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3年)

2022年 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財政部部長 劉昆(受國務院委託)
2023年8月38日於人民大會堂
(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
發布機關: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4年
本作品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3年/第六號
——2023年8月28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
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3年8月28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劉 昆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國務院委託,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請審議。

一、預算執行基本情況

編輯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落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於預算的決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產業升級厚積薄發,糧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良好基礎。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紮實推進,財政運行總體平穩,預算執行情況較好。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334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849億元,增長1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5485億元,增長11.8%。財政收入增幅較高,除經濟恢復性增長帶動外,主要是去年4月份開始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集中退稅較多,拉低基數,今年相關退稅恢復常態,1—7月同比少退16563億元。受此影響,稅收收入特別是國內增值稅大幅增長,相應拉高財政收入增幅。

從稅收收入看,1—7月,全國稅收收入117531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國內增值稅增長84.2%,主要是去年同期退稅較多、基數較低。國內消費稅下降10.6%,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8.9%,主要是2021年末部分收入在去年一季度入庫,抬高基數,今年一季度國內消費稅和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分別下降22.2%、14.4%;二季度以來國內消費稅轉為正增長,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降幅也明顯收窄。企業所得稅下降7.4%,主要是受企業利潤下降以及7月份企業提前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因素影響。個人所得稅下降0.6%,主要是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退稅同比多退,拉低了增幅。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增長4.2%,房產稅增長6.5%,城鎮土地使用稅下降4%,土地增值稅下降16.4%,耕地占用稅下降20.3%。

從非稅收入看,1—7月,全國非稅收入21803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7.6%,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盤活閒置資產;全國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下降10.7%;罰沒收入下降14.8%。

從地方收入看,1—7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5485億元,同比增長11.8%。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6%、8.3%、14.7%、15.8%。31個省份收入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其中,5個省份增長20%以上,18個省份增長10%—20%之間,8個省份個位數增長。

從財政支出看,各級財政部門加強財政資源統籌,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保持必要支出強度,持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的投入,教育、科技攻關、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基本民生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623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教育支出增長4.7%,科學技術支出增長0.1%,農林水支出增長2.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3%,衛生健康支出增長5.8%,住房保障支出增長7%。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7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8596億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214億元,同比增長2.6%;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6382億元,同比下降15.5%,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下降19.1%。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9147億元,同比下降23.3%。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896億元,同比下降67.1%,主要是一次性支出抬高基數;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8251億元,同比下降21.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下降20.4%。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1—7月,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455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03億元,同比增長6.5%;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收入1452億元,同比增長45.6%。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656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支出902億元,同比下降9.1%;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754億元,同比增長7.5%。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7月,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63574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70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63404億元,同比增長9.4%。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56054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42億元,同比增長22.2%;地方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55812億元,同比增長10.5%。截至7月底,基金累計結餘124084億元,同比增長10.6%。

二、落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預算決議情況

編輯

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預算法和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有關要求,嚴格執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的預算,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優化支出結構,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民生保障,加快預算執行,改進財政管理,進一步強化財會監督、嚴肅財經紀律,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

(一)強化財稅政策供給,支持經營主體更好發展。完善稅費支持政策。統籌考慮助企紓困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在全面評估基礎上,年初及早明確延續和優化部分稅費優惠政策,加強政策解讀,簡化辦理流程,確保政策落准落穩。下半年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再延續、優化、完善一批到期稅費政策,特別是優化完善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費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包括擴大個體工商戶減半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優惠範圍,將小微企業「六稅兩費」優惠政策調整為統一減半徵收,提高應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相關稅費扣減限額等。加大中小微企業融資扶持力度。在加強風險防控基礎上,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引導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擴大再擔保業務規模,帶動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等融資增信支持。1—7月,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新增再擔保合作業務規模9050億元、同比增長31.6%。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引導地方擴大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融資擔保費率。大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探索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有效模式。持續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獎補工作,帶動培育12000餘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9萬餘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以市場化方式引導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二)積極促消費擴投資,着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加快恢復。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1—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41.7%。出台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增值稅加計抵減,階段性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進一步提振服務業消費。加強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體系建設,引導地方支持重點城市加快構建配送順暢、運轉高效的流通網絡。深入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新增10個城市納入支持範圍。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1—7月已下達3.7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券額度,並指導地方嚴格項目審核把關,做好項目儲備等基礎工作。優化專項債券額度分配,重點向經濟大省特別是製造業集中地區傾斜,優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1—7月各地共發行用於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2.34萬億元,占已下達額度的63.2%,累計支持項目近2萬個。已發行專項債券中,用作項目資本金的約2200億元,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1—7月已下達5763億元、占年度預算的84.8%。支持開展第二批外經貿提質增效示範,發揮好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作用,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三)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着力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和原始創新能力。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運行,推動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健全適應新型舉國體制的財政資金管理機制,全力支持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強化重大科研項目經費全過程審核把關,加強項目和經費統籌,提高科技投入效能。支持建設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引導製造業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將符合條件的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並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享受時間節點,在10月份預繳申報和年度彙算清繳兩個時間節點基礎上,允許企業7月份預繳申報,提前享受政策紅利。制定出台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進一步降低相關重點產業鏈企業稅負水平。統籌運用專項資金、政府採購、首台(套)保險補償、政府投資基金等政策,支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群,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四)持續增加民生投入,強化民生兜底保障。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截至7月底,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668億元已全部下達,支持地方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政策。延續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以及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加大一次性吸納就業等補貼力度,支持經營主體紓解困難、穩定崗位。推進實施「三支一扶」計劃、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等,多渠道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突出教育投入重點,推動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將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由650元、850元分別提高至720元、940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寄宿制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開展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試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免除2023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2023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本金部分可申請延期1年償還,預計惠及約400萬名高校畢業生。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89元,支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繼續紮實做好患者救治、疫苗接種、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等經費保障工作。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綜合保障功能,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640元,1—7月中央財政已下達基本醫保補助資金3520億元、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97億元。加強社會保障工作。按照3.8%總體水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已調撥調劑資金1630億元,中央財政已下達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9311億元,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及時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47億元,支持地方統籌做好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和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組織開展重點民生資金專項整治行動,推動惠民政策落實落地。

