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有什麼可怕

困難有什麼可怕

——湖北英山縣農業學大寨兩年大變樣
《人民日報》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
1972年3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大別山南麓的英山縣,到處是崇山峻岭,怪岩峭壁,每人不到八分耕地。過去,「三日不雨地裂縫,一場大雨土沖光」,農業生產很不穩定。一九七○年以前的四年,年年吃國家不少統銷糧。

現在,登山遠眺,只見「水庫山上建,渠道盤山轉,山壟建梯田,山下開大畈,綠樹蓋滿山,沿河建電站」,好一片錦繡河山!全縣百分之七十的農田實現了自流灌溉。人民群眾改造了自然,農業生產連年豐收。一九七○年糧食總產量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平均畝產八百一十斤。一九七一年遇到了旱、蟲災害,畝產仍然上升到八百八十二斤。從一九七○年起,糧食自給有餘,林業、牧業和油料、茶葉、藥材等都有大幅度的增長。英山縣由後進變成先進,是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並與錯誤路線鬥爭的結果。

在大災面前,怎麼辦?

編輯

一九六九年七月,英山遭到百年未遇的洪災。怎麼對待自然災害?當時,縣的領導成員中有兩種不同的思想。一種認為,要依靠集體力量,重新安排山河,把壞事變成好事,戰勝災害,奪取豐收。一種認為,「災情大,困難多,沒錢沒糧難得過」,主張「想門路,抓現錢,修修補補度災年」。縣革委會主任洪平安想:洪災已給人們造成了這麼大的困難,如不戰勝洪災,今後的困難會更大。是積極斗災,還是消極度災?這是兩種思想、兩條路線鬥爭的反映。能不能斗災,不只是當前能不能過得去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領導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山區的一個重大問題。他同別的領導成員一起討論後,決定到群眾中去調查研究,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

他們翻山越嶺,來到座落在海拔九百多米高山上的紅花公社岩河嶺大隊。只見新砌的層層梯田遍布山崗,嶄新的環山渠道蜿蜒伸展,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碧波起伏。看到這種情景,誰能想到,不久以前這裡還是被洪水沖得「百年古樹連根拔,千斤石頭順水流,田壓平,地沖光」的重災區呢!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洪水一過,岩河嶺大隊黨支部就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積極領導群眾投入抗災奪豐收的戰鬥。他們提出:「不要國家貸款,不要國家救濟,不要國家物資,要為革命戰勝洪災奪回糧食!」他們以大寨貧下中農為榜樣,劈山鑿石,砌岸填坑,山上建水庫,山邊開小河,並小堰為大堰,改小田為大田,把沖走的禾苗揀回來,把沙壓的禾苗扒出來。全大隊男女老少奮戰一個多月,不僅醫治好洪災的創傷,而且改建了三條河道,砌了二十一條石堰,擴大耕地面積五十多畝。——這就是答案,這就是在災害面前應該走的路。

在岩河嶺群眾創造的這個新天地面前,大家深深地感動了。他們想:論災情,岩河嶺比別處大;論條件,岩河嶺比別處差;論困難,岩河嶺比別處多。但是,醫治洪災創傷,恢復生產的速度,岩河嶺卻比別處快。如果都象岩河嶺的同志們這樣與天災斗,與窮山惡水斗,不就能戰勝災害,斗掉窮山窩,出現米糧川嗎?一看一想,心裡亮堂。原來就持抗災奪豐收看法的人,更堅定了克服困難的決心。一些曾在洪災面前迷失方向的人,這時也從困難中看到了積極因素,看到了英山的光明前途。他們說:解放以來,英山面貌為什麼變化不快?為什麼一直不能擺脫旱澇災害?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是沒有認真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看不見群眾中蘊藏着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要改變英山面貌,首先必須提高各級幹部的路線鬥爭覺悟。

他們趁熱打鐵,在岩河嶺召開了縣、區、社、隊四級幹部現場會,用生動的事實進行路線教育。不少同志反覆考慮:為什麼以前洪水一過,只看到山頹路斷,田淤園廢,陷井殘垣,因而畏難發愁,迷失方向?為什麼看不到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集體經濟的巨大力量,不求從根本上改造自然,甚至對群眾斗災奪豐收的行動加以阻撓呢?路線教育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大家認識到,這是受了劉少奇一類騙子的「群眾落後論」的毒害,上了修正主義路線的當;是怕苦、怕累、怕困難和無所作為的懦夫懶漢世界觀在作怪。一位曾經主張「洪災特大抗不住,不如另外找出路」的縣革委會副主任,沉痛地檢查了那種悲觀情緒。他說:「只要我們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堅決相信人民群眾,依靠集體經濟力量,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就是再大的洪災,也能抗得住!」大家提高了路線覺悟,增強了戰鬥意志。縣革委會集中群眾意見,制定了一個治山治水的規劃,妥善安排人力物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開始了一場根治洪災、重新安排河山的戰鬥。

搬掉石頭,還是讓石頭壓住?

