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經委關於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工作部署報告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經委關於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工作部署報告的通知
國辦發〔1987〕11號
1987年2月25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經委關於

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工作部署報告的通

 
國辦發〔1987〕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原則同意國家經委《關於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工作部署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採用國際標準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技術政策,是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實現「七五」計劃提出的「到一九九○年,爭取40%左右的主要工業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達到發達國家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的重要措施。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把採用國際標準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採取切實措施,大力加強標準化工作,保證「七五」計劃目標的順利實現。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關於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工作部署的報告

 

國務院:

  為了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於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指示,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對這項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的部署意見。

   一、我國標準化工作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生產的六千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僅占20%左右。每年制訂的一千多項國家標準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現有八千一百多個國際標準,我們僅採用了二千五百多個。

 產品標準水平低,採用國際標準速度慢,不僅影響了產品質量的提高,而且也難以發揮正常的經濟效益。因此,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當前國民經濟工作中的一項緊迫任務。

   二、「七五」奮鬥目標和任務安排

  「七五」期間新制訂的標準都要採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或達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發達國家的標準水平。要以最終產品為龍頭,配套制訂相應的標準,逐步建立起一個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水平相當,與發展品種、提高質量的要求一致,適合我國國情的標準體系。

  具體要求是:對尚未採用而又適合我國國情的四千四百多項國際標準,在一九九○年底以前,都要採用並轉化為我國標準;全國六千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要在「七五」期間分期分批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一九八八年以前要重點抓好經濟建設和外貿出口急需的二千四百多種工農業產品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工作,幾個主要行業的安排是:冶金一百四十種,占其主要產品的50%;有色一百四十種,占50%;化工一百九十種,占40%;建材四十八種,占40%;機械七百二十五種,占50%;電子二百八十種,占50%;輕工三百五十種,占47%;紡織七十種,占49%;農牧漁三十類,占30%。其餘部分,要在一九八九年以前全部制訂出來。國家標準局將會同各主管部門進一步作出分年度的安排,並督促實施。

   三、圍繞採用國際標準進行標準化工作的改革

   (一)進一步端正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

  全面加速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和提高產品質量的一項重大措施。為此,在認識上要提高一步,要高標準、嚴要求,加快速度,瞄準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訂我國高水平的國家標準。對適合我國國情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基本上要採取「直接採用——實踐驗證——補充修訂」的模式。

  (二)改革標準化工作體制。

  標準化工作是項系統工程,必須實行統一領導。國家標準局負責統一歸口全國的標準化工作,負責組織各有關部門制訂全國統一的綜合性的基礎標準和方法標準。國家標準中的產品標準,由國家標準局委託各行業或產品歸口部門負責組織制訂、審批、出版、發行,實行任務包幹;國家標準局對國家標準中的產品標準實行統一計劃,統一編號,統一發布,搞好組織管理,進行督促檢查。

  (三)實行標準指標分級、產品分等、按質論價。

  推行國際標準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並採用經濟手段,結合企業「上等級」的規劃,限期逐步達到。因此,制訂標準要劃分等級,為實行按質論價、拉開價格檔次提供技術依據,鼓勵企業生產優質產品。產品質量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為優等品;達到國際一般水平的為一等品;達到國內平均先進水平的為合格品。各主管部門要規定企業達到優等品、一等品的期限。

  (四)改進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點。

  工作重點是抓好主要產品標準的制訂,突出主要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標準,並制訂相應的基礎、測試方法、安全、衛生等配套標準,以保證主要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水平,提高我國產品的出口創匯能力。

  為了加快標準的制訂速度,要把各方面的專家和技術力量組織起來,成立行業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為制訂標準的技術組織。各級行政管理部門要在經費和物質條件上給予保證。在標準制訂、修訂上要尊重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和審批環節。

   四、「七五」期間採用國際標準的政策和措施

  (一)運用行政和經濟手段,推動採用國際標準。

  所有企業都要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工業企業管理若干問題的決定》(國發〔1986〕71號文),制定產品質量上等級和達到國際標準的規劃,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上級主管部門對企業要認真督促、檢查、考核。完不成計劃的,要追究企業領導人的責任。

  要實行優質優價的價格政策。拉開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質量價差。具體價差幅度,按物價管理權限,由生產主管部門,提出具體實施方案,經同級物價部門審定或同意後執行。

  採用國外先進標準需要引進的供解剖用的先進樣機,按國家經委、財政部、海關總署《關於推進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若干規定》,減免進口關稅、產品稅(或增值稅)。

   國家對採用國際標準的企業在能源、原材料供應、貸款、交通運輸、技術改造等方面,要優先保證。

  (二)要在經費上給予保證。

  由於「七五」期間制訂標準的任務增加,需要購買一定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資料,引進先進樣品樣機和進行大量的測試、分析、驗證工作。在經費上,除國家給以適當安排外,有關部門應給予積極支持。引進樣品樣機,所需外匯額度由國家經委統一安排,所需人民幣由使用單位籌措。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要從地方財政上多擠出一些經費支持本地區採用國際標準的工作。

  (三)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技術攻關要與採用國際標準工作緊密結合。

  技術改造要以產品為龍頭,瞄準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技術引進,要優先引進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技術和設備,並同時引進技術標準、測試方法和監控手段,要克服「輕軟件,重硬件」的思想;對採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遇到的技術難點,要加強企業和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橫向聯合,組織技術攻關。各部門、各地區對「七五」期間的技術改造、引進技術和設備、技術攻關項目進行一次審查,不符合上述原則的要進行適當調整。

  (四)要強化質量監督,開展質量認證。

  近幾年質量監督工作發展很快,各部門、各地區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擇優組建了一百一十三個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組建了二千多個地方質量監督檢驗站或所,已經初步形成全國性的質量監督網絡。國家經委建立了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制度,多次發布抽查公報,督促企業改進產品質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

  各級標準化部門要按照「統籌安排、分工協作、組織協調、服務監督」的方針,進一步加強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監督;要儘快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科學、公正、有權威的質量監督網;堅持推行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制度,對產品質量嚴格按標準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驗;對一些重要產品、有關安全衛生的產品和群眾關心的緊俏產品,要堅持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積極推行質量認證、安全認證制度,對產品的質量、生產工藝、管理等進行嚴格的審查認可,以確保產品質量。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部門、各地區貫徹執行。

 

              國家經濟委員會

                             一九八七年一月三十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