(五)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強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支持新建高標準農田3500萬畝、改造提升2900萬畝,啟動鹽鹼地綜合利用試點。應對農資價格上漲影響,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擴大至全國所有產糧大縣。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加強大型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等研發製造。支持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農業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培育,助力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及時安排資金支持防範應對小麥「爛場雨」、病蟲害等,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持幫扶工作和政策穩定連續,加大對重點地區傾斜支持力度。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50億元已全部下達,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強化產業和就業幫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支持做好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防範化解返貧致貧風險隱患。穩步推進鄉村建設發展。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今年扶持2萬個村創新提升集體經濟實力。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創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0個農業產業強鎮。通過競爭性評審選拔35個縣(市、區、旗),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示範,支持補齊農村公益事業短板,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支持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強化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支持以長江、黃河等為重點加強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繼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聚焦涉重金屬歷史遺留礦渣、農用地安全利用等,支持做好土壤污染防控、修復治理。加強生態系統治理和保護。落實生態保護補償各項政策,引導地方提供優質生態產品。1—7月中央財政已下達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1061億元。強化重要生態系統修復,支持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三北」工程建設等,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支持加快綠色低碳發展。落實落細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不斷完善有利於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支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推動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促進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行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優化清潔能源支持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鼓勵非常規天然氣增產上量,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健全政府綠色採購政策,指導採購人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採購力度。落實好環境保護稅、資源稅以及支持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優惠政策,發揮稅收政策對經營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作用。

(七)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快預算批覆下達。全國人大批准預算後,中央財政及時批覆部門預算,抓緊下達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督促地方和部門儘快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充分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約4萬億元資金納入直達範圍,1—7月中央財政已下達直達資金3.72萬億元,除由地方統籌用於支持清算上年退稅減稅降費的4000億元外,各地已形成支出2.15萬億元,占中央財政已下達3.32萬億元的65%,快於序時進度6.7個百分點。強化預算執行監控。依託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全國財政運行監測中心,逐步實現財政資金從預算安排源頭到使用末端全流程動態監測。組織開展預算執行監督專項行動,對部分中央部門項目、轉移支付項目開展重點監督,及時發現並查處無預算列支、違規撥付資金等問題,促進財政資金安全規範使用。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加快構建事前事中事後績效管理閉環系統,將績效理念深度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對部分新出台或到期延續的重大政策、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做好績效運行監控,既盯預算執行進度又盯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發現問題及時糾偏、整改落實,確保績效目標保質保量實現,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全力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10.06萬億元、同比增長3.6%,1—7月已下達9.25萬億元,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推動省市下沉財力,加大對困難地區和基層的支持力度。嚴格「三保」支出預算編制、執行、庫款保障等各環節管理,組織地方全面摸排和重點核查基層「三保」保障情況,強化財政運行監測預警,對苗頭問題和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總的看,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總體平穩,有力保障了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同時,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對此我們高度重視,將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三、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安排

編輯

下一步,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着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財政經濟運行監測和形勢分析,密切跟蹤地方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推動各項財稅政策儘早落地見效。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用於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資金力爭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投後管理,完善項目建設和運營全周期、全過程監督管理機制,提升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落實好相關稅費支持政策,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推動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加強財政、貨幣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強化預期管理,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大力提振社會信心。

(二)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鼓勵創新的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引導更多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研究深化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不斷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強化創新驅動,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保障力度,研究支持先進製造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紮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均衡性。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三)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用好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強化各級財政「三保」責任落實,指導地方統籌轉移支付資金和自有財力,在優化支出結構上多下功夫,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加強庫款保障情況監測預警,對困難地區及時予以適當支持,確保基層「三保」不出問題。持續做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民生保障,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完善「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加強對困難群眾救助幫扶,支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不斷織密扎牢民生兜底安全網。

(四)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進一步壓實地方和部門責任,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各負其責」的要求。中央財政積極支持地方做好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督促地方統籌各類資金、資產、資源和各類支持性政策措施,緊盯市縣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優化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逐步緩釋債務風險。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強化定期監審評估,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合併監管,推動建立統一的長效監管制度框架。

(五)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健全財會監督體系,完善工作機制,依法依規加強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的財政、財務、會計活動的監督。紮實推進財會監督等專項行動,在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貫徹落實的同時,嚴厲打擊各類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強化通報問責和處理處罰,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紮實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結合起來,壓實整改責任,抓好整改落實,整改結果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並向社會公開。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於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按照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有關決議要求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埋頭苦幹、擔當作為,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紮實做好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