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辦發〔2013〕97號
2013年9月26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衛星導航

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辦發〔2013〕9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9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衛星導航產業是由衛星定位導航授時系統和用戶終端系統製造產業、衛星定位系統運營維護和導航信息服務等方面組成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大力發展衛星導航產業,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為促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規模化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結合實施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和形勢

  (一)國際上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迅猛,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目前,國際衛星導航產業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導航服務性能不斷提升,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衛星導航技術應用已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二)全球競相建設衛星導航系統,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演進。在我國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同時,美國進一步強化完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歐盟、日本和印度等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也競相發展。同時,全球衛星導航產業呈現出從單一GPS應用向多系統兼容應用轉變,從以導航應用為主嚮導航與移動通信、互聯網等融合應用轉變,從終端應用為主向產品與服務並重轉變三大發展趨勢。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國際格局以及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必將促進衛星導航技術在更廣泛領域深度應用,推動衛星導航及相關產業全面發展。

  (三)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我國衛星導航應用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發展迅速,導航芯片、天線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實現了產品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具備區域服務能力,在交通運輸、海洋漁業等諸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全球系統建設。隨着衛星導航與交通運輸、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應用技術水平顯著提高,產品製造和服務能力快速提升,我國已成為車載導航終端產品的主要出口國。

  (四)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系統建設滯後於產業發展需求、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和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多重壓力。隨着現代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創新性和綜合性的時空信息服務需求日益強烈,未來基於短報文通信等特色優勢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民經濟關鍵領域、行業、公共服務及大眾市場的應用將得到極大拓展,融合移動通信、互聯網技術的位置服務應用,將有力推動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結構升級,釋放出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在全球衛星導航多系統並存競爭和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衛星導航產業仍面臨突出問題:一是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滯後於產業發展需求,應用主要依賴國外系統;二是缺乏統籌規劃,地面應用基礎設施整體能力不足與重複建設並存;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術,集成應用能力薄弱,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市場空間被嚴重擠壓;四是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尚不健全,產業集中度低,缺少龍頭企業,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因此,需要加快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推動民用應用系統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轉移,促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和用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以未來經濟社會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培育服務新業態、擴大市場應用、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核心,構建產業體系,夯實產業基礎,完善政策環境,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強化產業發展規劃,理清產業發展優先次序和關鍵環節,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優化區域布局,做好與國家相關科技重大專項和規劃的銜接,引導形成良好的衛星導航產業協調發展格局,避免盲目發展和重複建設。

  2.市場主導,政策推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企業主體積極性。完善應用服務政策,着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強政策引導,履行國際義務,維護國家安全,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防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關鍵領域的應用。

  3.夯實基礎,強化創新。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計量標準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利用和人才培養,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強技術與應用、商業模式與產業組織創新,推動形成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4.開放兼容,合作共進。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行長期穩定、開放兼容的國際服務政策,不斷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應用服務能力,培育國際合作與競爭優勢,積極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國際化與產業化的協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應用規模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 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形成競爭力較強的導航與位置、時間服務產業鏈,形成一批衛星導航產業聚集區,培育一批行業骨幹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台,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產業體系。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逐步提升,在統籌考慮科研布局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科技資源,推動衛星導航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增強持續創新能力。突破芯片、嵌入式軟件等領域的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的專利和技術標準,支撐行業技術進步和應用模式創新。

  ——應用規模和水平明顯提升。衛星導航技術在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能源(電力)、金融、通信等重要領域,全面應用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在重點行業和個人消費市場以及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規模化應用。

  ——基本具備開放兼容的全球服務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服務性能進一步提升,實現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與互操作,北斗應用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應用範圍更加廣泛。

  三、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

  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圍繞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着力關鍵技術研發和市場培育,提升產業發展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一)完善導航基礎設施。

  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和重點領域應用需求,以提升衛星導航服務性能為目標,加快建設統一、協調、完整、開放的衛星導航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建設多模連續運行參考站網等重大地面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創新服務模式,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升產業持續發展能力。

