惟雄特天討既申羣酋惕息櫜戈偃革告成辟

   雍聲教遐暨葛國來司惟我   聖祖親平大漠巍功煥文邁桓軼的流光悠久視此銘辭繼志

   述事念茲在茲三年初編青海各部落旗分佐領為旗二

   十有九部落四青海厄魯特二十一旗回特三旗土爾扈特四旗喀爾喀一旗又有大喇嘛

   察罕諾們汗所屬𫎇古分四佐領不統於各旗給印今大喇嘛管轄其貢道由西寕

   乾隆二十四年西域平以安西鎮為安西府三十

   八年裁府改安西州隸甘肅省青海部西北境與

   安西州隔山為界青海扎薩克雍正三年定親王

   一郡王二貝勒一貝子二鎮國公一輔國公八台

   吉十四乾隆間以事升黜共為郡王三貝勒二貝

   子三輔國公四台吉十六

  扎薩克多羅郡王三一旗察罕丹津本元裔青海顧實汗曽孫康𤋮四十年來

  歸封多羅貝勒五十七年晉多羅郡王雍正元年以西藏軍功晉封和碩親王十三年族孫旺舒克

  乾隆十四年子旺丹多爾濟帕拉木襲三十六年年無嗣以其從子納罕達爾濟降襲郡王嘉慶

  十二年子達什忠鼐襲 一旗䇿旺喇布坦親王察罕丹津從叔康熙四十二年封多羅郡王四十

  四年子額爾克巴勒珠爾襲四十五年自盡子朋素克旺扎勒降襲貝勒雍正四年復封郡王十三

  年子袞楚克達什襲乾隆四十二年子索諾木多爾濟襲嘉慶十三年子車琳端多布襲 一旗袞

  布親王察罕丹津從叔康熙四十三年封多羅貝勒四十四年子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鼐襲雍

  正元年以西藏軍功晉多羅郡王乾隆十四年索諾木丹津襲三十六年孫袞楚克敦多布納木

  扎勒襲四十年子剛噶爾襲嘉慶二年依什達爾濟襲十一年族弟沙克都爾襲扎薩克

  多羅貝勒二一旗色布騰扎勒本準噶爾台吉康𤋮四十二年來朝封多羅貝勒雍正

  二年以軍功晉封郡王九年子車淩喇布坦襲乾隆十三年子索諾木多爾濟襲二十三年從弟色

  布騰多爾濟襲三十年卒無嗣以從祖車木伯勒降襲貝勒三十九年子吹忠扎布襲五十三年子

  徳哩巴勒珠爾襲 一旗達顔郡王䇿旺喇布坦從子康熙五十五年封多羅貝勒五十八年子旺

  舒克喇布坦襲六十一年卒無嗣以達顔弟諾爾布之子達什車淩降襲貝子諾爾布於雍正二年

  討羅布藏丹津奮勉敘功封為貝子尋辛以兩戸只有達什車淩一人奉   㫖將兩貝子合封

  為貝勒乾隆二十二年子丹巴車淩襲三十九年子濟克黙特伊什襲嘉慶十三年子扎木巴勒多

  爾濟扎薩克固山貝子三一旗車淩敦多布親王察罕丹津從弟雍正元

  年封多羅貝勒二年以罪降貝子三年族叔丹巴乾隆十七年子沙克都爾扎布襲四十八年子

  車爾登多爾濟襲嘉慶二十年子拉特那錫第襲 一旗阿喇布坦郡王色布騰扎勒從子康𤋮五

  十五年封公銜一等台吉雍正三年晉輔國公乾隆四年子納木扎勒車淩襲十五年晉固山貝子

  三十五年子齊默特丹巴襲嘉慶十三年子拉特納西第襲 一旗索諾木達什親王察罕丹津從

  雍正元年封固山貝子乾隆十四年子噶勒丹旺扎勒襲十五年弟莽鼐襲十八年子羅⺊藏色

  布騰襲三十一年以罪削扎薩克為閑散貝子弟巴〇濟特襲扎薩克授一等台吉四十九年子拉

  扎布襲五十六年卒仍以羅⺊藏色布騰襲尋以功   賜貝勒品級兼襲貝子嘉慶三年子旺

  沁丹津襲十六年子格勒克那木扎勒襲扎薩克輔國公四一旗噶勒丹達什親

  王察罕丹津從弟康𤋮五十年封輔國公雍正元年晉鎮國公乾隆四年子丹津納木扎勒襲十三

  年弟索諾木巴勒濟襲尋卒無嗣從子索諾木多爾濟降襲輔國公五十四年弟喇特納錫第襲

  一旗索諾木達什鎮國公噶勒丹達什從祖康𤋮五十年封輔國公五十二年子諾爾布朋素克襲

  雍正五年嗣子達什巴勒珠爾襲八年族叔車淩襲乾隆九仵子達什扎布襲三十一年子根敦端

  多布襲嘉慶元年子依什達爾濟襲 一旗車淩鎮國公噶勒丹達什從叔康𤋮五十年封輔國公

  雍正七年子色布騰達什襲乾隆四年弟袞楚克扎布襲十八年子吹忠扎布襲嘉慶元年子格埓

  克拉布齋襲 一旗貢格本輝特台吉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九年晉輔國公乾隆二十年子納罕

  塔爾巴襲三十五年子旺扎勒敦多布襲四十七年子達瑪璘襲嘉慶二年子琳沁旺舒克襲

  薩克一等台吉十六一旗納木扎勒親王察罕丹津從弟康熙三十七年封多

  羅貝勒五十年子羅⺊藏察罕襲雍正二年以罪削爵三年授一等台吉六年晉輔國公乾隆七年

  子多爾濟色布騰降襲一等台吉二十六年子恭桑車淩襲五十四年嗣子旺舒克襲 一旗畢⺊

  藏達爾扎貝勒納木扎勒從弟康𤋮五十年封固山貝子六十一年子濟克濟扎布降襲輔國公雍

  正二年以罪削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年車淩多爾濟襲二十九年子達克巴納木扎勒襲

  四十四仵子諾爾布璘沁襲嘉慶九年子濟克默特襲二十五年族叔索諾木旺濟勒襲 一旗阿

  喇布坦扎木素親王察罕丹津從子康𤋮五十九年封輔國公乾隆五年從子達什納木扎勒襲三

  十年嗣子禮塔爾襲四十一年達什納木扎勒子隆賁降襲一等台吉嘉慶三年子旺濟勒多爾濟

  車布登襲 一旗達瑪琳色布騰貝勒納木扎勒從子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五年弟博貝

  襲二十年從子旺扎勒襲三十年子根敦扎布襲五十四年子棍布扎布襲 棍布扎布舊作固木

  扎布今改正 一旗阿喇布坦貝勒納木扎勒弟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四年子袞布喇布坦

  襲四十一年子班第襲嘉慶十四年子索諾木敏珠爾襲 一旗哈爾噶斯顧實汗弟色棱哈坦巴

  圖爾之四世孫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九年子恭格車淩襲三十一年弟吹忠扎布襲五十

  九年子楞袞多爾濟襲嘉慶十三年子恩克巴雅爾襲 一旗扎布親王察罕丹津從叔雍正三年

  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年子達奇襲三十二年子桑濟達什襲四十九年子車淩多爾濟襲嘉慶二年

  弟拉素龍襲十三年子端多布襲 一旗察罕拉布坦親王旺舒克兄雍正九年授一等台吉乾隆

  二年子多爾濟色布騰襲四年叔旺舒克喇布坦襲三十三年子納罕達爾濟襲三十六年弟羅⺊

  藏丹津襲五十二年弟沙喇布提理襲五十六年子袞布多爾濟襲 一旗伊什多勒扎布郡王額

  爾克巴勒珠爾次子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七年子畢齊罕車淩襲乾隆三十九年以病罷從子巴

  勒珠爾襲五十三年仍以畢齊罕車淩襲五十四年復以病罷嗣子三都布襲五十八年從弟多爾

  濟襲嘉慶二十二年子旺沁端多布襲 一旗色布騰博碩克圖貝子丹巴兄雍正三年授一等台

  乾隆三年子車淩多爾濟襲二十六年孫巴勒珠爾襲四十二年子噶勒丹丹忠襲嘉慶十四年

  子格勒克拉布坦襲 一旗索諾木喇布坦多爾濟本土爾扈特台吉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七年

