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名錄

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名錄
作者:蔡波 呂可 陳躍英 李家堂 王躍招 顧** 古曉東
2018年1月26日
本作品收錄於《中國科學數據
蔡波, 呂可, 陳躍英, 等. 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名錄. [J/OL]. 中國科學數據, 2018, 3(1). (2018-01-25). DOI: 10.11922/csdata.2017.20.zh.


摘要&關鍵詞

編輯

摘要: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名錄在《四川兩棲類原色圖鑑》和《四川爬行類原色圖鑑》的基礎上,參照《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布彩色圖鑑》(2012)和《中國爬行綱動物分類厘定》(2015)的分類體系,對四川省的兩棲爬行動物種類和分布進行了核實和厘定。統計顯示,目前四川省分布的兩棲動物有2目12科37屬107種,其中特有種80種,外來種1種;爬行動物有2目15科47屬107種,其中特有種42種,外來種1種。本名錄的發布,能在一定程度方便相關人員更好地了解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種類變動和分布,為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資源保護提供依據。

關鍵詞:四川省;兩棲綱;爬行綱;特有種;外來種;入侵種

Abstract & Keywords

編輯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loured Atlas of Sichuan Reptiles and The Colour Handbook of the amphibians of Sichuan, we built the distributional list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list was then verified by reference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s prescribed in Colored Atlas of Chinese Amphibians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2012)and A Revised Taxonomy for Chinese Reptiles (2015). To summariz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enumeration, 107 amphibian species are accredited to Sichuan, including 80 endemic species and 1 exotic species, spanning 2 orders, 12 families, and 37 genera; 107 reptile species are accredited, including 42 endemic species and 1 exotic species, spanning 2 orders, 15 families, and 47 genera. This article and its described data can be us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and distributions of herpetological spe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supporting the conservation of herpetological resources.

Keywords: Sichuan Province; amphibia; reptilia; endemic species; exotic species; invasive species

數據庫(集)基本信息簡介

編輯
數據庫(集)名稱 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名錄
數據作者 蔡波、呂可、陳躍英、李家堂、王躍招、顧**、古曉東
數據通信作者 顧**(scmonkey@263.net) 古曉東(180793519@qq.com)
數據截至日期 截至2017年10月31日
地理區域 地理範圍為東經97°21′~108°31′、北緯26°03′~34°19′。地理區域範圍涉及四川省全省。
數據精確度 縣級
數據量 518.3 KB
數據格式 *.pdf
數據服務系統網址 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524
基金項目 中國科學院戰略生物資源服務網絡計劃(2017年),中國科學院生物標本館經典分類學青年人才項目(ZSBR-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31071892)
數據庫(集)組成 四川省分布的兩棲動物有2目12科37屬107種,其中特有種80種,外來種1種;爬行動物有2目15科47屬107種,其中特有種42種,外來種1種。

Dataset Profile

編輯
Title The distributional list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Data authors Cai Bo, Lü Ke, Chen Yueying, Li Jiatang, Wang Yuezhao, Gu Haijun, Gu Xiaodong
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s Gu Haijun (scmonkey@263.net) Gu Xiaodong (180793519@qq.com)
Data collection due As of October 31, 2017
Geographical scope 97°21′E – 108°31′E, 26°03′N – 34°19′N; specific areas include the whole Sichuan Province.
Data precision County-level
Data volume 518.3 KB
Data format *.pdf
Data service system http://www.sciencedb.cn/dataSet/handle/524
Sources of funding Special Fund for Youth Scholars on Taxonom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ZSBR-01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31071892)
Dataset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enumeration, 107 amphibian species are accredited to Sichuan, including 80 endemic species and 1 exotic species, spanning 2 orders, 12 families, and 37 genera; 107 reptile species are accredited, including 42 endemic species and 1 exotic species, spanning 2 orders, 15 families, and 47 genera.


