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集義精要 (四庫全書本)/卷23

卷二十二 四書集義精要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集義精要卷二十三  元 劉因 撰論語十九
  衛靈公
  首章衞靈公問陳於孔子
  問明日遂行在陳絶糧想孔子都不計較所以絶糧曰若計較則不成行矣○或問固窮二説孰是曰以文言之則舊説安以固字答上面有字文勢乃相應以理言之則程説勝然曰固有窮而不若小人之濫則程子之意亦在其中矣同上
  二章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
  問集註彼以行言此以知言何也曰以上下語脈知其如此曽子言忠恕是就行上説夫子問子貢多學而識之是就知上説賀孫○子貢之學其於衆理萬殊者固已深知而洞曉矣其所欠者猶未知萬之為一耳故夫子當其可告而告之其於曽子則亦以其隨事力行之已熟而告之也然其所謂一者固所以該萬若無所謂萬者則其為一也亦將何以貫為哉○嘗謂子貢曰然非與然字亦是非與亦是而今只管懸想説道一貫卻不知貫箇甚底聖人直是事事理會得如雲好古敏以求之不是驀直恁地去貫得他䕫孫○問謝氏引詩是贊其理之密乎曰多學而識之則可説至一以貫之則不可説矣
  三章由知徳者鮮矣
  或問知徳者鮮諸説多謂知徳為自知其徳而以食而知味為説何也曰若是則曰知道可矣何知徳之云乎既曰徳乃已之所得也豈有已既得之而反不知哉
  四章無為而治者
  或問恭已之為聖人之容何也曰純敬不已無事乎操修自外觀之見其恭已而已爾曰其為無為而治之道何也曰若是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知其所以然者也然更合所以獨言舜之意觀之則知其時事心跡無一不然而足以見夫子之言蓋非偶然而𤼵矣○老氏之所謂無為簡忽而已如此所謂無為是甚麽様本領豈可與老氏同日而語賀孫
  五章子張問行
  或問五章之説曰行猶不行於妻子之行而參前倚衡猶曰坐則見堯於牆食則見堯於羮也○篤有重厚深沈之意敬而不篤則恐有拘迫之患時舉○鞭辟如雲驅辟此是洛中語一處説作鞭約○質之美者明得盡所以渣滓一齊渾無○天地同體處是義理之精英渣滓是私意人慾之未消者人與天地本一體只縁渣滓未去所以有間隔○言忠信行篤敬只説言行當如此下一句蠻貊之邦行矣未須理會及其久也只見得合如此言合如此行亦不知其為忠信篤敬而忠信篤敬自在方好徳明
  六章直哉史魚
  學者當知伯玉所以如此蓋其徳性深厚循理而行自然中節初非規規然務為緘黙而預為可以卷懷之計也
  八章志士仁人
  或問殺身成仁之説曰仁者心之徳而萬理具焉一有不合於理則心不能安而害其徳矣順此理而不違則身雖可殺而此心之全此理之正浩然充塞天地之間夫孰得而亡之哉○志士仁人所以不求生以害仁者乃其心中自有不安不忍就彼以害此且非為恐虧其所以生者而後殺身以成仁也所謂成仁者亦但以遂其良心之所安而已非欲全其所以生而後為之也人當殺身時何暇更思量我是全性命之理只為死便是生便不是不過就一箇是故伊川説生不安於死也今解者每不以仁義忠孝為吾心之不能已者而以為畏天命謹天職欲全其所以生者而後為之則是本心之外別有一念計及此等利害輕重而後為之也誠使真能捨生取義亦出於計較之私而無慤實自盡之意矣大率全所以生等説自他人旁觀者言之以為我能如此則可若挾是心以為善則已不妥貼況自言之豈不益可笑哉答張敬夫
  十章顔淵問為邦
  古之聖人以寅為生物之始改嵗之端未有知其所由始也至商周始以征伐有天下於是更正朔為一代制以新天下之耳目而有三統之説缺名○行夏之時是行夏小正之事徳明○問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何也曰此邵子皇極經世書中所説蓋彼以數推而知之以元統會十二會為一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也一萬八千年為一會初一萬八百年而天始開又一萬八百年而地始成又一萬八百年而人始生初未有物只是氣塞及天稍開即有渣滓在其中初則溶軟後漸堅實常見山形如水漾沙之勢想初間地未成質之時皆是水後漸凝結勢自如此凡物皆然義剛○邵子一元前虛子丑二位至寅上方注開物字或雲人自寅年寅月日時生以意推之必是先有天方有地有天地交感方始生物至戌上則注閉物字到此則不復有人物矣或問人物盡時天地壞否曰也須鶻突一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既有形氣如何得不壞但一箇壞了又有一箇○文定春秋説夫子以夏時冠月以周正紀事此亦不敢據今周禮有正月有正嵗則周實是元改作春正月義剛○問註輅始異其制曰前但謂之車既曰輅想其制度與車不同聞今南郊五輅極髙大可學○問程子𤼵此以為之兆曰兆猶言準則也非謂為邦之道盡於此四者畧説四者作準則其餘皆可依此而推行之耳○問春秋之意何也曰蓋三代製作極備矣孔子更不可復作故告以三代禮樂只是集百王不易之大法其作春秋善者取之惡者誅之意亦只是如此○問答顔淵用四代禮樂至論鬱郁乎文則曰從周何也曰此正適來説心小則物物皆病賢心中只著得上一句不著得下一句可學
