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010
目錄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
◀上一卷 | 卷十•經部十 | 下一卷▶ |
卷十 經部十
○易類存目四
國朝夏宗瀾撰。宗瀾字起八,江陰人。由拔貢生薦授國子監助教。是編乃宗瀾恭讀禦纂《周易折中》,意有所會,即標記之,多因集說而作。時宗瀾方從楊名時於雲南,以修《周易折中》時李光地為總裁官,而名時為光地門人,故參互以光地《榕村易解》就正於名時,以成此書。其體例在講章、語錄之間,凡問者皆宗瀾語,答者皆名時語也。兩江總督采進本內,末有《附刻》一卷,皆從名時文集中採錄。其《鄉賢夏君傳》一篇,即為宗瀾之父調元作。此本無之,殆以其疣贅刪除歟?
國朝夏宗瀾撰。是書惟解《上、下二經》,不及《系辭》以下。前列《易例舉要》一篇、《讀易指要》一篇。其《指要》有曰:「要明易理,須先將伏羲畫卦次序方位、文王八卦方位及先後天方圓諸圖反覆記看,令其曉然,再《說卦傳》記得極熟,然後讀《易》,方有入手處。」其宗旨不外是矣。
國朝程廷祚撰。廷祚有《大易擇言》,已著錄。是書凡《易學要論》二卷、《周易正解》十卷、《易學精義》一卷、又附錄《占法訂誤》一卷,《易通》其總名也。其《要論》盡去漢人爻變、互體、飛伏、納甲諸法,未免主持稍過。然舉宋人《河》、《洛》、《先天》諸圖及乘承比應諸例掃而空之,則實有芟除轇轕之功。其《正解》則《經》、《傳》之義疏,不用今本,亦不用古本,以《彖傳》、《小象》散入《經》文,《十翼》並為《六翼》,頗嫌變亂,而詮釋尚為簡明。其《精義》統論《易》理,通其說於道學,略如語錄之體。其《占法訂誤》謂畫有奇偶九六,而上下進退於初二三四五上之際,所謂六爻發揮者,《易》之變惟在於此。之卦則所以識別動爻之用,而所取仍在本卦。故以《洪範》之說為占法,而以《春秋內、外傳》所載為附會變亂,不與《易》應。然箕子殷人,未睹《周易》。太卜掌三《易》之法,則三《易》異占,灼然可證。左氏所紀,其事或有附會,其占法則當代所用,卜史通行,斷不至實無此法而憑虛自造。是則信理黜數,至於橋枉過直者矣。
國朝程廷祚撰。此書蓋其中年所作,在《大易擇言》、《易通》二書之前。後多附入二書中,然亦時有採取未盡者。蓋所見隨年而進,故不一一盡執其舊說也。
國朝羅登標撰。登標字子建,寧化人。康熙間舉人,官松溪縣教諭。是書皆辨《易》中疑義,凡為《論》者七十四,為《考》者五,為《解》者三十三,共一百十二篇,多循前人之說。其首卷第一篇論畫前有《易》,不免膚辭。卷三中以三百八十四爻割隸八卦,於全卦之義反有未融。至卷四中《以六十四卦之五爻配歷代帝王解》一篇,亦屬掛一漏百。其以《恆》五爻「婦人吉,夫子凶」,擬武后之幽囚太子,竊弄神器,尤為悖理。夫武后可稱「婦人吉」乎?
國朝汪璲撰。璲字文儀,號默庵,休寧人。其書置象數而專言理。其《凡例》有雲「今說《易》之家謂《易》以道陰陽,務以圓妙幽渺,籠罩影響,如捕風,如捉影,無當實用。故愚以為學《易》當就平實切近處用功」云云,其宗旨可見。故隨文詮釋,無所穿鑿,而亦無所發明。卷末《雜卦》一篇,有錄無書,疑裝緝者偶脫雲。
△《周易會緝》(無卷數,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吳映撰。映字沐日,晉江人。其書大旨皆宗朱子《本義》而折衷於《蒙引》、《存疑》諸書,持論亦頗平實。然取材太寡,用意太拘,尚未能深研精奧也。
國朝劉琯撰。琯字獻白,棗強人。先天之圖,於《周易》之上別尊羲《易》,其傳出自陳摶。自《參同契》以外,別無授受之確證。故邵子之學,朱子以為《易》外別傳。自元以來諸儒,互有衍說,亦遞相攻擊。至國朝黃宗炎、胡渭諸人,始抉摘根源,窮究依託,渭書考究尤詳。琯未睹黃、胡二家之書,不知其偽之已破,故又因而推衍,加以穿鑿。如謂人之生虱,人止一個,而所生之虱個個有對。又謂男女雖是二個,合來仍是一個,故男鰥女寡,俗稱半個人。其辭皆不雅馴。於《月令》「天氣上升」「地氣下降」「閉塞成冬」及「周髀四遊」之說,攻駁尤甚。大抵皆憑臆而談。其《敘》、《跋》皆自命甚高,以為聖賢所未發,過矣。
國朝劉紹攽撰。紹攽,三原人。是書大旨以程《傳》為宗,與《本義》頗有同異,於邵子先天之說亦不謂盡然,不為無見。惟於漢儒舊訓掊擊過當,頗近於傎。其議論縱橫,亦大抵隨文生義,故往往自相矛盾。如卷首《論玩辭》一條,駁諸儒之失曰「甚有釋《傳》與《彖傳》不合,釋《象》與爻不合,無以自解,則藉口有伏羲之《易》,有文、周之《易》,有孔子之《易》」云云。至開卷「元亨利貞」一條,又主大通而利正固之說,謂「王弼泥於穆薑之言,以元、亨、利、貞為四德,後多宗之,殊不知文王有文王之《易》,孔子有孔子之《易》,《彖辭》、《彖傳》不相牽合者甚多」云云。是二說者,使後人何所從乎?