專欄1 導航定位基礎設施建設
時間節點
2020年
發展目標
基本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覆蓋,具備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定位服務能力;加強地面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國及周邊大部分地區提供面向行業和大眾應用的實時分米級和事後厘米級定位服務,以及為重點區域和特定場所實現室內外無縫定位服務覆蓋提供基礎支撐。
主要任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建成由30餘顆衛星及地面運行控制系統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備全球服務能力;同時,建成衛星導航信號監測和評估系統、導航信號干擾檢測與削弱系統,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多模連續運行參考站網建設:統籌建設國家統一的多模連續運行參考站網,為各類用戶導航增強服務提供支撐,同時通過數據共享,為信號監測與評估、科學研究等提供基礎數據。

位置數據綜合服務系統建設:基於多模連續運行參考站網,形成門類齊全、互聯互通的位置服務基礎平台,為地區、行業和大眾共享應用提供支撐服務。

組合導航系統建設:融合多種技術,解決重點區域和特定場所導航定位授時服務覆蓋等問題,提升城市、峽谷和室內外無縫導航服務能力。

●重大工程:基礎工程——增強衛星導航性能。

重大政策
●制定保護衛星導航服務應用免受有害干擾的相關規定,建立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衛星導航干擾器,非法干擾衛星導航服務和破壞服務基礎設施等行為的機制。

●建立多模連續運行參考站網和位置數據綜合服務系統信息共享機制。

  

  (二)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進一步提升衛星導航芯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應用等技術水平,突破衛星導航與移動通信、互聯網、遙感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技術,推動核心基礎產品升級,促進高性價比的導航、授時、精密測量、測姿定向等通用產品規模化生產。支持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建設,加強工程實驗平台和成果轉化平台能力建設,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專欄2 核心技術創新與通用產品產業化 
時間節點
 2020年
發展目標
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創新成果,衛星導航核心部器件設計與製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高性價比、具有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通用產品。
主要任務
核心技術:突破核心芯片、軟件和高端產品的發展瓶頸,着力提升芯片設計水平和製造工藝,提高芯片集成度,降低能耗;重點支持衛星導航應用技術創新,突破高精度定位技術、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衛星導航脆弱性監測評估與減緩技術、智能服務技術以及基於多模組合導航的關鍵技術。

核心部器件:大力創新發展導航、通信等多模融合芯片和天線,以及導航傳感一體化核心部器件等產品。

通用產品:研發導航、授時、精密測量、測姿定向等行業應用產品,以及集成定位和導航功能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導航等終端電子產品;全面提高產品性價比和成熟度,實現產品標準化並與國際接軌,推動產業化發展,進入國際市場。

創新能力建設:支持若干面向基礎研究的重點實驗室,支持一批面向行業、領域、區域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若干個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基地。

●重大工程:創新工程——提升核心技術能力。

重大政策
●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納入鼓勵推廣和出口的相關政策。

●制定鼓勵企業開展衛星導航系統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的政策。

 

  (三)推行應用時頻保障。

  將北斗時間溯源到國家時間頻率計量基準,為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重要領域提供時頻保障,出台國家標準和相關政策措施,加強資金支持力度,結合涉及國家安全重點領域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着力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導航授時技術與產品在能源(電力)、通信、金融、公安等重要領域的深入應用,並在其他國民經濟安全領域逐步推進,為國民經濟穩定安全運行提供重要保障。

專欄3 重要產品應用 
時間節點 
2020年
發展目標 
在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及領域實現北斗授時裝備應用。
主要任務 
推行重要領域應用:在能源(電力)、通信、金融、公安等行業及領域推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導航授時技術與產品的應用,在其他領域鼓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的應用。

●重大工程:安全工程——推進重要領域應用。

重大政策 
●制定既滿足國家安全需要,又符合行業特點和發展階段的應用標準和政策。

  