  十四章躬自厚
  厚者責之又責積而不已之意責乃求責之責非咎責之責賀孫○此章之説洪氏亦善洪氏曰雖朋友責善義所當責亦必以自厚為本○呂伯恭自言少時見使令者不如意即躁怒後讀論語至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遂不復如此
  十七章君子義以為質
  問行與出何別曰行是安排如此行出是從此𤼵出禮而不孫則不免矯世以威嚴加人拱夀○信以成之是終始誠實以成此一事非是孫以出之之後方信以成之也時舉○問程子曰敬以直內則義以方外義以為質則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曰義以為質便是從義以方外處説起若無敬以直內亦不知義之所在同上
  二十章君子求諸已
  或問楊氏之説不太巧乎曰雖巧而有益於學者吾是以著之○好名之戒固然矣然偏持之則將恐廉隅毀頓其𡚁有甚於好名故先聖雲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又曰君子求諸已詳味此言不偏不倚表裏該備此其所以為聖人之言與學者要當於此玩心則勿忘勿助之問天理卓然事事物物無非至當矣答鄭景望
  二十一章君子矜而不爭
  矜與不矜細行之矜相似是珍惜持守之意人傑
  二十三章子貢問曰有一言
  恕可以終身行之是行之無窮盡分言忠恕則有忠而後恕獨言恕則忠在其中
  二十四章吾之於人也
  毀破壞也如器物之未敗而故破壞之若其已敗則不可謂之毀答張敬夫○或問若有譽而無毀則聖人之心為有所倚矣曰有譽無毀是乃善善速惡惡緩之意正書所謂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罪疑惟輕功疑惟重春秋傳所謂善善長惡惡短孔子樂道人之善惡稱人之惡之意而仁包五常元包四徳之𤼵見證驗也聖人之心雖至公至平無私無惡然此意則未嘗不存是乃天地生物之心也若以是為有倚而以夫恝然無情者為至則恐其髙者入於老佛荒唐之説而下者流於申韓慘酷之科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此句全在所以字如雲斯民也三代嘗以此行直道矣古亦此民今亦此民三代能行之耳班固漢景帝贊引此以明秦漢不易民而化之意亦為粗得文意者
  二十六章巧言亂徳
  或問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強弱不同而皆為不忍何也曰忍之為義有所禁而不𤼵雲耳婦人之仁不能忍其愛也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也如項羽是也而尹氏所謂忍性則可以成事者蓋亦可以兼此矣
  三十章吾嘗終日不食
  蓋勞心以必求不如遜志而自得思是硬要自去取學是依本子去做便要小著心隨順箇事理去做軟著心貼就他去做孟子所謂以意逆志極好逆是推迎他底意思○遜志是卑遜其志放退一著寛廣以求之不恁地迫窄便要一思而得
  三十二章知及之
  知及之如大學知至仁守之如意誠涖不莊動不以禮如所謂不得其正敖惰而辟之類䕫孫○知及仁守是説講學莊涖以後説為政時舉○動猶動民以行不以言也動禮如古所謂蒐苗獮狩就其中教之以少長有序之事○先須有知及仁守作根本了又用意㸃檢其餘即無處無事不善若根本不立又有何可㸃檢處時舉○問氣稟學問之小疵曰固有生成者然亦有學底
  三十四章氏之於仁也
  或問三十四章之説曰舊説曲折太多似傷巧密今節取范氏之説曰凡民之情以仁為難故畏之甚於水火蓋其蹈水火而死者有之而畏仁莫肯為也故夫子言水火能害人而仁不傷人所以教民為仁也
  三十五章當仁不讓於師
  問或雲當仁是適當為仁之事曰謂值為仁則不讓如此恐不值處極多所以覺得作任字説是此仁字是指大而難者這般處須要擔當不可道自家做不得是師長可做底事賀孫○或問當仁不讓之説曰所謂不讓者則猶程子所謂不可將第一等事讓與別人做者其事則所謂顔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是已大抵此與上章皆勉人為仁之語然上章為凡民都不知仁而憚於為之者𤼵此章為學者粗知仁之為美而不知勇於有為者𤼵各有所當雲
  三十六章君子貞而不諒