引 言

編輯

四川省位於長江上游,介於東經97°21′~108°31′和北緯26°03′~34°19′之間,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1]。在地形上基本分為兩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東部是四川盆地,包含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勢起伏大,是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段。處於東部季風區和青藏高寒區的自然地理交錯區域,有濕潤的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也有青藏高原切割山地帶,橫跨8個景觀區[2]。如此複雜多樣的良好環境,孕育了四川省豐富的兩棲爬行動物資源。

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資源,在唐代古籍中就有零星記錄[3]。近代有關四川的兩棲動物調查,則始於1868年法國傳教士戴維的標本採集。四川爬行動物也從19世紀開始就有外國人調查。較早專門記錄四川兩棲綱名錄的文獻是張孟聞和徐錫藩整理總結並於1932年出版的《Study of some Amphibians from Szechuan》,該文獻記載了四川兩棲動物14種,6屬5科2目[3]。而較早專門記錄四川爬行動物的文獻是《四川爬行類略記》,共記載龜鱉類4種(亞種),蜥蜴類6種,蛇類17種[4]。此後,劉承釗在1950年出版了《Amphibian of Western China》,其中記錄四川兩棲動物56種[5]。《四川兩棲動物區系》記載了78種,19屬10科2目[6]。1982年,《四川資源動物志》記載四川兩棲動物有83種[7],記載爬行動物2目11科35屬70種[8]。在1998年和1999年期間出版的《中國動物志·爬行綱》三卷中,記錄四川分布的爬行動物有2目12科40屬83種[9][10]。2000年後,《四川兩棲類原色圖鑑》記錄四川(包括重慶)兩棲動物111種(包括亞種),隸屬於31屬(包括亞屬)10科2目[3];《四川爬行類原色圖鑑》總結了四川(包括重慶)已知爬行動物2目12科45屬104種[4]。在2006年和2009年出版的《中國動物志·兩棲綱》三卷中,共記錄四川省分布的兩棲動物有2目10科31屬100種[11][12]

近幾年來,兩棲爬行動物的分類學研究獲得不少成就,一些物種分類地位發生改變。國家的支持、交通的便利、考察的深入和科研方法的更新,使得研究者們在四川陸續發現了兩棲爬行動物的新種、新記錄[13][14]

但是,由於大部分兩棲爬行動物對人類活動和環境變化相當敏感,所以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15][16]。隨着社會的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人類活動還打破了生物自然分布的地理屏障,有意無意將生物攜帶至自然分布區之外的地區,導致生物入侵現象隨處可見。當前,我國因食用或寵物觀賞等目的大量引入或走私外來兩棲爬行動物。這些外來物種有的被遺棄或放生到野外,部分野化建立了野生種群,少量成為了外來入侵種。外來入侵種牛蛙的擴散還導致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傳播,造成全球很多地區兩棲動物種群數量快速下降[17][18]。四川地區也陸續發現有外來入侵兩棲爬行動物[19][17]

因此,很有必要對四川境內本土的和外來的兩棲爬行動物及其分布進行厘定和總結,以便大家能較好了解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種類變動和分布,為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資源保護做好鋪墊。

1 數據採集和處理方法

編輯

1.1 數據採集方法

編輯

在《四川兩棲類原色圖鑑》《四川爬行類原色圖鑑》《中國動物志·爬行綱》《中國動物志·兩棲綱》的基礎上,參照了《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布彩色圖鑑[20]和《中國爬行綱動物分類厘定[21]的分類體系,我們查閱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英文簡稱CIB-Herp)標本數據庫和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或書籍,整理出了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本土物種數據,以及近幾年來考察中發現的四川省外來並野化的兩棲爬行動物。

1.2 數據處理方法

編輯

我們參考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標本數據庫和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或書籍,將其中涉及四川省分布的兩棲爬行動物、對應的分布信息等進行匯總。然後根據分布信息,納入縣級行政區劃。對於分布範圍遍及一個地級市中所有縣級行政單位的,我們只列出地級市名稱。

