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國務院關於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教育部部長 懷進鵬(受國務院委託)
2021年10月21日於人民大會堂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
本作品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1年/第七號
——2021年10月21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
國務院關於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2021年10月21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
教育部部長 懷進鵬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託,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情況,請審議。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長期以來,黨和國家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的頒布標誌着教師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為我國教師隊伍制度化建設提供了法制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強調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廣大教師要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實現「四個相統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提升教師素質,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李克強總理強調,要依法加強義務教育教師收入保障,加大在職培訓、學歷教育力度,提高義務教育教師素質。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進一步強調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加大對鄉村教師培訓、在職提升學歷、職稱評定的政策傾斜。王滬寧、韓正、孫春蘭同志多次對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執行教師法,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教師隊伍規模不斷擴大,專任教師總數由1993年的1097.89萬人提高到2020年的1792.97萬人,增長63.31%。教師學歷水平不斷提升,1993年至2020年,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從84.7%提高到99.98%,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從59.9%提高到99.89%,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從51.5%提高到98.79%,幼兒園教師專科以上學歷占比從2.8%增長至85.75%,小學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從0.18%增長至66%,高中教師研究生學歷占比從不到1%增長至11.47%,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比從1.70%增長至27.75%。強化教師待遇保障,加大教師表彰獎勵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廣大教師職業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就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情況進行匯報。

一、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重點工作情況 編輯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教師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方向。 編輯

一是堅持把教師隊伍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大力推進黨的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深度融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貫徹落實。二是抓好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和「四史」學習教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着力打造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的教師隊伍。三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修訂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加強教師黨支部建設,配齊建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強化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隊伍培育,高校總體配備「雙帶頭人」比例超過95%、民辦高校達80%以上。

(二)堅持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編輯

一是完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要求,着力構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管理制度體系,出台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簡稱「十項準則」)及違規處理指導意見,明確新時代師德規範。二是建立健全師德教育常態機制。常態化開展師德專項教育,將師德師風「硬指標」全面落實到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教師全員培訓中,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聘、評優獎勵的首要要求,強化師德師風涵養。三是強化師德考核評價。建立教職員工准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制定違規問題查處和公開通報等一體化措施,嚴懲師德違規行為。開展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和收受禮品禮金專項整治。四是強化先進典型引領。構建和完善以人民教育家、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為代表的教師榮譽表彰體系。選樹宣傳「人民教育家」於漪、衛興華、高銘暄,「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時代楷模」李保國、黃大年、鍾揚、陳立群等全國教師重大典型,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

(三)大力振興教師教育,提升教師能力素質。 編輯

一是建立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持續推動教師教育改革,形成了以師範院校為主、綜合大學共同參與的開放靈活的教師培養格局,實現了由「本科、專科、中師」三級師範體系向「研究生、本科、專科」三級師範體系的躍升。目前,全國開辦教師教育的院校共有696所,其中師範院校207所,非師範院校489所,在校師範專業學生261.58萬人,為國家教育發展提供充足師資儲備。二是持續為基礎教育注入優質師資。2007年起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2018年改為師範生公費教育),累計招收公費師範生12.3萬人,90%的畢業生到中西部省份任教。全國28個省份實施地方師範生公費教育,每年有4萬餘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中小學任教。三是着力提升教師能力素質。2010年啟動實施「國培計劃」,11年來中央財政投入超過200億元,培訓教師校長超過1700萬人次,帶動各地建立五年一周期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習近平總書記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國培計劃」為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四是大力建設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每年投入6.75億元支持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打造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大力推進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企業實踐基地,「雙師型」教師隊伍不斷擴大。五是全面推進高校教師能力建設。落實教授為本專科生上課的教學制度,全面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助力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開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工作,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在今年教師節前夕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

(四)全面推進教師管理改革,現代化教師管理體系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 編輯

一是推進教師資格制度改革。落實法定教師資格制度,2011年啟動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改革試點,逐步實施國家統一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提高新任教師准入門檻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水平,嚴把教師入口質量關。截至2020年底,認定取得教師資格證書人員共3693萬人次。堅持從嚴管理,「十項準則」頒布以來,121人因嚴重違背師德問題被撤銷教師資格,951人因違法犯罪等喪失教師資格終身不得再取得。二是強化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2014年出台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意見,優化縣域教師管理體制,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促進教師合理流動,推動教師資源均衡配置。三是落實中小學校長教師管理評價改革。出台中小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選拔任職資格和條件。推動各地開展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拓展校長職業發展空間。2011年以來,先後頒布幼兒園、小學、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印發幼兒園園長和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為校長教師考核評價提供基準依據。四是推動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2016年印發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高校教師評價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完善科研評價導向,引領教師專業發展。2020年出台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高校人事制度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努力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弊端。五是深化教師職稱和崗位制度改革。推進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在中小學幼兒園設置正高級職稱,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職稱制度,將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高校,激發教師創新創造活力。六是推進教師編制與配備管理改革。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出台十餘項專門政策措施,指導各地根據教職工編制在不同地區、城鄉、學校及學段間的需求變化,加強教職工編制結構優化、存量挖潛和管理創新。加大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市縣調整力度,歷史性解決了城鄉編制標準「倒掛」問題。出台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支撐學前教育快速發展。推動各省結合實際制定特殊教育教師編制標準,強化特殊教育教師配備。研製外籍教師聘任和管理辦法,規範外籍教師管理。七是推動中小學教師減負改革。2019年出台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納入整治形式主義專項工作,對影響教師教育教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進行集中清理,為教師營造潛心教書、靜心育人的良好環境。八是以新技術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啟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支撐教育改革的新路徑與新模式。