國朝範鹹撰。咸字貞吉,號九池,錢塘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監察禦史。其書惟解《經》文,不及《十翼》。大旨以理始於象,象始於畫。又以萬物始於陰陽,象始於日月,取《系辭》陰陽之義,配日月之語,而總以陰始於陽為斷,故名《原始》。其說多采輯古義,不以白圈、黑點依託圖書,亦不以禪偈、道經空標心性,較明以來諸家說《易》,頗為篤實。然其長在盡掃卮言,其短亦在好生新意。如謂「元亨」之「元」為陽在下,至於陰卦亦每稱「元」、義有難通者,亦曲伸其說。又謂《上經》皆陽盛之卦,《下經》皆陰盛之卦,而《上經》有《剝》、《複》,《下經》有《中孚》、《大壯》,理有所格,亦必強合其義。是又好持己見,務勝先儒之過矣。
國朝郜煜撰。煜字光庭,汝州人。雍正癸丑進士,官至中書科中書。其書不釋《十翼》,惟六十四卦每卦撰《說》一篇,詮釋大意。其大旨欲以義理矯象數之失,以平易救穿鑿之失,以切實救支離氾濫之失,而矯枉不免過直雲。
國朝劉斯組撰。斯組字鬥田,新建人。雍正甲辰舉人,官杞縣知縣。是書前有《記略》,載梓此書時,其壻夢二童歌詩曰:「不、不、不,九六乾坤七四執。黃農非古世非今,理數瓜分一太極。」又載著是書時,其侄夢閣上有朱題「撥易閣」三字,因以為名。其事頗涉幻杳,似乎故神其說。又謂「撥」字有發揮三才之義,不知說文「撥」字在手部,篆作◆,隸省作扌,非從才也。其書首二卷皆圖說,大抵因舊解而曼衍之。又謂《論語》、《中庸》皆通於《易》,即陳際泰群經輔《易》說之意。夫《六經》一貫,理無不通。至於才辨縱橫,隨心牽引。如解「飛龍在天」曰:「此則唐人所謂龍池躍龍,龍已飛矣。入天門,開黃道,艮闕亦具爻內。讀《易》方解詩中寫龍德特全。」是豈詁經之體耶?
國朝顧昺撰。昺號虛莊,南匯人。雍正甲辰舉人。是編為其三經解之一,皆節錄禦纂《周易折中》內所集諸儒之說,參以李光地《周易觀彖通論》,故曰《摘抄》。間附己意,亦罕所發明。
國朝林贊龍撰。贊龍字雲澤,侯官人。雍正丙午舉人。是書以發明《大象》為主,六十四卦各為一篇,以《上、下經》分二卷,而冠以《綱領》六篇為一卷。一曰《發凡》,二曰《象例》,三曰《義理、象數》,四曰《卦爻中相錯陰陽相應》,五曰《憂患九德》,六曰《大象有通於四書》。殿以《附解》二篇為一卷。一曰《作易憂患解》,二曰《雜卦傳解》。大旨以《大象》上一句為天地萬物之象,下句為人事,以天象為人事之則。不言吉凶而言理義,不言神聖而言君子,以明人人可學,故所闡發皆切日用。其《綱領》有曰:「借《易》明理,自夫子已然。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為《乾》九二而言也,而《乾》之九二豈有學問寬仁之義乎?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為《鹹》九四而言也,而《鹹》之九四豈有日月寒暑之義乎?」是則借象立言之旨矣。
國朝饒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書成於雍正丙午。凡《圖說》七、《周易統天旋卦賦》一、《說卦傳論》一、《納音五行論》一、《古今本得失論》一。於周子《太極圖》、邵子《先天圖》多所攻駁,而其所自造之圖,亦初無所受。至擬《歸藏》、《連山》等圖,則以《乾》北、《坤》南、《坎》東、《離》西、《艮》東北、《兌》西南、《震》東南、《巽》西北為位,尤於古無徵。
國朝上官章撰。章字闇然,乾州人。是書成於雍正丁未,自稱凡二十六易稿。大旨本京房納甲之法,而以八宮經綸錯綜為脈絡。一切舊圖皆屏不用,頗為潔淨不支。然不用古圖,而又重《乾》、《巽》、《艮》、《坤》四卦十二畫,別立為圖,以為《河》、《洛》、方圓、先後天諸說皆足以包括。是掃一圖學之障,又生一圖學之障也。
國朝魏樞撰。樞字又弼,一字慎齋,承德人。雍正庚戌進士,官永平府教授。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未及試而卒。是書用王弼本,列朱子《本義》於前,而以己意附於後。其《凡例》謂:「生長遼東,日與東人相問答,故敘其原委而集之,以示初學,名之曰《東易問》,紀其實也。」其論卦變曰「剛柔皆當指卦,不當指爻。如《訟》之剛來而得中者,坎也。《隨》之剛來而下柔者,震下於兌也。《蠱》之剛上而柔下,坎在巽上也。《噬嗑》、《晉》、《睽》、《鼎》四卦言柔得中而上行者,皆離火也。《賁》柔來而文剛,離文乎艮之內也。分剛上而文柔,艮文乎離之外也。《無妄》之剛自外來者,震也。《大畜》之剛上者,艮也。《鹹》柔上而剛下,兌在艮上也。《恆》剛上而柔下,巽在震下也。柔以時升者,巽也。是凡言剛者皆陽卦,凡言柔者皆陰卦也。則以剛來柔來指一爻而言者,固未足以盡其義矣」云云,其論似近理而不儘然。其論來知德錯綜曰:「《乾》本至健也,以錯言,則又可以謂之順。初爻變巽為入,以錯言,則又可以謂之動;以綜言,則又可以謂之說。二爻變離為明,以錯言,則又可以謂之陷。中爻巽,可以謂之入,以錯言,則又可以謂之動;以綜言,則又可以謂之說。推之三四五上,莫不皆然,則亦何所不像哉!是故初以在下變巽而潛,有以為錯震而躁動者,其將何以應之乎?二以在田變離而見,有以為錯坎而隱伏者,其將何以應之乎?」則持論固為明確矣。
國朝張敘撰。敘字鳳岡,太倉人。雍正壬子舉人。是書用註疏本,而以《小象》總列六爻之後,如《乾》、《坤》二卦例。又以《大象》置《彖傳》之前。考《象辭》列六爻後,是吳仁傑所傳鄭本。《大象》置《彖傳》前,是周燔本。而敘乃以為創獲,蓋未知有吳、週二本也。至圖學傳自邵子,其位置皆依《說卦》,周子《太極圖》初不言八卦,此書皆強為牽合。又斥諸儒爻變之說,而以《左氏》所載占法為《周易》未成經時,卜筮家雜用以測驗。則又過於疑古矣。
△《周易緯史》(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錢偲撰。偲號堅瓠老人,錢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貢生。是書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緯史》。夫引事證《經》,鄭氏《易注》即有之。至《吳園易解》、《誠齋易傳》始大暢厥旨。以人事之成敗證《易》象之吉凶,是亦以古為鑒之意,未為無所發明。至此書所引,則多不考據。如《屯》六二稱曹操待壽亭侯,《需》上六稱劉備桃園投結,皆未嘗校以史傳也。
國朝牛運震撰。運震字階平,號真谷,滋陽人。雍正癸丑進士,官平番縣知縣。其學博涉群書,於金石考據為最深,經義亦頗研究。是編務在通漢、晉、唐、宋為一,然大旨主理不主數,故於卦氣、值日及虞翻半象、兩象等說,皆排抑之。是仍一家之學,不能疏通眾說也。
國朝童能靈撰。能靈字龍儔,號寒泉,連江人。雍正中貢生。其論《易》專主《河圖》,以明象數之學。雖曼衍縱橫,旁推曲闡,亦皆有一說之可通。然雲得作《易》之本旨,則未必然也。其亦張行成之支裔歟?