2 數據樣本描述

編輯

本名錄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外來物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數據組成按照綱目科屬的順序,列出物種中文名、拉丁名、分布和是否中國特有。如「1 兩棲綱 Amphibia 1.1 有尾目 Urodela 原鯢屬 Protohynobius 普雄原鯢Protohynobius puxiongensis Fei and Ye, 2000 分布:越西 特有」。而對個別物種如大鯢,當前分布信息的不確定性也通過文獻等信息直接指出[22][23]。外來種數據則包括物種名、出現區域和原產地,如「澤龜科EmydidaeNone彩龜屬TrachemysNone 彩龜紅耳亞種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Wied 1838) 分布:成都平原及周邊丘陵(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水系)原產地:北美洲南部」。

本名錄收錄四川省分布兩棲動物2目12科37屬107種,其中特有種80種,外來種1種;爬行動物有2目15科47屬107種,其中特有種42種,外來種1種。其中,大鯢(Andrias davidianus)、大涼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虎紋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龍洞山溪鯢(Batrachuperus londongensis)、巫山巴鯢(Liua shihi)、涼北齒蟾(Oreolalax liangbeiensis)、金頂齒突蟾(Scutiger chintingensis)、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仙琴蛙(Nidirana daunchina)、中國林蛙(Rana chensinensis)、洪佛樹蛙(Rhacophorus hungfuensis)、宜賓攀蜥(Japalura graham)、橫紋玉斑蛇(Euprepiophis perlacea)、橫紋小頭蛇(Oligodon multizonatus)、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是四川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四川省的外來入侵兩棲爬行動物是美洲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和彩龜紅耳亞種(俗稱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24]

本名錄分布信息顯示:四川省華西雨屏帶的縣市,即青藏高原東緣山區,是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集中的區域,也是兩棲爬行動物特有種分布的集中區域。

3 數據質量控制和評估

編輯

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遵循新種和新記錄種須有明確的分類鑑定特徵、規範的模式標本描述、明確的模式標本存放地(可公開查詢的標本館、博物館)、公開的學術刊物、明確的縣級(或山系、水系)記錄的原則。

「外來物種」我們確定為:正在經歷或已經經歷定居階段的引進物種。判斷標準為:發現或者報道有野化種群的記錄點,並通過調查確認,方可將信息納入本名錄。

對分布點不太確認的信息,則在分布點後用「?」標明。

4 數據價值

編輯

本名錄總結了兩棲爬行動物分類學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者們在四川陸續發現的兩棲爬行動物的新種、新記錄[13][14],使得四川省的兩棲動物分布資料在《四川兩棲類原色圖鑑》出版16年後有所更新,也使得四川省的爬行動物分布資料在《四川爬行類原色圖鑑》出版14年後有所更新。

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受威脅物種比例遠高於全球兩棲動物的平均水平,也高於全國其他脊椎動物類群。四川是我國兩棲爬行動物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同時也是兩棲爬行動物保護任務艱巨的地區之一[25][26][16]。僅僅在極危動物中[25],四川省分布的兩棲動物有4種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分別是普雄原鯢(Protohynobius puxiongensis)、大鯢、涼北齒蟾(Oreolalax liangbeiensis)和花齒突蟾(Scutiger maculatus),且均為中國特有;四川省分布的爬行動物有2種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分別為潘氏閉殼龜(Cuora pani)和四川溫泉蛇(Thermophis zhaoermii),且均為中國特有種。本名錄的發布,能在一定程度方便相關人員更好地了解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種類變動和分布,為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資源保護提供依據。

外來物種容易造成本地物種數量減少甚至滅絕,進而影響整個食物網和生態系統,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自然災害頻發、生態失衡,甚至影響人類健康,也會因此破壞了生態平衡,嚴重影響農業和林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7][28]。本名錄的發布,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外來入侵兩棲爬行動物較為詳細的分布情況,從而做出管理對策。

