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轉國家醫藥管理總局關於中藥廣開生產門路的報告

國務院批轉國家醫藥管理總局關於中藥廣開生產門路的報告
國發〔1980〕93號
1980年4月22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務院批轉國家醫藥

管理總局關於

中藥廣開生產門路的報告

國發〔1980〕93號



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革命委員會),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同意國家醫藥管理總局《關於中藥廣開生產門路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望研究執行。

中醫中藥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廣開生產門路大有可為。中藥生產不僅為人民防病治病所需要,也能為農村社隊增加收入,還可出口換取外匯,支援四化建設。

中藥生產,要加強科學研究,大力培養人才,不斷地提高中藥材和中成藥的質量。中藥材經營,全國產、購、銷合一,農、工、商一體,工作涉及面廣,情況複雜,政策性強,望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衛生、科研、農業、林業、外貿、商業、供銷等部門要大力支持,共同把中藥工作做好。

國務院                  

一九八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本文有刪減)



關於中藥廣開生產門路的報告


國務院:

遵照中央領導同志對我局關於雲南白藥生產情況報告和對中央辦公廳研究室調查材料《中藥生產大有可為》的重要批示,我們對中藥廣開生產門路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並派出三個工作組作了重點調查。現將情況和意見報告如下:

中藥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國勞動人民用它防治疾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國內外有很高的聲譽,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幅員遼闊,地處寒溫熱三帶,中藥資源十分豐富,品種繁多,有植物、動物、水產和礦物。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的藥物有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加上清朝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藥物七百一十六種,共有二千六百零八種。解放後,在黨的中醫中藥政策指引下,中藥品種又有較大的發展,據新編的《中藥大辭典》收載的藥物有五千七百六十七種,其中很多尚待發掘利用。中藥材生產門路很多,有家種與野生;飼養與採集;加工與揀拾;涉及到農、林、牧、副、漁各個方面,是農村一項重要的副業收入。經藥材公司系統收購的中藥材數量近幾年來每年約十三億斤,價值十億元左右。有些藥材的主產區,如吉林撫松、集安、通化的人參收入占當地農副業收入三分之一,甘肅岷縣的當歸收入占當地農副業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對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關係重大。

在銷售方面,中藥市場廣闊,潛力很大。我國人民自來有吃中藥的習慣,但目前中藥的消費水平還比較低。去年中藥銷售二十二億元,平均每人只有二元二角多,而且地區、城鄉之間極不平衡。上海平均每人每年消費中藥九元多,而貴州只有一元多。河北城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費中藥八元多,而農村不到一元。現在廣大農村特別是邊、山、老、少、窮地區,缺藥的情況並沒解決。供應較好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也有百種左右的中藥材和一些中成藥供不應求。從國際上講,有從化學藥向植物藥發展的趨勢,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採用植物藥治病的日益增多。過去我國中藥出口主要是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現在已擴大到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過去絕大多數是華僑和中國血統的外籍人吃中藥,現在有的外國人也吃中藥,特別是滋補藥逐漸增多。有些藥材如甘草、薑黃、槐米、羅漢果等還作其它用途。國際醫藥市場對中藥的需求越來越大,一九五六年中藥出口僅九百零一萬美元,一九七九年達到二億七千萬美元,增長二十六倍,而且一些緊缺品種不能滿足供應。上述情況充分說明發展緊缺藥材生產,滿足國內外需要,亟為緊迫。就是目前基本平衡和逾量的品種,只要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擴大用途、研製中成藥新品種,增加銷售和出口也是大有可為的。

我們初步規劃,中藥收購由一九八〇年十五億六千萬元到一九八五年增加到二十四億元,增長百分之五十四;銷售由一九八〇年二十二億七千萬元到一九八五年增加到三十一億元,增長百分之三十六點五;中藥出口由一九八〇年三億美元到一九八五年增加到六億美元,增長一倍。為了實現這個規劃,必須扎紮實實地抓好以下工作:

(一)家種藥材要在調整中發展提高

家種藥材,目前緊缺的近三十種,逾量的有二十種,基本平衡的一百種。逾量品種雖少,但庫存量大,占壓資金多,僅白芍、三七、茯苓、黨參、半夏等就有三億多斤,占壓資金十億多元,影響正常的購銷業務開展。對逾量品種,要一面繼續調整生產,一面擴大銷售,在尋找新用途、研製中成藥新品種上廣開門路。對基本平衡的品種要穩定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產和質量,按計劃生產。對當前國內外需要的緊缺藥材,要作為主攻方向,積極發展生產。從全國講,着重抓好貝母、黃連、銀花、山芋肉、人參、杜仲、厚朴、枝子、砂仁、當歸、巴戟、益智,河南的懷山藥,山西、內蒙的黃芪,甘肅的紅黃芪,寧夏的枸杞等品種。一九七九年這十六種藥材的收購量為七十萬擔,根據目前產需情況,到一九八五年發展到一百萬擔,產值可達三億元,社隊收入將增加一億元,如果按外貿需要出口,可為國家多換取七千萬美元的外匯。

家種藥材要着重抓好生產基地建設,與社隊簽訂產銷合同,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培育優良品種,積極防治病蟲害,嚴格按照原有的商品等級規格收購。目前中藥材質量普遍下降,嚴重影響醫療效果和出口信譽。如東北的人參上檔貨一至三等只占百分之十四,而南朝鮮人參一至三等占百分之八十。在香港,南朝鮮人參一噸可換二十萬美元,我國人參一噸只能換四萬五千美元。南朝鮮一年人參出口額高達六千三百萬美元,而我國人參出口只有六百二十萬美元,亟需改進栽培、加工和管理,提高質量。

(二)野生藥材要發動群眾做好採挖工作

野生動植物藥材常用的有八百種左右。目前緊缺的主要品種有六七十種,如連翹、北五味、防風、桔梗、冬蟲草、大芸、酸棗仁、知母、柏子仁、桃仁、麝香、蜈蚣、蟾酥、龜板、別甲、全蟲、蛤蚧、白花蛇、祁蛇、雞內金、蛇蛻等,這些藥材都是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的要藥,只要領導重視,發動群眾,及時組織採收,就可增加產量。四川、青海、西藏、甘肅等地區,要抓住產新季節,把麝香、冬蟲草、川貝母、秦艽等野生藥材管好收好,內蒙、新疆要把大芸採收好。湖北、江蘇要總結捕捉蜈蚣、蟾酥的經驗,交流推廣,擴大收購。山東、河南要抓好全蟲的收購工作,並研究全蟲人工飼養的問題。要進一步落實經濟政策,合理分配收益,對雞內金、柏子仁等揀拾類藥材,要明確誰揀拾歸誰所有,集體積攢的,也要搞好收益分配。解決上山入林採藥吃糧多、費衣費鞋等問題。對野生藥材資源既要保護,又要合理利用,要有計劃地組織採挖,有的可以建立保護區,輪封輪采,有的採種結合,擴大資源。

(三)努力發展飼養業,增加動物藥材生產

動物藥材是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有一百餘種,年收購金額在一億五千萬元左右。這些動物藥材多屬野生野長,由於有的資源減少,有的用量增大,長期供不應求,影響醫療使用,必須區別不同品種,有計劃地組織家養,擴大資源。有些動物藥材價值很高,是治病的要藥,如麝香、土元、海馬、蛤蚧、虎骨等;有些動物藥材如毛驢、烏龜、蛇類、烏雞、田雞等既可藥用,又能提供肉食。對這些藥材,不僅國家辦場,有些社隊也可以辦場,屬於家禽家畜類的,社員個人也可以飼養。動物藥材的飼養早在一九五八年各地就已開始,二十多年來積累了一些經驗,要認真總結推廣。有些尚未成功,應繼續加強科學研究。對暫時逾量的鹿茸,要提高質量,增加出口,適當降價,擴大內銷,開展綜合利用。

(四)大力發展中成藥生產

中成藥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藥品,它具有療效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群眾樂用的特點。

發展中成藥,應以提高質量為中心,增加品種,改進劑型,改進包裝,確保國內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老年病和疫情急救以及婦幼保健的需要。要注意生產、研究民族用藥,特別是蒙藏藥;同時,對國外需要的換匯率高的滋補、飲料、美容等方面的中成藥,應多研究,多改進,多發展,力爭多出口。