  (四)促進行業創新應用。

  適應重點行業及領域的應用需求,充分發揮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短報文通信等特色優勢,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創新應用服務模式,加強衛星導航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行業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衛星導航產品和服務在公共安全、交通運輸、防災減災、農林水利、氣象、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公安警務、測繪勘探、應急救援等重要行業及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推進衛星導航與物聯網、移動互聯、三網融合等廣泛融合與聯動,積極鼓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推動形成行業綜合應用解決方案,提升行業運行效率,促進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專欄4 重點行業及領域應用 
時間節點
2020年
發展目標
在公共安全、交通運輸、防災減災、農林水利、氣象、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公安警務、測繪勘探、應急救援等重要行業及領域,實現衛星導航產品和服務規模化應用。
主要任務 
行業綜合應用解決方案:依託國家衛星導航基礎設施,創新應用服務模式,建設針對行業及領域應用需求的綜合應用服務平台,形成行業綜合應用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行業規模化應用:結合行業發展規劃,解決行業應用關鍵共性技術,開發系列專用裝備,促進導航與行業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重大政策 
●由相關主管部門制定符合行業特點的應用引導政策,持續深化行業應用。

  

  (五)擴大大眾應用規模。

  適應車輛、個人應用領域的衛星導航大眾市場需求,以位置服務為主線,創新商業和服務模式,構建位置信息綜合服務體系。重點推動衛星導航功能成為車載導航和智能手機終端的標準配置,促進其在社會服務、旅遊出行、弱勢群體關愛、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應用,推動大眾應用規模化發展。

專欄5 大眾應用 
時間節點
2020年 
發展目標
形成豐富的位置服務產品和成熟的商業及服務模式,打造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企業,形成規模應用效益。
主要任務 
車輛信息服務:推動車輛位置服務體系發展完善,促進車輛監控、導航以及綜合信息服務的規模化應用。

個人位置服務:推動個人位置服務體系發展完善,促進在社會服務、旅遊出行、弱勢群體關愛、智慧城市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重大工程:大眾工程——推動產業規模發展。

重大政策 
●制定用戶位置上報管理和隱私保護政策。

  

  (六)推進海外市場開拓。

  加強國際合作戰略研究,積極參與衛星導航領域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聯合開展國際標準研究制定,加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應用產業國際化進程;加大智力和技術合作力度,提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服務能力和產業應用水平;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境外應用推廣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建立研發中心和營銷服務網絡,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鼓勵國外企業開發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構建完善產業國際化發展支撐體系,提升全球化發展服務保障能力。

專欄6 國際化發展 
時間節點
2020年
發展目標 
建設若干海外應用示範工程,在周邊區域樹立和推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品牌,形成完備的營銷和運營服務網絡,構建國際化支撐保障體系。
主要任務 
海外示範工程建設:適應國際用戶廣泛關注的應急救援、綜合減災、船舶/車輛監控與指揮調度等應用需求,建設若干海外應用示範工程,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

全球市場營銷和服務網絡建設:加強海外市場布局,建立海外開拓和推廣中心,構建國際營銷網絡,建立全球運營服務體系。

國際化發展服務體系建設:面向政府和企業,提供國際衛星導航應用的政策、市場、法律、金融等領域的研究和諮詢服務,全面提升對全球及區域市場開拓支持和綜合服務能力,開展智力和技術合作相關工作,為產業國際化發展提供支撐。

●重大工程:國際化工程——開拓全球應用市場。

重大政策 
●落實和完善鼓勵企業「走出去」的財稅金融服務政策。

 

 

  四、重大工程

  圍繞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以加快培育和發展衛星導航產業,帶動產業基礎能力提升、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規模化應用推廣和國際化發展。

  (一)基礎工程——增強衛星導航性能。

  統籌制定國家多模連續運行參考站網建設規劃,統一標準,整合國內連續運行參考站網資源,通過優選、改造、升級和補充,形成統一管理的參考站網,增強導航性能,提升系統精度;綜合集成地圖與地理信息、遙感數據信息、交通信息、氣象信息、環境信息等基礎信息,建立全國性的位置數據綜合服務系統;加快建設輔助定位系統,推進室內外無縫定位技術在重點區域和特定場所的應用。通過該工程實施,形成完整的衛星導航綜合應用基礎支撐體系,具有實時分米級和事後厘米級應用服務能力,有效增強衛星導航系統性能和服務能力,為擴大應用規模奠定良好基礎。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實現資源基本整合,初步構建應用基礎支撐體系。