國朝楊方達撰。方達字元蒼,一字扶蒼,武進人。此書《自序》雲:「尋繹宋、元經解及近代名家纂述,見其精研象數,或著為圖,或著為說,有裨《易》學者,類而錄之。左圖右說,集成八卷。一曰《太極探原》,二曰《圖書測微》,三曰《卦畫明德》,四曰《變互廣演》,五曰《筮法考占》,六曰《律呂指要》,七曰《外傳附證》,八曰《雜識備參》。」大指以朱子《本義》九圖為主,而博採諸家,間附己論。蓋專講先天之學,故前列周子《太極圖說》,後論《律呂八陣圖》,而不及乎辭占雲。
國朝楊方達撰。方達既為《易學圖說會通》,複自出己意成此編。凡三十二條,總不離陳摶之學。其後泛衍及於天文、物理、雜類諸說,皆牽合比附,務使與《易》相通。荀卿所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歟?
國朝楊方達撰。是書分《經》二篇、《傳》十篇,一依《本義》之舊。大旨亦多主《本義》,惟卦變之說,主程而不主朱。其體例以為必使正義先明而後以旁義參之,賓主秩然,則條理各得。故凡言變互者皆列之圈外,使不與正義相混。又以爻位之正不正、有應無應乃卦中之大義,《彖辭》、爻辭皆從此推出,故每卦卦畫之下即為註明。末附《易說通旨略》一卷,雜引先儒象、彖、爻、位之說,間亦參以己見。蓋仿王弼《略例》而為之也。
國朝倪濤撰。濤字崐渠,錢塘人。其書於每卦中分《尚辭》、《尚變》、《尚象》、《尚占》四類,各採錄舊說發明之。故又名《周易四尚》。其言義理,多以程《傳》為主。其言象占,則遵馬、鄭、荀、虞之說而自稱折衷於朱子。然以世慶、納甲列圖於每卦之前,乃京氏之學,非朱子之學也。所引諸書,往往止載姓氏而未錄其辭,蓋亦編纂未成之稿本耳。
國朝吳汝惺撰。汝惺字匪席,德州人。所論十五事皆闡發宋儒舊說。《自序》謂漢儒所傳三《禮》不可盡信,故不主漢《易》。書中致疑邵子之說,亦不盡主先天諸圖,然未能竟廢圖學也。
△《易經一說》(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王俶撰。俶字善思,彭山人。其書大旨以程《傳》、《本義》原互相發明,不容偏廢。坊本依費、王之次,已錯亂聖經。複止載《本義》,不及程《傳》,注不全而解益艱。因遵朱子十二篇舊次,複參取眾家,歸於一說,使初學易讀易曉。蓋亦為科舉經義而設也。
國朝許體元撰。體元字禦萬,靈武人。其書大旨以象為主,每於一卦先觀本象,次觀《系辭》所取之象。凡時義德用之所在,胥於象中見之。然謂八卦有本象,有象中之象,有理中之象。又謂象中象、理中象,各有兩端,有自然之象,有懸設之象。多端辨析,未免涉於煩碎也。
△《易象援古》(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申爾宣撰。爾宣字伯言,河南人。此書乃其父舒坦命意而爾宣本之成書。其曰《援古》者,援古事以證《易》理也。大旨謂程《傳》引古釋《經》者六十餘條,朱子《本義》引古釋《經》者亦四十餘條。故取三百八十四爻,每爻隸以一事,又複自分甲乙,以圈點四項別之。其中逐爻取譬,如《蒙》之初爻謂如伊尹之於太甲,《需》之五爻謂如虞舜恭己無為、漢文恭修玄默,《師》之三爻謂如宋伐江南,《泰》之二爻謂狄仁傑事周之類,多於《經》義不甚比附也。
國朝朱用行撰。用行字翼承,新建人。是書大旨以朱子為主。首列《本義》,而以《正義》、《析義》次之。正義以闡朱子之旨,《析義》則兼采他說。又以象數不可竟廢,間采瞿塘來知德之說,補於《析義》之後。大抵循文推衍,未能深造自得也。
國朝薛雪撰。雪字生白,號一瓢,蘇州人。自署曰河東,稱郡望也。其書採摭諸說,融以己意,仿朱子《論孟集注》之例,皆不載所引姓名。詮釋頗為簡明,而大抵墨守宋學也。
國朝潘鹹撰。鹹不知何許人。所著別有《音韻源流》,中引李漁《詩韻》,則其人在李漁後矣。是書凡《周易大衍蓍》六卷,《連山易蓍》三卷,《歸藏易蓍》一卷,鹹自為之序。其說謂讀《易》者當自知蓍始,《易》有三,蓍亦有三。《周易大衍蓍》用四十九策,以四為揲,內含六百八十七萬一千九百四十七萬六千七百三十六卦,其用四千九十六卦。以《彖》、爻二辭占《左傳》繇辭,皆四千九十六之卦辭也。邵子《皇極經世》為《連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為揲,正卦一千一十有六,互卦一千一十有六,變卦三萬二千五百十有二,以數斷,不以辭斷,其吉凶一定而不可易。後周衛嵩《元包》為《歸藏》蓍,用三十六策,以三為揲,以飛伏、世應、渾天、納甲、五行生剋占吉凶,用十二支、十幹為千有二百兆。又以焦贛《易林》、《參同契》、《月卦》、《乾坤鑿度》軌數及讖緯諸占為大衍之遺意,以管輅《觀枚數》、《參同契納甲》及《奇門遁甲》、《煇夢契響》、《鳥鳴辨音》拆字諸占為《連山》之遺意。以京房《火珠林》、翼氏《風角》、《素問》五運六氣、揚子《太玄》及《元珠密語》、《杯珓洞靈》望雲省氣諸占為《歸藏》之遺意。其中惟《元包》雲出《歸藏》、於古有徵。其餘大抵臆說,無所授受。如畫丶為少陽,畫丶丶為少陰,易卦畫為點,多與古法相背。其《雜卦蓍數圖》,以四象起卦,反易為義,本無甚奇特。而托之繙閱舊籍,偶獲一帖,蓋又在豐坊偽經之下矣。