(五)着力加強高層次人才建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編輯

一是完善高校高層次人才建設制度。出台高層次人才發展指導意見,堅持黨管人才、服務發展大局、突出育人導向、激發人才活力、優化人才布局、擴大人才開放基本原則,推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校人才制度體系。二是加強緊缺領域人才培養。着眼於戰略支撐和高端引領,實施基礎學科深化建設行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高層次人才培養行動、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行動、產教融合建設行動等,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三是實施好重大人才專項。實施好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重大人才項目,着力打造創新團隊,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英才。加強高端智庫建設,依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匯聚培養一大批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名師。

(六)傾斜支持緊缺薄弱領域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全面均衡發展。 編輯

一是全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2015年啟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20年出台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加快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鄉村教師,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強化鄉村教師編制配備,大力實施「特崗計劃」,累計為中西部地區鄉村學校補充教師103萬人,覆蓋中西部22個省份、1000多個縣、3萬多所學校。深入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覆蓋中西部22個省份725個原連片特困地區縣,8萬所鄉村學校、129.8萬名教師受益。推動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拓展鄉村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大力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國培計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強鄉村教師培訓,為鄉村教師提供高質量學習機會。向在鄉村學校從教30年以上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增強鄉村教師職業榮譽感。二是強化學前教育教師配備。推動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落實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推動全國19個省份出台公辦園教師編制標準,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幼兒園教職工519.8萬人,比2012年增加270.8萬人。三是支持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加強教師配備,截至2020年,全國特殊教育教師有6.62萬人,比2012年增加2.24萬人。四是配齊建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推動各地各校在核定教師編制時優先配備思政課教師,截至2021年4月,全國高校專兼職思政課教師達到11.6萬人。構建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培訓體系,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每年累計開展網絡培訓100多萬人次。五是實施教師人才支教援助專項。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實施「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中小學銀齡講學、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等系列支教計劃,累計派出17萬餘名教師到「三區」縣支教,1萬名教師援藏援疆支教,招募近1萬名優秀退休教師到農村中小學和西部高校支教講學。

(七)着力提升教師地位待遇,教師職業吸引力不斷增強。 編輯

一是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落實。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督促各地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政策要求,全國2846個縣根據預算安排全部實現「不低於」目標。二是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實施並完善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績效工資發放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三是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擴大高校工資分配自主權,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點的薪酬分配製度,突出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導向,加大對教學型教師的激勵力度。

二、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法實施存在的問題 編輯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對標教師法的規定,對標教育改革發展的需求,對標廣大教師的期盼,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還存在許多亟待破解的難題,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高校教師思政建設存在「上熱中溫下涼」問題,重視程度從校黨委、院(系)黨委到黨支部和教師層層衰減。黨委教師工作部職責邊界不清晰,人員力量配備不足。二級學院院長、書記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認識誤區和管理盲區。

二是師德師風問題時有發生。個別高校教師公開發表不當言論,高校對師德失范教師懲處上寬鬆軟,在教師選聘、海外人才引進、外籍教師聘任、職稱評聘中對思想政治和師德考察缺乏有效手段。中小學教師違規校外兼職有償補課、體罰學生,幼兒園教師虐待兒童等問題仍時有發生,損害了教師整體形象。

三是教師培養培訓水平仍需提高。地方師範院校在學科建設、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職業院校教師培養體系不夠健全,高水平普通高校開展職業院校教師培養的動力不足。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市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薄弱,尚不能有效支撐教師全員培訓與終身學習。

四是教師管理體制機制仍需進一步創新。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段之間教師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公立學校非在編教師尚需進一步加強規範管理,教師縣管校聘制度性障礙尚需突破。公辦幼兒園教師職業吸引力較低,尚需創新教師補充配備方式、完善待遇保障機制,鄉村教師待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是教師職稱晉升難問題亟待破解。教育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聚集,教師入職學歷不斷提升,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崗位比例偏低,教師職稱晉升難、職業發展渠道狹窄,影響了教師職業發展。

從長遠來看,教師隊伍建設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一是教師從教的責任感、使命感需要持續強化。教師潛心從教、熱心從教的動力需要提升,要進一步引導教師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堅守,實現「經師」與「人師」的統一。