  以族曽孫棟襲乾隆五年子薩喇襲三十七年子達什喇布坦襲四十五年弟薩木都布扎木素襲

  嘉慶五年從弟多爾濟旺濟勒襲 一旗羅布桑察罕台吉棟從弟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二

  十一年子烏爾占襲四十九年從弟伊達木襲五十年族弟貢格襲嘉慶七年子旺舒克襲 羅布

  桑察罕舊作色特爾木布今改正 一旗達爾扎台吉索諾納木喇布坦多爾濟族子雍正九年

  一等台吉乾隆十九年子色布騰多爾濟襲三十四年從子㐮楚克襲嘉慶七年子瑪濟克策楞襲

   一旗丹忠台吉達爾扎從子雍正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年子納木錫哩䇿旺襲十四年族弟

  都勒瑪扎布襲嘉慶三年子羅布藏吹達爾襲十八年子喇布扎拉木楚克襲 一旗車淩納木扎

  勒顧實汗兄哈納克土謝圖之四世孫雍正三年初編青海各部落旗分佐領於和碩特族三十三

  台吉設公中扎薩克一以車淩納木扎勒領之授一等台吉十一年卒無嗣從弟巴勒丹襲乾隆二

  十九年子達什車木伯勒襲嘉慶八年子端珠布納木扎勒襲十七年子徳沁襲十九年叔恭臧襲

   一旗達什敦多布喀爾喀祖格埓森扎扎賚爾琿台吉之五世孫先是雍正三年初編青海各部

  落旗分佐領以在青海之喀爾喀台吉設公中扎薩克一以達什敦多布族兄根敦領之授一等台

  吉未幾根敦嗜酒且與諸台吉有𨻶罷之乾隆三年以達什敦多布任公中扎薩克一等台吉四十

  二年孫車徳爾襲嘉慶十五年子濟克濟扎布襲

 ︹風俗︺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榖以產牧為業堪

  耐寒苦不避風雪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𰚾

  焉後漢書西羌傳隨水草帳室肉糧唐書吐谷渾傳 按今青海諸部種族本

  自西北居毳帳遊牧無定所食肉飲酪衣氊韋其官曰寨桑曰哈什漢曰扎爾虎齊曰夏曰達爾虎

  王以下部長皆分班朝貢斂牛羊馬駝為賦稅名曰添巴其刑重罪少罰贖多讀以牲畜俗尚浮屠

  性偏誇張唐書謂其地有寒厲中人輒痞促而不害蓋自寕夏以西至星宿海天氣漸低地𫝑益高

  人氣閉塞故多喘息也

 ︹山川︺枯爾坤山在青海西境書禹貢崑崙析支渠搜爾雅三成為崑崙邱閻(⿱艹石)璩書經地

  理今釋山在今西番界有三山一名阿克坦齊欽一名巴爾布哈一名巴顔喀喇總名枯爾坤譯言

  崑崙也在積石之西河源所岀按漢書地理志金城郡臨羌縣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有弱水

  崑崙山祠蔡傳所據以為崑崙在臨羌者也然漢志言西有崑崙山祠非言山在縣界漢臨羌縣在

  今陜西西寕衞西崑崙山不當若是之近杜佑通典雲吐蕃自雲崑崙在國中西南河之所出唐書

  吐蕃傳雲劉元鼎使還言自湟水入河處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三山中高而四下直大羊同

  國古所謂崑崙蕃曰悶摩𥠖山東距長安五千里河源其間蓋今之枯爾坤也元史河源附錄雲吐

  蕃朶甘思東北有大雪山名伊拉瑪博囉其山最高譯言騰格哩哈達即崑崙也按此即今蕃語所

  稱阿木柰瑪勒占木遜也在星宿海東其山延亘三百有餘里上有九峯最為高大黃河經其南又

  遶其東北梁寅所謂河遶山之三面如玦然者但如其言則崑崙轉在河源下流似未為的按今黃

  河發源之處雖有三山而其至西最大為真源所在者巴顔喀喇也東北去西寕邊外一千四百五

  十五里延袤約千餘里山不極峻而地𫝑甚高自查靈鄂靈二海子之西以漸而高登至三百里始

  抵其下山脈西自金沙江發源之犂石山蜿蜓東來結為此山自此分支東趨大雪山至西寕邊東

  北達甘肅涼川以南大小諸山東南並黃河南岸至西傾山抵陜西可洮陪諸州至四川松潘口諸

  山河源其西而其支幹盤繞黃河兩岸𫝑相連屬𫎇古概名之爲枯爾坤山之前後數十里杳無人

  煙七八月積雪至五六月未消中有冷瘴其土石黒色多野獸饒水草又產金銀礦蒙古謂黒爲喀

  喇謂富貴爲巴顔故名巴顔喀喇山蓋即唐時吐蕃所稱崑崙也元史所稱大雪山乃禹貢之積石

  在河源以東當時實未嘗西窮真源所出之山也今巴顔喀喇實河源所出山形廣大迥越尋常唐

  劉元鼎使吐蕃過河源而西又還記所見語雖簡畧而其形勢尚與今合曰紫山者以色言之猶今

  謂之黑耳就河源所在求之舍此無可爲崑崙者方中履古今釋疑曰金沙江岀犂石即崑崙之南

  河出朶甘思即崑崙之西蓋江河二源皆出崑崙此言甚核但當雲河岀崑崙之東今言西者以元

  史而誤耳 按舊志所言如此其辨元史大雪山之非崑崙是也至以枯爾坤山即爲黃河所出之

  崑崙山則近似而未得其真乾隆四十七年 特命侍衞阿彌達告祭河神務窮真源訖事繪

  圖加説入奏   高宗純皇帝聖製河源詩詳指原委並   聖製讀宋史河渠志文並

   命館臣纂河源紀畧一書載其實蹟蓋黃河重源出於阿勒坦噶達素齊老流為阿勒坦郭勒水

  色獨黃穿入星宿海而東其初源出於囘部之喀什噶爾和闐諸山伏於羅布淖爾至此重發崑崙

  山實在囘部黃河初發之地昔人不察遂以青海之枯爾坤即指為崑崙耳今改正崑崙之名為枯

  爾坤並存舊志原文而駮正其説如此 伊拉瑪博羅舊作亦耳麻不莫喇腃格哩哈達舊作騰乞

  里塔今俱改正積石山即今大雪山番名阿木柰瑪勒占木遜山在西寕邊外西南五百三

  十餘里黃河北岸其山延亘三百餘里上有兀峯高入雲霧為青海諸山之冠山脈自河源巴顔喀

  喇山東來中峯亭然獨出百里外即望見之積雪成冰厯年不消峯巒皆白形𫝑險峻瘴氣甚重人

  罕登陟河流其南至山之東乃折而北今土人以此山為西海之望山四時禱祀焉其西海左右前

  後山之高大者共十三山番俗皆分祭之而以此為最蓋即禹貢之積石山唐時名大積石山元史

  所誤名為崑崙者也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胡渭禹貢錐指導者循行之謂先儒皆以為施功

  故其説多誤漢志金城郡河關縣下雲積石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內西域傳雲鹽澤

  水潛行地下南岀於積石為中國河後漢河關縣屬隴西郡志雲積石山在西南河水出此禹貢之

  積石也段熲傳自張掖追西羌且鬬且行四十餘日至河首積石山岀塞二千餘里唐書侯君集等

  追吐谷渾王伏允至星宿川又達柏海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是皆河關縣西南羌中之積石

  自隋大業五年平吐谷渾於赤水城置河源郡以境有積石山名唐儀鳳二年改置河源軍在鄯州

  西北二十里又於澆河故域置積石軍在廓州西南百五十里而積石之名遂移於塞內杜佑通典

  雲積石山在今西平郡龍支縣南即禹貢導河積石蔡傳承其誤曰地誌積石在金城郡河關縣西

  南羌中今鄯州龍支縣界也閻百詩為之辦曰漢河關縣宣帝神爵二年置後梁呂光龍飛二年

  河關凡四百五十七年為郡縣後沒入吐谷渾遂不復況積石又在其西南羌中乎當在漢西海郡

  之外是真當日大禹導河處龍支縣近在西寕衞東南八十里本漢金城允吾縣地後漢為龍耆城

  李吉甫元和志積石山在龍支縣西九十八里南與河州枹罕縣分界枹罕今臨洮府之河州積石

  山在州西北七十里積石關則又在西北百二十里所謂兩山如削河流經其中是較禹所導之積

  石河隔千有餘里豈在其縣界者乎縣界之積石乃小積石山即水經注之唐述山耳大小積石之

  名莫明辨於唐人魏王泰曰大積石山在吐谷渾界小積石山在枹罕縣西北張守節曰河自鹽澤

  潛行入吐谷渾界大積石山又東北流至小積石山李吉甫曰河出積石山西南羌中今人目彼為

  大積石此為小積石然則蔡傳當云何曰引地誌下當雲今鄯州西南塞外山也漢在羌中唐在吐

  谷渾界今河州枹罕縣鄯州龍支縣有積石山雖河所經非禹所導者渭按應劭雲析支東去河關

  千餘里河上首積石南杭析支則縣距此山亦千餘里可知矣自東晉後縣為吐谷渾所據遂以枹

  罕為華戎之界故唐初太子賢注後漢書誤誕龍支之積石為禹貢之積石而中葉巳知其非獨杜

  佑不審耳宋咸平四年真宗指甘沙伊涼等州圖謂輔臣曰此圖載黃河所岀之山乃在積石外與

  禹貢所述異蓋亦以龍支之積石為禹蹟也蔡氏承誤以釋經故元篤什窮河源仍以廓州西南之

  積石州為積名而至正中修宋史河渠志亦云黃河自貴德西寕之境至積石經河州昔郭景純注

  山海經曰名實相亂莫矯其失習非勝是終古不悟此之謂矣 按元史河源附錄吐蕃朶甘斯東

  北有大雪山其山最高名伊拉瑪博囉譯言驣格哩哈達即崑崙也山腹至項皆雪冬夏不消土人

  言遠年成氷時六月見之朱思本曰崑崙山番名伊拉瑪傅囉其山高峻非常山麓延亘五百餘里

  河隨山足東流過薩斯嘉庫濟克特地梁寅河源記世多言河出崑崙者蓋自積石而上皇之若源

  於是矣而不知星宿之源在崑崙之西北東流過山之南然後折而抵山東北其繞山之三面如玦

  然實非源於是也以上所言崑崙即今所謂大雪山也自元人創為此説當時無復異議後人遂皆

  信之今以諸書細考之乃知此山真古積石無疑也水經注云河水重源發於西塞之外出於積石

  之山屈而東北流逕於析支之地是為河曲今星宿海之泉本多伏流故昔人疑為潛行地下至大

  雪山南始㑹成河由下流望之(⿱艹石)源於是故謂之河首又曰河水過山南又遶山東折而北與水經

  注厯厯相符司馬彪雲析支西濱河首今大雪山東南黃河旋繞之處俗名出外河套即古析支河

  曲地此尤的然可據者漢志河關縣下雲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漢河關縣在今西寕西南五百餘里