編輯

一九七○年春天,英山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一場戰鬥開始了。炸岩鑿石,劈山填壑,砌壩築渠,苦戰數月,連綿起伏的山坡上出現了二十九條盤山渠道。

正在這個時候,一股冷風吹來了。有人故意把革命和生產、政治和業務對立起來,說什麼:「革命委員會嘛,抓抓政治就行了。至於山上的石頭,不用管它!」 這實際上是為那種不願用革命精神改造英山面貌的因循守舊思想打掩護。

是抓革命、促生產,搬掉石頭,迅速改變英山的落後面貌;還是讓石頭壓住,抱殘守缺混日子?這裡面存在着兩條路線的鬥爭。毛主席說:「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洪平安和副主任陳煥彬對照毛主席的教導,考慮了很多,認識到,如果在這個落後狀況面前不「思變」,空喊革命口號,無革命行動,那不是政治掛帥,而是缺乏共產黨人改造世界的偉大胸懷,是在新形勢下繼續革命的覺悟不高的表現。他們對於從陰溝里吹來的冷風,不予理會,領導群眾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前進。

鬥爭並沒有結束。不久,又刮來一陣冷風,說什麼「英山縣不執行上級的指示」。這股風一來,部分社隊治山治水的工程建設受到了妨礙。縣裡的領導幹部分析了這種情況,認識到,對錯誤路線光是「不予理會」是不行的,鬥爭是不能迴避的。要搬山上的石頭,先要搬掉這塊錯誤路線的「石頭」。於是,他們領導全縣各級幹部,連續開展了三次以「英山要不要搬石頭」為主題的大辯論。在辯論中,對照大寨精神,結合當地實際,算了三筆賬:一、英山旱澇交錯,還有百分之七十的「靠天田」,糧食產量很不穩定,為了從根本上征服水旱災害,實現高產穩產,必須治山治水;二、英山地少人多,每人平均不到八分耕地,為了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總產量,也必須治山治水;三、英山對國家貢獻不大,不僅不能向國家提供商品糧,而且多年以來每年要吃國家統銷糧,要對國家有所貢獻,更必須治山治水。 在大辯論中,全縣幹部更明確地認識到:發動群眾治山治水,是符合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也是切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廣大群眾迫切願望的,這個石頭搬得對,搬得好,搬得及時。大家針對那種「革命委員會只要抓政治、不要管石頭」的論調,憤怒地批判了劉少奇一類騙子從右的和「左」的方面反對以政治統帥生產的謬論,認清了不論是只抓生產還是空談政治,實質上都是反對毛主席關於「政治與業務的關係,是兩個對立物的統一」的論述,都是反對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他們說: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幹部和群眾的頭腦,把人民群眾在革命鬥爭中激發起來的幹勁用於治山治水的偉大鬥爭,為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是貧下中農的迫切要求,為什麼不叫我們干?我們一定要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前進。冷風越是吹得厲害,我們越是要鼓起熱勁來干!

這場路線鬥爭,教育了群眾,也鍛煉了英山縣的領導幹部,他們信心百倍地帶領群眾前進,掀起了一個規模更大的治山治水運動。

後進的根子在哪裡?

編輯

改變英山後進面貌的計劃,充分表達了全縣人民的心願。許多社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治山治水運動。但是,有少數社隊的工程建設進展不快,個別隊按兵不動,冷冷清清。這又是為什麼?洪平安想:歸根結底,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路線。領導者最重要的責任,還是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教育幹部和群眾。他和其他領導成員,深入基層,狠抓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

滿溪坪公社同二大隊是全縣有名的「老後進」,資本主義傾向嚴重,一些人只顧「抓活錢」,把治山治水的任務丟在一邊。洪平安帶了一支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來到同二大隊,發現這個大隊領導班子有不團結現象,有人說他們「兩套馬車,各自一套」,沒有抓好全大隊的工作。洪平安想,這還只是現象,不是本質。毛主席教導說:「我們看事情必須要看它的實質,而把它的現象只看作入門的嚮導」。他白天和群眾一起勞動,晚上串門訪問,深入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原來是一個富農分子在興風作浪,破壞集體經濟,煽動社員棄農經商。他們發動群眾大揭階級鬥爭蓋子,以活生生的事實,對大隊幹部和群眾進行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教育。從此以後,大隊幹部朝氣蓬勃,團結一致,和貧下中農滾在一起,圍灘開田,鑿石建堤,根治了三條害河,還新建了一座小型發電站和兩個豬場。一九七一年,這個隊不但結束了長期吃國家統銷糧的局面,還向國家出售八萬多斤餘糧。

同二大隊的事例,對縣委和縣革委會的領導成員有很大的啟發。他們說:基層,是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前哨陣地,認真抓緊基層領導班子的路線教育,是改變山區落後面貌的重要一環。於是,他們更加自覺地深入基層,結合清理階級隊伍、「一打三反」和整黨建黨,以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為綱,對全縣三十五個後進大隊進行了思想整頓和組織整頓。經過一年多的工作,人的精神面貌變了,自然面貌變了,集體經濟也發展了。其中有三十二個大隊糧食畝產跨過《綱要》。

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山人民,就是這樣一心緊跟毛主席革命路線,堅持與天斗,與地斗,與階級敵人斗,與錯誤路線斗,用自己的雙手改造自然。兩年來,共造成二萬八千多畝「大寨式」的穩產高產農田。多少年來,英山人民就想改造遍布全縣的舊的不合理的灌溉渠系,一直沒有實現,現在,人們的心願終於實現了。全縣共完成一千八百四十六萬土、石方的工程量。同時,全縣還興修了一百零九座中、小型水電泵站,造林二十三萬畝,在一萬多口山塘和水庫里放養了大量的魚苗。

革命在前進,生產在發展。在新的一年裡,英山縣委決心遵照毛主席關於「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的偉大教導,領導全縣人民更加自覺地貫徹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再接再厲,進一步發展農、林、牧、副、漁,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