△《讀易自識》(無卷數,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金綎撰。綎字絲五,吳縣人。是書隨筆記錄,未分卷帙。首為總論,次為《系辭》、《序卦》,次乃為六十四卦,次序與諸本迥異。又《序卦論》中乃多解《說卦》,標目亦不相應。蓋未成之稿,後人以意鈔合,遂倒亂無緒也。其說《易》好為新解。如謂「《南華》取象,率本於《易》。如《逍遙遊》曰鯤,陰物類也,猶《坤》卦之象馬也。曰鵬,陽物類也,猶《乾卦》之象龍也。鯤化為鵬,陰變而陽,自北溟而徙南溟,蓋自一陽之動於至陰,而曆六位以時成,故曰六月息也。曰九萬里,曰六月息,即卦之用九用六,以言變也。言鯤化而不言鵬變,蓋複可喜而變不可言,亦《易》之扶陽抑陰也」云云,持論之異,大抵如是,亦可謂之好奇矣。
國朝淩去盈撰。去盈號旭齋,爵裏未詳。書中引毛奇齡說,則近時人也。是書主於即象以明理。大旨謂象有三例,有定象,有化象,有互象。一卦之定象如《乾》為天、《坤》為地是也。其化象如《剝》皆言床、《漸》皆言鴻是也。一爻之定象如陽必為九、陰必為六是也。其化象如陽動化陰、陰動化陽是也。又有中爻之互象,如二四互、三五互是也。所引多來知德、毛奇齡之說,而所重尤在化象、互象二義。謂王弼崇卦變,來氏置錯卦,毛氏主推《易》以求一得之偶當,凡以不知有化象故也。其解《乾》之九四「或躍在淵」,謂:「四化巽互兌有淵象,乾化巽風,虛薄天表,躍所自起。」解《屯》之初九「磐桓」謂:「大石曰磐,大柱曰桓。石者土之核,震九以乾陽而為坤,初索而為坎,屯鬱而亙處坤下,二四互坤,有若核然,磐之象也。柱者木之豎,震九以坤索而為天三,化天三生木而為坎,屯郁而倔強初下,有若豎然,桓之象也。」是皆半附古義,半參臆說,因互體、變爻而穿鑿之,不足為說《易》之准也。
國朝虞楷撰。楷字孝思,號蓼園,裏籍未詳。書無序跋,亦不知作於何時。中述《周易折中》,稱聖祖仁皇帝廟號,則近人也。其次序用古本,大旨亦主圖書,而以為先天寓理於數,後天因數以闡理,文王之《易》即伏羲之《易》。其說彌縫調停,變而愈巧。至於掊擊《左傳》諸占,尤似是而非。夫《左氏》周人所述者,即周之占法。周之占法,所用即太卜之三《易》。謂其占驗之詞多所附會則可,謂古《易》占法不如是則不可。居百世之下而生疑竇於百世之上,將周人之法周人不知之,今人反知之乎?
國朝金誠撰。誠字閑存,華亭人。是書分《元》、《亨》、《利》、《貞》四部,《元部》載《略言》六則、《談餘雜錄》四卷、《易學問經說》、程子《易傳序》、周子《太極圖說》、張子《西銘》及《河》、《洛》卦象諸圖,與會講之語。《亨》、《利》兩部解《上、下經》,而《亨部》之首冠以《經》文定本四卷及程子篇義。《貞部》解《系辭》、《說卦》、《序卦》、《雜卦》。以用註疏本,故止此四傳也。其大旨以程《傳》、朱《義》為歸。
國朝胡淳撰。淳字厚菴,慶雲人。乾隆丙辰進士,授蒙自縣知縣,未上而卒。是編惟解《上、下經》,大旨謂聖人作《易》,使學者研究卦爻,推吉凶悔吝之由,以知進退存亡之道。故孔子稱假年學《易》,可無大過。至於求諸卜筮以決從違,乃為常人設,非為君子設也。故其說掃除圖學,惟玩六爻。然皆隨文生義,未能融會貫通。其謂《系辭傳》「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句為漢儒言讖緯者所竄人,更主持太過矣。
△《易象約言》(無卷數,兩江總督采進本)
國朝吳鼐撰。鼐字大年,無錫人。乾隆丙辰進士,官工部主事。是書詮釋文句,頗為簡明。惟《自序》言考究先儒更定諸本,而從其是者,然以《文言》分上下而《彖辭》、《象辭》反不分上下,又每卦《彖辭》以卦名割系卦畫之下,每爻又於句中截斷,體例似皆未允。至於《參同契》稱「日月為易」,虞翻注雖亦引之,然核以《說文》「易」字,實不從日月。今其末冊既以懸象著明,畫◆為圖,而又以此字大書於卷首,據為宗旨,亦泥古太甚也。
國朝徐鐸撰。鐸字令民,鹽城人。乾隆丙辰進士,官至山東布政使。此書不載《經》文,第摭古今論《易》之語。前有《總義》一卷,又《圖像》一卷,皆不載其圖,惟存其說。餘各分卦分章,第取總括大意而止,故以《提要》為名焉。