  亦與漢志相合後漢段熲自張掖追燒當羌至積石山出塞二千餘里今自甘州岀口至大雪山約

  二千里唐侯君集等追吐谷渾至星宿川達柏海望積石山今大雪山近星宿海東高出餘山望之

  可見此又明證也蓋自漢至唐𥘉積石所在人皆知之當時雖有誤認龍支縣界之小積石為禹所

  導者而大小之分仍在自唐以後其地淪於吐蕃人跡罕至故後人但知有河州之積石而真積石

  反晦元篤什窮河源訝其高大遂以崑崙目之潘昻霄朱思本輩又不能考從而傅㑹之不獨崑崙

  無據而積石之跡從此愈湮矣禹貢錐指辨之極明然尚未知元史之崑崙即積石也今以禹跡導

  河所起故詳考諸書改正之 按舊志辨元史崑崙之為積石山巳為詳核至崑崙之所以誤稱則

  未有悉其由來者恭讀   高宗純皇帝聖製讀宋史河渠志文始知貴德之西有三崑都倫河

  橫入於河𫎇古語崑都倫橫也即囘部所謂崑崙亦以橫嶺得名元人不察遂以崑都倫之名誤㑹

  為崑崙山耳舊史沿訛始洞抉其故也考崑都倫河入河之處正當大雪山之南大雪山舊名阿木

  儞麻禪母孫山今譯為阿木柰瑪勒占木遜山番人謂阿木柰古也瑪勒大黃河上之山也占木遜

  海也謂古時黃河經此大匯蓋與禹貢導河積石之義實相符合其不容以崑崙目之審矣 伊拉

  瑪博囉騰格哩哈達巳見前薩斯嘉舊作撤思加庫濟舊作闊即克持舊作濶提今俱改正西

  頃山一名西疆山亦名嵹臺山在洮州衞西南三百三十餘里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疏西傾

  在雍州自西傾南行因桓水是來浮於潛水也史記夏本紀道九山注索隱曰九山古分三條馬融

  以西傾為中條鄭元分四列汧為隂列西傾次陰列漢書地理志隴西郡臨洮禹貢西傾山在縣西

  注師古曰頃讀曰傾北史吐谷渾傳阿豺昇西疆山觀墊江源水經注沙州記曰洮水與墊江水俱

  出嵹臺山山南即墊江源山東即洮水源嵹臺西傾之異名也括地誌西傾山今嵹臺山在洮州臨

  潭縣西南三百六十六里元和志嵹臺山即西傾山在臨潭縣西南三百里洮州衛志西傾山延袤

  千里外跨諸羌 按西傾山番名羅插普喇山近黃河自東折西北之東岸綿亘千餘里凡黃河以

  南諸山無大於此者洮河發源於此明統志謂在洮州衞西南二百五十里誤𤍠水山西

  寕邊外西南陳循寰宇通志山南出暖水流入青海北出冷泉即西寕河源也豐利山西

  寕邊外西北隋書元諧傳高祖受禪吐谷渾宼涼州招諧為行軍元帥諧率兵出鄯州趨青海吐谷

  渾引兵拒諧相遇於豐利山諧撃走之胡三者通鑑注豐利山在青海東曼頭山在西寕邊

  外西北通鑑宋泰始六年魏長孫觀與吐谷渾王捨寅戰於曼頭山捨寅敗走又唐貞觀九年李靖

  歩將薛孤兒敗吐谷渾於曼頭山胡三省注隋伐吐谷渾置河源郡有曼頭城蓋因山得名也

  我真山在西寕邊外西北隋書煬帝紀大業五年帝至西平吐谷渾率衆保覆袁州帝分命

  元夀南屯金山設文振北屯雪山楊義臣東屯琶琶峽張夀西屯泥嶺四面圍之其主伏允濳遁遣

  其名王詐稱伏允保車我真山蜀渾山在西寕邊外西北通鑑唐貞觀尢年李大亮敗吐谷

  渾於蜀渾山胡三省注山在赤海西 接自豐利山至此皆古名今未詳耶噶爾山西

  寕邊外六十里山脈自末崙山來高大有積雪俗名雪山達克珠爾山在西寕西川邊

  外山甚高大由此南句為西川南川諸邊山阿什根山在西寕邊仆西南一百十里山

  不甚高當東西往來孔道阿爾坦山在西寕邊外東北九十里山縣東趨北川抵浩亹水

  俗雲此山出金昔有番人於此山開取故名阿木你末崙山在青海東亦十三山

  漢拖羅海山在青海南二百餘里山在曠野中阿木你那淩通

  布山在青海西南其峯尖直故名亦十三山之一烏克拖羅海山在青海西

  南高峯壁立插漢拖羅海烏爾圖山在青海西南烏爾圖凡環繞青海之

  濱者亦有十三山土人皆名烏爾圖謂之十三角雲阿木你巴爾布安山

  海西其峯高險色黑故名亦十三山之一索克圖山在青海西其西南五十里又有一索

  克圖山其地有瘴氣及毒草阿木你巴顔尊崔山在青海西北亦十三山之

  阿木你天青插漢山在青海西北其峯甚峻無雪而白故名亦十三山之

  阿木你兀善通布山在青海西北亦十三山之一阿木你厄

  枯山在青海西北二百餘里其山甚大亦十三山之一阿木你洞舒山

  海西北亦十三山之一阿木你岡噶爾山在青海東世近甘涼二州之邊又名

  龍夀山亦十三山之一魁孫拖羅海山在青海中峯巒純白上有小廟廟內番僧

  於冰合時出取一年之糧入居焉 按魏書青海內有小山唐時名龍駒鳥即此詳見後青海下

  阿木你巴顔哈拉山在涼州邊外又呼大荒山亦十三山之一他蘇爾

  海山在涼州保安堡邊外南六十餘里納山在河州邊外西一百二十里山亦高大

  素嶺山在洮州衞邊外西南元和志在常芬縣東七十里春夏常積雪故名石鏡山

  在洮州衞邊外西南元和志在合川縣西北四十五里山石皎潔臨照莫不見其形體故以為名山

  有銅窟隋代采鑄今亦填塞朶噶爾山在洮州衞邊外西北七十里大夏河發源於此

  綽那蘇爾馬拉山在洮州衞邊外洮河源北西傾山東其山高大多野獸亦西傾

  山之支山也圖爾根山在洮州衞邊外洮河源之西北近伊克哈柳圖河多克

  的山在洮河源北與綽那蘇爾馬拉山相近捏楚袞山在洮州衞邊外多克的山

  東山高大有積雪即克石特山在洮州衞邊外與西傾山相連馬里和爾

  和山在洮州衛邊外西北三百餘里即西傾之東北支山也密里克山在黃河岸

  東八十里碧柳圖山東阿木你麻SKchar2孫大雪山之西上有峯峻削如屏故名布安山

  河岸東密里克山之東阿喇克薩爾山在黃河岸東碧柳圖山之陽山形如牛故

  哈爾吉山在黃河岸東大雪山西南阿木你彀肯古爾板山

  在哈爾吉山東山有二峯獨高積雪不消亦十三山之一烏藍芒柰山在黃河自東折

  西北處亦有積雪自碧柳圖山至此皆在黃河迴曲折旋之處元史謂河行崑崙南又轉西流過崑

  崙北即此地也古爾板衣馬圖山在黃河西岸西海西南三百餘里三山相接皆

  名衣馬圖繞獨羅池之西碧柳圖山在黃河岸東北馬尼圖山東相近有三山皆名碧栁

  蘇羅巴顔喀喇山在衣馬圖山東北山有石崖色黑多冷瘴故名布呼

  吉魯肯山在黃河源鄂敦他拉亦名枯爾坤山脈自巴顔喀喇山東來山之東麓即星宿

  海有數峯甚聳秀故名阿克塔齊欽山在黃河源布呼吉魯肯山之東上有兩峯

  形如馬耳故名烏藍得什山在黃河㴟查靈海北四十里阿克塔齊欽山之東其山高

  大頂極平坦方正馬尼圖山在黃河源鄂靈海東北一百二十里烏藍得什山東其山

  甚大石上有昔人鐫刻漢文查克喇峩山在黃河源鄂靈海西南一百三十里山脈

  自巳顔喀喇山東南來𫝑甚高大多河色納河俱發源於此雜普通古查哈蘇

  拖羅海山在查克喇峩山東上有一峯圓大而高齊齊哈納河發源於此查爾雜

  通布山在雜普通古查哈蘇拖羅海山東南三百餘里山有七峯極高大冬夏積雪不消

  巴爾布哈山在黃河源查靈海北一百里山脈自巴顏喀喇山東北來又北指為柴打

  馬地諸山上有二峯甚險峻古爾板𫎇袞拖羅海山在黃河源之南岸三

  峯相並故名拉母拖羅海山在黃河源阿爾坦河南岸自河源鄂敦他塔至巴顔

  喀喇一帶絶無高大之山惟此稍露崇隆承風嶺在西寕邊外西南唐書吐蕃傳李敬元率

  劉審禮擊吐蕃青海上審禮戰沒敬元頓承風嶺礙險不得縱通典承風嶺在廓州廣威縣西南東

  北去鄯州三百一十三里納拉薩拉嶺在西寕邊外西南八十七里其西有齊布秦爾

  嶺相近又有哈拉嶺赤嶺在西寕邊外西唐書地理志石堡城西二十里至赤嶺其西吐蕃有

  開元分界碑又吐蕃傳開元中吐蕃請交馬於赤嶺互市於甘松嶺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國之阻