1、恢復、提高傳統的名廠名藥。名廠名藥歷史悠久,在國內外有很高聲譽,據統計,全國傳統的名牌中成藥有一百多種,如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的安宮牛黃丸、烏雞白鳳丸、虎骨酒,上海、蘇州雷允上的六神丸,福建漳州的片子癀,山西的定坤丹、龜齡集,四川重慶桐君閣的化症回生丹,河南鄭州中藥廠的嬰兒素,山東的阿膠等。這些名藥都是國內外暢銷的品種,要根據原料情況,擇優安排生產,繼續提高質量,確保名牌。最近我們到雲南白藥廠開現場會議,把這個問題研究了一下。同時,要研製防治腫瘤、心血管、偏癱等疾病的新的名牌中成藥。

2、充分利用中草藥,發展新產品。建國以來,各地已經研製幾百個新品種。其中不少療效好,深受國內外歡迎,如上海的感冒退熱沖劑、傷濕止痛膏、三七露、菊花晶,江蘇的排石沖劑、牛黃消炎丸,江西的夏天無片(針),天津的藿香正氣水,北京的愈風寧心片等。對這些新品種、新劑型,要認真總結經驗,改進提高。並繼續擴大利用中草藥,收集民間秘方、驗方,爭取到一九八五年再研製新品種二百個,豐富祖國醫藥寶庫。

3、狠抓小品種和家庭必備常用的成藥生產。小品種大有作為,上海出口的清涼油,一年能換外匯一百二十萬美元。治鼻道炎的鼻淵丸,治腳氣的華佗膏,防止暈車暈船的砂仁驅風油,治跌打損傷的萬花油,以及午時茶、薄荷錠等都不可忽視,只要療效確切,加強宣傳,打開銷路,就可以變小為大,集腋成裘。對家庭必備常用的成藥,如救急水、仁丹及感冒、咳嗽、解熱、外傷等藥,特別是嬰兒用藥,也要根據需要安排生產。

目前絕大多數中成藥廠,廠房陳舊,設備簡陋,手工操作,衛生條件差,含雜菌量超過規定,不利於生產的發展和提高。為了推動中成藥廠的改造和對外技術交流,建議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廣東、山西繼續把中藥樣板廠辦好。各省市區對中成藥廠的基建、技措、設備、材料、輔料等,要納入計劃優先安排,充分發揮中成藥投資少、見效快、創匯高的優點,為四化提供資金。

(五)加強中藥材質量管理,搞好整理加工

中藥材歷來有就地分等整理加工的習慣,在入藥前還要經過炮炙,減少副作用,提高療效。有些藥材就地加工還可以搞綜合利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干擾破壞,不少地方不按國家規定的等級標準收購藥材,致使中藥材質量下降,影響療效。為了提高中藥質量,保證醫療效率,收購中藥材要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規格、等級標準。要提高整理加工的質量,改進包裝,逐步實行機械化、規格化、標準化,減少損失浪費。主要品種的集中產區,有條件的社隊可以試辦藥材分等加工,增加收入。

我國飲片炮炙加工,技術精湛,工藝先進。歷史上飲片就遠銷香港和東南亞各國,近年來香港商人要求我飲片出口,日本商人要求我按「漢方」(即我漢朝張仲景傷寒論的處方)加工成半成品出口。因此,飲片加工一定要按照傳統的方法、工藝進行,同時要用現代科學積極而又慎重地改進提高。要講究文明生產,改進加工條件,不斷提高飲片炮炙加工質量,滿足國內外的需要。

(六)加強科學研究,培訓人才,發展中藥生產

發展中藥生產,科研工作亟待加強。一九七九年召開的全國醫藥科研座談會確定中藥科研項目三十九項,要與衛生、農林、科研、教學單位密切配合,認真落實,協同攻關。當前要重點抓好緊缺品種的研究,如麝香、豬苓、杜仲、冬蟲草、貝母等。特別是麝香,除保護好野生資源、繼續研究人工飼養技術外,還要加緊人工合成的科研工作,力爭早日作出成果。對人參要從栽培、加工到內在成份分析,進行全面研究,提高質量。同時對一九七五年引種的西洋參進行總結,繁育種子種苗,擴大生產。要把研究三七治療冠心病、降低膽固醇、防治肝炎等方面的新療效、新用途,作為主攻項目。中成藥着重抓好新品種、新劑型、新工藝和飲片加工連續化的研究。