△《易讀》(無卷數,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宋邦綏撰。邦綏字逸才,號況梅,長洲人。乾隆丁巳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是編用註疏之本。其《凡例》雲:「專為課子而成,故以行文之體為講書,使孺子易於記誦。」又雲:「是書專奉朱注。」《自序》又稱:「取之方氏《時論》者十之二三,不敢隱其所自。」其大旨儘是數言矣。
國朝朱如日撰。如日字洞彝,號荷軒,蓮花廳人。是編成於乾隆丁巳。大抵掇拾圖書之陳言。
國朝張祖武撰。祖武,長安人。乾隆戊午舉人。是編即明來知德《易注》原本,去其煩冗,間補以《易傳》、《本義》諸說。其錯綜、變爻、中爻、大象、卦情、卦畫、卦占之類,則一仍其舊焉。
國朝朱瓚撰。瓚字《禾離》霑,全椒人。是書成於乾隆庚申。不言《河》、《洛》,亦不取朱子卦變之說,頗能芟除枝蔓。惟逐句詮釋,詞義雖潔淨而未精微。
國朝孫夢逵撰。夢逵字中伯,常熟人。乾隆壬戌進士,官至宗人府主事。是編不取陳摶《先天》諸圖,深有考證。惟謂孔子作《彖傳》以釋《彖辭》,作《爻傳》以釋爻辭,世所稱《小象傳》,乃《爻傳》非《象傳》,當附《彖傳》之後,而《大象》則另歸《系辭》之後。用吳仁傑本而變之於歷來諸本之外,自為一例。謂《經》文經孔子作《傳》,後人豈能加毫末,故但釋《傳》而不釋《經》。於諸家《易》解之外,亦自為一例。其論揲蓍,左扐得一得三為奇,得四得二為偶,亦不同於舊解。皆自我作古之說也。
國朝許伯政撰。伯政字惠棠,巴陵人。乾隆壬戌進士,官山東道監察禦史。是書以為圖畫皆出太昊之世,卦數生於《河圖》,蓍數生於《洛書》。又兼取漢人卦氣、納甲及京房《易傳》、《火珠林》之法,而不用卦變及變占之法。其論卦變曰:「重卦自具兩體。凡《傳》稱上、下者,如乾下乾上、震下坎上之類,凡稱進退、往來、內外者,如《乾》九四上下無常、進退無恆及《否》、《泰》反其類也,《泰》之小往大來《傳》曰內陽外陰,《否》之大往小來《傳》曰內陰外陽之類,皆《易》例之顯而易見者。又剛柔之稱有以爻言者,有以卦言者,以義求之,皆象明理顯,無取於卦變之穿鑿。」其論變占曰「《啟蒙》所論,依傍《左》、《國》,參以己意。其實卜筮以衍忒,宜各隨其人、其地、其事、其時而推衍之,乃能旁通其變,曲暢其情,未可先為例以拘之。《左氏》卜筮之法,如秦伯伐晉,卦遇《蠱》,是六爻不變之卦,而其占全不用《彖辭》。孔成子筮立君,卦遇《屯》之《比》,史朝以靈公名元,即以『元亨』屬之。孟縶弱行,即以『利居貞』屬之。皆非系辭之本旨」云云,其言甚辨。然所論有合有離,不能一一精確也。
國朝萇仕周撰。仕周字穆亭,汜水人。乾隆壬戌進士,官宜君縣知縣。是書以程《傳》及《本義》為宗,不用象數之說,於卦變辨之尤力。大旨謂「凡卦有二體,即有內外上下。有內外上下,即有上下往來。凡《彖傳》言上下往來者皆虛象耳。大概在內卦曰來,在外卦則曰往也」云云,其說與魏樞《東易問》同。今按《賁》言「柔來而文剛」、「分剛上而文柔」,《噬嗑》、《渙》俱言「剛柔分」,分者是合而分也,不用卦變自《泰》、《否》之說,亦當用卦本《乾》、《坤》之說,方於分字之解有合,以《泰》、《否》即《乾》、《坤》也。今但雲柔在下為來,剛在上為往,三陰三陽為平分,恐可以解上下往來,而不可解分合也。
國朝張蘭皋撰。蘭皋原名一是,字天隨,武進人。是書初刻於乾隆甲子,至己巳又改訂八十頁而重刻之,是為今本。大旨以程子《易傳》、朱子《本義》為宗,而佐證以宋元諸說。其謂卦必先分而後序,不用古文十二篇之說,蓋從蕭漢中《讀易考原》。其《系辭》以下略不置解,則用王弼例也。
國朝汪憲撰。憲字千波,錢塘人。乾隆乙丑進士,官刑部陝西司員外郎。是書大旨謂學《易》期於寡過,欲過之寡,惟在知悔。悔存而凶吝漸消,可日趨於吉。故以「存悔」顏其齋,因以名其《易》說。蓋即耿南仲《周易新講義》以無咎為主之意。所說唯《上、下經》而不及《十翼》。前有《擬議》數條,譏自漢以來儒者說《易》之病在調停《經》、《傳》。文王作《彖辭》,今不求諸《彖》而執《彖傳》以解《彖》,是有孔子之《易》,無文王之《易》矣。周公作爻辭,今不求諸爻而執爻傳以解爻,是有孔子之《易》,無周公之《易》矣。孔子作《傳》,多取言外之意,當別為孔子之《易》,雖述而實作云云,亦朱子不可便以孔子之《易》為文王之《易》之舊說也。夫《傳》以翼《經》,必依《經》以立義,故《釋名》曰:「傳,傳也(案上傳字去聲,下傳字平聲),以傳示後人也。」朱子作《詩集傳》,不能不依《詩》立義。即分《大學》為一《經》十《傳》,亦不能曰此曾子所傳孔子之《大學》,此門人所傳曾子之《大學》也。何至於《易》乃曰孔子之《傳》必異於文王之《經》乎?