  正而固也所謂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為正字説不盡故更加固字時舉
  四十章辭達而已矣
  辭達而已矣亦難心熟自然有見理處熟則心精微不見理縁是心麄
  四十一章師冕見
  或問卒章之説曰張敬夫推之尤詳曰道無往而不存聖人之動靜語黙無往而非道蓋各止於其所而已如此章蓋待瞽者之道當然耳子張竊窺而有問焉夫子以為固相師之道辭則近而意無不盡矣事事物物莫不有其道蓋所當然者天之所為也夫以一日之間起居則有起居之道飲食則有飲食之道見是人則有待是人之道遇是事則有處是事之道道不可須臾離也一失所宜則廢是道矣是故君子戰兢自持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惟懼其失之也夫惟天下之至誠一以貫之道之所在如影之隨形蓋無往而非是也○告之階席者慮其不見或至於覆跌告之以在坐之人者恐其不知所為而抑鬱無聊也
  季氏
  首章季氏將伐顓臾
  求相季氏而以其家事來問此其與謀必矣非疑之也○七百里見禮記若如孟子百里之説安能作侯國而又容顓臾在其中乎○焉用彼相以扶持二字知其謂瞽者之相此亦舊人之説也○蕭牆舊説諸侯至屏內當有肅敬之意亦未知是否○蕭牆之禍亦本泛言非預知哀公以越伐魯之事也
  三章祿之去公室
  或問此章之説曰孔子所言常理也猶書之言惠迪吉從逆凶易之言積善餘慶不善餘殃者也氣數舛戾當然而不然者多矣孰得而齊之但儒者之所守則亦知有常理而已矣其成敗得失有非所計者是以雖世故反復千百萬變而在我者未嘗失其守也而胡氏又以後世簒奪之跡攷之則如王莽司馬懿髙歡楊堅五胡十國南朝四姓五代八氏皆得之非道或止其身或及其子孫逺不過四五傳而極矣唯晉祚為差永而史謂元帝牛姓猶呂政之紹嬴統也以此論之則所謂常理者又未嘗不驗也天定勝人其此之謂與
  四章益者三友
  或問三益之㫖盡於集註之説而已乎曰是亦釋其文之正意雲爾若推而言之則是三者之於人皆有薰陶漸漬之益焉皆有嚴憚畏敬之益焉皆有興起慕效之益焉不但如彼之所言而已也
  五章益者三樂
  或問三樂之益曰君子之於禮樂而辨明之則存之熟而守之正矣存之熟則內有以養其莊敬和樂之實守之正則外有以善其威儀節奏之文與夫道人善而悅慕勉強之意新多賢友而直諒多聞之士集樂是三者而不已焉則雖欲不收其放心以進於善亦不可得矣其為益豈不大哉○宴樂便須狎近小人疎逺君子最可畏所謂宴安鴆毒是也時舉
  七章君子有三戒
  人茍常持此志雖血氣衰極亦不由他如某今老病非不知養氣以養病但自心不穏到五更便睡不著雖欲勉強睡此心不肯就枕○問謝曰簞食豆羮不受不屑此非義心勝血氣壯故也萬鍾有不辨禮義而受之者血氣衰故也恐不受不屑者非血氣之壯乃義心之勝而受萬鍾者非血氣之衰特不辨禮義耳曰謝説但傷急而闕三數字當雲此非特義心自勝亦血氣之壯故也蓋血氣助得義心起來人之血氣衰時則義心亦從而衰夫子三戒正為血氣而言又問血氣與志氣曰只一氣耳雖浩然之氣亦此氣也但以道義充養之而浩然必大○論三戒血氣移人曰疾病亦能移人呂伯恭因病後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一句忽有見遂一向這下來大雅
  八章君子有三畏
  要𦂳在畏天命畏天命之要𦂳又在於知蓋知則自不容不畏賀孫○有位有齒有徳者皆謂之大人同上
  九章生而知之者上也
  或問氣質之説所以有是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氣質之稟清明純粹絶無渣滓則於天地之性無所間隔而凡義理之當然有不待學而瞭然於胸中者所謂生而知之聖人也其不及此者則以昏明清濁正偏純駁之多少勝負為差其或得於清明純粹而不能無少渣滓者則雖未免乎小有間隔而其間易達其礙易通故於其所未通者必知學以通之而其學也則亦無不通矣所謂學而知之大賢也或得於昏濁偏駁之多而不能無少清明純粹者則必其窒塞不通然後知學其學又未必無不通也所謂困而學之衆人也至於昏濁偏駁之甚無復少有清明純粹之氣則雖有不通而懵然莫覺以為當然終不知學以求其通也此則下民而已矣○困也者行有不得之謂也
  十章君子有九思
  問程子曰九思各専其一曰専一者非雜然而思也當這一件止思這一件○視不為惡色所蔽為明聴不為姦聲所欺為聰
  十三章陳亢問於伯魚
  或問十三章之説曰陳亢實以私已之心期孔子故有此問及其聞伯魚之説而又以孔子為逺其子則以其私意之未忘而以為聖人故推其子而逺之也殊不知聖人曷嘗有是心哉但其教人之法不過如此而自世人之私厚其子者觀之則亦可以有警雲爾此愚所聞於師者











  四書集義精要卷二十三
<經部,四書類,四書集義精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