  不如許赤嶺乃聽以赤嶺為界表以大碑刻約其上帝又令金吾將軍李佺監赤嶺樹碑後崔希逸

  襲破吐蕃青海上吐蕃恚不朝大入河西蕭炅杜希望王昱分道經畧吐蕃碎赤嶺碑又哥舒翰傳

  天寶八載翰攻吐蕃石堡城下之遂以赤嶺為西塞續通典石堡城西三十里有山土石皆赤北接

  大雪山南連小雪山號曰赤嶺去長安三千五百里自鄯州鄯城縣西行二百里至赤嶺魯克

  喇嶺在西寕邊外西北八十里其西四十里有喇喇嶺白草嶺在西寕邊外之北通

  鑑宋元嘉元年秦王熾盤遣太子慕末出貂渠谷攻河西白草嶺臨松郡皆破之 按水經注鮮谷

  塞東南有白嶺湛水出焉蓋即台草嶺也海弩克嶺在青海東南巴漢哈圖

  嶺近青海南岸伊克哈圖嶺在巴漢哈圖嶺東察察嶺在巴漢哈圖嶺

  西納布楚爾嶺在察察嶺東蘇羅嶺在青海南少西二百餘里即蘇羅巴

  顏喀喇山之東嶺殷德爾碧柳圖嶺在青海西南相近又有好來嶺烏藍

  布拉克嶺在青海西南二百餘里烏蘇圖叟 -- 臾 ?濟嶺在青海西北百餘里

  布呼圖嶺在青海東北西喇庫忒爾嶺在鹽池北又敖蘇博嶺在鹽池

  東好來叟濟嶺在鹽池東北忒門呼朱嶺在拖孫池東南東北去蘇羅嶺百餘里

  多穆地碧柳圖嶺在碧柳圖山之陰登諾皃台嶺在黃河西岸蘇

  羅嶺大成嶺在河州保安堡邊外南一百二十里其東南一百五十里有班陳庫忒爾

  嶺又東南六十里有呼呼庫忒爾嶺碧柳圖嶺在洮州衞邊外西北一百二十里

  爾隆嶺在洮州衞西北三百餘里西傾山之支嶺也托禮嶺在洮州衞邊外洮河

  發源處即西傾山之眷嶺最高大其上平坦草木茂盛哈爾吉嶺在黃河自東轉西流

  之南岸即大雪山之支嶺盛夏積雪多瘴氣其東南三十里又有索諾穆達西嶺皆在河曲之地

  牟布拉克嶺在黃河源查靈海東北五十里嶺最險多瘴氣其東三十里有寒多嶺

  阿拉爾巴顔喀喇嶺在黃河源西南木魯烏蘇河之東即巴顔喀喇山之嶺也

  其間又有名匝福爾巴顔喀喇嶺匝呼爾巴顏喀喇嶺克勒巴顔喀喇嶺麻木公圖忒巴顔喀喇嶺

  皆一山而隨地立名者也阿勒坦噶達素齊老峯在青海西境黃河之真源

  於此重發乾隆四十七年侍衞阿彌達奉命尋訪河源得阿勒坦郭勒於星宿海之西三百

  里又其西有巨石高數文亭亭獨立名阿勒坦噶達素齊老𫎇古語噶達素北極星也齊老石也唯

  此一石峯其崖壁皆土作黃赤色更無草木壁上為天池池中流泉濆通釃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

  勒坦郭勒實黃河真源也插漢峯在青海中近西岸與魁孫拖羅海山東西對峙其峯卑小

  多土少石都崙巴圖爾峯近洮河源共有七峯榆谷在西寕邊外西南後漢書

  西羌傳元帝時研種孫燒當立更以燒當爲種號自燒當至元孫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種小人貧

  先零卑湳數侵犯之奪居其地大榆中由是始強永元十四年隃糜相曹鳳上言西戎爲害常從燒

  當種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南得鍾存以廣其衆北阻大河因以爲固又有西海

  魚鹽之利緣山濱水以廣田畜故能強大常雄諸種今者衰困亡逃棲竄宜及此時建復西海郡規

  固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關之路於是拜鳳爲金城西部都尉後金城長史上官鴻又開置歸

  義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復上置東西邯屯田五部増留逢二部帝皆從之列屯夾河合三十四

  部其功垂立至永初中諸羌叛乃罷水經注河水自西海郡東逕允州而厯大榆小榆谷北注羌迷

  唐鍾存所居也行都司志榆谷在金城西二百里漢西羌居此緣山濱水以廣田畜胡三省通鑑注

  唐九曲即漢大小榆谷之地 按榆谷在河南九曲在河西境雖相近實非一地破邏真

  谷在西寕邊外西南唐貞觀九年討吐谷渾侯君集與任城王道宗引兵行無人之境二千餘里

  經破邏真谷追及伏允於烏海大破之大嶺谷在西寕邊外西通鑑唐武后延載元年

  威道緫管王孝傑破吐蕃於大嶺谷又天寶元年隴右節度使皇甫唯明奏破大嶺等軍胡三省注

  大嶺谷名𣵀剛洞在河州老鴉關邊外西南八十里土人云入其中行七八日尚未盡洞內

  有池洞外有一泉即藥水也插漢拖羅海岡在西寕邊外西南一百三十里地頗

  平曠其西北三十里又有一岡名呼呼拖羅海岡巴爾拖羅海岡在青海南百里

  黃河北岸岡甚高大黃河源出青海之極西境自西域回部羅布淖爾伏流重發名阿爾坦河

  流入鄂敦他臘挾扎楞鄂楞兩淖爾水東南流折西北又轉東北厯二千七百餘里至積石關入甘

  肅河州界漢書地理志金城郡河關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內至章武入海過

   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水經注河水重源發於西塞之外出於積石之山屈而東北流逕於析支之

   地是為河曲東北厯燉煌酒泉張掖南又水經河水又自東河曲逕西海郡南又東逕允川而厯大

   榆小榆谷北又東過隴西河關縣北洮水從東南來流注之唐書吐谷渾傳貞觀九年擊吐谷渾侯

   君集任城王道宗行空荒二千里閲月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又吐蕃傳長慶元

   年大理卿劉元鼎為㑹盟使踰湟水出𫎇谷抵龍泉河之上流由洪濟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狹春

   可涉秋夏乃勝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國古所謂崑崙者也蕃曰悶摩

   黎山東距長安五千里河源其間流澄緩下稍合衆流色赤行益遠他水並注則濁故世舉謂西戎

   地曰河湟河源東北直莫賀廷磧尾殆五百里隱測其地蓋劒南之西元史地理志河源附錄河源

   古無所見禹貢導河止自積石漢使張騫持節到西域度玉門見二水交流發䓤嶺趨于闐匯鹽澤

   伏流千里至積石而再岀唐劉元鼎使吐蕃訪河源得之於悶摩黎山然皆經𡻕月涉艱難而其所

  得不過如此世之論河源者又皆推本二家其説⿰忄⿱ス土 -- 怪迂總其實皆非本真元至元十七年命篤什為

  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篤什既受侖是𡻕至河州州之東六十里至寕河驛驛西南六十里有

  山日殺馬關林麓穹隘舉足浸高行一日至顛西去愈高四閲月始抵河源是冬還報並圖其城傳

  位置以聞其後翰林學士潘昻霄從篤什之弟庫庫楚得其説𢰅為河源志按河源在吐蕃朶甘斯

  西鄙有泉百餘泓沮洳散渙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燦若列星以故名鄂端諾爾譯

  言星宿海也羣流奔輳五七里滙二巨澤名鄂楞諾爾自西而東連屬吞噬行一日迤邐東騖成川

  號齊必勒河又二三日水西南來名伊爾齊與齊必勒河合又三四日水南來名呼蘭又水東南來

  名伊拉齊合流入齊必勒其流浸大始名黃河然水猶清人可涉又一二日歧為八九股名伊遜鄂

  羅木譯言九渡通廣五七里可渡馬又四五日水混濁土人抱革囊𮪍過之聚落糾木幹象舟傅毛

  革以濟僅容兩人自是兩山夾東廣可一里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測朶甘斯東北有大雪山即崑崙

  也自八九股水至崑崙行二十日河行崑崙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庫濟及克特二地相屬又三日