國朝向德星撰。德星字雲路,漵浦人。是書前有乾隆丙寅德星《自序》,大旨以朱子《本義》為主,附采《大全》、《蒙引》、《存疑》諸說,取初學易於循省,故以《便覽》為名。其卷首六十七圖則德星因舊說而推衍者也。
國朝張仁浹撰。仁浹,秀水人。是書前有乾隆戊辰《自序》。首八卷載諸儒傳授及王氏《略例》、朱子《啟蒙》,九卷以後始釋經文。其說惟以朱子《本義》為主,故《本義》與經文一例大書,而雜取前儒諸說合於《本義》者著於下,如程《傳》之類。與朱子異義者偶附一二,不以為例。蓋名為釋《經》,實則釋《本義》也。其首列引用姓氏,特升朱子於漢儒之前,題曰「先賢」,以示尊崇之義。然所列先賢三人,一曰卜子,實則張弧之《易》。一曰左氏。考丘明於《易》未有成書,亦不知其何以特列。至周、程、張、邵五子則雜於先儒之中,以時代為序。考邵子為《易》外別傳,張子於二程亦尚為友教。至於朱學本程,程學本周,源流燦然,抑周、程而獨尊朱,似非朱子所樂受。又謂張弧優於周、程,恐亦非周、程所甘矣。
國朝唐一麟撰。一麟,宜興人。由貢生官江甯府學訓道。是書成於乾隆戊辰。大旨主於義理,與《本義》不甚異同,惟不取朱子卦變之說。
國朝吳鼎撰。鼎字尊彝,號易堂,金匱人。乾隆辛未薦舉經學,授國子監司業,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後降補侍講。《易》有義例,《系辭傳》、《說卦傳》已括其要。是書仿禦纂《周易折中》卷首義例,而益加推衍。上卷多輯先儒之說,下卷多出己意,凡一百四十八條。書中惟不及互卦、卦變二義。其《自序》雲:「已詳《中爻考》、《卦變考》中。」今書中不載《中爻》、《卦變》二考,或別有成書歟?
國朝吳鼎撰。是編采宋俞琬、元龍仁夫、吳澄、胡一桂、明來知德、錢一本、唐鶴徵、高攀龍、郝敬、何楷十家之說。其論辨去取,別為《附錄》十卷。蓋以漢唐舊說略備於李鼎祚《周易集解》,宋儒新義略備於董楷《周易會通》,惟元明諸解則未有專匯一書者,因裒此十家以繼二書之後。大旨主於明象,其論六十四卦之對體、覆體、《雜卦傳》非錯簡,出於來《易》者為多雲。
國朝周大樞撰。大樞字元木,號存吾,山陰人。乾隆壬申舉人,官平湖縣教諭。此編論天地之數,謂與大衍相符,必漢儒遞相傳授以及康成。是以古來說《易》並無先天八卦,故不取邵子所傳圖位。蓋先天八卦,即從所稱《後天圖》演出,不過取其一畫交易則各成《乾》、《坤》,乃道家抽《坎》填《離》之說,不合聖經之旨也。於六十四卦則尊《離》重《震》,各為之解。為圓圖以應一歲節候之數,為方圖以應三才旋轉之象。以《雜卦傳》為孔子之序《易》,取文王所序卦而雜之他卦,皆用文王覆卦。至《大過》而後,獨不覆焉。終之以剛決柔,與卦首之《乾》相接,即無《大過》之道,作《雜卦傳三十六宮圖》以差次之。又創為兼兩卦,每六畫履之,則為十二畫,仍可並為六畫,以盡《易》之變化。他如用九、用六、四象、八卦以及蓍策、占驗諸說,俱博綜眾論,斷以己意。惟引「性空真火、性火真空,火愈分愈多,愈興愈有」云云,頗涉二氏之旨焉。
△《大易近取錄》(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邵晉之撰。晉之字敘階,號檀波,仁和人。乾隆丙子舉人。其大旨以朱子《本義》有有注而可疑者,有可疑而無注者,偶有所見,即以己意補之。其曰《近取》者,《自序》謂:「遠取諸物,必俟宏通該博之士,而近取諸身,則人莫不有身也。」首列《卦圖初參》,自謂所得者淺,或將來更有所見,故以《初參》為名。次《大凡發明》,乃著書之義例。其所詮釋,多切人事。《自序》雲:「館海州三閱月而成,傳之家塾,為子弟求釋字義者觀之雲。」
△《周易觀瀾》(無卷數,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喬大凱撰。大凱字頤庵,濟寧州人。乾隆癸酉舉人。此書每彖爻之下皆先列《本義》、程《傳》,次列諸儒舊說,而以己意折衷之。其所采掇,不出習見之書。間有自出新義者,如謂「《乾》之《彖辭》不設象,《坤》則曰利牝馬之貞。《乾》無分於先後,無擇於西南東北,《坤》則不然,為天道、地道,陽全、陰半之分」云云,為先儒之所未發。然亦隨文生義之說,《彖》不說象,不止《乾》一卦也。
△《易經觀玩篇》(無卷數,山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朱宗洛撰。宗洛字紹川,無錫人。乾隆庚辰進士,官天鎮縣知縣。是編《凡例》謂用費直本,然其書每卦畫六爻於前,而分書「初九」「九二」等字於爻畫之中。右列爻辭,左列《小象》,而後列卦辭及《彖傳》。至《文言》、《大象》則另錄置《系辭》前。則是宗洛自定本,非費直本矣。宗洛酷信圖書,故其解經多引《參同契》為說。其《序卦圖說》亦主五行、納甲。其《雜卦圖說》以為即古《歸藏易》,孔子附之《易》末,如錄《詩》之有《商頌》,亦無所據也。
國朝周世金撰。世金字仲蘭,衡山人。是書成於乾隆辛巳。大旨以數言《易》,卷一、卷二衍《河圖》、《洛書》、先天、後天之說,務拔奇於舊說之外。卷三、卷四、卷五為《觀玩四法》,各系以圖解。卷六解《易》象、卦宮及標舉《系辭》、《說卦》、《雜卦》要義。卷七又別為十九卦解。據目尚有詩一首,呈一篇,而有錄無書,蓋繕寫佚之矣。後附《周易句讀讀本》,《上、下經》各注「句讀」字,《系辭》以下則但以黑白圈分章段。其《自序》謂句讀有訛則《經》旨皆晦,故為此本以正之雲。