參考文獻

編輯
  1. 張果. 四川概況(地理)[J]. 四川年鑑2014, 29(1): 27.
  2. 張榮祖. 中國動物地理[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3. ^ 3.0 3.1 3.2 費梁, 葉昌媛. 四川兩棲類原色圖鑑[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4. ^ 4.0 4.1 趙爾宓. 四川爬行類原色圖鑑[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3.
  5. LIU C Z. Amphibians of Western China [M]. Chicago: Chicago Natural History Museum, 1950.
  6. 四川省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 四川兩棲動物區系[J]. 兩棲爬行動物研究資料, 1976, 3.
  7. 葉昌媛, 費梁. 四川兩棲綱動物名錄及地理分布[M]// 施白楠, 趙爾宓. 四川資源動物志.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2.
  8. 趙爾宓, 江耀明, 黃慶雲. 四川省脊椎動物名錄及分布:爬行綱[M]// 施白楠, 趙爾宓. 四川資源動物志.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2.
  9. 趙爾宓, 黃美華, 宗愉. 中國動物志·爬行綱·第三卷(有鱗目: 蛇亞目).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10. 張孟聞, 宗愉, 馬積藩. 中國動物志·爬行綱·第一卷(總論、龜鱉目、鱷形目).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11. 費梁, 胡淑琴, 葉昌媛, 等. 中國動物志·兩棲綱(下卷): 無尾目.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12. 費梁, 胡淑琴, 葉昌媛, 等. 中國動物志·兩棲綱(上卷):蚓螈目 有尾目.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6.
  13. ^ 13.0 13.1 索郎奪爾基, 吳亞勇, 史靜聳, 等. 四川省若爾蓋地區發現阿拉善蝮[J]. 動物學雜誌, 2017, 52(04): 675–679.
  14. ^ 14.0 14.1 諶利民, 高正發, 歐維富, 等.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兩棲爬行動物調查報告[J]. 四川動物, 1999 (03): 132–134.
  15. LI Y, COHEN J, ROHR J.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mphibians[J]. Integrative Zoology, 2013, 8: 145–161.
  16. ^ 16.0 16.1 蔡波, 李家堂, 陳躍英, 等. 通過紅色名錄評估探討中國爬行動物受威脅現狀及原因[J].生物多樣性, 2016, 24: 578–587.
  17. ^ 17.0 17.1 LIU X, GUO Y, LUO Y, et al. Emergent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fluence Oviposition Microhabitat Selection by Invasive Bullfrogs (Lithobates catesbeianus) in South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Herpetology, 2016, 50: 57–62.
  18. BERGER L, SPEARE R, DASZAK P, et al. Chytridiomycosis causes amphibian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population declines in the rain forests of Australia and Central Americ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8, 95: 9031–9036.
  19. 李成, 謝鋒. 牛蛙入侵新案例與管理對策分析[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04, 10(1) : 95–98.
  20. 費梁, 葉昌媛, 江建平. 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布彩色圖鑑[M].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21. 蔡波, 王躍招, 陳躍英, 等. 中國爬行綱動物分類厘定[J]. 生物多樣性, 2015, 23(3): 365–382.
  22. 殷夢光, 曹宇, 李燦. 中國大鯢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 貴州農業科學, 2014, 42(11): 197–202.
  23. 王傑. 日本大鯢的現狀及對中國大鯢保護的啟示[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15, 21(04): 683–688.
  24. COURCHAMP F. Alien species: Monster fern makes IUCN invader list. Nature, 2013, 498(7452): 37–37.
  25. ^ 25.0 25.1 蔣志剛, 江建平, 王躍招, 等. 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J]. 生物多樣性, 2016, 24: 500–55.
  26. 江建平, 謝鋒, 臧春鑫, 等. 中國兩棲動物受威脅現狀評估[J]. 生物多樣性, 2016, 24(05): 588–597.
  27. 萬方浩, 謝丙炎, 楊國慶, 等. 入侵生物學[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28. KATS L B, FERRER R P. Alien predators and amphibian declines: review of two decades of science and the transition to conservation.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2003, 9: 99–110.

數據引用格式

編輯

蔡波, 呂可, 陳躍英, 等. 四川省兩棲爬行動物分布名錄. [DB/OL]. Science Data Bank, 2017. (2018-01-02). DOI: 10.11922/sciencedb.524.


 

本作品在「知識共享-署名 4.0 國際」協議下發表。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