  北名哈喇伯勒齊爾四達之衝也近北二日河水過之崑崙以西人簡少多處山南山皆不穹峻水

  亦散漫其東山益高地益漸下岸狹隘行五六日有水西南來名納琳哈喇譯言細黃河也又兩日

  水南來名奇爾穆蘇二水合流入河河水北行轉西流過崑崙北一向東北流約行半月至貴徳州

  地名必齊勒始有州治官府州隸吐蕃等處宣慰司司治河州又四五日至積石州即禹貢積石五

  日至河州安鄉關一日至打羅坑東北行一日洮河水南來人河又一日至蘭州過北卜渡至鳴沙

  河過應吉里州正東行至寕夏府南東行即東勝州隸大同路自發源至漢地南北澗溪細流旁貫

  莫知紀極山皆草石至積石方林木暢茂世言河九折彼地有二折蓋奇爾穆蘇及貴德州必齊勒

  也朱思本河源説河源在中州西南直四川馬湖蠻部之正西三千餘里雲南麗江宣撫司之西北

  一千五百餘里帝師薩斯嘉地之西南二千餘里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東北流百餘里匯為

  大澤曰鄂端諾爾又自渾水東北流二百餘里與和囉海圖河合又東北流一百餘里過瑪拉哈地

  又正北流一百餘里乃折而西北流二百餘里又折而正北流一百餘里又折而東流過崑崙山下

  隨山足東流過薩斯嘉庫濟克特地與伊實巴薩沁河合又自哈喇河與黃河合正北流三百餘里

  過鄂勒博站折而西北流經崑崙之北二百餘里與奇爾穆蘇河合又自奇爾穆蘇河與黃河合又

  西北流與彭贊河合折而西北流三百餘里又折而東北流過西寕州貴德州馬嶺凡八百餘里與

  邈水合又東北流過土橋站古積石州來羌城廓州果密站界羌城凡五百餘里過河州與頁彭河

  合又東北流一百餘里與洮河合又東北流過達勒達地凡八百餘里過豐州西受降城折而正東

  流過達勒達地古天徳軍中受降城東受降城凡七百餘里折而正南流過大同路雲內州東勝州

  與黑河合又正南流過保德州葭州及興州境又過臨州凡一千餘里與察納河合又南流三百里

  與延安河合又南流三百里與汾河合又南流二百里過河中府過潼關太華大山綿亘水𫝑不可

  復南乃折而東流大概河源東北流所厯皆西蕃地至蘭州凡四千五百餘里始入中國又東北流

  過達勒達地凡二千五百餘里始入河東境內又南流至河中凡一千八百餘里通計九千餘里書

  經地理今釋按地圖河岀今西蕃巴顔喀喇山東名阿爾坦河東北流三百餘里合鄂敦他臘諸泉

  源匯為查靈鄂靈二海子折而北經𫎇古托羅海山之南轉東南流千餘里南北受數十小水經烏

  藍莽乃山下有都木達都見都倫河多拉昆都倫河得特昆都倫河自東南來入之自北折而西北

  流三百餘里前後小水奔注不可勝計繞阿木你馬勒產母孫山之東流百五十餘里有齊普河呼

  呼烏蘇河自西來入之又迤邐東北流三百餘里㑹跲克圖袞俄爾濟諸水厯歸德堡經積石山至

  陜西臨洮府河州入中國界 按元䔍什窮河源至鄂端諾爾而止今考河源實始於阿爾坦河又

  在星宿海之西自巴顔喀喇山東麓流出二泉行數里遂合名為阿爾坦河𫎇古呼金為阿爾坦言

  水色微黃而溜急也阿爾坦河之南有烏喀納峯拉母拖羅海山之泉北有西拉薩拖羅海山泉及

  七根池諸水俱匯於阿爾坦河東北流三百餘里乃至鄂敦他拉其地在西寕邊外西南一千一百

  十四里南有都爾伯津哈喇阿荅爾罕巴顔和碩諸山北有烏藍得什阿克塔齊欽布呼吉魯肯諸

  山衆山環繞中間地可三百餘里有泉千百泓大小錯列登高眺望厯厯如星名曰鄂敦他拉𫎇古

  謂星為鄂敦水灘曰他拉即星宿海元史所稱鄂端諾爾也火敦鄂敦音之轉耳諸泉皆會於阿爾

  坦河東北流百餘里北有巴爾布哈山南流出之一河南有喀喇荅爾罕山北流出之一河合於阿

  爾坦河土人名此三河曰古爾板索爾馬匯為一道東南流注於查靈海由查靈海東南流五十餘

  里入鄂靈海即元史所謂匯二巨澤名鄂楞諾爾也查靈鄂靈二澤之間有三水南來一為色納楚

  河一為多河一為苦克查池之水合流入黃河其東流又有喀喇河入焉由鄂靈海流岀轉東北流

  五十餘里又折東南流百餘里至巴顔圖渾嶺下復正南流一百餘里其前水皆錄色至此漸變而

  黃又東南流繞阿木柰瑪勒占木遜山之南受數十小水厯七百餘里至烏藍芒柰山北又折而西

  北烏藍芒柰山之南有三水名古爾板崑多崙俱北流數百里入黃河即元史所謂納琳哈刺奇爾

  穆蘇二水也自烏藍芒柰山北轉西流前後小水奔注遶大雪山之東北流一百五十餘里有呼呼

  烏蘇及齊普二河俱東北流㑹數水入於河自呼呼烏蘇入河之處仍轉東北流三百餘里受數十

  小水入貴德堡邊始名黃河其自鄂靈海流至貴徳堡𫎇古名喀屯河由貴德堡東流四百餘里經

  積石關入河州界為中國黃河自巴顏喀喇山東之阿爾坦河發源流至貴德堡迴環屈曲通計二

  千三百餘里自星宿海至 京師共七千六百餘里 本朝威德遠布幅員廣大邊徼荒服皆隸版

  圖我   聖祖仁皇帝屢遣使臣往窮河源測量地度繪入輿圖凡河源左右一山一水與黃河

  之形勢曲折道里遠近靡不悉載較之元人所志又加詳焉今依地理今釋參考輿圖及青海山川

  冊説著其大畧如此 按舊志序述河源以阿勒坦河在鄂敦他臘之上與今日考訂情形頗相脗

  合惟未著阿勒坦噶達素齊老及天池上之黃水又未悉曰部和闐葉爾羌初發之源伏於蒲昌海

  重發於阿勒坦河蓋其時回部未定考驗靡因今日西域青海徧隸版章大河真源近在戸闥

   高宗純皇帝命使窮考   聖製詩文詳晰指示漢張騫所云二水交流發蔥嶺于闐伏鹽澤

  而重發積石者爲說是而其文太畧元篤什所窮鄂敦他臘以下地位近是而未悉黃水真源及西

  域之伏流蓋大河源委至今日而始備其實焉今並存元史及舊志原文而考定其說如此 庫庫

  楚舊作闊闊出鄂端諾爾舊作大敦腦兒鄂楞諾爾舊作阿刺腦兒齊必勒舊作赤賓河伊爾齊舊

  作亦里出呼蘭舊作忽蘭伊拉齊舊作也里術伊遜鄂羅木舊作也孫幹論哈喇伯勒齊爾舊作哈

  喇別里赤兒納琳哈喇舊作納隣哈喇奇爾穆蘇舊作乞兒馮出必齊勒舊作必赤里和囉海圖舊

  作懷里火禿瑪拉哈舊作郎麻哈伊實巴薩沁舊作亦西八思鄂勒博舊作阿以伯彭贊舊作鵬拶

  達勒達舊作達達察納舊作吃納柰瑪勒占木遜舊作你麻SKchar2母孫今俱改正南川河

  西喇苦特河源出西寕邊外西南五十餘里西喇苦特山東北流四十餘里入西寕南川邊內爲南

   川水又六十餘里至西寕城西北入湟河喀喇河在西寕邊外西北湟河之東源岀插漢鄂

   波圖嶺合二小水東南流八十餘里入西寕邊內又流五十餘里入湟河湟河番名波洛沖克

   克河在西寕邊外西北青海之東源出噶爾藏嶺有三泉一名伊克烏拉古台兒一名土爾根烏拉

   古台兒一名查哈烏拉古台兒南流二十餘里匯爲一水名波洛沖克克河其東有布虎圖嶺所出

   二泉南流三十餘里相合名崑都崙河東南流三十餘里又與毛哈圖河相合流六十餘里入波洛

   沖克克河又東南流七十餘里至董郭爾廟南有土爾根插漢河自西南來流五十餘里入波洛沖

   克克河其水始大乃轉東㓍四十餘里入西寕西川邊內是爲西寕河即湟水也又東南流三百餘

   里至莊浪衞降唐堡入大通河漢書地理志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仙海鹽池北則湟水所出

   東至允吾入河水經注湟水出塞外東逕西王母石室石釡西海鹽池北又東南流逕龍夷城又東

   南逕卑禾羌海東流逕湟中城北又東右控四水道源四谿東北流注於湟又東逕赤城北而東入

  經戎峽口右合羌水又東逕臨羌縣舊城北又東盧溪水注之又東逕臨羌新縣舊城南又東右合

  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左㑹臨羌溪水又東龍駒川水注之又東長川水注之又東牛心川水注之