國朝王琬撰。琬,渭南人。是書成於乾隆乙酉。《自序》稱年八十有一,蓋積一生之力為之也。其論來知德列《太極圖》於《河圖》前,所圖黑白各半,明是陰陽,不得謂之太極。論《洛書》無關於畫卦,《系辭》並舉圖書,猶之並舉蓍龜,不過帶言。論伏羲八卦次序及六十四卦次序,並改邵子之右陽左陰為左陽右陰,以合於逆數。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既有圓圖,則方圖可以不作。論文王八卦次序,即「帝出乎震」一節,不得當以「《乾坤》六子」一節。論羲文二圖並無對待流行之分,不過一明二氣,一明五行。論「《易》有太極」一節,即生蓍之數,觀不言天地萬物有太極,而言《易》有太極,可得其旨。論來知德所謂錯卦,即橫反對卦,所謂綜卦,即豎反對卦,不必添立名目。論《本義•筮儀》第一變歸奇之策,通掛一數,不五則九,二三變去第一變所掛之一而不用,惟於本數策中掛一策,仍複合而通數其奇,是以四八與初之五九不同。來知德謂第一變不通掛一數,所見為是。然謂二三變並不掛一,則少象三一營,止三營而非四營矣。惟第一變掛一而歸奇,不必通掛一數,二三變即用第一變所掛之一而歸奇,亦不必通掛一數,斯皆不四則八,無所謂不五則九也。其大旨雖亦糾繞圖學,然所說均自出新意,亦可備一解。惟以《十翼》兼《象辭》、爻辭數之,未免於古無稽。其解《經》亦皆敷衍成文,殊乏精義。蓋所注意惟在圖說而已。
國朝曹庭棟撰。庭棟字六吉,嘉善人。是書為圖學而作。一卷《河圖》,二卷《洛書》,三卷《大衍圖》,四卷《蓍法》。其於《河圖》改中宮十點之舊,於《洛書》信鳳來道士之傳。通《洛書》大衍之說於《易》,更分掛扐揲之法於蓍,又皆圖學中後起之說矣。
國朝劉鳴珂撰。鳴珂字伯容,蒲城人。是書因《周易啟蒙》、《本圖書》、《原卦畫》二篇之說而疏通其義。其稍有異同者,《大傳》「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謂「聖人」兼指羲文,非專雲伏羲;至「則之」之義,既取邵子加一倍法,則如朱子之說可自六十四而加之,以至無窮矣。乃複謂六十四卦之畫,限以六位,為三才之義;又不知乾一兌二之數出於小橫圖,而以為邵子逐爻漸生之說與之天然吻合:皆未免彌生繳繞。其解《易》逆數也,謂自震一陽曆離、兌二陽至乾三陽,左旋而順。自兌一陰曆坎、艮二陰至坤三陰,左旋而逆。以乾一兌二之序推之,則陽進陰退,皆為逆數,則較邵、朱之說頗為貫穿。然亦《易》外之旁義。至於本來知德之說,以羲《易》為錯,文《易》為綜,益強生區別矣。
國朝貢渭濱撰。渭濱字羨溪,丹陽人。是書前列《易序傳》,序諸儒姓氏、《易》學源流,邵子、程子、朱子綱領及《筮儀五贊》、《經傳音釋》、《本義異同》、《程傳異同》,不入卷數。末附《啟蒙大旨》,亦不入卷數。其解《經》以《本義》為宗,而雜錄先儒舊說以足之,然往往曲相遷就。如《坤彖》「先迷後得主」,以《文言》「後得主而有常」考之,應以主為句,以陽為陰主故也。渭濱附合《本義》「主利」之讀,乃雲「主利者不主於迷而主於利也」。又《漸》爻辭九三、九五取象於婦,《本義》於九五取六二正應在下為解,於九三則雲九三過剛不中而無應;於《彖傳》雲自二至九五位皆得正,故其占為「女歸吉」:前後自相牴牾。渭濱則雲《艮》非婦,但以二為陰,故雲然耳。然何以處九三乎?是亦偏主之過也。
國朝吳脈鬯撰。脈鬯字灌先,蓬萊人。是書隱括諸圖,各為之說。以圓圖像天,方圖像地,因創為豎圖像人,以配三才。複集邵子、朱子詠《易》諸詩,附以己作及沈時升詩。末附《八宮納甲占例》,則今以錢代卜者之所用也。
國朝黎由高撰。由高字鵬翥,通城人。是書專明後天之《易》六十四卦反對之義,而一歸之於圖。一卷總論後天方位,見《經》之當歸於圖。二卷說《乾》、《坤》為歸《經》於圖之綱領。三卷說反對為歸《經》於圖之門戶。四卷摘錄諸卦為歸《經》於圖之凡例。首卷方點陣圖,其三四長少序次,變為自右而左,與《本義》異。大旨以邵子諸說為宗,而參用《本義》之解也。
國朝黃家傑撰。家傑,臨川人。其書刪邵子之橫圖,謂此邵子之《易》,非羲文之《易》,而不免仍用先天之說。又謂來知德之卦錯、卦綜勝於卦變,而不免仍用卦變之說。觀其《自序》,稱來《易》恐不近於舉業。是既欲詁《經》,又牽合以就程試,遂兩者騎牆耳。
△《易經會意解》(無卷數,河南巡撫采進本)
國朝王芝蘭撰。《自序》稱伊南人,未詳其仕履。是書首《句讀質疑》,皆與《本義》句讀相異者。次《辨本義衍文》,謂《易》為卜筮之書,不經秦火,應無衍文。次《乾卦質疑》、《坤卦質疑》。次《乾坤以下八卦說》。其序六十四卦,專取兩卦相對相反之義,一頁之中分上下二格。上格列一卦之辭,其文自前左行。下格列其相對相反之卦,其文自後右行。一順一逆,體若回文,為自來經典所未有。其《系辭傳》以下亦各分篇次、名目,有《開宗明義篇》、《綱領篇》、《申明爻辭篇》、《彌綸篇》、《四道篇》、《尚辭》《尚變》《尚象》《尚占》諸篇、《先後天圖辨》,又有《徵時篇》、《終意篇》,亦先儒傳授所未聞也。
國朝劉天真撰。天真字汝迪,號去偽,興國州人。由歲貢生官安仁縣訓導。其言《易》,大旨謂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其六七八九之數,乃一二三四倚五而成,蓋即參天兩地而倚數之說。張尚瑗序之,以為後天八卦配《洛書》,合若符契、帝震一章是其注腳。不知圖書之數,正影附此章而作,即以配《河圖》,亦相吻合,不僅《洛書》可配也。