中藥科研力量十分薄弱,科研人員只占全行業職工總數的千分之六點七,而且水平低,很不適應中藥事業的發展。為改變這種狀況,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中藥科研中心,有條件的省、市、自治區根據需要建立中藥研究所。要注意科研人才的培養,對現有的中等中藥學校要加強領導,繼續辦好黑龍江商學院中藥系;積極創造條件籌建中藥學院;南京、瀋陽藥學院應增設中藥系,加強中藥人才的培養;西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增設中藥專業;農林院校增設藥物栽培專業,為國家培養較高水平的中藥生產科技人才。對科技人員,政治上要關心,生活上要照顧,根據條件評定技術職稱,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七)做好中藥供應,保證人民防治疾病的需要

中藥材公司是產、購、銷合一,農、工、商一體的企業,做好中藥供應,促進生產發展,對四化建設有重大意義。

當前中藥供應工作的重點要放在農村,要照顧遠山區,安排好工礦、林區和城市用藥。對少數民族地區,要根據民族用藥的特點,切實作好供應。對國際市場,要注意研究,做好預測和情報工作。要擴大經營品種,改善經營管理。一定的庫存量是必要的,但目前中藥庫存結構不合理,二百三十個二級站庫存過大,約占全國總庫存額百分之六十五,二千二百多個縣公司只占百分之三十五。大部分縣公司和零售單位沒有經營目錄和庫存定額,經營好壞沒有標準。因此,要採取各種措施,疏通渠道,組織交流,搞好市場調節,把庫存擺布好。縣公司和零售單位要有合理庫存,建立經營目錄和庫存定額。中藥材多屬農副土特產品,有多年生,當年生,一季產全年用,易受自然災害,生產很不穩定,應當貫徹以豐補歉的方針,要有一定的儲備,不能按一般商品對待。二級站應多時收儲,少時調劑,起到蓄水池作用;根據不同品種,一般保持一年到一年半的庫存。縣公司應有半年庫存,以適應疫情、急救和防病治病的需要。

要進一步密切醫藥結合,中藥材的使用大部分需要通過醫生處方,病患者才能服用,所以要互通情報,做到醫知要情,藥知醫用,互相配合,共同促進和提高,更好地為病患者服務。

縣藥材公司應當積極支持農村合作醫療,在業務技術上指導合作醫療開展采、種、制、用中草藥,使之鞏固提高。

要做好旅遊、外賓供應。繼續貫徹國務院批准的關於對外賓供應中藥材、中成藥價格的規定,對旅遊供應的中藥材、中成藥,要講究規格、等級和質量,包裝要美觀大方。

要做好獸藥供應。我國現在養豬三億頭、羊二億隻,大牲畜一億頭。歷史上我國就有用中藥治療畜獸疾病的習慣,各級醫藥藥材部門要根據產銷情況,統籌安排畜獸用藥供應。對當前供應充足的品種,要與農業部門和科研單位研究試製適於牲畜防病、治病、保健、催肥的新品種,促進我國畜牧事業的發展。

(八)內外貿密切配合,積極做好中藥出口工作

中藥出口,要與外貿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統籌安排。對於國內外供應緊缺的藥材,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適當擠一部分出口;基本平衡的品種,根據外貿需要滿足出口;暫時逾量的品種,內外貿協作,加強宣傳,研製新用途和新品種,打開銷路,擴大出口。醫藥部門要及時向外貿部門提供中藥產銷情況,外貿部門也應向醫藥部門提供國際市場對中藥的需要和換匯情況,共同做好出口工作。

目前,中藥出口增加很快,一九七九年中藥材出口百萬美元以上的有當歸、黃芪、黨參、人參、蟲草、三七等三十五種;中成藥出口百萬美元以上的有參茸製劑、三鞭丸(酒)、烏雞白鳳丸、蟲草雞精、菊花晶、精製銀解片等二十餘種。對這些品種要繼續抓好,同時要研究發展新品種,提高競爭能力,擴大占領國際市場。

中藥品種多,涉及的面廣,政策性強,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衛生、科研、農業、林業、外貿、商業、供銷等部門要大力支持。藥材經營部門要主動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匯報,爭取領導,解決存在問題,把中藥生產廣開門路工作做好。中藥是防病治病的特殊物資,調劑面大,計劃性強,應繼續貫徹國務院〔1978〕111號文件精神,由中國藥材公司統一計劃,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積極配合工商行政管理和藥政部門,加強市場管理,取締游醫藥販,打擊投機倒把,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有效。中藥價格要實行分級管理,充分運用價值規律,把經營搞活,把市場搞好,促進生產,有利供應。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省、市、自治區和有關部門研究執行。

國家醫藥管理總局             

一九八〇年三月二十一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