  又東逕西平城北又東逕土樓南右則五泉注之又東右合蔥谷水又東逕東亭北東岀漆峽東流

  右則漆谷常溪注之右則甘夷川水入焉又東安夷川水注之又東逕安夷縣舊城又東左合宜春

  水又東勒且谿水注之又東左則承流谷水南入右㑹達扶東西二溪水東流期頓雞谷二水北流

  注之吐那孤長門兩川南流入之又東逕樂都城南東流右合來谷乞斤二水左㑹陽非流溪細谷

  三水東逕破羌縣舊城南六穀水自南破羌川自北左右翼注之又東逕小晉興城北又東與閣門

  河合即浩亹河也又東逕允吾縣北為鄭伯津與澗水合又東逕允街縣舊城南又東逕枝陽縣逆

  水注之後漢書注湟水一名洛都水西自吐谷渾界入在今湟水縣元和志湟水一名湟河亦謂之

  樂都水出青海東北亂山中東南流至蘭州西南入黃河唐吐蕃𫝊湟水至濛谷扺龍泉與黃河合

  元史河源附錄朱思本曰湟水源自祁連山下正東流一千餘里注浩亹河與黃河合 按明統志

  有西寕河在西寕衞城北源出𤍠水山北流五百里經伯顔川又合那海川流五百里入黃河即湟

  水也冊説西川河源岀西塞外海夷部落東流由石峽入境至衞西北受北川河又東合南川河而

  經城北名西寕河又至衞東北受沙塘川水又東南經碾伯堡名湟河又東南接莊浪所界合西大

  通河又東合莊浪河又東南至蘭州西南入黃河北川河番名阿爾坦河源出西寕邊外

  北五十餘里阿爾坦山南流一百五十餘里有布呼克河自西北來流一百五十餘里㑹二小水入

  北川河又南流五十餘里入西寕北川邊內又東南流八十餘里至西寕城南入湟河烏藍

  布拉克河在青海東南一百餘里有泉百餘泓㑹為一河東南流三十餘里有二小水北

  來合流七十餘里入黃河和爾河在青海東南源出納拉薩拉嶺西北流一百餘里入青海

  滾俄爾吉河在青海西南一百餘里源出即里山東南流七十餘里有魁屯西里克地

  所岀一河合數水東流匯於此河又東南流百餘里入黃河布喀河在青海西源出青海

  西北三百餘里阿母尼額枯山南名喀喇細納河南流一百餘里與殷格池水㑹池周一百五十餘

  里其水東南流一百餘里㑹於喀喇細納河復東南流六十餘里至天青插漢峯北與善池之水㑹

  池周六十餘里其水東流至天青插漢峯前亦入喀喇細納河又東流七十餘里受北來之羅子河

  西爾哈河又東五十餘里受北來之清拉馬爾台河乃名布喀河又東流七十餘里注青海其河受

  六大水岸闊流深夏月人不可渡青海左右諸水無大於此者 按唐書吐蕃傳開元十四年吐蕃

  大將悉諾邏攻甘州㑹大雪乃踰積石軍趨西道以歸隴右節度使王君𡙟預遣諜出塞燒野草皆

  盡悉諾邏頓大非川無所牧馬君𡙟辛秦川都督張景順窮躡岀青海西方氷合師乘而渡於時鹵

  已踰大非川留輜重疲弱君𡙟縱兵俘以旋據此則大非川濱青海西即今之布喀河也唐時為入

  蕃西道胡三有通鑑注云在鄯州西三百餘里道里太近又引十道圖在青海南疑非是伊克

  烏藍和邵河在青海北源岀巴顔山南流六十餘里入青海其西七十餘里又有一河

  名巴漢烏藍和邵河南流六十餘里入青海哈爾濟河在青海北少東源出青海北岸

  哈爾濟山東南流八十餘里人西海烏藍河在和州保安堡東南六十餘里源出他蘇爾海

  山其南百餘里有大成嶺兩傍流出二水俱西北流八十餘里匯爲一水又西北流二百餘里入黃

  洮河在洮州衞西三百餘里源岀西傾山東麓有泉十餘匯爲一道東南流番名巴拉巴

  河轉東流南北受十餘小水至洮州衞西南入塞是爲洮河餘詳見鞏昌臨洮二府漢書地理志隴

  西郡臨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東入河水經注洮水岀嵹臺山東北流在吐谷渾中又東北逕

  陽曾城北又東逕共和山南又東逕迷和城北又東逕寸枳亭厯望曲又東逕臨洮縣舊城北李吉

  甫元和志洮水岀臨潭縣西三百里嵹臺山元史河源附錄朱思木曰洮河源自羊撒嶺北東北流

  過臨洮府凡八百餘里與黃河合陜西通志洮水源岀西傾山柏木溝巴漢哈柳圖

  河在洮州衞西五百餘里黃河北岸源出伊克沙喇圖嶺及西喇嶺二水西南流八十餘里合流

  又西流一百餘里入黃河伊克哈柳圖河在洮州衞西六百餘里黃河北岸自納莫

  哈山烏藍俄爾吉嶺當布庫忒兒地所出三水東流百餘里折而西南合流又西北流二百餘里入

  跲克圖河在洮州衞西六百餘里黃河東岸源出伊克圖爾根山東北流㑹巴漢圖

  爾根山之水折而西北流百餘里又㑹伊西克山之水入黃河碩爾渾河在跲克圖河之

  北源出古爾板圖爾哈山㑹三小水西北流入黃河古爾板崑都崙河在四川松

  潘邊外西北二百餘里有三河岀賴杵山及納克多母喇二山之北相距各百里在西者名徳特查

  哈崑都崙在東者名都木達都崑都崙又東名道喇崑都崙俱西北流三百餘里入黃河其水溜急

  而深總名古爾板崑都崙河 𬒳此即元史所名納琳哈喇奇爾穆蘇及彭贊三河也黃河自西來

  三河自南橫入之崑都𡽗𫎇古語謂橫也德特謂上也都木達都謂中道也道喇謂下也三河皆橫

  入而以上中下名之其地適當大雪山之南崑都倫與崑崙音相近元篤什遂誤指大雪山為崑崙

  山伏讀   高宗純皇帝聖製讀宋史河渠志文始曉然於舊史之誤矣 納琳哈喇奇爾穆蘇

  彭贊譯改已見前哈爾吉河在黃河東岸源出哈爾吉嶺有大小二河西南流六十餘

  里合流又南流五十餘里入黃河齊齊爾哈納河在黃河西岸源出齊齊爾哈納

  嶺東北流一百餘里㑹四小水入黃河齊普河在黃河西岸發源自滂焉山相近諸山所

  岀四水合流名圖聲圖河西北流六十餘里有喀爾吉嶺及相近諸山流出七水匯流名得爾多河

  東北行百餘里與圖聲圖河㑹北流繞阿木柰瑪勒占木遜山東又合四小水始名齊普河西北流

  七十餘里入黃河此可受十餘水極為深闊 柰瑪勒占木遜譯改已見前呼呼烏蘇

  河在黃河西大雪山北源岀索諾木達西嶺北流四十餘里折東北一百餘里又合南來之密喇

  河北來之薩爾哈⺊齊海阿爾昻諸水東流三十餘里入黃河呼藍河在鄂靈海東岸黃河

  南岸有池名魁屯周四十餘里其水西北流五十餘里東有吉得兒古河旋流𮞉繞山之四面與此

  水㑹流名呼藍河又東流百餘里入黃河西白土河在鄂靈海東南黃河西岸大小五十

  餘泉亂流東北入於黃河多河在鄂靈海西南一百三十餘里有二源岀查克喇山一名多河

  一名色納楚河俱東北流五十餘里合為一水其東南又有苦克查池所岀之水西北流一百五十

  餘里合於此河復東北流四十餘里入鄂靈海青海在西寕府西五百餘里一名西海又名卑

  禾羌海即古鮮水也漢書地理志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仙海鹽池又趙充國傳酒泉太守辛

  武賢奏言可分兵出張掖酒泉合擊罕開在鮮水上者又上以書敇讓充國曰鮮水北去酒泉八百

  里又充國上屯田奏曰治隍陿以西道橋七十所令可至鮮水又王莽傳中郎將平憲等奏言羌豪

  良願等願為內臣獻鮮水海允谷鹽池平地美草皆予漢民後漢書西羌傳武帝時先零羌與匈奴

  通合兵攻令居安故遂圍枹罕遣將軍李息擊平之羌乃去湟中依西海鹽池左右水經注湟水東

  逕西海鹽池北又東南逕龍夷城又東逕卑禾羌海北有鹽池闞駰曰臨羌縣西有卑禾羌海世謂

  之青海東去西平二百五十里魏書吐谷渾傳青海周圍千餘裏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牧

  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

  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是也隋書煬帝紀大業五年置馬牧於青海渚中以求龍種無

  效而止又地理志西海郡有青海鹽池舊唐書吐谷渾傳青海周迴八百里明通志青海在西寕衞

  城西三百餘裏海方數百里有魚無鱗背負㸃西遊荄七十二道水匯為西海冬夏不溢不乾自

  日月山望之如黑雲冉冉而來 按西海周迴七百五十餘里中有山名魁遜拖羅海有峯名插漢

  東西對峙水色青綠中流高起 本朝雍正二年大兵征賊黨阿喇蒲坦溫布等追至西海北岸伊

  克哈爾吉河其時人馬渴甚求水不得忽有泉從營前湧出成溪士馬就飲得不困乏衆歡呼奮勇

  遂𫉬賊首督臣以青海効靈奏聞   詔封青海之神立碑致祭烏海在西寕府西隋書地

  理志河源有烏海通鑑唐貞觀九年討吐谷渾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由南道經破邏真谷追及伏允