二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教育現代化需要打造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我國教師隊伍龐大,但是整體素質不高,能力提升空間還很大,尚不能滿足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需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學歷層次不高、能力素質不足,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不到4%;鄉村教師整體層次素質更顯薄弱;職教「雙師型」教師素質能力建設任重道遠,部分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過低,教師的實踐經驗、實踐技能仍待提升;高校教師中高層次人才不足,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不足,距離建設人才強國、科技強國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三是教師資源靈活均衡配置面臨體制機制障礙。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師資水平總體上仍存在差距。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鄉村教育振興等重要工作的開展,都需要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靈活均衡配置教師資源,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任務還很重。

四是教師職業吸引力需要持續增強。教師整體社會地位還不夠高,教師職業吸引力還不夠強,距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還有一定差距,實現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任重道遠。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下一步考慮 編輯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針對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着眼於「十四五」教育改革發展的近期目標與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從以下幾方面全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全面加強教師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健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在各級黨委(黨組)對高校巡視中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從嚴管理院長、書記關鍵崗位,把責任落實落細。堅持德法並舉,推進「十項準則」貫徹落實,持續通報師德違規問題查處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推進教師「四史」學習和師德常態化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堅持「四個相統一」,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成為「大先生」。

二是着力構建高質量教師發展體系。推出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加強師範院校建設支持力度,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師範教育基地,支持一批地方薄弱師範院校,整體提升教師教育水平。鼓勵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舉辦教師教育,穩步擴大研究生層次教師培養規模。推進實施師範類專業認證,提高師範教育門檻。建設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驗區,推動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的現代化教師治理模式。推進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每年為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定向培養萬名優秀教師。着力加強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打造區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鼓勵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學培養職業院校教師,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強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高水平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建設。推進高等學校建設教師發展機構,打造集教師研修、教學研究、個體諮詢、教育技術創新於一體的綜合平台。

三是全力打造高水平專業化教師隊伍。圍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核心目標,遵循教師發展規律,突出分類施策,打造高層次教師隊伍。擴大高中研究生層次教師培養規模,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培養提升到本科及以上層次,將幼兒園教師培養提升到專科及以上層次。着力推進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改革,推動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相銜接。深入實施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打造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帶頭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職教「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持續推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

四是重點破解教師隊伍建設瓶頸難題。針對教師供給、職稱、待遇等問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強化教師供給配備,推動各地破解中小學教職工供需矛盾、結構矛盾,實現以縣為單位,省市縣全面達到國家基本編制標準。支持地方創新幼兒園教師補充配備方式,完善待遇保障機制。適當提高高級、中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優化教師性別比例。堅持「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繼續推動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推動各地下放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充分激發高校教師積極性、創造性。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與調整機制,落實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壓實地方經費保障責任,依法嚴格預算執行管理。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逐步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增強鄉村教師獲得感。

五是持續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綜合改革。完善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提高教師准入門檻。推進「縣管校聘」改革,穩妥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促進區域內教師均衡配置。推進「組團式」教師人才支教,服務和支撐國家鄉村振興、穩邊固疆等重大戰略。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不斷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突出質量導向,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教師,堅決扭轉輕教學、輕育人等傾向。推進大數據庫建設與應用,強化技術助力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四、教師法修訂工作進展與計劃 編輯

1993年頒布的教師法為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法理基礎、底線保障與改革方向。但是,一段時間以來教師隊伍的規模、質量、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法的多項規定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要求,需要進行修訂。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確立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主體框架和主要內容,明確提出修訂教師法,教師法修訂工作被列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加快推進教師法修訂工作,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形成了教師法修訂建議稿,廣泛聽取了各級各類學校、相關領域專家以及中央部門、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意見,經認真研究、反覆修改,形成了修訂草案。

教師法修訂整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加強制度供給,發揮法律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破解教師工作重點難點問題,針對教師整體素質需要提升、結構不夠合理、培養體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權益保障需要強化等難題,創新管理制度、強化保障機制、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造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教師法修訂主要聚焦以下內容:一是加強黨對教師工作的領導,確保教師隊伍建設政治方向正確。二是突出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三是明確教師職業定位,強調教師承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四是明確教師權利義務,增加教師教育教學自主權、教育懲戒權和對創新內容的知識產權等,強化教師對未成年學生的保護救助義務。五是提高教師准入門檻,提高各級各類教師學歷要求,建立教師從業資格審核把關機制,把好准入關口。六是健全教師聘任和管理制度,明確教師職稱評聘應當與崗位設置相結合,在教師考核評價中突出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和立德樹人導向。七是加強培養培訓,確立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公費師範生制度和在職教師全員培訓等。八是強化待遇和保障,分類建立保障機制,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工資分配製度和晉級增薪機制,落實為教師減負要求,保障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九是完善教師獎懲制度,明確教師表彰的要求,細化教師違規情形和處理辦法。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法律修訂程序,加快工作進程,進一步完善修訂草案,儘快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長期以來,全國人大對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和教師法實施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也懇請全國人大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站穩改善民生和增進人民福祉的立場,認真研究落實全國人大和各位委員的意見,切實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努力建設一流教師隊伍,為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