  (二)創新工程——提升核心技術能力。

  針對導航產業「有機無芯」的瓶頸制約,着力加強北斗芯片和終端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提升產品成熟度和核心競爭力;適應應用需求,重點突破融合芯片、組合導航、應用集成、室內外無縫定位等一批基礎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開發一批高性能低成本的導航器件與產品,大力提升創新能力;整合現有科技資源,推動衛星導航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建設和發展,構建我國衛星導航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三)安全工程——推進重要領域應用。

  推進標準法規建設,提升衛星導航應用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在能源(電力)、通信、金融、公安等系統,分階段推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的應用;加強政策引導,推動在公共安全、交通運輸、防災減災、農林水利、氣象、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公安警務、測繪勘探、應急救援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促進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四)大眾工程——推動產業規模發展。

  面向大眾市場需求,融合交通、氣象、地理等動態時空信息,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以汽車製造業和移動通信業快速發展為契機,以公眾出行信息服務需求為引導,重點推動北斗兼容衛星導航功能成為車載導航、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促進在社會服務、旅遊出行、弱勢群體關愛、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應用。創新商業和服務模式,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品的產業化,形成終端產品規模應用效益。

  (五)國際化工程——開拓全球應用市場。

  適應國際用戶廣泛關注的應急救援、綜合減災、船舶/車輛監控與指揮調度等應用需求,加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推廣力度,建設若干海外應用示範工程,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入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海事組織,促進其在民用航空和遠洋船舶等方面的應用。構建覆蓋亞太地區的衛星導航增強系統和統一時空基準系統,建設衛星導航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基礎工程和綜合服務工程,開展國際衛星導航應用的政策、市場、法律、金融等領域的研究和諮詢服務,提升國際化綜合服務能力。

  五、保障措施

  為全面實施本規劃,切實落實各項重點任務,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要加強組織協調,採取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發展合力。

  加快建立完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軍民之間、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統籌中央、地方和其他社會資源,統籌規劃衛星導航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研究制定產業化促進政策,引導產業布局優化。建立完善的市場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市場信息監測與預警,並根據發展形勢,實施動態調整。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專業機構的行業引導、協調、服務作用,強化行業和企業自律制度,構建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良性競爭環境。

  (二)發布國家政策,推廣應用服務。

  定期發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介紹其發展的宗旨、原則、政策及相關協議標準,提供的免費開放、安全可靠的民用服務等,以及系統建設進展和運行服務情況,引導社會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大力開展市場培育與應用示範,鼓勵應用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大實施有關重大工程的力度,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規模化應用。

  (三)完善政策法規,優化發展環境。

  制定在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重要領域中推行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政策,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能源(電力)、通信、金融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制定有關市場准入、位置安全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測認證體系及質量監管機制,整合現有資源,推動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規範衛星導航應用服務和運營,提高骨幹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參與積極性。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請國外專利。完善鼓勵衛星導航產業技術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金融政策。

  (四)加強標準建設,提升發展水平。

  加快建立並完善支撐衛星導航產業健康發展的標準體系,鼓勵產學研用各方聯合研製技術標準。推動衛星導航軍民標準通用化和資源共享,促進衛星導航與物聯網、移動通信等的融合發展。鼓勵骨幹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國際相關標準的制定,促進北斗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發展。加大標準宣傳力度,完善標準信息服務、認證、檢測體系,做好標準實施的監督工作,推動合格評定與產品認證服務的發展及國際合作,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化應用。

  (五)加大公共投入,鼓勵產業創新。

  在現有政策和財政資金渠道中加大支持力度,組織實施重大工程,引導多元化資金投入,促進衛星導航產業加快發展。加大對關鍵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研發和典型示範應用的支持力度,提升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的創新發展能力;加強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利用和保護能力;扶持優勢企業做強做大,鼓勵通過建立產業聯盟、實施兼併重組等方式,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