  於烏海大破之胡三省注烏海在漢哭山西通典吐蕃國出鄯城五百里過烏海暮春之月山有積

  雪地有冷瘴令人氣急不甚為害星宿海即鄂敦他拉元史名鄂端諾爾詳見黃河下

  按通鑑唐貞觀九年討吐谷渾侯君集等進逾星宿川至柏海還與李靖軍合胡三省注按十三道

  圖星宿海柏海並在大非川西唐時柏海近河源而星宿川尚在其東所謂星宿川自是柏海東黃

  河之別名非即今之鄂敦他拉也其柏海似即今之查靈鄂靈澤耳又有星宿川在鄯州西二百四

  十里則又別是一水也鄂端諾爾譯改已見前 查 靈海在黃河源鄂敦他拉之東廣二

  百餘里東西長南北狹黃河亘其中而流湖水色白而形長鄂靈海在查靈海東五十餘

  里周三百餘里其形自東北趨西南東北狹西南廣黃河經其中自東北流出湖水色青而形長

  按查靈鄂靈二澤即元史所謂匯二巨澤名鄂楞諾爾也 鄂楞諾爾譯改已見前藥水

   州衞西南元和志藥水源出合川縣東北平地人有患冷者煎水服之多愈 按今有藥水在西寕

   邊外阿拉善廟後昻川在西寕府西南通鑑宋元嘉三年吐谷渾握達等帥部落叛秦奔昻

   川附於吐谷渾王慕璝大非川在西寕邊外西南唐書地理志鄯州鄯城注自振武軍經

   尉遲川苦跋海王孝傑米柵九十里至莫離驛又經公主佛堂大非川二百八十里至那錄驛吐谷

   渾界也十道山川圖大非川在青海南通鑑唐咸亨元年薛仁貴郭待封討吐蕃軍至大非川仁貴

   率所部前行進屯烏海以俟待封待封不用仁貴策軍大敗仁貴退屯大非川胡三省注自鄯城縣

   西行三百餘里至大非川 按大非川疑即今布喀河辨見前良非川在西寕邊外西唐實

   永隆元年吐蕃寇河源屯兵良非川李敬元與戰湟川敗績通鑑唐開耀元年黑齒常之擊吐蕃

   於良非川破之覆袁川在西寕邊外西北隋大業五年吐谷渾渡浩亹河吐谷渾王伏允

   走保覆裳川度周川在洮州衞西通鑑晉隆安二年西秦乞伏益州與吐谷渾玉視羆戰

  於度周川胡三省注度周川在臨洮塞外龍涸之西莫何川在洮州衞西通鑑晉義𤋮元年

  乞伏乾歸擊吐谷渾大破之視羆世子樹洛千帥衆奔莫何川胡三省注莫何川在西傾山東北

  長柳川在洮州衞西通鑑晉義熙九年河南王熾磐撃吐谷渾支旁於長柳川虜旁而還又

  擊破吐谷渾別統於渴渾川又義熙十三年西秦安東將軍木奕干擊吐谷渾樹洛千破其弟阿柴

  於堯杆川 按度周以下諸川皆洮水支流隨地易名者巴漢池在西寕邊外西北一百八

  十里近清海東北池周一百餘里殷得爾圖池在青海南周二十餘里鹽池

  在青海西海周一百餘里産青鹽其水自西拉庫特兒山之莫和爾河與布拉克地之插漢烏蘇河

  西來匯為此池又自池東南流岀經百餘里㑹西南來之巴爾虎河又七十餘里合東南來之柴積

  河名曰鹽河復東南流六十餘里淪於功額池凡青海𫎇古與西寕一郡軍民並各種蕃囘所食之

  鹽皆取給於此餘詳見前青海下功額池在殷德爾圖池東周五十餘里其北有細納池

  周四十餘里西有奇爾多克池周二十餘里地皆沙鹵鹽池之水淪入其內巴顔池西

  海東南周四十餘里多羅池在西海西南三百五十餘里周一百五十餘里湫池

  州衞西南元和志在丹嶺縣西八十里通彌山中周𮞉一百餘里蓋古之天池大澤白水之源出此

  古爾板噶順池在黃河上流鄂靈海東北古爾板𫎇滾拖羅海山東南六十餘里有

  三池一名鄂博圖噶順池周二十五里一名多母達噶順池周十五里一名插漢噶順池周十餘里

  俱在黃河鄂博池之東又有一池其水甚臭不入黃河

 ︹古蹟︺西海舊郡有二一為王莽置在青海東漢書王莽傳元始五年羌豪良願獻鮮水海

  允谷鹽池為西海郡後漢書西羌傳王莽諷諸羌使其獻西海之地𥘉開以為郡築五縣邊海亭燧

  相望及莽敗衆羌遂還據西海永元時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無復羌宼隃糜相曹鳳上言宜及此

  時建復西海郡於是拜鳳為金城西部都尉將徙士屯龍耆永𥘉中諸羌叛乃罷魏志郭淮傳正始

  九年涼州名胡治無戴圍武威淮進軍趨西海與戰於龍夷之北破走之水經河水又東自河曲逕

  西海郡南又水經注湟水東南流逕龍夷城故西零之地也十三州志曰城在臨羌新縣西三百一

  十里王莽納西零之獻以為西海郡治北城一為隋置在青海西十五里即吐谷渾之伏俟城魏書

  吐谷渾自正光後關徼不通伏連籌子夸呂立始自號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雖有城

  郭而不居恆處穹廬隋書地理志大業五年平吐谷渾置鄯善郡並置且末西海河源總四郡西海

  郡置在古伏俟城即吐谷渾國都統縣二宜徳威定唐書吐谷渾傳隋煬帝破其衆置郡縣鎮戍隋

  亂因得復故地李靖傳軍次伏俟城吐谷渾退保大非川河源舊郡在青海南本吐谷渾

  赤水城隋大業五年置唐初廢隋書宇文述傳述以兵屯西平臨羌城吐谷渾西遁追至曼頭城攻

  拔之至赤水城復拔之地理志河源郡置在古赤水城有曼頭城統縣二達化赤水澆河舊

  城在河州積石關外古西羌所居南涼置流河郡後周改置廓州隋復為澆河郡唐時沒於吐蕃

  晉書禿髪烏孤載記隆安元年孤攻破金城呂光遣將軍竇句來伐大破之降光樂都湟河澆河

  三郡水經河水又逕澆河舊城北注有二城東西角犄東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拜吐谷渾

  阿豺為澆河公即北城也隋書地理志澆河郡後周逐吐谷渾以置廓州總管開皇初府廢統縣二

  河津達化又河津後周置洮河郡領洮河廣威安戎三縣開皇初郡廢並三縣入焉大業初置澆河

  郡達化後周置達化郡開皇初郡廢併綏遠縣入焉元和志南涼禿髪烏孤以河南地為澆河郡周

  建德五年於今州理西南逹化縣界澆河舊城置廓州蓋以開廓邊境為義大業三年罷州復為澆

  河郡武德二年改置廓州又積石軍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儀鳳五年置西臨大澗北枕黃河即隋

  澆河郡舊理舊唐書地理志澆河城在達化縣西一百二十里樂史太平寰宇記澆河城亦謂之舊

  廓州城相傳趙充國所築即阿豺舊理周於此置廓州取廓清之義舊㬪城在洮州衞邊外

  南二百里後周置㬪州隋廢為縣屬臨洮郡唐復置後廢隋書地理志臨洮郡㬪川後周置㬪州開

  皇四年置總管府大業元年府廢又合川後周置仍立西疆郡開皇初郡廢樂川後周置元和志㬪

  州禹貢梁州之域厯秦漢魏晉諸羌常據焉後魏時其地入吐谷渾周建德六年西逐諸戎始置㬪

  川取山川重㬪為義大業初州廢屬洮州武德二年西土內附於今州西二十九里合川舊城置㬪

  州五年陷吐谷渾七年討平之復置州今州城在獨山上西臨絶澗南枕羌水十三年置都督府永

  徽元年罷天寶元年改合川郡乾元元年復為㬪州東南沿流至巖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黃河上黨