國朝姚球撰。球字頤真,無錫人。其《凡例》稱辛未歲年二十七始讀《周易》,二十餘年間,見註疏百三四十部。不知為前辛未、後辛未也。是書雖用古本分十二篇,而篇數迥異。其分《象傳》於爻傳之外,本於宋吳仁傑。又分《說卦》為三,以《系辭》上下傳為《說卦》之第一、第二,以應《隋志》三篇之目,而合《彖》、爻傳之上下為一,以為古本,殊不見其確據。每卦前之六畫,古本皆先下後上,乃用朱謀《土韋》之例,標曰上某卦、下某卦,亦非古本之舊也。
國朝鄭國器撰。國器,湘鄉人。是書首為《圖書辨疑》,次為《羲易辨疑》,以舊傳先天八卦方位衍為數十圖,頗為繁碎。
國朝黃燐撰,燐字暘穀,湘潭人。其《凡例》謂說經者有未備未當,而作此以補之,故曰《剩義》。然體例頗近講章,所注亦皆先儒之舊說,無甚新義也。
國朝趙世回撰。世回字鐸峰,湘潭人。是書凡例稱遵仿《本義》分卷,然其書仍用註疏本,未喻其故。殆據坊刻《本義》言之歟?卷首《圖注》三卷,皆推演《河》、《洛》之義。書中時時附圖,蓋欲以圖書明《易》,而反以《易》明圖書者也。
國朝黃元禦撰。元禦字坤載,號研農,昌邑人。早為諸生,因庸醫誤藥損其目,遂發憤學醫。於《素問》、《靈樞》、《難經》、《傷寒論》、《金匱玉函經》皆有注釋,凡數十萬言,已別著錄《醫家類》中。大抵自命甚高,欲駕出魏晉以來醫者,上自黃帝、岐伯、秦越人、張機外,罕能免其詆訶者。未免師心太過,求名太急。惟其詁經乃頗能沿泝古義。其訓釋以觀象為主,其觀象以《說卦》為主,而參以荀九家之說,亦兼用互體。大抵緣象以明理,不糾繞飛伏、納甲之術,亦不推演《河》、《洛》、先天之說,在近人《易》說中猶可謂學有根據。惟好以己意改古書。並《彖、象傳》於經,而合《文言》為一篇,此猶據鄭玄本也(鄭玄本《文言》自為一篇,見《崇文總目》)改《乾卦》之次序,使與《坤卦》以下同,此猶據王弼本六十三卦之例也。割《系辭》十九卦之說移入《文言》,於古僅吳澄有此說見《易纂言》,斯已無據矣。至《系辭》全移其次第,並多所刪節,又割掇《說卦》以補之,《說卦》更多所改正。直以孔翼為稿本,而筆削其文,別造一經,尤非古法也。
不標撰人名氏。惟卷首題簽雲「蘇州府學附生曹沄手輯吳敬庵《羲經本義》二十本,上大宗師鑒定。今呈到十九本。其一本系《圖說》,因繪畫不及,俟於原本錄出補送呈」云云,蓋江南諸生錄送提學之本,不知吳敬庵者為何人也。其書《圖說》分六編。一曰《河洛圖說》,二曰《卦畫圖說上》,三曰《卦畫圖說下》,四曰《明筮圖說》,五曰《序卦圖說》,六曰《合纂圖說》,而附以《易說綱領》,皆不入卷數。其解釋《經》文共十二卷,亦分為八編。《上經》《乾》至《履》為一編,《泰》至《觀》為二編,《噬嗑》至《離》為三編;《下經》《咸》至《解》為一編,《損》至《艮》為二編,《漸》至《未濟》為三編,附以《上、下經分六編說》,別以《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文言傳》分七卷,共為一編。《說卦》、《序卦》、《雜卦》三傳分三卷,共為一編。例體頗為冗碎。大抵以《河》、《洛》之說輾轉推衍,其解《經》則惟以《本義》為宗,間有出入,不過百分之一,故名曰《本義翼》雲。
△《讀易隨鈔》(無卷數,兩江總督采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無序目。其書用反對之說,除《乾》、《坤》、《頤》、《大過》、《坎》、《離》六卦兩名並列外,餘五十八卦皆每二卦順逆相對畫之,所解多參以人事。雖以《隨鈔》為名,實雜采諸家之言而融貫以己意,不出原采書名也。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小引,乃其子所作。謂其父於《易》多有論說,未有完書。其子始類次成編,而間附己說於後。其自稱曰「覲」者,即其子之名,而姓則不可考矣。書中每一卦為一篇,於每爻下具列中、正、應三義,而不載《經》文。詞旨簡略,殊無心得。
△《周易觀彖疑問》•二卷、《大傳章旨》•二卷(原任工部右侍郎李友棠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但署「上穀手授」,莫知為誰,亦不詳其時代。其書於六十四卦各為總說,《大傳》章旨,於各章亦總為疏解,俱無甚奧義。
○附錄
案《三墳》之名見於《左傳》,然周秦以來經傳子史從無一引其說者,不但漢代至唐鹹不著錄也。此本晁公武《讀書志》以為張商英得於比陽民舍。陳振孫《書錄解題》以為毛漸得於唐州。蓋北宋人所為。其書分《山墳》、《氣墳》、《形墳》,以《連山》為伏羲之《易》,《歸藏》為神農之《易》,《乾坤》為黃帝之《易》,各衍為六十四卦而系之以傳。其名皆不可訓詁。又雜以《河圖代姓紀》及《策辭政典》之類,淺陋尤甚。至以燧人氏為有巢氏子、伏羲氏為燧人氏子,古來偽書之拙莫過於是。故宋元以來自鄭樵外,無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鏜刻入《漢魏叢書》,又題為「晉阮鹹注」,偽中之偽,益不足辯矣。(案:《左傳》稱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國《書序》所解,雖出依託,至劉熙《釋名》則確屬古書。據所訓釋,則《三墳》乃《書》類,非《易》類也。然偽本既托於三《易》,不可複附《書》類中,姑從《易緯》之例,附其目於諸家《易》說之末。)──右「易類」三百十七部,二千三百七十一卷,內四十六部無卷數,《附錄》一部一卷,皆附《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