  項岸二百八十里東南至舊芳州百四十里東北至洮州一百八十里合川縣郭下周武成二年

  有三谷水至縣東合流因名通典㬪州周置五香郡舊唐書地理志㬪州隋臨洮郡之合川縣舊治

  吐谷渾馬牧城武德三年移於交戍城 按今此城番名接禮那城在山谷中番人居其地者至今

  猶號㬪番舊芳州在洮州衛西南古甘松之地魏景元四年伐蜀鄧艾使金城太守楊欣等

  詣甘松以綴姜維於沓水即此晉咸和中張駿置甘松䕶軍太元中乞伏國仁又置甘松郡後周建

  德六年於甘松防置芳州隋廢屬同昌郡唐復置尋沒於西番隋書地理志同昌郡封德後周置又

  立芳州及深泉郡開皇初郡廢太業初州廢又常芬後周置恆香郡開皇初郡廢元和志芳州禹貢

  梁州之域秦漢至魏皆諸羌所居後魏吐谷渾入據焉周武成中西逐諸戎始有其地乃於三交口

  築城置甘松防建德中改為芳州以地多甘松芳草為名領恆香深泉二郡大業二年州郡俱廢以

  縣屬扶州隋氏䘮亂陷於宼賊武德元年西邊平定復於上芳縣置芳州上元二年陷於西番東南

  至扶州三百里西南至羌直州一百六十里管縣三常芬縣郭下恆香縣東北至州十五里貞觀二

  年置𭔃理恆香戍丹嶺縣東南至州二十里本隋舊縣開皇十九年置所管皆黨項諸羌界內雖立

  縣名無城郭居處高宗上元二年州陷吐蕃廢舊貴德州在和州西八百二十里即今貴

  德堡元置屬吐蕃等處宣慰司明為歸德所元史河源附錄至元十七年篤什往來河源過崑崙北

  約行半月至貴德州地名必齊勒始有州治官府河州志地多水田花果蔬禾鳥獸魚畜不異中華

  明洪武初沐英平納琳七跕二年鄧愈克和州吐蕃烏斯藏等部來歸者甚衆四年指揮𡩋正撥官

  兵預備九年沐英窮追蕃部至崑崙山道路疏通奏設必里一衞分二十一族每年各族易馬俱聽

  和州守備改調後改參將領之永樂四年都指揮劉釗奏調中左千戸一所於歸徳居住守備仍隸

  河州衞今設有守備屬河州總兵管轄其必里衞久廢 必齊勒納琳譯改巳見前洮源舊

  縣在桃州衞西南周書武帝紀建德六年於和州雞鳴坊置旭州隋書地理志臨洮郡洮源後周

  置曰金城並立旭州又置通義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為美俗大業初州廢縣改名焉

  恭舊縣在桃州西南舊唐書地理志洮州管密恭縣黨項部落也𭔃治州界寰宇記上元二

  年吐蕃攻㬪州破密恭丹嶺二縣常芬舊縣在洮州衞西南唐置本隋同昌郡常芬縣

  故名唐初為芳州治神龍初移治於此屬㬪州後亦廢元和志㬪州常芬縣西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周武成中所置恆香郡屬芳州郭下前上元中芳州沒吐蕃神龍元年移縣名於天法山東蘇董

  谷西即今縣理也洮陽舊縣在洮州衞西隋置屬臨洮郡唐初廢隋書地理志臨洮郡

  洮陽後周置曰廣恩並置廣恩郡開皇初郡廢仁夀元年改縣為洮河大業初改曰洮陽元和志廣

  恩鎮在臨潭縣西一百八十里歸政舊縣在洮州衞西隋置屬臨洮郡唐初廢隋書地理

  志臨洮郡歸政開皇二年置仍立疆澤郡三年廢又周立宏州及開遠河濱二郡開皇初州郡並廢

  石堡城在西寕邊外西南通鑑唐開元十七年安王禕攻石堡拔之分兵據守要隘自是

  河隴諸軍拓境千餘里上大悅更名石堡城曰振武軍二十九年吐蕃陷石堡城葢嘉運不能禦天

  寶八載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攻石堡城其城三面險絶惟一徑可上翰進攻數日不拔召禆將高秀

  巖張守瑜欲斬之二人請三日期可克如期拔之以石堡城為神武軍唐書地理志定戎城南隔澗

  七里有天威軍石堡城開元十七年置初曰振武軍二十九年沒吐蕃天寶八載克之更名又吐蕃

  長慶二年劉元鼎使吐蕃過石堡城巖壁峭豎道回屈鹵曰鐵刀城元和志振武軍在鄯州西三

   百里續通典石堡城在龍支縣西四面懸崖數千仞石路盤屈長三四里西至赤嶺三十里

   莫門城在西寕西南河曲之地唐吐蕃所築通鑑開元十六年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

   度使張忠亮大破吐䉒於渴波谷忠亮追之抜其大莫門城焚其駱駝橋而還胡三省注大莫門城

   在九曲唐書吐蕃傳天寶十二載哥舒翰破洪濟火莫門諸城收九曲故地樹敦城西

   寕邊外西周書史永和傳寕為涼川刺史魏廢帝二年𦊅厥木汗可汗襲吐渾永和率騎隨之謂木

   汗曰樹敦賀真二城是吐渾巢穴(⿱艹石)拔其本根餘衆自然離散木汗從之永和踰山履險遂至樹敦

   樹敦是吐谷渾之舊都也合川城在西寕邊外西唐書地理志鄯州南北八十里有合川守

   捉城又州西南二百五十里有綏和守捉城元和志合川守捉貞觀中候君集置綏和守捉開元二

   年郭知運置臨番城在西寕邊外西唐書地理志鄯城河源軍西六十里有臨番城又西

   六十里有白水軍綏戎城又西南六十里有定戎城神威城在西寕邊外西通鑑唐天寳七

  載哥舒翰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至翰擊破之又築城於海中龍駒島謂之應龍城唐書哥舒翰

  傳有白龍見因號應龍城翰相其川原宜畜牧謫罪人二千戍之由此吐蕃不敢近青海湟中

  城在西寕邊外西北後漢書西羌傳羌無弋爰劒者秦厲公時亡入三河間諸羌推以為豪河湟

  間少五榖多禽獸以射獵為事爰劒教以田畜種人依之者日衆至爰劒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兵

  臨渭首滅狄䝠戎忍季父卭將種人南岀賜支河曲西數千里忍及弟舞獨留湟中並多娶婦忍生

  九子為九種舞生十七子為十七種羌之盛從此起又湟中月氐胡其先大月氐之別也舊在張掖

  酒泉地月氐王為匈奴冐頓所殺餘種分散西踰蔥嶺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諸羌居止及霍去病

  取河西地開皇中月氐來降與漢人錯居魏志夏侯淵傳建安十九年淵討宋建圍枹罕別遣張郃

  等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盡降水經注湟水東流逕湟中城北舊小月氐之地胡三省通鑑注夾

  湟兩岸之地通謂之湟中又有湟中城在西平張掖之間小月氐之地也故謂之小湟中漒川

  城在洮州衞西南魏志鄧艾傳景元四年姜維保沓中金城太守楊欣詣甘松維退還欣等追躡

  於漒川口大戰維敗走晉書張駿傳石勒殺劉曜駿復收河南地置武威石門侯和漒川甘松五屯

  䕶軍又乞伏國仁載記太元十年置漒川郡義熙十一年熾磐攻漒川沮渠𫎇遜攻石泉以救之熾

  磐引還通鑑晉元熙元年秦左衞將軍匹達等討彭利和於漒川宋元嘉四年秦以吳漢為梁州刺

  史鎮南漒舊志洮水出漒臺山兼漒川之名其地亦謂之洮漒其西按黃沙亦謂之沙漒安人

  軍在西寕邊外西元和志在河源軍西一百二十里星宿川開元七年郭知運置通典軍在星宿

  西白泉軍在西寕邊外西北元和志在鄯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唐開元五年郭知運置

  威戎軍在西寕邊外西北元和志在鄯州西北三百五十里開元二十六年杜希望置

  曲軍在河州邊外西北唐書吐蕃傳金城公主至吐蕃吐蕃即厚餉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

  曲為公主湯沐矩表與其地九曲者水甘草良宜畜牧近與唐接自是鹵益張天寶十二載哥舒翰

  破洪濟大莫門諸城收九曲舊地列郡縣於是置神䇿軍於臨洮西澆河郡於積石西及宛秀軍以

  實河曲元和志寕邊軍在積石軍西黃河北又威勝軍在積石軍西八十里宛肅城金天軍在積石

  軍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濟橋武寕軍在洪濟橋東北八十里百穀域曜武軍在廓州南二百里黒硤

  州並天寶十三年哥舒翰置析支在河州邊外河曲之地書禹貢雍州崑崙析支渠搜漢書

  西羌傳自河關西南羌地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水經注應劭

  曰禹貢析支屬雍州在河關之東去河關千餘里羌人所居謂之河曲羌也唐書西域傳黨項古析

  支也東距松州西葉䕶南春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渾沓中在洮州衞西南蜀志姜維傳景耀五

  年維率衆出漢侯和爲鄧艾所破還住沓中晉書載記義熙十一年乞伏熾磐攻漒川師次沓中胡

  三省通鑑注沓中在諸羌中即沙漒之地

 ︹津梁︺洪濟橋在西寕西南河曲之地唐初置金天軍後入吐蕃元和志金天軍在積石軍西

  南二百四十里洪濟橋河厲在西寕邊外西南古大小榆谷之地水經注按段國沙川記吐

  谷渾於河上作橋謂之河厲長一百五十步兩岸纍石作基陛節節相次大木縱橫更鎮壓兩邊俱

  平相去三丈並大材以板橫次之施鉤欄甚嚴飾橋在清水川東也呼達圖渡在西寕邊

  外西南三百六十里阿拉爾查渡在黃河西流折西北之處巳上二渡皆用牛革裏木

  為船以二馬牽之而渡元史雲糾木幹象舟傅毛革以濟僅容兩人是也松噶爾渡

  河自東折西流之處兩岸石崖掩日河行其中十月初早凍至三月尚未解土人俟冰堅時從此渡

  噶哈渡在黃河折西流之處亦冰渡也烏藍芒柰河在黃河折西流之處兩岸

  高峯夾聳河流其閒故水淺可以馬渡拜都河在黃河源水淺馬可渡又有額爾蘇台鄂

  鄂水渡噶順渡查克渡並在河源之地河流甚淺人馬皆可越過此數處即巴顔喀喇山往喀木裹

  塘之路也

 ︹土產︺青鹽鹽池內産小麥 青䴹麥  橐駝  髦牛 野

  牛 羱羊  狼 狍已上見唐書及元史河源附錄今皆有之猞猁猻

  山中皆有有林木處有之無鱗魚生青海及湟水中頭鋭身圓無鱗背負㸃自二三

  寸至四五寸土人名小者為拏虎大者為布哈






                  前纂條官高人鑑恭纂輯

                  纂修官桂文燿恭覆輯

                  校對官焦佑瀛恭 校

                  校對官許誦恆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